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美文学毕业论文

解读了不起的盖茨比

时间:2022-10-05 23:58:46 英美文学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解读了不起的盖茨比

  《了不起的盖茨比》被认为是菲茨杰拉德最优秀的作品,也是美国小说中最优秀的作品之一。

  解读了不起的盖茨比【1】

  摘 要: 菲茨杰拉德是二十世纪美国文坛上最著名的小说家之一。

  他的代表作《了不起的盖茨比》是一部以完美的艺术形式表现的关于“美国梦”的幻灭这一主题思想的力作。

  作为贯穿美国文学作品中的一个永恒主题,美国梦曾经象征美国人的精神追求和积极进取的精神,然而在20世纪20年代却遭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本文以雅克德里达的解构主义批评的视角解读《了不起的盖茨比》,揭开文本自身尚未意识到的自我矛盾。

  关键词: 《了不起的盖茨比》 解构 价值观念

  《了不起的盖茨比》被认为是菲茨杰拉德最优秀的作品,也是美国小说中最优秀的作品之一。

  小说通过完美的艺术形式描写了上世纪20年代贩酒暴发户盖茨比所追求的“美国梦”的幻灭,揭示了美国社会的悲剧。

  著名诗人,文学评论家T.S.艾略特称之为“美国小说自从亨利詹姆斯以来迈出的第一步”。

  解构主义者提出要解构西方几千年形而上学的思想。

  形而上学的根本特征是惯于为世界设立一个本源(理念、目的、现实、上帝、意识、真理、先验性等),并由这个本源出发设立了一系列二元对立的范畴,如在场与不在场、精神与物质、理智与情感、能指与所指、主体与客体等。

  在这些二元对立的范畴中,总是前者优于后者,后者是前者的衍生、否定和排斥,如声音高于书写,在场高于不在场等,这样就逐步形成了“逻格斯中心主义”“男性中心主义”“声音中心主义”等。

  而解构主义者德里达则通过颠倒等级、消解中心破除了这种统治西方几千年的形而上学思想,颠覆了形而上学的大厦,促使人们在生活中对各种事物进行重构。

  对于形而上学的二元对立范式,解构主义认为,后者并不低于前者,至少具有同等的地位和同样存在的理由。

  雅克德里达的解构批评的基本精神是反对逻各斯中心主义和言语中心主义,否定终极意义,消解二元对立,颠覆“在场”的形而上学,主张阐释的多样性和不可终结性。

  《了不起的盖茨比》对美国“爵士时代”价值观念的批判主要基于相互密切联系的二元对立,即真爱与欲望,过去与现在,东部与西部。

  通过这三组对立,小说刻画了盖茨比对自己梦想的执著追求,揭露了上层社会的浅薄腐朽,批判了现代文明带来的丑陋与堕落。

  一、真爱与欲望

  故事叙述者尼克说:“我开始喜欢纽约,我能体味到在夜晚时它所具有的那种勃勃生机和胆大冒险的氛围,能从观赏车水马龙和川流不息的男女人群中得到无上的满足。

  我喜欢漫步在第五大街,用眼睛从人群中挑拣出几个浪漫风流的女郎,幻想在几分钟以后我将悄然进入到她们的生活之中,既无人知晓又无人反对。

  有时,我想象着跟着她们走到了她们那坐落在人稀灯暗的街头旮旯的住地,她们扭过头来对我莞尔一笑,然后便走进了门,消逝在温暖的暗色里。”在这样的环境下,邂逅一次浪漫的艳遇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说,都是一种梦想和诱惑。

  这样的故事背景注定了其中人物是游戏的态度,如果有人认真对待游戏,那么只能死在别人的游戏环节中。

  尼克对充满欲望的生活方式的向往还体现在他与乔丹的交往之中。

  虽然尼克早已知道乔丹“无可救药般地不诚实”,但是他却没有把此看成严重的缺陷,相反他安慰自己:“女人们不诚实,这绝对不是那种了不得的事……”事实上,正是她的不诚实吸引了他,因为他模糊地认为乔丹虚伪的外表对他来说意味着他或许可以得到性放纵的快乐。

