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大全

满族的礼仪习俗文化

时间:2022-10-26 04:22:23 常识大全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满族的礼仪习俗文化

  满族历史悠久,可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肃慎人,其后裔一直生活在长白山以北、黑龙江中上游、乌苏里江流域。
 

满族的礼仪习俗文化

  1644年清军入关,统一了中国,形成满汉长期杂居的局面。

  辛亥革命后,满洲族改称满族。

  满族人孝敬长辈,注重礼节,在路上遇见长辈,要侧身微躬,垂手致敬,等长辈走过再行;不但晚辈见了长辈要施礼,在同辈人中年轻的见了年长的也要施礼问候。

  亲友相见,除握手互敬问候外,有的还行抱腰接面礼。

  叩头礼常见于下级对上级、少辈对长辈。

  表示恭敬、侍奉、恳求之意,或春节拜年,均行叩头礼。

  行礼时,先脱帽,跪左膝,后跪右膝,马蹄袖一弹,双手着地,连叩三下头。

  此俗自建州女真时就有,《建州闻见录》云:"将胡(指女真人为官者)之见奴酋(努尔哈赤),脱笠叩头,卒胡之于将胡亦然。

  "祭祀时也叩头。

  满族生活中有许多忌讳,犯忌则被视为无礼貌。

  满族不兴戴狗皮帽、吃狗肉,最忌讳别族人戴狗皮帽进家来。

  传说,当年汗王遭难时,狗有救驾之恩,满族视之为恩祖而加以保护和珍爱。

  西炕不许随便坐人。

  院中有锁龙杆,不许拴牲口。

  还有尊卑、等级关系上的忌讳和规矩。

  新媳妇不能同公公、婆婆、丈夫同桌吃饭。

  长辈吃饭,媳妇在旁伺候,否则,就视为不敬不孝。

  大爷伯父辈不得同侄儿媳妇开玩笑。

  侄儿媳妇不许在大爷面前露胳膊露腿。

  过去满族妇女旗袍长至盖脚背,袖长至手背后,与今日之短袖旗袍大相径庭。

  满族有敬老尊上的风尚。

  青年人见了长者要垂手站立并要和颜悦色地回答长者的问话。

  有人冲父母状况,子女必须起立回答。

  对老人,三天请小安,五天请大安。

  请安礼,男有"问安"、"打千儿"、"叩头"。

  "问安",是请小安,垂手站问好。

  "打千儿"是请大安,也叫"单腿跪",满语为"埃拉塔拉米",即先敏捷地掸下袖头,左腿前屈,右腿后蹲,左手扶膝,右手下垂,头与身略前倾。

  "叩头礼",即磕头,一跪三叩或二跪六叩,新年请安"首必四叩,至三则跪而昂首,若听命者然。

  尊长者以好话祝之,乃一叩而起,否则不起也"(《柳边纪略》卷四)。

  对神佛、祖先、帝王则三跪九叩。

  女人礼仪不同于男人,有"蹲安礼",俗称"半蹲儿",即双脚平行站立,两手扶膝一弓腰,膝略屈如半蹲状。

  妇女平日相见,以右手抚其额,点头为拜,俗称"抚鬓儿",即手指从眉上额头鬓角连抚三下,随后点头目视。

  妇女相见,兴手拉手之礼,俗称"拉拉礼",与汉族妇女拜见礼有别。

  至亲久别相见彼此抱腰接面,然后执手问安,是谓抱腰接面大礼。

  如幼辈见长辈,两手抱其腰,长者用手抚其背。

  老年夫妻相见有"顶头礼",老夫妇久别重逢,老伴迎上去用头顶住老头胸脯,老头轻轻抚摸几下老伴后脑勺或后脖颈。

  满族人,路上遇见不相识的长者,要鞠躬垂手问"赛音"(满语,好的意思);如骑马,要下马闪在路旁让长辈先行。

  长者也很客气地说:"谢谢阿哥,请上马先行",青年人才可上马赶路。

  儿媳妇对公婆更是恭敬,要端庄恭谨,每日给公婆装烟三次,一日三餐要站着侍候,早晚还要送上洗脸水和洗脚水。

  新媳妇头一年不能上炕吃饭。

  在公婆面前不许穿短衣服,不许大声责骂孩子。

  儿媳妇外出,临走要给公婆装烟,说声"请阿玛、额娘看家"。

  来了客人,儿媳妇要扎上围裙听婆母在炕上吩咐,每喊一声媳妇要答应" ,再去干活。

  即使媳妇年岁很大,在年岁小的长辈面前也要恭敬侍候。

  满族有重小姑习俗。

  满族未结婚的姑娘地位很高,公婆上坐,小姑侧坐,媳妇则侍立于旁谨慎侍候。

  满族人民大方好客、恪守信义。

  在满族聚居地方,有人路上拾到东西要设法找到失主,找不到要招失认领。

  有以"窃人之财为耻"的风习。

  "邻里相处,有难必帮",一家缺米大家凑,一人打柴大家烧,为乡间邻里平常之事。

  互相借贷,不需立契,只凭口头相约,恪守信义。

  旧时农村旅店少,过路人只好找民宅投宿。

