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学院新闻写作技巧
技巧指表现在文学、工艺、体育等方面的巧妙的技能。所有东西都有技巧,学院新闻写作也不例外!下面小编整理了关于学院新闻写作技巧,仅供参考!
1、标题要恰当,符合会议的规格
学院内的会议很多,类型也很杂。
参与对象很不固定,有的会议纯粹是几名学生的会议,有的是学生干部的座谈会,还有的是党政机关的会议,比较少见的是党代表大会、团代会、教代会之类的牵涉面比较广泛的会议。
不同的会议,写的通讯稿不同,首先就体现在标题上,会议的标题要尽量符合会议的规格。
比如上次有一篇关于EOC学员学习党代表大会精神的通稿,初稿的标题为“我校召开‘EOC世纪精英学校学习校第六次党代表大会精神座谈会’,这个标题表述上并没有错误,但对于校内通讯稿来说,这个标题有点名不副实了。”这个座谈会是校团委、校学生会组织召开的学生干部座谈会,虽然很重要,但用“我校召开”似乎还不准确。
后来,我建议改成“校学生会举行‘EOC世纪精英学校学习校第六次党代表大会精神座谈会’,我还是斟酌再三,”因为未能体现校团委的作用。
最后,领导的意见是修改成“EOC世纪精英学校举行‘学习第六次党代表大会精神座谈会’”,因为EOC是校团委、校学生会举办的活动,以此为主语,就很好地突出了这两者,又使标题不会言过其实。
2、导语中要体现会议的名称、举办的地点等要素的全称
导语是全文中最直接、最集中体现会议情况的话语,导语写得好,通讯稿要表达的内容就可以很好地把握了。
所以,写导语的时候不能过于省略,而必须正式一点,要把会议全称、举办地点等要素写清楚。
比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志愿者座谈会”,这是会议的全称,漏掉一个字都不行。
会场横幅上的会议名称是如此,新闻中就应该这样体现,这是客观性的一个体现。
而举办的地点则要写清楚明白,比如“我校旗山校区大学生素质拓展中心”,这要写明、写全,不能为图省事而去掉“大学生”,虽然大家都知道所说的是什么地方,但是作为在正式的文体中,交代清楚是必须的。
3、写清出席的领导姓名、职称,注意领导的排序问题
会议一般都有领导参加,而且领导是会议的重点内容,因此在新闻稿中对出席的领导进行简要的介绍是必不可少的。
介绍出席的领导的时候,要特别注意写清楚领导的职位,而且职位要在姓名之前,如“我校副校长xxxx”是常规用法,而不是“我校xxx副校长”。
如果有多个领导出席的话,新闻中还存在介绍领导的先后问题,奉行的原则就是“来宾位于最前,综合级别、资历来排序”,像高校的会议,往往会邀请一些校外的领导出席,只要这些领导是各机关的主要负责人,那么,校外领导就必须放在最前面,体现基本的礼仪。
如“省残联理事长陈震、副理事长李继新,省委教育工委宣传部部长林轩春,省体育局群体处处长方大川,我校副校长游小波,学工部(处)、校团委、校办、文学院有关负责人出席了本次交流会。”但是,有时候,领导的排序不仅要按照级别,也要考虑到领导的资历问题。
例如,同样是副校长,为什么有的副校长一定要放在前面,而有的放在后面,这是因为各位副校长的资历不同,有的副校长职称较高,有的副校长任期较久,甚至有的副校长比较年长,这些都是领导排
序需要注意的问题。
这一点更具典型的是学院领导的排序。
在不同学院的新闻稿,同一职位的领导排序却不一样。
例如,有的学院副院长在党委副书记之前,而有的学院的副院长却在党委副书记之后,按照我们平常的经验,副院长一般排在党委副书记之后,但是在学院中,主管学生工作的党委副书记往往比副院长年轻许多,甚至有一部分的党委副书记还是副院长的学生,所以,这一类情况需要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4、领导讲话内容的提炼
在会议类新闻稿中,领导的讲话内容最重要的。
但我们又不能将领导讲话的所有内容抄进新闻稿中,所以,我们要对这些讲话内容进行提炼。
