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毕业论文

会计专业大学生就业的社会意识

时间:2022-10-05 21:31:11 哲学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会计专业大学生就业的社会意识

  会计专业大学生就业的社会意识【1】

会计专业大学生就业的社会意识

  摘 要: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尤其对财务方面工作的人才需求也变得尤为的重视。

  目前,我国会计专业的大学生也越来越多,虽然会计专业是一个热门的专业,但是目前的就业形式比较严峻,因此大学生应该明确会计专业大学生就业的社会意识分析。

  本文主要对会计专业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分析和社会意识的分析以及应对的策略进行了概述。

  关键词:会计专业大学生 就业 社会意识分析

  目前我国社会的各项社会结构和意识形态都在逐渐演变和发展中,因此大学生必须抓住社会转型期的机遇和适应社会变革的挑战。

  对于会计专业的大学生而言,更要了解社会的精神层次方面和社会意识存在的特点和程度,发挥自己的特点,来让自己在严峻的社会形势下突出自己的优势,把握好就业机会。

  1 对会计专业大学生的就业形势的简要分析

  现在我国的经济在不断地发展,各个企业也在不断的发展壮大,为了企业更好的发展,急需要财务处理技能熟练,可以进行财务管理和策划的会计人才。

  因此,对于会计专业大学生,正好符合了企业这方面的需求。

  正是由于这种缘故,各大高校相继出现了会计专业,这为想有一份稳定工作的人员提供了更好选择。

  现在除了注册会计师和会计专业的大学生,业余非会计专业自主通过考试拿到会计从业资格证的人也有很多,从而加大了会计专业大学生就业形势的严峻性。

  目前,我国对会计专业的需求还是比较多的,但是对于高端会计人才需求方面才是各个单位的急需的,而对于简单的出纳会计基本是饱和的状态。

  因此,会计专业大学的就业压力还是比较大的。

  目前根据调查数据显示,会计专业的就业前景就是高就业兼具高失业并存的现象。

  但是就现在的情况看来,对大学生的各个专业的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来看,会计的就业还是比较看好的。

  因此,会计专业的大学生一定要明白现在的就业形式还是比较严峻,如果不提升自己,很可能就成了会计专业中高失业人群。

  2 会计专业大学生就业的社会意识分析

  2.1 企业对人才的要求过于严格

  现在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同样的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希望能给企业带来高效益。

  现在的用人单位对应届毕业生的要求比较高,要求要有高的学历,并且最好毕业生来到单位马上就可以投入使用,给企业带来效益。

  现在的企业在招收人才时,会根据学历来判断一个人的工作能力,认为高学历就是高能力,这样虽然看起来公司的员工的学历都是比较高的,但是实际的工作能力就不一定能如所愿了。

  一些企业在选用人才时,可能招聘的不是会计专业的大学生去从事会计工作,原因仅仅是因为这个学生的高学历,而对于真正有会计能力的大学生不能获得这份会计工作。

  这样的做法只会让人力资源造成了浪费,无形中加大了人工成本。

  目前部分用人单位只根据获得的证书去判断一个学生是否被录用,因此在这种大形势的驱动下,学生会把精力放在考驾驶证、秘书证、公关员证、计算机等级证这些和自己专业没有关系的证上,就没有考虑是否和自己的专业相符合,这种方式不利于大学生的发展。

  现在有的单位需要社会实践经历,但是应届生的工作经验是不容易获得的。

  基于用人单位的要求,就必须既要学习好课堂上的会计知识,又要在学校安排的实验课上,好好练习会计的实战演练。

  在假期或业余时间比较多时,也可以自主的进行会计方面的实习,这样才能保证让自己适应用人单位对会计大学生的要求。

  2.2 对女性求职者的的歧视

  在传统的观念中,一般都会认为男人的工作能力比女人强。

  这样就会导致女生在找工作时,用人单位产生了性别的歧视,从而导致工作非常难找的现象。

  在会计女生的就业上,用人单位一般会考虑到女性有生理上的劣势,比如工作承受力和体力支持没有男性好,同时女性会面临每个月的生理周期和关于产假等一系列的问题,从而在这种社会意识形态下,女生的就业就变得更加困难了。

