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毕业论文

对中医的认识论文

时间:2023-04-01 09:16:17 中医学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对中医的认识论文

  对中医的认识论文就在下面,欢迎各位阅读借鉴哦!

对中医的认识论文

  中医对疲劳的认识【1】

  摘要:《黄帝内经》中对疲劳就有较充分的论述。后世医家在此基础上不断补充、丰富,使中医疲劳理论不断完善。内因、外因均可导致疲劳,但以内伤尤其过劳为主要病因。疲劳为害,涉及五脏六腑,主要为脾、肝、肾,首当推脾。疲劳属于中医学的“虚劳”范畴。探讨疲劳问题可为中医抗疲劳防治亚健康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疲劳;病因病机;虚劳

  1 辞书对疲劳的释义及疲劳定义

  疲劳的古义:东汉许慎《说文解字》:“疲,劳也。”梁顾野王《玉篇》:“疲,乏也。”晋张揖《广雅》:“疲,极也。”清王念孙《广雅疏证》认为“极”为十分疲惫之义。清钱大昭《广雅疏义》:“疲者,倦之极也。”即疲倦达到极点之义。《左传成公十六年》:“奸时以动,而疲民以逞。”《韩非子初见秦》:“是故兵终身暴露于外,士民疲病于内。”疲,在经典文献中,经常写作“髓(罢)”。《广雅》:“罢,劳也。”

  王念孙《广雅疏证》:“罢与疲同,券与倦同,疲倦为劳苦之劳。”《国语周语》:“不夺民时,不蔑民功,有优无匮(馈),有逸无罢。”《左传昭公三年》:“庶民罢敝,而宫室滋侈。”《说文解字》:“劳,剧也。”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剧)用力甚也。”《尔雅释诂》:“劳,勤也。”舍人注:“劳,力极也。”用力过多之义。劳有劳累、辛苦、劳苦之义。《诗经小雅绵蛮》:“道之云远,我劳如何?”又有使心操劳之义,《诗经邶风雄雉》:“展矣君子,实劳我心。”《诗经小雅蓼我》:“哀哀父母,生我劳瘁。”

  引申为疲劳之义,《左传僖公三十二年》:“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见《王力古汉语字典》)疲字从春秋战国文献就开始出现,延用至今仍为疲劳、疲乏之义,变化不大。劳字从西周文献开始出现,本义为劳苦、辛劳、劳累、功劳之谓,到了春秋战国文献才引申为疲劳、疲乏之义。疲劳二字连用,最早见于战国文献,如《六韬武锋》篇:“不戒可击,疲劳可击。”与今天“疲劳”一词词义基本相同,疲乏、困倦之义。

  疲劳的今义:《辞海》对机体的疲劳解释是:“持久或过度劳累后造成的身体不适和工作效率减退。”《汉语大词典》描述机体疲劳的含义有:①劳苦困乏;②因运动过度或刺激过度,细胞、组织或器官的机能或反应能力减弱,如听觉疲劳、肌肉疲劳。

  疲劳可以定义为:机体过用(超限)而引起的功能降低并出现机体不适的状态。过用包括时间过久及强度过大等。过用、功能降低、机体不适不仅指体力还指脑力与心理,不仅指整体也指局部。机体不适主要表现为疲乏困倦,但还有一些疲劳伴随症状,如头晕、健忘、睡眠质量下降等。

  2 历代中医文献研究疲劳概要

  2.1 疲劳含义的研究

  在中医学中描述疲劳多用疲乏、倦怠、酸软困重等术语表述,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了论述。《黄帝内经》中,疲劳多称为“倦”、“”、“解堕”、“解侪”、“困薄”、“身重”、“体重”等。疲劳一词始见于汉张仲景《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问日:血痹病从何得之?师日:夫尊荣入骨弱肌肤盛,重因疲劳汗出,卧不时动摇,加被微风,遂得之。”其他医家对疲劳一词也均有论述。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风病诸候》:“其状,形体如被微风所吹。