  主家热情招待,酒足饭饱后自然留宿。

  由于满族居室一屋三炕,常是同居一室,男女不相回避。

  但客人入睡时必须背女主人和衣而卧,方为有礼。

  次日客人上路,不需留报酬,只需向男主人行"擦肩大礼"表示谢意即可赶路。

  如路人入室而主人不在家,可自己动手做饭吃,饭后收拾干净,物放原处,临行时拿来草放在门前,草稍朝所去方向,主人回来后会感到很荣幸。

  满族之家,有祭祀或喜庆事,要杀牲吃福肉,要请亲朋作客,让于南炕上坐。

  家人要将福肉敬献尊长客人。

  肉是白煮,不准加盐,特别嫩美,客人用刀片吃,佐以咸、酸菜、酱。

  客人进门向神主叩头,转身入座吃福肉,吃完就走不准道谢和擦嘴,否则是对主人不尊重。

  满族传统住房一般为西、中、东三间,大门朝南开,西间称西上屋,中间称堂屋,东间称东下屋。

  西上屋设南、西、北三面炕,西炕为贵,北炕为大,南炕为小,来客住西炕,长辈多住北炕,晚辈住南炕。

  B在文化方面,满族对中华民族文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清圣祖玄烨主持编纂的《音韵阐微》、《数理精蕴》、《历象考成》、《皇舆全览图》等书,均具有较高的科学价值。

  早期满文著作,除《满文老档》、《满洲实录》和图理琛的《异域录》等,还有大量学习满文必备之书,如《清文启蒙》、《清文典要》以至《清文鉴》等等。

  《清文鉴》经多次增订,编纂成5种不同民族文字的满文辞书——《御制五体清文鉴》,对满、汉、蒙、藏、维吾尔等各民族相互间进行政治、经济、文化交流,是一种重要参考资料。

  译书也很普遍,主要汉文名著,大多有满文译本。

  除官书不计外,民间说部如《三国演义》、《西厢记》、《金瓶梅》、《聊斋志异》等都有满文译本。

  其中以扎克丹译的《聊斋志异》译文最好,文字水平很高。

  同时,涌现出一批满族文学家。

  早期著名的词家纳兰性德著的《侧帽集》和《饮水集》,清新婉约,生动自然,足与当时词坛上负有盛名的汉人朱彝尊和陈维崧媲美合称“三大家”。

  乾隆中期,曹雪芹著的《红楼梦》,是一部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把中国古典小说创作艺术推到空前高峰,成为世界文学名著之一。

  满族人,老舍先生不仅是一位著名的小说家、戏剧家,还是杰出的曲艺家。

  他的作品众多,而且脍灸人口。

  不愧为当代的“人民艺术家”。

  满族崇尚理学,满族大儒曾将《大学》、《中庸》、《论语》、《孝经》等书译成满文,以教旗人,其书圆艺术也达到相当高的境地。

  从皇帝、王公到一般满族文人有大批人寄情于绘事,出现了许多著名画家。

  镇国悫厚公高塞,自号“敬一道人”,工诗画。

  《池北偶谈》评他的小景“笔墨淡遗,摆脱畦经,虽士大夫无以蹄也”。

  慎郡王允禧,他“所作山水花卉,能合石谷、南田为一手,本朝宗藩第一”。

  另外,象瑶华道人、唐岱、布颜图、麟庆的夫人等都是当时著名的画家。

  铁保、永理是满族著名的书法家,与翁方纲、刘镛齐名,并称四大家。

  康熙、雍正、乾隆皇帝的书法,至今为书家称道。

  当代的书法大家启功也是满族。

  全国人大常委溥杰的书法也别具风格。

  满族文化非常发达。

  大量的神话、传说内容丰富,风格独特,是萨满教的精神核心及概括性展示。

  既有口耳相传的,又有经文记载的。

  按内容,满族神话可分为:①起源神话。

  包括人类起源、万物起源、文化事物起源等。

  ②宇宙关系神话。

  在萨满族神话中,宇宙是一个喧嚣的多层的立体世界,即所谓“登天云,九九层,层层都住几铺神”,每层天中都有人和动、植物、有恶魔和善神,各层间互通。

  ③灵魂神话。

  满族神话的特点,是动、植物神话、祖先神话,自然神话共融一处,并有图腾崇拜的遗迹。

  《满文老档》:中国清代皇太极时期以满文撰写的官修史书(档册)它是一部编年体史书,也是一部文学巨著,共180卷。

  主要记述努尔哈赤、皇太极两朝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民族关系、宫廷生活、习俗、天文、地理等等。

  《满文老档》史料原始,记事广泛,内容丰富,对《清实录》等书的校订补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为研究清史、满族史、东北地方史和满族语言文字演进史提供了较系统而翔实的资料。

