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抗抑郁治疗对卒中后抑郁患者的疗效分析
又到了大四毕业季,看似轻松好玩的大四生活其实也暗藏着无限的压力,找工作、考研,谋出路的同时,还要撰写毕业论文,确保能够顺利毕业,拿到毕业证。下面就由YJBYS小编为大家推荐一篇自考医学专业论文论文,欢迎阅读哦!
[摘要] 目的 研究抗抑郁治疗对卒中后抑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该院从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脑卒中急性期6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治疗,未给予抗抑郁药物。治疗组30例即在常规治疗上加用西酞普兰20 mg, qd口服。在治疗前,治疗后2周、4周、8周分别用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HAMD)进行疗效评定。 结果 治疗组4W后HAMD均分为(16.7±3.22)分,治疗组8W后HAMD均分为(11.7±2.21)分,症状显著改善,治疗前后症状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与同一时期对照组比较,抑郁症状改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对脑卒中患者进行PSD及时筛查、尽早药物治疗,能改善患者的预后。
[关键词] 脑卒中;西酞普兰;抑郁症
脑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是脑卒中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有资料显示其发病率在29.3%~33.3%左右[1-2],严重影响患者功能恢复,降低其生活质量,增加患者的致残率,所以对脑卒中后出现抑郁患者的干预意义重大,该研究对2013年1月―2014年12月在该院接受西酞普兰治疗卒中后抑郁的患者,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定其疗效,现报道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60例于该院神经内科住院并诊断为脑卒中急性期的患者。该组女32例,男28例,出血性脑卒中27例,缺血性脑卒中33例。脑卒中诊断:本组均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脑卒中标准,并被MR及颅脑CT证实。PSD诊断标准:按照ICD-10 F06.32器质性抑郁障碍诊断标准,于病情稳定之后的2周实施诊断。所有入选患者均按HAMD评分标准进行评分。对照组30例,男19例,女11例,年龄(62.3±7.9)岁,病程(15.8±1.5)d,脑梗死25例,脑出血5例;治疗组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63.1±7.2)岁,病程(16.1±1.3)d,脑梗死24例,脑出血6例;两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病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纳入标准:病情稳定2周后,年龄在40岁以上;意识清楚;大脑半球的病变(梗死或出血);语言障碍不明显;发现颅脑CT有阳性者。排除标准:伴有明显失语、失用不能配合检查者;有严重认知功能障碍,无法配合检查者;脑卒中病情严重,或者伴有意识障碍无法配合者;有精神障碍家族史或个人阳性者;合并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者不能配合检查者。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治疗,不给予抗抑郁药物。治疗组30例即在常规治疗上加用西酞普兰(商品名:西普妙,产品批号:2417765)20mg qd口服。在治疗前、治疗后2周、4周、8周分别用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HAMD)进行疗效评定。由经过培训的调查员对患者进行直接询问,并将调查表填写好,调查表包括个人的一般资料(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等20项),使用HAMD17项版本评定入组患者。
1.3 统计方法
对照研究对照组和治疗组病例,使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资料处理与分析,以(x±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 P<0.05时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在实施抗抑郁治疗之前,把6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两组治疗前的HAMD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抑郁症状明显,治疗组4周后HAMD均分为(16.7±3.22)分,治疗组8周后HAMD均分为(11.7±2.21)分,症状显著改善,治疗前后症状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表1 两组在病程中HAMD的变化(x±s,分)
