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分类医学毕业论文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探索论文

时间:2023-04-01 09:13:57 医学分类医学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探索论文

  “健康”一词的概念在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社会不断进步、科技不断发展的情况下有了新的定义。世界卫生组织定义为:“健康是指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各方面都完美的状态,而不仅是没有疾病。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探索论文

  第1篇:当代大学生常见心理健康问题分析

  摘要:随着高校一些心理问题的日益突出,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成为高校的热点问题,近年来虽然国家越来越重视心理健康问题,研究心理健康问题的文献日益增多,但因心理健康影响学业的同学大有人在。

  归其原因,大部分研究都停留在在理论层面,研究大学生心理异常问题较多,深入大学生群体,探讨大学生心理健康,提出应对性措施的较少。

  本文通过深入到大学生中去,通过观察、访谈、跟踪结合文献资料了解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探讨解决的办法。

  关键词:心理健康;心理不健康;应对措施

  心理健康是一种持续高效而满意的心理状态;心理健康是知、情、意、行的统一,是人格完善协调,人际关系的和谐与社会适应良好。

  [1]与之对应的心理不健康即心理存在一定的问题,因为生活中的压力、挫折、刺激等产生的内心冲突,这种不良情绪持续一个月以上得不到缓解,甚至会因为相似、相关联的初始刺激引起类似的不良或痛苦情绪,但个体能够清晰的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并希望有所改变。

  心理健康与心理不健康都属于一种心理正常的现象,都能意识到自己内心的冲突与变化。

  本课题侧重于研究相对不健康的群体,以期当代大学生有更好的心理状态,达到自我的完善。

  一大学生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

  (一)大学生适应心理问题

  1、大学生入学适应问题尽管各高校在学生入学后开展了各种入学教育以及如何度过大学生活的相关讲座,但大学期间课程设置和上课形式与高中阶段的巨大区别使得大部分同学抱有好奇心的同时也难以适应,

  几乎所有的同学都都多多少少遇到过各种入学后不适应的问题,表现在盲目不知为何而学,生活失去了目标,不知学习的意义何在,不求上进,学习生活缺乏主动性,得过且过;不知如何与来自不同地域文化的同学沟通交往;生活不能自理;恋家等。

  有的同学可以通过干其他事情转移自己的注意力,慢慢适应。

  但有个别同学不能调节好情绪,郁郁寡欢,甚至有放弃大学学习的念头。

  2、大学生活适应问题绝大部分同学的入学适应问题在一到两个月将会得到改善,在第一学期结束,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能够融入大学的集体生活中,生在大学,乐在大学,学习之余参加各种文体活动,有自己的学习计划与目标,追求进步。

  但是也有极少数同学,一直难以适应大学生活,有和同学们交流的需求却不知如何与同学沟通,感到孤独寂寞,情感需要得不到满足;长期适应不了4人、6人的集体生活,睡眠质量差,生理需要得不到解决;疑心过重,

  别人无意间的一句话或者一个动作都会被误认为针对自己,找不到归属感;学习没有追求,碌碌无为,生活没有阳光,没办法自我实现。

  (二)人际关系问题

  1、宿舍人际关系问题一个人成功百分之二十来自于专业知识,百分之八十来自于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和谐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键,而对于大学生来说,宿舍人际关系是他们人际关系中的重中之重。

  宿舍就像一个小家庭,而这个小家庭之间的成员并没有任何的血缘关系,靠的是每个成员的爱心、关心以及宿舍这个小集体一个个共同的小目标维系起来的。

  有的宿舍中成员如同姐妹、如同兄弟;也有的宿舍成员三两成群,各自又形成小团体。

  而也有的宿舍各自为阵,互不关心。

  而无论是哪一种宿舍,被孤立的成员,或者是因宿舍人际关系淡漠而感到孤独的人员都更难以实现自己的理想,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

  2、家庭人际关系问题家庭人际关系紧张在大一同学身上表现的较多,刚入大学的学生大部分在十八九岁的年龄,少数还没有度过青春期的叛逆阶段,身体的变化影响着心理的成熟,这部分同学遇事情容易冲动,不愿与父母沟通,甚至看不惯父母的行为,鄙视父母,不理解父母的艰辛,不感恩父母的付出,严重者视父母为仇人。