  《八旗通志》:由鄂尔泰等奉旨撰写。

  雍正五年(1727年),鄂尔泰等奉命修《八旗通志》初集,250卷。

  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铁保等奉赦续修。

  至嘉庆四年(1799年),历时12年完成。

  该书分八志、八表、八列记叙清太祖努尔哈赤至清世宗时八旗沿革、社会及军事组织、人物传略等项。

  对研究八旗制度十分有价值。

  《御制五体清文鉴》:清代官修满、藏、蒙古、汉、维吾尔五种文字对照辞书。

  成书于乾隆末年。

  内容丰富,是我国少数民族辞书中的巨著。

  《尼山萨满》:史诗《尼山萨满》也叫《音姜珊蛮》。

  满族著名史诗。

  流传于黑龙江流域。

  讲的是一个女萨满为从阴间救一少年的魂,经历重重难关的故事。

  有多种手抄本流传。

  剪纸:满族喜欢贴窗花。

  用各种彩纸剪成各种鸟兽花卉,古今人物,贴在窗户上,栩栩如生,充满活力。

  还有另外一种剪纸艺术,就是挂笺,或称挂钱。

  过春节时,家家户户用五色彩纸,剪成长约40厘米,宽约25厘米不等的纸块,中间髅刻云纹字画,如丰、寿、福字,下端剪成犬牙穗头,悬挂于门窗横额、室内大梁等处,五彩缤纷,喜气洋洋。

  最早挂笺是祭祖场所的装饰品,一般都是单数。

  传闻自家宗族祖先是从长白山几道沟来的就挂几张。

  黑龙江宁安、海伦等地的剪纸艺术在全国艺坛上享有盛誉。

  满族补绣:满族民间工艺。

  或称“钉线”,主要流行于东北地区农村。

  以家织布和棉线为原料剪缝而成,黑白色为主调,间用他色。

  纹饰以榴开百子、吉庆有余、葫芦盘长、福寿长春、八宝等吉祥图案为主,多配以较粗重的黑色边饰,常绣于枕顶、荷包、幔帐、坐垫之上。

  回答者:标致607 - 举人 四级 2-14 18:00

  满族主要分布在中国的东三省,以辽宁省最多。

  另外,在内蒙古、河北、山东、新疆等省、自治区以及北京、成都、兰州、福州、银川、西安等大中城市均有少数散居满族。

  满族历史悠久,可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肃慎人,其后裔一直生活在长白山以北、黑龙江中上游、乌苏里江流域。

