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分类医学毕业论文

感觉门控异常的研究

时间:2023-05-07 06:04:14 医学分类医学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感觉门控异常的研究

  感觉门控异常的研究【1】

感觉门控异常的研究

  【关键词】 感觉门控;PPI;P50

  感觉门控(sensory gating,SG)是大脑的一种正常功能,是指大脑对感觉刺激反应的调节能力[1],它能特异的抑制无关、冗余的感觉刺激输入,并且通过滤掉无关刺激使大脑更高级的功能不被感觉刺激所超载。

  感觉门控的缺损导致无关刺激超载,最终可导致与认知、注意有关的各种精神症状障碍,如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癫痫和阿尔茨海默病等症状。

  感觉门控缺损一直被认为是精神分裂症的一个主要病理生理基础。

  近年来,发展了两种对感觉滤过量定量测定的较为成熟模式即:惊反射的前脉冲抑制(Prepulse inhibition of the startle response PPI)和P50听觉诱发电位抑制(P50 auditory-evoked potential suppression,AEP-P50)。

  PPI和AEP-P50被用于评价神经功能调控的损伤程度,检测精神分裂症患者抑制性缺失的临床特征。

  精神分裂症患者、具有分裂性人格障碍的个体以及无临床症状的亲属都有一定程度的PPI和P50抑制缺损,可以根据感觉门控能力缺失与否进行精神疾病的诊断。

  本文介绍了PPI和P50的概念以及这两种模式在精神科的应用。

  1 PPI

  1.1 PPI的定义

  惊反射的前脉冲抑制(PPI)是出现在强的惊反射刺激之前一定时间内的弱感觉刺激对惊反射活动所产生的抑制作用。

  惊反射是由一种较强的感觉刺激如听觉刺激、触觉刺激和前庭觉刺激引起的动物广泛快速的肌肉收缩。

  惊反射表现出了很大的可塑性和行为的多样性,故其能提供衡量各种认知、注意、感觉和感觉运动整合加工过程的独特方式。

  1963年,Hoffman和Flesher发现脉冲式的(500 ms开放与500 ms关闭相间隔)的背景噪音可以将由85分贝的声音刺激产生的惊反射减小80%;1965年,Hoffman和Searle报道[2]在引起惊反射的声音刺激前的20 ms~500 ms内对大鼠施加一个本身不能引起惊反射的声音刺激,可以将惊的幅度减小80%。

  后来人们又发现这种本身不能引起惊反射的刺激还可以是触觉刺激或视觉刺激。

  这是一种跨哺乳动物种系所共有的感觉运动门控现象。

  PPI实际上是通过运动系统的活动来反映脑内的一种信息加工保护机制的激活过程[3]。

  PPI具有很高的可重复性,在人类通常通过肌电图描记法来记录眼轮匝肌的收缩程度来检测。

  近期的研究表明[4],通过弱刺激向大脑传递的信息影响着PPI。

  在PPI的认知模式方面,在弱刺激到强刺激间隔为120 ms条件下,如果指导受试者忽视弱刺激时就会发生自动注意的加工过程。

  相反,让受试者注意弱刺激时控制注意的调节加工过程就被激活[5]。

  1.2 PPI在精神科的临床研究

  Braff等人[6]于1978年首次报告了在精神分裂症病人中PPI缺失的现象,进一步的临床研究还发现精神分裂症病人PPI的异常与几种重要的临床阳性和阴性症状有密切的相关,如PPI缺失与精神分裂症病人的认知缺陷、思维障碍和精神涣散有显著的相关。

  PPI损伤可以在无症状的患者,没有经过药物治疗的患者、精神分裂症患者和他们的直系亲属中观察到。

  Mackeprang等[7]经过前瞻性研究证实,在精神分裂症早期阶段和未用药物之前就有PPI缺损,其大脑抑制功能的降低,不是由于不同条件下强刺激所诱发的惊反射的波幅差异所致,也不是由以往或现在服用抗精神病药所致;此外还证实了精神分裂症患者在早期阶段对强刺激诱发的波幅抑制能力的缺乏,不是由于受试者在辨认弱刺激时所产生的问题所致。

