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毕业论文

学前教育毕业论文参考

时间:2024-06-24 12:19:04 学前教育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荐]学前教育毕业论文参考8篇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中,大家对论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通过论文写作可以培养我们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论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学前教育毕业论文参考,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荐]学前教育毕业论文参考8篇

学前教育毕业论文参考1

  一、抓住发展机遇

  近年来,国家对农村学前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xx—20xx 年)》中对此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并且按照“地方为主,中央奖补”的政策推进,为农村学前教育提供了政策与资金保证,也为农村学前教育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基础。除此之外,受到“三支一扶”等政策的影响,大量大学生来到农村,支援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同时,地方政府需要进行配合,因地制宜,制定与地方发展相一致的政策,并合理利用政府供给的资金、人力资源,构建符合本地区特点的学前教育机构,为农村地区的儿童提供便捷的学前教育条件。

  二、充分利用农村乡镇幼儿园的辐射作用

  乡镇幼儿园是农村地区幼儿园或者说是学前教育的风向标,对于下属村镇具有辐射作用。农村乡镇幼儿园的特点在于建立时间久,有国家的扶植与支持,并且有一定的农村教育经验。尽管乡镇幼儿园对农村教育的影响有限,或者说辐射的区域有限,但是,对于下属的各乡镇而言,乡镇幼儿园与农村教育机构联系具有示范价值,能够为农村学前教育的普及做出极大的贡献。首先,农村乡镇幼儿园在建设方面对农村学前教育具有示范作用。乡镇幼儿园能够传递自身多年的建设、发展经验,即如何将地区资源优势充分转化为教育优势;其次,乡镇幼儿园能够传递自身的教学经验。由此可见,乡镇幼儿园必然成为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的中转站。

  三、加强对农村地区教育的宣传工作

  长期以来,农村地区都存在着教育意识淡薄的现象,这与地方经济发展、教育水平低下以及资源的匮乏等相关联。加之农村地区,受到一些传统保守观念的影响,学前教育也就是我们通常理解的启蒙教育观念在农村地区尚未普及。因此,想要在农村地区加强教育宣传工作,首先,就要从观念上进行宣传,使人们在根源上认知到教育的意义,尤其是学前教育的意义。其次,地方政府要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地方政府应带动农村干部、党员等,不断宣传教育的重要性,并深入到农村地区对村民进行教育宣传,逐渐提高村民的教育意识,使村民认可学前教育,并且愿意配合学前教育的展开。最后,借助于大学生村官、大学生教师、志愿者等,在农村开展宣传活动,使村民们从一个较为新颖的角度接受并认可农村教育。

  四、优化教师结构

  在教育教学中,尤其是在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是一个重要环节。农村学校的教师分为两种:一是农村当地的教师,二是大学生等城里调来的志愿者等,他们共同构成了当前农村地区的教师结构。当地教师的地区性经验,包括对学生的熟悉程度,对当地方言、生活习惯的了解等;城里教师能够带来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思路等。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当地学校要充分发挥两者的优势,促进农村教育水平的提升。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大学生教师多数是以志愿者的'身份来到农村,必然面临着周期短、流动性大的问题,因此,加强当地教师的培养是教师体系建设的重点。

  在整个教师体系建设中,不仅要依靠两类教师自主地配合展开工作,也要进行一定的培训,对乡镇辐射下的教师进行系统的集中培训。而培训人员的选择可以是聘请的专业教师、优秀幼儿教师等到乡村进行讲解,也可以运用远程授课模式展开培训,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优化教师结构。总之,农村地区受到地方经济和教学观念等因素的制约,教育发展较为缓慢,需要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农村幼儿教师也要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结合农村孩子的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做到幼教化和学前化,努力探索一条农村学前教育的新路子,缩小城乡之间的距离。因此,我们要找准发展路径,把握政府政策,抓住发展机遇,坚持不懈地推进农村地区学前教育的全面、稳健发展。

学前教育毕业论文参考2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xx.

  [2]李季湄、冯晓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xx.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指定.《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xx

  [4]刘占兰.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第2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xx.

  [5]施燕.学前儿童科学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6]朱家雄.幼儿园课程(第二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xx.

  [7]冯晓霞.幼儿园课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xx.

  [8]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xx.

  [9][美]戴维·A·温尼特,罗伯特·A·威廉姆斯等著.刘占兰等译.科学发现——幼儿的探究活动之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xx.

  [10][美]戴维·A·温尼特,罗伯特·A·威廉姆斯等著.刘占兰等译.科学发现——幼儿的探究活动之二[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xx.

学前教育毕业论文参考3

  如何引导幼儿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就要了解行为习惯包括的内容:爱祖国、懂礼貌、讲卫生、正确的洗手入厕、文明进餐、遵守公德、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兴趣、生活自理、生活安全等等,日本教育家福泽渝吉说: 家庭是习惯的学校,父母是习惯的老师 。要想培养好农村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首先要改变家长的思想和观念。

  一、转变家长的思想和观念

  1.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

  如今的农村幼儿大多数都是留守儿童,父母不在身边爷爷奶奶特别娇惯,只要孩子高兴要什么给什么,对孩子的不良行为习惯和缺点不给予及时的纠正,以至于带入到幼儿园,在农村工作的幼儿老师特别难,班上孩子人数的超额工作量大,家长对老师的工作也不太理解,他们关心的是孩子每天学了几个字,谢了几个字,算了几道数学题,对孩子的行为习惯根本不怎么重视,他们不明白孩子好的行为习惯可以影响他们的一生,要想得到家长的重视必须要让他们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

  在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中不是任意进行的,在教育过程中要遵循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什么样的教育观塑造出什么样的孩子,作为家长面对孩子的任性和无理取闹时一定要说 不 ,同时要注意孩子的 第一次 因为这是良好习惯的开端,许多家长正是在教育过程中没有抓住 一 字关,不但没能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反而给以后的教育带来了后患。

  去年我所在的小班来了一名小男孩,父母不在身边一直由爷爷奶奶照顾着,当时他年龄较小还不到3岁,长得很结实个头也很大,第一天入园有些怕生,爷爷奶奶怕孩子吓着轮流抱着一直到放学,第二天也是如此,第三天所有的家长不允许陪伴孩子。