  此由忧乐之人,骨弱肌肤盛,因疲劳汗出,卧不时动摇,肤腠开,为风邪所侵也。”唐孙思邈《千金翼方补益叙虚损论》:“五劳者:一曰志劳,二曰思劳,三曰心劳,四日忧劳,五日疲劳。”清李用粹《证治汇补上窍门》:“若疲劳过度,精气先虚,四气得以外入,七情得以内伤,遂致聋赜耳鸣。”清周学海《读医随笔证治类》:“疲劳汗出,则气伤津耗,气不足以运血,津不足以载血矣。”上述中疲劳的词义为过劳和疲倦,即可作为病因出现,又可作为症状出现,有的为五劳之一。

  《素问举痛论》中说:“劳则气耗。”《素问调经论》中亦说:“有所劳倦,形气衰少。”均将“疲劳”作为致病因素之一。历代医家对劳倦内伤的认识始于此。汉华佗《中藏经劳伤论第十九》:“劳者,劳于神气也;伤者,伤于形容也。”宋陈言《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三因论》中曰:“其如饮食饥饱,叫呼伤气,尽神度量,疲极筋力,为内所因也引。”宋徽宗敕编《圣济总录虚劳门》:“劳伤之甚,身体疲极。”元朱丹溪《丹溪心法耳聋》中说:“劳役伤于血气”

  清陈士铎《辨证奇闻虚损门》云:“人有久立腿废,更立而行房室,则两足必然无力,久则面黄体瘦,口臭肢热,盗汗骨蒸,人以为瘵病也。谁知起于伤骨乎,人有用心太过,思虑终宵,以至精神恍惚,语言倦怠,忽忽若有所失,腰脚沉重,肢体困惫,人以为怯症之成也,谁知是劳其心矣。心劳则血必渐耗,而神无以养。”《景岳全书卷十六虚损》载:“劳倦不顾者,多成劳损……或劳于名利……或劳于疾病。”

  2.2 疲劳病机研究

  疲劳属于气血耗伤引起的虚证。过劳损伤气血津液,损伤阴阳,损伤脏腑。《素问宣明五气》说:“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明万全《万密斋医学全书慎动第二》亦记载:“视过损明,语过损气,思过损神,欲过损精,谓之四损。”

  说明劳力过度能耗损人体的气血,外损形体,内及脏腑;劳神过度能暗耗人体的精血,内伤脏腑。即明张介宾《类经疾病类》:“凡劳伤之辨,劳者劳其神气,伤者伤其形体,如喜怒思虑伤心,忧怒悲哀则伤肺,是皆劳其神气也。饮食失度则伤脾,起居不慎则伤肝”

  2.2.1 疲劳与脾胃疲劳为害,涉及五脏六腑,主要以脾、肝、肾为主,尤首当推脾,即《素问示从容论》所言:“肝虚、肾虚、脾虚,皆令人体重烦冤。”《紊问遗篇本病论》日:“人饮食劳倦即伤脾。”金元时代李东垣又系统论述了劳倦内伤。金李杲《脾胃论脾胃虚实传变论》云:“故夫饮食失节,寒温不适,脾胃乃伤。此因喜、怒、忧、恐损耗元气,资助心火。火与元气不两立,火胜则乘其土位,此所以病也。”此处论述了长期饮食失节及遭受强烈的精神刺激(劳神)是造成脾胃内伤的重要因素。《脾胃论饮食劳倦所伤始为热中论》云:“然而与外风寒所得之证颇同而实异。内伤脾胃乃伤其气,外感风寒乃伤其形。”

  “若虚损脾胃有宿疾之人,遇此天暑,将理失所,违时伐化,必困乏无力……。”是论述疲劳过度造成身体虚弱,难抵各种病因的侵害,容易导致疾病。又如:“素有心气不足,因饮食劳倦致令心火乘脾。”(《兰室秘藏经漏不止有三论》)。明张介宾《景岳全书卷十六劳倦内伤》云:“劳倦内伤之证,有因困倦而忽然发热,或怠惰嗜卧,懒于言语,其脉缓而大,或浮或细,而无外邪者,此即时人之所谓劳发也,单宜温补为主。有因积劳饥饱,致伤脾肾,则最易感邪,而病

  为发热头痛,脉紧恶寒,类伤寒等证,此内伤外感兼而有之,是即所谓劳力感寒证也。”明张介宾《景岳全书卷十七脾胃》云:“盖脾胃之伤于外者,惟劳倦最能伤脾,脾伤则表里相通,而胃受其困者为甚。脾胃之伤于内者,惟思忧忿怒最为伤心,心伤则母子相关而化源隔绝者为甚,此脾胃之伤于劳倦情志者较之饮食寒暑为更多。”清张璐《张氏医通诸伤门》曰:“劳役伤脾。”元王履《医经溯洄集内伤余议》云:“难经所谓‘饮食劳倦则伤脾者’盖谓脾主饮食,而四肢亦属脾,故饮食失节,劳役四肢,皆能伤于脾耳。”

