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关于小说《寻找》的鉴赏
现在大学及以上学历毕业时要想获得学位证必须写一篇毕业论文并通过论文答辩。然而,写一篇优秀的毕业论文非常有难度。下面文书帮小编就为大家带来一篇优秀的现当代文学毕业论文,供大家阅读参考!
摘要:瑞士诗人诺拉·戈姆林格尔获得2015年第39届英格博格·巴赫曼文学奖。这部未发表的小说《寻找》围绕一位有同性恋倾向的13岁男孩托比亚斯(Tobias)跳楼自杀展开,一位女士想要查明真相并在邻居间调查研究。小说并不是在批判现实,而是改变了人们的视觉习惯。将叙述中原本看不到的一面呈现出来,整部作品就像一部生活状态报告。
关键词:诺拉·戈姆林格尔 《寻找》 英格博格·巴赫曼文学奖
2015年7月1日至5日,历时五天的第39届“2015年德语文学日”终于在奥地利克拉根福落下了帷幕,而众所期待的英格博格·巴赫曼文学奖也尘埃落定。这一次,瑞士女作家诺拉·戈姆林格尔 (Nora Gomringer)凭借《Recherche》(寻找)成为了这个重要的德语文学奖项的得主并获得了25000欧元的奖金。此前,戈姆林格尔已经获得了雅各布-格林奖(2011)和约阿希姆-林格尔纳茨奖(2012)。
诺拉·戈姆林格尔受珊德拉·凯格尔(Sandra Kegel) 的邀请参加此次评选并朗读其未发表的作品《Recherche》(寻找),故事围绕一位有同性恋倾向的13岁男孩托比亚斯(Tobias)跳楼自杀展开,一位女士想要查明真相并在邻居间调查研究。小说映射了德翼事件,有批判现实的作用,但同时又打破了人们的视觉习惯,把原本读者看不到的一面展现出来。推荐人珊德拉·凯格尔 (Sandra Kegel) 称这部作品是“想象的游戏”、“伪善的喜剧”,同时又反映自我、探寻真相的作品。随着视角的不断变换,形成多声部效果,文章游离于“打乱的节奏”和深入思考之间。读者把片断式的画面拼贴在一起,去寻找揭示真相的线索。
一、现实的双重性
调查研究在一栋5层高的大楼中展开,邻居的门被逐次敲开,来自不同邻居片断式的线索需要读者自己分析、筛选并汇总,从而揭示真相。作品呈现出两个空间维度,一个是讲述的层次;另一个是内心独白的层次。在第一个层次,通常用第三人称视角,会对人物对象的性格特征、行事风格、语言特色进行描述;但第二个层次主要采用第一人称视角,走进人物内心,展示丰富的内心活动。将原本读者看不到的行为举止,通过这种“状态报告”的方式呈现出来。
首先,采访从事发现场开始,住在五楼的特尔普女士(Terp)是自杀男孩的养母,当天她和女儿去超市购物。当被问及男孩住过的房间时,她表面上不予回答,逃避问题,可是从她的内心活动中却流露出一丝悔意,她自己也认为自己对男孩事件负有一定责任。什么责任呢?作者在此向读者提出问题,而读者必须从自己的解读中,在字里行间中自己找到答案。
第二位被采访者是寡居在四层的一位女教授,她也是一位文学爱好者,追着调查员要签名,但对事件本身缄口不言,也拒绝采访。作者用“最智慧”的人来形容她,而且从她的内心活动中,我们找到了养母自责的原因“虽然我平时在楼梯上碰到邻居也不打招呼,但我也读书思考,而且我的听力好着呢。‘快点起床!你已错过许多,我真的没法担负我们的生活,担负你的生活。’”这几句话至关重要,因为我们从中了解男孩生前的真实生活状态。此外,这位女教授和外界联系的方式是社交网站脸谱网,也是支撑她继续生活下去的希望。她不和周围邻居说话,活跃在社交网站上,这也是当代人生活的真实反映。人们对周围活生生的邻居不了解、不关心,却在虚拟的世界里找到生活支柱。