  也有些同学家庭思想观念传统,有着重男轻女的现象,甚至有些家庭还有暴力行为,这些家庭问题严重影响孩子的成长,使得孩子与家庭人际关系紧张。

  这种不和谐的家庭人际关系如不加以正确引导影响着他们的学习生活,影响他们正确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

  (三)情感问题

  1、友情情感问题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指出,情感需要是人的基本需要之一,是人能正常生活的必备要素。

  作为一种群居动物,每个人不论他的种族、背景、家庭条件、社会地位如何,他都需要朋友的陪伴。

  而当前有很多大学生面临的问题是不知如何结交朋友,不知如何与朋友相处,大学生处在成年早期,处在亲密对孤立的两种状态中,情感关系处理的好便获得亲密感,反之则会有孤独感,内心特别渴望有自己的知心好友分享快乐分担忧愁,却不知如何与她人交流,不愿主动与人沟通。

  严重者感到孤独,被隔绝,情感上没有依托,学习上效率低下,生活中感觉不幸福甚至极力摆脱这种感觉。

  2、恋爱情感问题恋爱是大部分大学生生活的一部分,恋爱本是一件美好的事情,但若没有正确的恋爱观,这种情感将失去它本有的色彩。

  有些学生因为排解寂寞而恋爱;有些因为从众而恋爱;还有些学生在恋爱这种美好的事情上面走入死胡同,因为追求不到而进行威胁恐吓;还有些同学无法忍受失去这段美好的情感而郁郁寡欢,甚至轻生。

  (四)学业压力问题

  1、考试压力大部分同学都会因考试带来的压力在考试前和考试中表现出紧张、焦虑的状态,适当的紧张焦虑对考试是有所帮助的,有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最终取得好的结果,但是过度的紧张和焦虑会使得学习工作无法正常进行,长期的焦虑状态会导致各种疾病的产生,影响生理、心理的健康。

  在一些重大的考试前,有部分同学处于长时间的焦虑状态中,担心自己考试时会出现一些意外状况,害怕自己发挥的不好,怀疑自己的能力,甚至认为努力也没有用,过于注重结果,因此会出现夜不能寐、饭不能进的情况,消极低落,甚至抑郁。

  2、理想抱负压力有部分大学生因为家庭、自身等各种原因特别好强,有着极强的进取心,中学时代一直是班级中的佼佼者,来到大学后,各种人才的涌现,给本是耀眼珍珠的自己造成了很大的压力,无论是课程学习还是课外实践处处争强好胜,

  过于好强的心理让这些同学挫折承受能力太差,面临失败不能坦然接受,情绪波动大,有时甚至会伤及无辜。

  这部分同学容忍不了身边更优秀的人,当现实打破理想时,这部分同学变得敏感脆弱多疑。

  在理想抱负与现实的矛盾中无法调节,否定自己。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存在的原因

  (一)遗传因素

  遗传因素是心理发展的生物前提和自然条件。

  正常的心理活动必须具备正常的生理基础和遗传素质。

  [2]遗传因素在个体身上体现为遗传素质,最主要的是大脑和神经系统的解剖特点。

  一般父母存在先天精神问题的,孩子往往更容易患心理和精神上的疾病。

  (二)环境因素

  在环境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中,家庭环境有着首要的影响作用,一个健康的家庭将成就一个健康的孩子,相反一个不健康的家庭也会造就一个不健康的孩子,

  孩子童年所接触的事情对成年乃至一生有着直接的影响,父母、儿时身边亲人朋友的世界观、价值观影响孩子的观察力、判断力以及对孩子后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都有所影响。

  单亲家庭、不和谐的家庭往往孩子更容易有心理问题。

  另外,大学生处于大学阶段学校的环境、人际关系、教师的言谈举止对学生的心理也有着重要影响,进入大学后依赖性和独立性的反差和矛盾造成了大学生对以往生活方式的迷恋,对新生活感到迷茫。

  摆脱了高考的指挥棒,学习生活失去了目标。

  此时,学校良好的精神文化、和谐的人际关系、循循善诱的教师可以使学生身心愉快、舒畅,从而促进学习。

  然而,现在学校学风不浓,教师投入学生的时间相对较少,有相当数量的大学生处在冷漠、疏远的人际关系中,心情不愉快,与人交往处于紧张状态,有时还产生敌对、憎恶的态度,从而导致攻击性行为,有损身心健康。

