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毕业论文

幼儿学前教育论文

时间:2024-06-23 10:03:09 学前教育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幼儿学前教育论文实用[15篇]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论文吧,论文写作的过程是人们获得直接经验的过程。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论文感到非常苦恼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幼儿学前教育论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幼儿学前教育论文实用[15篇]

幼儿学前教育论文1

  一、借助聆听和欣赏途径培养幼儿的音乐感受力

  学前教育音乐课程并非是纯粹的音乐知识讲授,更重要的是人的培养过程,因此我们往往将音乐作品的感受和体验视为学前教育阶段音乐欣赏课教学的核心目标,旨在更好地引导幼儿理解音乐中蕴藏的情感。作为生活和情感的一种反映,音乐在情感表达方面有着突出优势,这正是音乐感召力的体现过程。比如在欣赏《摇篮曲》时,幼儿或怀抱娃娃、或手扶摇篮,这样宁静唯美的画面是幼儿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这足以证明情感教育在幼儿音乐欣赏中的重要性。

  二、通过儿童生活经验辅助他们对音乐的感受

  指导幼儿学会倾听声音和切实感受音乐的表现力是学前教育阶段音乐欣赏课的宗旨所在,这对于幼儿音乐欣赏能力的.提升至关重要。学会倾听音乐可从倾听大自然的声音入手,比如对各种动物声音的倾听都是幼儿感性认知的重要积累过程,这对于幼儿音乐感受力的形成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音乐欣赏课教学中可设计特定的音乐场景,在舞蹈、游戏和表演等方式的推动下更好地加深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学前教育阶段幼儿已然能够从音乐作品中分辨出音乐速度与节奏的变化,因此音乐欣赏的过程可将音乐作品与幼儿生活经验相结合,在肢体动作和语言的配合下突出直观教具的教学优势,帮助幼儿在音乐作品中发现情感,并运用自我想象将画面情景表演出来。这不仅与幼儿年龄特征及心理特征相符,同时也能够在音乐欣赏过程中渗透必要的音乐情感,有利于幼儿对音乐作品的全方位感知。

  三、通过想象力激发促进幼儿自主欣赏音乐能力的提升

  故事体验是幼儿在学前教育阶段最为明显的特质,这时我们可以将故事与音乐欣赏相结合来体现音乐教学本身的趣味性,与此同时对于幼儿音乐感受力的培养也有积极的促进意义。幼儿对于音乐结构和风格的理解也可借助故事的方式得到呈现,然而这一过程中需要首先加深幼儿对音乐内容的理解,并在故事情节中渗透音乐的内容。在全面理解和掌握音乐结构与风格之后,教师可针对幼儿对于音乐内容的理解进行绘画、故事或是表演的编排,通过直观形象来满足幼儿心理需求,并且在相互欣赏与学习的过程中更好地提高音乐欣赏课教学的实效性。可见,借助想象力激发来促进幼儿自主欣赏能力的提升对于幼儿综合音乐审美意识培养意义重大。

  四、以多种感官辅助下提高孩子音乐整体感受力

  多种感官辅助下的音乐欣赏过程可完善幼儿对音乐作品的理解、感受与想象,在情感因素的影响下提高自我音乐认识和体验,这对于幼儿心理水平和认知能力的发展极为重要。需要注意的是,学前教育阶段幼儿的欣赏水平还相对浅显,因此音乐作品的选择及教师的指导就显得至关重要,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和感受音乐的美感。比如在音乐欣赏课教学时若是播放一段节奏缓慢、声音低沉的音乐,幼儿的注意力很难被吸引,但若是配之以笨狗熊走路的画面并指导幼儿随着音乐一起模仿狗熊走路他们就能够很快记住音乐,并且印象深刻,这正是音乐感受力培养的重要过程。不难发现,一段描绘动物的音乐仅仅是播放很难激起幼儿的主动性,但若是配合对应的舞蹈动作,则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由此可见,多种感官配合下的音乐欣赏过程不仅是学习兴趣的有效激发,同时对于提升幼儿音乐感受力也大有裨益。

  五、结语

  综上所述,现阶段学前教育音乐教学尤其重视音乐欣赏课教学实施,依据幼儿实际心理特点选择与之相适应的幼儿音乐作品,这对于幼儿整体音乐感受力的提升有着深远影响。然而,在具体的教学策略选择方面却还需要加以斟酌,借助有效的欣赏途径培养幼儿综合审美能力,在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中获得知识,这是当前学前教育音乐欣赏课教学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幼儿学前教育论文2

  【摘要】幼儿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要强化良好习惯的培养,重点在良好卫生习惯、动脑思考、动手操作以及帮助他人等方面,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奠定良好基础。

  【关键词】学前教育;幼儿培养;良好习惯

  学前阶段幼儿正处于各种行为习惯养成的黄金时期,这一阶段强化幼儿良好习惯的培养,对他们一生的发展都会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启蒙阶段的教育引导让孩子们从小树立各种各样的正确理念与习惯,让孩子们更加健康的成长,本文主要针对这一方面进行简要分析。

  一、生活中培养幼儿良好卫生习惯

  卫生习惯是一个人最基本的习惯,如何让孩子们懂得讲究卫生,这是幼儿教师所要承担的基本职责之一。有些孩子在活动中玩得不亦乐乎,一场活动下来灰头土脸,两只小手脏兮兮的,甚至衣服上都是泥土,这显然不是家长和老师希望看到的。笔者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注重在潜移默化中、点点滴滴处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例如早上晨检时检查孩子们小脸洗得是不是干净,小手是不是白白净净,指甲长不长,衣服脏不脏,并有意识的选择一些比较讲究卫生的小朋友作为典型,号召大家向他们学习,让孩子们思想中形成讲究卫生的意识。

  二、课堂上培养幼儿勤于动脑习惯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通过创设浓厚情境让他们思维开动起来,不再是直接等待老师提出答案,而是积极思考、和其他幼儿讨论研究寻找问题的答案。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对开发幼儿智力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笔者在教学中经常设置提问的启发情境,向孩子们提出一些问题,鼓励他们自己想一想究竟是怎么回事,鼓励他们相互讨论交流。这样的氛围对孩子们而言,具有极大的心理暗示作用。例如启发幼儿:小鸟为什么能够在天空自由自在的飞翔,小鱼儿为什么能够在水中快乐的'游来游去,要求孩子们根据自己的印象,并且和其他幼儿谈一谈,找出问题的答案。孩子们在老师的启发引导下开始了热烈的讨论,经过他们的思考和交流,得出了小鸟有翅膀所以能够在天空飞来飞去,小鱼儿有尾巴所以能够在水里游来游去。这样的答案虽然还不够周密完整,但是体现了他们思维的成果,笔者进行了适当的补充和提示,让幼儿对这一问题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这样的教学中,他们的思维非常活跃,不仅积极思考,而且相互讨论交流,长期坚持下去,他们遇到问题就会形成勤于动脑的良好习惯。

  三、活动中培养幼儿动手操作习惯

  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做。在学前阶段这一能力培养的重要时期,教师一定要重视幼儿动手操作习惯的培养,进而提高幼儿操作能力。教师在教学中要多鼓励孩子勇敢的去做一做,将自己的想法落到行动中。比如在搭积木游戏中,笔者鼓励孩子们说一说自己要搭出什么样的造型,要完成一个什么样的房子,然后要求他们分小组进行实际操作,并在操作中总结搭积木的一些技巧规则。孩子们在搭积木的过程中,既要把房子搭得又高又大,同时也要注意积木块的合理运用。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学生发现大的木块要作为底座,这样才能保证房子的稳固;圆柱形木块可以作为柱子竖着放,三角形的木块可以作为房顶。改变了这些木块的运用途径则无法用到房子中去,孩子们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不仅提高了设计能力,而且也掌握了其中的一些技巧。由此可见,培养孩子们动手操作的习惯,对他们能力的发展具有非常积极的价值,广大教师要多给予幼儿动手的机会。

  四、交往中培养幼儿乐于助人习惯

  良好的道德品德熏陶应当渗透于幼儿学习生活的每一个方面,许多幼儿属于独生子女,他们对其他幼儿关心帮助不够,这样的问题应当在交往的过程中进行逐步的纠正。笔者在一些场合大力宣扬同学之间应当互相帮助的理念,让幼儿们懂得乐于助人是非常好的品德。比如一位幼儿搬不动物品,此时有其他幼儿主动过去帮忙,笔者抓住这一契机在班级大加表扬,使这位乐于助人的幼儿感受到了幸福和快乐,同样对其他幼儿也会产生心理暗示,大家在看到有别的幼儿需要帮助时,都会积极的伸出援助之手,帮助他们解决困难。这样在班级就形成了团结友爱的浓厚氛围,并且每一位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就会养成乐于助人的良好习惯,这一道德品质的培养对孩子们的成长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让他们更多的懂得授人玫瑰,手留余香的道理。综上所述,教师在学前教育阶段要充分重视幼儿各种好习惯的培养,从他们人生起步阶段就养成良好习惯,这对他们未来的学习生活以及成长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参考文献:

  [1]王麦秀.浅谈幼儿良好习惯的培养[J].学周刊.20xx(35)

  [2]浦茜.浅谈幼儿生活习惯的养成[J].西部素质教育.20xx(16).

幼儿学前教育论文3

  [摘要]中国农村的幼儿教育起步晚,发展速度也比较缓慢。本文正是从这个角度出发,认真分析目前我国农村幼儿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其中问题主要包括:生源不足、硬件设施落后、幼师资源不足等等方面。从目前遇到的问题出发,对农村幼儿教育存在的问题原因进行具体阐释。通过对我国农村幼儿教育发展的问题和原因分析,提出自己的一些意见。希望能够对提升农村幼儿教育有所助益。

  [关键词]农村;幼儿教育;现状;原因分析

  一、农村幼儿教育现状

  (一)农村幼儿教育生源少。在经济发展的过程当中,城市和农村经济发展存在差距。很多农村劳动力涌入到城市打工,有的孩子被留在了农村并且由爷爷奶奶照顾,还有的孩子被父母带到城市。被带入到城市的孩子虽没有固定的学校读书,但是家长还是希望把孩子带在身边接受让好的教育。另外一个方面就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许多乡镇幼儿园逐渐兴盛起来,许多农村孩子被送入到城镇幼儿园当中来。以上这些因素都让农村幼儿生源变少。

  (二)硬件基础设施薄弱。幼儿的发展不但与学校家长的教育有关,还与幼儿所处的环境有关联。学校环境对于幼儿身心发展特别重要。但是,在农村幼儿园当中,公办的幼儿园较少;而私立幼儿园由于规模小,很多幼儿园仅有2—3个班,教师人数也是2—3人。农村幼儿园没有幼儿正规寝室,很多农村幼儿园的办园条件差,甚至有的家长中午直接就来接孩子。有的农村幼儿园室外的活动场所有限,游戏设施也不多;有的幼儿园没有室外的游乐设施,更鲜有大型的游乐设施。这些因素都会限制农村幼儿教育的发展。

  (三)幼师资源需要整合。在幼儿教师的师资力量方面,农村幼儿教育师资力量也很薄弱。许多幼儿教师专业知识不够丰富,教学方式方法也不够新颖,当有小朋友不听话,上课讲话等情况出现的时候,幼儿教师没办法正确的引导小朋友,往往让小朋友坐下或者惩罚、“威胁”的方式。这些都不利于幼儿的身心发展。而且从调查可以看到,目前农村幼儿教师大多都是转岗或者没有经过正规培训就上岗的年轻青年,他们的教学方式、专业素质、行为理念等方面都与城市专业幼儿教师存在很大的差距,这就需要把农村幼师来进行整合,提高农村幼儿教师的综合素质能力和水平。

