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幼儿园大班有趣的藕主题科学活动策划书(通用11篇)
时光如流水般匆匆流动,一段时间的工作已经结束了,我们的工作又迎来了一个新层面,当然也要定下新目标,为此需要好好地进行策划,写一份策划书了。那么你会写策划书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幼儿园大班有趣的藕主题科学活动策划书,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园大班有趣的藕主题科学活动策划书 1
设计意图
一天,有个孩子带来了一整段藕,放在自然角里,它那特殊的造型吸引了很多孩子的目光。但是孩子的兴趣似乎都是在藕的表面,对藕本身所具有的很多秘密还是知之甚少的。根据这一现象,我们开展了主题活动《家乡的藕》,并从各个领域设计了一系列关于藕的活动,比如有水墨画“美丽的荷花”,印章画“藕片印花”,科学活动“藕怎么成长”等。本设计主要从藕中的孔这一细节进行探索和认识活动。
教学详案
教学备注
[课时建议]
1课时
[活动目标]
1.在看看、数数、玩玩中感知藕的一些基本特征,体验藕中有孔这一有趣的现象。
2.乐于用语言讲述自己的操作情况。
3.在游戏过程中,发现藕的有趣性。
[活动准备]
人手一段鲜藕、藕的图片一张;吸管、水(装在小塑料瓶里)、玻璃丝带、电线人手一份;焐熟藕、炒藕丝、嫩藕丝每组各一盆。
[活动过程]
一、感知藕的外部特征(出示一节藕)
1.今天我们带来了什么?(藕)
2.请小朋友看看、摸摸、闻闻、藕是怎么样的呢?(引导幼儿可以从颜色、形状还有气味等方面来说。)
(1)白白的,长长的,象小朋友的手臂。
(2)摸上去滑滑的,象一根小棍子。
(3)闻着感觉有点臭。
小结:藕是乳白色的,摸上去比较光滑,看上去象一根小棍子,也象小朋友的小手臂。
二、感知藕的内部特征
1.发现藕中有孔这一现象
师:小朋友想不想看看藕的里面是什么样的呢?请阿姨和老师帮忙把藕切开,看看里面是怎样的?(当老师和阿姨把藕一段段切开来时,一阵阵的清香溢满了整个教室,教师急忙抓住这个契机,再请小朋友仔细闻一闻,现在的藕是什么味道的,小朋友一阵阵:好香啊!……终于还了藕的“清香”之身!)
(1)里面有一根长长的丝连在一起。
(2)藕里面还有孔。
2.数数藕有几个孔
(1)藕里的孔排成了什么形状的队伍呢?象什么?(排成了一个圆形,象一朵花。)
(2)你藕里面的这朵花有几片花瓣呢?(在这个环节中,看得仔细的孩子会发现:藕里除了有排成圆形的,象花瓣一样的孔以外,边上还有很多不规则的,象很多小气泡一样的小孔,这对问题“数数藕中有几个孔”带来了很大的干扰。为了能排除这些小气泡的干扰,于是我设计了请小朋友数数藕中有几片花瓣这个问题,使得每个幼儿都能非常形象地知道,哪些孔是要数的,哪些孔是不需要数的。)
(3)教师根据幼儿的'讲述的方法在黑板上一一展示。小结:藕切开来里面有长长的细细的丝,里面有孔,这些孔排成了一朵花的形状,这些花瓣有大有小,每个藕都有9个孔。
三、试试藕的孔是不是通的。
师:这些小洞洞到底有多深,能不能通到下面呢?1.介绍材料(玻璃丝线、电线、吸管、水)
2.怎样才能证明这些藕的孔是通的呢?(这个问题的设置,是为了让幼儿在操作前就能理解什么是通,什么是不通,以便在操作是能针对这一标准作出准确的判断。)3.请小朋友自由选择工具,以证明藕的孔是通的还是不通的。(幼儿自由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4.评讲:你选的是什么材料,证明是通的了吗?(个别幼儿上来示范。)
小结:不管你的藕是粗是细,是短是长,是老是嫩,我们都能用各种材料证明,藕中的每一个孔都是通的。
四、介绍藕的出处和功效。
师:你吃过藕吗?你吃过的藕是怎样的呢?(幼儿根据经验介绍。)那吃藕有什么好处呢?