  “我想她从年轻的时候起就开始学会了玩弄手腕和推诿事由,以便既能对世界操一种冷嘲热讽的微笑,又能满足她那坚实活泼的肉体的欲求”。

  二、过去与现在

  小说文本中有几处出现了过去与现在二元对立相抵触的细节,使人不能不怀疑这种对立的真实性。

  例如,小说主人公杰伊盖茨比的过去就远非田园诗般的纯朴宜人。

  “他的父母是终日操劳、一事无成的庄稼人”,他父亲告诉尼克:“有一次他说我吃东西像猪一样,我把他揍了一顿。”实际上,盖茨比觉得他的过去难以接受而对其进行了彻底改造:他离开了家,把名字从詹姆斯盖兹改成杰伊盖茨比,“虚构的那样一个杰伊盖茨比恰恰是一个十七岁的男孩很可能会虚构的理念,然而他始终不渝地忠于这个理念”。

  当盖茨比还只是一个一文不名的年轻上尉时,“他让黛西相信他来自于跟她同一个社会阶层”,后来他还告诉尼克:“我家里的人全去世了,我继承了一大笔钱……此后我像东方的王子似地游遍欧洲的各大首都……收藏珠宝……打打猎,学学画。”由此可见,盖茨比“重温旧梦”的非凡决心实际上无非是逃避过去的决心,因为他所谓的旧梦指的是他最初和黛西的一段恋情,而这段恋情的基础却是一个虚构的、从未存在的过去。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小说旨在以盖茨比体现对浪漫的过去的信念,甚至把盖茨比的梦想同美国早期移民所抱的梦想相提并论,可是盖茨比浪漫的过去在很大程度上是一派谎言。

  三、西部与东部

  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全都来自中西部地区,他们因各种不同的原因来到东部的大都市纽约。

  在尼克的眼里,西部是纯洁的,是淳朴美德的榜样,代表着传统的力量;东部是罪恶的,是世故腐化的都市,是堕落的象征。

  “美好的西部”几乎成了人们长久以来的心灵寄托,西部故事也成了作家们笔耕不辍的文学命题。

  然而,在该小说中东部与西部的对立并不是单纯的地理位置的对立。

  芝加哥是美国中西部一大城市,但是小说暗示它和东部城市一样堕落颓废。

  西部和东部也不是乡村和城市的对立,因为尼克、戴茜和乔丹都在西部城市度过了纯真的年轻时光。

  既然西部和东部并不是纯粹的地理意义上的名词,它实际上是一对抽象的概念。

  二者的对立实际上是未受腐蚀、纯朴的自然――如威斯康星州的“真正的雪”――与的现代文明的对立。

  然而,在《了不起的盖茨比》中,自然和现代文明结合在一起,二者的联系解构了西部与东部的对立。

  对于一部文学文本,历史、作者、世界等历史性因素不是它外在的客体或反映对象,而是它自身构成的成分。

  通过对《了不起的盖茨比》的解构式解读,可以清楚地看到作者对他所抨击的对象既厌恶又迷恋的矛盾态度,既身在其外又身在其中,减小了小说对美国资本主义社会现实的批判力度。

  菲茨杰拉德试图描写美国“爵士时代”时,也把自己思想意识的矛盾写进了小说。

  参考文献:

  [1]菲茨杰拉德著.姚乃强译.了不起的盖茨比[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6.

  [2]程锡麟,王晓路.当代美国小说理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

  [3]肖锦龙.补充、隐喻、重复―――解构视野中的文学与现实关系[J].文艺理论研究,2008.

  《了不起的盖茨比》的象征意义解读【2】

  摘要 象征是一种非常宝贵的文学手法,小说家或剧作家通常采用象征手法来帮助表现人物性格或展现作品的主题。

  本文试从象征意义的三个方面,即事物的象征意义、颜色的象征意义以及人物的象征意义来探讨象征手法在《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运用,从而进一步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及其反映的深刻社会意义。

  关键词:《了不起的盖茨比》 象征

  弗斯科特菲茨杰拉德是美国“迷惘的一代”作家中的一员,“在美国现代小说家中,他是仅次于福克纳和海明威的第三号人物”。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出现了一个经济繁荣的时期,到处呈现的是一派歌舞升平、欢快享乐的气氛,年轻的一代抛开了传统的道德和价值观,沉迷于纸醉金迷、享受作乐的生活当中。

  菲茨杰拉德把这个特定的时代命名为“爵士乐时代”,而他的作品就客观真实地反映了这一时代美国社会的精神面貌、生活气息和社会特征,他是这一时代的化身和代言人,被人们称之为“爵士乐时代的桂冠诗人”。

