- 相关推荐
有关中英文化空间心理距离与跨文化交际论文
[摘要]与言语交际一样,非语言交际在人们的交际中同样起着巨大的作用。由于地域的不同,中英人的归属、个人观不同,使得两种语言对于非语言交际行为会产生交际之间的误解。因而分析文化心理距离、研究其与文化习俗的关系,使得我们能进一步了解非语言交际行中文化距离行为以消除交际中的障碍。
[关键词]非言语交际 文化心理距离 文化习俗 跨文化交际
跨文化交际中由于国家历史发展、文化背景、民族心理特点不同,人们的空间领属观念因此而不同,其影响往往就产生了文化的差异。本文试图从心理空间距离着手,解析其与文化习俗的关系,进一步分析东西方心理空间文化行为以说明心理空间文化在跨文化非言语交际中的重要作用。
一、文化心理距离
人的文化心理及行为是一种行为有机体的表现形式。当个体的文化心理行为成为社会中普遍观念和行为模式时,它才能成为一种文化现象。表现为寒暄方式、待人接物中的心理距离、身体接触距离、领属观念以及与时空有关的态度、观念及感受。
二、文化心理距离与人的关系
由于文化心理因素的不同,东西方人们表现出的亲和关系在文化上就有差异。以下为其所反映的几个方面。
1.个体观与集体观。英美人一般重个体,中国人重集体,这就形成了中西文化交际上的差异。“美国人把自我看作是与其他人、与整个世界分离的独立整体”(萨姆瓦,1988:98跨文化传通)。英美人重视个体价值,认为人类是构成社会秩序中的独立成员。他们讲究个体主义,保持自我主体地位。他们常常把自己与其他人分开,包括家人。但在中国漫长的历史发展中,中国人尊重的是“儒家的道”,儒家思想的精髓是“家制”思想。于是形成了横向大家族结构。中国从古到今“同族”思想相当强烈。儒家的群体原则与其它主张观念相结合,取得了主导地位的传统价值观,使中国文化观形成了重群体,轻个体的特征。中国人把自己和“自家人”视为一体。这表示了中国人的亲切及亲和。说明中国人重视群体关系,群体距离近。这种不同的人际关系界限说明中国人的自我与他人的心理距离比起英美人要小。
2.安全归属。英美国家主要靠工商业和航海业生存。他们为了利益而交往,人们为了竞争相互算计,于是人与人之间只存在防范与利用。他们认为人是不可依附与依靠的。人们之间的这种关系与心态,表现在心理空间上便是在相互交往中下意识地拉开体距,互相排斥,表现出了独立与个性。所以他们的安全感是建立在个人事业成功的基础上,这样就拉开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然而,中国人向来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即以“仁为核心”和“人为贵”的思想体系,讲究人与人之间的一种社会关系。儒家认为社会由家庭组成,家里有父母、子女,相互之间产生慈孝友悌等伦理关系。家庭伦理扩大为社会中的君臣政治等级关系。仁强调在保持社会等级的基础上,人们要发自内心的爱人,不受外力强迫。因而,中国人是从集体中寻找安全感。中国人把自我看着是宇宙、自然、社会的参与者,因而他们相互依赖,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3.重心倾向归因。英美人注重自我,讲究人人平等。人际交往中“不分高低,交往要在假定平等的情况下进行”(萨姆瓦,1988,102);中国人是以家庭为基本单位,甚至邻里及村舍都视为集体,强调整体利益和顾全大局的文化。重心倾向是群体主义,交际中常常贬低自我,抬高对方以示礼貌,显示出明显的交往层次。
由于心理距离不同,因而产生了西方人喜欢更大的空间及领属,以至于人与人之间的接触也保持一定的距离,使得东西方人对文化空间的态度与感受也不相同。
三、文化心理距离与跨文化交际的影响
1.文化心理距离与文化习俗的关系
空间距离与文化习俗相关。(顾家祖,2002)“美国人类学家霍尔(Hall)经过大量观察后,把交际空间距离分成四类:亲密距离、个人距离、社交距离和公共(场合)距离。西方人划分亲密距离大约从接触到18英寸左右。个人距离约从18英寸到4英尺(一般谈话距离)。社交距离约从4英尺到10英尺。(4英尺为一般场合,10英尺为正规场合)。公共距离一般在12英尺以上。”从以上看来距离愈远亲密程度愈小。不过两个同性或异性之间谈话的距离是有差异的。