五、品尝。
品尝用不同烹饪方法制作的藕的味道。
在这环节中,认识藕的外形特征这些都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在请幼儿闻一闻藕时,孩子们一致认为藕是臭的,这和原计划中藕是清香的有很大的出入于是我又进一步问:为什么你闻到的藕会有点臭呢?为什么藕的身上会有淤泥呢?在这个环节中,很自然地引导出平时美味的藕是生长在淤泥里的。
在数的过程中,由于藕中的孔数排成圆形的,这是一个难点所在,所以在第一次数数的过程中,孩子们得到的答案各不相同,有7个、8个、9个等。在请幼儿讲述经验的过程中,发现有的幼儿是少数了,有的幼儿是把一个孔数了两遍。于是教师引导幼儿想一想怎样才能不多不少的把这些花瓣数出来呢?在多次尝试以后,孩子们探索到了很多方法:如,可以先按住其中一个孔再数,也可以在一个孔的边上做个记号,也可以从小孔开始数,从大孔开始数,还可以从边上有个小黑点的地方开始数。当找到一个正确的方法以后,孩子们得出结论:藕不管大小、粗细,中间都有9个孔。
教师选择这四种材料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它们的软硬程度不一样,在穿过藕的孔时的难易程度也不一样,需要幼儿在操作的过程中认真选择。
生的藕可以清热解渴.’还能止血化痰;藕煮熟以后可以补血养胃,还有止泻的功能。
[活动延伸]
和个别种植藕的家长取得联系,带孩子们到藕池观看藕的出泥过程,同时培养孩子尊重劳动的情感。
[活动反思]
1.选材来源于幼儿生活新《纲要》中明确指出:要选择贴近幼儿生活,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本次活动的主题——“藕”就来源于幼儿的生活,很多孩子的家门前都有荷花池,但是孩子们平时关注的也许只有那碧绿的荷叶和娇艳的荷花,对埋在淤泥里的藕的了解只是停留在吃的层面上。通过今天的实践探究,让孩子认识藕,并借此推展到其他活动。本次活动的关键在于提炼了有利于促进幼儿科学素养提高的内容。
2.把感知数量巧妙地融入活动中大纲要求中班幼儿目测数群,但幼儿在目测数量较多的、排成圆形的物体时,容易受排列形式的影响,不能正确感知物体数量。所以在数的过程中,教师请幼儿讨论:为什么有的小朋友数到8个孔,而有的小朋友会数到1O个呢?在幼儿讲述的基础上,教师小结:数数量时每样东西只能数一遍,不能多数也不能漏掉——要记住自己是从哪一个开始数的,在第一个开始数的地方做个记号,一直数到它前面的一个,以此来突破难点。通过数藕中间的孔,孩子们想出了很多方法,学会了怎样数排成圆形的物体的数量。先前存在的一系列的问题都在本次活动中得到了很好的解决。
3.本次活动培养了孩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对幼儿的教育应遵循一种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帮助孩子确立科学的自我,这将使孩子终身受益。比如,本次活动就有一个环节,就是请幼儿闻一闻藕是什么味道。按照活动设计上的安排,幼儿闻出来的藕气味应该是清香的,但是当天才从荷塘里挖出来藕有一股淤泥的气味,所以当孩子们发现藕是“臭”的时候,教师没有因为幼儿的发现违背了原计划而显得束手无策或反复让幼儿闻以达到教学目标,而是灵机一动,接着反问:“为什么你闻到的藕好像有一股臭臭的味道呢?”自然而然地引导出藕是生长在淤泥里的话题。在这个环节中,教师的教学机智得到了充分的显示,更能体现出教师对培养孩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是非常重视的。