住在三楼的托马斯先生(Thomas)一直处于神游状态,说一些莫名其妙看似和事件无关的话“我又来到被遗失的地方。我在这里,你来了,所有人都走了。”这里应该采用了隐喻的技巧,一语双关。一方面是指男孩事件已过去半年,无人再提起,也没有人关心真相到底是怎样的;另一方面,也是对发生在今年三月“德翼事件”的映射,因为至今人们对坠机事件的真相也不甚了解。
住在二楼的是罗伊一家(Leu),女主人说,她有时看到托比亚斯在院子里坐着看书,很有主见。他们家的双胞胎儿子菲利普(Philipp)和托马斯(Thomas) 很少和托比亚斯一起玩,因为他们性格不合,双胞胎兄弟淘气任性,而自杀的男孩托比亚斯性格温和。她甚至暗暗自喜,认为托比亚斯自杀了也许更好,因为,这样不会显得他的儿子过分淘气。至此,调查员豁然开朗,男孩不是失足坠楼,而是整栋楼的邻居都见证了他的自杀。男孩忍受着挨打、攻击和谩骂,也许跳楼是想要逃离现实、摆脱孤独。
但是当调查员发现,托比亚斯的爸爸和他的妹妹住在一楼,却把他寄养在五楼,似乎越来越接近真相。作品中并未直白的告诉读者原因,从而留下了更多想象的空间。一个十三岁的男孩,生长在没有母亲的家庭,被父亲遗弃,被养母讨厌,还被自己的妹妹在学校里说成同性恋,感受不到人间的温暖,从而走上一条不归路。
此外,调查员在入户门内侧发现有人在墙上写着“托比亚斯是一个卷发、乖巧的孩子。”而且,在事故发生之后,还在上面画了一个红色的十字架。这条线索是在采访之外发现的,也是最真实可信的,首先,说明有人关注过托比亚斯,但又不想陷入舆论漩涡,因而,用这种方式来纪念他;其次,说明人间还有真情,人们还没有到无药可救;问题是如何唤起人们内心的真情和对他人的关心。
随着调查的深入,通过对人物从叙述和内心独白两个层次的剖析,真相也逐渐呈现在人们面前。
二、状态报告式的叙述
这部作品中采用了“采访”这样的框架结构,穿插着对话、笔记、内心独白等表现形式。将“采访”作为主要表现手法在文学创作中还不多见,因为传统的文学创作都是在讲故事,作家用生动的文字、曲折的情节和开放式的结尾为读者呈现生活的一个角落。但是,“采访”源自新闻报道,其特点是:真实、实时和亲历性。那么文学作品一直以来以虚构著称,将这种反应实时真实故事的“采访”用于虚构的文学创作中,应该说是一个大胆的尝试。一方面,作者用这样的方法强调了想要获取真相的态度;另一方面,这样的手法将读者置于阅读的中心。读者不再是被动的信息接受者,而是全面掌控整个故事的发展脉络,不仅在叙述层次,也在内心描述层次。读者作为局外人,跟踪整个调查过程,清楚每个被调查者的表象和内心活动,将原本看不到的信息一一掌握。当今社会是一个社交社会,每个人的动态都随时会被他人知晓。35岁的诺拉·戈姆林格尔在她的作品中把这种状态报告式的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展现了出来。
当真相逐渐浮现时,作者又采用了诗体结构。诗歌是在感情最澎湃时涌出的创作形式,同时也是最真切的情感表达方式。诗人用她最熟悉的语言方式表达了对此事件的看法。诗句开始就抛出三个为什么(wieso、wieso、warum),男孩为什么跳楼?为什么没有家庭?为什么没人关心此事?接下来回答道“这是不幸,不幸在于男孩想像鸟一样飞翔”。读者可以想象男孩对自由、对归属的向往。而最主要的原因是“妹妹”,在他人眼中,男孩温顺乖巧,但妹妹却在学校里说他“喜欢男生”,流言四起。直到男孩学鸟儿飞翔,陨落人间。那些总说生活是悲剧的人,不该有惊讶,因为伤痛隐藏其中。