人际交往的空间观念是后天习得的,因此在不同的文化中,人们的领地要求和空间关系处理各不相同,都有其自身的规则及程序。由于人们对空间的需求和与空间有关的交际规则不同,所以空间距离所引起的联想和感受就不同,有关空间和距离使用的价值观念也就不同。不同文化地域的人因其所持文化观念不同,对于同一非语言交际行为会产生不同的理解。故而,霍尔认为空间的变化会对交际发生影响,可以加强交际的效果,有时还会超过语言的作用。人们交谈时相互间距离及其变化是整个交际过程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杨俊峰:1999,P95)提到:
Americans generally like a lot of physical space in their organization lives. Many American clichés point to this: "give me some space," "Get out of my face," "Back off." This translates into a typical distance of about three feet when addressing others in business situations. Very little touching takes place. When it does occur, it is usually somewhat conspicuous and a source of sensitivity. Handshakes last only a second or so. If two passengers remain after a crowded elevator has emptied, they immediately take dance-like steps to their respective corners. In many cultures, the social and business distance is much closer than it is in the United States. It is customary in parts of Latin America and the Middle East for business associates to embrace each other, to kiss each other lightly on the cheek, and to put only one foot or so between them in a business discussion. Indeed, a distance of about a foot between business associates is customaryin many cultures.可见,空间交际是一种文化习俗,空间距离与文化交际密不可分。
2.文化心理距离与跨文化交际
(1)心理距离与文化交际
由于英汉民族的心理距离不同,反应在习惯上就不同。美国人比较活跃,要么努力工作,要么尽情地玩乐,好像一刻不停;但东方人则喜欢静坐、闭门思过,让西方人感到“无所事事”。这完全反应出东西方不同的民族特点。(杨自俭,2000)曾提到:“Thank you”在英语中使用的频率和范围要远远大于汉语中的使用。汉语中的“谢谢”一般只对陌生人或不太熟悉的人用,熟悉的人之间不太用谢字,家庭成员之间根本不用。英美人却认为任何人为自己提供方便都应该说“谢谢”,甚至包括自己家人。从英汉语用词及客套话的应用范围可以看出两种文化里人际心理距离的差异。
(2)体距与文化交际