4.活动充分体现了做中学的原则本次活动有一个环节是探索藕中间的那么多孔到底是不是空的,教师根据操作的难易程度和材料的不同材质为幼儿准备了多种操作材料,有比较坚硬但有较强可塑性的电线、有较柔软但不会分叉的玻璃丝带、有空心但外表直直的吸管、也有随意变化的水。在操作过程中,幼儿选择用不同的材料进行尝试,每一种材料的尝试都能给孩子带来不同的惊喜。本次操作活动不仅仅是让幼儿获取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让他们掌握获得科学知识的方法,培养其科学探究的精神。
幼儿园大班有趣的藕主题科学活动策划书 2
[教材简解]
幼儿天生充满着好奇,他们对藕的了解只是停留在吃的层面,而对于藕中大小不同的孔是否通的这一现象还不知。而《指南》中的科学领域目标之一为:在探究中认识周围事物和现象,因此在“有趣的藕”的科学探究中,幼儿认识藕,探索藕,从而发现藕的很多秘密。
[设计理念]
幼儿的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而大班幼儿通过科学探索能察觉到植物的外形特征等与生存环境的适应关系。因此,幼儿的科学活动需要为幼儿丰富的材料和适宜的工具,支持幼儿在游戏过程中探索并感知常见物质、材料的特性和物体的结构特点,同时也调动了幼儿参与探索的积极性。
[目标预设]
1、根据藕洞的大小合理选择的材料运用适合的方法发现藕的大洞都是通的,小洞有的通有的不通,对探索藕产生兴趣。
2、在观察和讨论中了解藕的基本特征和用途,体验藕的有趣。
[活动准备]1、鲜藕若干;
2、吸管、
水(装在小塑料瓶里)、玻璃丝线、毛线;
3、有关藕的PPT。
[过程]
一、感知藕的外部特征
1、师出示一节藕:看,老师带来了什么?(藕)
2、师:请你们看看、摸摸、闻闻藕,它是怎么样的呢?(幼儿从颜色、形状、气味等方面来说。)
3、师:藕是乳白色的,摸上去比较光滑,看上去像一根棍子,也像小朋友的小手臂。
(评析:科学活动应为幼儿选择贴近他们生活,能使他们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并能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的材料。而藕是幼儿非常熟悉的一种植物,通过看看、摸摸、闻闻藕,幼儿感知了藕的外部特征,并用语言大胆表述。)
二、感知藕的内部特征
1、发现藕中有孔。
师:你们想不想看看藕的里面是什么样的呢?师把藕切开,看看里面是怎样的?
教师慢慢打开切开的藕,在投影仪上幼儿观察交流。
(1)里面有一根长长的丝连在一起。
(2)藕里面还有孔,孔的大小不一样。
2、数数藕中有几个孔。
(1)在投影仪上出示几段藕,请你们说说围绕中间的孔,它的周围有几个比较大的孔。
(2)幼儿交流自己的发现。
师:藕中孔的大小和个数是不同的,围绕中间的一个孔,周围有9个孔。
(评析:幼儿对藕的内部特征充满好奇,随着教师将藕慢慢切开这一环节,幼儿的好奇更是上升到极点。通过观察,幼儿发现藕的几个内部特征,即:藕断了还有丝连着;藕中孔的大小和个数是不同的;围绕中间的一个孔,周围有9个比较大的孔。)
三、试试藕的孔是不是通的。
1、师:我们已经知道藕中有孔,那么这些大小不同的'洞洞到底有多深,能不能通到下面呢?请你猜一猜?
2、师:可以怎样知道它们是通的呢?
3、幼儿利用材料探索藕中孔是不是通的。
第一次探索:
教师提出操作要求:
①师:老师为你们准备了需要的工具,有吸管、有水的塑料瓶,请你们用工具来证明藕的孔是通的还是不通的。
②两人一份材料,可以一人拿住藕,一人使用材料分工合作,一起完成。
幼儿探索,教师巡回指导。
交流操作结果。
①师:你是怎么使用这些材料的?幼儿用材料演示。
②师:这些材料为什么能证明藕的孔是通的?
③师:因为水是流动的,水从藕的这边的孔流进,从那边的孔流出,所以就能说明这个孔是通的;同样的原因,用吸管从藕的这边的孔吹风,而在那边的孔感觉到了有风,所以也就证明了这个孔也是通的。
④师:这些小孔也能用这些材料证明也是通的吗?你有好的方法吗?