  于1925年出版的《了不起的盖茨比》集中反映了“爵士乐时代”的生活,深刻地揭示了狂热追求“美国梦想”的人们注定要遭到毁灭的必然结局。

  表面上看,这是一部有关爱情、理想主义及幻灭的小说,然而这并不能体现小说的复杂性及其深刻的含义。

  菲茨杰拉德通过盖茨比这一形象表现出“美国梦想”的破灭。

  “美国梦想”将人们与“美好未来”联系在一起,认为物质财富能帮助实现这一梦想,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盖茨比不理解财富在现实社会中所起的真正作用,他所笃信的“美国梦想”与“美好未来”是虚无飘渺的,与现实格格不入的,盖茨比“一生的遭遇正是美国20年代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无论在思想深度还是在艺术表现力度上,《了不起的盖茨比》都是菲茨杰拉德最优秀的一部作品,它是美国文学中重要的经典名作。

  菲茨杰拉德在这部小说中运用了大量的象征,在使读者深入了解人物性格的同时也增强了小说主题思想的震撼力和艺术表现力。

  “‘象征’一词源自希腊文,是一剖为二、各执一半的木制信物”,随着历史的发展,“这种象征逐渐演化为‘用一种形式作为一种抽象观念的代表’,即流行至今的‘象征’一词的广泛的含义”。

  即象征的最根本特征就是用一种形式代表一种抽象观念,或是用一个“符号”代表它以外的某个事物。

  一 事物的象征意义

  事物的象征在小说中随处可见,但本文中最具有深远象征意义的是那盏“通宵不灭”的在海湾对面黛茜家码头的尽头闪烁着的绿灯。

  它首次是出现在第一章的结尾处,小说的第一人称叙述者尼克见到盖茨比“朝黑黢黢的水面伸出双臂,模样十分古怪,尽管我离他挺远,可我敢发誓他当时在发抖。

  我不禁朝大海方向望去――结果什么也没看到,只有远处那一盏小星星一样孤零零的绿灯,那或许是码头的尽头。”“绿灯”被赋予了多层的象征意义,它象征了盖茨比耗尽了整个生命来追求的美好事物和美好生活,它是金钱、成功、认可的化身。

  然而,无论他得到多少,也不可能得到满足,即使他那宫殿般的豪宅里挤满了上流社会的男男女女,他依然渴望获得黛茜的芳心,黛茜是他至高无上追求的核心。

  后来盖茨比终于如愿与黛茜团聚,这时雾气却笼罩了“绿灯”,尼克想到:“那个灯光对他的巨大意义目前已经永远消失了。

  与以前将他与黛茜隔离开的遥远距离相比,那盏灯似乎离她很近,几乎可以接触到她。

  看上去似乎像星星跟月亮一样接近。

  可现在,它只不过是码头上的一盏绿灯罢了。

  他收藏的宝贝中因此又失去了一件。”黛茜已不再是盖茨比心中的仙女,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是如此巨大,这时的绿灯”暗示着盖茨比必须正视现实中的黛茜。

  象征着盖茨比个人奋斗的理想、希望、目标、方向,所以“盖茨比信仰那盏绿灯”。

  另一方面若将个体的象征与社会历史的象征有机融合起来,这盏“绿灯”又被作者赋予了更深层的含义。

  这一意义是在小说的结尾处体现出来的:“盖茨比信仰那盏绿灯,它就是一年年离我们而去的纸醉金迷的未来”。

  二 颜色的象征意义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另一个成功之处的是颜色的运用。

  作者菲茨杰拉德运用了一系列的颜色意象帮助深化了小说的主题。

  绿色是蓝色与黄色的混合色,它象征了盖茨比那无望地纠结在一起的梦想和财富。

  在黛茜家码头的尽头有一盏绿灯,那就是盖茨比梦想的化身。

  盖茨比凭着自己的拼搏奋斗获得了巨大的财富,而财富和梦想的纠结意味着盖茨比对黛茜追求是建立在金钱基础之上的,这也是盖茨比的悲剧所在。

  绿色同时也象征了春天以及新的开始。

  盖茨比将绿灯视作与黛茜重聚的希望之星。

  同样,小说结尾处,尼克将盖茨比的梦想及绿灯与美国梦想联系起来,“新世界的一片清新碧绿”象征了充满希望的未来。

  菲茨杰拉德用蓝色象征梦想和非世俗的因素。

  小说中埃克勒伯格大夫的那双瞳孔巨大的眼睛是湛蓝的,它被当作了上帝的眼睛。

  默特尔身穿蓝色的裙子,暗示了她想摆脱琐碎平凡的生活与汤姆私奔的渴望。

  盖茨比家蓝色调的园子、蓝色的草坪、身着蓝色制服的司机都显示出人们能在这里抛开世间的烦恼尽情地享受。

  这片蓝色的草坪也是盖茨比生命中一个重要部分,“他远道而来,最后找到这片蓝色的草坪,他的梦一定让他感到近在咫尺,不可能抓不到手”,蓝色草坪将他与心中女神的距离拉近,使他对前途寄予希望。