  爷爷奶奶就不停的交代老师多抱抱他们的孩子,后来一个月后其他的'孩子都已经熟悉并适应幼儿园的生活了,可他还是每天哭闹着让一位老师抱着,就是因为他我们的工作增加了很多不便,如果第一天爷爷奶奶对他说 别的孩子都没有抱,我们炜炜也很能干不需要抱 多给他一些鼓励,更不会让老师抱习惯,他肯定会和别的孩子一样早点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在生活中家长只有不轻易的放弃第一次的教育,才会杜绝第二次、第三次。

  2.在生活中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

  在孩子形成良好行为的过程中,家长的责任是根据孩子的年龄特征给予引导,在有准备的环境中耐心的培养,使他的一举一动逐渐向良好的行为发展,家长良好行为可以为孩子树立学习的榜样,让孩子自觉的接受,对于3到5岁这个年龄的孩子来说,家长要做个有心人,要仔细观察对他的良好行为及时表扬赞许形成习惯,对不良的行为要表示不满帮助他学会识别的能力,而不要指责他,习惯的养成是行为积累的结果,孩子从某种行为中获得了成功感自然而然就会重复这种行为,从而变成习惯,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培养要从小开始,而且要从家庭开始。

  3.发挥家长的榜样作用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而孩子最直接的榜样来自于成人,尤其是家长,蒙台梭利说: 在孩子的周围,成人尽量以优美的语言,用丰富的表情去跟孩子说话。 幼儿的行为习惯是在成人的影响和帮助下形成的,家长具备良好的行为习惯,那孩子就会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从中熏陶,受到启发,从而形成好的习惯,家长的一举一动都逃不过孩子的眼睛,必须以身作则,时时刻刻给孩子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比如:

  孩子礼貌的行为、早睡早起的习惯、整洁清洁的习惯、喜欢看书的习惯等等,都跟家长的日常生活习惯有很大关系。俗话说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幼儿时期是是模仿力最强的时期,由于他们的认识能力、分辨是非能力有限,因此,家长一定要以身作则做出榜样,正面诱导是很重要的。

  这次在武汉 影子教师 跟岗学习中,永红幼儿园小四班的孩子习惯培养特别棒,从入园到放学一日的生活中每个孩子每个环节都做的特别好,就连家长们也配合的很不错,在开运动会之前老师要给家长开个会,老师在上面讲活动的安排,没有一位家长和孩子讲话,家长很认真的听孩子们也学着家长很耐心的听。

  农村的家长也可以为孩子树立榜样,比如:忙了一天从农田回来收拾好农具,把手脸洗干净,脏衣服不到处放,鞋袜摆放整齐,不要当着孩子面吸烟,不随地丢垃圾,说话不要带脏字等等,孩子受到这种行为的影响也会自觉的跟着学,长期坚持孩子就会逐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可见榜样对孩子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4.在培养幼儿的行为习惯中要注意方法和方式,切记简单粗暴

  在农村幼儿园一线工作的老师可能遇到这样的情况,某位家长和老师交流: 某某老师,我们家孩子特调皮不听话,在家他只怕棍子,在幼儿园做错了事情您尽管打他,我们家长不会介意的 。

  像这样的家长我们可以理解,他是想通过打来纠正孩子的不良习惯,但他不明白对孩子来说,孩子喜欢鼓励、夸奖,如果总是换来批评受指责和打骂,他的情感上接受不了会产生逆反心理,也可能更加激起他的不良情绪和更多不良行为。如果家长理解孩子了心理和需求,对他的想法给予鼓励、支持和肯定,再加以耐心的诱导和启发并坚持下去,良好的行为就会逐渐养成。

  农村的家长应该多抽出一些时间注意创造机会,让孩子重复好的行为,养成良好的习惯,必须贯彻始终才有成效。

  二、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和策略

  作为农村幼儿工作者,除了加强家园沟通还必须有比家庭更为系统的专业的方法和策略,保证让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首先幼儿园要建立一日常规进行系统化教育,3到6岁幼儿是个性品德形成的关键期,由于幼儿的可塑性很大,他们的个性品德在形成过程中会经常出现反复,所以教育内容应该做的到系列化,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情况,制定幼儿一日活动常规,常规规定了孩子们在一日活动学习中应做到的、应遵循的一些规则,确定幼儿时期在衣、食、住、行、与人交往等方面应有的文明行为和习惯的标准。

  如:坐要有坐姿、睡要有睡样、饭后会收拾餐具、活动结束会整理好用品等; 三轻 说话轻、走路轻、放下东西也要轻;午餐要求做到 三净 碗里干净、桌上干净、地上干净;午睡时要求幼儿自己穿脱衣服,自己整理衣服,翻好领子;教育孩子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会做的事情学着做,学会的事情坚持做;还要对孩子进行各种节日的教育, 三八 妇女节爱妈妈的教育, 六一 儿童节的好儿童的教育, 七一 爱党的教育等等。

  我们注重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采取有效的教育方法,如:对待性格怯懦的幼儿以培养勇敢品质为主,对待个性霸道的幼儿以培养宽容和谐与人为善的个性为主,对待贪占他人物品的幼儿以培养诚实品质为主等等。由于每个幼儿的家庭教育影响的环境和方式不同,他们对教师的教育方法也可能会产生不同的反应,我们观察了解幼儿不同的心理特征,采取有效的方法进行有的放矢地教育。

学前教育毕业论文参考4

  幼儿教育小学化的成因认识是幼儿教育小学化研究的开端,对幼儿教育小学化成因认识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着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应对之策。笔者认为在我国一些经济不发达地区,教育投资不足的城镇,大班额问题是加速幼儿教育小学化的根源之一,通过对幼儿园大班额问题的探究与思考,以期能够为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处理正本清源。

  一、大班额成因分析

  1.经济落后地区的教育投资不足

  落后地区的教育困难重重,其首要的仍是教育经费极度匮乏。反映在教育上,自然就没有保证教育发展的资金。在现行的教育投资体制下,贫困地区地方政府牺牲大量一般学校,将主要的教育资源用在了中心幼儿园、重点小学和重点中学,这就导致了教育资源分配的严重不平衡,中心幼儿园的招生数量逐年增加,大班额现象也随之出现,而且呈现上升势头。

