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类毕业论文

南阳汉代画像石刻对动物装饰教学的现实意义艺术论文

时间:2023-03-24 03:57:14 艺术类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南阳汉代画像石刻对动物装饰教学的现实意义艺术论文

  文化大师鲁迅对汉画像石刻的竭力推介、工艺美术教育家雷圭元对汉画题材作的“装饰画”的定位1、著名画家吴冠中在南阳“汉画馆”对歌舞画像石异常激动的神情……让人感受到汉画的艺术价值。

南阳汉代画像石刻对动物装饰教学的现实意义艺术论文

  一、南阳汉画在动物装饰上的表现

  汉代的南阳是著名的帝乡,“河南帝都多近臣,南阳帝乡多近亲”2,王侯、皇亲、贵戚、达官富豪聚居在这里,凭着他们的特权,可以超越制度的限制,把坟墓筑得非常豪华,而且“子为其父,妇为其夫,争相仿效”3,墓葬雕画镌刻装饰便是这种厚葬之风的产物。南阳汉画像石不同于其他地区汉画像石,天象地貌,人兽神灵,歌舞杂技,日常生活画像均表现出一种自由创作。

  南阳的汉画像石里以动物为主的题材占已出土画像的一半,同期有的很写实,有的很浪漫,有的接近意象透抽象。先民与自然,与动物密切交织,密切亲和的场面尽在独具魅力画像上,人与动物相互撕斗,同演技耍杂,共同成仙入神等皆形肖神现,宏伟壮美。自然界猛兽对人类的斗霸既惨烈又蕴含着智谋。但在刻画牛的时候,牛恬静闲适温顺踏实和对手争斗中的暴躁粗野、俯首鼓目形成鲜明对照。虎豹类野兽与人不和,但在《羽人升仙》里一个个由兽身成为神灵,变得飘逸优雅。内容对形式的约束,在动物图案设计上变形取意是道难题。变形要变美,要变出意味,在设计上是一次重新创造。“既体现艺术家应该享受的自由,又标志着艺术家应该遵循的制约”。

  南阳汉画石像在形式语言上活泼、自由。那引颈欲飞的凤鸟,《田猎》中猎犬和疲于逃命的野兔,均用将四肢拉长,将追与逃的韵律,张弛与聚气的灵动刻画得恰到好处,充分表现了人类对自身以外的自然界的理解和把握。人们对动物灵性的领悟在虚幻的神兽搏击中得到了体验和观照。其中《雷公车}上的三只飞腾嘶喊的神虎形象,《羽人升仙》中龙、兕的生死搏击,《龙虎争斗》中的惨烈、亢奋,表现的均是一种充满了勃勃生机的灵性和色彩情感的斑斓。《车骑出行》里马在奔驰、车却没有轻飘之意,静与动默契结合使整个画面富赋节奏具韵律、起伏前进有动感的视觉效果。无论是天上飞的、地上跑的动物,其形象体块及其飞动、流动的灵性,呈现一种王者风范,在美术史上堪称空前绝后。这些看得见、能触摸到的、常见常新值得反复品味的汉代雕刻艺术,使现代人为之叹服,也为当今设计教学注入新的活力。

  二、南阳汉画像石对动物图案教学的外延

  现成的动物图案教学方式一般采用动物的写生、动物画的临摹,经归纳、整理、夸张、变形等转化为装饰图案。客观原因使我们无法有古代人那样的水丰林茂生活环境,可观赏到的不是动物园铁槛里的毫无深山大泽之威的人性化的“野兽”,就是稀少的飞禽家兽。动物图案教学主要是借助参考书或有限的音像图片对照比较进行的。加上设计教学分门别类,课程的细化,教动物图案只讲动物不谈人;教设计欣赏的只管动嘴讲述不施动手操作;教创作的,单教创作的套路不涉猎艺术深层路径开窍。艺术设计教学之间的互动交流不畅,理论与实践脱节严重,再加上描绘的对象多为芥草、动物之类,陈旧重复的内容造成大批学生对基础课的漠视。要因地制宜发挥教育主观能动性,盘活历史文化资源,使基础图案教学走出低谷,成为基础图案教学的当务之急。