  1644年清军入关,统一了中国,形成满汉长期杂居的局面。

  辛亥革命后,满洲族改称满族。

  满族人孝敬长辈,注重礼节,在路上遇见长辈,要侧身微躬,垂手致敬,等长辈走过再行;不但晚辈见了长辈要施礼,在同辈人中年轻的见了年长的也要施礼问候。

  亲友相见,除握手互敬问候外,有的还行抱腰接面礼。

  叩头礼常见于下级对上级、少辈对长辈。

  表示恭敬、侍奉、恳求之意,或春节拜年,均行叩头礼。

  行礼时,先脱帽,跪左膝,后跪右膝,马蹄袖一弹,双手着地,连叩三下头。

  此俗自建州女真时就有,《建州闻见录》云:"将胡(指女真人为官者)之见奴酋(努尔哈赤),脱笠叩头,卒胡之于将胡亦然。

  "祭祀时也叩头。

  满族生活中有许多忌讳,犯忌则被视为无礼貌。

  满族不兴戴狗皮帽、吃狗肉,最忌讳别族人戴狗皮帽进家来。

  传说,当年汗王遭难时,狗有救驾之恩,满族视之为恩祖而加以保护和珍爱。

  西炕不许随便坐人。

  院中有锁龙杆,不许拴牲口。

  还有尊卑、等级关系上的忌讳和规矩。

  新媳妇不能同公公、婆婆、丈夫同桌吃饭。

  长辈吃饭,媳妇在旁伺候,否则,就视为不敬不孝。

  大爷伯父辈不得同侄儿媳妇开玩笑。

  侄儿媳妇不许在大爷面前露胳膊露腿。

  过去满族妇女旗袍长至盖脚背,袖长至手背后,与今日之短袖旗袍大相径庭。

  满族有敬老尊上的风尚。

  青年人见了长者要垂手站立并要和颜悦色地回答长者的问话。

  有人冲父母状况,子女必须起立回答。

  对老人,三天请小安,五天请大安。

  请安礼,男有"问安"、"打千儿"、"叩头"。

  "问安",是请小安,垂手站问好。

  "打千儿"是请大安,也叫"单腿跪",满语为"埃拉塔拉米",即先敏捷地掸下袖头,左腿前屈,右腿后蹲,左手扶膝,右手下垂,头与身略前倾。

  "叩头礼",即磕头,一跪三叩或二跪六叩,新年请安"首必四叩,至三则跪而昂首,若听命者然。

  尊长者以好话祝之,乃一叩而起,否则不起也"(《柳边纪略》卷四)。

  对神佛、祖先、帝王则三跪九叩。

  女人礼仪不同于男人,有"蹲安礼",俗称"半蹲儿",即双脚平行站立,两手扶膝一弓腰,膝略屈如半蹲状。

  妇女平日相见,以右手抚其额,点头为拜,俗称"抚鬓儿",即手指从眉上额头鬓角连抚三下,随后点头目视。

  妇女相见,兴手拉手之礼,俗称"拉拉礼",与汉族妇女拜见礼有别。

  至亲久别相见彼此抱腰接面,然后执手问安,是谓抱腰接面大礼。

  如幼辈见长辈,两手抱其腰,长者用手抚其背。

  老年夫妻相见有"顶头礼",老夫妇久别重逢,老伴迎上去用头顶住老头胸脯,老头轻轻抚摸几下老伴后脑勺或后脖颈。

  满族人,路上遇见不相识的长者,要鞠躬垂手问"赛音"(满语,好的意思);如骑马,要下马闪在路旁让长辈先行。

  长者也很客气地说:"谢谢阿哥,请上马先行",青年人才可上马赶路。

  儿媳妇对公婆更是恭敬,要端庄恭谨,每日给公婆装烟三次,一日三餐要站着侍候,早晚还要送上洗脸水和洗脚水。

  新媳妇头一年不能上炕吃饭。

  在公婆面前不许穿短衣服,不许大声责骂孩子。

  儿媳妇外出,临走要给公婆装烟,说声"请阿玛、额娘看家"。

  来了客人,儿媳妇要扎上围裙听婆母在炕上吩咐,每喊一声媳妇要答应" ,再去干活。

  即使媳妇年岁很大,在年岁小的长辈面前也要恭敬侍候。

  满族有重小姑习俗。

  满族未结婚的姑娘地位很高,公婆上坐,小姑侧坐,媳妇则侍立于旁谨慎侍候。

  满族人民大方好客、恪守信义。

  在满族聚居地方,有人路上拾到东西要设法找到失主,找不到要招失认领。

  有以"窃人之财为耻"的风习。

  "邻里相处,有难必帮",一家缺米大家凑,一人打柴大家烧,为乡间邻里平常之事。

  互相借贷,不需立契,只凭口头相约,恪守信义。

  旧时农村旅店少,过路人只好找民宅投宿。

  主家热情招待,酒足饭饱后自然留宿。

  由于满族居室一屋三炕,常是同居一室,男女不相回避。

  但客人入睡时必须背女主人和衣而卧,方为有礼。

  次日客人上路,不需留报酬,只需向男主人行"擦肩大礼"表示谢意即可赶路。

  如路人入室而主人不在家,可自己动手做饭吃,饭后收拾干净,物放原处,临行时拿来草放在门前,草稍朝所去方向,主人回来后会感到很荣幸。

  满族之家,有祭祀或喜庆事,要杀牲吃福肉,要请亲朋作客,让于南炕上坐。

  家人要将福肉敬献尊长客人。

  肉是白煮,不准加盐,特别嫩美,客人用刀片吃,佐以咸、酸菜、酱。

  客人进门向神主叩头,转身入座吃福肉,吃完就走不准道谢和擦嘴,否则是对主人不尊重。

  满族传统住房一般为西、中、东三间,大门朝南开,西间称西上屋,中间称堂屋,东间称东下屋。

  西上屋设南、西、北三面炕,西炕为贵,北炕为大,南炕为小,来客住西炕,长辈多住北炕,晚辈住南炕。

  [民族简介]

  满族,现有人口9821180人。

  主要分布在东北三省,辽宁省为最多,少部分散居在全国各大中城市。

  满族历史悠久,可追溯到2 0 0 0 多年前的肃慎人。

  肃慎人,是满族的最早祖先。

  辽、宋、元、明几个朝代称“女真”。

  长期生活在长白山以东、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的广阔地区。

  1 6 世纪后期,努尔哈赤崛起,以女真人为主体融合了部分汉人、蒙古人和朝鲜人,形成了一个新的共同体——满族。

  满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

  满族属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满语支。

  满文是1 6 世纪末参照蒙古文字母创制的。

  后又在借用的蒙文字母上加“圈”加“点”,称之为“有圈点的满文”或“新满文”。

  由于清代以来大量满族迁入中原地区,在经济、文化、生活上与汉族交往密切,满族人民逐渐习用汉语文。

  满族主要从事农业。

  散居城市的满族人大多从事工业和文化科学事业。

  在历史长期发展进程中,满族同胞对祖国的缔造和文化的发展都做出了重要贡献。

  [饮食习惯]