  研究表明精神分裂症病人PPI的降低与某些神经精神指标如威斯康星卡片分类试验(WCST )中的持续性反应和病理兴奋性思维混乱密切相关[8]。

  最近的一个研究表明精神分裂症病人 PPI的降低与疾病严重程度的某些临床指标密切相关,它们包括住院天数、氯丙嗪当量、阴性症状总评分等[9]。

  这些结果表明,精神分裂症病人所表现出的PPI缺失可以作为一种稳定的感觉门控异常的指标。

  因此,研究PPI的缺失与精神分裂症之间的关系,将很有可能揭示精神分裂症这一严重精神疾病的某些神经生物学和心理学的机制。

  2 P50

  2.1. P50的定义

  听觉SG表现为用一定参数的双声音刺激被试者,在声刺激后约50 ms处第二个声音产生的诱发电位(T或S2)幅值比第一个声音的诱发电位幅值(C或S1)小的现象,也称P50前抑制,简称P50,它属于一种中潜伏期诱发电位,为反映感觉门控的一种直观的脑电生理学指标。

  最早由Eccles用条件测试听觉刺激的模式通过诱发电位技术来探讨各个脑区抑制性门控通路的研究。

  目前P50抑制被广泛的认为是测量感觉门控的一种可操作性手段。

  通常测量S1和S2引起的波峰和潜伏期,P50波为刺激后30 ms~90 ms间的最大正相波。

  波幅为该波波峰与前一个波谷间的电位差。

  比较两个波幅的百分比(S2/S1*%)或100(1-S2/S1)的值和两个波幅值的差(S1-S2)。

  以上数值反应了SG的功能。

  2.2. P50在精神科的临床研究

  到目前为止,对于精神分裂症的P50研究主要集中于三个方面。

  2.2.1. P50的特点:有相当一部分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感觉门控P50有缺损[10],与正常人相比其P50比值大于80%。

  精神分裂症患者表现出的这种P50抑制的缺损,不能持续性的受药物或者临床状态的影响[11]。

  文献资料显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SG P50功能的缺损主要体现在S1-P50波幅减小和S2-P50波幅的增大,以S2-P50波幅增大为主。

  但对此也有争议,Johannesen学者[12]对精神分裂症患者P50早期的γ频率(20 Hz~50 Hz)和随后的低频率(1 Hz~20 Hz)进行频域分析,结果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在低频域对S1刺激反应同步性不足,这可能是精神分裂症患者S1振幅减小和抑制功能不足的重要因素之一[13]。

  2.2.2. P50抑制缺陷的遗传性因素: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一级亲属相对于正常人也有P50抑制的缺陷,并且已经有研究证实P50抑制的缺陷与胆碱能受体的α7烟碱样受体亚型(α7-AchR)存在基因连锁。

  Cardenhead等[14]发现精神分裂症各级亲属的SG缺损有统计学意义。

  Wilde等[15]分析了6项关于精神分裂症亲属的研究并指出他们的P50大约是0.85(标准差=0.42)。

  最近的研究指出在双相性精神障碍I型患者的亲属中也发现P50抑制异常。

  已证实P50感觉门控与15号染色体q14上的α7-胆碱受体位点相关[16],而此受体基因位点是与精神分裂症的神经生理学缺失相联系的,相关性研究显示与α7-胆碱受体亚基基因的启动区有关。

  α7-胆碱能受体基因(CHRNA7)是精神分裂症三个证据最多的候选易感基因之一[17],定位于15 q13-14,CHRNA7编码的α7-AchR属于中枢型烟碱样乙酰胆碱能受体,分布于大脑的海马、纹状体、丘脑和皮质等脑区。