(评析:第一次探索为幼儿的材料是吸管和装在塑料瓶中的水,通过使用这两种材料,幼儿感知了材料的特性,同时也发现藕中一些比较大的孔是通的,而那些比较小的孔却不能用这两种材料证明,这也为之后的探索提出的问题。)
第二次探索:
教师提出操作要求: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一些材料,请你们选择合适的工具,来证明小孔是否也是通的。同样两人一份材料,相互合作完成。
幼儿探索,教师巡回指导。
交流操作结果。
①师:这次你又用了什么材料?幼儿用材料演示。
②毛线为什么没有用?
③师:这些比较硬的线才能穿过藕的小孔,就能证明藕的小孔也是通的。藕的小孔是不是都通的?
④师:藕的大孔都是通的,小孔有的通有的不通。
(评析:第二次探索的材料相比第一次更具层次性,有软硬和粗细不同的毛线和玻璃丝线,在使用这两种材料中,幼儿也发现只有比较硬的而且不会分叉的玻璃丝线才是适合的材料。同时他们也发现藕的小孔有的通有的不同。)
四、介绍藕的生长和功效。
1、师:你知道藕生长在哪里?
2、出示PPT,了解藕的生长。
师:春天到了,人们将藕苗横放在河水中的泥土里,藕的茎一节一节的,藕节往下长就长出了根,往上长就长出了荷叶。夏天到了,就开出了美丽的荷花,同时埋在泥土里的藕越长越大、越结越多。秋天到了,藕就成熟了,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藕。
幼儿园大班有趣的藕主题科学活动策划书 3
活动目标:
1.知道藕与荷花之间的关系,了解莲藕的生长过程。
2.通过多种感官感知荷花、莲蓬、莲子的特征。
3.能关注水中生长的植物,喜欢探究其中的奥秘。
4.培养探索自然的兴趣。
5.发展合作探究与用符号记录实验结果的能力。
活动准备:
1.教学相关PPT。
2.莲藕一根、莲蓬7个3.小篓子、小盘子每组1个。
活动重难点分析:
重点:了解莲藕的生长过程。
难点:通过多种感官感知荷花、莲蓬、莲子的特征。
活动过程
1.感知荷花的特征。
教师出示荷花PPT引导幼儿观察并自由交流已知经验。
师:这是什么呀?(荷花)它是什么样子的?(有很多花瓣,有长长的根,有圆圆的大大的荷叶,还有一个莲蓬,像家里洗澡用的花洒喷头呢。)长在哪里?(水里)那你们知道荷花是在什么季节开放的吗?(夏天)小结:荷花是在夏季的时候开放,它是生长在水里的植物。
2.感知莲藕的特征。
(1)教师出示莲藕PPT引导幼儿观察并自由交流已知经验。
师:这是什么呀?哦,小朋友都不知道,别着急,老师来告诉你们。这是荷花的茎,它有一个小朋友熟悉的名字,叫"藕"。它是什么样子的?(像竹子一样一节一节的)长在什么地方?(水底的泥土里)为什么说莲藕是一节一节的?从哪里可以看出来?摸上去有什么感觉?(很光滑)猜猜藕的内部是什么样的?(和黄瓜一样里面有许多籽,和苹果一样里面有五角星)到底是什么样的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2)教师切开藕,引导幼儿进一步观察藕的内部构造。
师:你发现了什么?(切开的藕有丝连着)小眼睛观察的真仔细,真棒!它有一个好听的'成语,叫"藕断丝连"。切开的藕是什么样子的?(有很多圆圆的洞)师:你有吃过莲藕吗?它是什么味道的?
小结:藕是横着长在水中的泥土里,是一节一节的,切开后里面有许多孔,藕丝还会连着,它有一个好听的成语叫"藕断丝连"。
3.感知莲蓬、莲子的特征。
(1)教师出示凋谢的荷花图片。
师:现在是什么季节?(秋天)荷花怎么了?(凋谢了)荷花凋谢以后出现什么了?荷花中间长成的果实叫什么?(莲蓬)
(2)教师出示莲蓬图片,引导幼儿感知莲蓬的特征。
师:莲蓬是什么样子的?(像伞)上面有什么?(许多小圆圈)好多小圆圈里面是什么?剥一个下来看一看。
(3)幼儿动手操作,感知莲子的特征。
师:看一看,闻一闻,摸一摸,莲子是什么样子的?