  2.家长、学校幼儿教育理念的不科学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文化教育事业也得到不断发展,孩子学前三年的教育也越来越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加之我国“独生子女”的基本国策,使孩子成为了家庭的中心,被寄予过高的期望。对“优质幼儿教育”的渴望,使幼儿园教育质量的压力与日俱增,同时也给幼儿园管理、教科研等各方面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办学历史悠久,管理质量好,师资力量强大,地方政府和教育部门重视,这些无可厚非的优越条件,使得占据着优厚教育资源的“中心”幼儿园无疑成为大多数家长唯一理想的选择,他们会竭尽全力将孩子送进“中心”幼儿园。 “中心”幼儿园的班级人数逐年上升,一个班60人的现象屡见不鲜。一些“中心”幼儿园为迎合家长不科学的教育观念,在幼儿教育活动组织中出现一些过于强调知识的学习,完全不顾及幼儿自身身心发展特点等小学化现象。大班额、小学化已经成为我国一些经济落后地区学前教育的新常态。

  二、大班额危害分析

  1.影响幼儿安全及健康

  “大 班额”人 多为患,给幼儿园的安全卫生管理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幼儿都有渴望被关注的心理,在家庭中一个孩子会得到几个成人的共同关注,而在幼儿园每班2个老师却要关注60多个孩子。幼儿在家庭与幼儿园之间的受关注程度形成巨大反差,这使幼儿,特别是刚入园的小班幼儿在心理上缺乏归属感和安全感。 50~60个活泼好动的孩子挤在一间并不宽敞的教 室里活动,跑动时可能会互相碰撞,安全隐患很大。

  2.影响幼儿教师的教学质量

  在大班额幼儿园,一方面,人员密度越大,活动空间越小,容易产生噪音干扰、碰撞纠纷,增加了教师在组织各种教育活动过程中的难度,影响活动效果。另一方面,班额越大,教师与单个幼儿的“对话”机会减少,幼儿在集体中展示自我、提高自我的机会也会减少。这样可能会挫伤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但是在相对的时间里人太多,只能轮流等待,很难及时满足每个孩子想表现自我的愿望。班额大将会存在更多的安全隐患,老师迫于“安全事故一票否决”压力,一些探究性的活动,如校外参观、野外观察、郊游等活动,也不敢大胆组织。

  三、应对策略

  1.引导和改变家长的教育观念

  我国现行的计划生育政策对现阶段家庭结构产生重要影响,直接影响了家长的家庭教育观念。家长的教育观念和价值取向又直接传导到幼儿园和幼儿教师,对幼儿园教育工作形成制约,产生影响。因此,扭转家长心中不正确的成才观、教育观,帮助家长逐步确立正确的`儿童观和发展观,是克服幼儿园小学化倾向,创造科学幼儿教育良好环境的重要条件。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渠道引导和改变家长的教育观念:第一,健全家长和学校沟通交流机制,引导家长了解科学的幼儿教育理念。以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与自己的实际条件为出发点,选择合适的学校,避免“中心”幼儿园招生扎堆现象,降低大班额出现几率。第二,规范幼儿教育宣传,避免不正当宣传误导家长。地方政府应加强对幼儿教育宣传的管理和规范,严禁不恰当的超前教育宣传,大力宣传科学的幼儿教育现念,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人才观。

  2.优化大班额班级管理

  结合大班额班级管理中的难点问题,要强化班级管理制度,进一步明确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权利和义务,班级保教人员之间的协调配合职责以及班级管理的目标任务,在确保班级管理科学化、规范化的基础上,鼓励班级保教人员结合本班的实际,有针对性的、有创造性的开展班级管理工作。第一,科学合理配置班级人员结构。班级保教人员配置做到“两教一保”,人员素质、能力做到“优势互补”.第二,统一班级管理目标,职责明确。依据园务工作计划,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班务工作计划。第三,家园共育,加强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参考文献:

  [1]拓春晔。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表现及解决对策[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xx,29(2):97-99

  [2]常利芹。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探析[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xx,14(1):46-48

  [3]王廷廷。“镣铐”下的孩子 - 多重视角下的公办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xx

  [4]刘璐。我国当代幼儿园教育小学化问题研究[D]西南大学,20xx

  [5]王开瑛。幼儿园“大班额”存在的问题与应对策略[J]幼教研究,20xx,13(2):31-33

  [6]黄燕榕。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个案研究[D]东北师大学报,20xx,1:150-154

  [7]张含萍。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的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xx

学前教育毕业论文参考5

  摘要:学前教育专业设置的目的是培养幼儿教师,除了注重专业知识教学外,还理应强化专业技能教学。因此,在学前教育专业中,做好实训室建设对于提升学生实践技能,培养学生严谨的思维方式,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学前教育专业;发展;实训室建设

  为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幼儿教师,学前教育专业的设置不仅要传授专业知识,还必须联系幼儿园教学实践,探讨学前教学专业的教育现状,强化专业实训室建设,提升学生实践技能,如此方可确保学前教育专业稳步发展。

  1实训室建设现状

  学前教育专业的设置是为了满足幼儿园发展需求,通过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提升幼儿教师的专业素质[1]。在教学实践中,除了要传授专业知识外,还要注重课内外训练,建立实训室,提升学生实践技能。在学前教育迎来春天之后,很多没有学前教育专业背景的学校也开设了学前教育专业。部分学校在一开始,资金投入不足,教学设施不完善、教师资源匮乏,也没有很好建立实训室,不能很好的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导致学生空有理论知识却缺乏实践技能。随着近几年教育改革推进,人们对学前教育越加重视,学校也紧随国家及社会发展需要,在学前教育专业发展中加大了资金投入,教师资源和教学设备得到了逐步完善。就现有的学前教育发展来看,实训室建设取得了较大进步,不仅实验实训场地大,且种类多。基本都设有钢琴及电子琴教室、婴幼儿活动观察室、幼儿活动模拟室、亲子活动模拟室。同时,学前实训室还有蒙台梭利工作模拟室、奥乐夫音乐教室、卫生模拟保健室等,基本可以满足学前教育的教学需要。但是,从整体来看,为更好发展学生的专业技能,在实训室建设中还需继续加强硬件设施建设,如多功能厅、微格教室、幼儿园教学模拟室等。