  正是由于这种考虑,既要给女性员工安排很长的生育假期又要给她保留职位,同时在这段期间不能给企业带来效益的情况下,用人单位还要发放工资和福利给女性员工,给企业带来巨大的人工成本。

  这对于用人单位而言,是非常不被看好的一个选择。

  现在的大学中,学习会计的大学生中,男女比例失调,一个专业中绝大多数全是女生,只有极少的男生的存在。

  这种现象就导致了用人单位在性别歧视的趋势下去抢那些男生。

  这对于那些女性的会计专业的大学生而言,如果不加强自身的专业能力,那么就业就变得很困难。

  2.3 大学生普遍没有创业的想法

  现在会计专业大学生毕业后,想到的就是找工作,并没有多少人想要开立会计师事务所或者其他方面的创业的思考。

  根据传统的观点看来,学习一项技能,就去找相关对口的工作来从事。

  但是社会的形势在变,现在我国是非常鼓励创业的,尤其是在就业情形如此激烈的情况下。

  虽然社会是鼓励创业的,但是我国对大学生创业的优惠政策还不是很成熟。

  如果想要创立一个有限责任公司,其注册的资金比较高,对于刚毕业的大学生而言是无力负担的,而一些金融机构也不会给予这笔巨大的贷款,从而让会计专业大学的创业变得更加困难。

  在近几年的社会的意识的不断变革之后,对公司的注册资金的降低和可以进行小额的贷款,这些优惠政策都给大学生毕业创业提高的机遇。

  在大学生的创业中,不仅可以锻炼自己的冒险和探索的精神,更给自己一个展现实力的机会。

  对于大多数学生潜意识里,都是创业的风险性比较大,而找一份工作则相对安定许多,其承受的压力和风险也降低了不少。

  但是创业的好处还是很多的,所以高校必须在平时的教学中加强学生的冒险精神,培养学生的自我发现和实践的能力。

  因此,大学生学会创业是给自己一个机会,同时是给社会减轻了就业压力。

  3 对目前会计专业大学生就业社会意识的应对方法

  3.1 利用在校实践锻炼自己的能力

  现在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要越来越高,对于会计专业的大学生的要求也一样会提高。

  那么高校在对会计专业大学生进行教育时,就必须要加大对实训基地的建设工作。

  会计不是一个只靠理论知识就可以很好的进行工作的,必须要通过实践的训练,加强操作性。

  但是我们知道,每个企业的有些财务信息和数据是需要保密的,不能对外泄露,因此会计专业的大学生想要进入企业接触到内部账务信息和进行实战就会比较难。

  为了弥补这个缺憾,高校可以在校建立可以给学生进行会计实训的电算化实验室和手工模拟实验室,让学生在实践中领悟和学习到更多的会计知识和能力。

  因此,会计专业的大学生一定要利用好学校里的实践机会去提高自己的能力,对于会计实验课上老师根据企业实际情况的经济业务提出的问题,要学会积极主动的运动学习的会计理论知识来解决实际的经济业务。

  通过学生自主的思考,就能让自己的会计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提升能力。

  有时,高校也会组织去会计事务所和企业进行参观实践,大学生们更要利用好机会,与会计专业人士交流心得体会和咨询问题,同样还还可以锻炼人的交往能力。

  3.2 加强自己的就业竞争力

  为了更好的适应社会意识的形势,就要求大学生要加强自身的就业竞争力。

  在如此多的会计专业毕业的大学生中,如何才能突出自己的优势,比别人要优秀,就要求大学生能够加强自己的专业能力,突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现在社会正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在发展,会计专业大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职业生涯的规划,进行多方位知识的学习,拓宽知识面和提升自己的能力。

  因此,加强自己的就业竞争力,是应对就业压力的一种措施。

  4 结语

  现在会计专业毕业的大学生越来也多,社会的意识形态又如此多变且竞争激烈,这就要求大学生更要明确现在的会计专业大学生就业的社会意识分析。

  在激烈的就业形势下,大学生要锻炼自己的会计实战能力和提高就业竞争力,根据社会的发展需求和结合自己的个性特点,为自己做好工作前的准备,这样才能作为社会所需要的会计人才。

  参考文献

  [1] 孙树枫.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分析[J].教育与职业,2009,7(12):13-16.