  海马锥体细胞是听觉诱发电位发生的脑区。

  神经生物学研究发现,激活投射于海马的胆碱能神经元的是α7-AchR。

  当胆碱能神经纤维兴奋时,释放γ-氨基丁酸(GABA),GABA激发中间抑制性神经元,抑制海马锥体细胞对第二次刺激的反应。

  如海马α7-AchR功能缺陷,则GABA释放减少,不足以激发中间抑制性神经元而出现感觉门控缺陷。

  2.3. 药物治疗对P50的影响

  感觉门控P50与临床精神药理的结合是今年国外研究的热点之一,较一致的观点是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的同时,虽然P50听觉诱发电位S1、S2波幅均有增加,但S2波幅增加似乎更明显,P50抑制率并未得到改善。

  自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应用于临床后,发现氯氮平可改善患者感觉门控P50功能,之后研究了利培酮、奎硫平、奥氮平等对感觉门控P50的影响,但结论不很一致。

  Nagamoto等[18](1996,1999)通过两阶段交叉研究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在接受传统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时,其P50感觉门控无改善,而改为氯氮平治疗后,在临床症状改善的同时其门控功能恢复正常。

  Adler LE等[19]研究多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和典型抗精神病药对P50门控功能的影响发现:正常人P50门控功能明显好于接受传统抗精神病药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接受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治疗者P50门控功能介于正常人和接受典型抗精神病药治疗者之间;只有接受氯氮平治疗者P50门控功能在正常人的范围,维思通、奎硫平、奥氮平均不能完全逆转P50门控功能障碍。

  目前研究抗精神病药物对P50影响的报道多为小样本横断面研究,缺乏纵向研究资料。

  资料显示,药物治疗不能完全逆转P50抑制缺损,但可部分改善,典型性抗精神病药改善不明显,非典型性抗精神病药物改善稍明显,其中以氯氮平改善最明显,这也说明精神分裂症的P50和临床症状是通过不同的神经介质和神经回路所介导。

  3 展望

  感觉门控的研究已经成为认知心理学、神经信息学、生物精神病学的重要研究领域。

  其测试方法在不断的完善,目前P50和PPI的操作模式日趋成熟。

  随着方法学的进展,人们趋向于不仅仅停留在其电生理学的层面上,已经把PPI操作模式结合fMRI、PET或脑磁图(MEG)进行脑区定位,寻找注意加工机制的脑结构基础,结合脑磁图及频域分析研究P50正成为目前国外研究热点。

  但目前的基础研究成果还没有能够很好的应用于临床。

  总之,感觉门控的研究为人们认识大脑、理解大脑、合理使用和保护脑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参考文献】

  [1] Geyer MA,Krebs-Thomson K,Braff DL,et al.Pharmacological studies of prepulse inhibition models of sensorimotor gating deficits in schizophrenia:a decade in review[J].Psychopharmacology,2001,156(2~3):117~154.

  [2] David L,Braff MD,Swerdlow NR.Human studies of prepulse inhibition of startle:normal subjects,patient groups and pharmacological studies.Psychopharmacology,2001,156:234~258.

  [3] Mackeprang T,Kristiansen KT,Glenthoj BY.Effects of antipsychotics on prepulse inhibition of the startle response in drug-nave schizophrenia patients[J].Biolpsychiatry,2002,52(9):863~873.

  [4] Blumenthal TD,Cuthbert BN,Filion DL,et al.Committee report Guide lines for human startle eyeblink electrom yographic studies[J].Psychophysiology,2005,42(1):1~15.

  [5] Hazle EA,Buchsbaum MS,Kemether E,et al.Abnomal glucose metabolism in the mediodorsal nuclcus of the thalamus in schizophrenia[J].Am J Psychiatry,2004,161(2):305~314.

  [6] Geyer MA,Krebs-Thomson K,Braff DL,et al.Pharmacological studies of prepulse inhibition models of sensorimotor gating deficits in schizophrenia:a decade in review.Psychopharmacology,2001,156:117~154.