  黄色是书中一种主要的象征色,它代表了财富与奢侈。

  黛茜撞死默特尔的黄色汽车向我们暗示了被称之为“上流阶层”的有钱人是多么的不负责任。

  势力的富人总与黄色调分不开――黛茜被称为“金色女郎”,乔丹有一头“枯叶般的黄头发”,盖茨比系着“金色的领带”,晚会上两位姑娘也“穿着黄裙”。

  灰色象征了梦想的破灭。

  “灰烬山谷”中的一切都是灰色的,这里的人们没有梦想,他们面色苍白、毫无生机地生活着,整日为生计而奔波,毫无希望可言。

  乔丹的眼睛也是灰色的,她外表美丽、内心空虚,对一切都缺乏深切的关爱,生活没有计划,未来也没有梦想。

  三 人物的象征意义

  菲茨杰拉德曾说过“我的这部小说大概可以称得上是有史以来写得最精彩的美国小说之一。”《了不起的盖茨比》的成功之处就在于作者将个人经历外化成整个国家的经历,从而创造了一个美国神话。

  盖茨比的生活经历沿用了一个清晰的模式:“梦想――幻灭――失败与绝望”,从盖茨比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中,读者可以看到菲茨杰拉德本人生活的再现。

  菲茨杰拉德出生在一个小商人家庭,依靠母亲继承的微薄遗产完成了在普林斯顿大学的学业,1920年《人间天堂》出版后,他一举成名,这时名利双收的他又重新赢得了他那“最漂亮的姑娘”珊尔达。

  然而,婚后的生活并不是那样的如意,珊尔达身患精神疾病,当时美国正处于经济萧条时期,小说创作也落入低谷,生活举步维艰。

  菲茨杰拉德在《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赋予了盖茨比深刻的象征意义。

  盖茨比的个人遭遇与美国20世纪初几十年的境遇极其相似。

  菲茨杰拉德通过盖茨比的梦想的破灭对战后美国社会的伦理、价值观等提出了尖锐的批判。

  美国曾是一片“清新碧绿的新世界”,正“迎来人类最后的也是最伟大的梦幻”,而如今为了给现代文明让路,这片原始森林已被摧毁殆尽,唯一合适的象征就只剩下“灰烬山谷”――一个“人间地狱”,现代人就是在这块贫瘠的土地上毫无生机、毫无意义地生活着。

  将盖茨比的个人生活在很大程度上与美国的文化历史作类比正是菲茨杰拉德所取得的最大成功,作者采用象征手法抒写了战后“迷惘的一代”对于美国的失望,对于传统价值、传统理想的忧患以及对于美国梦幻灭的悲哀。

  TS爱略特在《了不起的盖茨比》初次面世时曾评说:“在我看来,这是自亨利詹姆斯以来美国小说所迈出的第一步。”

  作为美国文坛的经典名作,《了不起的盖茨比》的地位是经久不衰的,它已经超越了时间的界限。

  时间的年轮已经进入了21世纪,重读这部小说,使我们不仅欣赏了作者精湛的写作技巧,同时也了解到那个特殊的年代里年轻人的追求与梦想。

  “在‘知识经济’、‘信息技术’已进入人们生活的今天,在重新阅读菲茨杰拉德的作品时,我们会发现,历史的发展自有其自身的规律和惊人的相似之处,当今社会存在的不少问题早已在菲茨杰拉德的作品中被描绘过了。”于是这部小说被赋予了新的活力,给予我们新的启示,鼓舞我们奋力向前,逆流而上。

  参考文献:

  [1] 吴建国:《菲茨杰拉德研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年。

  [2] 张秉真、章安琪、杨慧林:《西方文艺理论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

  [3] 金贞培:《韩国民族的文化和起源》,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年。

  [4] Jackson R.Bryerand Fitzgerald F.Scott. The critical reception[M].New York: BurtFranklin,1978.

  [5] Fitzgerald F.Scott.The crack up[M].New York:A New Directions,1993.

