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毕业论文

小学教育论文

时间:2024-05-23 08:52:18 小学教育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小学教育论文集锦【15篇】

  在日常学习和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写过论文,肯定对各类论文都很熟悉吧,论文是对某些学术问题进行研究的手段。那么,怎么去写论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教育论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学教育论文集锦【15篇】

小学教育论文1

  1.为学生创建良好的学习环境,实施人性化管理

  学生是学校学习的主体,因此,学生管理在学校管理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学校应为学生创建良好的学习环境,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并对使用人性化管理模式对学生进行管理。为了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及学生的学习效率,学校应为教师的教学活动提供一定资金,以用来购买教学所需要的硬件设备,当学校日常的教学活动得以顺利进行并较好完成的时候,学校的管理才会更有效。学校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要密切结合学校自身的具体情况,使学校的教学环境得到最大程度的改善。对学校环境进行改善的时候,最重要的是能够为学生创建一个干净、和谐、舒适的教学环境;其次,可结合学校的具体实际购置三角板、投影仪、多媒体等辅助教师教学的用品。此外,还应采取一定措施(如聘请门卫、保安、在校内的某些危险地段安装录像监控等)使教师及学生的人身安全得到有效保证,这样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学校日常教育的正常运行。

  2.教学过程的质量管理

  教学质量产生于教学过程,教学质量是教出来的,它的好坏主要体现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及认知水平。教学中的每个环节都有着密切联系,良好的教学环节间具有相互制约及相互促进的作用,且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教学质量的优劣,因此,若想取得较好的教学质量,就必须对教学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有比较严格的要求。传统教育中,通常以考试分数的高低来对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评价,这样的评价方式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教学质量的管理。根据相关调查可知,以考试成绩检查出来的教学质量还缺乏一定的科学性,通过教学过程对教学质量进行评价才是最合理的。因此,学校应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检查和管理,这需要对教师备课、上课、布置和批改作业、辅导、课外活动等方面进行管理,并使之具有一定合理性及科学性。

  3.让家长也参与到学校的教学管理中

  现阶段,我国的许多小学都没有实行寄宿制,这能在很大程度上保证学生每天都和家长有充分的交流时间,这对于处于童年时期的孩子的成长是非常有利的,因此,学校可通过家长,加强对学生的教育教学管理。家长的力量是很大的',以前,家长在学校教学管理中的参与度还比较薄弱,于是,学校对学生的管理有一定难度,而近几年,学校为了对学生的教育教学具有更好效果,于是采用了让家长参与到学校日常的教育教学管理中,如此一来,不仅能使家长对孩子在学校的学习情况有更进一步了解,而且还能促进学校对学生的管理。需注意的是,当家长参与到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中时,学校老师及领导都应该尊重并重视家长,对于家长所提出的建设性意见,学校应考虑其是否具有一定的合理性或可行性。此外,班主任应多和家长进行“一对一”交流,以使家长对孩子的学习进度有最深入的掌握,这样才能使家长在学校管理中的作用得到更充分的发挥。

  4.提高对教师的管理力度

  教学是学校工作的重点,而教学活动中占主导地位的则是教师,教师教得好,学校的教学质量才会取得良好效果。因此,对教师的管理也是学校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为了使教师的教学质量得到有效提高,学校从培训、进修及评价等方面增强对教师的管理。鼓励教师参加校内进修及校外脱产进修,并通过国家及教育等相关部门建立的多种进修机构等所制定的制度对教师的培训及进修结果进行评价,让教师认识到自身知识水平在教学活动中的重要作用,以使教师能够通过继续学习来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现阶段,我国的脱产校外进修方面的相关制度还不够完善,且脱产校外的学习进修也有一定难度,因此,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学校应对加强校内进修。学校应制定校内进修的相关制度,对教师的进修课程及进修情况进行严格考核,让经验丰富的老师对新老师进行指导,并通过小组学习、观摩教学、开讲座等方法使促进新教师的进修及培训,以使新教师的教学能力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

  5.结语

  学校管理在学校的日常运作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良好的管理模式及方法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并使学生能够得到更好的教育,这样才能使学校得到更好的发展。本文主要以上几方面作了简要论述,以为各小学管理者对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提供参考。

小学教育论文2

  摘要:小学数学伴随新课改的推行促使其教学模式发生了极大的改变,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更侧重创新教育理念的推广,从而让学生受到更良好的数学教育,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增强他们学习的内动力。创新教育课堂教学模式将成为未来小学数学教学的主流趋势,本文中将对此展开全面且有效的分析,然后提出具有建设性的改进措施,以期达到最优异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数学;创新教育;课堂教学模式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创新教育属于新的教学理念,将其应用到小学数学教学之中是全新的教学尝试,能够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创新思维,同时为学生全面发展给予内动力,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从创新角度组织课堂教学模式,从而推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获得新的进步。文章中重点阐述了小学数学创新教育课堂教学的具体实施策略。

  1运用创新教育理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数学教学作为小学阶段学生学习的重要科目之一,如何帮助学生在小学阶段奠定良好的学习基础则是现阶段需要思考的问题。创新教育理念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在某种程度上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是对其创造性思维的激发更是作用显著。新课改对小学数学教学而言具有极大的影响力,在这样的背景下,数学教学理念发生极大的转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侧重对学生兴趣的激发,从而增强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能够进行有效的思考与探究,这样才能提升学习效率。与此同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能够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方法,构建高效课堂,让学生能够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展现自己。例如:教师在进行物体观察教学时,引导学生在课桌上放置相关的'玩具,组织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并向学生提问通过观察发现了什么,并且鼓励学生说出观察效果不同的原因,从而引出教学内容。

  2创新教学情境设计,优化课堂教学效果

  小学生正处于成长的关键阶段,具有好动的特点,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抓住学生这一特点,组织教学活动,只有学生对教学内容感兴趣,才会对其有求知的欲望。现在的信息技术已经相对成熟,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比如利用图片教学、视频教学等等,首先让学生对教学内容感兴趣,才会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教师可以设置一些趣味性的问题,并引导学生进行探索,进而活跃课堂氛围。例如:在进行方位相关知识教学时,通过多媒体设备展示准备的一些小图片,并随着教学的进行逐渐变换图片中物件的位置,进而让学生更能清楚的理解所学内容。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及教学的内容而定,从而筛选恰当的教学情境,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活跃课堂教学氛围,使其能够提升他们的学习能力,而且学生的学习有效性也得以极大的改善。小学生只有对所学内容给予极大的兴趣才能更好的投入到实践之中,从而强化他们的学习意识,优化学习效果。以往的教学模式相对比较单一,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使得他们对数学的学习兴趣相对较低,无法实现教学目标。随着创新教育课堂教学模式的推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以全新的视角设计教学情境,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优化课堂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使其能够充分调动自己的思维,并且能够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见解,进一步拓宽学生思维。例如:教师在进行小数点性质教学时,创设教学情境,借以展开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而且根据学生年龄特点筛选趣味性的问题:在黑板上列出三个数字:10、100、1000,尝试在上述三个数字中加入小数点,而且使其相等,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能够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分析探索,获取有效添加方式,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由此可以看出,创新教育的推行及实施为小学数学课堂情境创设提供更好的契机与条件,强化学生探究兴趣,提升数学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综合素养。

  3联系生活实际,优化创新教育

  创新教育理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是对教学的改善,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学方式及学习环境,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基于创新角度对学生展开适当的课堂教学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联系实际生活,从而能够让学生发现生活处处有数学,让他们在已有知识的前提下,进行大胆的提问与质疑,进一步促使学生能够具有强化意识。例如:在实施《按比分配》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体育课程内容展开教学,比如以分球为例,体育教师手里一共有16个球,想把这些球分给隔壁班学生,教师向学生抛出问题如何分配,部分学生说按照男女比例进行分配,但是男生并不同意,因为男生比例多于女生,教师在此基础上还需深入探究,最终引导学生说出按比例分配,掌握分配的依据。生活化的教学模式是创新教育实施的主要模式,学生能够根据自身已有经验,参与教师的问题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抓住数学与生活的关联展开教学必然能够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必然能够推进创新教育获得理想的成效。

  4结语

  总体来说,小学数学创新教育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促使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得以显著提升,而且学生学习有效性也得到了改善,激发了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活跃了教学氛围,让学生在相对良好的环境下掌握更全面的知识与内容。本文中重点阐述了当前小学数学创新教育课堂教学模式的推广,以期改善当前的教学弊端。

  参考文献:

  [1]王建明.“翻转合作”促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创新[J].科技经济导刊,20xx(29):138.

  [2]牛晓芳.小学数学创新教育课堂教学模式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xx(17):93.

  [3]徐枫.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观察物体的实践研究———《观察物体》创新教学模式研究教学例谈[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xx(02):88.

  [4]杨松.小学数学创新教育课堂教学模式初探[J].赤子(上中旬),20xx(17):257.

  [5]张柏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创新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xx(15):143.

小学教育论文3

  一、潜移默化,营造“美”的教育氛围

  1.提供欣赏平台

  借助学校网站、教师博客、《雨竹》校刊等平台开辟名家名画作品赏析栏目。比如齐白石的《虾》系列赏析、徐悲鸿的《奔马图》赏析、凡高的《向日葵》系列等,让学生从小接触经典的艺术作品,引导他们认识名家美术作品的多元性,学会宽容和尊重大师的作品,与大师直接对话,并且撰写欣赏心得,以帮助他们在童年时代就获得较高的艺术发展起点。

  2.加大宣传力度

  在学校宣传窗、海报栏、美术教室等场所定期举办学生优秀美术作品展以及学生个人画展,张贴学生创作的能够体现儿童天性、天真朴拙的优秀美术作品,如书法、国画、剪纸、青花、线描等一系列作品,这一举措能拉近孩子的心理距离,更易被孩子们接受。今后笔者还准备将一些优秀的国内外名家名作引入学校公共空间,为本校学生努力打造更完整的艺术欣赏氛围。

  3.相关活动配合

  因本校的校园文化理念是“诗意雅韵”,每年借助校园艺术节这一契机,定期开展全校性的诗配画比赛,由学生自选一首喜欢的古诗,以硬笔书法的形式书写之后,配上与诗歌意境相符合的画面,以此表达学生的审美感受。这一举措具有一定的跨学科色彩,实现了抽象的文字思维与美术的形象思维之间的联系与互换。除定期开展诗配画比赛,近年来围绕学校民乐特色,开展“乐之绘”美术比赛,也是全校学生共同参与的一项大型活动,学生的绘画能力得到了很好的发挥。

  4.丰富学校图书馆美术藏书

  笔者学校有个南京市级的示范图书馆,有两万册的藏书,其中就包括一定数量的美术类读物,给爱好美术的孩子们提供了一个扩大美术阅读视野的好机会。

  5.家校联手

  另外,利用家校平台,号召家长在家中给孩子创设一定的艺术氛围,使孩子耳濡目染,快速提升其审美品位。

  二、凸显主体,鼓励学生“美”的学习

  1.合理利用美术学习单

  在过去的'美术欣赏教学中,笔者曾有过这样的体验,就是过分重视了教师的分析与讲评,而忽视了学生对于美术作品的自主理解。或者就是简单问问学生,你觉得这幅画怎么样?那么,学生大多数情况下回答的可能就是“我觉得很好、很漂亮”这样很空洞的一些评论。一些经典的美术作品所蕴藏的内涵和意境,可能不是小学生的认知水平所能完全洞悉的,而教师所秉承的又可能是成人化的视角,这就造成了教与学的断裂。因此,笔者开展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尝试,根据上课内容,设计了相关问题,编制成美术学习单,学生回家后,在家长帮助下上网检索相关资料,或者去查找搜集相关的实物,再结合自己的审美感受填写相关问题,由此获得对于欣赏主题的感性认识和初步的理性判断。