  饽饽是满族平时和节日的主要食品。

  饽饽是用粘米做成的。

  有豆面饽饽、苏叶饽饽和粘糕饽饽等。

  满族的饽饽很耐饿,携带方便,风味独具,至到今天仍是颇为风行的食品。

  酸汤子也是满族的传统饽饽食品。

  萨其玛是驰名全国的满族糕点。

  满族历史悠久,周秦时的肃慎及后来的挹娄、勿吉、女真族都是满族的先民。

  满族人过去以玉米、稗子、高粱米、小米、荞麦为主食,现在以小麦、大米为主食。

  主食品种丰富,有饽饽、煮饽饽(饺子)、米饭、秫米水饭、高粱米(秫米)豆干饭、豆擦糕、酸汤子等。

  好吃黏食和甜味食品。

  下边简介几种有代表性的主食。

  [饽饽]:除用麦面做的馒头称饽饽外,还有豆面饽饽(黄黏面加豆面蒸成)、苏叶饽饽(黏高粱面加小豆泥,外包苏叶)和年糕饽饽(用黄黏面团包入豆泥蒸成),是满族日常主要食品。

  [小肉饭]:又称鞑子饭,是传统食品。

  用炒猪肉丁与高粱米一起焖制,如果多放些水,则成鞑子粥。

  [龙斗虎]:用大米、秫米、小豆合焖的饭。

  因“斗”与“豆”谐音,大米、秫米喻之龙虎,故又称“龙虎斗”。

  [秫米水饭]:将秫米放宽水中煮熟,捞到冷水中浸凉即成,多在夏季食用。

  满族烹调以烧、烤见长,擅用生酱(大酱)。

  蔬菜随季节不同而变化,杂以野菜(蕃蒿、蕨菜等)及菌类。

  满族先人好渔猎,祭祀时除用家禽、家畜肉外,还有鹿、麂、獐、狍、雁、鱼等。

  尤喜食猪肉。

  猪肉多用白水煮,谓“白煮肉”。

  设大宴时多用烤全羊。

  常见的菜肴有:[白肉血汤]:将鲜猪血灌入鲜猪肠内煮熟,切片,与白水煮成的猪肉切片后同码盘中,佐以韭菜花、蒜泥、辣椒油吃。

  [坛肉]:将猪肉切小块,煸炒后加葱、姜、大料、腐乳汁,放坛中文火煨烂。

  [豆泥酸菜汤]:将泡发的黄豆捣成泥,酸菜切块炒透,放入肉汤、黄豆泥,调好味,炖透即可。

  [炸鸡蛋酱]:将鸡蛋液搅匀,倒入热油锅中,边搅边炒,再倒入酱油、大酱。

  食用时配大葱、黄瓜或青菜蘸食(也可拌食)。

  [芥末墩儿]:将大白菜去老帮,整棵横放,切成3厘米长的圆墩状,用沸水烫一下,码入坛中,一层白菜墩,一层芥末面和白糖,最后淋上一层米醋,捂严,一天即成。

  味道酸甜辣而爽口。

  [乏克]:满语“包儿饭”或“菜包儿”。

  做法是将米饭、炒菜、葱段、炸酱用菜叶(白菜叶、苏子叶、莴苣叶)包裹成长卷形食用,饭菜合一,经济实惠。

  [萨其玛]:油炸条甜饽饽,是著名糕点。

  满族人忌食狗肉,好喝茶。

  东北地区满族有喝酸茶的习惯,即用小米或稷子米泡到发酵后煮熟,将米汤加茶叶煮开,放些糖即成。

  也有煮制奶茶的。

  [婚丧习俗]

  满族婚礼既带有本民族浓厚的特点,又融合了不少汉民族的风俗礼节,一般地讲要经过以下程序: 订婚:满族青年男女订婚有两种形式。

  一是男女青年的家长是熟人或朋友,相互了解,有意做亲,便 托媒人给子女许订终身,有的是男方向女方求婚,有的是女方向男方求婚。

  另一种是男女双方互不认识,托媒人为子女订婚,并由媒人转交双方的门户贴,开具双方的旗佐、履历、姓氏、三代。

  此外,还要互相检验生辰八字。

  放定:即递财礼。

  分放大定和放小定两种。

  放小定是未来的媳妇拜见姑母兄嫂等男方家至亲时,得到财物。

  放大定叫做“过大礼”,俗称“下大菜”,就是选择吉日,男方将聘礼送到女方家。

  结婚前一日,送亲的要喝“迎风酒”。

  新娘则离家到男方借好的寓所住宿,俗称“打下发”。

  次日清晨,女方家用彩车送亲,由其哥哥护送。

  彩车到新郎家时,洞房门前的地上放有一火盆,让喜轿车抬着新娘从火盆上经过,俗称过火避邪。

  为赶走或杀死随轿而来的鬼怪,新郎要向轿门虚射三箭;也有实射的,但一般都是朝轿底射,以免伤着新娘。

  接着,新娘被人扶出轿来到天地前,同新郎一同向北三叩首,俗称“拜北斗”。

  拜完北斗后举世闻名行“撇盏”仪式。

  即头戴红盖头的新娘和新郎,面朝南跪在院中神桌前,桌上供猪肘一方、酒三 盅、尖刀一把,萨满单腿跪在桌前,一面用满语念经,一面用尖刀把肉割成片抛向空中,同时端酒盅齐把酒泼到地上。