  (四)农村幼儿家庭教育缺失。幼儿的成长离不开家庭的.教育。在农村,很多父母都忙于农活或者是打工赚钱,孩子的教育往往容易被忽略。还有的父母外出打工,孩子留给爷爷奶奶来带,隔辈人带孩子往往会对孩子过于宠溺,很多教育方式方法都不恰当,这样没办法正确的引导和教育孩子。另一个方面,农村家长自身文化程度较低,教育观念较为落后,很多幼儿发展的规律和特点不太了解,这些因素都会造成农村幼儿家庭教育的缺失。在幼儿园开展家庭教育课程的时候,如果家长不支持,同样不利于幼儿培养和发展。在农村,很多父母将幼儿送到幼儿园,其目的是为了减轻家庭负担。很多家长认为:孩子还小,没有必要进行正规的幼儿教育,只要不犯大错误就行。这样的思想意识也限制了农村幼儿教育的发展。

  二、提高农村幼儿教育发展的对策

  (一)政策和相关部门方面。教育部门应该做好国家政策的解读和宣传工作,特别是农村教育部门。让相关的法律法规切实为农村教育发展服务,提高对农村幼儿教育的认识,推动农村幼儿教育的发展。对农村民办幼儿园进行管理的时候,应该对幼儿园的教育、幼儿园的设施等方面进行正确指导,让农村幼儿园能够健康有序的发展。由于农村幼儿教育的特殊性,相关的政府部门应该为农村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帮助,并创造有利于农村幼儿教育发展的便利条件。对相关的幼儿园领导进行指导和纠正,避免幼儿教育向“小学化”的方向发展。只有这样才能推动幼儿教育发展。

  (二)师资力量方面。苏联作家高尔基曾说:“爱孩子,这是母鸡也会的事,可是要善于教育他们,这就是国家的一桩大事了,这就需要有才能和渊博的生活知识”。在农村教育当中,主要依靠的就是那些广大甘于奉献的人民教师了。只有充分提高农村教师的专业技能,提高农村教师的知识水平,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幼儿教育水平。具体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实行幼儿教师准入制度,对农村幼儿教师定期进行检查培训,逐步提高对幼儿教师的资质要求,鼓励幼儿教师在职进修,加强对幼儿教师的继续教育和学历培训,帮助教师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提高他们的教学业务平。二是要增加农村幼儿教师数量。高校中要加强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的思想教育,加大农村幼儿教育的宣传,从高校中选拔有志于从事农村幼儿教育的优秀人才,充实到幼儿教师队伍中来,提高幼儿教师的整体素质。同时,切实提高农村幼儿教师的地位和待遇,改善教师的生活环境,定幼儿教师队伍,防止专任教师大量流失。

  (三)家庭教育方面。本文所指的家庭教育主要是指长者对子女的影响和教育。在农村幼儿教育当中,家庭教育是一种稳定持久的教育,对幼儿的成长有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如果家长的教育方法和教育理念错误,往往会给孩子错误的导向。首先,应该加大家庭教育的宣传要加大宣传力度,让幼儿家长充分认识到幼儿教育的重要性,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在社会上形成一种关心幼儿、支持幼儿教育事业的新风尚。其次,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活动,很多时候需要家长的支持和加入。作为幼儿的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应该积极支持幼儿的发展和成长,给予孩子更多更好地鼓舞和帮助。最后,幼儿园尤其是幼师应当加强与家长的交流合作,要充分发挥好主导作用,采用多种途径、多种形式,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如通过建立家长联系簿、召开家长会、向家长开放半日或一日活动、宣传栏、个别指导等向家长介绍科学的教育理念,宣传关于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早期幼教的方法及意义,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幼儿教育观念,提高幼儿家庭教育的质量,让家长参与幼儿园的建设、管理和监督当中来。在家庭教育起作用的时候,农村幼儿教育才可以得到全面和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文超,梁丽珂。河南省城乡幼儿教育差异及成因分析———以漯河市为例[J]。今日中国论坛,20xx(13)。

  [2]陈影。农村学前教育现状分析[J]。才智,20xx(34)。

幼儿学前教育论文4

  一、福州第二技师学院学前教育现状分析

  (一)我校学前教育的基本情况幼教专业创办于20xx年,以"学历+技能+特长〃为办学模式,主要培养学生应用技能、个人综合素质的幼儿园教师和管理者。学生在校学习两年,第三年顶岗实习,主要的专业课程有:美术、学前心理学、幼儿园美术活动设计、舞蹈、钢琴等。

  (二)我校学生基本概况

  幼儿学前教育人才,舞蹈教学的课程内容设置至关重要。但当前幼儿学前教育舞蹈教学的课程内容设置不够合理。中专院校和本科院校舞蹈课程的最大差别在于舞蹈实训课和理论课的开设。关于本校舞蹈课程设置,本人认为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1.舞蹈理论课空缺舞蹈既是一门艺术,也是一种传统文化,在注重技能的同时不能忘传统素养培养。舞蹈教学由理论与实践构成,其中舞蹈理论是实践的方向标,在舞蹈教学中占有重要位置。就本校学生而言,他们入学前没有接触过舞蹈,对舞蹈只有表层感观认知,甚至连舞蹈类型都不会区分,上实践课是有一定困难的,本人认为在侧重技能课训练的同时,再加上理论课的学习,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认知舞蹈、学好舞蹈。

  2.实践教学时间短实践教学是学生把在校所学的基本理论、知识、技能综合运用到实际教育工作中。优秀的幼教老师,除了自身专业技能过硬以外,还要学会教,"如何教好〃是每位幼儿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同样也是衡量一名优秀幼儿教师的标准。大多数学生在校期间只是一味接受老师灌输的技能和知识,只会自己弹、唱、跳、画等,对于如何传授和应用所学知识则觉得很陌生、茫然、惊慌失措,这就要求学生积极到幼儿园实践并学习有经验的幼儿教师是"如何教〃的,回校做心得总结。就本人所在学校课程设置而言,实践教学时间才一周,基本上是刚熟悉和了解清楚了幼儿园环境、基本情况、教学情况等,就结束了此次学习,时间太仓促,不利于学生真正意义上的学习。

  3.在校期间学制短当前我校学前教育是三年学制,在校学习时间仅有两年,第三年是"顶岗实习”,"顶岗实习〃意味着学生没有接受在校的学习和教育。幼儿学前教育本科类院校四年制教学所安排的课程饱合,是因为所授课程可以满足学生、老师需求,整个教学过程可以细化,而中专类学校要在两年内完成学前教育专业中的技能、教育理论与实践课等课程,对于基本是"零〃基础的学生而言只能进行"填鸭式〃满灌和粗糙的教学,可想而知学生是"吃不透〃教学内容的,由此可见对于短时间内完成大量教学内容,只能点到为止,不利于培养出高素质的幼儿教师。

  4."大班制〃一教学笼统,教资单薄我校舞蹈课堂目前有两大问题,一是"大班制"教学,—个班35-40人左右,舞蹈室长方形55平方。舞蹈队形分为4列10行插空站,虽然是插空站也轮流换位置,但是由于人数太多,后几排的同学在上课时还是看不到老师上课的示范。"大班制〃教学的弊端是:教师没办法在课堂的限有时间内照顾到并及时辅导每一位孩子。二是教资单薄,如舞蹈教师只有两个,但要分摊两个年级的舞蹈课时。

  (三)舞蹈教材单

  1,教学内容、方式陈旧本校目前没有相适应的舞蹈教材,没有科学的教学计划,教师根据学生"考证〃要求制定上课内容,具有随意性,导致舞蹈课堂教学没有教学大纲可循、教学目标不明确。由于考证内容要求学习傣、藏、蒙、维、东北秧歌、幼儿舞蹈创编,所以几届学生学习的舞蹈内容基本一致,没有创新,上课方式过于陈旧,传统的教学方式还有残留,没有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得舞蹈教学课堂过于单调乏味,这种陈旧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主动性的培养,同时限制了学生的思维,也偏离了教学实际,不利于对学前教育人才的培养。

  二、幼儿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对策探讨

  (一)优化课程配置为了培养出优秀的适应当代社会所需的幼儿教师,优化课程体系显得尤为重要。

  1.增设舞蹈理论课为了避免理论课的`枯燥乏味,可以一周开设一节舞蹈"艺术欣赏〃课,利用多媒体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理论课兴趣。

  2.延长实践教学时间让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真正地学会"如何教〃必须从"学堂〃走向"讲堂〃,建议实践教学时间至少要一个月。

  3.延长在校时间个人认为只有在校打好扎实的技能、教学理论基础,才能踏实地将所学知识传授给祖国的花朵。在校期间设置为两年半,把基础打扎实再实习效果会事半功倍。

  4.改进授课方式,提高教学效率改以往的"大班制〃教学为"小班制〃授课,或者增加师资力量,在"大班制〃教学情况下配合舞蹈助教老师。

  (二)优化教学内容

  1.优化课堂教材请教育部门制定切合中职学校幼儿学前教育实际的教学大纲、编写科学规范的教材,明确教学目标。通过系统科学的教材训练,达到为社会培养合格幼儿教师的教学目标。

  2.优化教学过程课堂中可以采取舞蹈教学"故事化〃"情景化〃"游戏化〃等方式。由于幼师面对的群体是幼儿,所以在校期间就要培养幼师能够融入幼儿的思想境界,设想自己就是幼儿,把舞蹈课变得生动、有趣、简单、快乐,唯有通过幼儿最能够接受的"讲故事〃、穿服装,拿道具进行"情景舞蹈〃"边舞蹈边游戏〃,幼儿们才不会在学习过程中由于年龄小而注意力不集中、分散,反而能够配合幼师完成课堂教学。

  3.适当增设舞蹈选修课就本校而言,大部分学生是寄宿生,晚督修时间可以让想继续扩大专业技能的学生根据自己实际需要进行舞蹈选修课,例如:芭蕾、现代舞等。这样不仅能增加技能和知识含量,又能让学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做有意义的事情,一举两得。

  三、结论

  综上所述,幼儿学前教育舞蹈教学的发展符合当今教育改革的要求,符合幼儿学前教育的要求。本文简要分析了幼儿学前教育舞蹈教学现状,提出了几点亟需解决的问题,探讨了几点发展建议,旨在进一步推进幼儿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的发展。

幼儿学前教育论文5

  学前教育是最基础的素质教育之一,是对儿童进行学前智育的一个全面培养过程。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是为实施学前教育而培养合格教育工作者。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既要学习和掌握有关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又要接受幼儿教育技能的基本训练,毕业后能够做好幼儿园的教育和保育工作。因此,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必须采取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模式,需要与幼儿园建立起合作关系,从而保证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能够在幼儿园得到实训锻炼。同时,幼儿园也可以通过与高校学前专业合作定向培养需要的学前教育人才。因此,对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与幼儿园的合作模式进行分析研究十分重要。

  一、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与幼儿园合作的重要性分析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促使社会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尤其是学前教育更是受到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学前教育不但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是一门较为年轻的学科。随着社会对学前教育的重视与需要,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涉及的学科众多,既有教育学、心理学、生理学等理论知识的学习,也有舞蹈、绘画、钢琴等艺术类课程的学习,可以说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所要培养的学前教育人才必须是全才和多面手,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各项专长,还要有教育技能,如游戏、剪纸等等。因此高校学前专业教育必须从多角度出发,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托儿和幼儿教师。要实现这一教育目的,必然离不开幼儿园的配合与合作。我国高等教育改革是要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使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既学到了理论知识,又有较高的技术水平,从而能够为社会发展提供服务。因此不少高校针对专业设置情况已经与对口单位、企业建立了产学研一体的教育教学体系,通过校企联合、企业定向委培、共建实训基地等多种方式,来提高高校学生的专业技能。