师:莲子外面是什么颜色、形状?(绿色的小球)剥开后又是什么颜色的呢?(白色)莲子的中间有什么?(莲心)请你将剥下来的皮放在中间的篓子里,莲心放在小盘子里。
总结:荷花谢了长出莲蓬,莲蓬里面有许多个莲子,莲子里面还有莲心。
活动延伸:
感兴趣的小朋友可以在自然角种植莲藕,平时观察莲藕的生长情况,并记录下来。
幼儿园大班有趣的藕主题科学活动策划书 4
【活动目标】
1.认识莲花与藕,知道藕与莲花之间的关系。
2.知道植物的根具有多样性。
3.能细致、有序地观察。
4.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在活动中大胆创造并分享与同伴合作成功的体验。
5.主动参与实验探索。
【活动准备】
1.若干莲花图片和藕电脑图片;每组提供一节藕。
2.在自然角用透明的器皿种植各种植物,让幼儿观察植物的根。
3.纸、笔。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片,引导幼儿了解莲花与藕。
1.师:这是什么?它是什么样子的?它长在哪里?什么季节开放?小朋友在生活中见过吗?在哪里见到的?
2.师:莲花谢了后会长出什么?它的根是什么样子的?
3.给每组幼儿提供一节藕,让幼儿观察。
4.提问:藕是什么样子的?上面有些什么?请个别幼儿回答,教师适当提升问题的难度。
5.师:藕里面是什么样子的你们想知道吗?
6.师:现在老师把莲藕切开,请你看一看,它是长的什么样子的`。那老师请小朋友把切开的地方慢慢拉开,你发现了什么?它们中间有什么连着?
(二)教师引导幼儿通过观察,发现根的多样性。
1.师:莲花的根是藕。你还见过什么植物的根?它是什么样子的?
2.教师带领幼儿在自然角进行观察,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发现植物的根有的一样,有的不一样。
3.师:你看见了哪些植物的根?它们一样吗?哪里一样?哪里不一样?
4.教师帮助幼儿总结。
(三)介绍莲藕的营养价值,并且了解一些莲藕做成的美味食品。品尝莲藕汁。
【活动延伸】
家园共育:可以让家长制作一些藕的食品供幼儿品尝。
【活动反思】
新《纲要》指出:幼儿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好和探索欲望以及尽量为幼儿创设条件,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体验发现的乐趣。
幼儿园大班有趣的藕主题科学活动策划书 5
活动目标:
1、知道荷花、藕、莲子的特征,以及它们是荷花的花、茎、种子部分。
2、了解它们与人类的.关系,能关注水中生长的植物。
活动准备:
课件、荷花、莲藕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观察荷花、藕、莲子的特征
1、课件出示荷花、藕、莲子(让幼儿说说这些是什么)
2、启发幼儿仔细观察,说说荷花、藕、莲子是什么样子的。
3、讨论:莲子长在哪里?莲蓬是什么样子的?藕是什么样子的?它长在哪里?(藕是横着长在水中的泥土里,荷花的茎,是一节一节的。荷花谢了以后长出莲蓬,莲子长在莲蓬里。荷花、藕和莲子是一颗植物上的茎、叶、花、种子。)
4、知识拓展荷花是什么季节开花?它最喜欢什么?如果没有水它会怎样?(荷花最喜欢水和高温,夏天温度高,荷花夏季开花,荷花是生长在水中的植物。
二、引导幼儿讨论荷花与人们的关系
1、人们用藕,荷花,莲子可以干什么?
2、你喜欢荷花吗?为什么?
幼儿园大班有趣的藕主题科学活动策划书 6
活动目标:
1、通过食物,让幼儿知道自己家乡用藕做成的特产有哪些?
2、让幼儿品尝家乡的特产:莲藕汁、藕粉、藕汤等。
3、让幼儿更深入的了解家乡的特产,增进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活动准备:
生藕、藕图片、小超市(放有特产的地方)、有关藕做成的特产的图片与实物
活动过程:
1、以中午吃的藕粥引导幼儿认识藕,出示藕的食物。
寻问幼儿:"有没有吃过?味道怎么样?你们爱不爱吃?(幼儿回答)
2、告诉幼儿藕有些作用(吃鲜藕能清热解烦,解渴止呕;如将鲜藕压榨取汁,其功效更甚,煮熟的藕性味甘温,有消食、止渴、生肌的.功效)
3、让幼儿观看图片有关于藕做成的特产,如:藕粉、藕汁、藕圆等。(让幼儿对这些特产引起兴趣)
4、带领幼儿一起逛超市,让幼儿去买有关于藕做成的特产,让幼儿拿自己喜欢的特产,由讨论自己拿了些什么?