提炼领导的讲话内容要注意措辞,用词简练,要体现出层次感,一些理论方面的提法要准确,要提高理论的高度。
领导讲话都是很有逻辑性的,将各层次的内容用一两句话提炼出来,再按顺序组合,就能把领导的讲话的精髓囊括了。
1比如领导的致辞,一般分为三大部分的内容,首先是领导对出席会议的嘉宾、师生代表的欢迎;其次是简要介绍会议的背景;最后是对与会的人员,一般是青年学生提出一些希望。
再比如领导的重要讲话,一般分为四个部分,首先是肯定之前取得的成绩;其次是概括召开本次会议的意义,再次是本次会议的主要内容的介绍,最后是对与会人员提出几点关于认真贯彻会议精神的要求。
5、介绍会议的程序要有主次
领导讲话结束后,要介绍整个会议的流程,会议上进行的活动可能有很多,这就要求作者要注意分清主次,跟会议主题联系紧密的重点介绍,而一些琐碎的程序则少介绍或不介绍,如会议的讨论环节、收看重要的视频资料、表彰环节等都是比较重要的程序,而像分发、收取材料等环节则可略去。
6、描绘会场气氛
会场的气氛能够让读者了解与会人员对召开此次会议的态度,了解会议的反响,奠定会议的基调,是宣传会议的一个重要部分。
一般情况下,会场气氛往往是热烈的,主要从与会人员的反应中获得信息,如“xxx的讲话引起了与会人员的激烈讨论“、“全场掌声不断”等。
7、简要概括举办会议的意义
新闻通讯稿的最后一段往往要简短评论会议的意义,意义同样要注意层次感。
一般分成三个部分来写会议的意义,首先是对培养青年学生的意义,其次是对职能部门自身建设的意义或者是对某项制度建设的意义,最后则是对学校整体建设的意义。
有时候,最后一段也可以不写意义,而是例举与会人员对该会议的反映,从他们的口中更能真切地体现会议的意义,如《海西青年志愿者先进事迹首场报告会在我校举行》中的最后一段写道:“与会大学生表示,将在这些志愿者先进事迹的鼓舞下,积极投身到志愿服务的工作中,向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昂首前进。”
与会人员的反响比起空谈意义又是来得显得有说服力。
活动类的新闻稿写作
活动类的新闻稿在校园中是最常见的一类新闻稿。
一个学校的校园文化氛围往往是通过一系列的校园活动来体现的。
所以,活动类的新闻稿就必须将校园的文化气息体现出来,这对作者的写作能力要求更高了。
这一类新闻通稿的结构一般是:第一段写导语、主承办单位、参与人员;第二段主要写活动的过程,活动现场以及现场观众、青年学生的反应。
第三段则评论开展本次活动的意义。
写此类新闻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活动必须体现主题,参与人员的介绍要有层次感每个活动都有自己的主题,主题很重要,它浓缩了整个活动的内同,在开篇介绍下活动主题,有助于读者首先把握住活动的主要内容,活动的形式。
活动的参与人员往往包括学校的主要领导,嘉宾、新闻媒体朋友,青年学生,这么多不同身份的人员同时参加了活动,如果仅仅写一句“校领导xxx、《福建日报》、我校青年学生代表1000余人参加了活动”则显得太随便,给人的感觉是人员很杂,反而看不到活动的覆盖面之广。
所以一般的写法如“校党委副书记xxx、副校长xxx出席了活动,《福建日报》福建电视台等媒体朋友参加了活动,我校各学院师生代表共1000、余人参与了活动。”
2、写作要紧扣活动主题活动的主题是什么?整个活动的内容必然要体现出这个活动的主题,但是在有些新闻稿中的主题内容却与主题脱离。
比如上次一篇《我校举办第三届“模拟课堂“比赛》的新闻,原稿中过多地描写了文艺表演环节,而弱化了教学水平的考核环节。
既然是“模拟课堂”的比赛,主体肯定是要考核参赛者的教学水平,文艺水平只是其中一部分,但不是最重要的部分。
所以,我的修改意见是,弱化文艺表演环节,弱化文艺才华,突出参赛者的教学水平和知识积累。
在修改稿中发现,“课堂即兴问答”和“智力抢答”两个环节都充分地体现出来,并且还介绍了复赛中“专业讲课”的比赛情况。