  2实训室建设面临的困境

  当前实训室建设仍面临三方面的困境:一是在实训室建设中,实训教材种类还需继续完善,教学内容有待更新。二是实训室制度有待完善。总管现阶段的实训室制度建设,还存在较大的不足,对于实训室使用时间等使用细节还需继续完善。三是,未能充分发挥实训室的作用。大部分实训室仅用于课堂教学,目的是完成课程大纲规定的实训内容,内容形式过于统一,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自我探索能力。为此,在实训室建设中,还需做好实训室使用制度的完善,加强与幼儿的联系,充分发挥实训室作用[2]。针对当前实训室建设面临的困境,必须对校内教学与校外实训都要提起重视,补充教学设备和教学资源,加强与幼儿园的交流合作,在教授学生专业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及实践技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从而更好满足幼儿园的实际需要。

  3实训室建设改革思路

  3.1建立模拟室,强化技能训练

  在实训室建设中,应加强技能训练,为此,模拟室的建设是十分有必要的[3]。建立模拟活动室,实施模拟教学,模拟工作岗位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从中锻炼学生的职业技能。模拟室的建立让学生处于一种仿真的工作环境,利用模拟室中真实的教具、环境、教材练习,教师从旁指导,不仅能提升学生主动参与度,也培养了学生实践技能。在模拟室教学中,学生首先要明确任务要求,分析并确定教学内容,有针对性的制定教学方案,准备模拟教学所需的教玩具材料。在接下来的模拟教学活动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工合作,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自主探索,教师根据每组模拟操作情况对学生的教学行为进行评价,同时,也要加入学生自评与同学互评,让学生在评价中找到不足并改正。通过这样的模拟教学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调动学生主动探究的.积极性,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3.2完善实训室管理制度和配备,发挥实训室作用

  在实训室建设中,不仅要及时完善硬件设施,更要立足于教学需要,完善实训室管理制度,利用各实训室的硬件设备,充分发挥实训室的作用。需从三个方面考虑:一是在校内的学前教育中,训练学生的专业技能需要以教学场所和教学设备为主要助力,为此,需完善实训室管理制度,如规定实训室开放使用时间、填写实训室使用情况登记、建立器材设备档案、对数码钢琴实训室等大型器材室实施定时检查管理等,确保实训室的正常使用。二是在实训室建设中,学校要尽量为学生提供便利,在绘画室、手工制作室等实训场所将教学设备及制作材料准备齐全,如配备制作工具、不同类型纸张等。三是要注意利用微格训练室,通过现代教学手段,对教学活动进行调整。如借助情景模拟、过程记录等方式,在反馈原理的基础上,完善教学活动,做好教学评价,训练学生掌握专业技能。

  3.3建立多功能厅,展示专业技能

  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学校也应该提供舞台让学生展示专业技能,因此,多功能厅的建立就显得尤为必要[4]。建立多功能厅,发挥其多样性功能,组织学生演出活动,组织专业培训活动等,让学生通过现代化的教育设备汇报专业演出,展示专业技能和才华,提升学生弹唱说跳等基本功。同时,为发挥学生的专业技能,学校还需加强与幼儿园的联系与合作,邀请幼儿园教师到学校多功能厅作报告,向幼儿园输送优秀的见习学生,让学生积累专业经验,提升其实践能力。如果条件允许,甚至可以与学校附近的幼儿园联合办学,定时把幼儿园的小朋友请到幼儿园教学模拟室来上课,让学生在更为真实的环境下练习教学能力。

  4结语

  在学前教育中,提升学生实践技能,必须做好实训室建设,发挥实训室的作用,健全实训室相关管理制度,加强与幼儿园之间的联系合作,优化教师资源,校内校外相结合,培养全面性的幼儿教师人才,更好服务于学前教育。

  作者:吴锦红 单位:泉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参考文献:

  [1]赵丽英.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状况及对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xx.

  [2]胡秋云.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研究[D].厦门大学,20xx.

学前教育毕业论文参考6

  一、多元智力理论帮助幼儿教师树立新的教育观念

  (一)重构多元的“智力观”

  加德纳认为智力的基本性质是多元的不是一种能力而是一组能力,其基本结构也是多元的各种能力不是以整合的形式存在而是以相对独立的形式存在。以皮亚杰为代表的传统认知发展理论认为:智力是指以思维为核心的几种能力的组合。加德纳教授后来则在《心智的结构》一书中,首次提出并重点论述了多元智力理论的基本结构。加德纳认为,支撑多元智力的是个体身上相对独立存在着的、与特定的认知领域或知识范畴相联系的八种智能。提出:智力不再是某一种能力或围绕某一种能力的几种能力的整合,而是“独立自主,和平共处”的八种智力,即言语—语言智力、音乐—节奏智力、逻辑—数理智力、视觉—空间智力、身体—动觉智力、自知自省智力、人际交往智力和自然观察智力。

  多元智力的核心教育思想是,人的智能是多元的,教育的起点不在于儿童原先有多么聪明,而在于教师怎样使儿童变得聪明、在哪些方面聪明。多元智力理论从根本上影响与改变了当下人们的教育观念。

  1.言语─语言智力(Verbal-linguistic intelligence),指个体听、说、读、写的能力,表现为个人能够顺利而高效地利用语言描述事件、表达思想并与人交流的能力,在记者、编辑、作家、演讲家等人身上有比较突出的表现;

  2.音乐─节奏智力(Musical-rhythmic intelligence),指个体感受、辨别、记忆、改变和表达音乐的能力,表现为个人对节奏、音调、音色和旋律的敏感以及通过作曲、演奏和歌唱等表达自己思想和情感的能力,在作曲家、指挥家、歌唱家、演奏家、乐器制造者和乐器调音师等人身上有比较突出的表现;

