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元宵节文化习俗
元宵佳节,你们家乡也有这样的习俗吗?和小编一起去看看吧,看看哪些是你知道的,或是不知道的呢?
脑补:元宵节的来由
古人云:“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
众所周知,正月十五是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元夜、春灯节等,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
元宵节俗的形成有一个较长的过程,汉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宫祭祀“太一”的活动,被后人视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声。
不过,正月十五真正作为民俗节日是在汉魏之后。
东汉佛教文化的传入,对于形成元宵节俗有着重要的推动意义。
关于元宵节的来历,民间有多种有趣传说。
一是在很久以前,有一只神鸟被不知情的猎人给射死了。
天帝震怒,令天兵于正月十五到人间放火。
为了不被烧死,有位老人家提议,每户人家都在家里挂起红灯笼、点爆竹、放焰火。
到正月十五这天晚上,天兵往下一看,发觉人间一片红光,以为是大火燃烧,人们就这样保住了生命及财产。
二是汉时东方朔为了帮助一位名叫元宵的宫女与亲人团聚,设计让其在正月十五于宫中煮汤圆,并在街市挂起的彩灯上大书“元宵”二字,前来观灯的亲友见之大呼“元宵”,元宵得见亲友。
三是周勃、陈平等人平息诸吕的日子是正月十五,此后每年正月十五之夜,汉文帝都微服出宫,与民同乐以示纪念,并把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
另一种为三元说,即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
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别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乐,故上元节要燃灯。
元宵节的文化习俗
元宵节习俗及其节期在全国各地各有特色。
“每天都有新日光,每人都有新希望”。
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延长、扩展。
就元宵节节期长短而言,汉代定一天,唐代为三天,宋代达五天,明代是自正月初八点灯,至十七的夜里才落灯。
与春节相接,白昼为市,热闹非凡,夜间燃灯,蔚为壮观。
特别是那精巧、多彩的灯火,更使其成为春节期间娱乐活动的高潮。
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龙、舞狮、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等“百戏”内容,节期缩短为四到五天。
放灯、拜帖、猜灯谜、偷菜、舞龙、舞狮子、踩高跷、吃元宵、猜灯谜、赏花灯、划旱船等是我国该节日期间最重要的民俗活动,大致特点如下:
1、吃元宵
“快乐的皮,幸福的馅,团团圆圆捏一块儿;问候的汤,祝福的火,幸幸福福煮一起”。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为食品,是元宵节的一项重要习俗。
汤圆,又名汤团、 元宵。
吃汤圆的风俗始于宋代,当时的汤圆称浮圆子,亦称汤圆子、 乳糖圆子、 “汤丸”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