  2.“我当小老师”

  “我当小老师”即学生评画环节,具体的做法是,展示欣赏对象后,要求学生根据先前阅读的资料,大致描述自己的欣赏感受,然后由教师引导学生走上讲台,拿起教棒担当小老师,从相对专业的角度进行稍具深度的分析,如色彩、线条、情绪、内容等。这一方法还能够让学生展现自己的欣赏水平,形成热烈活泼的课堂环境。

  3.同伴互助

  在笔者的课堂里,对全班学生进行“七彩虹”的分组,每一组代表彩虹上的一种色彩。人员的组合上也是由绘画能手领衔,搭配能力层次高低不同的学生,互帮互助,尤其在进行集体画创作或是手工制作时,学生们长期的合作训练,能让每一个在其中找到自己的任务,深知自己是彩虹桥上不可或缺的颜色,从而得到乐趣和归属感,身心同时得到愉悦,得到美的熏陶。

  三、拓宽视野,挖掘“美”的社会资源

  美术教学不应该只在教室里开展,教师无论是有意识地组织开展教学,还是鼓励学生通过课外时间请家长协助共同开展,课外美术活动都是美术教学重要的补充和延伸,是非常必要的。

  1.积极挖掘本土资源

  合理借助利用本土优质文化资源,实地观察欣赏,感受艺术和生活的联系,激发保护与创新精神。如栖霞寺石窟文化、南朝石刻、燕子矶公园、城南老建筑群等,并将这些素材穿插在校本教材中,成为书本知识的有益补充,增添教材的本土性、地方性。对于本土的文化资源,如果光让学生从网络或书籍上查找图片,还是会显得有些距离感,所以让孩子们去实地游览和观察,现场震撼力很强。笔者曾带着学生组成“我身边的南朝石刻”寻访小组,去寻访栖霞区内的南朝石刻,让孩子们现场感受经历了1500多年风雨的南朝萧秀、萧恢墓石刻,孩子们显得十分好奇和激动。他们想象中的石刻应该是非常华美的,但是现场很朴素,甚至显得有点残缺破败,虽然带给他们些许失望,但是他们很快就被石辟邪、石碑的雄壮所打动,仔细研究上面的花纹,并且在本子上临摹下来石兽、石碑的样子,回校后还写了寻访日记,身临其境的体验大大强化了他们的审美感受,欣赏能力也得到了较好的锻炼。

  2.参观博物馆、美术馆

  南京作为六朝古都,具有多个丰富底蕴的博物馆、美术馆、展览馆、名人旧居等,这些场馆中的美术教学资源,有的可以直接拿来用,有的可以通过教学让学生简洁地体验与感受,还有的可以与美术知识融合,形成新的综合知识,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感官认知,也在与艺术品近距离的接触中感悟了美的力量,从而获得审美能力的提升。

  3.感受四季变化

  在美术学习中,能够逐步建立或者基本具备艺术感觉的儿童,不仅仅是研究眼睛看到、耳朵听到、身心感受到季节的变化,而且是领悟到了季节变化带来的不同感受。更重要的是,四季更替的变化能够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使其具备一种与众不同的眼光和思维。假如小学生能够在看似平常的景致里捕捉到细小的事情,而且这些现象让人能够注意到它,它带来的刺激就会长驱直入地进入小学生的意识。笔者曾经带领学生在校园里同一处地点“曲荷滴翠”处观察景色,四季的变化使得景物在造型、色彩上产生变化,孩子们通过观察写生,在这种记录中再现了真实,又艺术化地升华了真实。创造四季美景的经历让学生们提升了敏锐的感知美的能力,也培养了其表现美的技巧。

  四、加强实践,提高教师“美”的素养

  多年的美术教学实践经历,笔者深有体会,若让美术课上升到更高的层次,让美的元素无处不在,教师应不断地提升自身对文化、艺术的修养,及对文化、艺术的理解与认识,只有这样,才能备好、上好一节充满文化气息的美术课。美术文化的传承,审美素养的浸润,需要美术教师在教学设计前对教学主题的背景材料进行比较充分的了解,需要美术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结构化的组织。也就是说,美术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朝着什么方向走,建立在教师课前对所教内容首先要有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因此,有备无患,活学活用,学生才会从内心爱上美术课,从而积极主动地去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

小学教育论文4

  一、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改革中实施愉快教育

  (一)实施情境教学,在感受快乐中获得知识

  实施情境教学指的是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把课文所表现的情境借助多媒体或者是表演的形式表现出来,给学生一种真实感与真切感,让学生能够感受到教材中所讲内容的真实性。例如,运用多媒体,把声像以及图片还有影像给学生直观表现出来,让学生感受到一种真实的情境。这样才会使得教师在课堂中所讲的内容更加具有说服力,并且在这种轻松、快乐的知识氛围中获得知识。例如,我在讲解《桂林山水》这一课时,我会把桂林的山水美景以及人们泛舟游漓江的画面,借助多媒体为学生展示出来,还有船夫在漓江上唱的歌声也用音乐表现出来,这样学生就会感受到漓江以及桂林的美景。之后,我会引导学生畅想置身在桂林山水中的情境,然后顺势为学生解读像“危峰兀立”或者是“拔地而起”这样的不常见的词语,逐步引导学生领悟桂林山水的美景,启发学生的想象,让学生体会到其实语文就在生活之中,这样学生就在愉悦的教学氛围中获得语文知识。

  (二)实施欣赏阅读,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阅读是小学语文中的重要部分,同时也是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在小学语文课堂改革中实施愉快教育,还应该实施欣赏阅读,在欣赏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实施欣赏阅读,就是指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对学生加强引导,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欣赏课文,在阅读的时候更应该注重从多个方面去欣赏与品读,形成一个良好的习惯,并且在欣赏阅读的过程中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例如,在学习《我的“自白”书》的时候,我会让学生大声朗读课文,在朗读的过程中唤起学生的共鸣与学生的情感。并且我会从不同的角度引导学生去表达自己对这篇阅读的感悟,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而且我还会指导学生从作者的角度,以及自白内容的角度去欣赏这一篇阅读,各抒己见,达到活跃课堂的气氛。这样,学生就会在欣赏的过程中,对阅读产生兴趣。

  (三)运用多种教学形式,让学生融入到课堂中

  在小学语文中实施愉快教育,还应该运用各种不同的教学形式以及教学方法,吸引学生融入到课堂中。运用各种教学方式与教学方法的原因是把学生从被动的接受者转变着主动的学习者,让学生能够在愉快的教学氛围中快乐地学习知识,快乐地成长。可以采用讲故事的方法,或者是小组表演的方式,还可以运用师生角色互换的'形式来进行小学语文教育。来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得学生能够积极地、主动地投入到语文课堂中来。例如,我在讲解《小猫种鱼》的时候,会让一些学生运用自己的话把课文变成故事讲给大家听,并说出对这篇文章的感受。或者是通过小组表演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更多的学生融入到课堂中来,把死板的课堂气氛变得活跃、快乐,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并成长。

  二、结语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愉快教育,不仅是一种教育思想的转变,也是一种教学手段的转变。运用这种教育方式,能够抵抗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厌倦情绪,还能够促进学生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此外,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以及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创造性,让学生能够愉快地成长与生活。文章从三个方面来阐述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改革中实施愉快教育,能够把枯燥的学习变为愉快的学习,学生在这种情感教育中感受到快乐,从而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

小学教育论文5

  担任小学体育教学的老师应该多了解儿童心理以及生长生理特点,结合孩子们身体成长发育的特点,进行科学的、有目的的培养教育,从而把科学教育的观念落实到教学实处。

  体育教学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学校体育教学工作水准,提升学校对体育教学工作的重视,也是中小学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因为,体育教学工作在落实“素质教育”,通过提高身体素质,体能水平,从而提高国民素质,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中小学体育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在孩子们身体成长的基础阶段,能够通过正确的体育运动来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增强学生们的体质,帮助孩子们身体及各部位机能有一个正常发展的过程。同时也能够从小培养孩子们正确的体育运动观,强身健体观。担任小学体育教学的老师应该多了解儿童心理以及生长生理特点,结合孩子们身体成长发育的特点,进行科学的、有目的的培养教育,从而把科学教育的观念落实到教学实处。

  一、要用小学生乐于接受的教学方法

  小学阶段的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小学生,还习惯幼儿园游戏式的教学方法,幼儿园的教学模式对他们还有一定的惯性影响,所以,在小学生体育教学方面,要注意引导孩子们的学习乐趣,多安排童趣式的教学方法,这样与其它教学课有所区别,让孩子们在快乐的氛围中接触体育,学习体育。

  1.小学体育教学课堂要尽可能的儿童化

  孩子们很容易接受一些儿童式的教学内容,所以,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要尽可能的让教学方式儿童化,变成孩子们乐于接受,愿意学习的内容,通过这样的改变,才能达到调动孩子们积极性的目的,让孩子们主动参与到体育课堂中来。小学生的记忆方式一般是机械式的形象记忆,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要力求简单,直观,教学示范也要用形象直观的方式直接展示出来,以适应孩子们抽象思维能力不成熟的思维习惯。防止教学中出现比较严重的成人化。体育教师要尽可能地掌握儿童心理,按照他们喜欢的方式意愿去组织教学,避免单纯的技术技巧的传授,在现实教学中,我们也看到一些体育老师会有一些大胆的尝试,把一些现代竞技中的先进技术加入到小学体育教学中,这样就要求教师在组织教学时要更加的科学化、直观化,尽量的少讲解,多模仿,孩子们的模仿能力很强,学习能力也是很强的,但,如果讲的了,可能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就降低了很多。体育的教学目的都是增强学生体质,不要以单纯的技术掌握程度来判断课堂学习效果的好坏。

  2.小学体育教学课堂要尽可能的兴趣化

  小学阶段的孩子们,对事物的兴趣,进一步广泛,求知欲也特别强烈,容易对身边发生的事、物产生强烈的探究心理,所以,小学体育教学应该以引导小学生学习兴趣为主,通过调动小学生的好奇性,满足他们对事物的探究心理。所以,在教学中注意要满足兴趣化的情绪,注意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小学生处于好动期,喜欢新鲜事物,喜欢了解新鲜知识,不太喜欢反复枯燥的练习作业。在体育课的教学过程中,小学生容易因为长时间练习某一个技术或者某一项动作而慢慢的失去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要多示范,少讲解,多组织比赛,对抗,多活跃课堂气氛,让体育课堂活起来。

  3.小学体育教学课堂要尽可能的游戏化

  喜欢游戏是每个小学生的天性,孩子爱玩爱闹是这个年龄层最突出的表现,体育教育中,完全可以安排适当的游戏内容,通过游戏引入教学,通过游戏活跃课堂教学,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能够很好地利用游戏教材,充分发挥游戏教材的教学作用,在完成体育教育任务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游戏具体竞争性和趣味性的特点,这对小学生有很大的吸引力,在体育课中安排游戏内容,可以很好地培养小学生注意力的集中,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是兴奋点比较多,自我控制能力特别差,注意力不太容易集中,反复单一的练习很容易让小学生产生厌烦心理,所以,在教学中,要灵活变换游戏形式,游戏内容,争取让游戏能够完全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通过游戏教学,达到提高小学生对体育课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二、提高小学生身体素质的几个方面