  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也不例外,通过与幼儿园、托儿所建立合作关系,让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能够到幼儿园去见习、实训和实习锻炼等,从而使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通过幼儿园实践学习,使知识更加扎实,使技能得到锻炼和提高,为毕业后走上学前教育岗位奠定基础。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与幼儿园合作,一方面能够为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掌握当前幼儿园教育现状以及发展方向提供有效的参考,另一方面帮助幼儿园提高了教育教学水平,二者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高校学前专业以幼儿园为基地,让专业学生边学理论知识边实践,从而培养出合格的学前教育工作者;而幼儿园通过具有专业理论知识和一定专长的高校学前专业学生的实践,带动了幼儿园各项教学工作的顺利完成。同时,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与幼儿园的合作还能够有效地弥补幼儿园师资力量薄弱的问题,对提高幼儿园整体学前教育水平具有积极作用。

  二、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与幼儿园合作存在的问题

  (一)对合作认识不足

  目前,高校教育改革正在不断地深入,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的的高等教育将成为主流。如何使教育单位与用人单位有机地联合在一起,共同培养出既有专业理论知识,又有实际操作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已经成为关键问题。但是受传统应试教育思想观念的影响,在一些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上领导和教师对学生实践教育活动认识不足,对产、学、研一体化发展体系还不清晰,设置学前教育专业的高校领导和教师思想意识上还简单地认为只要将知识理论教授给学生就可以了,而忽略了学生多专业技能的掌握和实际运用,造成不少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高分低能,无法胜任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这种偏重专业知识理论学习的根源就是认识不足造成的。不仅如此,一些幼儿园教师对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来园见习、实习并不欢迎,甚至抵触高校学生的见习和实习、实训。究其原因,同样是存在着认识不足的问题。可见,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和幼儿园对合作认识不足,是影响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与幼儿园合作的主要原因。

  (二)合作模式单一

  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与幼儿园合作模式单一也是制约合作的问题所在。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往往都是自己联系见习和实习幼儿园,而且有些幼儿园对见习、实习学生没有进行有效的指导,学生实践教育效果不佳。这说明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与幼儿园的合作模式单一,没有形成一个全面的、深入的、多角度的`合作模式。这无疑成为影响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与幼儿园合作的最大问题。有效解决好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与幼儿园的合作模式单一,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与幼儿园的合作模式研究

  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与幼儿园合作模式多种多样,需要双方建立起一种融洽的、共赢的合作体系,从而更加有效地提高幼儿教育水平。

  (一)教师岗位互换合作模式

  由于受传统应试教育思想观念的影响,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师具有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是无可非议的。但是这些高校教师缺少的正是学前教育的实践经验,造成在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教授上只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而不能很好地将幼儿园的实践经验传授给学生,造成高分低能现象出现。因此,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与幼儿园合作模式可以采取教师岗位互换的模式,把从事幼儿园多年教育的幼儿教师选拔到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去任教;同时将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任职教师送到幼儿园去任教。通过这种教师岗位互换,既提高了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教师的实践教育水平,又将幼儿园的实际工作经验引入到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课堂之上,从而使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与幼儿园得到共同发展和提高。采取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与幼儿园教师岗位互换的合作模式,一方面能够提高幼儿园教师对学前教育理论知识的学习,另一方面能使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师亲身接触幼儿,了解幼儿在幼儿园的成长过程,这种亲身实践能够弥补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实践经验的不足,在以后的学前教育教学中能够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而幼儿园教师通过岗位互换,将一些成功的学前教育实践经验带给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同时还能够提高自己的学前教育专业理论水平。可见,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与幼儿园教师岗位互换的合作模式是双赢。

  (二)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以幼儿园为实训基地

  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以幼儿园为实训基地的合作模式已经有不少的例子,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能够在幼儿园进行实训,从而使理论知识得到实践检验。通过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和学生到幼儿园进行实践教育学习,一方面能够使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师生们能够对所学的幼儿心理学、幼儿教育心理学、幼儿保健学的理论知识在实际中得到运用,另一方面还能够提高幼儿园教师的幼儿教育水平。因此,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必须要多方联系幼儿园,通过这种产学合作的模式,在幼儿园建立起实训基地,让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边学习理论知识边进行实践,从而使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幼儿教育技能得到最基本的训练,为将来胜任幼儿教师这一职业提供可靠的保障。

  (三)将幼儿园引入高校学前教育专业

  针对一些有条件的高校可以通过自办幼儿园的模式使学前教育专业与幼儿园合作,这种同属于高校领导和管理的两部分,在合作上自然而然能够起到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教育成果,而且还可以针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分批到幼儿园进行见习和实习,从而使学前教育专业与幼儿园得到同步发展;而针对一些不能够自己开办幼儿园的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与幼儿园的合作,同样可以联系高校当地的幼儿园,每周带领幼儿到高校来与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进行互动。这样不但使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师生有接触幼儿的机会,而且使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能够与幼儿交流互动,为更好地掌握学前教育理论知识及专业技能提供帮助。将幼儿园引入到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是产学研的需要,是提高幼儿学前教育整体水平的需要。高校有自己的幼儿园,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幼儿教育的研究,时刻观察了解幼儿的心理和生理变化,及时调整幼儿教育教学方法。在此基础上还能够为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提供一个实践学习的空间。可见,将幼儿园引入到高校,在统一的高校领导下使学前教育专业与幼儿园融为一体。这也是学前教育专业与幼儿园合作的一种可取的模式。

  (四)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与幼儿园合作办园

  合作办园也是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与幼儿园合作的一种模式,通过双方投资共同开办幼儿园,从而实现高校与幼儿园产学研一体化合作。这种共同办园的合作模式不但给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提供了实践教学的场所,而且给幼儿园也提供了可靠的教师保障,幼儿园整体师资水平会得到提高。同时,还可以把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研究及时地转化为成果,为幼儿园健康发展带来动力。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与幼儿园合作办园还能够提高幼儿园的整体教学水平,尤其是能够使具有学前专业知识的专业人才成为幼儿园教师。这也是“双师型”教师培养的重要方法。因此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与幼儿园合作办园同样是一个可取的合作模式。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与幼儿园合作模式是多种多样的,需要双方共同构建。高校学前教育专业领导和教师要摈弃应试教育思想观念的影响,以人为本,因地制宜,采取各种有效的方法与幼儿园进行全方位的合作,实现共同发展,实现高校培养应用型专业人才的教学目标。总之,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与幼儿园合作为培养更多合格的学前教育应用型人才提供了可靠的保障。这一模式值得光大。

  参考文献:

  [1]徐启丽.学前教育专业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探析[J].科技信息.2013(22)

  [2]李桂英.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教育科学.2012(03)

  [3]周欣.以实践为导向的学前教育专业培养模式构想———以新疆教育学院为例[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12(02)

  [4]张楠.浅析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与幼儿园的合作[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07)

  [5]徐微;滕建河;樊文汉.地方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全程式“园校合作”办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教育导刊(下半月).2015(09)

幼儿学前教育论文6

  一、良好学前教育对幼儿成才的作用

  1.能够塑造幼儿精神品格、灌输优秀品德。良好的学前教育,必定是讲求教育方法、符合幼儿成长需要的。在对幼儿进行教育的过程中,以正确的思维模式加以引导,能够有效地为幼儿塑造初步的社会观念、思想理念。幼儿园是良好的学前教育基地,聚集众多年龄相仿的儿童,这种独特的教育环境是在家所不能满足的。与小朋友相处的过程往往能够锻炼幼儿人际交往能力,家长老师对其人格进行教育,教导幼儿谦恭礼让,互相帮助,幼儿园在这样一个场所所学的知识能够有的放矢。此外,幼儿的模仿能力非常强,家长在与他人交往过程中,幼儿会进行观察和模仿,然而由于幼儿思想单纯、不谙世事,因此,这种学习是盲目的,他们分辨不出做法的对错、事情的好坏,在他们心中没有是非标准。他们如一张白纸,画什么颜色就是什么颜色。因此,错误的学前教育会对幼儿身心健康造成负面影响。良好的学前教育必定要求有素质过硬的幼师,由于幼师在幼儿心目中形象十分高大,若要成为幼儿学习的榜样,就应行为师范,以身作则。先入为主,使美好品德和正确的思想扎根于幼儿头脑中。

  2.加强幼儿对事物的认知,培养求知欲。在幼儿的眼里,对世界有太多的问题没有找到答案,在这绝佳的启蒙时期,良好的学前教育能够加强幼儿对事物的理解,回答其头脑中诸多疑问。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求知欲慢慢减退,因此,学前时期是认知水平发展最迅速的时期,错过了这段时期,再想弥补就很困难了。因为学前时期幼儿主动学习知识,是学口语、交际成熟化、掌握知识概念最快速的阶段,也是逐渐挖掘潜力,开发智力的有利时机。同时,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十分丰富、动手实践能力很强,良好的学前教育给幼儿潜力充分发挥的空间,更利于幼儿健康成长,促进幼儿认知发展。相反,较差的学前教育还会扼杀幼儿的好奇心、求知欲。幼儿对事物产生好奇心理而发出疑问是一种十分普遍而正常的'现象,然而,一些幼师却对此十分不耐烦,这一举动会极大地打消幼儿的学习自信心和积极性,可见良好的学前教育对幼儿的思想发展有多么重大的影响。

  3.影响幼儿心理,为后续教育打好铺垫。良好的学前教育对幼儿心理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在对幼儿进行教育过程中,一些幼师不注意自己的言辞,用恐吓、威胁的方式对孩子说话,甚至责备、辱骂,对孩子的身心发展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给纯真的心灵罩上一层阴霾,幼儿会产生不如人、自卑的心理,更有甚者对学校产生惧怕、厌恶心理,对教师产生抵触情绪,在心灵受到创伤的同时,对其今后的学习生活打下不良基础。而优秀的学前教育能够逐步引导儿童并开发其各方面潜力,树立幼儿学习知识的信心,为其后续教育打下良好基础,幼儿对学前教育生活十分满意,会直接影响到步入入学年龄后的学习生涯,可以将其对学习、学校的恐惧心理转化为自动接受的正确心态。

  二、建立良好学前教育的做法

  既然学前教育对幼儿的意义十分重大,就必然要求对教育方式做出改变。传统的学前教育方式对幼儿发展不利,因此需要学前教育工作者注意几点:第一,幼师应以培养幼儿优秀品德和素质为工作目的,时刻不忘记以身作则,而不应成为反面教材,要怀揣着对幼儿负责的心态对其进行教育,而不应抱有应付了事的敷衍想法。第二,学前教育在为幼儿打下必要的学前知识基础外,还应兼顾幼儿能力、人格的培养,两方面都应重视,激发幼儿求知欲和创新力。第三,幼师应采取赏识教育的教学方法,多给幼儿以精神鼓舞,夸奖代替指责,纠正代替辱骂。采取温和语气代替严厉批评。因材施教,给予幼儿充分的尊重和关怀。第四,营造宽松、积极、趣味的课堂,激发幼儿学习积极性,鼓励幼儿多提出问题,培养其自主思考能力,将知识灵活运用,以轻松的态度将知识输入幼儿头脑中,不墨守成规。

  三、结语

  学前教育是终生学习的起点,尽管学海无涯,但是学习却有起点,如何能让幼儿赢在起跑线,为其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良好素质和优秀人格是关键,这就需要社会、学校、家庭共同努力,将祖国的幼苗逐步培养成为社会贡献力量的有用人才。

幼儿学前教育论文7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也改变了我们的教育,它使我们的教育和教学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域课程)的整合成为了教育教学改革中人们关注的热点。

  教师由不懂信息技术到能比较熟练地在教学中运用;由简单、被动地运用这些信息技术到能有机地把它们整合到自己的教学中,真正做到不是机械地使用I技术,不是为了整合而整合,而是用它解决教育教学上的问题,这些,无不透视着我们教育部门的工作成果,无不透视着我们教师教育观念和教育技术上的进步。