3、要根据新闻稿投放的媒体,确定新闻事件的主角
我们写的新闻稿往往要投放到不同的媒体上,不同的媒体,不仅仅风格不一样,连新闻稿中体现的活动的主角都有可能不一样。
这里说的主要是校园内的通讯稿。
校园内的通讯稿在报道校园活动的时候,就应该以校内的单位、个人为主角。
比如一篇《传播学院第四届“传播人形象节”隆重开幕》的新闻稿中,将传播学院和福建广电集团共同作为主角,这样写起来条理性差,而且还偏向于福建广电集团,这如果是校外2通稿无可厚非,但是作为校内通稿,我们要突出的应该是传播学院,宣传我们学校举办的有意义的活动,所以,在我的修改意见中,基本上每句话主语都是“传播学院”。
4、活动程序要分清主次跟会议类的新闻稿一样,在写活动程序的时候要分清这些程序的主次,活动都有主体部分,主体部分才是报道的重点,就如一场晚会,节目的表演才是写作的重点,而像现场的互动环节则是次要的,一般一句话带过即可。
再如,大型的音乐会,往往都分上下半场,有中场休息,如果我们把中场休息的情况也描写进去,肯定会让读者厌烦,在新闻稿中就破坏了对整场音乐会的描写基调。
5、描写活动现场,一般采用总分式的段落写法,重点突出活动的特色
只提活动程序的话,并不能算是新闻稿,因为活动的程序从策划中就可以体现出来,我们的重点是要描写实际活动的现场情况。
比如《迎接校第六次党代表大会暨中国交响乐团合唱团专场演唱会》的新闻稿中,不仅仅将五个部分的表演曲目写出来,更重要的是要写出这些曲目表达了怎样的主题,现场的艺术家是如何表演的,现场的观众反应如何。
同一个活动可能分在不同的现场进行,一个活动现场也可能分了几部分进行,但能够统一在一个活动中,其中肯定有一条主线,而这条主线便可作为该段落的总括句。
如《我校开展“欢度国庆,歌颂祖国”大型游园活动》新闻稿的主体部分第一句是“我校在旗山校区的共青团广场、A区广场、嘉树园广场、南区生活区和仓山校区物光篮球场等处开展游园活动,吸引了广大师生踊跃参加。”
首先概括了游园活动的情况,接着按照总分句中的地点分别叙述游园活动的情况,整个段落显得逻辑严密、自然紧凑,将整个活动现场描写得井井有条,错落有致。
而且,在描写活动的现场时,我们要注意突出活动的特色,要将活动的整个基调体现出来,比如一场歌颂青春、歌颂祖国的晚会,就要用“青春活动”“热情洋溢”“激情满怀”来描写表演者的表现,还要突出台下、观众反应的热烈程度,像“博得了在场青年学生的热烈掌声”之类的描写。
6、活动意义要围绕校园文化建设这一方向
举办活动一般就为了活跃校园的文化,所以,在谈及活动意义的时候,要以校园文化建设为主线,有层次地概括活动的意义。
一般也分成三个层次。
首先是对提高青年学生综合素质的作用;其次是对活动主题本身的意义,如“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之诗歌朗诵赛”的意义就有一条是“使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取得的辉煌成就更加深入人心”;最后是对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如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等。
当然,并不是所有会议,所有活动都必须在新闻稿中评论意义的。
新闻写作技巧(一):宣传新闻稿件
1、宣传要先选定主题
在写一篇宣传稿之前应先确定你要宣传的点在哪,主题即不能脱离实际,又要能吸引读者的眼球。宣传文章就是经过标题就能很明显的明白这篇文章的主题。
2、稿件不要夸夸其谈
宣传要适度,要结合实际情景、工作实效谈成绩,尤其在宣传人物时,要做到合情合理合常规,切忌脱离群众将其神化,过度宣传不仅仅达不到预定效果,还会适得其反。注意细节刻画,有时一个不起眼的细节,往往会起意想不到的惊喜。
3、用语应简洁,尽量诙谐。