  身体素质是指人体在运动过程当中身体的各个机能的综合表现,这个表现力是衡量人体体质状况的重要指标。身体素质包含以下几个方面:力量、耐力、柔韧、灵敏和速度。在吉林省教委公布的1995年到20xx年对全省小学生体质调查的报告中,我省小学生在灵敏度、耐力方面有了轻微的下降,所以,抓好学校的体育教学,搞好体育教育,对于学校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对于提高小学生身体素质是相当有现实意义的,小学体育教学应该重视小学生全面均衡发展,为小学生的进一步成长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1.力量方面的提高

  力量是指肌肉在紧张或者收缩的'状态下表现出来的一种能力,小学生在校阶段都要进行力量练习,但要注意方法,在儿童时期,因为肌肉纤维比较细,蛋白质含量也不够,脑中枢神经的整体协调能力还不是太强,肌肉群的活动不是太协调,总体上来说,表现出来的是力量较差的现象,在对小学生的力量练习中,尽量少的安排负荷练习,应该安排一些动作较快的练习,通过速度练习来提高神经系统对参与运动肌肉群的动员能力,主要是提高肌肉的协调,以及脑神经的协调能力。避免过重的负荷练习引发的关节损伤,或者是阻碍骨骼生成的练习。

  2.速度方面的提高

  速度是指人体进行快速移动的能力。小学生时期,由于大脑皮层的灵活性高,提高过程快,所以,反应也比较快,所以,在小学生阶段,培养速度是最好的阶段,所以,在小学生体育教学中,应该多安排一些频率高,提高反应能力的训练内容。

  3.耐力方面的提高

  耐力是衡量人体长时间进行肌肉活动的一种能力,就是肌肉抗疲劳的能力,对于小学生来说,耐力一般是比较弱的,所以,要求我们在日常的体育训练中要多加强耐力方面的训练,适当的安排一些耐力练习,耐力练习一定要循序渐进,运动时间与运动距离要一步一步的加大,有间歇地逐步加长耐力时间练习,以期望提高小学生耐力素质。

  4.灵敏度方面的提高

  灵敏度方面的素质是指人体迅速的转换动作,以及改变体位,变换方向的综合能力,人体的空间定位能力以及对时间感觉能力直接影响人体的灵敏度,另外速度能力和力量能力也是灵敏度发展方面很有关的两方面因素。在体育课堂中可以通过安排一些游戏等环节,来提高小学生的快速反应能力。

  5.柔韧度方面的提高

  柔韧度是指关节活动的范围或者幅度。儿童的关节柔韧度是大于成人的,所以,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要加强柔韧度方面的练习,年龄越小,越容易发展柔韧度,所以,柔韧度的培养要从小抓起,同时要注意骨肉力量方面的配合,通过肌肉力量的提高,通过柔韧度的训练来提高小学生的柔韧素质。

  身体素质方面的训练是身体各个机能的综合体现,所以,身体素质是衡量小学生体质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要均衡培养,多方面练习,进而通过体育锻炼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质。

小学教育论文6

  摘 要: 安全是一个永恒而沉重的话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机动车数量急剧增加,与日益增长的道路机动化水平不相协调的是人们淡薄、欠缺的交通安全意识,尤其是法制观念淡薄、心智尚未成熟的中小学生。本研究通过现场调研,总结了中小学生出行危险因素,分析了中小学交规安全教育现状,认为使交规教育走进中小学课堂并成为核心课程之一,普及与其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交规实质性内容,对有效降低中小学生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率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 交规法规 中小学生教育 安全教育

  机动车数量的急剧增加带来了道路交通安全问题,然而目前我国的道路安全教育并没有达到应有效果,部分交通参与人的交通安全意识较差,法制意识淡薄,甚至有许多高中毕业生乃至大学生不了解交通安全法规和交通标识,看不懂交警手势信号,导致交通事故不断[1]。这在一定程度上与我国现有的交通安全教育制度有关,尤其是忽视了针对中小学生的交规教育。

  近日,广东省一小学出台规定,要求小学生骑车上路通过考试、取得“准骑证”[2]。近年来,日本、江苏、浙江等地的一些中小学也出台过相关政策[3,4],充分体现了社会对中小学生道路交通安全的重视。美国部分学校将交通安全知识与课程相结合,英国从1970年起便在全国中小学开展学生交通安全教育行动等[5]。广大中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对中小学生进行课堂交规教育,使其了解掌握交规的部分实质性内容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考虑到今后城镇化的进一步发展,仅考察市区、城郊中小学。以邹城市市区、城郊的十所中小学为例,对其进行了实地考察对比分析,总结了中小学生出行危险因素,分析了中小学生交规安全教育现状,据此提出了对策。

  一、中小学生出行危险因素

  1.外部因素

  (1)上、放学均处于出行高峰时间段。中小学生上、放学时间基本与上班族上、下班时间一致,短时间内人流、车流大量涌向道路,容易造成交通混乱,给中小学生安全出行带来极大隐患。

  (2)个别校园周围环境较复杂。中小学校园大都处于闹市区等繁华路段,车流量较大,尽管在一定程度上方便了家长接送,但也相应增加了安全风险。加之个别校园门口不乏流动商贩,违章情况时有发生,也相应增加了学生出行风险。

  2.内部因素

  (1)心智不够成熟。中小学生尚处于身心发育阶段,规避风险能力差,对危险感知能力差,在危险面前容易茫然失措。中小学生正处于活泼好动的年龄,上、放学期间经常成群结队,不遵守交通规则,在马路上相互追逐、骑车打闹。中小学生在违反交规上往往遵循“破窗理论”,一人违反,众人盲从。

  (2)法制观念淡薄。现行教育体制下,教师教学更侧重于文化课,中小学生无暇主动或被动接受道路交通法规知识。

  二、中小学生道路交通安全教育现状

  近年来,由于重大交通事故频发,中小学生交通安全教育引起了国家及社会的广泛关注,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但部分地区部分学校迫于升学压力等原因,往往导致交通安全教育趋于形式化,收不到较好效果。

  1.注重升学率

  现行教育体制下,成绩是评价学校、教师、学生的唯一标准。中小学所进行的智育不是以激发学生求知欲,开发学生的智力为主的智育,而是搞题海战术,重知识轻能力,重灌输轻开发,忽视学生全面发展。在安全教育方面投入的精力少之又少,交通安全教育趋于形式化。

  2.家庭教育缺失

  部分家长对孩子仅仅是口头上的教育,而不是“言传身教”,起不到模范带头作用,甚至对孩子进行口头教育后自己却在违反交通法规方面“身先士卒”,给孩子带来了错误的`导向,孩子们的思想与行为潜移默化地被家长改变了。

  3.外部干预较少

  通过调研表明,学生道路安全知识的获得仅仅局限于学校老师的传授和自己生活所学,交管职能部门的参与过少。基层交警任务繁忙、学校迫于升学的压力等原因,导致交警等难以为在校中小学生上交通安全教育课。

  三、对策分析

  1.家庭教育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对孩子影响深远。父母以身作则,时刻提醒自己遵守交通法规,为孩子树立好的榜样。在带孩子出门的时候要注意对其进行现场教育,让孩子真切感受到准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

  2.规范学校周围环境

  中小学生效仿能力较强,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差,为有效贯彻交通法规,切实遵守交规,有必要对学校周边环境进行规范整治。学校周围的十字路口要设立红绿灯,减少事故的发生概率。上学放学期间,驻校民警要到学校门前马路上指挥交通,确保学生安全通行。

  3.交通教育进课堂

  安全教育进教材、进课堂是保证中小学生安全教育质量和效果的重要手段。交通主管部门会同教育主管部门共同编制行之有效的交规教育教材,对于增强广大师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中小学生交通安全意识差,不懂得遵守交通法规,交通事故时有发生。相比大中城市而言,县级市的安全教育往往更加缺乏。为了让学生牢固树立交通安全意识,交规教育应该从中小学生抓起,让交规教育进入学校的核心课程,并贯穿于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全面落实交通安全教学课时、教学活动安排和组织工作。

  只有让遵守交规这一概念从小便深入学生内心,让安全这一概念根深蒂固,才能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中小学生交通伤亡事故率,最终达到人、车、路的和谐。

  参考文献:

  [1]谈太强.浅谈中小学生的道路交通安全宣传和教育[J].淮阴师范学院教育科学论坛,20xx,15(2):95-96.

  [2]学生骑车要考“驾照”爱得深还是管得宽[N].中国消费者报,20xx-04-17.

  [3]高建春.交通规范问题与交通规范教育[D].内蒙古师范大学,20xx.

  [4]日本兵库县三田市推行学生自行车驾照制度[N].世界教育信息,20xx,05.

  [5]柯研.国外怎样进行交通安全宣传教育[J].道路交通,20xx,12(3):40-41.

小学教育论文7

  摘要: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教育的投入逐步增多,美术作为小学教育的重要环节,对学生兴趣爱好的培养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美术课中,色彩的教学是必不可少的部分。通过色彩认知,有效地将现实与美术教学相联系起来,为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与审美提供了便利。本文将对小学美术教育中色彩教学作进一步探究,希望为我国的小学美术教育贡献一份力量。

  关键词:美术 色彩 艺术修养 色彩教学

  1引言

  小学时代是人的认知发展的重要阶段,在这个时期学校肩负着对学生各方面的教育工作,对学生的成长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此时的小学生还处于对世界的认知朦胧的状态,但其对色彩有着浓重的好奇心,这就使得小学生对美术课,对色彩方面的知识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同美术课色彩方面的教学有利的推进了孩子审美观,促进在智力、感知等方面的全面的发展。

  2色彩教学在美术教育中的具体表现

  美术其艺术表现形式主要经过色彩、点、线条等综合的加工而成,如果在美术作品中仅仅存在着线条等缺少色彩,就会使得美术作品失去灵魂,由此可见色彩在美术中是不可缺少的要素。在小学的美术教学中,往往是通过富有变化的色彩去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并促进学生在审美上提高,进而在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方面的起到积极的影响。通过美术课中色彩的学习,有利于向学生传导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有利的促进孩子的成长。在美术课色彩方面的教学中,能够促进小学生对一些物理知识的学习,例如,通过邻近的色彩一定比例的调配,不同的色彩的搭配,调配出各式各样的色彩,进一步的`推动了小学生对色彩、物理特性的兴趣,增强其求知欲[1]。

  3小学美术色彩教育教学研究

  3.1视觉与色彩

  眼睛是人心灵的窗户,在获取世界多彩的信息都是通过视觉所获得,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的周围也充满各式色彩,每一个颜色都有着其不同的意义。在世界上每个国家纵然在语言上、信仰上各不相同,但人们对于色彩的感知都有着相同的认知,如红色,在我国的五星红旗上是主色调,象征着革命,代表热情奔放,能够激发人们的进取心,激励人积极向上。如黄色,是暖色调,有着高贵气息,在古代中广泛的应用在皇室中,其本身较为明朗而吸引人的眼球。如绿色,绿色象征着生命,在我们所处的世界中最为常见的颜色,通过研究表明绿色对人的眼睛较为有益,绿色在当前时代中也是环保的象征。如蓝色,蓝色是永恒的象征,蓝色非常纯净,通常让人联想到海洋、天空、水、宇宙。纯净的蓝色表现出一种美丽、冷静、理智、安详与广阔,蓝色还表示秀丽清新、宁静、忧郁、豁达、沉稳、清冷。