  明龚延贤《寿世保元内伤》云:“饮食劳倦伤脾,则不能生血,故血虚则发热,热则气耗而无力,或时易饥,或时郁闷,不思饮食,变病百端。”可见,劳累过度最易伤脾,所以疲劳的产生与脾脏的损伤有密切的关系。

  2.2.2 疲劳与肝《素问六节藏象论》云:“肝者,罢极之本。”明确指出肝脏功能失调是产生疲劳的重要原因。《素问五脏生成论》又云:“肝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摄。”可见肝藏血,主疏泄的功能正常是人体活动能力的重要保障。如果疲劳过度,情绪心理的改变超过了肝的调节能力,则可使肝失疏泄,脏腑气血功能紊乱,导致疲劳的发生。

  肝能藏魂,魂与神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肝的功能正常与否,对人体的各种生命活动,包括心理活动在内,都会产生影响。宋陈言《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五劳证治》云:“以其尽力谋虑,则肝劳。”进一步指出思虑过度能损伤肝脏。

  明皇甫中《明医指掌经论总抄》则指出:“尽力谋虑,劳伤乎肝,应于筋极。”《中藏经劳伤论》云:“饥饱无度则伤脾,思虑过度则伤心,起居过度则伤肝,喜怒悲愁过度则伤肺。”此处将劳分五种,唯独将起居过度即运动(活动)过度与肝相联系,可见古人已认识到肝与运动性疲劳的关系颇为密切。疲劳与肝亦有密切的关系。

  2.2.3 疲劳与肾《素问灵兰秘典论》谓:“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灵枢海论》曰:“髓海有余则轻劲多力,自过其度。髓海不足,脑转耳鸣,胫酸眩晕,目无所见,懈怠安卧。”肾藏精,肾气盛则精神健旺,筋骨强劲,动作敏捷。肾精亏损,髓海不足,则精神萎靡,眩晕耳鸣,腰膝酸软,肢体痿弱不用,疲乏无力。肾虚所致的疲劳,以疲劳伴有肾虚之候为其特征。又有房劳过度伤肾,而产生疲劳症状。如清李用粹《证治汇补腰痛外候》:“悠悠不止,乏力酸软者,房欲伤肾也。”为房欲伤肾腰痛,悠悠不止,乏力酸软之症。

  2.2.4 疲劳与心肺《素问灵兰秘典论》曰:“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一身生气所系。主明则下安,主不明则十二官危,心气虚衰、心血亏虚,则心神不足、气血亏虚而神疲乏力。而思虑劳倦过度,又可伤心,导致心肾不交,如明张介宾<景岳全书卷十八不寐》:“舍此之外,则凡思虑劳倦,惊恐忧疑,及别无所累而常多不寐者,总属其阴精血之不足,阴阳不交,而神有不安其室耳。

  知此二者,则知所以治此矣。”即为思虑劳倦伤心,阴阳不交,神所不安,而致不寐。又如《景岳全书卷十八不寐》:“若思虑劳倦伤心脾,以致气虚精陷,而为怔忡、惊悸、不寐者,宜寿脾煎或归脾汤。……若劳倦伤心脾,中气不足,清阳不升,外感不解而寒热不寐者,补中益气汤。若思虑过度,心虚不寐而微兼烦热者,养心汤或酸枣仁汤。若焦思过度,耗心血。

  动心火。而烦热干渴不寐者,天王补心丹。……凡人以劳倦思虑太过者,必致血液耗亡,神魂无主,所以不寐,即有微痰微火,皆不必顾,只宜培养气血,血气复则诸证自退。”为思虑劳倦太过,耗伤血气,使心神失养,以致不寐。

