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当代文学毕业论文

浅谈丰子恺《渐》及“大人格”的内涵

时间:2021-02-12 11:21:14 现当代文学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浅谈丰子恺《渐》及“大人格”的内涵

  每年的5、6月都是大学毕业生最为忙碌的日子,毕业论文往往令大多数学生头痛不已,不单是论文内容所涉及到的专业性知识,连论文格式都需要反复修改!未免到时候无法顾及过来,所以毕业生们一开始就要抱着认真的态度去写毕业论文。下面是YJBYS为大家整理的现当代文学毕业论文,供大家阅读参考!

  摘要:丰子恺的《渐》是散文名篇,但作者谈“渐”究竟要表达什么意思?这个“渐”与后面的“大人格”又是什么关系?这是值得探讨的。通过文本细读并对丰子恺一贯思想的分析,笔者认为丰子恺写《渐》,应该是希望世人能够从“渐”中把握好时间并把握好自己的生命,成为一个拥有“大人生”和“大人格”的人,而所谓的“大人生”、“大人格”则是那种看透社会人生又懂得舍己为人的一种价值取向。

  关键词:《渐》;内涵;大人格

  丰子恺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其作品《渐》是散文名篇。这篇文章不仅被选人丰子恺的各种散文集,也被粤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二收录其中。但作者谈“渐”究竟要表达什么意思?这个“渐”与后面的“大人格”又是什么关系?这是值得探讨的。

  在对“渐”的理解上,不同教材及书籍有不同的解读,为此节录以下三种代表性观点:1.粤教版配套练习《名师金典》认为“作者写作此文的目的”是:“唤醒人们的时间意识,激励人们要把握好时间,把握好人生。”2.认为“本文所阐述的人生哲理”是:“人生是一个过程,它在年复一年地渐渐地变,这过程是那样短又那样长,是那样单调乏味、相似重复,又那样充满新奇、五彩缤纷、变化莫测。我们总是不停地在走这单调而又平凡、新奇而又多姿的人生之路,总是在不断地去把握这变化莫测的人生。”3.粤教版配套教师教学用书中的基本解读则是:“《渐》由浅入深,通过对人的生命历程中渐变规律的描述和分析,唤醒人们的时间意识,激励人们要把握好时间,把握好生命,做一个有‘大人格’、‘大人生’的人。”以上三种观点,简言之就是劝人珍惜时间、劝人珍惜时间把握人生、劝人把握时间做一个“大人格”价值倾向的人。

  对于《渐》这样的议论性散文,因为它“主要是体现作者的自我见识,阐释自己对于社会人生的感悟和看法,具有鲜明的个人色彩”,所以可以先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层次,再从作者角度进行分析。

  首先,“渐”在生活中有以下表现:“孩子变老头子,从极缓又长远山坡走下,人生如风琴键板进行,少女变老婆子。”(这是讲的人生阶段,强调人天真烂漫的本性在变坏);“巨富的纨绔子弟变贫者、佣工、奴隶、无赖、乞丐、偷儿……”(这是讲人生境遇,渐变的不仅仅是身份地位,还有人的思想道德品质);还有第三段的事例:四季轮换,白昼变夜,儿女长成,除夕守候水仙花开。(四项事例分别对应该段第二句提到的.“春秋代序,阴阳潜移和物类的衰荣生杀”)。

  明白了“渐”的表现,再看一看“渐”的本质和作用是什么?文章第6段指出,“渐”的本质是时间。第4段则指明:“渐的作用,就是用每步相差极微极缓的方法来隐蔽时间的过去与事物的变迁的痕迹,使人误认其为恒久不变。”同时,作者先是举了一个比喻的故事:农夫抱犊过沟。通过这个故事说明自己误以为是不变的,其实每日都在增加其苦劳,用这种误以为,证明时间的隐蔽性。接着,作者又拿时辰钟作为人生的象征,因为时辰钟的针平常一看总觉得是不动的,但是它时时刻刻都在动,也使人受“渐”的欺骗,这也是“渐”的隐蔽性。在文章第三段,文章还指出:“往年除夕,我们曾在红蜡烛底下守候水仙花的开放,真是痴态。倘若水仙花果真当面开放给我们看,便是大自然的原则的破坏,宇宙的根本的摇动,世界人类的末日到了!”之所以如此说,是因为“渐”是无所不在的,是大自然的基本规则,是造物主的微妙功夫。阴阳潜移,春秋代序,以及物类的衰荣生杀无不暗合于这个法则。如果水仙花当面开放,就是破坏了自然的基本原则。这也说明:“渐”对自然,对社会,对人生都是必不可少的,是一种必要存在。

