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毕业论文

从中医学角度谈养生抗衰

时间:2022-10-26 04:33:49 中医学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从中医学角度谈养生抗衰

    人生在世,谁也避免不了生、长、壮、老、死的生命过程,这是无法抗拒的自然规律。但是,古往今来,上自天子,下至庶民,无不希望自己青春永驻、寿同天地,并为此而孜孜探索、苦苦寻觅。
  虽然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谁也难以摆脱,但对于如何提高生命质量、如何防病抗衰、如何延年益寿,我们的先祖在不断实践探索的基础上总结出了极为系统的、操作性很强的途径和方法。这在我国传统文化的儒、释、道、医、武各个方面都有较多的体现,尤为系统和完善的养生体系主要集中在道家与医家文化中。道家与医家自古不分家,有“医道通仙道”之说,也有“十道九医”(即十个道士中有九个精通医道)之言。
  中医学关于养生之道的文献可谓汗牛充栋。其独具特色的理论体系与切实可行的实践方法巍然耸立于世界东方之林,放射出灿烂耀人的智慧光芒。
  
  一、保养精气
  
  中医学认为,精气是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繁衍的基本物质,它来源于先天,禀受于父母,为“男女媾精”所成,所以又称先天精气。人的生长、发育、壮盛和衰老都与此精气有着千丝万缕的密切联系。精能化气,人出生后此精藏于肾内,须赖后天水谷精气的滋养补充,故《黄帝内经》又称此精气为肾气。如《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谓:“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始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三八肾气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极;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满壮,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斑白: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八八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则齿发去。”由此可见精气(肾气)在人的整个生命活动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是何等巨大。所以,历代养生家都非常重视保养精气,使精不妄耗、保持充满,这样便可增强人体机能,使精、气、神饱满,从而达到祛病强身、抗衰延年的目的。此即《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所谓:“夫道者,能却老而全形。”又谓:“积精全神,益其寿命。”《延年却病笺》谓:“圣人爱精重施,则髓满骨坚。”又曰:“毋劳尔形,毋摇尔精,归心寂静,可以长生。”《千金要方》谓:“凡精少则病,精尽则死。”
  保养精气,除了在日常生活中使七情六欲尽量保持平和外,最重要的就是节制情欲、避免房劳。中医养生学说认为精、气、神为人身之三宝,精能化气,气能生神,精满则气盛,气盛则神全,神全则体健,体健则无病。道家全真教也以“全精、全气、全神”的“全其本真”之意来为教派命名,皆在保全人身三宝和炼养人身三宝,从而达到“我命在我不在天,炼成金丹亿万年”的终极理想主义追求目的。这三宝之中,精是基础和根本,无精则气、神无从谈起,精亏则疾病丛生,甚而短寿夭亡。如《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所言:“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八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延年却病笺》谓:“故养生之方,首先节欲。”《阴符经》谓:“淫声美色,破骨之斧锯也。”《摄生三要》谓“元精在体,如木之有脂。神依之如鱼得水,气依之如雾覆渊。不知持满,不能保啬,所生有限,所损无穷,未至中年,五衰尽见,百脉俱枯矣。是以养生者,务实其精。”
  保养精气、节制情欲,并不是让人们离开生活、绝对禁欲,而是以“适度”、“中和”为要。天地之间,万物皆有阴阳两种属性,这两种属性既对立又统一,缺一不可,人类亦然。药王孙真人有日:“男不可无女,女不可无男,无女则意动,意动则神劳,神劳则损寿。”《延年却病笺》有云:“人年六十,当闭精勿泄。若气力尚壮,不可强忍,久而不泄,致成痈疾。”葛洪《抱朴子·极言卷》亦谓:“不欲甚劳甚逸,适度为贵,能中和者必久寿。”所以说,保精养气贵在“适度”、贵在“中和”、贵在“阴阳平衡”、贵在“无过不及”。此理亦通他理,如吃饭、休息、工作等等,皆要适可而止,不可过度,过度则背离“中和”之道,从而百害生矣。
  
