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学毕业论文

支架式物理教学

时间:2022-10-05 17:13:42 物理学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支架式物理教学

  支架式物理教学

支架式物理教学

  【摘 要】支架式教学是建构主义教学之一,其思想源于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支架教学提倡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意义的建构知识,为此教师要为学生搭好“支架”,在创设情境、搭建支架、独立探索、合作学习、效果评价五个环节中,完成知识的建构过程。

  【关键词】建构主义;最近发展区;支架式教学

  【摘 要】支架式教学是建构主义教学之一,其思想源于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支架教学提倡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意义的建构知识,为此教师要为学生搭好“支架”,在创设情境、搭建支架、独立探索、合作学习、效果评价五个环节中,完成知识的建构过程。

  【关键词】建构主义;最近发展区;支架式教学

  1.支架式教学基本概述

  1.1支架的含义

  “支架”(Scaffold)一词的运用始于1300年,其原意是指建筑行业的“脚手架”,即工人们在建造或装饰建筑物时所使用的能够为他们和建筑材料提供支持的暂时性的平台、柱子等[1]。

  Hetherington和Parke所说的,“支架可以帮助学习者更好地、更容易地建构学习环境,从而实现学习目标,而这些目标仅仅依靠学习者自身的力量是无法实现的”[2]。

  1.2支架式教学

  根据欧共体“远距离教育与训练项目”的有关文件,“支架式教学”被定义为:“支架式教学应当为学习者建构对知识的理解提供一种概念框架(conceptual framework)。

  这种框架中的概念是为发展学习者对问题的进一步理解所需要的,为此,事先要把复杂的学习任务加以分解,以便于把学习者的理解逐步引向深入。”[3]这种教学思想源于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即教学决不应只是适应于学生智力发展的现有水平,而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不断地把学生的智力从一个低水平引导到高水平。

  2.支架式教学的理论基础

  支架式教学理论基础主要是来源于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和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5]

  2.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理论的创始人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人类发展的本质是对环境的适应,个体构建外部世界知识的过程就是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通过对环境的适应来构建自身认知的过程,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中,通过同化、顺应和平衡的过程,使儿童认知逐渐成熟起来。

  同化是指个体对刺激输入的过程。

  也就是说,个体在感受到外刺激时,把它们纳入到头脑中原有图式之内,使之成为自身的一部分,顺应是指个体调节自己内部结构以适应特定刺激情境的过程。

  同化是个体对环境的作用,是认知结构数量的扩充,而顺应则是环境对个体的作用,是认知结构性质的改变。

  皮亚杰认为,个体的认知图示是通过同化和顺应而不断发展,就一般而言,个体每当遇到新的刺激,总是试图用原有知识去同化,达到暂时性的平衡。

  如果原有知识无法同化环境刺激,个体变化作出顺应,为了达到认识上新的平衡,个体需修改或创造新的图式。

  儿童的认知结构就是通过同化与顺应过程逐步建构起来,并在“平衡--不平衡--新的平衡”的循环中得到不断的丰富、提高和发展。

  2.2 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

  支架式教学最重要、最直接的理论是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L.S.yogotsky)的“最近发展区”理论。

  维果茨基重视心理发展与教学两者间的关系,他认为教学应与儿童的发展水平相一致, 但在确定发展过程与教学的可能性的实际关系时,他主张应该至少确定儿童的两种发展水平。

  第一种水平叫做现有发展水平,表现为学生能够独立解决问题的智力;第二种水平叫潜在的发展水平或即将达到的智力水平,表现为教师或有能力的同伴指导下潜在的发展水平。

  而维果茨基把这两种水平之间的距离叫 “最近发展区”(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6],它表现为凭借有经验的人的帮助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和独立活动中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之间的差异。

  这一理论告诉我们,在平时教学过程中,我们不能停留在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上,而是通过寻找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在最近发展区内老师或有经验的同伴帮助学生上升到学生的潜在发展水平。

  弄清学生发展的两种水平,将大大的促进教学对学生发展的作用。

  有效的教学应该让学生始终保持在“最近发展区”中活动,找准学生的最邻近发展区进行教学设计,并在此基础上搭建一系列帮助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的学习支架,才能真正地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7]学生只有尽力去解决最近发展区内的任务才能促进认知的发展,才能表现出来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正所谓“跳一跳,才能摘到桃子”。