  3.逻辑─数理智力(Logical-mathematical intelligence),指个体运算和推理的能力,表现为个人对事物间各种关系如类比、对比、因果和逻辑等关系的敏感以及通过数理运算和逻辑推理等进行思维的能力,在侦探、律师、工程师、科学家和数学家等人身上有比较突出的表现;

  4.视觉─空间智力(Visual一spatial intelligence),指个体感受、辨别、记忆、改变物体的空间关系并籍此表达自己思想和情感的能力,表现为个人对线条、形状、结构;色彩和空间关系的敏感以及通过平面图形和立体造型将它们表现出来的能力,在画家、雕塑家;建筑师、航海家、博物学家等人身上有比较突出的表现;

  5.身体─动觉智力(Bodily-kinesthetic intelligence),指个体运用四肢和躯干的能力,表现为个人能够较好地控制自己的身体,对事件能够做出恰当的身体反应以及善于利用身体语言来表达自己思想和情感的能力,在运动员、舞蹈家、外科医生、赛车手和发明家等人身上有比较突出的表现;

  6.自知─自省智力(Intrapersonai intelligence),指个体认识、洞察和反省自身的能力,表现为个人能够正确地意识和评价自身的情绪、动机、欲望、个性、意志,并在正确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评价的基础上形成自尊、自律和自制的能力,在哲学家、小说家、律师等人身上有比较突出的表现;

  7.交往─交流智力(Interpersonal intelligence),指个体与人相处和交往的能力, 表现为个人觉察、体验他人情绪、情感和意图并据此做出适宜反应的能力,在教师、律师、推销员、公关人员、谈话节目主持人、管理者和政治家等人身上有比较突出的表现。 8.自然观察智力(naturalist intelligence),这种智力主要指认识动物、植物和自然环境其他部分的(比如云或者岩石)能力。在猎人、植物学家或者解剖学家等人身上有比较突出的表现。

  加德纳认为,心理测量学家花了太多的时间给人排名次,而很少考虑怎样花些时间来帮助他们。虽然人类一般都具有强烈的测量事物和评估人的爱好,但评估的主要目的在于怎样帮助儿童,并有责任为儿童提供有益的反馈,如识别儿童的强项和弱项,提出该儿童今后应怎样继续学习或发挥其强项的建议,指出哪种学习方式具有创造性以及评估预测儿童未来的发展潜能等。智力并不是一个容易被测量的东西,目前所能够测量的东西仅仅是语言和数学逻辑能力,如果一定要去测量智力,那么应当侧重于该智力所要解决的问题或运用该智力时表现出来的创造性的能力。

  这是一种全新的智力观,让我们曾经单一、平面的智力观多元化、立体化了。由此可见,我们曾经对幼儿智力开发的理解仅仅限于开发幼儿的观察、记忆、思维等几种能力是十分片面的,幼儿教师应创设多彩的环境和利用丰富的教育资源,从多维度启迪和开发幼儿的多种智能。开发幼儿智能是一个复杂的工程,而非一个简单的工作。

  多元智力理论克服了传统智力观念在认识上的偏狭,提出了更加科学的关于智力本质的认识。在大量科学实验和研究的基础上,加德纳重新定义了智力,提出了智力的新衡量标准。基于对智力本质的新认识,加德纳提出了人的智力构成的基本框架,并且对智力的性质以及各种智力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充分地论述。多元智力理论的这些观点为我们科学认识智力的本质提供了新的思想和方法。加德纳的贡献在于针对当时传统的、保守的、单一的智力模式,提出了适应时代需求的智力观。他的研究与今天的`脑研究相关,但其智力说迄今为止还没有从脑科学及生理角度得到证实,他的观点从心理层面上看还是一个假说。但是这一假说从横向、空间的维度拓展了人们对智力的认识,拓展了对人、对世界的看法。加德纳正在识别第十种智力,即道德智力,他把整个社会所拥有的一切都变成了个体要认识的对象,而要认识形形色色的世界,就需要各种能力。这些能力并不是过去没有,只不过加德纳把它们放在一个理论架构中让人们来充分认识自己。

  (二)形成积极乐观的“儿童观”

  多元智力理论所倡导的儿童观是一种积极的儿童观。加德纳认为,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具有8种智力,只是其组合和发挥程度不同。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优势智力领域,有自己的学习类型和方法,幼儿园里不存在差生,所有的孩子都是具有自己的智力特点、学习类型和发展方向的可塑性人才。正因为人的智能是由8种,甚至更多不同智力有机组合起来的,而这些智力在幼儿期已经显现出来,并处在迅速发展阶段。加德纳称幼儿期为“觉醒体验”期,认为“他们至少对于人类经常使用的一些基本符号系统,如语言、数目、音乐、二度空间的概念等,具有了初步的判断能力”。同时,每位儿童所拥有的智力数量以及智能强项和弱项各不相同,并以高度个性化的方式组合和运用着各种能力,他们的智能、风格、潜能像多彩光谱一样表现出广泛的多样性。正如“每一朵花都有开放的理由”一样,每一位幼儿都具有独特的、较完整的、待开发的智能组合。适当的教育和训练将使每一个儿童的智能发挥到更高水平。因此,教育应该在全面开发每个人的各种智能的基础上,为孩子创造多种多样的展现各种智能的情景,给每个孩子以多样化的选择,从而激发每个人潜在的智能,充分发展每个孩子的个性。无论何时,我们应该树立这样一种信念:每个孩子都具有在某一方面或几方面的发展潜力,只要为他们提供了合适的教育,每个孩子都能成才。教育工作者应该做的,就是为具有不同智力潜能的孩子提供适合他们发展的不同教育,把他们培养成为不同类型的人才。因此,幼儿教师要真正以平等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孩子,用欣赏的、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孩子,进而形成积极乐观的“儿童观”。

  (三)树立灵活多样的“能力评价观”