  主要目的是乞求上苍保佑新婚夫妇,使他们子孙满堂,白头偕老。

  举行完以上这些仪式后,新娘由全科人(即父母子女俱全的人)搀进洞房。

  新娘过门坎时,在门坎上放有一副马鞍,新娘必须从上面跨过去。

  新房的床铺必须全科人铺设,洞房铺好后要在房内奏乐,称 “响房”。

  新娘入洞房时,一小女孩手拿两面铜镜,对新娘照一下,然后把铜镜挂在新娘的前胸后背。

  接着,另一小女孩递过两只锡壶,里面盛有米、钱等,新娘或抱在怀里,或夹在腋窝,俗称“抱宝瓶”,又叫“抱保媒壶”。

  当新娘在床上坐稳后,新郎用秤杆把罩在新娘头上的红布揭去,叫做 “揭盖头”。

  接下来便是夫妻喝交杯酒,吃合喜面、长寿面或子孙饽饽等。

  [建筑特色]

  满族传统住房一般为西、中、东三间,大门朝南开,西间称西上屋,中间称堂屋,东间称东下屋。

  西上屋设南、西、北三面炕,西炕为贵,北炕为大,南炕为小,来客住西炕,长辈多住北炕,晚辈住南炕。

  [服饰特色]

  本世纪3 0 年代,满族男女都穿直统式的宽襟大袖长袍。

  女性旗袍下摆至(左骨右干)(小腿),有绣花卉纹饰。

  男性旗袍下摆及踝,无纹饰。

  4 0 年代后,受国内外新式服饰新潮的冲击,满族男性旗袍已废弃,女性旗袍由宽袖变窄袖,直筒变紧身贴腰,臀部略大,下摆回收,长及踝。

  逐渐形成今日各色各样讲究色彩装饰和人体线条美的旗袍样式。

  旗袍是现代流行服装之一,在国际服饰橱窗里,享

  有很高的盛誉。

  旗袍是从满族古老的服装演变而来的。

  旗袍,满语称“衣介”。

  古时泛指满洲、蒙古、汉

  军八旗男女穿的衣袍。

  清初衣袍式样有几大特点:无领、箭袖、左衽、四

  开衩、束腰。

  箭袖,是窄袖口,上加一块半圆形袖头,

  形似马蹄,又称“马蹄袖”。

  马蹄袖平日绾起,出猎作

  战时则放下,覆盖手背,冬季可御寒。

  四开衩,即袍下

  摆前后左右,开衩至膝。

  左衽和束腰,紧身保暖,腰带

  一束,行猪时,可将干粮、用具装进前襟。

  男子的长袍

  多是蓝、灰、青色,女子的旗装多为白色。

  满族旗袍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在旗袍外套上坎肩。

  坎肩有对襟、捻襟、琵琶襟、一字襟等。

  穿上坎肩骑马

  驰聘显得十分精干利落。

  在满族南迁辽沈,入中原后,与汉族同田共耦,受

  汉族“大领大袖”服饰的影响,由箭袖变成了喇叭袖,

  四开衩演变为左右开衩。

  至本世纪3 0 年代,满族男女都穿直统式的宽襟大

  袖长袍。

  女性旗袍下摆至(左骨右干)(小腿),有绣

  花卉纹饰。

  男性旗袍下摆及踝,无纹饰。

  4 0 年代后,

  受国内外新式服饰新潮的冲击,满族男性旗袍已废弃,

  女性旗袍由宽袖变窄袖,直筒变紧身贴腰,臀部略大,

  下摆回收,长及踝。

  逐渐形成今日各色各样讲究色彩装

  饰和人体线条美的旗袍样式。

  由于旗袍非常适合中国妇

  女的体形和贤淑的个性、民族的气质,后来这一源于满

  族的传统服装渐渐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一朵苛葩

  ,受到国内外妇女的青睐和赞赏。

  [民族禁忌]

  满族的进餐习俗和饮食礼仪很多。

  如祭祀用过的神糕、神肉,路人可以分享,但一般不能带去,吃完后不允许擦嘴;家中人就餐,长辈不动筷,晚辈人绝不动筷;过年杀年猪时,有把亲友、邻里请来同吃白肉血肠的习惯。

  满族忌杀狗、吃狗肉和用狗皮,不戴狗皮帽子。

  因为满族长期从事狞猎,狗乃不可缺少的"助手",冬季还用狗拉爬犁,成为重要的工具。

  因此满族有敬犬之俗,平时对狗精心豢养,狗死埋葬,他们不打狗杀狗,不吃狗肉,不戴狗皮帽,不铺狗皮褥,外族人戴狗皮帽迸满族家,主人会不高兴。

  许多人对乌鸦没什么好印象,甚至有厌恶之感。

  但满族人例外,他们非但不哄打乌鸦,反而对其倍加珍爱。

  在满族聚居的地区,许多人家的院子里都立有一个高高的木杆子,这个杆子就是为了喂乌鸦、喜鹊而立的,在这个木杆子上面有一个斗,在斗里装有猪肉、猪下水以及米等食物,以此来喂乌鸦和喜鹊。