  3.支架式教学的基本环节

  支架式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利用情境、协助等方式在学生“最近发展区”内开展教与学,帮助学生完成难以自己独立完成的学习任务,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创造性地完成对所学知识的建构,而学生的智力也从一个水平提升到另一个水平。

  它包括五个基本环节:进入情境、搭建支架、独立探索、协作学习、效果评价。

  现举例分别进行说明:

  3.1进入情境

  将学生引入一定的问题情境,让学生体验需要解决的困难和面临的难题,激发他们自主探究,从而促进教学过程的展开。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必修2第五章第6节“向心力”时,为了引入向心力概念时,设置的问题情境是:过山车模型、水流星模型、地球绕绕太阳做近似的匀速圆周运动视频、小球在水平面内做近似的匀速圆周运动视频。

  教师提出问题:①小球在最高低点为什么没有掉下来?②水杯里面的水为什么在最高点没有流出来?③地球为什么没有脱离太阳而是绕太阳做近似的圆周运动?④小球为什么没有飞出去而是做圆周运动?学生会带着这些问题进行本节课的学习。

  3.2搭建支架

  教师在课前通过分析学生的学习任务和学习能力,确定学习目标并按“最近发展区”的要求建立概念框架,提供学习支架.。

  例如:上述例子,让学生立马分析出是由于向心力的存在以及探究向心力大小的表达式是比较困难的,为此教师可以先提出建议支架:①对小球在最高点受力分析、对水在最高点受力分析、对地球受力分析、对水平面内的小球受力分析②让小球在水平面内做近似的匀速圆周运动,定性感受向心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并定性其关系③用定量的方法探究向心力的表达式,④用牛顿第二定律理论推到向心力的表达式,最终得出结论。

  3.3独立探索

  在这一环节教师要放手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例如,在以上的例子中分析各物体所受到的合力时,学生自己可以分析得出结果,但是在适当的时候教师可以作出提示。

  对在探究向心力的表达式时教师要不断的提供支架,但是随着学生的攀升,教师不断的减少支架,最后在适当的时候撤去支架,用下图表格的形式提供问题支架。

  3.4协作学习

  每一位小组成员都担任一定的任务,比如在探究向心力表达式时,有的同学动手操作实验仪器,有的同学记录数据,有的同学处理数据、有的同学要进行思考,代表小组发言,最后各小组讨论交流经验、最后大家达成一致的认识结果,最终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有意义建构。

  3.5效果评价

  学习效果的评价包括学生个人的自我评价和学习小组成员间的相互评价,做到总结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相结合,效果评价内容包括:①自主学习能力②对小组协作学习所做出的贡献③是否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教师最后作出点评。

  支架式教学就就是教师通过挖掘知识,为学生提供支架,是学生在最发展区内大大学习目标。

  因此,支架式教学对物理教学具有十分积极的指导意义 ,以后我们更要努力的去探索和研究它。

  【参考文献】

  [1]高文.支架式教学模式研究.校长阅刊,2005,(12):30.

  [2]Annemarie Suuivan Palincsar.The role of dialogue in providing Scaffoldied Instruction,Educational Psychologist,1986,v21,no,l-2:73-98.

  [3]王希华.现代学习理论评析[M].北京:开明出版社,2003:197-201.

  [4]王砥红.支架式教学模式下高一物理课堂设计与实践[硕士学位论文].上海师范大学,2011,3.

  [5]袁平,刘蓉.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基础理论研究.

  [6](美)斯腾伯格(Sternberg.R.J),威廉姆斯(Williams.W.M)著.张厚粲译.教育心理学.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50-52.

  [7]刘若嘉.支架式教学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09,(3).

【支架式物理教学】相关文章:

高中化学中支架式教学的运用措施的论文10-09

框架式技术服务技术合同10-05

物理教学随笔08-06

物理教学的随笔05-18

物理教学随笔01-07

框架式技术服务合同范本10-26

机架式交换机租赁合同01-21

框架式建筑抗震设计与施工探析论文范文10-08

支架式模式在高中化学中的可行性论文10-13

物理学史教学在高中物理教学的作用论文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