  长期以来,教育工作者对于儿童智力和潜能的评价,多采用“智力测验”的方式,目的是为了预测儿童的学业表现或为社会选拔人才,因而主要局限于语言和数学逻辑这两种能力的测试。多元智力理论的研究者则将儿童放在真实的活动情景中,采用观察、录像、录音和文件夹等综合性的手段,从7个领域的多项活动中,通过灵活多样的方式对儿童的多种智能进行不同层次和多维度的评价,目的是为了发现和培养每个儿童独特的智力潜能。因此,幼儿教师要摈弃以单一标准片面评价幼儿能力,尤其是仅仅以“IQ”为标准,简单评价幼儿智力的传统观念。教师应在尊重幼儿兴趣和需要的基础上,灵活运用多种方法,在幼儿的各种活动中,从多维度多层次评价幼儿的智能,从而树立灵活多样的“能力评价观”。

  观念的更新较之知识的更新更为困难,也更为重要。幼儿教师教育观念的重建关系到教师教育行为的改进和对教育实践的反思,进而也直接影响新大纲的实施,素质教育方针的贯彻,以及每一个幼儿智能的健康、全面发展。

  二、多元智力理论引导幼儿教师真正成为教育实践的反思者

  反思是幼儿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所依据的教育理论、选择的教学内容、实施的教育方案、采取的教学方法以及由此产生的教学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也是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波斯纳曾提出了一个教师成长的简要公式:经验+反思=成长。在反思过程中,幼儿教师能通过对教学经验,特别是问题性经验做出客观理性的批判分析,探讨各种与教学行为有关的因素,审视自己教学中所依据的观念,并积极寻找新的教学策略解决所面临的问题。因此,反思对于幼儿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实施有效的教学行为,促进其专业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加德纳自身的反思行为和他所提出的多元智力理论为幼儿教师对教学实践的反思提供了以下几方面的启示:

  (一)幼儿教师应具有反思的自觉性

  作为多元智力理论的缔造者,该理论提出伊始,加德纳就开展了对该理论的反思,并对自己的观点进行了多次提升和修订。幼儿教师应该以加德纳教授为榜样,具备探究的热情和

  质疑的精神,形成反思的主观意识,自觉地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不断的反思,并把它作为教学工作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教师不仅要反思自己教学中所依据的理论、树立的观念和实施的策略,还要反思教学活动中每一个环节的组织、每一个问题的提出和每一次与幼儿的互动等。在反思中,教师可以及时地调整、修订和改进自己的教学。只有这样,幼儿教师才能真正成为教育实践的反思者,也才会不断完善自身的专业素质、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二)幼儿教师应具有反思的责任感

  多元智力理论的意义,并不只在于它提出了一种对于智力的新解释,更在于它给传统教育观念带来的巨大冲击。多元智力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种个人发展的新模式,使我们能够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来理解孩子的发展,审视我们对孩子的责任感,从而要求我们幼儿教师要具有正确的教学观和课程观。

  由于孩子智力表现形式的多样性的复杂性,因而无论什么时候,不论多么优秀的教师,都不可能找到一种适合于所有孩子的教学方法。千篇一律的教学方法只能适用于一部分孩子,而对另一些孩子则完全无效。这样的教学必然导致部分学生其他方面的智力因不能得到适当的培养而僵滞、萎缩,这对个人和社会都是一种巨大的浪费。如果教师能够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不断地变换教学方法和手段,孩子就有机会利用适合他的智力倾向的方法来学习。多元智力理论的教学观要求我们的教师根据教育内容以及学生智能结构、学习兴趣和学习方式的不同特点,选择和创设多种多样适宜的、能够促进每个学生全面充分发展的教育方法和手段。

  多元智力理论为我们挑战传统的课程设计思路并形成新的、有时代特点的课程设计思路提供了有意义的借鉴。在传统的课程设计中,我们的指导思想是为一两种核心智力而教,是通过整齐划一的直接讲授来教。这种学校课程使得我们的教育培养的学生不仅多是片面发展的学生,而且多是循规蹈矩的没有个性和创造性的学生。根据多元智力理论的理念和实践,有时代特点的课程设计思路可以概括为两点,其一是“为多元智力而教”,其二是“通过多元智力来教”。前者可以在某种意义上被看做是我们对教育目的的新思考,后者则可以在某种意义上被看做是我们在教育方法上的新追求。“为多元智力而教”要求我们在进行学校教育课程设计的时候,摒弃原来只围绕语文和数理化设计课程的惯有思路,而对孩子的多种智力一视同仁,在观念上把多种智力领域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并在实践中把多种智力领域和不同的学科教学相结合,使孩子能够较好地运用并发展自己的每一种智力。同时,“为多元智力来教”要求我们在进行学校教育课程设计的时候,充分认识到不同孩子的不同智力特点,强调使每一个孩子的智力强项得到充分发展,并从每一个孩子的智力强项出发,促进孩子其他各种智力领域特别是智力弱项的发展。“通过多元智力来教”要求我们在进行学校课程设计的时候,在使不同智力领域得到全面发展的同时,通过调动不同智力活 动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不同作用,使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通过多元智力来教”可以直接地为教师的实际教育教学提供积极的借鉴,帮助教师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设计思路。譬如,教师可以根据言语语言智力的特点,在任何一种课堂教学中,注意增加师生

  之间的对话,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从而帮助学生学会倾听和理解他人的语言,并据此做出反应,另外,这样的师生互动也能使教学效果得到明显的提升。

  (三)幼儿教师应具有反思的评价观

  受传统的以语言和数理逻辑能力为核心的智力观念的影响,传统教育把孩子的成绩作为评价教育质量的主要标准。学校教育教学活动错误地估计了孩子的学习潜力,更多地倾向于训练和发展孩子的语言和数理逻辑能力,却忽视了孩子其他多方面的能力训练和培养。根据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我们应该摒弃以标准的智力测验和学生学科成绩考核为重大的评价观,树立多维的评价观。多元智力理论所主张的教育评价是通过多种渠道、采取多种形式、在多种不同的实际生活学习情景下进行的、确实考查孩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造出初步的精神产品和物质产品的能力评价。教师应该从多方面观察、评价和分析孩子的优点和弱势,并把这种由此得来的资料作为服务于孩子的出发点,以此为依据,选择和设计适宜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使评价确实成为促进每一个孩子智力充分发展的有效手段。

  关于该理论的应用,加德纳提出了如下忠告:

  ——没有理由推断可以采用对英语吧中智力的八种不同方式对每个对象实施有效教育,这种努力使徒劳无功的。

  ——不要认为仅仅运用某一种特定智力就够了。例如,关于身体-运动智力,随意的肌肉运动和认知技能的培养没有任何关系。

  ——没有理由认为,儿童在从事和一种智力类型相关的活动时,将另一智力作为背景活动会有何种帮助。例如,加德纳认为,学生在解数学题时以音乐作为背景就是对他的理论的错误应用。

  参考文献:

  [1]霍华德加德纳著,沈致隆译. 智力的结构[M],北京:新华出版社,20xx,32-35。 [2]霍华德加德纳著,霍力岩,房阳洋等译.智力的重构[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xx,10-12。

  [3]陈杰琦,玛拉克瑞克维斯基,朱莉维恩斯编,方均君译,多元智力的理论与实践让每个儿童在自己强项的基础上发展[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xx,11-16.