  [7] David L,Braff MD,Swerdlow NR.Human studies of prepulse inhibition of startle:normal subjects,patient groups and pharmacological studies.Psychopharmacology,2001,156:234~258.

  [8] Monika TB,Antoni F,Piotr G,et al.Wisconsin Card Sorting Test in psychological examination of patients with psychiatric disorders.Pol Merkur Lekarski,2008,25(Suppl 1):51~52.

  [9] Thaker GK.Neurophysiological endophenotypes across bipolar and schizophrenia psychosis.Schizophr Bull,2008,34(4):760~773.

  [10] Bramon E,Rabe-Hesketh S,Sham P,et al.Meta-analysis of the P300 and P50 waveforms in schizophrenia.Schizophr Res,2004,70:315~329.

  [11] Arango C,Summerfelt A,Buchanan RW.Olanzapine effects on auditory sensory gating in schizophrenia.Am J Psychiatry,2003,160(11):2006~2068.

  [12] Johannesen JK,Kieffaber PD,O’Donnell BF,et al.Contributions of subtype and spectral frequency analyses to the study of P50 ERP amplitude and suppression in schizophrenia[J].Schizophrenia Res,2005,78:269~284.

  [13] Jansen BH,Hegde A,Boutros NN.Contribution of different EEG frequencies to auditory evoked potential abnormalities in schizophrenia[J].Clinical Neurophysiology,2004,115:523~533.

  [14] Cardenhead KS,Light GA,Shafer KM,et al.P50 Supression in Individuals at Risk for Schizophrenia:The Convergence of Clinical,Familial,and Vulnerability Marker Risk Assessment[J].Biol Psychiatry,2005,57:1504~1509.

  [15] De Wilde OM,Bour LJ,Dingemans PM,et al.A meta-analysis of P50 studies in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 and relatives:differences in methodology between research groups.Schizophr Res,2007,97(1~3):137~151.

  [16] Ellenbroek BA.Pre-attentive processing and schizophrenia animal studies[J].Psycho Pharmacology,2004,174:65~74.

  [17] Waternor DM,Bassett AS,Brzustowicz LM,et al.Recent advances in the genetics of schizophrenia[J].Cell Mol Life Sci,2002,59(2):331~348.

  [18] Nagamoto HT,Adler LE,McRae KA.Auditory P50 in schizophrenics on clozapine:improved gating parallels clinical improvement and changes in plasma 3-methoxy-4-hydroxyphenylglycol.Neuropsychobiology,1999,39(1):10~17.

  [19] Adler LE,Olincyn A,Cawthra EM,et al.Varied Effects of Atypical on P50 Auditory Gating in Schizophrenia Patients[J].Am J Psychiatry,2004,161:1822~1828.

  智能阀门控制器的研究【2】

  摘要:

  近年来阀门电动装置逐渐取代机械执行机构,成为一个不可或缺的执行单元在工业控制系统中.本文首先对阀门电动装置研究的现状及趋势做了介绍。

  结合智能电动执行机构的特殊要求,对智能执行机构各个部分进行了设计和开发,该系统低功耗、耐高温、能长时间稳定运行在高温和恶劣的井下环境。

  【关键词】电动阀门 执行机构 智能 井下环境

  引言

  近年来,在智能仪器仪表的领域重点发展的技术是数据通信、智能现场设备和开放系统。

  电动执行机构的实用阶段是控制系统的双向、全数字化、多站通信的发展、现场总线等。

  智能电动执行机构近些年发展比较迅速。

  我们分析了国内和国外的产品,我国电动执行结构还存在很多问题,控制精度较低、结构不合理、稳定性差等等,使得产品跟不上社会的步伐。

  国外的产品虽好,但是价格就非常的贵,售后的服务也不是很好。

  所以开发一套符合我们使用习惯的新型智能电动阀门执行机构的产品是十分有意义的。

  1.总体设计方案

  智能电动执行机构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是集机、电、仪一体的机电一体化系统。

  设计之初,要完成总体设计,总设的原则是简单实用、操作方便、安全可靠、技术先进。

  这一主题的原则的优点在国内外同类产品的基础上争取一个突破和创新,智能电动执行机构的设计工作原理框智能电动执行机构作为一种常规的仪器,它具有控制、检测等功能,系统由控制、通信、显示、保护等构成、我们把它分为两个部分:执行部分和控制部分;执行部分主要是电动机、传感器、各种部分等组成。

  控制部分主要由PLC、马达、接触器等组成;通过图1可以看出,智能阀门控制是闭环控制,控制电机的运行主要由反馈信号和设置信号,控制精度较高。

  2.系统硬件设计

  2.1设计原则

  2.1.1模块化的原则

  模块化的设计,基本设计思想是系统自上向下设计,把系统分为各个子系统,分别进行设计。

  这样进行设计,方便检查缺陷和简化设计工作。

  模块化设计系统为未来设计带来极大的便利,良好的模块设计可以使系统变成各个模块的组合。

  2.1.2标准化的原则

  标准化包括两个方面:自定义标准和法定的标准,标准化的设计可以为今后的设计工作带来极大的便利。

  2.1.3复用的原则

  在硬件的设计中,尽量采用模块化的设计,在以后的设计中可以使用,尽量减少错误。

  一般来说,要更新一个系统,其实就是改变其核心硬件的设计,就可以更新产品。

  系统的前期采用模块化的设计,可以使产品的后续开发节省时间和成本。

  2.2电机的驱动设计

  交流接触器的使用有很多优点,如寿命长、宽电压等。

  采用LC1-D18施耐德公司的产品用于电机控制

  其控制原理图如图2所示:正转,正转按钮SBF关闭接触器KMF 电动关闭,然后电动机M正转;同理,逆转,SBR反向按钮关闭,换向接触器KMR电动关闭,所以电机M反转。

  为了防止KMF和KMR导通的同时,在电源电路、串联电路中KMR 、KMF联锁控制。

  3.系统软件设计

  根据阀门控制系统响应快和自动化程度高的特点,符合嵌入式系统的应用,硬件和软件组成嵌入式系统,两者互相配合,使系统工作。

  任何一部分出现故障,系统都不能正常工作,软件作为系统的两大组件之一,扮演者重要的角色在系统中。

  3.1嵌入式系统特点

  嵌入式系统一般具有4个优点:1)支持多任务的处理,较短的中断响应时间,程序简洁有效;2)模块化设计,存储保护功能;3)具有可扩展的处理器结构;4)系统具有较低的功耗;

  嵌入式系统与通用型计算机系统相比有以下几个特点:1)大多数嵌入式系统的系统设计是为一个特定的用户群;2)硬件和软件在嵌入式系统中的设计是高效的;3)嵌入式系统和具体应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具有较长的生命周期;4)嵌入式系统是将计算机技术、电子技术和、导体技术结和应用结合的产品,是一个高度分散、不断创新的系统;

  3.2嵌入式软件

  (1)系统需求分析:根据用户的需求,软硬件功能划分;

  (2)软件需求分析:算法和各个程序模块的划分;

  (3)设计:系统架构、数据结构、算法描述,流程和接口等进行详细的描述,各个模块描述;

  (4)编码:应用合适的语言,编写程序代码;

  (5)测试及维护:测试程序的缺陷进行修改完善,并对软件进行维护;

  4.结论

  经过不断对智能电动执行机构进行研究,通过不断学习和创新,大量的调查和研究工作。

  初步完成智能阀门控制器的设计,最终目标应用智能阀门控制器在工业的领域。

  发展的过程必然接受检验在实践中,不断发现不足之处,提出新的要求,逐步向工业化的道路前进;

  参考文献:

  [1]高倩霞, 李录平,饶洪德,杨晶,朱益军.阀门泄漏率的声发射测定技术研究.动力工程学报.2012(01).