元宵即汤圆,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
可汤煮、油炸、蒸食,有团圆美满之意。
陕西的汤圆不是包的,而是在糯米粉中“滚”成的,或煮司或油炸,热热火火,团团圆圆。
汤圆作为元宵节的应节食品,所以人们又称它为“元宵”。
2、观灯
元宵佳节赏花灯,吉祥之星为你升。
汉明帝永平年间,因明帝提倡佛法,适逢蔡愔从印度求得佛法归来,称印度摩喝陀国每逢正月十五,僧众云集瞻仰佛舍利,是参佛的吉日良辰。
汉明帝为了弘扬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中和寺院、燃灯表佛。
此后,元宵放灯的习俗,在唐代发展成为盛况空前的灯市,当时的京城长安已是拥有百万人口的世界最大都市,社会富庶。
宋代,元宵灯会无论在规模和灯饰的奇幻精美都胜过唐代,民族特色更强。
以后历代的元宵灯会不断发展,灯节的时间也越来越长。
唐代的灯会是上元前后各一日,宋代又在十六之后加了两日,明代则延长到由初八到十八整整十天。
到了清代,满族入主中原,宫廷不再办灯会,民间的灯会却仍然壮观。
日期缩短为五天,一直延续到今天。
可谓“花灯高高挂,挂出新年万紫千红幸福花;红烛熊熊烧,烧出新年顺风顺水红运道”。
3、猜灯谜
灯谜是元宵灯节派生出来的一种文字游戏,也叫灯虎。
将谜面贴在花灯上供人猜射,谜底多着眼于文字意义,并有谜格24种,常用的有卷帘、秋千、求凤等格,已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民俗文化。
中国最大的一次灯谜盛会是1979年在南京举行的九城市灯谜会猜,设有灯谜上万条,3天里参加的人次达两万多人。
4、耍龙灯
也称舞龙,也叫龙灯舞。
它是我国独具特色的传统的民间娱乐活动。
在我国汉代民间就已相当普遍了。
其表演,有单龙戏珠和双龙戏珠两种。
在耍法上,各地风格不一,各具特色。
5、送孩儿灯
简称送灯,也称送花灯等,即在元宵节前,娘家送花灯给新嫁女儿家,或一般亲友送给新婚不育之家,以求添丁吉兆,因为“灯”与“丁”谐音。
这一习俗许多地方都有,陕西西安一带是正月初八到十五期间送灯,头年送大宫灯一对、有彩画的玻璃灯一对,希望女儿婚后吉星高照、早生麟子;如女儿怀孕,则除大宫灯外,还要送一两对小灯笼,祝愿女儿孕期平安。
有趣的是,灯在台湾民间具有光明与添丁的涵义,点燃灯火有照亮前程之意,且台语灯与丁谐音代表生男孩,因此往昔元宵节妇女都会刻意在灯下游走,希望“钻灯脚生卵葩”(就是钻到灯下游走,好生男孩)。
6、踩高跷
是民间盛行的一种群众性技艺表演。
表演者不但以长木缚于足行走,还能跳跃和舞剑,高跷分高跷、中跷和跑跷三种,最高者一丈多。
据说踩高跷这种形式,原来是古代人为了采集树上的野果为食,给自己的腿上绑两根长棍而发展起来的一种跷技活动。
7、迎紫姑
“希望是人生的乳母”。
紫姑是民间传说中一个善良、贫穷的姑娘。
正月十五,她因穷困而死。
百姓为同情她、怀念她,便出现了正月十五迎紫姑的风俗。
每到这一天夜晚,人们用稻草、布头等扎成真人大小的紫姑肖像。
妇女们纷纷站到紫姑常做活的厕所、猪圈和厨房旁边迎接她,象对待亲姐妹一样,拉着她的手,跟她说着贴心话,流着眼泪安慰她,情景十分生动,真实的反映了劳苦民众善良、忠厚、同情弱者的思想感情。
8、走百病
又称烤百病、散百病。
即信仰性的活动。
参与者多为妇女,他们结伴而行或走墙边,或过桥过走郊外,目的是驱病除灾。
9、逐鼠
因为老鼠常在夜里把蚕大片大片地吃掉,人们听说正月十五用米粥喂老鼠,它就可以不吃蚕了。
于是,这些人家在正月十五熬上一大锅粘糊糊的粥,有的还在上面盖上一层肉,将粥用碗盛好,放到老鼠出没的顶棚、墙角、边放嘴里还边念念有词,诅咒老鼠再吃蚕宝宝就不得好死。
据称这项活动主要是对养蚕人家所说的。
10、情人节