  [4]玛拉克瑞克维斯基编,李季湄,方均君译,多元智力的理论与学前儿童能力的评价[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xx,32-40.

  [5]蒋俊华、袁爱玲,刍议当前我国幼教课程研究的国际化与本土化[J].幼儿教育出版社,20xx,32—34.

  [6]何育萍,多元智力理论与教师专业发展[J],中小学管理出版社,20xx,(1):20—22.

  以上就是由精品学习网为您提供的学前教育本科毕业论文范文,希望给您带来帮助!

  相关推荐:

  哲学与生活:校园生活中的哲学

  哲学论文辅导:生态权利问题研究

学前教育毕业论文参考7

  由于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提高,仅仅是扎实的理论知识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已经不是未来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的优秀教育人才。其中音乐技能在中职学前教育人才综合素质结构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结合目前来看,我国中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中,教学模式、方法、内容与培养目标难以达标,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中职院校音乐专业的教学过程中应当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是现代音乐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今世界的音乐教育体系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这一教学理论中,音乐教学的观念和体系是最为重要的部分。奥尔夫的音乐教育理论强调从原本性出发的教学方式,这一教学理论始终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对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设备等也产生了相应的影响。

  1.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特点

  1.1多元性。在奥尔夫的音乐教育中不断引用“原本性”的原则和理念。是将多种元素性的艺术行为有机地组合成为一种作品,使该作品具有多远教学的意义。所谓的“原本性”是指充分利用音乐表现方式中的所有元素,其中包括音乐的艺术性、技能性、元素性、教学材料的元素性、教学模式的元素性等。奥尔夫理论下采用的教材通常在形式上十分的简洁、朴实,音乐素材贴近生活,不多带华丽的装饰。例如,采用五声调式旋律更让学生容易上口,采用固定节奏不断反复并且简单的音乐素材等。

  1.2综合性。在奥尔夫的音乐理论中,原始的音乐形式并不是与其他艺术表现形式割裂的,而是与语音、舞蹈等表现形式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形成一种丰富、综合的艺术形式。正是考虑到这种艺术表现形式的综合性,奥尔夫在组织音乐教学活动时也强调活动形式和类型的综合性,课堂教学的内容和形式也是十分多变丰富的。如将舞蹈、游戏、故事、表演等融入音乐中,再进行整体的配乐编排等,所有的教学内容都与音乐相互密切联系,但是不是直接进行音乐的技巧性灌输。这充分体现了在音乐教育中,综合性教学的重要性和创新性。培养了学生音乐在各个艺术表现领域是一个不可分割的艺术的意识。因此,奥尔夫体系中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以综合性的音乐教育形式实现对学生的培养。

  1.3即兴性。在奥尔夫的音乐教学理论中,即兴创作被看做是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同时也是最具有自由性的一种创作形式,是提高音乐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学生在即兴创作的过程中能够提高自身的肢体表现能力,与此同时还能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想象力,从而在教学过程中最大限度地理解和领悟音乐的艺术魅力。通过这种即兴演出的方式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还不断的进而引发学生对音乐知识强烈的求知欲。

  2.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中职学前教育音乐课程的应用方法

  2.1突出综合性,展现中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特色。音乐教学在中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中不仅仅是为了提高学生的音乐技能,而是通过多学科的综合教育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当前的中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育课程中,单纯的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音乐的技巧必然会在以后的教学中埋下隐患,使得培养出来的艺术教师没有艺术性的教学方式,只是单纯的让学生记忆音乐的公式,没有了音乐的艺术感。结合目前的教学状况我们应当清醒的认识到,我国目前的中职音乐教育课置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例如课程内容单调、教学层次不够分明、学科综合性以及与其他艺术形式的结合较弱等问题。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的建立为中职学前教育中的音乐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这一教学理念强调的.是提倡学科的综合性,十分符合当前中职学前教育学生的要求和特点,能够有效的提高中职音乐教育的综合性,完善音乐教学体系,并提高其可操作性。在这一教学模式下,多种教学方都得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得以实施。

  2.2将中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与本土性音乐结合起来。中职音乐教育不仅承担着为培养优秀的幼儿音乐教师的重任,同时也承担着传承和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民族音乐的责任。过于重视西方音乐文化的传统的音乐教学方式,一定程度上忽略了传统民族音乐这一财富。

  2.3用即兴演出性培创新能力。我国基础教学中最重视的是素质教育,其中最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在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艺术教育领域中,为满足未来幼儿教育对高素质师资力量要求,中职教育者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根据奥尔夫音乐教学体系的理念,教师应该应该重视即兴演出的能力。因此不断培养中职学生的即兴演出能力,对于今后的幼儿创新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

  3总结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是通过实践的方式,使同学们在实践中接触音乐,培养音乐的艺术感,从而热爱音乐,寓教于乐,老师和同学都是音乐教学的主体。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内容上不局限于音乐,在目的上不是单纯的提高学生的音乐技巧,而是对提升学生对艺术的喜爱,和对艺术的创造性。

  作者:屈竞 单位:河北省机电工程技师学院

  参考文献:

  [1]黄淑妹.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中职学前教育音乐课程的应用[J].教育观察(中旬),20xx,(5):41-42.