  满族将西墙作为供奉祖先的神圣部位,不准在此挂衣物,张贴年画;西炕俗称“佛爷炕”,供有“祖宗板子”。

  忌讳人们尤其是女人随便坐卧。

  通常客人也不得在西炕休息,更不许将狗皮帽子或鞭子放在这里。

  忌打狗、杀狗和忌食狗肉;不戴狗皮帽、不铺狗皮褥,忌讳戴狗皮帽或狗皮套袖的客人。

  不许从锅灶、火塘的三脚架上越过,不能用脚蹬踏或者随便坐在锅灶上或火塘边;不准在锅灶口或塘上烤脚、袜子、鞋靴;禁止将吃剩下的食物、骨头、鱼刺等扔进锅灶或火塘里。

  [生育习俗]

  满族的生育观,旧时有重男轻女思想,至今依然,而且以多子多女为福。

  生男孩,则在房门左框上挂一木制小弓箭;若生女孩,则在房门右框上挂一条或红或兰的布条此谓“他哈补钉”。

  这个仪式称之为“悬弓挂帛”。

  “落草”。

  生儿落草是满族生育习俗。

  妇女怀孕,被认为是全家的一件喜事。

  为保护胎儿的正常发育,对孕妇有许多清规戒律,如:不准坐锅台、窗台、磨台;不准进产房;不准祭祀祖先和参加别人的婚礼;禁食兔肉,怕生孩子三瓣嘴;不要多吃盐和酱,惟恐孩子成“喉巴”。

  其规矩之繁多,往往给产妇精神上造成很大压力。

  产房一般不设在西屋,不能将孩子生在炕席上。

  孕妇生产前,要把炕席卷起,在土炕上铺上谷草,让孩子生在谷草上,所以孩子出生称“落草”。

  满族生育还有“采生”和“开奶”之说。

  婴儿看到的第一个外人被称为“采生人”,意为采生人将对婴儿产生影响,有的还被认为干爹干妈。

  开奶,是请多子女的妇女给婴儿喂第一口奶,意谓消灾无病好养活。

  “洗三与打聪明”在孩子出生的第三天,要进行“洗三”,将一个儿女双全又有威望的老太太(称为姥姥)接到家中,由姥姥用一大铜盆给孩子洗热水澡,边洗边唠叨:“洗洗头,做王侯;洗洗腰,一辈倒比一辈高;洗脸蛋,做知县……”。

  最后用一根大葱打三下,边打边说:“一打聪明,二打伶俐,三打明明白白。

  ”说完,孩子的父亲将大葱扔到房上,亲友们一齐向孩子的父母道喜。

  “办满口”。

  婴儿满月,要举行上索仪式,宴请亲友。

  上索,即将“子孙绳”请出,一端栓于祖先板的斜柱子上,另一端拉至门外,栓在早以准备好的柳枝上,然后全家人向祖先板叩拜。

  生男孩则在索绳栓一小弓箭,生女孩,则栓上“他哈补钉”。

  亲友都来祝贺、馈赠礼品,多是送长命锁等

  “挂悠车”。

  满族人生第一个孩子,满月时,姥姥家要给孩子蒸“河咧”(长蛇型的面驹驹),俗谓吃了可多生发。

  其舅父在这天要送给一个悠车,并亲手挂起来。

  悠车以经人用过的为佳,俗称“养活孩子吊起来”。

  亲友要送小衣服和小铃铛等玩具。

  如婴儿哭闹,要边推悠车,边哼“悠悠调”。

  如《月儿圆》悠悠调这样唱到:

  月儿圆,月儿大,月儿已在树上挂。

  小妞妞,别哭了,额娘领你找阿玛。

  船儿摇,别害怕,长大嫁给渔老大。

  鱼皮鞋,鱼皮袜,鱼裙鱼袄鱼马褂

  ……

  做满月,女客将两个馒头合在一起,拿着让产妇咬一口,谓之“满口”。

  从这天起,产妇要增加饮食,没有什么禁忌了。

  设宴招待客人,以长面条为主款待客人,意谓绵绵不断健康长寿。

  “抓周”。

  孩子周岁时已初懂人事,传说这一天可以测出孩子一生的情趣和志向,所以满族人多有“抓周”习俗。

  婴儿满周岁之日,其家人将纸笔、书册、弓箭、顶戴、乐器、烟酒、赌具等,放在炕上,让婴儿去抓。

  据说抓到什么,将来就要干什么。

  给婴儿“睡扁头”的习俗,是满族人所特有的,就是让婴儿枕着装有粮食的小枕头,这叫“头枕粮仓”,日后大富大贵,并叫婴儿仰面躺着,日久天长,把婴儿的后脑勺睡得又平又扁。