  幼儿的发展是幼儿园、家庭、社会三方面教育影响力作用的结果。早在“七五”期间,教育专家们就用生态学的观点调查三大环境(家庭环境、教育机构一一幼儿园或学校、社区)对孩子(3~6岁)发展的各自影响量。调查结果表明,家庭对孩子的影响量占到三大环境影响量的70%(在孩子己经上幼儿园的情况下)。换句话说,对年龄小的孩子,即使他进入教养机构,其家庭对他的发展影响量依然占首位。而且研究表明,家庭对儿童个性的发展起决定性作用。个性发展包括情感和对事物的态度等。幼儿园作为基础教育机构,在进行园内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教科研时,除了充分利用己有的信息技术设备以外,还应该尽可能地利用家庭的信息技术力量,取得家长的支持。

  在研究教学信息化的同时,也应该指导家长对家庭教育手段的信息化,充分利用家庭教育资源。

  家长是如何看待在家庭教育中信息技术对孩子教育的影响和应用的呢?教师在对家庭教育的指导过程中,是否也有效的使信息技术更好地用于指导家庭教育呢?本研究试图从本园的各个年龄段抽取一部分幼儿家庭作为调查对象,通过调查,获得第一手资料,以利于我园在指导家庭教育信息化时有针对性地指导,提高家庭教育信息技术含量,从而促进我园的学科与信息技术的整合。

  同时提高教师的服务意识,促进服务指导手段本身的现代化,让幼儿园作为基础教育机构更好地服务于家庭、服务于幼儿,让幼儿园走向真正的、完整的信息技术化。

  一、关于研究中的几个具体问题

  (一)调查对象以本园不同年龄段幼儿作为抽样调查对象。

  (二)方法

  1随机抽样法:由于每班人数均不相同,根据每班调查对象为本班人数的30%左右比例随机抽样。

  2问卷调查法:以问卷形式了解家长对信息技术应用于孩子教育的意识,家庭对信息技术在家庭教育实践中的应用和幼儿园为家长提供指导时的应用情况。

  3统计法:按实际回收问卷为主,对回收问卷进行编号。用xe电子表格进行统计记录,根据不同学历家长对信息技术应用幼儿教育的看法、不同观点和配备信息技术情况与实际应用和教师指导家庭教育手段及家长对这方面的应用需求等来计算百分比和进行相关分析。

  二、结果与分析

  调查结果本园共九个班,每个年龄段三个班,按班级人数的30%抽样问卷,发放问卷共88份。共回收66份,回收率为75%。

  三、讨论及建议

  (一)家长对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的指导与需求调查发现,家庭教育确实需要专业机构的指导,以帮助他们解决教育中的问题,特别是指导他们如何有效应用信息技术媒体。有8485%的家庭认为在教育上应该利用信息技术资源,但是却有63.64%的家长不了解网络教育资源;有的家庭拥有先进、完善的信息技术媒体,却有6970%人在解决教育问题时选择了放弃使用网络资源和互联网这个最先进的交流方式;有的家庭愿意为提高教育质量和效果进行信息技术设备的投资,而实际拥有的却只有59.09%。

  从以上数据中不难发现,缺乏指导的家庭幼儿教育呈现三种现象:一是有完善的信息技术硬件条件,也愿意应用于孩子的教育,却因为缺乏相关的常识,不知道如何有效的应用于教育中,而在教育方面浪费、搁置了资源;二是有先进信息技术硬件,并具备利用网络资源的能力和技术,却错误地认为孩子在教育上不需要这些,而出现未充分发挥网络资源的教育功能;三是愿意投资,却不知道投资的意义而未进行有效教育投资。

  (二)家长对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的认识调查发现,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以提高教育效果和教育质量上的认识,家长的学历与此没有很大关系。学历高的人在进步观念和落后观念上都占有较大的比例。

  但这并不说明高学历与低学历家长一样,因为在对信息技术的实际应用上,确实呈现学历与信息技术在生活中应用的呈正比例的显示。也就是说,我园在对家庭教育信息化指导时,针对学历不同的家长,侧重点不同。高学历家长主要帮助他们认识到幼儿教育的.重要性,宣传科学教育理论,树立正确的幼儿教育观念,以扩展他们对信息技术媒体的功能应用,除了利用信息技术媒体提高成人的生活质量,更应让信息技术媒体提高孩子的教育质量。对低学历家长,除了对个别进行教育观念的宣传外,还要对技术实际应用进行指导,可以开设家长辅导班和家长教育理论讲座,针对不同的家长开展培训活动,提高他们对幼儿教育的认识,促进家庭信息化。

  (三)对指导手段本身的信息化家长遇到实际教育问题时,在解决教育问题的途径上,选择用电话向人求助方式的家长占,21.21%选择放弃。选择利用互联网资源的有30.3(0%,69.70%的人选择放弃。这基本与前面的其它项目调查中关于网络的了解和具备硬件方面的数据是比较一致的。

  在调查中,教师提供电话的占62.12%,提供电子邮箱的占6.06%,两者都提供的占7.57%。

  很多家长选择了电话,除了以上原因,同时说明教师在提供给家长的交流方式上也比较局限,未充分利用网络(比如电子邮箱)来对家长进行教育协助和指导。同时,汉阳区教育信息网己于20xx年5月开通了青少年幼儿知音网,上面有很多关于幼儿教育方面资源的宣传。教师在对家庭教育信息化的宣传和引导上,还缺乏应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宣传及协助家庭教育的意识。

  四、结论

  研究结果表明:家长己经具有了现代教育理念和认识,迫切需要家庭教育方面也能信息化,以提高对孩子的教育质量。家庭对家庭教育信息化有指导有强烈需求。教师在指导家庭教育,为家长提供教育协助和服务时手段上不够先进,未做到信息化服务。

幼儿学前教育论文8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以及经济的发展,我国步入了知识经济的时代。学前教育作为基础教育,在教育阶段中占据着重要地位。随着时代发展,学前教育打破自我封闭状态,与社会联系更加紧密,以幼儿园为中心的社区学前教育模式是目前我国学前教育的主流模式。

  关键词幼儿园;社区;学前教育模式

  如今“教育社会化、社会教育化”是各国教育改革的趋势,而社区教育便是这两种趋势的最佳结合点。社区教育是提高社区成员的素质、生活质量的社区性教育活动。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的进步,学前教育作为社区教育的一部分逐渐受到重视,正日益兴起和发展。但是就目前而言,我国以幼儿园为中心的社区学前教育模式仍然存在着许多教育难点和问题,因此必须要加快完善幼儿园社区教育模式。

  一、以幼儿园为中心的社区学前教育模式简述

  社区学前教育是一种以社区为单位的、由社区组织以及管理前教育的模式。社区学前教育以幼儿园为主体、以家庭教育为基础、由街道办事处牵头展开的一种有效的学前教育模式,目前社区学前教育模式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以幼儿园为中心的社区学前教育模式是依托于社区,主张以社区内影响力较大的幼儿园为主体,多渠道、全方位地对社会进行辐射,打破过去只将教育局限于以幼儿为教学对象以及教育范围仅在幼儿园的传统模式,旨在把教学对象从幼儿扩展到幼儿家长甚至是全体的社区成员,把教学范围从社区扩展到整个社会。

  二、社区幼儿园学前教育所面临的困难

  1.社区工作尚处于摸索阶段

  我国的社区工作主要包括了五个方面:社区治疗、医疗卫生、社区服务(物业管理、婚介服务等)、环境(绿化、美化等)以及社区文化教育。近年来,我国的社区文化教育已经逐渐受到重视,但是不少地区的社区工作仍处于摸索阶段,社区工作人员对社区教育理解为法制宣传、科普宣传,认为社区学前教育就是在社区办幼儿园、幼儿园召开家长会等。因此,我国很多社区的幼儿教育意识比较薄弱,同时还十分缺乏幼儿的教育和娱乐设施。

  2.学前家庭教育存在误区

  许多社区的学前家庭教育存在着一定的误区:大部分家长都比较看重孩子的智力培养,而忽略了对孩子其他方面的教育;缺乏科学的教育方式以及专业幼儿教育知识,在教育幼儿的过程中很可能会使用错误的、不科学的教育手段。因此,如何帮助社区幼儿家长实现教育观念、方式的转变,使他们掌握科学的教育观念和幼儿教育方法是当地幼儿园以及社区该关注的问题。

  3.幼儿园组织困难、运营困难

  幼儿园的组织构建需要联系企业、社会热心人士来筹集资金,联系教育机构获得批准同意,在内部还要协调工会、妇联等各方面的力量,经过再三商榷最终才能构建起幼儿园大体框架。此外,由于幼儿园与多个机构之间都有联系,因此在运营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分歧、各持己见的情况,最终难以实现决策的统一。再加上在幼儿园的教学过程中,家长对幼儿园的教学方式不赞同,也会对幼儿园的教学工作和运营带来一定的阻碍作用。

  三、构建以幼儿园为中心的社区学前教育模式

  1.制定以幼儿园为中心的社区学前教育目标

  任何工作要卓有成效地进行都必须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我国社区学前教育工作的开展必须要明确教育目标。社区学前教育目标必须要落实促进儿童全身心发展以及提高社区全体成员公民意识两个方面。具体的以幼儿园为中心的社区学前教育目标应该包括以下方面:(1)为社区幼儿提供更多受教育机会以及场所。对于那些3岁以前的未入园儿童应该要予以重视,并将之纳入到社区学前教育的范围内。(2)对家长进行幼儿知识和科学教育方法的培训,转变家长的传统教育观念。(3)为社区幼儿营造良好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4)必须要提高全体社区成员学前教育意识。

  2.完善以幼儿园为中心的社区学前教育内容

  社区学前教育内容是实现社区学前教育目标的关键,具体化了社区学前教育目标,也是社区学前教育具体实施的'依据。为了提高社区学前教育的质量,必须要对教育内容进行以下几方面的完善:(1)加强对社区学前教育思想的宣传力度。目前许多地区的社区学前教育意识比较薄弱,因此必须要加强社区学前教育思想的宣传力度,扩大社会影响力。要让社区工作人员认识到社区学前教育的重要性,树立起教育在社区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同时也要让广大幼儿的家长意识到社区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及价值,调动起幼儿家长参与社区学前教育工作的积极性;对社区全体成员广泛宣传,通过黑板报、专题宣传栏目、推广典型等途径来增加社区全体成员对学前教育的认识,从而达到关心学前教育发展、为幼儿成长营造良好社区氛围的目的。(2)提高家长教育质量和素质,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家庭环境是与儿童成长最为密切相关的环境,儿童家长的教育素质高低直接影响着儿童的健康成长。因此,必须要通过开展家长工作来为家长介绍一些科学的幼兒教育知识,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引导他们树立起科学的教学观念和态度,为幼儿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

  3.改善幼儿园教育设施,为幼儿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

  幼儿园应该要集结社会各方力量来深入挖掘社区内教育资源,通过筹措资金来增设、改善幼儿园的活动设施,兴建起游乐场所、图书馆以及一些必要的服务设施;与此同时,幼儿园还要加强与公检法、工商、城管等部门的合作和联系,通力合作对社区的教育环境进行综合治理,消除对幼儿成长不利的因素,净化学前儿童的成长环境。最后还要加强全体社区成员的意识,提高全员参与社区学前教育建设的队伍中来,形成一个良好的社会关心、支持社区学前教育的教育环境。

  四、结语

  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目前我国社区学前教育发展尚不平衡,各地区的社区学前教育有待开发。在社区工作不完善的情况下,要采取以幼儿园牵头、依托于街道社区的方法,构建以幼儿园为中心的社区学前教育模式,充分发挥幼儿园向全社会的辐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相云.以幼儿园为中心的社区学前教育模式探讨[D].西南师范大学,20xx.

  [2]王晖.论学前教育的基本模式——以幼儿园为中心的社区学前教育模式[J].教研前沿,20xx(4).