  [2] 刘翠伟,李玉星, 李雪洁, 曹军.基于CFD模拟的输气管道阀门流噪声仿真.油气储运.2012(09).

  [3] 李永辉.石油化工EPC项目工艺阀门的质量控制. 炼油技术与工程. 2013(06).

  [4] 罗焱泽, 张有忱.基于图像处理的工业阀门气体泄漏监测法.流体机械. 2012(05).

  灯盏花素注射液对肢端感觉异常症的循证治疗【3】

  【摘要】 目的 从循证医学的角度,介绍灯盏花素注射液对肢端感觉异常症循证治疗方案的确立方法。

  方法 以一位难治性肢端感觉异常症患者为例,介绍如何提出临床问题,怎样检索文献,如何对文献进行评价,怎样结合病例的具体情况和临床医生的个人经验,应用得到的证据拟定治疗方案。

  结果 按照循证医学方法确立的以灯盏花素注射液为主治疗肢端感觉异常症患者22次后,患者症状得到明显改善。

  结论 通过临床提出问题、寻找证据、分析证据、循证决策、循证实践过程,不但患者对疗效满意,医生也提高了理论水平和临床能力。

  【关键词】 灯盏花素注射液;肢端感觉异常症;治疗;循证医学

  循证医学目前广泛应用于临床,通过提出问题、寻找证据、分析证据、循证决策这一过程,对疾病治疗提供最为科学的诊治依据。

  现将循证治疗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 病例

  患者,女,46岁,教师,2006年12月6日就诊。

  主诉:双侧手指及前臂夜间疼痛和麻木2个月。

  现病史:2个月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在夜间睡眠中出现双侧手指及前臂疼痛、麻木,多见于后半夜,醒后感到双手刺痛难忍,并有麻木和僵硬感,去区级医院内科就诊,诊断为周围神经炎。

  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VitB�1、B�12肌内注射,谷维素、地巴唑等口服,治疗10余天后效果不明显,改服中药5剂(1剂/2 d,药物不详),症状仍无缓解,再改用物理治疗等,1次/d,断续治疗近1个月,症状仍无明显好转,遂在家休息1周后前来我科就诊。

  现症:患者自诉在夜间后半夜睡眠中出现双侧手指及前臂疼痛、麻木,醒后感到双手刺痛难忍,伴有发凉、蚁走、僵硬等感觉异常,将手下垂,增加活动或按摩则很快缓解。

  由于休息及睡眠受到严重影响,患者为此痛苦不堪。

  查体:患者双侧上肢皮肤弹性、色泽均正常,无溃疡,无皮肤苍白、发绀、潮红现象;指甲无变脆、无光、脱落等现象。

  指压甲床试验、皮肤划纹反射、皮肤划毛试验等均为阴性。

  血糖正常。

  排除雷诺征、红斑肢痛症、腕(尺)管综合征、糖尿病周围神经(血管)病等病症。

  诊断:肢端感觉异常症。

  2 提出问题

  ①患者系中年女性,经常规西药、中药及物理治疗2个月后,症状无明显好转,现在该如何拟定治疗方案?②文献报道灯盏花素注射液对肢端感觉异常症(周围血管病、周围神经病)有较好疗效,可否考虑对本患者使用?