询问幼儿你们有没有吃过这些特产?还有没有见过其他藕做成的东西?你们想不想亲自尝一尝?(幼儿回答)
5、教师出示莲藕汁与莲藕汤,(生藕与煮熟的藕、藕粉与藕粉圆)看一看、闻一闻、尝一尝,比较一下它们有什么不一样?吃完了告诉老师它们是什么味道?在我们的家乡有那么多好吃的特产,你有什么感受,能不能告诉我们(幼儿自由讨论)
6、最后小结:藕的作用这么大,你们回去也跟爸爸妈妈说一说,让他们也知道藕原来可以有这么大的作用。
活动反思:
在整个过程中,我巧妙的结合运用了用藕做成的各种家乡特产,设计了游戏活动。让幼儿做到了静结合,能专注的进行整个活动。同时我也带了很多特产的实物,让幼儿亲自品尝,吃了之后,幼儿能够将自己真实的感受体验告诉我。因此这整堂课的效果不错。
幼儿园大班有趣的藕主题科学活动策划书 7
活动目标:
1.观察藕的基本结构特征,并把看到的藕画下来。
2.大胆地刻画藕。
3.喜欢用粗细不同线条装饰藕。
活动准备:
1.ppt
2.纸、勾线笔、水彩笔
活动过程:
一、图片观察
(一)整体观察
1.教师:看一看,图片上有什么?(藕)
2.藕长什么样?它像什么?
3.教师小结。
(二)局部观察
1.师:这是切开的`藕,这样的藕看起来像什么?
2.出示多张藕的图片,这样的藕像什么?
二、示范点拨
1.今天老师也来画一画藕(教师范画)
2.现在请你也来画一画藕,并且给它涂上漂亮的颜色。
三、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要求:
1.把你看到的藕画下来,注意线条的粗细搭配。
2.画的时候不说话,不能打扰别人;画完盖好笔盖放回盒子
四、互动评价
1.谁能介绍以下自己的藕,你的藕有什么独特之处?
2.同伴评价:你最欣赏哪个藕?哪里画的最好?
3.教师肯定评价。
小结:你们的小手真厉害,将藕变得那么好看,下次我们再来画画其他东西吧。
幼儿园大班有趣的藕主题科学活动策划书 8
活动目标:
1.通过转换作品的角度并根据藕的外形特征进行大胆想象创作
2.大胆地刻画,将画面变得更丰富。
3.能用一段话表述作品画面的内容。
活动准备:
1.ppt
2.纸、勾线笔、水彩笔
活动过程:
(一)图片观察,回忆藕的结构
师:小朋友来看看这是什么?(藕)
出示上节课画的藕的图片
师:这藕是有哪些部分组成,还记得吗?
出示藕切面图片
师:切开的藕像什么(像蚂蜂窝.....)
师:那我们来给它们变魔术看看,能变成什么?
师:让我们添加一些图案可以让藕变成什么样子呢?
小结:今天老师想请给藕变一变。
(二)教师示范画步骤,幼儿仔细观察
师:先画好我们的藕的切面,然后再把藕变变变。
师:我们一起试一试吧!
(三)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四)展示幼儿藕作品,启发想象
师:请你来介绍自己的'作品,你把这个藕变成了什么?
师:你喜欢这些作品里哪一副?为什么?
小结:今天我们画的藕真的都是千奇百怪的,我很喜欢你们的作品。希望我们下次能够再画一画其它的东西,也能像今天那么厉害!
幼儿园大班有趣的藕主题科学活动策划书 9
活动目标:
1、运用多种感官感知藕的外形特征和内部秘密,并大胆用语言进行表述。
2、通过欣赏农民伯伯挖藕的场景,初步了解藕的生长环境,感受农民伯伯工作的辛苦,并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5、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活动准备:
藕、录像、小刀、藕制品、记录表,记号笔、颜色贴、毛巾、盘子
活动过程:
一、逐步展示藕的几个部分,引发幼儿兴趣
1、师:小朋友,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样好玩的东西,猜猜是什么呢?为什么认为它是藕呢?