  1.用文化滋润艺术——汉画对设计教育理念的破译

  从装饰角度看,动物的形象变化不能照搬生活,为生活所束缚。但如果脱离生活,凭空臆造则作品显然离奇古怪,似驴非马。汉画像石里的“龙”“凤”是人们想象出来的灵物,但觉得合情合理,舒服又美观。这主要是符合了爬行动物和鸟类的结构关系而感到极为得体,是以现实生活为载体的极好个例。既要生活中的真实,又要按美的规律复述生活中的真实。因为生活中还有许多不易描绘的事物和设有艺术特色意味的东西,还要受艺术原则不典型受局限的制约。如汉画像石大都采用影像表现法,不论动物、人物或建筑画像,挑选最佳角度,选取最佳动势是造型的一大特色,这样易刻画,易表现,其最典型特征极富装饰感,以文化理念为抒情渠道,以虚构、幻想加真实表现人的思想情感。

  2.变繁杂为简约——汉画对设计语言的运用

  汉代艺术家精湛地把握了造型艺术中气韵生动的规律,重在提炼取舍,减去繁杂赘复的部分,使动物形体虽简练而结构却严谨,动态虽粗野而节奏富有韵律,刻画出不同对象的异貌特征,概括的块面是显示以力量,流畅的线面上呈现以多姿色。

  实际上,图案设计的过矫饰则虚,过符艳则假。留有刻画空间,形散意联,藏露含秀,让观赏者想象补救那些隐藏的秀。要知道,描绘越具体,交待得愈清楚,艺术的境域就愈走向狭窄。汉画像石中的动物造型之所以感人,就是它内涵里透露出奇趣。把动物身上共性缩小,个性放大,删其枝节,突其特征,动物间相异的部位,往往是代表它们特征的地方。南阳汉画像石中有各种虎、牛、象、龙等动物,只要细心领悟就会发现,所有动物腿的结构形状基本相似,如果说有不同之处就在腿的粗细、长短上有差别。但从大的形象团块塑造上,却鲜明感受到脱缰的野牛,颈弯张背,全力准备迎战。行驰的骏马随贵族出没悠然自得,随军出征御敌则充满朝气。龙的形象,有的仿蛇,生出四肢,有的龙头生角,肋间插翼,总的还带有走兽的特点。无论这些画像石上的动物装饰如何变化,给人的灵性感觉总没改变,且更加突出完美。既没有夸张过火,也没夸张不足,不温不躁,恰到好处。

  3.以人为本——汉画对设计教学的终级要求

  从古至今,不同时代的绘画、雕塑、装饰作品表现的永恒主题,无论借何种表现语言,艺术家发挥何等想象,竭尽全力表现的是“人”。汉代的“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学说和谶纬迷信、阴阳五行是搅在一起的,成为统治人的思想理论工具。统治阶级梦想着生前享受富贵荣华,死后就步入天堂成仙为神,永保富贵。社会底层的贫穷人,入土后也梦想着能摆脱贫困过上等人的生活,于是出现了反映《乘龙升仙》等内容的画像石刻。生翅入仙,气度不凡,神韵使这些动物有了“灵魂”和思想。剥开动物的外形,已不是简单的自然属性的动物了,它蕴藏着作者的思想和信仰的追求,表现的是人本身。