  3 检索证据

  3.1 文献检索 已公开发表的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肢端感觉异常症(周围血管病、周围神经病)的临床研究文献。

  3.2 检索范围 中国数字医院图书馆全文数据库(www.省略ki.net)1994年1月至2004年10月,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CBMdisk)1995年1月至2004年10月。

  3.3 检索方法:以“灯盏花素注射液、肢端感觉异常症、“周围血管病”、“周围神经病”为关键词,检索策略:#1 and(2 or 3 or 4),全文查找。

  4 评价证据

  未检索到有关肢端感觉异常症(周围血管病、周围神经病)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方面的文献,仅检索到临床应用研究文献4篇,其中随机对照试验2篇,系列病例观察2篇,逐篇阅读所收集的文献,并对所获证据按下述标准[1]进行质量分级。

  A级:所有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B级:单个大样本的随机对照试验;C级:对照试验但未随机分组;D级:无对照的系列病例观察;E级:专家意见或个案报告。

  4.1 文献评价 文献1[2]是一篇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随机对照试验,质量分级:B级。

  两组共80 例,其中男49例,女31例,平均年龄52岁,病程3~14 d;有明确病史者44例,无明显诱因者26例。

  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0例,两组年龄、性别、肢体肿胀程度及病程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治疗方法:全部患者强制卧床7 d,患肢抬高30°,口服阿司匹林50~100 mg/d,静脉滴注抗生素7 d。

  对照组给予尿激酶(20~30)万U,加入5%葡萄糖溶液250 ml,1次/d,静脉滴注,连用7~14 d;治疗组除给予相同剂量的尿激酶外,再给予灯盏花素注射液50 ml,用生理盐水250 ml稀释后,2次/d,静脉滴注。

  结果:治疗组痊愈27例,有效11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00%;对照组痊愈20例,有效15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7.5%。

  两组总有效率经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作者在讨论中认为,将灯盏花素注射液与尿激酶联合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可充分利用灯盏花本身的药理特性,促进血栓分解吸收,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溶栓治疗效果欠佳时因增大尿激酶剂量造成的出血等并发症,提高了临床治愈率,成为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又一确切有效方法。

  文献2[3]是一篇应用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坐骨神经痛的随机对照试验,质量分级: B级。

  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2例,治疗组患者中男17例,女15例,年龄30~74岁,平均52岁,病程最短为7 d,最长20年;对照组的基本情况为男16例,女16例,年龄32~72岁,平均50岁,病程最短为2 d,最长22年。

  两组基线一致(P>0.05)。

  治疗方法:治疗组选用6号注射针头,抽取灯盏花素注射液(云南生物谷灯盏花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在选定的穴位上常规消毒,以持笔式持针法快速刺入,不宜捻转提插,进针深度根据所取的穴位而异,待患者获得针感,回抽无血后,边缓慢推注药液边慢退针,每穴注药2 ml,注射完毕后快速出针,针眼处以75%乙醇棉球按压,注射1次/d,7次为1个疗程,休息2 d,再行第2个疗程,一般治疗1~2个疗程;对照组选取同样穴位针刺治疗,用提插或捻转补泻手法,留针30 min,每隔10 min行针1次,针刺1次/d,疗程与穴位注射组一样。

  结果:治疗组痊愈10例,显效11例,有效10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88%;对照组痊愈8例,显效8例,有效10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1.25%。

  经χ2检验两组疗效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作者认为,灯盏花素注射液穴位注射对坐骨神经痛的治疗有一定效果,疗效明显高于针刺组,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应用和观察。

  文献3[4]为系列病例观察,质量分级:D级。

  作者共收集治疗了33例诊断明确的周围血管病住院患者,男10例,女23例,年龄21~78岁,平均年龄44.1岁,病程1个月至20年,平均为4.7年,主要症状表现为肢体冷感、疼痛及间歇性跛行。

  治疗方法:灯盏花素注射液20~30 ml加入5%葡萄糖500 ml中静脉滴注,15 d为1个疗程,一般治疗2~4个疗程。

  结果:痊愈13例,良好9例,改善10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6.97%。

  33例患者均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

  作者通过临床观察认为灯盏花素注射液在周围血管病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应用。

  文献4[5]是一篇治疗坐骨神经痛的系列病例观察,质量分级:D级。

  作者共治疗了31例坐骨神经痛患者,其中男19例,女12例,年龄26~63岁,平均年龄43.6岁,病程最长12年,最短2 d,根性者22例,干性者9例。

  治疗方法:取腰4~5夹脊、环跳、承扶、阳陵泉、天应穴,每次选取2~4穴。

  患者侧卧位,穴位常规消毒,用10 ml注射器套5号针头,抽取灯盏花注射液后,左手固定皮肤,右手持针,迅速刺入皮下,根据穴位部位掌握进针深度,回抽无回血后,缓缓注射药液,每穴注射2~3 ml,起针时用无菌棉棒轻压针孔片刻。