二、观察藕的外部特征
2、师:藕是什么样子的?它长得象什么?(象小朋友们的小胳膊,小腿等)
(幼儿通过看、摸、捏、闻等表述藕的颜色、形状、节结、味道等方面的特征。)师幼小结,集体记录。
三、探究藕的内部秘密
1、师:藕里面还藏着许多小秘密呢?你们知道吗?(幼儿结合已有经验猜测。)
2、幼儿验证,表述并记录发现。(师幼小结:藕里面的颜色更白,有许多大大小小的孔(像蜂窝、望远镜……),切开的藕有细细长长的藕丝连着,还有白白的藕汁,有的里面有水。
四、观看录像,了解藕的生长环境。
师:藕长在哪里?(幼儿根据已有经验猜测回答。)
2、观看录像。(教师适当配以介绍)
师:“你们知道藕长在哪里了吗?它有叶子吗?农民伯伯们是怎么找到藕的?
教师出示带荷叶的藕;农民伯伯们顺着荷叶下的茎用脚先探到藕,然后使劲的用手把它从水下深深的泥里挖出来。看了农民伯伯们挖藕你有什么感觉?(他们很累,很辛苦)
五、藕的作用
师:藕有什么用呢?可以怎么吃?师幼谈谈藕的'吃法、营养。
师幼小结:炒藕片,煮糯米藕、作藕粉、作藕圆、藕罐头、藕汁等
六、结束活动
幼儿观看藕制品,品尝生藕片。(猜谜语)
师:农民伯伯们挖藕那么辛苦,我们能不能浪费呀?
活动反思:
今天孩子们的表现给了我很大的震撼和思考,在以后的教育教学中,我要做个有心人,带着孩子们多多观察身边的事物,培养孩子们的善于观察习惯,提高孩子对未知事物探索的能力。我愿和孩子们一起努力,一起走进美好的大自然中去探索和发现科学小秘密。
幼儿园大班有趣的藕主题科学活动策划书 10
一、活动背景
小班幼儿对各种鲜艳的色彩特别感兴趣,他们喜欢用色彩在纸上涂抹。同时我发现藕的横切面花纹很美丽,于是我想到用藕作为绘画工具,再配以红色及绿色的辣椒,让幼儿开展玩色游戏,使幼儿在玩玩画画中体会作画的兴趣。
二、过程实录
(一)活动目标
1、会大胆的选择相应的颜色进行压印,知道在压印时颜料要不多不少。
2、注意在压印时图案分配的均匀,不多也不少。
3、对美术创作活动的兴趣,体会玩色游戏的兴趣。
(二)活动准备:
1、圆形的纸盘(蓝色)、颜料+海绵(绿、白、红)、横切面的藕若干、青、红椒丝若干。
2、娃娃一个,绒板一块,示范的纸盘、颜料、藕、青、红椒各一份。
3、视频转换仪,电视机。
(三)活动过程
1、出示娃娃,引起幼儿的兴趣。
师:“小朋友,你们好!我叫玲玲,今天时我的生日,我请了好多朋友来做客,朋友快来了,可是我的青椒炒藕还没烧好呢,怎么办呢?你们愿意帮助我吗?
幼:愿意!
师:谢谢!
(评析:活动开始,教师以过生日的形式引起幼儿兴趣,使幼儿注意力集中,并以娃娃语气请求幼儿帮助,使幼儿自然地进入游戏之中。)
2、学习用藕、辣椒等材料印画——辣椒炒藕
(1)认识作画材料,感知色彩
师:刚才玲玲叫我们烧什么?
幼:是辣椒炒藕
师:我们来看看她给我们准备了些什么材料?它是什么颜色的?(分别出示藕、青椒、盘子)
幼:有藕是白色的。
幼:有绿色的辣椒。
幼:有红色的辣椒。
幼:有蓝颜色的盘子,边上有花纹的。
幼:还有红颜色、白颜色、绿颜色的颜料。
教:这里有圆圆的蓝蓝的'盘子,白白的藕,绿绿的和红红的辣椒,和白色、绿色的颜料。
(此过程不但认识了材料,还让幼儿把色彩及物品对上号,以便在操作中色彩的正确运用)
3、引导幼儿学习压印的方法。
师:我们怎么烧呢?先看老师来炒!