  3.2色彩与知觉

  我们能看到物体是我们的眼睛通过光的作用感知物体的存在,色觉笼统的讲就是我们对色彩的感知。我们的眼睛通常借助于光,让我们的眼睛感觉到物体的轮廓和色彩,在通过神经传导,将这一物体反映到大脑中进行对比,同时大脑也感知到物体的色彩并将色彩进行相应的存储。这样大脑就能完成对色彩的存储,例如当我们看到绿色,第一时间的就会想到大自然,这就是大自然留给我们印象,想到蓝色,我们想到辽阔,这是蓝天留给们印象[2]。

  4提高学生的色彩教学质量的具体途径

  4.1掌握色彩的观察方法

  所谓观察有许多种类,而对于色彩的观看就是其中最为典型的一种。以红色为例,不管红色的物体受到什么环境色的影响,起了什么样的变化,只是孤立、抽象的去观察物体的固有色,这种观察色彩的方法在装饰色彩绘画中较为常用。但面对不同物体、不同角度则会产生许多不同的理解,即使是同一物体,由于观看角度的不同也会产生出不同的理解。例如,正方形的物体由于作画者角度的不同,可以看成是梯形的透视形,换一个角度也可以看成是近于平行四边形或者菱形的透视形。那么观察色彩也是如此,必须将对象、光源以及环境这三者联系在一起来进行观察与比较,通过对色彩诸要素的对比联系中让学生学会色彩变化的把握。这种观察方法是造型艺术的技术基础,同时也包含了审美基础,这是由于色彩美是色彩的整体效果,其体现在色彩的关系之中[3]。

  4.2正确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色彩

  艺术源于生活,艺术也离不开生活,当然美术也不应远离生活。可以借助生活中的多种细节元素来进行美术教育的学习,这样也有助于学生更好的认识美术构图中的关键元素,同时还能够让学生更好的把握生活中的事物色彩。任何的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美术学习也不例外,它也是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量的积累是为后面的质的转变做准备。因此,当前美术的学习是为了日后的美术发展做准备,美术也终将归于生活。在小学美术的学习阶段,广大的美术教师应当学会引导学生去观察生活中的美术,在观察过程中对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事物能够拥有一个明确的认知概念。

  4.3结合实践,联系生活

  通常情况下小学生在美术课上,老师都安排对一些较为有名的作品进行赏析,通过对这些名人作品的鉴赏,可以进一步推动学生对美术理解,观察名人作品有利于学生领会作者的思想情愫,掌握这些美术作品作者想表达的思想。通过美术课的学习和老师的讲解,使得学生在对色彩的理解上上一个台阶[4]。

  5结束语

  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对美丽的认识日益加深,这就使得人们对美的研究在生活中和学习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小学基础教育中对美、对色彩的认知尤为重要,对学生未来全面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此可见,在小学美术教育中,通过各方面的学习提高小学生的对色彩的感知就很有必要了。

  参考文献:

  [1]谢永前.简述小学美术课的色彩教学[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xx,12(5).

  [2]成文光.形与色的重构--农村小学美术教师在职培训色彩教学与实践[J].美术教育研究,20xx,21(1).

  [3]李杏萍.如何提高小学生对色彩的感受能力[J].考试周刊,20xx(2).

  [4]张蓉蓉.色彩教学在小学美术课堂中的应用研究[J].学园,20xx,19(5).

小学教育论文8

  1多媒体技术的系统化培训

  根据问题本身的难度,就可以细分为三个层次与类别。第一层,也是最简单的问题,这里可以将电源的开关等类似问题划归进来;第二层,相对第一层较难的问题,这里可以将系统故障以及线路故障等类似问题划归进来;第三层,也就是最难的问题,这里可以将过热保护和系统问题以及由粉尘过多引起的光通路和出气孔的堵塞等类似问题划归进来。将层次划分好后,再针对不同的教师开展不同的相关培训。若教师还不能熟练解决第一层问题,则从第一层开始,逐步进行培训;若教师只有第三层问题不能解决,则可以跳过第一和第二两层问题,直接针对第三层问题进行培训。这样就可以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针对不同的教师情况进行不同的培训,提高培训效率,加快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教学中的应用和发展。

  2教师与学生关系的转变

  在多媒体教学中,要将原有的教师与学生关系进行调整,切实转变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新型教学关系中来。只有进行这样的师生关系调整,才能深化教育改革,将以往传统的教学弊端进行克服;才能引导学生在新型的教学环境中进行探索发现,培养出创新型人才;才能发挥出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将教学效果提升到最高。对于多媒体教学而言,原本固有陈旧的教学环境由于有了多媒体技术的支持和改变,从而变得更加完善更加全面,教师可以对教学信息进行有效地组织管理,依据实际的教学目标,将教学资料进行整合,从而实施全方位的教学。多媒体教学在保证教学内容的前提下,使用多媒体手段刺激利用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将教师的职能转化为引导,只有这样才能将多媒体教学的潜力全部激发出来。

  3建立科学规范的多媒体管理制度

  建立科学规范的多媒体管理制度是十分必要的。在日常教学使用中,造成设备故障与损坏的原因,大都是因为任课教师操作不当引起的。由于任课教师对多媒体设备的不了解,所以才会出现多媒体设备操作的不规范与不恰当。鉴于这样的实际情况,可以建立科学规范的多媒体管理制度,其大致主体内容可总结为以下几点:

  (1)对于操作流程,一定要做到规范。可以将具体的多媒体设备操作流程张贴在多媒体设备显眼处,供使用者参阅,若出现由不当操作引起的设备故障或损坏,则由使用者承担维护维修费用。

  (2)对于多媒体设备,一定要做到定期的清洁与维护,只有进行定期的清洁与维护,才能延长多媒体设备的使用寿命,减少多媒体设备的故障发生。

  (3)在多媒体设备发生故障时,应当对相应的故障情况进行详细的记录,并对相应的`解决办法进行描述,定期将这些记录资料进行集中汇总和学习,这样在下一次遇见同类型故障时便可以在最快的时间内将故障排除掉,大大提高了维修效率,降低了维护成本。

  (4)在互联网时代,软件和系统的更新和升级是非常迅速的,在接入了网络的多媒体设备中,如果有相关软件或系统需要更新和升级,那么就要及时进行更新和升级,以保证系统的稳定和安全。

  4建设网站,整合资源

  每个小学都存在着大量优质的课件以及相关资源,这对于学校来说是一笔宝贵的教学资源。如果这些优秀而宝贵的教学资源仅仅只是掌握在为数不多的几个教师手中作为日常教学所用,那就不得不说是一种变相的资源浪费。与其让资源浪费掉,还不如建设相应的教育网站,让愿意分享这些教育资源的教师将自己优秀的课件以及相关资源发布到网站上,供其他教师下载参阅。这样不仅可以使多媒体教学的成本得以降低,提高教师工作效率,提升整体课件水平,还可以使教师在网上多交流多互动多探讨,促进教师队伍不断成长提高。除此之外,还可以在网站上建立一个教学资料素材库,将搜集到的国内外各种资料进行整合,提供给广大师生。虽说网站与资料库的建设,表面上与硬件管理没有什么联系,但事实上,多媒体设备的灵魂其实就是这些优秀的课件和资料。可以这样设想一下,如果一套完整的多媒体设备所使用的课件或资料与课本上的一模一样,那这些多媒体设备还有什么存在的价值?所以说,要将多媒体课件与相关资源重视起来,这样不仅可以达到资源上的共享,方便教师获取优质课件与资源,更能直接影响于多媒体教学,使教学效果达到一个更高的层次。

  5结束语

  在我国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浪潮下,多媒体教学越来越多的扮演着重要角色。在小学的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丰富小学课堂教学内容,使小学的教学形式更加灵活多变,使学生成为教学中的主体并充分激发和利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以及创造性,拓宽学生的视野。这些,都是多媒体教学带给当今我国教育的好处。只有将这些好处充分发挥出来,才能提高教学质量,提升教学效率,才能为国家和民族培养出创新性人才,才能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小学教育论文9

  一、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优化知识的呈现方式,拓展知识途径,刺激学生的求知欲望

  好奇心和求知欲是学好数学的前提。我们数学教师应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优势作用,科学设计使用的切入点,优化知识的呈现方式,适度拓展知识面,刺激学生的求知欲望。有了动力,学生就会产生激情,就会投入到自主学习之中,就会收到很好的学习效果。

  比如,在进行“分数的认识”的教学时,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学生喜欢吃的水果、学生爱玩的卡通卡片或者是玩具等物品,通过动画闪烁的方式呈现物品的数量,先是整体数量的闪烁,再是局部数量的闪烁,并通过颜色设置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整体闪烁时颜色为红色,局部闪烁时颜色为蓝色。这样就能引导学生理解局部占整体的几分之几,从而理解分数的概念和意义。这种教学方式大大优化了知识的呈现方式,激发了学生求知的好奇心,提高学习效果。

  二、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优化教学方法,降低学生理解难度,提高教学效果

  小学数学知识较为抽象,对处于抽象思维能力正处于形成初期的`小学生来说,全面深刻理解这些知识确实具有一定的难度。为降低学生理解的难度,突破这一教学难点,教师可以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优化教学方法,科学揭示数学本质内涵,通过动态的画面展示使学生理解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比如,在进行“统计”的教学时,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教师利用教材上的数据信息进行知识展示,直接告诉学生统计的概念和在生活中的运用,让学生记住这一知识点即可。这种教学方式是灌输式的、是死板的。新课程背景下的数学教学,要突出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要让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为此,我利用多媒体将要进行分析的数据通过计算机输入到Excel表格中,再利用Excel中的图表功能进行数据统计,使学生深刻理解统计的含义,降低了学生对统计理解的难度,明白了其所要表达的意义,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提高了教学实效性。

  三、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进行知识的拓展和延伸,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师应加强对小学生进行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以便将来更好地适应高一阶段的学习。很多数学知识具有很大的发散空间,我们教师应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通过图形、符号等变化的信息,进行科学引导,启迪学生发散思维,提高发散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数学素养。

  比如,在进行“观察物体”的教学时,教材上的信息量较少,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丰富的课外信息,用以补充教材上信息的不足。同时,教师应拓展知识的外延,丰富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处理问题能力。其中主要是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出示一些生活中不同叠加摆放的花盆、浴缸、砖块、肋木等,让学生画出每种物品的摆放从不同方位观察的结果,或者是给出观察的结果说出观察的方位等。这种教学方式大大丰富了教学信息量,实现了思维的拓展和有效延伸,综合提高了学生的数学素养。

  四、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装备的不断完善,各种教学功能越来越齐全,而且教学软件也在数学教学中得到极大的普及。这样一来,很多教师就直接把所要运用的资源拿到课堂上来,缺乏应有的处理和选择,教学时就显得华而不实。还有的教师不进行科学整合,或者是整合的方法和思路有待进一步商榷,缺乏一定的科学性。我们数学教师应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结合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和特点,合理运用这些软硬件资源,确实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服务,为教育教学服务,提高教学质量。