  此外,社会因素对学生心理发展也有着一定的影响,社会转型过程中大学生的过度承载与心理素质形成反差。

  虽然国家一再强调素质教育,但所有的大学生都经过了万人过独木桥的高考,应试教育使得进入大学的他们比较失落与茫然,到了大学,他们反而不知道如何学习,学习为了什么,大学生的培养要求全面发展,而高考的指挥棒使得大学生在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缺乏正确的引导和适当的环境,心理承受力低,适应不了大学生活。

  三大学生常见心理健康问题的应对措施

  (一)多管齐下,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1、心理测试了解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情况

  所有的大学生在进入高校后,进行心理健康测试,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对于个别心理疑似不健康的同学再次甄别,建立同学们的心理健康档案。

  对于有心理健康问题的同学,由心理测试中心专业人员进行疏导;对于存在心理异常的同学,及时给予甄别,并联系辅导员建议家长带其到专门医院进行治疗;对每年心理健康档案进行对比研究,

  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发展趋势;同时,心理测试中心人员对每次的大学生的心理咨询进行跟踪,对比研究,了解学生的常见心理问题,研究预防、疏导的方式。

  2、开设心理相关课程,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课堂教学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而今心理学课程开设主要针对以后从事师范专业的学生,部分以选修课形式开设,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自由选择。

  而今心理问题越来越多,心理不健康也将影响同学们的学习、生活。

  学校可以通过普遍开设心理学课程的方式使得学生自我完善。

  通过教学使得大学生对心理健康问题有所了解,并对心理健康、不健康及心理异常有一定的甄别能力,及时为自己排忧解难,找到适合自己的疏导愤怒、紧张、焦虑的方式。

  同时,还能为其他同学排忧解难,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也能及时的判别同学们的心理状况,把存在心理问题、心理异常的同学反映到学校,防患于未然,不至于造成不良后果。

  3、通过讲座、沙龙等对学生进行阶段性的心理健康教育。

  大学生在不同阶段将有着不同的心理问题,在刚入大学时,部分学生将会面临大学生活适应问题;在即将毕业时,有面临着考试与就业的压力问题;在每年的春季是心理问题的高发期,部分同学因为好强、因为人际关系紧张、因为学习压力大等面临着各样的问题。

  讲座、沙龙等可以在这样阶段进行,及时进行大学生心理问题疏导,防患于未然。

  (二)辅导员专项进行心理健康引导

  1、加强辅导员心理健康知识教育。

  辅导员不仅仅是学生成长成才的人生导师还是为学生排忧解难的知心朋友,是大学中与学生接触最多、最了解学生、学生最愿意与之分享喜怒哀乐的良师益友。

  所以在学生心理健康方面,辅导员起到关键的作用。

  加强辅导员的心理健康知识学习,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学校在辅导员招聘时可以对辅导员的专业进行心理学方面的相关要求,在辅导员入职后辅导员培训中进行心理健康相关知识学习。

  后期定期由心理健康方面专家对辅导员进行心理健康的相关知识传授。

  2、开展各种主题班会、个别谈心谈话等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在主题班会的设置中,辅导员根据不同时期学生的心理突出问题安排不同的心理主题班会,这要求辅导员对学生有着一定的了解与研究,深入学生课堂,走进学生生活,了解学生内心,通过班级同学的日常生活表现以及心理委员提供的信息,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

  对于个别心理问题严重的同学进行单独的谈心谈话教育,心理问题学生一般都比较敏感,辅导员在心理辅导中要掌握一定的方法、技巧。

  如果问题难以解决或者上升到心理异常等病态心理可以交由心理咨询中心或者建议到专业的医院进行疏导、治疗。

  (三)加强高校心理服务机构作用

  1、学校内部建立多级心理服务机构

  学校内部至下而上建立多级心理服务机构。

  班级内设立心理委员与学生进行经常性沟通,为同学们排忧解难,及时发现身边的存在心理问题学生,并向辅导员、老师反映。

  各位辅导员作为同学们的心理辅导员要通过亲身走入学生学习、生活了解学生的心理问题获得第一手资料,根据自己心理学专业相关知识对同学们心理问题及时给予解决;各学院设立自己的心理咨询室随时接待心理咨询的学生,