  [2] 谭卫华,陈沙麦.大学生就业行为的社会学分析[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0,8(10):26-30.

  对会计专业大学生毕业生就业问题的思考【2】

  摘要:随着大学毕业生的逐年增加和国家经济形势的变化,本科会计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压力空前巨大。

  本文在此背景下探讨本科会计专业教育的重新定位和实现问题。

  关键词:本科会计专业 就业

  会计作为一种商业语言,在经贸交往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从80年代开始,会计专业毕业生一直在我国具有良好的就业前景,一直是社会上最抢手的人才之一。

  然而,从2009年毕业生就业市场上的情况来看,会计人才需求呈现出下降的态势,一些毕业生也开始面临着就业难的问题。

  因此,深入分析当前会计专业学生开始出现就业难的原因,从中探求破解对策,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价值和社会现实意义。

  一、当前的本科大学生就业形势

  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下半期,大学生就业难就已经成为一大社会问题。

  随着高校毕业生人数的逐年大幅递增,到2009年已达611万人,2010年更是达到了历史性的631万人。

  与此同时增加的还有全国大学生待业人数,据教育部统计,到200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为87%,未就业的应届高校毕业人数达到了79.43万人,“蚁族”队伍日趋庞大。

  此外,每年还有数百万的中专毕业生和高中毕业的就业者,再加上农村转移劳动力,预计2010年全国劳动力供求缺口在千万人以上。

  由此可见应届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空前巨大。

  大学生求职难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如高校扩招的影响、人才供需错位、大学毕业生就业的自我期望值过高、缺乏求职技巧、就业渠道不畅通、用人单位的用工制度不合理……然而,高校教学内容与实践脱节导致大学生动手能力差,却是众多原因中尤为突出的一个。

  由于很多高校沿袭了传统的应试教育的教学模式,学生高分低能的现象十分突出。

  相反,用人单位对应聘者的实际操作能力、适应工作环境变化能力等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他们需要的是来之能战、战之能胜、能够迅速为企业创造价值的实用型人才。

  因此,促进高校教学改革,帮助大学毕业生顺利就业,高校教育工作者责无旁贷。

  二、会计专业学生开始出现就业难的原因

  1.社会环境的变化

  这些年来一批又一批各种形式培养出来的会计类人才充实到经济建设的各个岗位中去,满足了许多用人单位的需求。

  特别是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使得许多金融机构、理财咨询公司、企业以及事务所大量减少用工岗位。

  2.现行人事制度的制约

  由于一些用人单位的用人机制不够健全,使一些本来应该使用会计专业人才的岗位被一些不甚称职的人占去。

  一些企业负责人在财务这样的岗位上,宁愿用一些层次较低的“自己人”边干边学,也不引进有真才实学的会计专业毕业生;还有些企业则更注重阅历而非学历,只愿意招聘有工作经验的会计人员,不愿意接受应届毕业生。

  3.当前教育盲目的扩招

  在前些年会计专业毕业生走俏时,许多高校纷纷开设会计类专业或盲目扩大招生规模。

  据一项不完全统计,全国平均10名高校毕业生中就会有1名学财会的。

  这种发展态势在当前的需求形势下显然难免导致出现毕业生就业难的局面。

  4.学生自身的定位

  从学生自身来看,不少学生报读会计专业,是为了毕业后找到工作稳定、条件优越、待遇优厚的单位工作,缺乏肯吃苦的思想。

  三、提高会计专业学生就业能力的对策

  1.准确定位培养目标

  以企业需要为根本,以岗位群设置为依据,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增强就业的竞争能力。