小学教育论文10

  在现今这个知识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小学教育被越来越多的教育家给予了更髙的重视。小学教育作为义务教育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它是否能够很好的配合素质教育这个新倡导的理念,是素质教育能否顺利推行的关键。小学教育好比是一个人的知识建构的地基部分,一个人是否能够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更好的摄取知识的营养,往往要看他的“地基部分”打得是否牢固,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基础教育的扎实性。小学数学课堂不仅仅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渠道和前沿阵地,而且还是帮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主要途径。更是发展学生智力,挖掘学生发散性思维,±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学科。学生素质教育的全面提髙要依附于课堂,凭借着老师课堂教学得以提髙。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

  我们作为教师都深知,教育对于一个孩子的重要性,在知识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的课堂已经从一个闭塞的房间走向了更为开放的空间。我们教师也不仅仅是单纯的授课者,而是一名帮助学生积极思维的引导者。我们要改变传统数学教学过程中,课堂组织形式单一化,解题方法公式化,教学过程程序化,解题答案唯一化等种种弊端。要彻底把学生从这种束缚中解放出来,我们要努力开拓出一条有利于培养学生思考积极性,有利于发挥学生学习自主性新型开放式教学的道路。我们要因材施教,培养每个学生不同的数学认知能力,给予他们发挥数学潜能最大的自由,学生不是在学习数学,而是享受数学带给他们的快乐的过程,因此我们大力倡导开放式小学数学教学。因为开放式教学无疑跟以往的传统教育大相径庭,是对以往教学方法的颠覆,也是中国教育史的革命。

  一、从思想根源上进行小学数学教育的革命

  我们都知道,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如何更好的实践小学数学教育的开放性素质教育,必须有一个成熟的教育思想作为指导思想。要进行传统教育方式的改造,首先就要改造我们的教育思想。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我们应该怎样树立一个开放的,先进的教育理念的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思考的问题。

  从古至今,我们都知道应该因材施教,要根据每个学生不同的特点给予他们不同的数学教育,要让他们在接触数学的初期就对这个学科产生很强的兴趣。我们教师不仅仅是数学的传授者,我们要兼收并蓄各种优秀的教学方法,努力的提髙自己的教育素质。要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首先我们教师必须具有这个能力,我们要以开放的眼光和思维去组织我们的教育活动,其次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积极渗透一些新的,先进的教育方法,把开放式教育这个先进的理念很好的贯穿我们整个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

  二、从教学内容上进行小学数学教育的革命

  以往,教师只是单纯的照着课本去教授学生知识,这样的教学,造成了很多的弊端,这种教学方式一方面扼杀了学生积极思考的积极性,同时也扼杀了老师在教学上的开拓创新的精神,最终造成了教学内容的闭塞和桎梏。

  我们老师不能做单纯的教书匠,我们要做培养人才的工程师。老师要培养自己自主开发教材,取舍教学内容的能力。应该在尊重教材的前提下,有目的的去筛选教材,我们要做到既系统的给学生教授教材上的知识,又在教材知识的基础上,传授更多有价值的知识,后者是我们更为重视的。教师应把教材作为一种辅助工具,针对学生不同的特点,重新编排教材,处理教材。我们可以和学生一起讨论教材的内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摸索一种学生更能接受的教育方法和整理出一本更为生动形象的教材范本。使学生成为自己学习的主人,发挥他们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这样做不仅能够让学生掌握了需要掌握的知识,同时还丰富了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髙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从教学环境上进行小学数学教育的革命

  教室作为传授知识的地方,也是进行教育最为常见的环境。我们要怎样更好地利用这个教学环境,也是一个尤为重要的问题。我们要把教学环境从一个教室中解放出来,把课堂和社会紧密的联系起来,我们要带领学生进行实践,在实践活动中了解数学,培养他们的数理能力,让死板的课堂教学成为生动的社会实践。当然我们是很看重课堂教学的基础性的,社会实践由于受某些方面的影响,不能经常性的实施。那么我们怎样利用现有的条件去营造一种更利于知识摄取的氛围?这也是我们应该具体讨论的问题。我们可以先改变学生的座法,我们可以让学生做成一个圆圈,老师站在学生的中间,这样的座法可以让每个学生更为直观的看到老师和教具。此外这样的座法可以使呆板的教学环境更为活跃,学生间可以展开积极的讨论,老师在一旁做引导,使学生的视野从一个闭塞的教室走向更为广阔的空间。这样可以建立一个良好的师生交流关系,更利于我们的教学。

  四、从学生自主学习方面上进行小学数学教育的革命

  教师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指导者和参与者,而学生则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主导者,我们应该把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权力交给学生,而不是进行填鸭式教学,尊师重道固然重要,但是在这个新时代,我们要允许学生自己去创新,去思考。这样才能让学生自己找到一种更为适合他们的学习方法,让学生从心理认知上觉得自己是学习上的主人,而不是跟在老师后面亦步亦趋。我们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地去开拓创新,大胆质疑,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法。快乐的学习,快乐的体验数学带给他们的快乐。

  没有学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老师在一个学生的成长中是那么的重要。所以我们教师要珍视我们的职业重要性。特别身为一名小学数学老师,我们要更好的、更耐心的去培养那些渴求知识的“幼苗”,开放式教育具体在小学数学教育上还有很多很多的方面,这里只是把其中几个重要的方面阐述了一下,其他方面也是很重要的,需要我们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认真地去贯彻和执行。教育乃是兴国之本,我们走在培养人才的前沿阵地,更要努力为祖国的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

小学教育论文11

  人类作为社会的主角,对社会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社会的发展需要有正能量的人,其社会作用的发挥与儿童时期所受的教育密不可分,且教育具有时代特征,不同社会时代对儿童教育的方式不尽相同。因此,研究小学阶段的教育,形成与时代要求相适应的小学教育方式的意义非同寻常。

  一、科学构建小学教育方式的现实意义

  小学阶段教育是各类教育的一个基础阶段,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过程,因为社会进步使人接受教育的方式和接受教育的途径正在发生变化,时代特征明显。小学教育也不例外,从二十世纪的启蒙式教育变为现在的“前初等教育”。因此,本着提高教学效率、适应时代特征的需要,构建科学合理的小学教育方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进一步明晰小学阶段教育的地位

  小学阶段教育的特殊性和具体作用不在于知识积累的多少,而在于良好习惯的逐渐养成和道德修养、思维品质、文明意识的初步形成。古人云: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小学阶段正是他们成长方向和健全心理形成的关键时期,人的公共意识、群体意识、人文意识在儿童时期初步形成,没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其一生对社会的作用十分有限,极个别可能会走向反面,给社会带来危害。因此,必须把儿童的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上,社会、学校和家庭等方面均要为小学阶段的教育花费更多时间,同时给予更多正面的引导,做好小学阶段的教育,把基础打扎实,使学生在正确的轨道上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二)进一步明晰小学教育“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理念

  “个性全面和谐发展”通用于包括从低到高的各个教育阶段,但对小学阶段来讲显得更为重要。与小学教育工作有关的人员(包括小学教育工作者、小学教育工作研究人员和相关管理机构人员等)均应从本着小学阶段全面打基础入手,着眼小学教育的全面发展,真正完成以小学教育为基础的义务教育阶段的育人任务,使“个性全面和谐发展”在小学阶段成为中心理念。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与小学教育工作有关的.人员才能找准方向,确定教育工作的重心,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发挥小学阶段教育的作用。

  (三)进一步明晰小学阶段教材内容的研究

  社会进步了,时代发展了,传统的小学教育课程内容相对单薄,时代性要求不强,无法突出时代背景下小学阶段教育的特殊性。新一代小学阶段教育必须具有中国特色,突出人文性、丰富性。人文性,不单单是学校的教育,社会环境教育和教育管理方面的指导也极为重要。社会环境具有多样性,其重在日常养成;教育管理突出方向性,注重指导,这些要求必须在小学教材中得以体现。教育的终极目标不是培养会干活的机器,而是培养为国家和社会做贡献、干事业的人才。小学阶段知识的丰富性,要围绕这一终极目标,做到广泛性和引导性兼顾。当前的语文课程内容的调整就是非常好的实践机会,相信这只是刚刚迈出的第一步。

  (四)探讨实践教育参与者的相关理论实践

  小学教育实践性极强,参与者众多,包括小学教育工作者、小学教育工作研究人员和相关管理机构人员等。小学生的在校教育,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其余时间他们会与社会接触,在社会中成长。因此,家长们的言行、大人们的举止等都可以影响他们;各类新闻、媒体的语言和宣传方式都会影响儿童的成长;小学教师的知识结构及其生活态度、学校办学条件、校园人文环境的营造等方面的正面性都能引导儿童积极成长;教育管理不应只注重学习成绩,而应把学生培养成对社会发挥“正能量”的人,作为检验其成败的标准,若培养出的行业顶尖“人才”对社会起破坏作用、给社会带来危害,这样的教育就是失败的教育;教育理论研究者的言论会影响教育的发展方向,因而不能标新立异,只强调个人观点,必须注重严肃性、增加科学性。

  二、科学构建小学生教育方式的关键环节

  小学阶段教育与学校、家庭、社会三方有着密切的联系,要使小学生成长为心智健全的自然人,更大地发挥其潜能,使其对社会发展起正面作用,必须进一步在这三方面做功课,做到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全面和谐。

  (一)健康的家庭教育是基础

  家庭教育贯穿于人的一生,也影响着人的一生。与现阶段儿童教育的需求相比,现阶段家庭教育环境的营造和关注力度均远远不够,家庭教育资源也十分有限,有意识参与小学生教育的家庭比重还很少。许多家庭的家庭教育观还停留在以往:教育是教师的事,我只负责把他(她)送到学校,出现重养轻教的现象;只要成绩好就万事大吉,出现重智轻德的现象;不注重孩子的心理,出现心理、行为异常的儿童等等。健康的人格无法自然成长,必须精雕细琢,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家长身兼“监护人”与“教师”的双重身份,因而家长必须修好“内功”,即加强自身修养,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成为孩子学习的榜样。家长要做到奉公守法,身体力行地关心国家、社会,关爱朋友、同事,遵守社会法纪、法规,将健康人格和良好的道德品质通过社会实践活动示范给孩子;家长应经营幸福家庭,在平等的家庭中,他们将学会自尊、自信,在和谐的家庭中,他们将学会公道等等。同时孩子们也有着好问好学、善于接受新鲜事物、对人对事真诚直率等许多优点,家长应好好学习、有效保护、积极引导,真正成为孩子们的良师益友。

  (二)科学的学校教育是关键

  小学阶段教育应着力增加小学生的人文素养。儿童良好的人文素养,是其长大后具有健康的思想、正确的观念、优良的品质和健全的社会行为习惯的关键。今天的小学生是未来社会事业的承担者和创造者,他们是否健康、是否合格与其在小学阶段形成的教育储备和人文素养密不可分,在学校接受教育时缺少正面引导,会使他们变得慵懒、消极、自信心不足、害怕竞争,甚至走向社会的对立面等。现阶段的小学教育,不是从“零”开始的启蒙式教育,而是专家所称的“前初等教育”。学生在进入小学之前,大部分家庭已经对其进行了启蒙,有的在幼儿园完成,有的在学前教育机构完成,有的在家庭内部完成,甚至在婴儿时期就开始进行“启蒙”教育,我们应特别注意这一变化,区别于以往的小学教育,在教育的丰富性上下功夫,注重其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学校教育在传播知识的同时,也在为小学生变得更文明、更幸福、更健全打基础,使他们未来的生命质量更高。