  并做好保密工作,同时定期开展心理健康问题讲座;学校需有专门的心理咨询机构对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同学进行疏导。

  2、加强学校心理服务机构的联系

  学校心理咨询室的专业人员可以总结学校心理不健康与心理异常同学的案例,进行对比、总结、研究,定期为心理服务机构人员做讲座,对可控制的心理问题同学早发现、早疏导;心理辅导员定期与各班心理委员沟通,了解班级同学心理状况,

  对有心理问题倾向的同学给予关注,对存在严重心理问题难以疏导的同学交由心理咨询室解决,对于部分心理异常有一定精神问题的同学与家长沟通,并建议到专业医院进行详细检查治疗。

  (四)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形成良好的校园心理环境

  1、加强校园精神环境建设。

  作为高校应强烈体现厚德尚能、博学创新、尊师重道、敬业贡献、培养人才、服务社会的氛围,形成良好的社会影响力和社会形象。

  在校园中体现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爱学生、讲文明、讲正气、讲贡献的精神风貌,为形成良好心理环境提供精神支撑。

  2、注重人际关系的和谐,形成良好的人际环境。

  人际关系和谐是建立良好心理环境的重要方面。

  高校领导层、领导班子人际关系和谐,这对学校人际关系和谐有决定性的作用;教工关系的和谐对良好校园心理环境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力;师生关系的和谐对教师有效教学、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形成良好的心理环境有着重要的作用。

  建立学校和谐的人际关系,需建立科学的人际关系互动制度,形成健康、和谐、民主、开明、开放的人际关系环境。

  参考文献

  [1]王哲,贾楠.现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9):5.

  [2]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心理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2):381.

  [3]卢爱新.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研究[D].湖北:华中师范大学,2007(4).

  [4]张跃民.大学生常见心理异常问题及原因探析[J].大学教育科学,2009(3).

  第2篇:健美操对高校女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

  摘要:健美操是一项融体操、舞蹈、音乐为一体,以有氧练习为主,以健、力、美为特征的,集健身与娱乐为一体的运动项目。

  该项目与传统的体育运动有所不同,传统项目主要以增强体质为目的,而健美操运动不仅有健身作用,也有愉悦身心,缓解精神紧张的作用。

  当前,高校健美操横跨体育、艺术、教育三大领域,它在全国各高校都有开展,在所有女生喜爱的运动项目中,健美操运动以其强劲、雄浑的力度、新颖别致的动作及优美和谐的音乐成为女大学生较喜爱的运动之一,因此本文就健美操对高校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进行研究。

  关键词:健美操;女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

  1、前言

  “健康”一词的概念在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社会不断进步、科技不断发展的情况下有了新的定义。

  世界卫生组织定义为:“健康是指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各方面都完美的状态,而不仅是没有疾病。

  ”因此,在今天,人们不仅需要一个健康的身体,更需要一个健康的心理。

  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主力军,身心健康的发展至关重要,据统计: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就有23.5%的大学生患心理疾病,90年代上升到25%,近年来已达到30%,比率明显上升。

  而占学生总数近一半的女大学生群体备受人们的关注,女大学生呈现的心理问题也比较多。

  健美操正是以健身、健美、健心为目标,以身体练习为内容,以艺术创作为手段,融体操、舞蹈和音乐为一体的,具有轻松、奔放、洒脱特色的体育项目,同时,在健美操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体能和情绪还能表现得生动、具体、鲜明,因此,健美操具有其它学科和项目不可替代的优势,深受女大学生的喜爱。

  本文以健美操为切入点,探讨健美操对高校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以健美操课程促进女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情况为研究对象;选取云南师范大学,随机抽取选修健美操课程的300名女大学生为调查对象。

  2.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通过互联网和学校图书馆以及中国知网等数据库查阅了相关研究健美操运动对女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文献资料,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2)问卷调查法。