  根据高职高专教育特色,结合会计准则的颁布和目前我国劳动人事用人制度的变化,准确定位我院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面向中小型企业和会计师事务所,从事日常会计核算,具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和助理会计师证书,有一定的职业判断能力和较好的职业道德,为我省的化工行业的经济发展提供实用型专业技术人才。

  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明确,具有以下特点:(1)去向明确,面向湖南省化工行业的中小型企业;(2)岗位群明确,一般的核算会计;(3)具有会计专业的特点,具备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和助理会计师证书,增强就业竞争能力;(4)符合会计专业实际需要,有职业判断能力和较好的职业道德。

  2.建立会计专业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科学完善的教育评价制度将会对会计教育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从而提升会计教育质量。

  目前,我国高校会计专业教育质量的评价仍然是基于“政府主导型”的评价体系,往往流于形式。

  因此,我们应该调查市场对会计人才的需求状况及用人单位对会计人才的要求,通过社会的广泛介入,充分发挥会计职业团体和中介机构的作用,逐步建立专业的、权威的评价机构,逐步形成一套科学合理的会计专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使会计专业质量评价制度化。

  此外,大学内部应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的作用,对本科会计教学进行过程监督和事后考查,建立科学的教学评价和奖惩制度,最终形成内部监督和外部评价相结合的会计专业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3.提供不同类型的实习工作

  大学期间,高校应为学生提供两类实习工作,一类是企业实习,具体掌握日常业务的账务处理。

  去企业实习比一般的会计手工模拟实验课要鲜活得多,一般的课程往往受学时限制或课程目标约束,不能全面完整地涵盖全部账务处理。

  通过企业实习,能够优化中级财务会计方面知识的掌握,让学生对账务处理有了本质性的理解和掌握。

  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学校可以分批向企业输送实习生,缓解企业的人员压力。

  另一类是事务所实习,让学生对审计业务有更深层次的体会,为学生提供体验“百家”做账系统的机会。

  会计师事务所的业务范围广泛,接触的客户种类繁多,但去企业实习同样不可替代,学生能深刻体会整个企业的氛围,毕竟将来有一定比例的学生会选择企业会计这一职业。

  结语

  总而言之,无论是会计专业还是其他专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是需要社会关注、学校引导、毕业生本人理性认识的长期系统的工程。

  希望无论是否经济危机,大学生就业这个话题都能被长期重视。

  参考文献:

  [1]陈玉荣.应用型会计本科人才培养目标与模式研究[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7,(6).

  [2]胡克琼,杨侃.会计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财会月刊(综合),2007,(10).

  [3]齐圆圆,孙庆彦.事务所建立大学生会计实践基地的体会[J].中国注册会计师2009,(5).

  [4]刘长杰.大学生就业难的多面思考[J].时代商报2010,(7).

  大学生的社会意识和网络文化【3】

  摘 要:随着互联网信息网络的产生和发展,信息时代的网络文化向我们涌来。

  网络文化的冲击,给当代大学生思想意识形态建设带来了巨大的机遇,但同时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当代大学生意识形态的教育问题是建设现代社会主义的重要思想保障,培养出高素质人才的基础。

  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和发挥网�j文化这个机遇,积极利用校园网络文化,使一些积极先进的思想通过网络这个平台传播给更多的人。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意识;网络文化;文化氛围

  1 概述

  社会意识是社会中的每一个人对于社会的责任、义务的认识,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社会中的价值体现。

  大学生的社会意识是大学生道德素质的体现,是衡量大学生基本素质的一杆标尺。

  随着社会的发展,当今社会大学生对于社会的认识日益不足,大部分大学生只关心自己自身的发展而忽略了自身与社会的结合发展,大学生的社会意识逐渐下降,所以大学生的社会意识必须提高。