  隔日1次,10次1个疗程,观察1~2个疗程。

  结果:痊愈14例,显效9例,有效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55%。

  31例患者均未出现局部肿痛及过敏反应等不良反应。

  另外还检索到16篇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血管)病变的临床研究文献,质量分级从B级~D级不等,疗效均较满意。

  4.2 安全性评价 检索到的上述文献均未发现灯盏花素注射液在临床上有何不良反应,结合近年来的基础实验研究,可认为灯盏花素注射液临床应用安全性较高。

  4.3 卫生经济学评估 未检索到关于灯盏花素注射液卫生经济学评估的研究,但普遍认为,灯盏花素注射液有良好的临床及卫生经济价值。

  5 应用证据

  根据以上获得的证据,结合医生的临床经验和病人的愿望,制定了针对该患者的最佳治疗方案。

  5.1 药物治疗 泼尼松10 mg,1次/d,晚饭后服;阿司匹林25 mg,3次/d;地巴唑10 mg,3次/d;谷维素10 mg,3次/d;VitB�1100 mg,3次/d;烟酸100 mg,3次/d。

  5.2 针刺治疗 取双侧肩�、曲池、尺泽、阳池、外关、阳溪、腕骨、合谷等穴,针刺得气后接G6805-Ⅰ型针灸治疗仪,用疏密波进行强刺激,1次/d,30 min/次。

  5.3 灯盏花素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 针刺治疗结束后,选取胸1~2夹脊穴、曲池穴、内关穴,常规消毒,取灯盏花素注射液(云南创立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云南个旧生物药业有限公司生产销售)2支共4 ml,吸入5 ml空针,以持笔式持针法快速进针,根据不同穴位掌握好进针深度,回抽无回血后,缓慢注射药液,每个穴位注射1 ml,1次/d,两侧穴位交替注射(即今日右侧,明日换为左侧)。

  5.4 注射完毕后在颈部两侧星状神经节处用超短波透热治疗20 min,1次/d。

  以上述方法治疗10 d后,患者自述手指及前臂疼痛、麻木症状减轻,发作频率降低,约2~3 d 1次,再按上法治疗12 d,基本治愈。

  3个月后随访,未见复发。

  6 结束语

  近年来,笔者依照上述方法,以灯盏花素注射液为主,辅以常规治疗,先后治愈了数例其他方法久治不愈的肢端感觉异常症(周围血管病、周围神经病)。

  参考文献

  1 李幼平.循证医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20-21.

  2 谷岩,侯澎,郝明利,等.灯盏花联合尿激酶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观察.天津中医学院学报,2004,(23)4:181.

  3 黄应杰,范小红.灯盏花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坐骨神经痛32例.江西中医药,2002,(33)3:33.

  4 黄平平,王书桂,高纪平,等.灯盏花注射液治疗周围血管病观察.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1996,(2)1:107-109.

  5 刘茜,汪安宁.灯盏花注射液治疗坐骨神经痛.基层中药杂志,2000,(14)3:62.

【感觉门控异常的研究】相关文章:

地质矿产磁异常研究论文10-09

新手的油门控制技巧10-01

新手油门控制的技巧10-01

新手油门控制技巧09-30

程序开发中异常的理解及处理异常论文10-09

新手油门控制的一些技巧10-01

异常分娩产妇的护理10-05

应用程序未知异常10-05

异常紧张的初四随笔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