  综上而言,“渐”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具有隐蔽性使人受尽其欺骗,二是自然社会的基本法则,不可避免。所以说,作者写《渐》的本意不可能简单的是希望人们珍惜时间,否则,文章从第五段往后就没有多少存在的必要了。因此,作者写“渐”显然是为了引出后面的人生道理,是从时间问题出发来谈人生的。所以,可以排除第一种观点。至于《渐》是第二种观点侧重谈人生,还是第三种侧重谈价值观念,这还要探讨“大人格”、“大人生”的内涵。

  “大人格”及“大人生”的内涵究竟是什么呢?各种选本的散文集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粤教版教材、教参等辅导资料也没有给出明确答案。比如说,很多人认为只要是个著名的名人都可以看做是‘大人生’‘大人格’,像庄子、孟子、孔子、老子、范仲淹、屈原、邓小平、毛泽东、林觉民等等。很容易发现,类似陶渊明、苏轼、庄子、老子等人表现出一种淡泊之志,与世无争。但孔子、范仲淹、鲁迅、林觉民之类,都是积极入世的,积极反抗黑暗社会,为天下人谋永福。按照传统的观点,第一类人属于“出世之人”,第二类人属于“人世之人”。两种不同的人为什么都是“大人格”“大人生”呢?这显然是矛盾的,为了准确理解“大人格”的内涵,应该细读原文,同时兼顾丰子恺的一贯思想。

  在文章第6段,有一个别有意味的乘火车例子,文章说:“乘火车的旅客中,常有明达的人,有的宁牺牲暂时的安乐而让其位于老弱者,以求内心的太平(或博暂时的美誉);有的见众人争先下车,而退在后面,或高呼:‘勿要轧,总有得下去的!’大家都要下去的!然而在乘社会或者世界的大火车的人生的长期的旅客中,就少有这样的明达之人。所以我觉得百年的寿命,定得太长。像现在的世界上的人,倘定他们搭船乘车期间的寿命,也许在人类社会上可减少许多凶险残惨的争斗,而与火车中一样谦让、和平,也未可知。”

  那为什么乘真正火车时,明达之人常有,而在乘人生火车时,明达之人就变得少有了呢?从原文来看:“因为一般人对于时间的悟性,似乎只能够支配搭船乘车的短时间;对于百年的长期间的寿命,他们不能胜任,往往迷于局部而不能顾及全体。”前面已经讲过,“渐”是自然社会以及人生的神秘法则,而且这个法则是隐蔽的,使人受尽其欺骗。所以一般人容易为“渐”所迷,迷于局部而不能顾及全体。但像乘船搭车,当人们直接面对一件事情的时候,因为时间缩短,“渐”变就相应地被放大了,人的警觉性就相应地提高了。所以人也就容易看得开想得明白,然而当一个人面对人生的时候,则少有这样的思考,只顾蝇营狗苟,逐名逐利,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如果人生只有搭船乘车这样的短时间,人就会感觉时间宝贵。所谓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人与人之间也会因为时间宝贵而放弃凶险残惨的斗争,而追求谦让、和平,成为明达之人了。

  接着,丰子恺在《渐》的结尾处写道:“然人类中也有几个能胜任百年的或千古的寿命的人,那是‘大人格’‘大人生’。他们能不为‘渐’所迷,不为造物主所欺,而收缩无限的时间并空间于方寸的心中,故佛家能纳须弥于芥子”。考虑到丰子恺写过《车厢社会》这样一篇散文,那么,可以充分的理由这样认为:丰子恺所说的“大人格”与“大人生”与乘火车的明达之人应该有一定相似性――首先看得开,其次要对他人有益。

  为了更好地理解“大人生”与“大人格”的内涵,还要从“车厢社会”中走出来,仔细体味佛家、白居易、布莱克三者的观点。作者引用三种类似的观点,应该是用佛家“纳须弥于芥子”解释“大人格”“大人生”,然后用白居易与布莱克的诗歌进一步解释说明。佛家“纳须弥于芥子”,是寓大于小。白居易的诗,前一句是寓大于小,即不明达之人眼里天大的功名利禄其实就是蜗牛角上的一丁点不值得追求。后一句则是寓长久于短暂,即不明达之人眼里的漫长人生其实就如石头碰撞石头所产生的火光一般转瞬即逝,没有必要做凶险残惨的事情。布莱克的诗歌,前半部分是寓大于小,即从沙粒花朵中看世界看天国,后半部分也是寓长久于短暂,即无限时光就在手掌中把握,永无穷尽的时光也是在一刹那之间。

  再回到“大人格”与“大人生”上来。不为“渐”所迷,不为造物所欺,就是说要明白“渐”是大自然的神秘的原则,“渐”具有欺骗性。因此,就不要蝇营狗苟逐名逐利,而是如火车上的明达之人一样,少争不抢,懂得退让。这样的人,不执著于身外之物,不计较个人得失,追求一种超越世俗的乐观豁达心态。故有人认为陶渊明、庄子、李白之类淡泊名利归隐山林者是“大人格”“大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