  (三)良好的生长环境是外部条件

  除了家庭和学校外,小学阶段的成长还与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等密切相关。孟母为了让孟子有良好的成长环境,一度三次搬家,择优而处,最终使孟子成才,突出的就是社会环境对儿童成长的影响,“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良好的社会环境对儿童的身心健康具有积极的作用,消极的社会环境带给孩子的只有伤害。文化环境对儿童心理行为影响显著,积极、正确的文化环境能引导人树立正确的三观,并通过规范的言行表现在个体的行动中,产生积极的社会导向作用。那些承载积极观念的社会群体,会通过舆论和其他社会强制力量使其他个体接受这种规范,从而促进社会发展。

  为了培养更多国家需要的、更优秀的人才,教师必須明白:现今小学阶段教育必须从时代发展、社会需要的角度出发,形成一种与时代相适应的小学教育方式,使培养的自然人为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发挥正能量。

小学教育论文12

  【论文摘要】:一、心理教育必须以活动为主要形式,二、心理教育的内容应当以学生的特殊需求为主。三、心理教育需要学校与家长共同关注,四、心理健康教育要体现以下六条基本原则。

  [关健词]:素质教育、心理健康、活动、特殊需求、共同关注、基本原则、主观心理感受、心理体验。

  随着素质教育在中小学的深入开展,受教育者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指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中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目前中小学广泛开展的有关心理教育的实践,是社会和教育进步的标志。

  但是,在今天我们不时在报纸、电视中看到或听到学生出走、自杀等等,

  甚至有的学生无所顾忌去违法犯罪,为害社会,不假思索地毁灭自己,伤害别人。无情的事实一再表明:“智育不合格是次品,体育不合格是废品,德育不合格是危险品!德智体全面发展才是优等品!” 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要按照必要性、可能性和科学性相一致的原则,对全体学生的身、心发展进行调查研究,寻找心理健康教育与以德育为首的其他教育相结合的最佳切入点。

  现代教育需要高科技人才,更需要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素质教育也不再是呼声日紧,而是提上的日程化的位置,对教育的关注,从家庭到社会,处处可以体现。然而,我们也不得不注意到,随着独生子女群体数量的增大,家庭问题的复杂化,现代观念更新的加快,素质教育,特别是心理素质亟待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工作的一个新课题,是帮助学生正确处理好学习、生活、择业和人际关系,培养健全人格的手段和有效途径。

  那么,对于我们教育者如何有效培养学生良好健康的心理呢?下面我就结合我教育教学实际来谈谈体会!以便同各位同人共享。

  一:心理教育必须以活动为主要形式

  心理教育不是让学生学习心理学知识,因此,它主要不是解决知与不知的矛盾,许多课程普遍采用的教师讲授的模式显然对心理教育是不恰当的。心理教育的目的不在于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心理健康,而是要实际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这样的目的,仅靠教师的讲授是无法达到的。唯一的解决途径主是:使教育内容尽可能直接地与受教育者的自身经历和生活经验相联系,为此,利用活动教学的形式是必须的。我通过班会课让学生讨论、表演、游戏、咨询等多种多样的具体方法,将生活中富于典型意义的情境引进课堂,纳入教育教学活动中,学生便会自然而然地被吸引并投入其中,并在教育者的引导下接受相应的教育;通过讨论、交流、学习有关知识,使学生学会正确认识事物、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辩论、讨论、模拟,提高自我意识水平,养成正确的人生态度等等。

  可以采用以下的教学方法:

  l、轻松自然的导入,创设温馨的课堂气氛。

  温馨的课堂气氛是使学生愉快地参加知识的形成过程,充分享受获取知识乐趣的心理条件,也是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究的良好环境。因此,教师的导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比如在教学中设计了这样的导入方法:首先放起轻松优美的音乐,然后教师在音乐的伴奏下款款而谈:"同学们好!伴着悦耳的音乐,非常高兴,我们又来到了轻松愉快的小学生心理导向的课堂,谁愿意把你最喜欢做的事或最喜欢的学科告诉给大家,让我们一同来分享你的欢乐……"这样,使学生在极其放松自然的状态中不知不觉地走近了老师。

  2、生动有趣的故事,引发学生的思考。

  学生的思维具有形象性的特点,因而生动有趣的故事最能牢牢地吸引学生、启发学生的思考。根据这一特点,在心理健康教育中采用故事法。这一方法对低年级学生效果较好,如六年级的《寻找快乐》一课教师播放了一段配乐故事《国王与农夫》,听后引发学生思考:故事中的主人公"国王"拥有那么多的财富为什么还不快乐?而一贫如洗的农夫整天在地里干活却觉得非常快乐呢?这正是这节心理健康课要讨论的重点。学生带着这个问题仔细读文,反复思考得出:国王之所以不快乐是因为它欲求过高,而农夫之所以快乐是因为他经常想着那些比自己还不幸的人。从而使学生悟出了寻找快乐的第一种方法--"降低欲求"。

  3、激烈地争论,在雄辩中明理。

  学生由于年龄、经历等不同,是非评价极其不稳定,老师创设情景恰到好处地引起争论,可帮助学生在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讨论中明辨道理。如出示《怎样看待的人》的标题后,我恰当地运用了这一方法。首先我播放了一段录像,然后让学生针对片中的"小刺头"对小组长小明的评价:"臭美,不关心同学,不爱帮助人,批评人粗鲁、骄傲。"展开激烈地辩论。正方、反方各自举出事实阐明自己的观点,同学们也是各抒己见,相持不下。那么到底哪种意见是正确的呢?老师并不急于给出答案,而是引导学生来到"智慧泉"边的森林里看看小动物们是怎样给即将报考杂技学校的小猴子写评语的。(小动物们给小猴子写鉴定,既看优点,也看缺点)这时再引起学生进行第二次的讨论:"小刺头"对小明的评价有没有片面、偏激的地方呢?经过讨论,孩子们的认识像无数条上溪汇入江河一样走到了一起。从而得出:①评价他人要从事实出发,既看优点,也看缺点。②不能从自己的好恶去评价别人,要客观、公正。启思明理水到渠成。

  4、角色扮演与情景模拟相结合,产生情感体验,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比如出示课题《尊重他人》,我设计了"实话实说"这一教学环节。学生通过扮演主持人、特约佳宾、观众, 模拟生活情景,实话实说,坦白内心。学生那一句句热情洋溢的赞美与致谢;一声声发自内心的歉意与忏悔,催人泪下,引起了学生感情的共鸣,都有学生情不自禁地流下激动的泪花,真正达到了自我教育的目的。

  5、小品与实例相结合,使学生转变观念,接受心理训练。

  小品表演是学生喜闻乐见的表现形式,特别是心理健康导向课中一个个生动有趣的小故事更适合学生表演,而每一个小故事中都包含着一个深刻的哲理。它使学生在愉悦的故事情境中明白了道理,转变了观念,接受了心理训练。同学们通过一个个生动有趣的小品表演总结出了一条条评价他人的技巧:宽宏大量,善于原谅别人;宽容大度,从别人的失败中看到成绩;热情赞扬别人的长处,使人悔悟自己的过错;用赞美的评价去改变有缺点的人。找到了寻求快乐的心理防卫术:做自己喜欢的事;不在意别人的评价;换个环境;降低欲求;幻想成功;肯定自我;转移注意等等。使学生明确同一件事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看法和态度。世界上不少事,是好是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自己的想法,可以说快乐是一种自我选择,快乐就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

  6、引导反思,纠正自我,寻求新知。

  心理健康课对于教师来讲是倾听、是引导;对学生来讲是倾诉、是交流。它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说心里话、宣泄情绪、情感的机会和场所。在感知、体验、明理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自己过去的行为和经历进行反思、检查、评价,从而调整自我,寻求新知,使问题得到补步的解决。比如:在《尊重他人》的班会课的最后,我安排了写谢意卡和歉意卡这一教学环节。我饱含深情地引导学生:"同学们,在我们朝夕相处的三年中,我们每个人都得到过别人热情的帮助,让我们至今都感到非常的温暖,心中充满感激之情,那就让我们借此机会写张谢意卡,表达你衷心的感谢!如果你做了不尊重别人的事,仍让你感到很后悔,那么,来,就让我们写张歉意卡,表达你深深的歉意。让我们在这千禧之年到来之际,把忧愁、烦恼留在旧的一年,让我们带着快乐的心境,朝气蓬勃,携手走向新世纪。通过"写卡--读卡--送卡"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反思,纠正旧我,寻找新我。

  7、捕捉教育时机,弥补缺失的爱。

  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每个孩子心中最隐秘的一角,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拔动它就会发出特有的音响,要使孩子的心同我们讲的话发生共鸣,我们自身就需要同孩子的心弦对准音调。"可见,作为一名教师,只有善于捕捉教育时机,随时让自己的心对准孩子的心弦,才能真正达到教育孩子的目的。在一节班会课中,一个男学生勇敢地讲述了自己心中最隐秘的故事,他说:"我父母在我四岁的时候就已经离婚了,可是他们一直瞒着我,前几天才告诉我。听了以后,我非常地恨他们,躲进了自己的小屋不理他们。通过今天的学习,我知道了快乐与不快乐就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况且离婚是他们俩大人的事,并不说明他们不爱我,再说还有大姑疼我,我生气又有什么用呢?"听着这个孩的内心独白,老师热泪盈眶,充满深情地对他说:"你真是个敢于面对生活、勇敢、善于调节自我的孩子。老师相信你,今后不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你都会勇敢乐观地面对,老师和全班同学都愿意做你永远的朋友!"全班同学也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我坚信,这一刻将给他留下终生难忘的印象,老师真挚的话语,同学热烈的掌声将永远激励他战胜困难的勇气。

  8、精心设计的结束语,升华、启思、充满激励。

  精彩的结束语不仅仅是对全文内容的总结升华,更是对学生寄予的无限期望与启迪。常用的有以下四种形式:①总结式。例:《怎样看待他人》"学会正确地看待他人,这是我们合作的基础。一位曾有几千名科学家参与的登火星计划中承担重任的华人科学家说过:"人才最重要的是合作精神。未来社会的创造,需要我们在各方面与他人合作,发挥各自的潜能,这就要求我们正确地看待他人,正确地看待自己。"

  ②期望式。例:《尊重他人》"好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十日寒。"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交往中尊重他人,以真诚友好的态度对待他人,赢得更多的朋友,人人做受大家欢迎的人。

  ③启发式。例:《了解兴趣》"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同学们,现在的学习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是实现我们自己理想的基础,让我们注意培养自己广泛的兴趣,并把兴趣转化为积极的行动。(出示投影)--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趣作舟。

  ④祝福式。例:《寻找快乐》(伴着"祝你平安"的乐曲)在人生的道路上会有许多的不平之路,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当你遇到不公正待遇时,你就要降低欲求,寻找快乐;当你不被别人理解受到委屈时,你就要转移注意,消除烦恼;当你考试没考好时,你就要对自己说,不要紧,下次再努力。这样你就会心里充满阳光,脸上绽出甜蜜的微笑。请记住:生活就像一面镜子,你对他哭,他就对你哭;你对他笑,他就对你笑。老师衷心地祝愿同学们:每天都有一个好心情,少一些烦恼,多一些快乐,愉快健康地成长