幼儿学前教育论文9

  泥塑作为一种传统的艺术形式,如今已普遍被幼儿园纳入到了艺术教育课程之中。人们已逐渐意识到并且开始重视儿童在这种揉捏当中得到的各种潜能的训练。对儿童而言,玩泥巴是最惬意不过的游戏,天生具有探索倾向的儿童,好奇且爱玩,常为新鲜事物所吸引,玩泥巴无疑给他们提供了一个极好的机会,让他们对自然有更本质的看法,把他们脑海中无法用语言表达的东西,用泥塑的形式展现出来,激发他们的潜意识思维。幼儿泥塑有利于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可以培养孩子对美术的兴趣,提高他们的艺术鉴赏力,激发孩子的创新意识,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手脑协调能力。泥塑课程的开展对幼儿的成长具有独特的价值。

  一、幼儿泥塑课以及儿童心理生理特点分析

  1.幼儿接触世界是从小手的触摸开始的,幼儿在生活当中接触到的事物都是占有一定空间的、立体的。与平面上呈现的绘画方式相比,泥塑的表达方式更有利于幼儿来操作和表达。泥塑能够把现实中的事物完整地再造出来,立体的呈现方式更有利于幼儿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进行操作,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思想。

  2.泥巴柔软多变,能更好地刺激幼儿手部的触觉感受,而且能促进他们大小肌肉的协调发展。不要小看孩子玩泥巴对于手部协调性的训练,我们大人可能都已经忘了自己的双手是怎样变得这么灵活了。小孩子就是这样一点点地锻炼双手,从1、2岁时开始撕纸,拿着笔涂鸦,这都是儿童视觉空间与手的协调性不断发展的过程。

  3、泥本身具有很大的可塑性、表现性、变化性,为儿童提供了无限的想象和表现空间。操作的过程能让幼儿充分感受到控制力和满足感,起到疏解幼儿紧张或不良情绪的作用。很多孤僻的孩子不喜欢跳舞、唱歌,但是喜欢画画、捏泥,因为这两种艺术形式更能让儿童表达自己,真实地表现自己的内心世界。

  二、幼儿泥塑课的开展

  1.激发兴趣为开端

  激发幼儿参与泥塑活动的兴趣,引导幼儿积极投入泥塑活动,是开展泥塑课程的第一步。引发幼儿兴趣的关键在于培养幼儿的感知力,幼儿善于观察,对生活中的艺术作品的美具有敏感性,因此泥塑课程的开始阶段,教师应该出示实物,引导幼儿观察、感知实物的特点,让他们说出实物的结构,从而感受实物的美,激发幼儿的审美愉悦。

  在幼儿充分领略了实物的美,产生了表达自身感受的愿望时,教师就可以引入创作活动,要求幼儿由“感知美”向“创作美”过渡了。

  2.多元平衡的泥塑课

  泥是没有固定形状的材料,用泥进行塑形对幼儿手眼配合和大小肌肉的协调具有较高的要求。相较于用画笔进行绘画,泥塑活动对幼儿手部技能的要求更高。针对泥塑活动的这一特点,在幼儿园泥塑教学活动中,撇开技术而单一地讲自由表达、撇开教师的示范指导而单一地请幼儿进行自由创作、撇开对范例的模仿而一味地要求幼儿进行大胆的创新是不切实际的。泥塑课程应在技术训练和能力发展之间、在教师示范和幼儿自由创作之间、在模仿和创新之间达成平衡。 3.体验成就感的泥塑课程

  艺术活动是幼儿获得自我满足感的重要途径。泥塑课结束后,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孩子小心翼翼地捧着自己的作品,满心欢喜地向老师、同伴展示着。在泥塑课程的结束阶段,教师应善用幼儿的成就感,通过开展作品完善、作品欣赏、作品评价等延续活动,使成就感成为强化幼儿参与泥塑活动兴趣的助推器。延续活动适宜以同伴分享的方式进行,幼儿可以互相分享成功的经验和喜悦,并得到同伴的认可和赞许。另外,由于泥塑作品本身的实用性和装饰性功能,幼儿完成的泥塑作品可以作为环境布置和区角游戏的有效材料之一。可以想像,如果在班级中随处可见自己的作品,幼儿的成就感将油然而生,这对于激发幼儿参与泥塑活动的兴趣无疑是非常有效的。

  泥塑作为艺术领域的.一个部分,在课程建构方面既要遵循积极投入、自由表达和体验乐趣的基本原则,同时也应体现泥塑活动本身独特的教育价值。教师在泥塑活动的开始阶段、实践阶段和延伸阶段均应考虑这两方面的因素,让幼儿在快乐表达、自由创造中获得全面的发展。在泥塑教学中我们要尽量避免以临摹为主的教学方法,儿童美术教育家西泽克曾说过这样一段话:“我是不教的,让儿童自己去注意、自己去创造,儿童的思想是很宝贵的,我们不要把成人的见解注入他的脑海里,什么希腊雕刻,什么罗马名画,都不应该给小孩看。”因此,在他指导的学生中,低年龄儿童的作品相当卓越。

  以上是我在教学中的体会和个人经验。教师的艺术教学理念会直接影响到孩子的艺术成长,让我们多关心儿童,让他们快乐健康地成长,在成长中学会更多的本领,在泥塑的玩捏中得到艺术的熏陶。

  参考文献

  [1]朱家雄著建构主义视野下的学前教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M].20xx,5。

  [2](英)乔伊·帕尔默编任钟印诸惠芳译教育究竟是什么?100位思想家论教育[M].北京大学出版社,20xx,11。

  [3](美)李·汉森等著邓琪颖译儿童早期艺术创作性教育[M].广西美术出版社,20xx,12。

  [4]董建凤幼儿园泥塑活动主题创作的指导要点——以《农场故事》为例[J].早期教育(美术版),20xx,11。

  [5]刘晓茹在幼儿园中开展泥塑活动的实践研究.快乐阅读[J],20xx,21。

幼儿学前教育论文10

  摘要:幼儿舞蹈课程在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多种课程中占有重要的位置,通过学习幼儿舞蹈课程,能够更好的提高学生艺术修养,建立良好的审美情趣,有利陶冶学生情操,并且让学生具备能学、能教、能编、能跳的舞蹈表演和创造能力,在未来从事幼儿教育工作时,可以成为更加合格的幼儿教师,为幼儿提供良好的舞蹈教学体验,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关键词: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幼儿舞蹈教学研究

  一、幼儿舞蹈教学在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中的重要性分析

  幼儿舞蹈教学作为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教学水平,并适应高职学前专业学生的需求就尤为重要。幼儿舞蹈主要是指幼儿利用身体动作、语言结合音乐,以喜剧表演等多种形式进行表达的活动方式,可以更好的反映幼儿情趣,在幼儿音乐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

  二、为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树立正确的幼儿舞蹈教学理念

  学前教育专业中幼儿舞蹈教学的目的并非要培养专业的舞蹈演员,而是为了通过幼儿舞蹈学习,使学生能够更加适应幼儿教学工作,所以,在学习幼儿舞蹈课程时,应树立好正确的目标,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在幼儿舞蹈教学中,应本持注重审美,淡化技术的原则,重视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也就是提高学生感受美好事物的能力,从而拥有正确的审美观。同时,也要具备表现美的能力,将所学习到的舞蹈以优美的方式展示出来,舞蹈动作要求能够更好的感染他人。最后,要加强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幼儿舞蹈本身就是一个创造的过程,特别是幼儿一般很难具备按照要求完成一套舞蹈动作的能力,但是通过模仿和想象,可以创造出优美的舞蹈动作,所以高职学生也应注重创造美能力的培养。在我们的生活环境中,不缺少美的元素,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在幼儿舞蹈教学中,就是要培养学生这种发现美的能力和接受美的能力。

  三、有效开展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幼儿舞蹈教学的策略研究

  (一)教学内容避免陈旧,注重创新

  为了教学更加方便,在教学内容上,很多教师会采取临摹以往作品的方式,这种方式可以起到方便教学,省时省力的目的,但如果一味选择以往的作品作为教学内容,时间一久,难免会淡化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的创造能力和动脑能力也会随之下降,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对作品的创新性,不能默守陈规。教师可以通过结合学生的实际能力,创编或者改编一些适合幼儿舞蹈教学的内容。在创新方面,教师还可以通过让学生多想、多观察、多练习,通过对范例的欣赏,引导学生自己编排舞蹈内容,从而提高学生舞蹈创编的能力,并将优秀的舞蹈内容融入到教学当中,让学生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解放出来。随着时代的发展,一些新兴的舞蹈动作和音乐不断涌现,为适应新时代的发展,可以适当引入一些适合幼儿舞蹈教学的内容,让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时尚,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二)重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舞蹈是一种情感的表达和交流方式,通过舞蹈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在以往的教学当中,通常都是以教学的次数和学生练习的数量决定教学质量的,这种方式其实并不利于学生真正的获得幼儿舞蹈能力的提高。所以,教师应以情感作为教学的支撑,注重学生的感受,以提高兴趣为教学的出发点,激发学生对幼儿舞蹈学习的热情,并将激发学生兴趣贯穿于舞蹈教学的始终,将浅层的、容易转移的兴趣培养成长期的由衷的爱好,让舞蹈学习成为学生的习惯和表达情感的方式,让学生成为教学中的主动参与者。为了更好的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应注重和学生积极的沟通交流,了解学生喜恶,按照学生的要求和特点对课程进行调整,从而提高教学质量。良好的兴趣还有利于激活学生的思路、启发智慧,让学生能够更好的发挥聪明才智,创造新的作品。

  (三)重视教学过程和学生体验

  在幼儿舞蹈教学过程中,应将学生置于主体位置,不但要鼓励学生积极学习,也要培养学生探索能力,提高学生体验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教师可以通过为学生创造学习舞蹈、演绎舞蹈、编排舞蹈的条件,让学生能够有更多的机会进行练习。因为幼儿舞蹈这门课程并非是一种需要死记硬背的知识内容,所以学习的过程更加重要。同时,学生的体验也非常重要,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将情绪和音乐相结合,从内心出发体会舞蹈动作,结合幼儿阶段年龄特点制定舞蹈动作,让学生学习到的内容更加符合幼儿舞蹈教学,从而达到提高学生专业技能的目的。

  四、创新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幼儿舞蹈教学体系研究

  (一)教学体系创新基本原则

  教学体系的`创新应遵守科学性原则。舞蹈属于一项综合性的全身运动,在练习过程中,需要全身各个部分参与其中,并且具备一定的运动强度。高职院校学生普遍没有接受过正规的舞蹈训练,并且年龄较大,骨骼发育定型,也不适合进行难度较高的舞蹈教程,所以,在教学体系和方式创新方面,应结合科学原则,循序渐进的开展幼儿舞蹈课程。同时,教学内容方面应突出时代特点,只有做到教学内容与时俱进,才能避免被社会所淘汰,从而更好的提高学生在未来从业后具备新时期标准的舞蹈技能。所以,教师应多选择新时期幼儿舞蹈元素作为教学内容,让学生能够充分的掌握新的舞蹈技能。例如,当前幼儿教育中,更加注重利用舞蹈的形式培养幼儿的肢体协调性,利用动作开发智力,这些教学内容可以结合心理学要求,创编出具有更强教学效果和丰富内涵的舞蹈动作。舞蹈教育是塑造个人性格的过程,利用教学手段开发学生创新能力非常重要,通过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可以更好的丰富学生舞蹈表现力,从而开发更多新型舞蹈元素。因此,舞蹈教学在方式手段上应避免一味沿用传统方式,教学模式应避免固化,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使教学内容更加多样化。