师:(边示范边讲述)我们先放藕,(示范动作)把手指放在藕的洞洞里,蘸一下白色颜料后用手掌在藕上压几压,我们可以在空的地方多压几个…好了我们可以放辣椒了,(取出辣椒)我们用它光滑的一面蘸颜料,注意了什么颜色的辣椒蘸什么颜色的颜料,蘸好了放在空的地方,小心了要放在空的地方用手指均匀的压一压,你可以根据口味放辣椒哦,如果要颜色漂亮可以放两种辣椒喔!
(评析:在示范讲述中由于藕太大,幼儿很难拿,因而我教授了拿的方法,为了不让幼儿出现反复压在同一地方,在这里我们着重提示了“在空的地方”避免幼儿压印的看不出形状;示范时我印上了红色和绿色的辣椒让幼儿感受到色彩丰富的美丽。)
4、幼儿压印绘画,教师指导。
教:我们要注意颜料不可以太多也不可以太少,菜要炒地不多也不少,多了吃不掉,少了又不够吃。
师:小朋友注意要用手掌用力往下压。(幼儿压印,教师巡回个别指导。)
师:请小朋友炒好菜后,把菜端到桌子上来。(绒板)
(评析:此过程中,多幼儿喜欢操作藕,藕大,幼儿好压,有的想多压几个,但注意刚才教师所授的方法几要求,有的幼儿不爱吃辣椒,在放辣椒时少放了一点,而有的幼儿放的较多,并分别放了红绿两色。海面的运用有效的控制了颜料的多少。)
5、评讲
师:我们的菜都烧好了,你们看看,谁烧的菜不多也不少?颜料呢?
幼A:我喜欢这盘菜,他的菜烧的很好看,不多也不少。
幼B:我喜欢他的菜,他的藕印很漂亮,颜料不多也不少。
幼C:我喜欢这盘菜,他的颜色好看。
(出示玲玲):“好香啊!小朋友烧的真好!谢谢你们!我的朋友都来了,请你们一起来参加我的生日吧!”(教师和幼儿一起端起桌子——绒板,唱生日歌出教室)
(评析:在评讲中,从目标出发,引导幼儿围绕排列及颜料的多少讲述,让幼儿充分感受作品的美感,同时感受了成功的喜悦与帮助别人的快乐。)
三、活动评价
本次活动美术活动在工具材料上作了大胆的尝试,使幼儿充分感受到绘画的乐趣,并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以游戏情节贯穿始终,将压印技能很自然的容入游戏之中,充分感受到绘画的乐趣,同时感受到了帮助别人的快乐。从活动效果看,幼儿十分感兴趣,作品都能注意色彩及结构的紧密,达到了要求。
幼儿园大班有趣的藕主题科学活动策划书 11
活动目的:
认识藕的外形特征和基本结构,知道藕是荷花的'茎。
幼儿可以用完整的普通话进行交流藕的味道。
让幼儿尝试运用藕来表现不同的情感,抒发内心的感受。
活动准备:
藕若干根。
活动过程:
1、教师事先为每组幼儿分发藕。请幼儿观察藕。
——藕长得什么样?
——藕上面为什么还粘着泥?
2、教师请幼儿回忆是否吃过藕?味道怎样?说出来给大家听。
3、藕做的印章。教师为每个幼儿发一张白纸,每组一盒印泥。请幼儿用横切的藕段沾上印泥在白纸上创作。
4、将幼儿的作品悬挂于美工区内供大家欣赏。
【幼儿园大班有趣的藕主题科学活动策划书】相关文章:
大班有趣科学活动教案03-31
科学活动有趣的光大班教案03-20
担鲜藕的活动策划书10-07
大班科学主题活动方案09-23
幼儿园中班有趣的游戏主题活动策划书10-08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有趣的膨胀》10-09
大班科学活动方案有趣的复制01-18
大班科学活动方案有趣的喷泉03-17
大班科学活动方案有趣的复制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