注:治疗前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1,*与同期对照组比较,P<0.01。
三、讨论
PSD指的是脑卒中后有不同程度的抑郁症状出现,并且症状持续>2周,主要表现为兴趣减退、情绪烦躁、低落、厌世、悲观、主动性缺乏和全身疲劳等症状。PSD早在20世纪40年代国外就有学者报道,当时仅仅认为是一种神经功能缺失后的心理反应,随着卒中发病率的增高,对PSD的研究认识有所更新:卒中后抑郁和卒中直接相关,脑卒中不只会使躯体出现残疾,而且也可伴随心理障碍,其发病率亦有增高趋势,是影响患者功能恢复和脑卒中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不仅延长脑卒中康复时间,同时降低患者生活质量。
PSD病因和发病机制仍不非常清楚,当下有一种原发性内源性机制学说:即该理论是基于神经递质的改变和神经解剖部位,考虑PSD和脑卒中部位相关,PSD常见于额叶、下丘脑、左侧基底节核区和颞叶病变,其中额叶病变最为多见,并且左右两侧额叶病变的临床症状不一致,Gabriel等研究表现,卒中后情感异常与额叶-豆状核-脑桥通路受损相关,还与脑卒中后引起脱髓鞘改变,加速了大脑功能的退化有关,但是也有报道认为,抑郁和左右半球病变并不相干。该学说还考虑PSD与神经递质的改变相关,Hama等认为脑卒中后脑内某些特定部位遭破坏,引起去甲肾上腺素和5-羟色胺等递质功能低下和PSD相关;还有一种学说是反应性机制学说,是指肢体功能障碍、脑卒中后言语等导致的反应性抑郁,侧重于社会心理因素。卒中后躯体功能丧失,家庭或社会地位的改变,使得患者的心理平衡失调,导致抑郁的发生或使其程度加重。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关于脑卒中后抑郁的机制的认识正是符合当前的医学模式,即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它是由生物体本身疾病及心理和社会因素一起作用的结果。
该研究使用的抗抑郁药物是西酞普兰,它不仅能改善患者的临床抑郁症状,同时它是一种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具有高度的选择性, 不像经典的三环抗抑郁药物有比较强的抗胆碱副作用,临床观察西酞普兰的恶心、胃肠道反应更少,本研究治疗前两组的抑郁症状明显,抗抑郁治疗4周后HAMD均分为(16.7±3.22)分,治疗8周后HAMD均分为(11.7±2.21),症状显著改善,治疗前后症状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与同一时期对照组比较,抑郁症状改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本研究与黎宏雯等[6]研究一致,即认为西肽普兰可改善卒中后抑郁的HAMD评分,并能促进患者的神经功能康复,显著改善患者的卒中预后。王姗姗等[7]通过研究大鼠PSD模型后发现西酞普兰可通过调节下丘脑TNF-α水平治疗PSD,使得西酞普兰治疗组的PSD大鼠的水平活动、直立探索和糖水喜好明显高于未治疗组,即认为西酞普兰可以通过免疫调节机制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状态。李学等[8]使用同属于SSRI类药物帕罗西汀治疗卒中后抑郁患者,治疗组的抑郁减轻程度、神经功能缺损恢复程度、ADL能力方面的改善幅度和对照组相比较优,可以证明其干预卒中后抑郁患者的早期药物的作用显著,有重大的意义。
总之随着对脑卒中后抑郁的深入研究,发现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病率较高,且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给家庭和社会造成巨大的负担。脑卒中后患者的心理调节能力降低,抑郁情绪更加对患者的肢体恢复产生消极影响,最终影响患者回归社会的能力,所以应对脑卒中患者进行PSD及时筛查、尽早干预,全面改善患者的预后。
当然本研究有它本身的局限性。首先,入选的患者并没有包括所有急性卒中患者:如患者合并严重的心肺疾病严或癌症等被排除在外,同时有言语理解障碍的患者合并有抑郁症也被排除在外。因此,该研究结果可能并不适用于所有患者的卒中患者;其次,本研究样本量少,因此,需要更大样本的研究,有待于以后进一步的工作。
【抗抑郁治疗对卒中后抑郁患者的疗效分析】相关文章:
基层医院卒中单元治疗老年脑卒中的临床分析10-06
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疗效分析10-08
不同治疗方法对小儿哮喘的疗效对比分析10-05
成人共同性斜视手术治疗的美容疗效分析10-05
手术治疗无脊髓损伤的胸腰椎骨折疗效分析10-05
固定矫治器治疗牙周病38例疗效分析10-05
神经症患者人性化护理疗效分析论文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