  心理教育与一般文化课的不同之处在于,一般文化课是要学生理解和接受有关的概念、原理等等,这是一个由外向内的过程。而心理教育是要改变人的心理状况,这就必须首先引起人的主观心理感受和心理体验,在这样的基础上加以引导和干预,才能有利于健康心理的形成和维护。而人的心理是在各种各样的活动中产生和变化的,因此要改变和影响心理状态,必须在活动中进行,这是一个由内向外的过程。

  心理教育必须通过丰富多样的活动,引起学生相应的心理体验,从而施加积极影响,否则,教师讲得再多也不会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任何作用。

  二、心理教育的内容应当以学生的特殊需求为主。

  心理教育的内容应当是与受教育者现实的心理状况密切相关的,要从每个年龄段学生的特殊需求出发来选择、安排教育内容,建立自己的逻辑系统。这个逻辑系统所针对的是学生个体在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可以说,什么因素对于他们的心理状态最具影响力,就应选择和确定什么样的教育内容,而不应当是某种学科知识的体系。心理教育的目的不在于让学生了解一门学科的知识,而是要解决问题,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地发展。

  比如,对于初中的学生,青春期的生理、心理的剧烈变化是他们生活中最具影响力的内容,因此这一时期的心理教育应当以此为主要内容,引导他们接受和适应变化;对于高中学生,升学与就业的压力和选择是他们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心理教育应当以此为主要内容,引导他们正视压力和面对选择等等。

  三、心理教育需要学校与家长共同关注。

  今天,心理健康状况对学习、工作及思想的影响为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也日益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但是,在与学生成长密不可分的家庭,对子女的心理健康教育尚是一片空白。很多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父母只重视子女的学业成绩、只关心子女的身体健康,存在着重智轻德,重身体锻练轻心理保健的误区。个别家庭,不仅不能意识到孩子的心理需要,而且面对子女的反常行为往往采取粗暴简单的教育方式;有的父母则在孩子成长中所面临的各种生理、心理问题时不能及时地给予指导和帮助,导致子女产生心理障碍。

  在学生的周记中,我看到有一位女生倾述:“我是一名初二女生,不知道怎么了,自从上了初中,我和我的父母总是说不到一块儿去。我的母亲一直对我要求很严格,无论大事小事都要对我一讲再讲,有时甚至婆婆妈妈、唠唠叨叨,让人简直受不了;我的父亲工作地点离家较远,只有在周末才能回一次家,但他也只偶而问问我的学习,从不与我谈心,也从不带我出去玩。我有时想,我的父母怎么不象其他同学的父母呢?但父母还总是口口声声说是为了我好……”

  我在与家长沟通中,一位母亲则说:“我的孩子上了初中后,简直象变了一个人。平时,我们都忙于工作,上下午和晚上孩子都在学校,只有到周末一家三口才能团团圆圆,但在一起的时候孩子与我们说的话却越来越少。上次孩子过生日,他请了很多同学到家里来,却要我和他爸爸到外面去吃饭。有时,对他的学习、生活多说几句,他就显得十分不耐烦,有时甚至还要和我们顶嘴……我真不知道,他心里在想什么?”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教心态可以理解。但事实上很多家长对子女的教育与学习要求超过了子女的生理和心理承受限度。并且,当孩子达不到预期的目的(如考试没考好)时,“恨铁不成钢”的父母总是更加责难孩子不认真、不努力,甚至打骂孩子。结果造成的恶果是:子女怕学习、行为习惯也不好;在学校与同学关系不好,对老师的教育反感;在家里与父母的关系更是一团糟。有些学生因此形成恶性循环,最终学习成绩一落千丈,与家长最初的愿望背道而驰。

  如何来观察自己的孩子有没有心理问题呢?我是这样向家长提供一些表象可供参考:心理健康的孩子性格开朗,活泼主动,好奇心强,跟父母的关系融恰,主动与父母、老师沟通,同学关系好,是非观念强,自觉性强,学习欲望强烈不厌学,面部表情愉悦,精力充沛,善于交友不孤独等。

  同时建议家长:

  (1)全面耐心的了解自己的孩子。

  在孩子的中学阶段,家长应充分关注他们的成长情况,及时了解孩子的情绪、情感、思想等精神世界,给孩子充分倾吐和宣泄心理感受的条件和机会,与其建立真挚的情感基础,在履行监护责任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监护孩子的心理发展。

  (2)创造平等和谐的家庭氛围。

  父母对子女的错误采取严厉惩罚、无情打击,往往不但没有起到教育作用,反而使自己成为孩子的模仿对象,并可能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在民主、宽松、温暖的家庭气氛下的孩子,活泼、外向、受朋友尊重,也懂得尊重别人。相反,父母对子女的虐待、专制、忽视、放纵、溺爱和过分苛求,都会影响学生的人格发展。

  (3)培养孩子的自立自强精神。

  对子女的关心并不等于对其物质上的绝对满足,也不是对其精神上的无原则放纵。真正的关心和爱护是从小培养子女的自立自强精神,锻炼子女的受挫能力。因为,如今,太多 的家庭“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让子女长期处于顺境中,受挫机会少,受挫的心理能力相对较弱。家长要有目的地为孩子的发展设置些障碍,增加其受挫折的次数。比如,鼓励孩子积极参与学校和班集体各项活动,适当地安排一些家务劳动,做各方面的尝试和探索,特别是参加他们所不擅长的活动,这样既增长他们的才干,又培养他们坚强的意志。这样的孩子经得起挫折,懂得自尊自爱,富有进取精神和不屈不挠的毅力,始终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

  当然,家庭重视子女的心理健康不可能简单化,要避免走入以下几个误区:

  第一,排斥心理健康教育。表现为没有认识到子女心理健康在子女成长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也不愿意接受这方面的宣讲,不相信自己的子女会出现心理障碍,把子女有过失行为、违规行为统统视作对子女管教不严所致。对子女的某些需要不选择地满足或根本不理睬;常常拒绝他人对其子女的心理帮助或象对待感冒病一样轻描淡写地处理子女的心理问题。

  第二,把心理健康神秘化。对发生在自己子女身上的心理问题大惊失色,对子女的行为疑神疑鬼,把心理问题框框化,在探寻致障因素时也把主要原因归结在孩子身上,没有也不会从自身、从家庭、从亲子关系去寻求原因,过分地依赖心理辅导教师协助解决子女心理问题,而自己明显地束手无策。

  第三,知行冲突。表现为能充分认识到心理健康对子女成长的作用,也能从自身出发,在作好自己的心理状态调适的过程中,选取对子女的心理保健途径和手段。但或因工作原因,或因个人性格等等因素,对子女进行心理保健并不能切中要害,或不能持之以恒,有的则采取教训的口气要子女强迫接受或用自己处理问题的方式去要求子女仿效。

  现代家庭与学校都必须重视子女的心理健康教育。尽管目前尚无统一的模式可供借鉴。不过,老师与家长广泛涉猎学生或子女保健的常识,建立和谐的师生或亲子关系,平等地同孩子交流,及时地发现并正确的指导孩子在成长期的行为变化。同时,借鉴青少年心理保健的有益做法,多花精力,借助自己、孩子、老师和社会多方位的力量,不失时机地、恰如其分地开展孩子心理保健,是能够取得效果的。

  四:心理健康教育要体现以下六条基本原则:

  通过实践我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应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感知、体验、明理、反思、迁移、运用的过程,并认为心理健康教育要体现以下六条基本原则:

  1、平等性原则。我们要求老师在课上与学生平等交往,既是老师,更是朋友,这是上好心理课的关键。

  心理健康课对于教师来讲是倾听、是引导;对学生来讲是倾诉、是交流。它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说心里话、宣泄情绪、情感的机会和场所。在感知、体验、明理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自己过去的行为和经历进行反思、检查、评价,从而调整自我,寻求新知,使问题得到初步的解决。如:在《尊重他人》这一节课的最后,我安排了写谢意卡和歉意卡这一教学环节。教师饱含深情地引导学生:"同学们,在我们朝夕相处的三年中,我们每个人都得到过别人热情的帮助,让我们至今都感到非常的温暖,心中充满感激之情,那就让我们借此机会写张谢意卡,表达你衷心的感谢!如果你做了不尊重别人的事,仍让你感到很后悔,那么,来,就让我们写张歉意卡,表达你深深的歉意。让我们在这千禧之年到来之际,把忧愁、烦恼留在旧的一年,让我们带着快乐的心境,朝气蓬勃,携手走向新世纪。通过"写卡--读卡--送卡"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反思,纠正旧我,寻找新我。

  2、尊重性原则。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认真倾听学生的发言,尊重学生的言行,呵护学生的人格。

  3、鼓励性原则。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敞开心扉,吐露心声,坦白观点。

  4、参与性原则。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心理训练全过程。

  5、目的性原则。心理训练目标一定要根据学生原有的心理水平,学生原有心理水平高,教师的教学目标就可以随之提高,反之亦然。

  6、娱乐性原则。心理训练应在学生愉快的活动中操 作,只有产生快愉快的体验,才能达到训练目地。

  因此,只有融心理健康教育于轻松自然的导入,生动有趣的故事,引人入胜的画面,紧张激烈的竞赛,积极参与的小品表演,热烈的讨论,形象的练习,及时的反馈之中,才能达到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目的。 通过几年的工作我发现:我教的学生普遍增强了自信心,学生们参与活动的热情提高了。"我很笨","我不行"的想法逐渐被"我最棒","我能行"所取代。心理健康教育还融洽了师生关系,在相互理解、尊重的基础上,实现了学生生动、活泼、健康的发展。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程,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必须把学生良好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在中小学这个基础教育阶段,为学生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小学教育论文13

  近五年来,天水市育生中学积极适应迅猛发展的社会和教育形势,以推进素质教育和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大力转变思想观念和教育观念,改革教育教学方法,不断改善和强化管理,充分调动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积极促进教师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的提高与发展,使学校各方面长足发展,教育教学质量大幅度提高,学校面貌发生了重大变化,学生由700多人增至1350多人。

  20xx年9月,现任领导班子上任后一致认为,依法治校,依法治教,创建良好的校园周边环境,打造平安校园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基础。为此,该校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等法律法规,其目的就是提高教师的法律意识,规范教师教育教学行为,依法治教,提高师德水平。校领导坚持在行政会上安排法律法规的学习,使班子每个成员知法、懂法,依法办教育、依法管理。学习中要求每个人写心得、谈体会,对照自身找差距。经过坚持不懈的学习,全体教师的法律意识增强了,师德水平显著提高。

  学校针对学校周边环境常有社会小青年打学生、抢钱、骚扰学生等现象,制定了校领导值周检查制度与校行政人员校园周边环境巡查制度。

  制度规定,值周领导负责检查中午放学、下午放学校门口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直到全校学生走完。学校班子全体成员每周两次分三组在各个方向巡查放学路上的情况,对一些社会小青年及时驱逐,发现打架、斗殴、抢钱事件及时与派出所联系。特别在毕业生毕业时,学校更是加大巡查密度,坚决排除一些不安全事件。由于检查巡查到位,学校周边环境大大改善,学生上学、放学感觉安明显增强。同时,由于良好的校园周边环境,学校多次被评为“综合治理先进单位”。