  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大学生的校园生活除了专业知识,很少去关注社会的新闻,而是更多的时间用手机、无线来丰富。

  随着网络迅速在人们的生活中崛起,随之而来的是建立了更加丰富的网络文化。

  作为文化知识传承的大学生除了在接受专业知识的同时也受到了网络文化的熏陶。

  网络文化对于大学生的社会意识的培养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网络文化的建立不仅仅为教育大学生社会意识提供了一个平台,也传播了更多的社会正能量,将社会意识逐渐的渗入大学生的身边。

  此外,网络作为一把双刃剑,在传播积极文化、建立大学生社会意识的同时,由于其虚拟化的本质,又会对青年大学生的思想产生负面、消极的影响。

  因此 ,研究和探讨高校网络德育工作,不断用正确、积极、健康的思想文化占领网络阵地,已成为高校德育工作一项非常重要而紧迫的课题。

  那么如何正确的应用网络对大学生进行社会意识教育,怎样运用网络文化正确的培养大学生的社会意识已成为大学生社会意识教育的一个重大问题。

  2 网络文化对于大学生社会意识形成的影响

  网络文化的最大特征就是打破了传统的时间和空间所形成的政治、经济、文化上的概念,缩小了地球上国与国、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网络提供了人们无任何障碍的交流,方便了思想认知的表达,传达着一种无拘无束的自由精神,不同民族的文化在网络的快车道上并驾齐驱, 打破了时空限制, 弱化了道德教育的约束。

  网络多媒体动画技术和图像传播技术的发展, 为大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文化信息资源,缩短了信息传播的时空距离。

  同时网络上快速地获取或传播的不良信息也大量的传入大学生的生活。

  随着网络文化的不断发展、大学生运用网络的增加,网络文化对于大学生社会意识的培养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但是网络文化却带来了积极和消极两种截然不同的效应。

  2.1 积极效应

  网络文化的建立为培养大学生社会意识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开拓了大学生道德素质教育的渠道,丰富了大学生道德素质教育的手法和手段。

  首先,网络文化提高了大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

  大学生利用网络的方便、快捷,可以更快的了解社会实时动态,以社会力量带动大学生社会意识的培养。

  在汶川大地震之后,在小悦悦事件中,大学生利用网络得知事件的最新消息,从网络上看到社会对于他们的帮助。

  大学生可以在网上举行祈福和捐款活动,救助需要帮助的人,从中领悟大学生作为社会中的一员应付的责任,慢慢提高自身的社会意识。

  大学生在网络中还可以发现社会中的不良事件,并且在网络中进行上报,监督。

  其次,网络的隐蔽性可以为大学生提供一个畅所欲言的机会。

  大学生可以运用隐蔽性的平台毫无保留地表达自己对于事件的看法,了解社会对于事件的关注,有助于增强大学生对于社会意识的关注,提高大学生的社会意识。

  再次,网络的虚拟性可以为大学生提供对于各个行业的认识,体会各个行业的艰辛,表达自己的观点。

  这样可以让大学生更加深刻的了解社会各成员对于社会的责任,增强大学生对于社会的关注度,加强大学生对于民主的了解,可以使大学生更好的认识到自己作为社会中一名成员所应付责任。