  随机向选修健美操课程的300名女大学生,进行发放问卷,共发放调查问卷300份,回收281份,回收率为95.7%,有效问卷268份,有效率为93%。

  (3)数理统计法。

  对调查回收的问卷资料进行分类统计,并运用Excel和统计学SPSS原理进行处理和简单描述性的统计。

  3、结果与分析

  3.1、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问题及产生原因

  (1)现代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问题。

  现代大学生是我国未来事业发展的接班人和创造者,而在校大学生出现的种种心理问题,导致一些大学生出现“自杀、跳楼、退学、走上犯罪道路”等事件,所以高校阶段必须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与教育。

  由表1可知,女大学生在平时学习生活中根本没出现过心理健康问题的有167人,占调查总数的61.6%;有时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有33人,占调查总数的12.5%;有轻微心理问题的有42人,占调查总数的15.8%;经常会出现心理问题的有26人,占调查总数的10.1%。

  而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问题主要表现在过度紧张,暴躁;过于自卑感;缺乏自我评价和自信;性格内向;缺乏人际交往;难以适应新的学习生活环境;意志不坚强,易产生挫折等等。

  (2)女大学生心理健康产生的原因。

  一方面由于大学生刚从中学阶段进入大学,面对学习、生活、环境、同学之间不适应等方面形成很大心理压力。

  教师上课方式的改变和学生的自学能力弱等原因导致学生担心课程考试不合格、要重修等问题。

  因此学生往往出现精神过度紧张,心理暴躁等现象。

  另一方面是大学生都来自五湖四海,饮食和生活习惯方式不一致,性格迥异、个人的爱好不同,都会影响人际关系交往。

  而当今在校大多数大学生都是“九零”后娇生惯养的独生子女,她们攀比心、虚荣心以及好胜心都强,过于以自我为中心,也很少关心别人和尊重他人,易于出现妒忌心眼,这都大大影响了与同学朋友之间的友谊和人际关系,往往导致孤独、烦躁、抑郁等症状,甚至危害到自身的心理健康。

  3.2、女大学生对健美操运动的热爱程度与学习目的

  (1)女大学生对健美操运动的学习目的。

  健美操不仅具有健身减肥、提高心肺功能的效果,而且具有锻炼身体协调能力和柔韧性,形成良好、健康向上的姿态功效。

  通过长时间的健美操锻炼可纠正“含胸、驼背”的不良体态。

  由于跳健美操的正确姿势是保持挺胸、抬头、立腰、身体正直,在平时可表现出一种高雅的气质,给人一种“健康活力、精力旺盛、朝气蓬勃的精神状态。

  现代女大学生选择运动项目都是比较时尚,新颖,运动强度小,避免阳光直射的。

  而健美操正是符合她们这一要求的运动项目。

  由表3可知,女大学生学习健美操的目的,最多的是塑造健美体形,占总数的35.4%;其次是娱乐身心、缓解精神压力,分别占总数的29.4%、26.2%;选择增强体质的人数最少,只占总数的9.0%。

  从中体现出女大学生有爱美的观念,她们是想通过长时间的健美操练习来燃烧体内多余脂肪,塑造理想的体型,符合时代的发展。

  减少心理压力,适当放松自己。

  (2)女大学生对健美操运动的热爱程度。

  健美操是一项具有新兴时尚、充满活力、热情奔放、娱乐身心;有动感潮流、振奋人心的音乐伴奏,展现出青春、动感、健康活力、具有高度艺术性展现自我表现力的体育项目。

  由于它的动作难易度容易控制,音乐的快慢任意选择,因此,任何年龄段和不同性别人群都可以从健美操锻炼中感受到运动乐趣。

  若经常多人聚集一起伴随动感音乐跳起来,可达到忘掉烦恼和压抑,使心理压力完全释放出来,心情也得到舒畅起来的效果。

  这样既可以起到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又可以缓解精神和心理压力的作用。

  为此,健美操很适合现代高校女大学生锻炼的项目,又符合女大学生的心理发展需要。

  由表2可知,女大学生对健美操运动非常热爱的人数最多,占总人数的40.9%;选择热爱的占总人数的29.0%;而女大学生对健美操运动选择一般程度的占总人数20.8%、冷淡程度的占总人数的9.3%。