  育生中学在提高教师法律意识,创建平安校园周边环境的同时,加大对学生法制教育力度。学校工作计划中明确提出,要加大对学生的法律教育。每学期学校都要邀请法制副校长给全校师生进行法制讲座;学校政教处要组织各年级学生进行法律知识竞赛;要求班主任老师要对学生进行一次以“知法、懂法、守法”为主题的班会;

  每班每学期要办一期法制宣传的黑板报。通过各种教育活动,规范了学生的行为,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使全校形成遵纪守法的良好校风。

  另外,学校还加大对学生的安全教育,每学期开学初,学校都要教育学生时刻注意交通安全,要求学生校园内不许骑自行车,马路上骑车不许带人,不许比赛,过十字路口不许闯红灯,过马路必须走斑马线……放假时,要求学生外出要告诉父母,不许夜不归宿;出门注意锁门,防水;

  到有森林的`地方不能携带火种,以防引起森林火灾;游泳时要有大人陪同等。为了保证学生饮食健康,学校慎重选择饮食摊点,要求从业人员必须有健康证,所售食品必须符合食品安全要求,坚决禁止三无食品出售,学校后勤处每隔一段时间便要抽查所有摊点的食品,对不符合要求的人员坚决辞退。学校还给学生提供了干净安全的纯净水。夏天时,学校要求学生不吃不卫生的食品,而且要求学生保持教室卫生干净、通风。

  校医经常检查学生个人卫生,后勤工作人员隔段时间给厕所喷洒消毒药剂,这些措施有效防止了夏季流行病的发生。

  近年来,由于学校在打造平安校园的工作中有制度、有措施,着力抓落实,所以,学校校园内外未发生一起安全事件。全校师生法律意识强,“安全”二字常记在心,学校成了家长学生心目中的放心学校,安全学校。

小学教育论文14

  一、数学知识、思想和方法是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素质的关键

  数学知识的发生和发展过程构成了数学的系统性,因此教学中不能让学生单一接受课本中某一结论、公式,而要让学生积极参与导出这些结论、公式的思维过程,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经历“发现问题”的过程,并积极思索探求,自己发现问题的结论,提高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这对提高他们的数学素质有很重要的作用。

  二、非智力因素是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部分

  非智力因素,是由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组成的。在教学中我非常注重非智力因素的作用。

  1.多鼓励,培养兴趣

  教学中我尤其注重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不失时机地给予表扬和鼓励,以激发其学习动机,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挖潜力,教会方法

  教学中,我利用课本中“读一读”“想一想”等阅读教材,教会学生阅读课本,培养学生好的学习习惯,如课前预习课后及时复习,解题时善于用好的解题方法。

  3.善引导,增强毅力

  教学中,从发展的要求来看,我们不仅要让学生“学会”数学,更要让学生“会学”数学。要善于引导学生积极探索和创新,引导学生多思考、多提问。在探索中,让学生充分体会到探索的喜悦。同时注意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毅力,增强其战胜困难的信念。

  4.重习惯,培养自信

  在教学中,我有意识地向学生提出具体的行为要求,如按时完成作业,不抄袭他人作业,预习新课内容,经常总结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审查学习态度,经常在复习中补缺陷、堵漏洞等。让学生正确评价自己,并坚信自己的力量。

  5.重设计,诱发好奇

  设计悬念,引发学生好奇心。悬念可在课始,也可在课尾。课始悬念必须是中心,但时间不宜过长,否则学生会厌烦,精神不集中,就不能引起学生好奇,激起学生学习兴趣。课尾悬念是下堂课的中心,既打下伏笔,又给学生一个想象的空间。

  三、培养学生创造力

  创造力是课堂教学的核心,更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因此,强化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创造力尤为重要。在教学中,我从以下几方面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力。

  1.一题多解,举一反三

  创造性思维形成于发散思维之后的收敛思维中,可见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在教学中,教师要以“问题解决”为中心,启迪学生多层次观察,多角度探索,多途径获得。

  2.猜想探索,发现真理

  在教学中,我采用“发现法”教给学生自觉钻研的方法,引导其发现探索问题的方法。同时出示一些典型的问题并交给学生一些感性的`材料,提出探索要求。在学生熟悉这些材料的基础上加以点拨,使规律的东西时隐时现,非本质的东西时有时无,构织思维的疑团,激起学生疑问。然后,让学生对这些材料进行分析、研究、归纳和整理,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规律。

  3.标新立异,思维简缩

  思维简缩即思维跨越,它是创新思维的一种常见形式,在简缩思维过程中思维迅速摒弃那些非本质、次要的东西,而直接抓住问题的本质,向思维目标大跨度迈进。

  4.巧用构造,勇于创新

  教学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力的培养,好的教学方法可以开拓学生的思维,启发学生的心智。构造法解题是小学数学中比较难的一种方法,但它却是培养学生创造力、强化学生创造力思维的途径之一。巧妙地运用此法,能使得解题方法最优,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创造性劳动中使思维品质、解决能力更上一层楼。因此,教学中我特别注重巧用构造法,引导同学们勇于创新。

  5.注重积累,灵活运用

  在教学中,我们应教育学生注意积累。但这并不意味着要学生进行“题海战术”,而是提倡“少而精”。积累不是积累数学题型,而是积累数学经验。题目很多,而经验是透过现象看本质。要教育学生每做完一道题都有意识地回头看看为什么这样做,这种解法与已知条件有什么关系,自己开始是怎么想的,是否走了弯路,为什么会这样。这种回顾是很有价值的,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第一感觉,日积月累,就能丰富学生的解题经验。

  四、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

  以前上数学课,主要是我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听,牵着学生鼻子走,留给学生自己思考的时间很少。后来我发现这种方法抑制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容易使学生产生依赖心理,不利于学生主动探求知识能力的培养。于是我就转变了数学观念,有意少讲、精讲,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让他们通过动手、动脑,主动探求,学会知识。另外,加强课堂讨论。在课堂讨论中改变传统的、整齐呆板的座次排列,让每个学生都畅所欲言。学生之间互相倾听,互相质疑,互相评价,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创造力得到长足发展。

小学教育论文15

  一、教学设备不足,办学条件差

  教育基础设施的缺少和破旧,严重制约了农村小学素质教育的发展和小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升,让很多学校心有余而力不足,想改善教学环境,提高教学质量,却又没有好的设备和足够的经费。素质教育已经实施很多年,新课程标准也推行了5年,但看现今农村小学教育课堂,却涛声依旧。

  近些年,我们国大多数地区随着经济的发展,出现了大量的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的现象,导致了许多农村小学的闲置,有的地区两三个村子有一所小学,天气不好的时候,学生上学都成问题,这样的话,对农村教育是很不利的,也造成了教学资源和设备的浪费,严重制约了农村小学教育的发展。

  二、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高,教学理念落后,教学手段陈旧

  教师中大多数综合素质不高,是影响教学质量的最重要的因素。一是老龄化严重。农村小学教师队伍逐渐老龄化,身体素质也大不如前,经常出现生病请假的事情,就会安排其它老师代课,严重影响学生学习的。无论从思想上,从语言上,还是从教学方法上都不能做到及时的更新和改变,不能很好的接收到一些流行的和前言的教学理念。工作责任心虽然很强,但是做事情不会变通,过于教条,并且从学历上来说,也大多为大中专学历,本身知识水平达不到一定的高度,目光相对短浅。二是术科教师缺乏。在城镇,无论是术科教师的专业水平,还是学校的教学器具都很充足,而在我们农村小学,术科教师严重缺乏,音、体、美、劳等学科都是由班主任或者是一个老师代上的,而且教具也没有,只能是最原始最简单的教学,尤其现在小学加开了英语课后,各学校没有新招专业的英语老师,而是让本校老师深造,然后再来教给学生,因此,小学英语教学根本无法实行。农村小学教师因长期生活、学习、工作在农村,也很少有机会出去学习和考察,在教学过程中缺乏热情和竞争意识,不能很好地掌握前言的教学方法,信息相对闭塞。三是教师自身原因。由于生活条件有限、学校环境差、学校和家庭压力大、工资待遇不是很丰厚等各方面因素影响,导致老师们对工作不是很积极。四是教师区域分布不等。比较偏远的小学就会出现严重缺编,还得外聘代课教师,不但不好管理,还无法控制外聘教师的教学能力。

  三、学生学习态度不明确,主动性差

  农村的孩子由于家长大多为农民,所以她们从小眼里看到的只有父母,平时接触的人也少,所以在她们心里没有很好的树立学习的目标,总是觉得作业写得就可以了,没有很好的做好预习和复习,找不到恰当的学习方法,而且还要承担家里的一些家务劳动,保证不了充足的学习时间,大降低了学习的效率。孩子们的学习主动性不强,总是老师赶着学,教一点学一点,不会主动的发现问题,贪玩惰性很强,也不会像城里孩子那样,学校学到一点知识,课外班又学到一点,回家还有家教再教一点,加深记忆,也有很强的学习氛围。所以城乡的孩子无论从学习环境还是学习条件上都是有着巨大的差别。

  四、家长对教育的不重视制约着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农村教育本身就很薄弱,再加上农村家庭教育几乎为零,大多数家长没有时间顾及孩子的学习,更不用说监督和指导孩子写作业了,还有些家长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使得学生在学校学习的知识回到家里不能得到很好的温习和巩固,学习效果不是很好,更谈不上像城镇的孩子一样,在学校可以学习,放学到课外班还可以学习,回到家里还有家教可以教,这样学几遍下来一定要比只在课堂上学习一遍效果好得多。同时,还有许多家长外出务工,把孩子留守在家里,让老人带孩子,家庭教育更是一片空白。有的家长没有家庭教育的意识,他认为我交了学费,孩子的学习就都归学校管,和家长没什么关系,对教育不够重视,甚至,告诉孩子学习没有用,女孩迟早要嫁人的,学那么有什么用。男孩子更是当成家里的主要劳动力,直接退学回家务农,由于家里经济原因,还可能会带着外出打工,赚钱补贴家用,这样就会增加学生的'流失,大大降低了农村小学教育的工作的开展。

  教育为立国之本,我国又是农业大国,所以抓好农村教育,抓好小学教育尤为重要。教育是一篇大文章,这就需要我们全社会的人共同努力来建构。政府和教育部门应该相应的减免农村学生的学费,让她们有学上,能上得起学,还要加大对农村学校的教育经费和设备,让她们也有条件学习,多招些术科的特岗学生,让同学们真正的学到一些技能,发挥出自己的特长,也用到现代化的教学设备。现代社会倡导人们关注弱势群体,那些因经济困难而辍学的孩子们,那些没有用过电脑,用过电子琴的孩子们,应该得到社会各界从士更多的关心和帮助,助他们圆自己的读书梦想!我希望各级教育部门和社会各界都能重视农村教育的发展,给予农村教育更多的支持和帮助,把更多优秀的教师吸引到农村小学去,提高农村学校的办学质量,促进农村教育和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如果这样,我国的教育何愁不发展?我国的经济何愁没有强劲后力?中国的腾飞也必定为世界瞩目!

【小学教育论文】相关文章:

小学教育论文:小学教育中美感教育的运用论文10-11

小学教育论文05-20

小学教育的质量教育论文10-10

教育游戏小学教育论文10-08

小学教育实习论文10-09

教育论文发表小学04-01

小学教育论文致谢10-03

音乐小学教育论文10-08

激励小学教育论文10-08

小学教育的发展论文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