宣传稿应对的是大众,平时的工作已经使大家有些疲惫,一段简便幽默风趣的语言,不仅仅能够让大家一扫疲惫,还能更加吸引大家的眼球。提议大家能够看看沈腾和开心麻花团队还未出名时,在欢乐喜剧人上的作品,虽然他们是小品咱们是写作,但艺术是相通的,表现手法也是相通的,他们那个阶段的作品是有笑点有泪点,嘻嘻哈哈之中揭露问题的本质,让人在笑和泪之后陷入深思。
4、注意用数据、效果说话,感染读者,吸引注意力。
“暴雨中,他救起了5个人”,个人感觉这篇文章写的异常美,美不仅仅是因为事迹感人,还在于它的写作技巧,艺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文章借用真实事迹,巧妙利用细节刻画、数据效果说话、矛盾冲突、气氛渲染等手法给人以画面感;用铺垫、故事延伸给人以情节的完整感,最终经过引入第三人的视角,来升华主题,引人遐想。
新闻写作技巧(二):会议类新闻稿件
会议类新闻稿件主要包含以下几点要素:
1是会议时间、地点及会议名称(稿件第一段即要开门见山点名会议时间、会议地点及会议名称)。
2是出席会议的主要领导、会议主持人(稿件第一段既点明出席会议领导和会议主持人)及参会人员及参会人数(除领导外的参会人员一般置于稿件最终一段,但也有置于第一段的,应视具体情景而定)。
3是会议目的(因何召开此次会议,会议要实现何种目的,可置于稿件第一段,比较重要会议可另起一段写会议目的)。
4是会议资料(会议的主要议题)。
5是领导讲话(与会领导在会上所作报告要点、讲话或指示)。
6是会议取得的主要成果和意义(视情景而定,如需要阐明会议意义则写,如无必要可不写)。
新闻写作技巧(三):新闻通讯稿件
如何写通讯稿标题
通讯稿的题目通常是“某年某月某日,什么事情在什么地点顺利完成”,不要有“时间性短语或词汇”出此刻题目里,例如昨日、今日、早上、晚上等。部分通讯稿标题下头回独占一行标明“通讯员:某某”。
如何写通讯稿资料
以三段式通讯稿为例,第一段,写活动的时间、地点、人物,切记简明扼要,明确出席活动的嘉宾的职务,且姓名后面不加称呼。例如:“某年某月某日,什么活动在什么地点启动”,然后对活动背景实现简单介绍。
第二段,介绍活动或会议的主要资料或流程,活动经过不要写成报幕搞的形式,要把每件事用串联起来,并且在每一件事叙述完后,适当的写一些评价。同时牢记通讯稿不是抒情议论的文章,尽量平实客观把资料写出来。
第三段,结束语,应当是写此次会议或活动传递的某种精神或含义。
最终,弄清楚如何写通讯稿之前,先要明确通讯稿的含义所在。通讯稿常常是对典型性的、有教育作用的新闻事件进行书写,所以要重点反映事件本身的含义与发生的时间,通常能够有效的实现精神的传递。
新闻写作技巧(四):新闻发布会新闻稿件
新闻发布会新闻稿写作准备:
1、了解发布会时间地点、主题、主办方、参会人员;
2、梳理发布会流程、主要资料、活动、重要人物发言;
3、摘取重要环节,对发布会信息进行主次排序。
新闻发布会新闻稿格式:
第一段点明时间、地点、主办方、发布会名称。
第二段介绍出场嘉宾,描述现场气氛。注:介绍嘉宾时需要写清姓名职称,并按照来宾位于最前,再按综合级别、资历来排序。
第三段介绍发布会核心事件。讲清核心事件的信息,其中包括重要领导发言也需要提及。
第四段补充介绍次要信息。对于非核心事件,简明扼要的一一说明。
第五段活动总结。对发布会整体做出总结,并简要概括发布会的意义。
新闻发布会新闻稿写作须知:
1、能够有观点,但不能有情绪。
2、能够不按事情发展顺序,但不能没有顺序。
3、能够诙谐,但不能不正经。
4、能够植入广告,但不能影响新闻稿的客观性。
【学院新闻写作技巧】相关文章:
新闻写作技巧10-05
新闻稿件写作技巧-新闻稿件写作技巧10-05
新闻写作技巧与范例03-31
短新闻写作技巧10-21
校园新闻写作技巧09-30
企业新闻写作技巧09-30
新闻消息写作技巧04-01
学院新闻稿11-25
新闻稿写作技巧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