  [6] 贾文浩、贾文渊译:《了不起的盖茨比/夜色温柔》,燕山出版社,2001年。

  《了不起的盖茨比》的解构主义解读【3】

  摘 要:《了不起的盖茨比》对美国“爵士时代”价值观念的批判主要基于三个相互密切联系的二元对立,即过去/现在、天真/堕落、西部/东部。

  然而,经过对小说的解构式阅读,可以清楚地看到,文本在这些对立上所存在的矛盾和差异,暴露出作者对他所抨击的对象既厌恶又迷恋的矛盾态度,从而削弱了小说对美国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批判力度。

  罗伯特亚当斯曾在《纽约评论》中对菲茨杰拉德作出了如下耐人寻味的评语:“菲茨杰拉德为什么能使人如此着迷?看来重要的一点是,他的写作与他本人的生活是分不开的。”①菲茨杰拉德的一生充满了矛盾。

  他虽然清醒地认识到美国“爵士时代”繁荣的外表下的精神危机和道德沉沦以及金钱对人性的腐蚀作用,但自己却置身于享乐的世界,追名逐利,因疯狂纵乐、花天酒地、挥金如土而遐迩闻名,享有“菲茨杰拉德传奇”之称。

  实际上,在他生前,这种传奇比他的创作更吸引人们的兴趣。

  他对腐朽的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态度贯穿于他的大部分作品,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了不起的盖茨比》。

  《了不起的盖茨比》(以下简称《盖茨比》)自1925年问世迄今已80余年了,但人们对这薄薄的一本书的研究和评论从来没有中断过,可谓说不完,道不尽。

  究其原因,恐怕主要是因为文本的内在矛盾和差异破坏了整体性,使任何试图揭示作品单一的最终意义的解读难以令人满意。

  巴特和德里达所代表的解构主义,力图超越柏拉图以来西方的形而上学传统,超越结构主义对文本的结构中心与共时性研究的偏执,亦为解读《盖茨比》这样的作品提供了新颖而有效的方法,因为“解构主义者阅读的是叙事中的矛盾,其目的在于保留这种矛盾,而不是将叙事简化为一种稳定而唯一的结构或意义”②。

  美国解构主义批评家芭芭拉约翰森指出:“解构不是‘破坏’的同义词。

  事实上,解构更接近于‘解析’(analysis)一词的原意……文本的解构性不是由随便怀疑或任意颠倒来进行的,而是由认真梳理文本内部的意指过程中势不两立的力量而产生的。

  如果在解构性阅读中破坏了什么,那不是文本的问题,而是一种表示方式超过另一种表示方式,并明显地占据主导地位的缘故。解构性阅读是一种从文本自身中分析其差异特征的阅读方法。”③文学文本中的差异往往表现为其意识形态框架的局限性和由此产生的自相矛盾之处。

  为了发现这个意识形态框架,了解它的局限性,解构式阅读在文本中寻找同主题相冲突的意义,集中于文本似乎没有意识到的自相矛盾之处。

  行之有效的第一步通常是发现文本中构建主题的二元对立。

  二元对立是一种等级体系,其中对立之一方对另一方拥有特权,因此,发现这种二元对立并确认对立的哪一方占有优越的地位就可以发现作品所宣扬的意识形态。

  解构主义解读会进而显示出文本包含着相反的暗示,从而推翻这种等级。

  用这种方法解读《盖茨比》可以清楚地看到,文本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批判被文本自身所暴露出的矛盾所削弱。

  毫无疑问,《盖茨比》的创作宗旨是批判美国20世纪20年代的价值观念。

  小说中美国价值观念的颓败表现为沃尔夫山姆的为非作歹、黛西的浅薄虚假、汤姆的背信弃义、乔丹的玩世不恭、梅特尔的粗俗鄙陋、参加盖茨比宴会的宾客的自私轻浮。

  这是一个空虚的世界,物欲横流、享乐至上、冷酷无情、庸俗粗鄙。

  小说中的一个重要场景灰土谷可谓是这个世界精神贫瘠的隐喻,象征着T.S.艾略特所谓的现代精神“荒原”。

  《盖茨比》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主要基于三个相互密切联系的二元对立,即过去/现在、天真/堕落、西部/东部。

  小说具有浓厚的抚昔怀旧的情调,以今昔对比凸显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十年中美国的堕落。