  (二)教学内容安排研究

  教学内容在具体安排方面,笔者根据幼儿舞蹈教学规律主要划分为四个阶段,利用四个阶段的教学,达到提高学生幼儿舞蹈学习和掌握能力的目的。第一阶段,舞蹈基础课程训练。在基础舞蹈课程当中,教师可以选择古典舞蹈课程作为启蒙,让学生感受音乐律动和舞蹈元素,锻炼方式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的动作开始训练,逐渐掌握组合动作,加强分解动作的练习,从而更好的放松学生身体,以便提高学生的灵敏度。将简单的舞蹈动作作为教学切入点,可以避免学生因动作太难产生负面情绪。第二阶段,在教学中加入民族舞内容。我国民族舞形式多样,种类丰富,在加入民族舞作为教学内容前,教师应考虑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并非让学生掌握多么复杂的舞蹈动作,而是强调在教学当中让学生感受民族文化和表演形式的魅力,提高学生肢体的表达能力、舞蹈种类辨析能力和舞台表演能力。第三阶段,幼儿舞蹈强化教学。这一阶段的教学目的性更强,应着重提高学生专业能力,对幼儿舞蹈动作特点和基本舞步能够做到熟练掌握,提高学生将舞蹈知识融入幼儿舞蹈教学当中的能力。第四阶段,加强舞蹈实践。幼儿舞蹈的实践培养主要包括舞蹈教学和舞蹈编排,为了让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具备良好的幼儿舞蹈教学水平,需要提高学生的教学水平,并且根据不同的主题,编排各种类型舞蹈,提高学生专业技能。

  五、结语

  学前教育专业的幼儿舞蹈教学课程其主要目的是为了能够培养更加胜任幼教工作的教师,通过合理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具备多种能力,并且能够有效的应用到幼儿教学当中。所以,这一课程的主要内涵是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为目的的,应以幼师专业的职业需求为导向。在幼儿舞蹈教学过程中,只有坚持这一原则,才能更好的提高教学质量。

幼儿学前教育论文11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人们想要增长见识,提高文化素养的最好办法就是增加阅读量。幼儿时期的阅读对人的一生具有重要影响,幼儿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从幼儿教育入手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强化幼儿的阅读水平,为幼儿的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我国在新《纲要》的内容中,明确地把幼儿早期阅读方面的要求纳入语言教育的目标体系,提出要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符号的兴趣;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方式,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前阅读和前书写技能”。

  由此可见,对幼儿进行早期阅读是很有必要的,也是非常有意义的。一个人阅读能力培养的最佳期不是父母通常认为的小学阶段,而应该是3-6岁这一孩子记忆力和语言学习能力的黄金时期。早期阅读可以帮助幼儿尽早进入知识的海洋,对幼儿今后的成长进步产生重要的作用,是幼儿增长知识、开阔眼界和陶冶情操的有效途径,它对幼儿进入书面语言阶段的阅读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构建阅读环境,提高幼儿阅读兴趣

  构建轻松自由的阅读环境,保证幼儿主动阅读,感受语言魅力,这是新的教育环境下对幼儿阅读教育的根本要求。幼儿教师在构建阅读教育的环境时,要为幼儿提供相对宽松愉悦的环境,让幼儿能够和足够的阅读信息进行交流和沟通,以此强化幼儿的阅读兴趣。教师可以把教室的所有物品都用汉字标出名称,要在日常教育工作中引导学生关注这些物品。

  可以在室内外张贴一些简单的标语,随时引导幼儿理解并按照要求遵守如在门口写“请慢些走”,在洗手间的水龙头上部写上“别忘了把我关上”;另外可以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在零食区把幼儿喜欢的零食用汉语标注出来,这样就会加深幼儿的理解。这样随时随地的文字语言教育,能够刺激幼儿对文字的接受水平,长时间的坚持会让幼儿认识更多的文字,掌握更多语言,强化其对语言的理解能力,激发其阅读的兴趣。

  二、构建和谐轻松的阅读氛围,引导幼儿体验阅读乐趣

  教师要以幼儿为主体构建新的阅读环境,让幼儿通过和环境的互动产生阅读兴趣,提高自身的阅读能力。教师可以搜集并整理幼儿在阅读一些作品之后表达出来的看法,将其整理成文字打印出来,激发幼儿对彼此阅读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随之产生创作的欲望,教师可以在教室内单独设立一个角落展示学生喜欢阅读的作品,为学生创造交换阅读的条件。

  另外教师可以选择一个活动室设定特殊一些故事情景,包括童话故事或神话故事,在场景设定、背景音乐和故事录音等内容的配合下,让幼儿仿佛身临其境感受故事的内容和情感,组织幼儿通过阅读理解故事内容,自主表演加深对故事的理解,这对幼儿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都有积极的作用。

  三、组织阅读活动 强化日常生活的应用

  1.设置悬念,激发阅读兴趣

  幼儿教师在引导幼儿展开阅读的时候,可以为幼儿设定一定的悬念,比如在讲故事的时候教师可以在故事情节比较紧张的时候停下来,让学生猜一猜故事的后续发展。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对现有的故事情节展开讨论,猜测后面的故事情节,然后带领学生打开图书找到答案。另外教师可以先完整的讲述故事内容,之后再讲一遍让学生听,教师可以特意漏掉一些故事情节,让学生找出漏掉的内容并用自己的话补充出来。

  2.结合生活经验,引发阅读思考

  幼儿的阅读水平会受其之前的生活经验所影响,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找出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阅读内容,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和阅读材料当中相似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将现实和书本的内容结合起来,引发幼儿的思考。

  3.结合图片和多媒体,增加阅读活动

  看图是幼儿喜爱的活动,因此阅读活动中多引导幼儿观察图片,对于提高幼儿阅读兴趣具有积极的意义。同时,可以利用幼儿熟悉图片、乐于接受图片、乐于通过图片学习的特点,在进行阅读活动时,给文字配上形象生动的小图片,使幼儿手口一致地阅读,这种方法可以缓解幼儿由于惧怕文字而降低阅读兴趣的问题,对幼儿的阅读活动起到“拐杖”作用。

  四、通过游戏展开教学,重视阅读分享

  因为年龄特点的影响,幼儿最喜欢的`活动就是游戏,幼儿教师可以通过一些充满童趣的语言带领学生展开阅读。教师可以让孩子们戴上头饰,拿上道具表演故事时,台上台下相互呼应,乐不可支,幼儿对这些游戏的浓厚兴趣,不知不觉中也有效地促使他们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去,以轻松、愉快的方式培养儿童的阅读兴趣,提高儿童的阅读能力。

  五、引导家长构建良好的家庭环境

  家庭是对孩子产生影响最大的环境,父母是对孩子影响最早的人,所以,我们要从家庭入手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想要提高孩子的阅读兴趣,家长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家长要结合孩子身心发展的基本特点,为孩子选择一些适合其成长特点的阅读书籍。家长可以将书籍的内容讲给孩子听,在培养阅读习惯的同时强化幼儿的阅读兴趣;其次,当家长给孩子讲了一定数量的故事之后,孩子就有了自己创作故事的欲望。家长要耐心的听幼儿自编的故事,同时肯定孩子的创新思想。

  在幼儿讲完一个故事后,家长还可以鼓励并和孩子交流对故事的看法,这对幼儿表达能力的提高也有积极的作用。父母的引导对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有很积极的作用,家长要和孩子共同参与到阅读活动当中,共同感受阅读的乐趣。在家庭生活中,家长要为幼儿创造绝对自由宽松的阅读环境,保证幼儿更加主动积极的进行阅读,以此提高自身的阅读能力。

  结论:幼儿阅读教育会对人的一生产生重要影响,它是帮助幼儿实现知识累计、开拓见识、陶冶情操的重要手段,对幼儿初级语言能力的形成有重要影响。幼儿教师只有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就能有效的开展阅读教学,以此强化幼儿的阅读水平和能力,为其日后的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幼儿学前教育论文12

  学前教育是终身学习的开端,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近年来,我国各级财政投入大量资金大力发展学前教育事业,学前教育迎来了前所未有的良好发展机遇。在发展学前教育过程中,明确适龄幼儿家庭在学前教育方面的选择意愿,合理确定幼儿园布局规划和学前教育投资的分担比例,对于促进学前教育事业科学持续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学前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通对杨凌示范区部分幼儿家庭的调查数据分析,归纳总结出了杨凌示范区适龄幼儿家庭学前教育选择意愿,为学前教育发展决策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一、杨凌示范区学前教育发展现状

  截至 20xx 年底,杨凌示范区共有幼儿园 40 所,其中公办幼儿园 10 所,公办园中陕西省示范幼儿园 3 所、市级一类园 7 所,60%的公办园位于城区;民办幼儿园 30 所,民办园中市级一类园 3 所、二类园 4 所、三类园 16 所、未入类幼儿园 7 所,90% 的民办园位于农村,农村民办园全部为二类以下幼儿园。全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为 92%,在园幼儿总数为 8361 人,其中在公办园就读的幼儿 3612人,在民办园就读的幼儿 4399 人,在小学附设学前班就读的 350 人。

  二、抽样调查说明

  调查选取了杨凌示范区不同办学性质、档次、规模的 18 所幼儿园(占幼儿园总数的 45%),其中城区幼儿园 5 所,农村幼儿园占13;公办园 7 所。民办园 11 所;在园幼儿在 360 人以上和 120 人以下规模的幼儿园各 4 所,在园幼儿在 120-360 人之间规模的幼儿园10 所。调查发放问卷 1312 份(占在园幼儿总数的 15.6%),收回有效问卷 837 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 63.8%.调查选取了相关客观指标和主观指标,重点了解幼儿家庭对学前教育的选择偏好以及学前教育的发展期望。问卷由被调查者自主填写。由于截止 20xx 年底,杨凌示范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了 92%,因此对在园幼儿家庭的调查能够有效代表杨凌示范区学前教育适龄幼儿家庭。

  三、调查结果分析

  1、幼儿家庭情况分析

  被调查对象中,初中及以下学历人数占被调查人数的 17.34%,高中学历的占 30.84%,专科学历的占 18.55%,大学本科学历的占15.06%,研究生学历的占 14.45%.从家庭收入情况来看,月收入在3000 元 -4000 元之间的家庭占 17.35%,月收入在 6000 元 -10000元之间的`家庭占 40.72%,月收入在 13000 元以上的家庭占 10% 左右,月收入 20xx 元以下的家庭仅占 0.06%.可以看出,杨凌示范区适龄幼儿家长的学历层次和家庭收入相对都比较高。

  2、幼儿家庭对当前学前教育的评价

  统计结果显示,杨凌示范区适龄幼儿家庭认为本地学前教育最需要改进的地方是保育教育方法,选择这一项目的占受调查对象的 26.81%,其次依次为降低收费标准(占 22.98%)、提高教师素质(占 19.56%)、改善园舍条件(占 16.03%)、增加玩教具和图书(占14.62)。由此可以,杨凌示范区适龄幼儿家庭对目前学前教育的不满意之处主要集中在保育教育质量和收费方面。

  3、幼儿家庭选择意愿分析

  (1)以学历为区分因子。经过统计,高中以上学历的家长中有 55.47% 的人把保教质量高作为其选择幼儿园的主要因素,把接送方便、设施条件好、费用低作为主要因素的分别占 23.6%、17.52、3.41%.高中学历的家长中有 45.74% 的人把接送方便作为选择幼儿园的主要因素,把保教质量高、设施条件好、费用低作为主要因素的分别占 41.26%、8.52%、4.48%.高中以下学历家长中有39.67% 的人把保教质量高作为选择幼儿园的主要因素,把接送方便、设施条件好、费用低作为主要因素的分别占 28.93%、19.01%、12.37%. 统计结果显示,在对幼儿园的选择上,高中以上学历和高中以下学历的家长均把幼儿园保教质量作为选择的主要决定因素。高中学历的家长对保教质量和接送方便均较为看重,对接送方便略有偏好。