  从中体现出女大学生对参加健美操运动是十分向往的。

  由调查统计得知,大多数女大学生都是想通过健美操锻炼来缓解精神和学习压力,调节情绪,使身心愉悦。

  3.3、健美操对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分析

  (1)健美操运动可调节情绪,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当今很多女大学生面临着种种心理问题,由于面对学习、生活、情感,就业等各种压力,易于产生心理障碍,从而影响心理健康。

  健美操是一种促进心理健康的良药,它是通过强劲节奏的音乐,热情奔放的姿态动作,使人陶醉于优美震撼的旋律中。

  它可让运动者把积累在体内的烦恼宣泄出来,转移他们的注意力,让她们忘却焦虑等不良情绪,使参与者沉浸在训练的乐趣之中,使人具有更强的活力和良好的心态,促进心理健康。

  (2)健美操运动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在健美操课程的学习中,扩大了同学们的社会交往层面,提高了她们的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能力,同时也把女大学生从学习的单一环节中解脱出来,从而为她们的大学生活增添了许多乐趣。

  大家一起锻炼,共同欢乐,互相鼓励,在强身健体的同时还获得一份精神的享受,满足了人们的心理需求。

  由表4可知女大学生认为健美操锻炼有助于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人数最多,占总数的54.8%;认为一般的占总数的29.4%;认为没有的占总数的15.8%。

  (3)健美操运动有助于磨练女大学生顽强的意志和增进心理健康。

  健美操是一项有氧运动,要有足够的运动负荷和时间,对于初学者来说是一种意志的考验。

  它在缓解女大学生的精神压力和培养顽强的意志等方面发挥着很大的作用,这就要求女大学生在训练的过程中敢于直视困难,同时也应主动去克服自卑和畏惧等心理问题,尽情去享受健美操运动所带来的美感,从而达到缓解压力、拥有更强的活力和最佳的心态的效果,因此在解决日后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便游刃有余了。

  (4)健美操运动有助于提高女大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增强健康体魄。

  健美操是在伴随着鲜明节奏感和韵律清晰的音乐下进行,使锻炼者跳跃起来时动作充满青春活力。

  多人聚在一起跳跃起来的锻炼,共同欢乐,互相鼓励,使人在锻炼中享受快乐,娱乐身心与缓解精神压力两不误。

  女大学生选择参加健美操锻炼来增强健康体魄,是因为健美操锻炼很容易达到30分钟以上,锻炼过程中可使呼吸加深,提高心肺功能,还可提高身体机能。

  而且健美操正是全身参与锻炼的运动,可促进肠胃的蠕动,增强消化机能。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1)健美操是一项充满活力、时尚的体育运动,具有很高锻炼价值。

  女大学生经过健美操课程的学习和锻炼,对心理健康发展起着重要作用;(2)健美操是一项健身效果较强的运动,大多数女大学生对健美操运动是非常热爱的,而她们学习健美操目的是塑造健美体形,符合女大学生身心发展;(3)长期坚持健美操锻炼,不但可调节情绪,还能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而且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可促进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状态得到有效改善;(4)通过健美操锻炼不仅能强身健体、培养活泼开朗性格、提高审美能力,还能磨炼顽强意志。

  4.2、建议

  (1)在普通高校中,应为女大学生广泛开展健美操运动项目,让更多的学生积极参加其中,共同寻找运动的快乐;(2)各高校应充分利用课外时间,营造活泼放松的健美操锻炼气氛,定期举行各类的健美操比赛,激发女大学生参与健美操运动,使健美操能在高校校园文化中得到延续和普及,有利于女大学参加健美操运动并促进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3)教师应重视健美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在健美操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用专业技术和良好心理品质去感染学生,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意志力。

  参考文献:

  [1]朱风书,颜军,许克云等.健美操对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其心理机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6).

  [2]罗跃平.论健美操对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考试周刊,2010(9).

  [3]马晓琛.浅谈健美操对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现代交际月刊,2013(2).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探索论文】相关文章: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探索论文模板10-01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探索10-01

如何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数学问题论文10-08

微观世界哲学问题的新探索论文10-09

小学品德教育问题及管理探索论文10-10

医院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索论文10-08

项目人力资源管理问题探索研究论文10-08

企业经济管理相关问题探索分析论文10-09

研究生心理健康特殊性探索论文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