  书中有很多追忆过去的段落与对美国20年代的描绘并置,使人想起纯朴宜人、田园诗般的过去,提醒人们美国失去的是什么。

  其中最精彩的一段出现在小说将近结束时。

  此时故事叙述者尼克卡拉韦由于他在东部的经历而大失所望,不禁回忆起他在威斯康星州度过的青少年时代。

  他想起了那时的风俗传统,不变的生活方式以及亲密的人际关系,从而更清楚地认识到东部生活的和怪诞。④

  然而,小说文本中有几处出现了与过去/现在二元对立相抵触的细节,使人不能不怀疑这种对立的真实性。

  例如,小说主人公杰伊盖茨比的过去就远非田园诗般的纯朴宜人。

  “他的父母是终日操劳、一事无成的庄稼人”,他父亲告诉尼克,“有一次他说我吃东西像猪一样,我把他揍了一顿”。

  实际上,盖茨比觉得他的过去难以接受而对其进行了彻底的改造:他离开了家,把名字从詹姆斯盖兹改成杰伊盖茨比,“虚构的那样一个杰伊盖茨比恰恰是一个十七岁的男孩很可能会虚构的理念,然而他始终不渝地忠于这个理念”。

  当盖茨比还只是一个一文不名的年轻上尉时,“他让[黛西]相信他来自于跟她同一个社会阶层”,后来他还告诉尼克,“我家里的人全去世了,我继承了一大笔钱……此后我像东方的王子似的游遍欧洲的各大首都……收藏珠宝……打打猎,学学画”。

  由此可见,甚至盖茨比“重温旧梦”的非凡决心实际上无非是逃避过去的决心,因为他所谓的旧梦指的是他最初和黛西的一段恋情,而这段恋情的基础却是一个虚构的、从未存在的过去。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小说旨在以盖茨比体现对浪漫的过去的信念,甚至把盖茨比的梦想同美国早期移民所抱的梦想相提并论,可是盖茨比浪漫的过去在很大程度上则是一派谎言。

  纵观过去几百年的西方文学,怀旧之情乃是每个时代通俗小说所共有的老套,《盖茨比》似乎亦未能摆脱窠臼,不免在过去/现在的对立上产生了疏漏,暴露出其对过去的虚构性。

  《盖茨比》中天真/堕落二元对立也是一个不稳定的对立,暴露出诸多的矛盾和破绽。

  例如,尼克虽然充当着小说谴责那个时代的堕落的代言人,对布坎南所代表的堕落深恶痛绝,但同时自己却强烈地受到这种堕落的吸引和诱惑。

  尼克说:

  我开始喜欢纽约了,喜欢它夜晚的那种奔放冒险的情调;喜欢那川流不息的男男女女和车辆给应接不暇的目光带来的心满意足。

  我喜欢沿着五号大街漫步;从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挑出几个风流女子,并想象几分钟之后我便进入她们的生活,但从不为人所知或遭人反对。

  有时候,在我脑海里,我跟着她们走到在僻静街角上她们所住的公寓,在她们走进家门前回眸一笑,然后消失在温馨的黑暗之中。

  尼克虽然没有把想法说完,但这段话的斜体部分清楚地说明他想象自己跟着这些女子走进“温馨的黑暗之中”;她们的微笑是一种邀请的微笑。

  换言之,城市“那种奔放冒险的情调”对他来说是由它所提供的无限艳遇的可能性。

  这不是尼克青少年时代具有传统道德标准、“只有儿童和年迈的老人可幸免于无休止的闲言碎语”的威斯康星州,而他似乎也为此深感庆幸。

  尼克和乔丹的关系也暴露出小说所谴责的堕落对尼克的吸引力。

  乔丹相貌迷人,但是不诚实,她的世界是无所顾忌寻欢作乐的世界。

  尼克不仅认为 “女人不诚实,对此不必苛责”,甚至喜欢乔丹的不诚实,因为他相信这有助于掩盖他所渴望的秘密的风流韵事:“我认为她在年纪很轻的时候就开始耍弄花招,以便对世人保持那个冷漠傲慢的微笑,而又能满足她的坚实矫健躯体的要求。”