学前教育毕业论文参考8

  1.试论陈鹤琴幼儿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

  2.试论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

  3.试论张雪门幼儿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

  4.论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教育活动

  5.传统游戏(或玩具)的教育价值探新

  6.论幼儿入园前的准备

  7.家、园合作是幼儿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8.试论幼儿园应成为社区

  9.幼儿提问的研究

  10.幼儿(小班托班)自我服务能力的调查

  11.幼儿(大中班)自我服务及参与家庭劳动情况的调查

  12.幼儿教育小学化(非正常化)倾向的调查分析

  13.班级中幼儿伙伴交往情况的观察分析

  14.幼儿同伴交往中混龄交往的研究

  15.教师对幼儿游戏的参与与指导问题研究

  16.自由游戏中教师参与及指导情况的调查

  17.幼教机构儿童意外伤害事故的调查研究

  18.关于幼儿园一日生活中各类活动时间的调查

  19.幼儿园常规教育研究

  20.幼儿户外活动现状研究

  21.乡土教育资源在幼儿园教育中的运用

  22.利用农村自然环境促进儿童主动发展的行动研究

  23.中班幼儿环保意识和行为培养的行动研究

  24.关于某某省编《幼儿计算用书(小班)》使用情况的调查

  25.《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20xx)》与《幼儿园教育大纲(1983)》的比较研究

  26.托幼机构“特色教育”的调查与思考

  27.现阶段某地区幼儿教师专业素质的调查

  28. 现阶段某地区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的调查

  29.幼儿园教研活动的调查研究

  30. 行动研究与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

  31.幼儿园男教师若干个案调查研究

  32.农村教师工作状况和工资状况的调查研究

  33.某地区某园教师聘任制实施情况的调查研究

  34.某地学前教育的调查

  35.某地混合班教育的调查

  36. 幼儿园对家庭教育指导的实践与研究

  37.家园合作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研究

  38. 隔代教养幼儿的个案研究分析

  39.某地区儿童学前教育社会需求的调查研究

  40.某地区民办儿童学前机构近年来发展的调查研究

  41.某地区幼儿园办园成本的调查研究

  42.中班幼儿分享意识和行为的研究

  43.幼儿园婴小班幼儿进餐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44.幼儿心理理论发展与教育

  45.家长对幼儿园满意度调查

  46.农村幼儿园如何充分利用乡土资源,形成自己的优势

  47.男性幼儿园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原因调查与分析

  48.想像性游戏对幼儿心理发展的影响

  49.对激发幼儿参与教育教学活动兴趣的思考

  50.中班幼儿分享意识和行为的研究

  51.男性幼儿教师专业意识访谈研究

  52.幼儿母语习得对学习英语的思考

  53.如何对幼儿实施合理有效的惩罚

  54.农村地区幼儿家长教育观念的现状调查

  55.XX地区幼儿园课程与当地文化资源联系

  56.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中教师的提问方式调查及建议

  57.大班幼儿主要吟唱歌曲来源.原因调查研究及问题对策

  58.幼儿一日生活(活动)设计研究

  59.新教师如何处理幼儿的自由与纪律的关系

  60.行动研究与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

  61.农村幼儿教育发展现状与影响因素研究

  62.关于父母教育态度的'一致性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研究

  63.0~3岁婴幼儿家庭科学育儿指导策略的研究

  64.学习型幼儿园构建策略研究

  65.幼儿园公开课的功能分析

  66.幼儿攀比行为及教育策略的研究

  67.关于家园合作的策略考察与分析

  68.学前教育专业男生的心理问题及对策研究

  69.幼儿教师的暗示对幼儿发展的影响

  70.关于幼儿欺负行为及其干预策略的研究

  71.幼儿园体育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72.陈鹤琴幼儿教育思想对我国学前教育发展的启示研究

  73.幼儿审美与创造力的研究

  74.幼儿园语言教育的方式与策略

  75.男生选择幼儿教师这一职业的原因分析

  76.父亲角色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影响的研究

  77.幼儿家庭闲暇教育的个案研究

  78.中班、小班教师在与幼儿互动中使用言语的对比分析

  79.幼儿争抢玩具的现象及其教育策略的研究

  80.关于家长对幼儿园开展双语教育的认识研究。

  81.幼儿“人来疯”现象及其教育策略的研究

  82.幼儿“告状”行为的研究及其指导策略

  83.教育公平视野下的师幼对话教学研究

  84.幼儿园意外事故处理的法律研究

  85.亲子游戏现状与对策调研

  86.农村幼儿教育发展现状与影响因素研究

  87.提高幼儿园教师队伍稳定性的对策研究

  88.幼儿冲突行为及其干预策略的研究

  89.幼儿园数学教育的内容与策略

  90.幼儿教师工作压力现状的研究

  91.幼儿园教育资源的开发及利用

  92.5-6岁幼儿撒谎行为研究

  93.0-3岁乳婴儿家庭科学育儿指导策略的研究

  94.农村留守儿童生存状况及教育对策研究

  95.幼儿争抢玩具的现象及其教育策略的研究

  96.幼儿园培养幼儿早期阅读的策略研究

  97.学前教育本(专)科院校的培养规格与模式的研究

  98.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的调查与分析

  99.幼儿教师职业倦怠感的成因及对策

  100.幼儿“告状”行为的研究及指导策略

  101.建立良好的师幼关系对策研究

  102.亲子游戏现状与对策调研

  103.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104.小班幼儿常规教育研究

  105.父母教养方式对幼儿发展影响的研究

  106.幼儿园社会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07.幼儿园活动区材料的选择、开发、利用情况调研

  108.幼儿教师职前道德教育的影响及成因

  109.幼儿审美能力与创造能力的发展研究

  110.幼儿同伴关系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研究

  111.幼儿自我控制的早期表现与影响因素

  112.幼小衔接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13.农村幼儿意外伤害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114.幼儿“跳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学前教育毕业论文参考】相关文章:

学前教育毕业论文参考06-20

学前教育毕业论文参考09-30

【精选】学前教育毕业论文参考06-24

学前教育毕业论文参考[集锦8篇]06-24

毕业论文参考10-26

学前教育毕业论文【经典】05-28

学前教育毕业论文04-01

学前教育的毕业论文05-21

学前教育毕业论文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