  从而增强大学生的社会意识。

  青年学生可以在网上真实地表白自己的感情世界,这样可便于政工干部及时 、真实地掌握青年学生的思想动态, 开展有的放矢的思想工作。

  此外,网络中拥有更多的最新的文化,大学生可以运用网络更早的了解新的知识,增强自身修养。

  2.2 消极影响

  网络的双刃剑在网络文化的建设中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

  ①网络的开放性决定了网络文化的参差不齐。

  网络在传播着正能量、新文化的同时也会有人散布不良的信息和负能量。

  同时,网络的开放性所形成的畅所欲言同样也造成了网络语言的良莠不齐。

  作为当代的大学生,要学会鉴别网络文化的真假善恶。

  网络语言的开放性使的网络文化的建设得不到提高,间接的影响着大学生的社会意识。

  ②网络的虚拟性满足了大学生在现实中的不足,正是这种虚拟性,使得大学生在自身控制力不强的条件下容易沉迷于网络让现实社会的种种不可能在网上得以实现,而无法自拔。

  网络这样的虚拟性让人们摆脱了现实的约束,给人们自由的同时 ,也留给一些不健康思想传播的空间,各种思想和意识形态将会在虚拟的世界里碰撞、交融、影响、接受。

  网络的虚拟性加之青年学生的政治理论水平偏低, 社会阅历浅薄,容易导致社会责任意识下滑,社会意识要在不断地社会实践中形成并得到强化,但是模糊的社会定位让大学生无法明确自己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最终导致大学生社会意识淡薄。

  例如,大量网络社交软件的出现,在某种程度上使大学生的现实交往能力下降,也降低了大学生的真诚度。

  这样的情况大大地减弱了大学生的社会意识,“黑客行为”和计算机病毒的制造 、蔓延以及一些更为严重的计算机犯罪等。

  2.3 网络的开放性使得个人主义盛行,弱化了大学生的社会意识   大学生可以在网络上高度自由的发表言论,并且网络的隐蔽性为他们提供着安全防护。

  大学生开始肆无忌惮的发表不负�任的言论。

  他们自认为是正确的,可是在另一方面助长了大学生的个人主义且降低了网络文化的层次。

  3 努力培养大学生社会意识,积极营造良好网络文化氛围

  社会意识的建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大学生在踏入大学的时候就应该认识到要渐渐地承担作为社会一份子的责任。

  社会意识的建立不仅仅是大学生个人的问题,也是学校以及社会共同的问题。

  ①作为大学生个人,在建立社会意识之前首先要明白自己作为社会中的一名成员要承担什么样的责任。

  大学生在明白了自身责任的前提之下了解社会事实,通过社会大事了解社会意识在社会中的真实体现。

  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在与社会的实践中体会社会意识的含义,慢慢建立社会意识。

  并且通过社会实践提升自身的社会意识。

  ②对于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社会意识教育活动,宣传社会意识重要性,增强学生与社会之间的联系、交流。

  在大学生踏入大学校园时便开始向学生讲述学校的发展历程,学科专业特点与优势,优秀校友的事迹等,以增强新生对母校的认同感、归属感、 荣誉感; 介绍大学的授课方式;增强大学生在校的兴趣培养,以学校经历增强个人社会意识的建立,指导大学生合理规划大学生活, 学会管理时间,改变原来放松享受的想法; 介绍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生理卫生知识、 心理健康常识, 自我调适的方法及正确处理人际关系、恋爱问题的方法等。

  在个人社会意识初步建立时适当的给予社会的实践。

  ③社会大环境是社会意识建立的基础,社会对于大学生社会意识的建立要积极的配合,主要体现在网络文化中。

  当今社会,面对足不出户的大学生,网络成为他们与社会交流的主要途径。

  网络文化对于大学生社会意识的建立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网络部门应该建立良好的网络环境,杜绝不良信息的发表,加强网络管理。

  大学生作为新一代的社会主力军,是先进思想的代表人物,在网络运用上要及时鉴别信息的良莠。

  每一位大学生都有责任去阻止不良信息的传播。

  作为社会一份子,应该早些建立社会意识,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在实践中锻炼社会意识,提升自身的社会意识。

  参 考 文 献

  [1] 张金付,梁其军.简论网络文化与高校网络德育[J].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02).

【会计专业大学生就业的社会意识】相关文章:

高中物理教学中渗透的社会意识10-05

会计专业就业前景分析11-14

大学生就业简报11-06

大学生就业简历10-08

大学生就业推荐表-大学生就业推荐范文10-05

大学生简历就业意向10-07

大学生就业调研报告11-13

大学生就业帮扶简报12-12

大学生毕业就业个人鉴定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