  另外,尼克声称,是“生活的变幻无穷和多姿多彩”使他“既感到陶醉又感到厌恶”,其实是他难以抗拒现代社会的极度庸俗和浮华。

  因此,在小说集中体现庸俗和浮华的种种场面中,无论是盖茨比的豪宅中举行的通宵达旦的宴会,还是汤姆和梅特尔的公寓套房里的纵酒狂欢,尼克都喝得酩酊大醉,迟迟不忍离去。

  由此可见,作为小说的道德中心,尼克反映了作者意识形态的局限性及其对穷奢极欲、灯红酒绿的生活的眷恋。

  尤其发人深省的是,小说对下层阶级的代表乔治威尔逊的刻画几乎颠覆了天真和堕落的对立,违背了小说的创作宗旨,表现出意识形态在文本中的自身否定。

  乔治是小说中唯一真正天真的人物和无辜的受害者。

  他从不伤害人,对谁都信任,像孩子一样单纯。

  虽然他和盖茨比一样也是个梦想家,但他安分守法,惨淡经营,被迫生活在灰土谷中。

  然而在这部痛惜失去的天真的作品中,对唯一真正天真的人物的刻画却是否定性的。

  威尔逊被描写成一个无知、毫无个性的可怜虫。

  这同小说对富人绘声绘色、极尽语言之华美的描写形成鲜明对照。

  这样,小说不仅否定了不甘堕落的天真,而且掩盖了压迫下层阶级的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现实。

  小说由过去/现在、天真/堕落二元对立所支撑的主题结构同西部和东部相对立的地理结构密切相关。

  过去的天真同尼克的威斯康星州以及养育黛西和乔丹的路易斯维尔联系在一起。

  虽然盖茨比在北达科他州和明尼苏达州的青少年时代是他一生中不愉快的时期,但是小说把西部同十七岁的詹姆斯盖兹的天真的梦想联系在一起,当时他“在苏必利尔湖的沙滩上闲逛,身穿一件破旧的绿色运动衫和一条帆布裤”。

  相比之下,现在的堕落同20世纪20年代以纽约为代表的东部联系在一起。

  由此可见,小说中的西部和东部分别代表着传统的社会准则和理想与现代的道德颓废和玩世不恭。

  尼克在小说第九章中对他讲述的故事所作的分析显示了他对这一对立的敏感性:虽然故事的背景是东部,但它“归根到底是一个西部的故事”,因为它讲述的是起初来自阿巴拉契亚山脉以西的人(如所有主要人物)对东部沿海地区的生活节奏和生活方式的反应。

  然而,西部/东部的这种对立也被文本自身的差异所解构。

  例如,在曾使盖茨比命运发生转折的丹科迪身上可以看到所有三种对立的不稳定性。

  丹科迪是西部拓荒者的代表,“一八七五年以来每一次淘金热的产物,从内华达州的银矿到育空地区的金矿都能见到他的身影”。

  盖茨比追随他,得到了他的“独特而实际的教育”。

  而丹科迪又是“一个头发花白、服饰花哨的老头子,一张外表刚毅、内心空虚的面容――一个沉湎酒色的拓荒者,他在美国生活的某一阶段把边疆妓院和酒馆的粗犷和狂暴带到了东部沿海地区”。

  显而易见,丹科迪以及他所代表的历史时期不仅颠覆了纯朴而天真的过去这个神话,而且透露出西部对东部的腐蚀。

  当然,最充分暴露小说意识形态方面的矛盾的是对盖茨比的人物塑造。

  小说一方面用浓重的笔墨对盖茨比及其所代表的美国梦加以赞扬,把他描写成一个浪漫的英雄,一个生不逢时的骑士,心中蕴藏着他那“永葆清纯的梦想”,迷失在浅薄庸俗而无法理解他的时代;另一方面则极力淡化乃至掩盖他为了实现理想所采取的不道德和违法的手段,从而把盖茨比浪漫化的同时,也把产生他的堕落浪漫化了。

  其实,盖茨比追求他想要的东西时采用的手段比布坎南之类更加残忍和卑劣。

  他靠贩卖私酒和假证券以创记录的速度发了横财,而支撑着他浮华的生活的则是一个十分黑暗凶险的世界,充满了、犯罪和死亡。

  这是小说所描写的的代表迈尔沃尔夫山姆的世界。

  用沃尔夫山姆的话来说,是他把盖茨比“从零开始培养起来,从阴沟里捡来的”。

  在沃尔夫山姆派去为盖茨比效力的杀气腾腾 的仆人身上,从盖茨比接到的(以及盖茨比死后尼克偶然接到的)来自罪犯的电话中,也能瞥见盖茨比的背景。

  因此,所谓盖茨比的“永葆清纯的梦想”实则是一个的梦,因为盖茨比是通过犯罪活动来实现这个梦想的,不仅使他自己堕落,也直接或间接地导致了他人的堕落。

  甚至盖茨比对黛西的追求也具有的特征。

  他最初在路易斯维尔黛西的娘家追求她时,“让她相信他来自于跟她同一个社会阶层”,而实际上,“他背后没有生活优裕的家做后盾,而且只要全无人情味的政府一声令下,他随时都可以被调到世界上任何地方去”。