霍尔在研究人际交往中体距的变化时创造了一个新词PROXEMICS(近体学),既研究人际间利用距离进行交际。在交际中,非语言方式传递信息亦很广泛。伯特威斯特尔(Birdwhistell)在1970年说至少65%的交际信息是由非言语方式传递的。人们交谈时有一些关于相互间距离的文化约定。(refer to空间距离与文化习俗的关系)来自美国文化的甲与来自阿拉伯国家的乙可能对人体距离所代表的意义理解不同,当乙与认识不久的甲交谈靠得很近的时,甲感到很反感,而乙则感到迷惑不解。这就是距离产生的文化差异。当然,人们在言语交际时的相互间距离是潜意识形成的,带有各自文化特征。中国人在言语交际过程中相互间的距离一般较小,而且同性谈话人比异性谈话人靠得更紧。中国人比美国人体距近,所以中国人与英语国家的人交谈时,英语国家的人常常感到中国人靠拢过近以至可以感到对方的呼吸。这使英语国家的人产生误解和反感;而中国人则会认为英语国家的人交流站得过远,使人感到不那么友善。一对男女的身体靠近到什么程度,是表明两人关系的指针,因此空间距离也能说明亲密关系。英语国家的人并肩同行时,一般都至少保持一定的距离;中国人异性同行会也往往保持一定距离,可是中国人同性同行时,会肘肩相碰。遇到这种情况英语国家的人就要道歉,否则一方就会感到受到了冲撞;而中国人无需此举。由此看来,强调个体主义的文化比集体主义的文化要求更多的空间。
(3)空间领属观念与交际
各种文化的成员都有保护自己个人空间的意识,对侵入自己空间的人会做出某种反应。英语国家的人极为重视个人的领属范围,无论从家庭生活到工作环境,还是涉及公共场所都明确划分,并坚决维护自己的领属范围。
在美国,每个办公室工作人员基本都有自己的办公室,英国讲究办公桌是每个人神圣不可侵犯的领地,任何人不得随意触动其领地的物品;而中国人办公常常是两个办公桌相对。
在公共场所活动时,英美人的临时场所也不可随便侵犯。中国人吃饭,大家一桌,热闹非凡;而英美人宁可等待空桌也尽量不与他人同桌,实在无空桌时也必须征得先到者的同意,以表示尊重先到者的权利。
(4)空间态度、空间排序与文化交际
人们对空间的态度,涉及到时空概念及地位高低和先后次序问题。
我们通常把时间看成一条线,某个规定的时刻是这条线上的点,两点之间的空间则是一段时间(顾家祖P35)。时间性强的人常常遵守准时习惯。西方人不喜欢迟到,迟到总要道歉并加以解释;而中国人很少有道歉的习惯。
英语国家排列位置讲究女士优先,利用空间距离表示对女士的照顾和尊重,而中国没有这一习俗。中国人排列位置是最重要的人物和领导人排在前排居中位置,其他人不分男女或者都依地位高低或年龄长幼排列。另外,座次安排是利用空间位置表示人际地位和关系的一种重要形式。在正规场合,座次的选择都可显示出人的地位和人际关系。利用座次空间进行交际,显示出主次、礼貌,在交际中起重要作用,座次排序的意见分歧有时会导致言语交际的失败。
(5)拥挤空间程度与文化习俗
拥挤是人们对个人空间受到了他人的侵犯,自我行动自由受到了妨碍的一种感受。对于来中国的老外来讲,处于众多的人海之中感到要被挤扁了。而对刚到英语国家的中国人来讲,他们看到的是众多的大城市,然而空旷、人少,往往使人产生一种被隔离的孤独感。中国的家人同学和亲朋好友在公共场所喜欢挤坐在一起,亲密热闹。英语国家的人却不同,即使是一家人也不例外。在同一空间的人相互发生矛盾时,英语国家的人有权提出维护空间环境和自己习惯的要求;在公共场所受到干扰的中国人却习惯于采用自我回避的方法寻求安静的空间。
总之,虽然东西方文化在非语言交际中的表达形式不同,但达到了同样的交际目的。只是这种空间文化不同的价值观和文化特征,导致了各自文化上闪现出不同的光芒并被具有不同文化观念的人各自赏析与相互评价。
参考文献:
[1]萨姆瓦,陈南等译.跨文化传通.[M]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1988.
[2]顾嘉祖.语言与文化[C].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35-241.
[3]杨俊峰.英语写作[M].辽宁大学出版社,1999.
[4]杨自俭.英汉语比较与翻译[C].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243-249.
【中英文化空间心理距离与跨文化交际论文】相关文章:
跨文化交际论文11-03
跨文化交际论文10-01
跨文化交际论文怎么写10-08
跨文化交际毕业论文10-08
跨文化交际硕士论文10-09
跨文化交际英语论文10-09
商务英语与跨文化交际论文10-09
跨文化交际期末论文范文10-01
关于跨文化交际论文范文11-13
跨文化交际论文(通用7篇)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