  赏识汉代艺术家,并不是为他们的信仰理念加以推广,而是要把他们那样使装饰动物及其他题材有益的东西整理归类,使它成为当今艺术设计教学的一部分。尤其是动物装饰方面,重要不是去刻意模仿,而是要体会汉代艺术家如何发现美的,又是如何抓住一些运动规律,着意使作品达到人的自身追求上。要使学生懂得,文化的底蕴是创作的生命补给。否则,制作出来的动物装饰只能是个空壳;空壳只能算是无生命的标本。要超出动物本身,就需储备一定的文化知识,关心社会变革,融汇哲学的发展,热衷生命科学的进展等等。曾经文化深层的淬砺,才能使你熟悉了的、精心刻画的动物富有生命的朝气,含盖时代精神。汉代艺术家用“三足乌”代表生生不息,光明无限的太阳。多条河鱼合力拉着“河伯”在天界上飞驰,象征着集体的力量之可贵。与兽斗,不单要解释一种生命本能,同时还要说明自然界里的斗争,既要斗勇又要比智,喷薄出人类力量的奇崛和无畏。这些动物形象作为封建贵族墓室上的装饰,已不再是一般的飞禽走兽了,它要驱邪镇魔,消灾避祸,赋予了走兽神圣的使命,实际是人的感情和希望的外延。艺术家从来都是像表现人类一样表现动物,寄予它们以人的追求与向往,以人为本,自古以来都是美术赋予生活的终极使命,今天更应如此。

  4.融合新机——汉画对现代设计教学的启示

  鲁迅先生说过:“采用中国的遗产,融合新机,使将来的作品别开生面。”汉画像石刻是视觉艺术的精品,是汉代的“装饰画”,对艺术设计专业教育的参鉴作用是明显的,教育不能停留在“本本主义上,像汉代画像石刻艺术如果仅仅了解美术史上的点滴分析和描述,不用心领悟、动手描描刻刻,要想真的把握一种艺术是很难的。

  首先,南阳汉画不是墨守成规的艺术。就题材表现形式上是对秦以前尤其是楚画、商周青铜器的纹饰的学习继承的结果。但在线条的勾勒上、形象鲜明上和绘画简约整体上又体现一种创新精神,成为中国古代雕刻艺术的一个新的“里程碑”。汉代艺术家是在自由开放“百家争鸣”大文化圈里从事着他们神圣的劳动。为了把握物象的神情异态少不了流动的观察、细致的速写记录和动势的体会,进行一番“研阅以穷照”、分辨真伪、抓住本质、区别主次,以至于打破视觉常性的观察。从现代设计要求看,要关心学习的范围比汉代艺术家要宽泛得多了,需要在艺术史海洋里洞察理解的概念要比汉代艺术家更深刻多了。学习汉画像石艺术的精髓既要观其貌又要提其神,牢牢把握文化深蕴和艺术个性。如教学上,让学生在“写生”过程,对客观对象细心体察到了如指掌的程度,在此基础上再“变化”时左右逢源。其次,汉画是汉代艺术家投入大量精力,集体协作的艺术作品。这也是我们在教学上,最易忽略学生们在创作过程中发挥集体意识作用。试想,汉代从采石、运输、打磨、设计、雕刻、安放哪一项不是集体劳作的结果?通过在学生中提倡一种集体意识,把综合驾驭知识的能力表现出来,可采用集体创作,共同完成一项设计,让他们在集体劳作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各地都有各具特色和优势的文化资源或民间艺术,只要我们善于借鉴,勇于尝试,都能从中汲取意想不到的营养。这不仅是美术教育的需要,也是变革时代的要求。

  注释:

  ①雷圭元《中国图案作法初探》

  ②《后汉书·刘隆传》

  ③清光绪《南阳县志》

【南阳汉代画像石刻对动物装饰教学的现实意义艺术论文】相关文章:

汉代园林艺术论文10-08

汉代画像砖石农耕图像的造型特色10-26

建筑装饰现代艺术论文10-08

汉代漆器装饰纹样的类型与特点分析论文10-11

服装装饰艺术论文三篇10-08

解读南阳汉画像石的档案学意义10-05

小学语文教学的艺术论文10-08

高师扬琴教学艺术论文10-13

汉代的统治思想学说10-05

关于汉代的推恩令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