  《素问五脏生成论》曰:“诸气者,皆属于肺。”肺为诸气之门户,统辖一身之气,无经不连,无脏不转,而主一身之气。肺气虚损,则影响宗气的生成,亦影响全身之气的生成,终致气虚之害。而且饮食劳倦也可损伤肺气,导致疲劳。如金李果《内外伤辨惑论辨气少气盛》“内伤饮食劳役者,心肺之气先损,为热所伤,热既伤气,四肢无力以动,故口鼻中皆短气少气,上喘懒语,人有所问,十不欲对其一,纵勉强答之,其气亦怯,其声亦低,是其气短少不足之验也。”为饮食劳役,损伤肺气,导致口鼻中短气少气,上喘懒语,气怯声低等症。所以疲劳是气虚的典型表现,故疲劳与肺也有密切关系。

  总之,疲劳与五脏均有着紧密联系,主要责之于脾肝两脏,也与心、肾、肺有关,明张介宾《景岳全书卷十六虚损》云:“凡劳倦之伤,虽日在脾,而若此诸劳不同,则凡伤筋伤骨,伤气伤血,伤精伤神,伤皮毛肌肉,则实兼之五脏矣。”而七情过用,也可导致五脏劳伤,如宋陈言《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五劳》:“以其尽力谋虑则肝劳,曲运神机则心劳,意外致思则脾劳,预事而忧则肺劳,矜持志节则肾劳,是皆不量禀赋,临事过差,遂伤五脏。”

  在中医学中,疲劳属于“虚”、“虚劳”、“虚损”等范畴。《素问通评虚实论》曰:“精气夺则虚。”“夺”为减少之意。中医学有积虚成损、积损成劳、积劳成疾、因虚致病之说,因此可认为虚与劳损有轻重程度不同,一般来说,亚健康性疲劳多属“虚”的范畴,疾病性疲劳多属“虚劳”、“虚损”等范畴。

  中医对“衰老”的认识【2】

  在我国民间神话传说中,彭祖寿800岁,算得上中国最长寿的人物。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文献研究所所长王旭东教授称,彭祖这个人物并不是虚构的,历史上确有其人,他姓名铿,黄帝之后,为颛顼帝玄孙、陆终氏第三子,不仅是中国古代最长寿的老人、中华养生文化创立者,也是中华厨界祖师爷、中华武术文化鼻祖及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性学大师。不过,王旭东教授认为,按照现在的计算法,彭祖其实只活到130岁左右。“古时对年的计算没有统一的标准。在彭山一带,乡间流行一种‘小甲子’计年方式,即60天为一年。按此换算为现今的计年标准,彭祖也就活了130多岁……但这也已经差不多活到了人类生存的极限。”

  人体衰老的过程非常复杂,单一学说难以解释衰老过程中的所有问题。中医学对于人类的衰老有着独特的认识,现就中医学经典及近年研究进展,归纳如下:

  1.先天说

  中医学认为,人的衰老进程和寿命长短取决于先天禀赋,即来源于父母的遗传基础。《灵枢天年》曰:“以母为基,以父为。”后世继承并发展了此学说。东汉王充在《论衡》中曰:“强寿弱夭,谓禀气之渥薄。”

  现代遗传学说为中医的“先天说”提供了实验依据。研究发现,人的寿命和衰老进程是由遗传基因中原有的程序安排所控制的。在我国长寿地区的调查中发现,长寿之人,性染色体畸变、断裂和丢失的发生率明显低于一般老人。

  2.后天说

  也有中医理论认为,人的衰老发展进程和寿命长短主要取决于后天摄养是否得当。梁代陶弘景《养性延命录教诫》曰:“我命在我,不在于天”;元代刘河间《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曰:“修短寿夭,皆自人为。”这些学说与世界卫生组织认为的“人的健康和寿命60%由生活方式决定”非常吻合。

  若是长期生活方式不良,如抽烟酗酒,暴饮暴食,熬夜上网,纵欲耗精,就会导致形神动摇,“半百而衰”。“命有长短者,非自然也,皆由持身不谨。”

  3.脏腑虚损说

  脏腑虚损说是中医衰老理论中影响最大的学说之一。五脏虚损既是衰老的生理特征,也是导致衰老的重要原因。脏腑虚损日久则因虚致实,导致痰、瘀、湿等病理产物滋生,以至虚实夹杂,变生它病,加速衰老。