  二、调节饮食
  
  圣人有曰:“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可见人之在世,饮食、男女之事不可或缺。男女之事,已在“保养精气”一节中做了简单论述,此节专谈饮食。
  俗云:“民以食为天。”食物是人类赖以维持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是人体气血津液生化的源泉。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其精气禀受于父母,称为先天精气:脾为后天之本,其精气主要来源于饮食,称为后天精气。而从饮食中所得的五谷精微之气(后天精气)又反过来充实和促进先天精气(肾气)的生化机能。如果饮食不当,则势必影响到先天肾气的正常活动而使人体出现各种疾病。因而古代医家非常重视对饮食五味的调节,认为这是养生延年的主要方法之一。《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谓:“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宫,伤在五味。是故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味过于成,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厚;味过于辛,筋脉沮驰,精神乃央。是故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则骨气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可见,饮食五味对人体具有正反两方面的作用。若能节制饮食,调和五味,则身康体健,得享天年。如果饮食无节,五味过偏,寒温失调,则五脏俱损,百骸皆病,过早衰亡。是故《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有“味归形”、“味伤形”之说。清代医家汪昂在《勿药元诠》中亦云:“成味能泻肾水,损真阴:辛辣大热之味,皆损元气,不可多食。”
  《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日:“夫五味入胃,各归所喜,故酸先入肝,苦先入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成先入肾,久而增气,物化之常也,气增而久,夭之由也。”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对饮食五味应尽可能地调和得当,不可偏食或久嗜“五味”中之数味,以免生疾患。同时,还要根据五脏的生理、病理等具体情况注意五脏对五味的各种宜忌。正如《内经·素问·宣明五气篇》所谓:“辛走气,气病无多食辛;咸走血,血病无多食成:苦走骨,骨病无多食苦;甘走肉,肉病无多食甘;酸走筋,筋病无多食酸。是谓五禁,无令多食。”《内经·灵枢·五味篇》谓:“肝病禁辛,心病禁成,脾病禁酸,肾病禁甘,肺病禁苦。”又谓:“肝色青,宜食甘,粳米饭、牛肉、枣、葵皆甘。心色赤,宜食酸,犬肉、麻、李、韭皆酸。脾色黄,宜食成,大豆、豕肉、栗、藿皆成。肺色白,宜食苦,麦、羊肉、杏、薤皆苦。肾色黑,宜食辛,黄黍、鸡肉、桃、葱皆辛。”
  日常饮食,应以清淡为主,切勿恣食肥甘厚味与辛辣炙烤之品。肥性滞,甘性缓,多食易助湿生痰,腻滞生痰,痰浊阻滞脉道、蒙蔽清窍,易患中风、偏枯或消渴之症。如《内经·素问·奇病论篇》论消渴症(即今之糖尿病)谓:“此五气之溢也,名日脾痹。夫五味入口,藏于胃,脾为之行其精气,津液在脾,故令人口甘也,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此即“膏梁之变,足生大疔:膏梁之疾,消痹痿厥”之谓也。此外,亦不可嗜酒、嗜肉太过。所谓“酒能乱性,肉可昏神”,此言不虚也。对于唁洒的具体害处,汪昂在《勿药元诠》中有详论日:“饮酒过度,则脏腑受伤,肺因之而痰嗽,脾因之而倦怠,胃因之而呕吐,心因之而昏狂,肝因之而善怒,胆因之而恐惧,肾因之而烁精,膀胱因之而溺赤,二肠因之而泄泻,甚则劳嗽、失血、消渴、黄疸、痔漏、痈疽,为害无穷。”
  另外,饮食要有节制,不可暴饮暴食,亦不可过饥、过热或过冷。过饱会增加肠胃负担,引起消化不良,久之可导致胃肠疾病。过饥则摄食不足,营养缺乏,五脏失养,气化无源。贪食辛辣燥热之物,可使肠胃积热而致大便干燥或成痔漏下血等症。过食生冷,则易损伤脾阳,寒凝气血,引起寒湿内生的腹痛泄泻及胁下痞块诸症。此即前贤“饱食太甚,筋脉横解,肠洱为痔:饮食失节,损伤肠胃,始病热中,末传寒中”之谓也。
  总之,在饮食上要进食规律、饥饱有度、五味调和、清淡适中,并要注意每餐的进食量,牢记“腮边常带三分饿”的古训。今人将饮食注意事项简略归纳为“少烟多茶,少酒多水,少糖多果,少盐多醋,少肉多莱,少食多嚼”,可供日常生活之参考
   三、调摄精神