  (2)以收入为区分因子。按照收入情况把受调查对象划分为三个大组,即月收入万元以上的相对较高收入家庭,月收入 4000-10000 元的相对中等收入家庭和月收入 4000 元以下的相对较低收入家庭。在受调查对象中,相对较高收入家庭占 19.49%,相对中等收入家庭占 52.74%,相对较低收入家庭占 27.77%.统计结果显示,相对较高收入家庭和中等收入家庭选择幼儿园的主要因素是保教质量高,分别占到本组人数的 65.75% 和 48.86,其次为接送方便,分别占到本组人数的 17.12% 和 30.13%.相对较低收入家庭选择幼儿园的主要因素是接送方便,占本组人数的 43.75%,其次为保教质量高,占本组人数的 37.02.统计结果显示,家庭收入越高越关注保教质量,随着家庭收入的降低对保教质量的关注程度随之降低,对于接送方便的重视程度不断增加,减少和增加速度逐步趋缓。

  (3)以居住地为区分因子。受调查对象中,城镇居民家庭占70.82%,农村居民家庭占 29.18%.统计结果显示,约有 49.92% 的城区家庭选择幼儿园的主要因素是保育教育质量高,29.19% 的城区家庭选择幼儿园的主要因素是接送方便,把设施条件好、费用低作为主要因素的分别占 16.58%、4.31%.约有 39.82% 的农村家庭把接送方便作为选择幼儿园的主要因素,37.1% 的农村家庭把保育教育质量作为选择的主要因素,把设施条件好、费用低作为主要因素的分别占 15.84%、6.79%.统计结果表明,城区和农村家庭选择幼儿园的主要因素有一定差异,城区家庭最为关注保教质量,农村家庭较为关注接送方便,但农村家庭对保教质量的关注程度同样较高,两者所占比例差距很小。无论是城区家庭还是农村家庭,幼儿园设施条件好和收费低并不是其选择幼儿园的主要因素。

  4、幼儿家庭选择偏好分析

  (1)选择因素重要性排序。问卷设计了几个选择因素,由受调查对象按重要程度进行排序。经过统计,44.3% 受调查对象把保育教育质量排在第一位,25.52% 的受调查对象把接送方便程度排在第一位,17.49% 的受调查对象把教师素质排在第一位,8.03% 的受调查对象把园舍条件排在第一位,4.14% 的受调查对象把费用排在第一位。可以看出,杨凌示范区适龄幼儿家庭在为子女选择幼儿园时,考虑的相关因素按照重要程度的排序为:保育教育质量 > 接送方便程度 > 教师素质 > 园舍条件 > 费用。

  (2)接送距离分析。经过统计分析,即使费用不增加、保教质量有较大提高,杨凌示范区适龄幼儿家庭能够接受的家校最远距离为 1 公里的占受调查对象的 13.62%,1.5 公里的占 8.62%,2 公里的占 25.62%,2.5 公里的占 7%,3 公里的占 10%.由此可见,家校之间距离超过 2 公里,满意人数迅速减少,控制在 2 公里以内,能够满足大部分(78% 的家庭)杨凌示范区适龄幼儿家庭的要求。

  (3)收费标准分析。调查显示,杨凌示范区适龄幼儿家庭对幼儿园收费标准接受程度如下:如果幼儿园接送方便,且条件好、口碑佳,8.85% 的家庭能够接受每月 100-200 元的保教费标准,能够接受的保教费标准每月最高为 200-300 元、300-400元、400-500 元、500-600 元、600-800 元、800-1000 元、1000 元以上的家庭,分别占 21.17%、19.62%、5.86%、9.57%、14.35%、11.36%、9.2%.目前,杨凌示范区公办幼儿园的保教费标准在每月220 元 -260 元之间。可见,目前现行的公办幼儿园收费标准基本符合杨凌示范区适龄幼儿家庭的心理要求,如果学前教育整体保教质量能够相应提高,从合理分担办园成本的角度出发,收费仍然有一定的提升空间。

  四、分析结论

  1、杨凌示范区适龄幼儿家庭对学前教育质量和接送方便程度的关注度最高。在发展学前教育时,要始终坚持把保育教育质量放在首位,采取积极措施坚定不移地推进保教质量的提升,同时要统筹考虑经济社会发展、新型城镇化进程、人口流动趋势和生育政策调整等因素,合理布局学前教育资源。

  2、在建设幼儿园时,应重视满足城乡居民特别是农村居民对于接送方便的需求,即使因客观原因幼儿园无法紧邻居民聚居区建设,幼儿园距离人口聚集区的距离也应控制在 2 公里以内。

  3、目前,杨凌示范区的幼儿园收费标准有一定提升空间,但在学前教育质量没有相应提高的情况下,不应轻易进行费用的调整。考虑到家长的心理和实际承受能力,现阶段,幼儿园保教费收费标准应控制在 400 元 / 月以内(这一标准能够被 50% 的家庭从心理上接受)。

  4、在政府财力有限的情况下,杨凌示范区财政资金应向农村学前教育倾斜。对于城区,可以积极吸引社会资本投资兴建较高水平、高质量的民办幼儿园,以弥补财政资金投入的不足,更好地满足城区居民对优质学前教育的需求。

幼儿学前教育论文13

  一、幼儿体育游戏内容设

  幼儿体育游戏众多,在设计时要遵循相关原则,根据不同游戏特质将游戏进行分类,弄清体育游戏分类,可以提高设计针对性。按照组织形式分:集体游戏、分散游戏。按照活动量大小分:激烈体育游戏和舒缓体育游戏。按照活动能力分:走、跑、跳、投、钻、爬等游戏。按照身体素质分:力量游戏、耐力游戏、速度游戏和灵敏性游戏等。按照有无运动器械分:徒手游戏和运动器械游戏。按照游戏性质分:规则性、主题性、表现性、探索性等游戏。掌握游戏分类,可以建立体育游戏设计体系,针对幼儿特点创编体育游戏,提升游戏运行可操作性。

  二、幼儿体育游戏在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实践情况分析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方向是幼儿教育,幼儿体育游戏自然是专业重要学习内容。由于中职学生对幼儿接触太少,实践经验严重缺乏,如何在没有实践对象的情况下,提升幼儿体育游戏的设计操作水平,这是中职学前教育师生不得不面对的重要课题。

  (一)幼儿体育游戏在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开展现状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已经将体育课程定位为“公共必修课”,专业特色并不显著,学生对体育公共课的热情并不高,这对幼儿体育游戏设计造成不便。中职学前教育大多为女生,由于身体基本定型,心理和神经系统也早已处于稳定时期,这些客观原因也会导致学生对体育游戏设计操作的排斥。幼儿体育游戏在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得不到足够重视,其实践训练就显得乏力。由于幼儿教育中游戏是重要内容,开展游戏活动对幼儿健康成长意义重大。这就要求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要提高认知水平,从未来实际教学需要考量,提升实践训练强度。但由于各种主观、客观原因的共同作用,很多学生对幼儿体育游戏创编应用缺少热情。有些学生对正常体育运动都不愿意参与,对幼儿游戏创编不是随便应付,就是抄袭借鉴,不能调动情智积极投入,课堂研究气氛较弱。

  (二)幼儿体育游戏对学前教育学生素质的要求

  幼儿体育游戏包括设计和组织两个部分。在游戏设计时,要注意针对不同年龄段幼儿身体的特点,掌握设计原则。注意激发幼儿身体活力和智力,增强幼儿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培养幼儿良好意志品质。在游戏组织时,中职学前教育教师要注意按照游戏规则操作,安排学生进行相关实践训练活动,并将相关知识技术传授给学生,注意监督学生操作游戏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根据实践进展情况给出改进意见。

  1.学生处理教材能力要求幼儿体育游戏设计要根据教材内容进行,这就要求学生能够认真研读教材。处理好课内和课外的关系。虽然教材上的相关游戏设计带有普遍性,但实践效果如何还需要等待验证。学生要面对不同年龄段的幼儿,教材内容未必能够实现全覆盖。这就需要学生能够科学处理好教材文本内容。让课内课外实现有机结合,做好教学方案的预设,为顺利实施体育游戏做好铺垫。

  2.学生设计游戏能力要求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要学会体育游戏的设计和创编,需要对设计对象进行深入研究。因为不同年龄段幼儿身体素质存在差异,即使同一年龄孩子也有个体差异和性别差异,这些客观因素都需要引起体育游戏设计者的高度关注。游戏涉及力量、耐力、速度和灵敏性,只有全面衡量幼儿发育水平、运动水平、智力水平,才能制定游戏操作规程。这就要求学生能够从不同角度入手,找到创编幼儿体育游戏要领,全面落实游戏创意。

  3.学生组织教学能力要求幼儿体育游戏的正常开展,需要幼儿教师有一定的组织能力。因此,对于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而言,提升自身组织能力,自然是势在必行。组织能力一般包括:讲解能力、示范能力、指挥能力、分析纠偏能力、评价能力等。在实施幼儿游戏时,要给幼儿讲清游戏规则和技术要领,要给幼儿做示范,让幼儿来模仿,还要用清晰的口令指挥幼儿活动,要对游戏过程中表现出来的问题加以纠正,最后要对幼儿游戏活动情况加以评价,有效激励幼儿参与游戏的热情。

  三、加强幼儿体育游戏在中职学前教育教学实施的对策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都是幼儿园准教师。在幼儿体育游戏设计方面加大训练力度,在幼儿游戏操作能力方面提升实践强度。这不仅是中职学前教育专业需求,也是应对未来挑战的重要战略准备。中职学前教育因为存在诸多客观主观因素影响,对体育课程缺乏足够重视,对幼儿游戏创编操作更是表现淡漠,这都给未来从事幼教工作造成隐患。因此,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习要根据学生特点,开设幼儿体育游戏专业课程,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消除一些负面影响,提升幼儿体育游戏创编实践等级,为将来顺利从教打下坚实基础。

  (一)科学预设,制定切实可行课程目标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体育课程,要制定明确的幼儿游戏开展能力培养指标,体育教师在教案设计时,也要有具体详细的教学目标,科学安排教学进程。还要根据学生实际设计具体实现训练计划,并制定配套的考核内容和考核目标,通过考查学生学习效果,激发学生学习动力。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生源本来就不够优秀,学生学习习惯存在一些短板,学生年龄都不大,产生惰性是很自然的事情。特别是一些女生对体育课本来就有排斥态度,制定科学考核方案,能够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二)改变观念,树立远大的职业努力目标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有比较独特的专业特征,因为学生未来要面对几岁的幼儿这个特殊的.群体,要让学生建立幼儿观的确有一定难度。所以,教师要从转变学生观念开始,加强思想教育,向学生展示幼儿心理和生理发展特点,要指导学生查询相关资料,了解幼儿各种突出表现,为幼儿体育游戏创编创造良好条件。教师要采用各种方式开展职业教育,鼓励学生既然已经选择了中职学前教育,就要坚定职业信念,并通过具体行动来践行理想和志愿。

  (三)提高操作能力,加强课堂教学能力培养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从事幼教工作进行幼儿体育游戏设计操作时,需要具备一些基本的技能。

  1.课堂教学计划幼儿体育游戏设计操作要根据幼儿实际设定。首先要考量幼儿基本情况,对幼儿的走、跑、跳、爬和平衡等情况要有清晰把握。从训练幼儿速度、耐力、灵活性、协调性等方面入手设计游戏,锻炼幼儿身体反应能力和感受能力,要让幼儿能够从运动体验中感知生命教育、社会教育,建立集体观念,增强自我认知能力和勇敢精神。中职学前教育专业体育教师,要通过理论课向学生传递制定教学计划的方法,注意从游戏选材、游戏系统性等方面加以引导。幼儿游戏自然要考虑幼儿年龄特点,照顾多数幼儿的需求。游戏设计要有一定的系统性,注意游戏衔接要自然,体现循序渐进原则。还要注意与其他体育运动内容相协调。