  《灵枢天年》曰:“四十岁,五脏六府十二经,皆大盛以平定,腠理始疏,荣华颓落,发颇斑白,平盛不摇,故好坐。五十岁,肝气始衰,肝叶始薄,胆汁始灭,目始不明。六十岁,心气始衰,苦忧悲,血气懈惰,故好卧。七十岁脾气虚,皮肤枯。八十岁,肺气衰,魄离,故言善误。九十岁,肾气焦,四藏经脉空虚。百岁,五藏皆虚,神气皆去,形骸独居而终矣。” 这是说,从40岁起人体开始出现衰老的外在变化,50岁以后,从肝脏起,以10年为一周期,按照木、火、土、金、水的五行相生规律,五脏逐一衰退,各种老年期的表现相继出现。

  现代研究也证实,人体呼吸系统约在25~30岁发育成熟,肺功能达到峰值。若以20岁的肺功能为100%,60岁为75%,80岁降到60%;30岁心搏出量为100%,每年以1%的速度呈直线下降,40岁为90%,60岁为70%;肝脏重量20~30岁为1 300克,60~70岁为1 000克;肾脏在成年期为250~270克,50岁开始缩小,80岁为180~200克;肾血流量40岁以后,每年降低约1%。肾小管功能降低出现较早但进展缓慢,10年下降5%。

  4.精气神虚衰说

  中医学把“精、气、神”誉为人身“三宝”。精气神虚衰说认为,人体衰老的机制在于精气神随着增龄的不断虚衰。这一观点主要是由《黄帝内经》在《素问上古天真论》中首先提出,人之所以半百而衰,其机制在于“竭其精”“耗散其真(气)”和“不时御神。” 精气神三者之间有着密切联系,由于对它们在衰老中的重要作用认识不一,因此又有精虚、气虚、神虚等不同观点。如精虚说认为,人体随增龄而发生的日益精虚是衰老的主要机制。“精”是物质基础,身体之本。《素问》称“夫精者,生之本”。人体各种功能的强弱和身体健康,取决于精的盛衰。

  “精”分“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生殖之精是“先天之精”的主要组成部分。人至老年,无论男女的性功能和性欲都明显减退。研究发现,老年男性的睾丸缩小、萎缩并纤维化,精子数都明显减少,甚至不能排精;老年女性卵巢、子宫、阴道可全面萎缩,这些都是精虚的结果。

  虽然精、气、神三者在物质基础和功能上具有明显的区别,但三者之间又有密切的相互依存关系。清代林佩琴《类证治裁》认为“一身所宝,惟精气神,神生于气,气生于精,精化气,气化神”。精充、气足、神旺,才能延缓衰老,健康和长寿,达到“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素问上古天真论》)。而精泄、气虚、神伤,是早衰变老的原因。

  5.阴阳失调说

  人体在增龄过程中出现的阴阳偏盛偏衰而导致的阴阳失调是早衰的重要作用机制。在阴阳之间,有的强调阴精的重要性,有的则认为阳气是关键,从而又有不同学术观点之分。

  如衰阴衰阳说认为,阳化气、阴成形,五脏的生理功能与气化有关,而五脏的形质又属阴精范畴。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各种生理功能及五脏的形态结构都将发生衰退性的变化,从而逐步出现阴阳两虚的形证变化。人到中年以后,由于阴阳平衡失调,出现阴阳偏盛或偏衰,机体即可受到各种致病因素的侵袭,从而疾病丛生,出现衰老。若发展到“阴阳离绝”,人的寿命也就到了终点。

  小儿时为稚阴稚阳;进入成熟期后,首先出现的衰老表现是气虚症候;40岁之后,逐步呈现气阴(血)两虚、阴虚阳亢或表现为阳气不足,女性以气阴(血)两虚为多,男性以阴虚阳亢或阳气不足为主;70岁以上,主要表现为衰阴衰阳,从而进一步加速了衰老的进程,以致大多数人难以达到“天年”。

  6.邪实说

  增龄过程中产生的一些不利于人体的病理产物,或来自外界环境的有害物质,是导致或加速衰老的主要原因。如随增龄产生的“邪实”,以痰浊、血瘀为主等。

【对中医的认识论文】相关文章:

对中医学的认识的论文(精选7篇)05-11

浅谈中医学对衰老的认识论文10-08

中医论文前言09-30

中医针灸论文10-01

中医论文翻译10-01

中医药院校预防医学教学的认识与体会论文10-08

中医临床研究论文写法论文10-09

中医学的论文10-08

中医论文格式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