传统社会的年轻女孩不允许出外自由活动,但过节却可以结伴出来游玩,元宵灯会在封建的传统社会中,也给未婚男女相识提供了一个机会,未婚男女借着赏花灯也顺便可以为自己物色对象,又是男女青年与情人相会的时机。
有人说,“相信自己,只要有爱,幸福就一定会存在。
不是你拥有了天长地久的爱情,而是你创造了天长地久的爱情”。
元宵节无疑是一个浪漫的节日,是男女青年与情人相会的时机,所以元宵节又成了中国的“情人节”。
锣鼓敲,烟火耀,张灯结彩迎元宵;舞狮子,踩高跷,眉开眼笑凑热闹;耍龙灯,猜字谜,七言八语来逗趣;迎紫姑,走百病,祛病延年笑盈盈。
月圆,人圆,元宵圆,事事满圆!花好,灯好,焰火好,好事连连!是啊,传统社会的元宵节是城乡重视的民俗大节,在城市元宵喧闹尤为热烈,她体现了中国民众特有的狂欢精神。
其所承载的节俗功能已被日常生活消解,人们逐渐失去了共同的精神兴趣,复杂的节俗已经简化为“吃元宵”的食俗。
“人生天命,天生人命。
天人合一,生命不息”。
其实,元宵节不是一个孤立的节日,它是春节的一部分。
春节从除夕关门守岁开始到元宵节,是一个人们不断扩大活动范围、人际关系不断得到扩大的过程。
元宵节是真正意义上的全社会的狂欢节,连平时被限制在家的古代妇女也可以自由出门游玩了。
其主要活动是大众娱乐。
但社会文化意义却不仅仅是娱乐,她有很多信仰活动,祈求神灵保佑。
古代人祭祀泰一(太一)神,因为他是最高神,掌管人类命运。
祭祀它,可以获得丰收和平安。
古人祭祀地神,要保佑蚕事丰收。
与此同时,元宵更是一个求子的节日。
当然,在人口压力巨大的今天,其求子活动已经很少看到,因而现代人又赋予汤圆以新的解释,那就是甜甜蜜蜜,团团圆圆,象征一家团圆,幸福美满。
很符合人们的内心希望,元宵节因此获得了新的文化意义。
希望似阳光,驱散迷雾,照亮前进的道路。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桔绿时。
文豪冯骥才明确提出:“每个人都应该是节日文化的主人,只有经过全民的努力,把传统节日变成自发性的节日,传统节日才能发挥自己的作用。
”因而,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成为元宵节的主人,尽情地享受着节日的快乐,而不需要在节日到来时为送礼而左右权衡。
元宵节来了,我们期盼在这个节日里无论是公开场合还是私下,都应少一些铜臭多一些文化。
这不,古代描写元宵节的诗词就不胜枚举,其被公认最打动的诸如:“闹元宵,煮汤圆,骨肉团聚满心喜。
男女老幼围桌边,一家同吃上元丸”等已成为赏析元宵节的珍宝和奇葩。
毫无疑问,大地回春的节日夜晚,天上明月高悬,地上彩灯万盏,人们合家团聚,吃一碗热乎的汤圆,道一声暖心的祝福,乐融融,暖融融,古代文人墨客期待的不正是这种暖意融融吗?元宵节在古人的不断创造中发展而来,也必将在现代人的再创造中发展下去。
生活在前进。
它之所以前进,是因为有希望在;没有了希望,绝望就会把生命毁掉。
月上柳梢头,花灯溢彩流。
人潮熙来往,指点玉琼楼。
圆月当空挂,思念垂几愁?愿君共婵娟,福泽长千秋。
昨天是团圆的故事,今天是团圆的相聚,明天是团圆的期盼,一生是团圆的感叹。
团圆在元宵节最可贵,团圆在人的一生中最珍贵,思念瀑布挂云端,飞流直下要九天,正逢今宵是月圆,飘洒祝福最欢颜,元宵佳节举国欢,祝福之琴乐绵绵,唱响快乐到眼前,祈福幸福到永远,祝元宵快乐。
【元宵节文化习俗】相关文章:
壮族的礼仪习俗文化09-27
满族的礼仪习俗文化10-26
元宵节的习俗作文01-11
文化习俗调查报告12-13
布依族的礼仪习俗文化10-26
元宵节的习俗作文通用06-27
侗族的一些礼仪习俗文化10-26
中秋节习俗民俗文化06-07
中秋节传统文化习俗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