此外,在行文中还穿插了几段笔记。“笔记”是记录个人思想、有私人烙印的文字,具有私密性和真实性。将自己的笔记公之于众也是为了激起共鸣,找到志同道合之人。笔记中首先提到了“德翼事件”,认为那位故意坠机的副驾驶员是魔鬼,同时也是我们中的一员。
借此事例,作者想表明,每个人都可能是魔鬼,并对现实提出一种批判,人们怎样才能压抑魔性,展现善良。如果每个邻居都关心一下托比亚斯,也许他就不会因为孤独而选择跳楼了。
三、文体特点
小说一开始就说明,这是为了文章“遗失东西的上帝”而进行的调查。事故发生在G?nnerstra?e 18,“G?nner”在德语中是恩人,守护神的意思,而门牌号又是18,不得不赞叹作者在创作时的巧妙安排。在守护神大街,男孩跳楼自杀,似坠入十八层地狱。对于男孩来说,他的父亲算的上是他的守护神,确实住在这条大街,文章并没有太多文字描述他的父亲是什么样的人,又因何把他寄养在别人家。因而,作者想强调的应该也不是要谴责这位父亲没有尽到监护职责,更多的还是关注事件本身,男孩为什么跳楼,什么原因导致这样的结果?社会没有提供帮助,还是邻居们太冷漠?
小说中作者也使用了许多的修辞手法,例如:比喻、拟人、对比、押头韵。但是,这里想要提及的是对比和省略。作者用采访的形式构架小说,但我们看看被采访人的态度:住在五楼的养母(Terp)女士友好的接受了采访,但一直在逃避问题,并未直接面对提问;四楼的女教授直接拒绝采访;三楼的托马斯(Thomas)先生谈及托比亚斯时欲言又止,这里出现第一次省略;对于住在二楼的(Leu)家女主人,作者用了几个形容词“不太整洁”、“直率”、“亲切”,但却让人“没有好感”,因为,她在采访中说的话并没有告诉过警察,这里出现第二次省略;当调查员遇到住在一楼的男孩的父亲时,也没有语言交流,只有一个动作描述,“他把女儿紧紧的、温暖的抱在怀里。”邻居们面对采访要么逃避、要么拒绝。调查中出现的两次省略也意味深长,这是人们面对问题时的态度,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才酿成了悲剧。而更刺痛读者的是男孩爸爸的行为,鲜明的对比,同样都是自己的孩子,却把全部的爱给了女儿。作者并未批判这位父亲没有尽职尽责,而是通过这样的叙述引发读者思考,男孩跳楼自杀更深层次的原因。
四、结尾
住在三楼的托马斯(Thomas)先生说自己来到了“遗失之地”,这里和文章“遗失东西的上帝”产生互文性,也是点题,因为小说题目是《寻找》,遗失了什么,又去寻找什么?文中并未表明,所以,读者需要自己去解读,这也是文学作品的魅力所在,每个人在阅读时都要思考,小说中的人物遗失了什么,才造成了悲剧。从而也能促使读者深思,选择怎样的行为方式与人相处。
小说最后点题,也许每个生物、每个东西都在比邻居还陌生的湿润的眼中结束,即使在黑暗中,也从不畏惧,其中一个生物被称为上帝,而其他人应该知道的更多。这种开放式的结尾,留给读者更多思考的空间。不是求助上帝帮忙,而是回到人类本身,人们应该思考当今的生活方式,失去了什么,又该找回什么?
【小说《寻找》的鉴赏】相关文章:
寻找寻找作文03-07
鉴赏京剧的心得08-30
文学鉴赏方法10-26
文学鉴赏范文10-05
美术鉴赏论文10-01
对中秋对联的鉴赏10-05
亲情作文鉴赏10-09
中秋诗歌鉴赏10-04
中秋诗词鉴赏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