  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平和、乐观的情绪和豁达开朗的精神状态,对减少疾病、促进健康、延长寿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传统中医学认为,七情过激、情志失调是导致各种内伤疾病的主要致病因素,并认为“百病生于一气”。如《内经》有云:“余知百病生一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又云:“暴怒伤阴,暴喜伤阳……喜怒不节,生乃不固。”所以,中医养生学特别强调涵养精神、调摄性情,从而使人体阳气平和、阴平阳秘,起到保养精气、增强气化功能的作用从而达到防老抗衰的目的,主张在精神上要尽量排除外界事物的干扰,不要妄动七情,要少生私欲杂念。如《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有:“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亦谓:“是以圣人为无为之事,乐恬淡之能,从欲快志于虚无之中,故寿命无穷,与天地终。此圣人之治身也。”因而,在生活中要清心寡欲、了无挂碍、无争无贪、听凭
自然,这样便可使人体真气充沛、阴平阳秘而诸疾不侵,正如《内经》所云“正气内存,邪不可干”。
  自《黄帝内经》之后,历代医家和养生家都对“调摄精神,修养心性”这一独具特色的传统养生之道发表过不少精辟的论述。如张景岳对《内经》中“圣人为无为之事”的精彩解释:“但能于动中藏静,忙里偷闲,致远钩深,庶乎近矣。”又云:“镜以察物,物去而镜自镜,心以应事,事去而心自心,此养生之道也。”《孙真人卫生歌》亦云:“世人欲知卫生道,喜乐有常嗔怒少,心正意诚思虑除,顺理修身去烦恼。”
  调摄精神,还要抑欲制念,摄服心性,锁住心猿,拴住意马,培养光风霁月般的高尚情操与完美人格。《七部要语》谓:“人之禀受,性情具焉。性之所感者情也,情之所感者欲也,情出于性,而情违性,欲出于精,而欲害精。”《洗心说》谓:“患生于多欲,祸生于多食,过生于轻慢,罪生于不仁。”《真观论》谓:“人居尘世,难免营求,虽有营求之事,而无得失之心,即有得无得,心常安泰。”《清修妙论笺》又列举百“病”以警人,列举百“药”以治“病”。“病”,亡义取利是一病,好色坏德是一病,毁人自誉是一病,乘杈纵横是一病,以私乱公是一病,轻慢老少是一病,两舌无信是一病,教人作恶是一病等。其“药”,动静有礼是一药,起居有度是一药,心无妒嫉是一药,扶持老幼是一药,怜孤恤寡是一药,语言谦虚是一药,不好阴谋是一药,舍药救疾是一药,随事不慢是一药等。总之,心性高雅、减少贪欲,乃是祛病强身、防老抗衰、延年益寿的不二法门。
  
  四、生活规律
  
  在古代,人们都顺随自然之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地生活着。而身处现代发达社会的人们,却因各种主客观方面的原因而毫无规律、起居无常地生活着,因而各种奇病、怪病便接连不断地向现代人袭来。
  其实,我们智慧的先祖在两干多年前就早已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入木三分、生动传神的精辟论述,《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中黄帝问岐伯日:“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时世异耶?人将失之耶?”岐伯对日:“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可见,“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的规律生活对人的身体健康、寿命延长是何等的重要。《寿世保元·延年良箴》亦谓:“坐卧有时,勿令身怠,可以延年。动止有常,言谈有节,可以延年。”
  
  五、适度运动
  
  运动可以促进气血流通,加快新陈代谢,从而起到强身健体、延年抗衰的目的。庄子云:“吹嘘呼吸,吐故纳新,熊经乌伸,为寿而已矣。”东汉著名医学家华佗以“户枢不蠹,流水不腐”的运动观为理论基础,模仿虎、鹿、熊、猿、乌五种动物的运动特性创编了名垂千古、泽被后世的“五禽戏”,之后祛病强身的导引、吐纳、按跷之术逐渐增多,也逐渐在社会上盛行起来。当然,令世界瞩目的我国民族瑰宝——武术,也在随着时代的发展而逐渐系统、完善,成为我国特有的、屹立于世界之林的一项传统体育项目。如今,我国已有自成体系的130多个拳种门派,可谓异彩纷呈、百花争艳。从练习角度来看,体质强壮的健康中青年人多练习以舒展大方、刚劲敏捷的力量型拳种为主,如少林、燕青、八极、劈挂等;体质虚弱、健康欠佳的中老年人多以练习轻松柔绵、动作缓慢的内练型拳种为主,如武当、太极、八卦等。不过,在具体练习上一定要根据每个人的身体状况灵活安排运动量,千万不可蛮练、瞎练。比如年轻体健、要求练出真功夫者可适当加大运动量进行苦练,但年高体弱、有病在身而只求健身养生者,万万不可“苦练”,一定要适可而止,留有余地,否则无益而有损。当然,练习武术不能只练动功,也要动静结合,配合一些静功(如桩功、坐功、卧功等)进行练习。这样动静相兼、内外结合地进行练功,才符合阴阳平衡的天地之道,才能使求功夫者练出过人的真功夫,求健康者练出强壮的身体。总之,练功要根据每个人自身的身体状况把握一个恰到好处的度,正如华佗医祖所言:“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耳。”
  我国传统中医学关于摄生防病、益寿抗衰的养生文献中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切实可行的宝贵经验,因而有人称中医学为“养生医学”,这是非常有道理的。

【从中医学角度谈养生抗衰】相关文章:

关于从中医学角度谈养生抗衰10-05

简谈中医对养生抗衰起到的作用10-01

从中兽医学角度分析猪咳嗽气喘及治疗的技术分析的论文10-08

从心理描写角度谈冰心小说的特色10-01

审美角度谈电视播音主持艺术论文10-09

从HR角度谈应该怎样把握面试机会10-26

从营销角度谈电子商务网站功能论文10-08

从人文化的角度谈高中英语教学10-05

从接受学角度谈《牡丹亭》对明清女性的影响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