  “于是,他充分利用他的时间,占有他所能得到的东西,狼吞虎咽,肆无忌惮――终于在一个十月的夜晚,他占有了黛西”。

  这种语言远非爱情的语言,反倒使人联想到盖茨比在遇到黛西之前与丹科迪的可疑的交往以及他们初恋之后盖茨比所从事的犯罪活动。

  必须指出,盖茨比的浪漫特征在很大程度上是故事叙述者尼克卡拉韦心理投射的产物,因而不足为信。

  尼克年届而立,但仍然靠父亲资助到东部来闯荡,因而常常流露出对前途的担忧和焦虑。

  如他自己说的那样,他担心等待着他的是,“相知的单身汉逐渐消失,热烈的感情逐渐冷淡,头发逐渐稀疏”。

  加之他这次东部之行的遭遇和由此产生的幻灭感,他急需增强对前途的信心。

  因此,刚过而立之年的盖茨比在经济上的成功及其对未来的乐观和自信对尼克具有强烈的吸引力。

  尽管他声称出自内心鄙视盖茨比,但他仍不禁与盖茨比认同,甚至在叙述中把盖茨比浪漫化了,在刻意渲染他的天真和高贵的同时,淡化和掩盖他荒诞和堕落的一面。

  尼克浪漫化的叙述很容易影响和蒙蔽了读者。

  有趣的是,自从《盖茨比》出版以来,评论界也一直存在着这种浪漫化倾向,把盖茨比的梦想理想化,而对他为实现这个梦想所采用的手段或置之不理或视为无足轻重。

  有些评论家坚持认为,盖茨比一直到最后都“保持着自己的天真”⑤,他的“品格完好无损,没有被他周围的堕落所败坏”⑥,代表了“精神的抵抗力”和“对粗鄙和庸俗的污染的免疫力”⑦。

  美国的弗里德里克霍夫曼教授曾经一针见血地指出,“盖茨比根本配不上菲茨杰拉德给他的地位,也不配尼克卡拉威在小说结尾时在他的记忆里所作的浪漫赞美”⑧。

  对于一部文学文本,历史、作者、世界等历史性因素不是它外在的客体或反映对象,而是它自身构成的成分。

  经过对《盖茨比》解构式解读,可以清楚地看到作者对他所抨击的对象既厌恶又迷恋的矛盾态度,既身在其外又身在其中,从而削弱了小说对美国资本主义社会现实的批判力度。

  菲茨杰拉德试图描写美国“爵士时代”时也把自己思想意识的矛盾写进了小说。

  因此《盖茨比》在批判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同时,客观上对其又进行了重新包装和销售。

  文本的这种双重倾向使结束语具有特殊的讽刺意味:如果人们的确“奋力搏击,好比逆水行舟,不停被水浪冲退,回到了过去”,那么在这部小说中有某种东西加强了这股逆流,使人们在资本主义的魔力下不停地往回退。

  盖茨比最终没能实现美国梦,但是小说则可能诱使许多读者继续痴迷于这个梦想。

  ① 引自秦小孟主编《当代美国文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年版,第65页。

  ② 马克柯里:《后现代叙事理论》,宁一中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46页。

  ③ 赵毅衡主编:《符号学论文集》,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564页。

  ④ 菲茨杰拉德:《了不起的盖茨比》,姚乃强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48-第149页。

  本文作品引文部分均出自此书,不再另注页码。

  ⑤ Rose Adrienne Gallo, F. Scott Fitzgerald, New York: Ungar, 1978, 43.

  ⑥ Arthur Mizener, ed., F. Scott Fitzgerald: A Collection of Critical Essays, Englewood Cliffs: Prentice-Hall, 1963, 105.

  ⑦ Harold Bloom,ed,Modern Critical Interpretations: F. Scott Fitzgerald’s Great Gatsby,New York: Chelsea House,1986, 13.

  ⑧ Frederick J. Hoffman, The 20’; American Writing in the Postwar Decade,New York: Collier Books,1962, 142-43.

【解读了不起的盖茨比】相关文章:

了不起的盖茨比阅读心得06-16

了不起的盖茨比的文体特征10-05

了不起的盖茨比的历史意识10-05

了不起盖茨比读书心得09-30

《了不起的盖茨比》读书心得03-13

了不起的盖茨比读书心得02-14

《了不起的盖茨比》读后感12-15

了不起的盖茨比的读后感10-09

了不起盖茨比读书心得范文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