  2.游戏设计方案幼儿游戏设计方案要体现出较强可操作性,必须要注意体现游戏设计的几个原则,同时还要注意提升针对性。首先,是游戏情境设计要有趣味性。幼儿注意力很容易分散,游戏自身兴趣性一定要强,这样才能牢牢吸引幼儿关注。像打电话、照相机、猜猜我是谁、杯偶等。其次,是增加游戏的竞赛性。幼儿也有较强的好胜心,采取分组对抗的形式开展游戏,幼儿兴趣也会被充分激发出来。像投球、猜谜、竞速、跳高等。再就是科学使用游戏器材。游戏需要有一定器材辅助,在器材选择时,要注意器材的色彩和形状,用较强视觉冲击吸引幼儿,像跳马、排球、捉迷藏等。

  (四)提高管理意识,提升学生组织教学能力

  幼儿体育游戏设计操作实践中,需要幼儿教师有较高的课堂组织能力。幼儿虽然年龄小,但并不好管理,有时候他们根本听不懂教师的话,也不会按照教师的安排去做。因此,中职学前教育专业体育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通过多种有效管理方式实现课堂管理。

  1.示范规范管理幼儿年龄太小,但有一定的模仿能力,在幼儿体育游戏操作实践时,幼儿教师要进行多次示范,给幼儿作出榜样,幼儿才能完成游戏操作。要注意对幼儿进行规范要求,讲清游戏操作要领,指导幼儿进行游戏操作。中职体育教师要注意给学生做好示范,对学生进行规范管理,有些地方需要手把手地教授。

  2.教学方法培养中职体育教师要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对学生进行口令训练。由于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大多是女生,口令指挥自身就存在很多障碍。所以,教师要专门进行口令训练。要让学生喊得响亮干脆,克服胆怯羞臊心理。还要结合形体语言来配合口令指挥,要学会对游戏进行解读分析,对游戏中幼儿表现进行评价激励。

  四、结语

  幼儿体育游戏在中职学前教育专业中的实践和训练,这是中职学前教育必须要面对的教学任务和责任。中职学前教育要培育合格幼儿教师,加强幼儿体育游戏实践训练,提升学生幼儿体育游戏认识水平,培育相关组织管理能力,可以从源头塑造学生综合素质。幼儿体育游戏在中职学前教育中顺利实施实践和训练,需要中职学校和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的公共关注,也需要中职学前教育体育教师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开展创造性的劳动,积极探索教学新方法,帮助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提高专业素质,将来能够顺利就业从教。

幼儿学前教育论文14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xx-2020)》颁布实施,对学前教育的发展做出了严格的规定,使得社会加深了对幼儿教育的认识。办好学前教育,关系着幼儿的健康成长,也关系着千万个家庭的幸福,因此,要加快学前教育的发展步伐。但目前中等幼儿师范学校的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方面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与矛盾,严重影响着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加强对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研究,找出出现问题的原因并提出相应地解决对策,是当前人们研究的一个课题。

  一、中等幼儿师范学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出现的问题

  1、课程目标定位不准确,培养方向也不明确

  中等幼儿师范学校学前教育专业所要培养的对象是复合型的人才,所培样出来的学生要具备幼儿教师所具备的知识、素养、技能。但是很多中等幼儿师范学校在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方面存在课程目标定位不准确的状况。比如说,有些学校是重视理论的学习,忽略实践的作用;有些学校是重视学生技能的学习,忽略幼儿教育理论的学习,他们认为在学前教育的课程设置方面,重点是技能课的设置,在技能课方面,除了幼儿教育中的“三学”理论必须学习之外,其他的理论课程可以不予考虑。这种状况忽略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不利于学生的发展与学前教育专业的发展。

  2、学前教育中的课程内容与现实发展是不相适应的

  建国以来,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发展迅速,我国幼儿教育的普及率也逐年上升。随着教育体制改革进程的推进,人们对学前教育的教育理念、教育方式、教师的培养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改观。《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颁布实施,将幼儿园教学内容中的艺术、语言、音乐、计算、生活、思想品德、体育、美术等综合为社会、科学、语言、健康、艺术等五大方面。教育的方式与模式也变得多样化。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中等幼儿教育师范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内容与教育模式的设置在很大程度上不符合当前幼儿教育的发展,不利于幼儿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

  3、学前教育专业的课时设置不合理

  在很多中等幼儿教育师范学校中,学前教育专业的课时设置时不合理的。比如说,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总共有2359个学时,其中蒙氏学前教育方面的学时只有20个学时,儿歌的弹唱学时只有18个,幼儿园中的游戏课程设置只有一周两个学时,这些都是被安排在最后一个学期来学习的。同时在信息技术课程中,上机实践的学时只有85个,理论课的学时是65个,这使得学生参加实践的机会比较少。

  二、针对中等幼儿师范学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出现问题的解决对策

  1、在中等幼儿师范学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过程中需坚持的原则

  第一要坚持前瞻性与现实性相结合的原则;第二要坚持实践性与理论性相结合的原则,在理论课教授的同时,注重实践课的学习;第三是坚持多样性与统一性相结合的原则,即在坚持国家对幼儿教育的统一标准的同时,也要坚持根据本地幼儿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两者兼顾,促进学前教育的健康发展。

  2、科学设置学前教育专业的课时

  针对很多中等幼儿师范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课时设置不科学的问题,首先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根据当地幼儿教育发展的实际发展状况与经济发展的状况,科学地设置课程内容的学时;其次对于一些核心课程,要适当地延长课程内容的.学时,对于一些实践技能的课程,要根据学校的有关规定不断地进行更新;第三要根据学前教育课程内容的重要性与紧迫性科学地安排课程学习的先后顺序和开课的学时。

  3、根据学前教育的培养目标优化课程内容的设置

  首先要根据国家的相关规定,对本校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内容进行优化,使之符合实用性与科学性的特征,将社会、科学、语言、健康、艺术等五大领域的内容进行科学安排,使得学生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其次要适当地压缩专业课内容的比例,对一些重复性较高的课程内容进行整合,减少时间与精力的浪费。

  结语:

  中等幼儿师范学校是当前幼儿教育事业的中坚力量,它为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中等幼儿师范学校在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方面出现课时设置不合理、课程内容设置不合理等问题,严重地影响着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对这些问题进行细致地研究,找出出现问题的症结并提出科学的解决对策,有助于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

幼儿学前教育论文15

  摘要:幼儿阶段是思维迅速发展的阶段,也是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的最佳时期。本文主要从通过游戏活动培养幼儿的学习能力、注重教育模式的优化以及为幼儿建立良好的思维意识这三个方面介绍了学前教育应如何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

  关键词:培养;幼儿;学习能力;学前教育;创新思维

  一、通过游戏活动培养幼儿的学习能力

  观念作为行动的先行力量,改变观念就是改变行动的前提保障,要想全面提升幼儿的创新意识,就需要更新教育工作者的思想观念。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坚持以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为教育的出发点,灵活地采用教育手段与方式,激发其内在的潜能。在幼儿教育中,游戏不仅仅具有娱乐的作用,同样是幼儿的一种学习、工作、生活方式。在幼儿的游戏选择上,要基于其内在动机选择,无关固定的模式,是一种主动参与的过程。幼儿通过游戏,不仅可以充分地展示各种动作、语言技能,有效地解决各类问题,充分地发挥自己的创造力与想象力,同时幼儿在学习的过程中也会享受这份快乐。所以,对于幼儿教育,游戏、学习是相辅相成的,是互为一体的,要让幼儿在愉快的游戏中,提升学习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进一步引导幼儿的操作能力。操作能力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认识过程,幼儿在各种区域活动中对相关材料进行操作,从而获得知识、经验。幼儿的成长是在一点一滴中发生的,教师在教育的过程中,无论是指导活动还是自由活动,都应尽可能地尊重幼儿的动手能力,让幼儿有直接观察和实验的机会,让他们通过个人体验来将这个过程描述出来,而不是一味地听教师的讲解,不然就会使他们丧失主观能动性。

  二、注重教育模式的优化

  在教育模式的优化过程中,教师可以针对幼儿具体的发育特点、理解基础情况,选择一些幼儿感兴趣的事物,以此来激发幼儿的学习热情。让生活中那些感人的`故事,美丽的自然风光,有趣的花鸟鱼虫都成为教育的素材,将这些美好的事物融入在幼儿的脑海中,让他们在脑海中擦出想象的火花。在幼儿阶段的教育,游戏是最有效的教育方式,对于拓展他们的想象力是非常有帮助的。例如,在绘画课堂上,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们进行脸谱画画比赛,通过这种游戏竞赛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任何素材都可以成为切入点,然后再将设计好的脸谱戴在自己的脸上。在动手之后,孩子们还能够享受到收获的成果,看着自己脸上千奇百怪的脸谱,他们会对世界有一个新的认识。除了以娱乐的方式来教育孩子,教师还可以通过优美的旋律、动人的歌声、丰富的色彩来激发幼儿的兴奋点,让他们纵横在想象的海洋里。例如在欣赏了一幅美丽的画之后,教师可以留给幼儿几个问题,例如,你在这幅画中找到了什么?你觉得在这幅画中会有怎样一个故事,这个故事又让你想起了什么?孩子们可以尽情发言,围绕这几个问题,回答自己的感想,这对于锻炼幼儿的想象力有着极大的帮助。唤起幼儿的想象力与好奇心,让幼儿充分地展开想象,让他们的创新意识无时无刻地放在思维运动中,这是培养幼儿创新意识的良好驱动力。

  三、为幼儿建立良好的思维意识

  为幼儿建立良好的思维意识,首先要为幼儿建立自信心。自信心是良好的落脚点,没有自信心,即使有再好的思维能力,幼儿也很难对自己的行为做出判断。所以,在幼儿园的教育里,教师作为孩子们心中可以信赖的人,他们需要对孩子的信心建立负责。孩子在幼儿园常常会出现不独立、不自信的特点,教师要帮助幼儿树立自信心,因为受到了专业训练,会在教育孩子上采用专业、科学的教育方法,通过鼓励、赏识孩子,来为孩子建立信心。同时也要让幼儿有怀疑意识,勇于纠错与反驳,能够勇敢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这是实现思维意识培养的第一步。在幼儿思维意识教育中,教师还应进一步培养幼儿的思维独立性。这一点非常重要,就是让幼儿在思想上不盲从,不落入世俗,不会轻易地受外界干扰,可以勇于坚持己见,在正确的道路上开拓创新。在幼儿园中,我们经常会发现一个孩子经常一个人玩,表现得略微不合群,甚至会自言自语。但是如果你耐心地与他交谈,你会发现他思维中的独特性是很难得的,他有着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可能这就是因为他经常一个人玩,不愿意与他人融合的结果,可以保持清晰的看法与想法。当然,在幼儿园教育中,教师不能让一个人自觉地选择孤立,要让孩子懂得如何在思想上保持独立,在行为上保持合群,这种方式方法在今后都会有益于孩子的发展。总而言之,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创新作为进步的源泉,无论是对个人发展还是对国家的建设来说,都是必备的要素。创造性思维还是有规律可循的,也是有技巧可以进行训练的。学前教育阶段是培养幼儿能力的关键阶段,从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入手,对于幼儿的教育并非一朝一夕的工作,是一项大工程,需要教育工作深入研究,帮助孩子完善创新教育,这对于孩子今后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幼儿学前教育论文】相关文章:

幼儿学前教育论文06-20

幼儿学前教育论文[推荐]06-22

浅谈幼儿学前教育论文10-09

(荐)幼儿学前教育论文06-22

(集合)幼儿学前教育论文06-22

幼儿学前教育探索的论文10-08

幼儿学前教育论文【精品】06-23

学前教育论文:幼儿师范教育论文10-08

幼儿学前教育论文[经典15篇]06-21

幼儿学前教育论文15篇(精选)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