  同时,婴儿后背也睡得扁平、肩宽,满族人认为这样是美观。

  [丧葬习俗]

  满族先人在历史上曾经实行过“天葬”。

  肃慎、悒娄、勿吉时,夏天人死实行土葬,因便于挖土掩埋,死者无棺无 ,冢上作屋不令雨湿,杀猪积冢上,为祭祀供品;秋冬土冻,人死则实行“天葬”,将尸体置于树上,用尸捕貂。

  辽金时,满族先人丧葬形式有天葬、火葬和水葬。

  女真人死,将尸体置于大树枝干上,令禽兽食之,仍属“天葬”之俗;“头目女真”则火葬,死者“皮冠上缀白鹿布,前遮面目,后垂于肩”;居住江边的满族先人还有实行“水葬”的,将尸置于水边,水涨而冲没。

  满族人的丧葬习俗继承了女真人的主要丧葬仪式,但由于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及受汉族影响,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满族人也主要以土葬为主。

  但满族人对横死的人,如上吊、车祸、淹死、痨病(肺结核)死的,都必须火化,不能土葬。

  过去辽金女真贵族有“生焚所宠奴婢,所乘鞍马以殉”故俗。

  努尔哈赤死后,有大妃乌喇纳喇氏、庶妃代音察、阿迹根三人从殉。

  虽然其中有政治斗争的需要,却也反映着殉葬的陋俗。

  皇太极之死,亦有二个亲信侍卫从死。

  此恶俗,在满族入关后逐渐消失。

  满族老人在弥留之际,要把祖宗板和祖宗匣取下来,用红布或者红纸包起来,等出灵之后再放回原处。

  老人病危时,要抬到南炕,不能让老人死在西炕或北炕,那样不吉利。

  一般人家老人死后,要顺炕放三块木头,俗称“停尸排子”,把死人放在上边。

  要头朝西,脚朝东。

  死者的嘴里要放一个铜大钱,或者硬币,叫“含殓”。

  要停灵三天。

  第一天,报丧。

  通知远近亲友,当晚家人不能睡觉,叫做“守灵”。

  死者头前放一盏豆油灯。

  用棉花捻成长捻,一半在碗里,一半在碗边,豆油灯一夜不灭,俗称“照尸灯”。

  死人,一般要在屋里停放一夜,第二天入殓、祭奠。

  当人们抬尸首时,不能走门,要走窗户,因为门是留给活人走的。

  第三天出灵,即出殡。

  满族人的棺材与汉族人的不一样,汉族人的棺材是平顶的,满族人的棺材是起脊的,上尖下宽,跟起脊的房屋一样。

  满族人叫“旗材”或称“满材”。

  棺材不能白茬,要着色,一般是红土色。

  两边棺材帮,要画上山水花纹、云子卷儿,俗称“鞑子荷包棺材”。

  棺材头要画云子卷儿和仙鹤等,也有的画上各种花卉,俗称“花头棺材”。

  棺材头的横批,一般是“驾鹤西去”。

  棺材后头,要画上莲花,叫做“脚踩莲花上西天”

  第二天,中午开始“祭奠”。

  亲朋好友得信前来,要献上“帐子”和礼钱。

  “帐子”就是整幅白布,上边别上用白纸写的大字“某某千古”、“某某万世流芳”等,丧家要把帐子悬挂在灵棚里,供人观看。

  棺材头旁边,站着一个主持仪式的人,子女和家人跪在棺材两旁,叫做“陪孝”。

  吊唁的亲友要站在棺材前头,由主持人高喊:“某某老人家,你老听真,这位是你老的什么什么人,前来给你老吊孝来了!”随后向凭吊的人喊:“一鞠躬,二鞠躬,三鞠躬,叩首!”凭吊者三鞠躬后跪下磕头。

  主持人喊:“平身!”凭吊人起来走开。

  下面继续第二人。

  顺序是先长辈,后晚辈。

  满族人家死人成殓后,在院内要挂红色幡旗,有一尺多宽,一丈多长,挂在院内西边一根两丈多高的木头杆子上,满族人认为幡是死者的灵魂。

  每天太阳出来之前,将红幡挂起,太阳落山之后,将幡取下,放在棺材盖上。

  满族丧葬中,有“烧饭”之习俗。

  辽金时女真人就有将“其祭祀饮食之物尽焚之”的烧饭之俗。

  满族沿袭此俗,富贵人家还将生前所御狗、马焚烧的。

  后努尔哈赤等一再告戒要节省食物器具,除烧饭外,也不再焚烧狗马,只将生前所用狗、马在烧纸时,用鞭棍催打狗马从火堆上跳过就可以了。

  出殡的时候,长子手举“灵头幡”,走在灵车前头。

  灵车后,其他子女们打着“铭旌”,就是细长的布条,像旗帜一样,结在一根长棍上。

  布条的周围镶着狼牙边。

  旗的颜色,要根据死者是哪旗人而定。

  满族死人,不写“殃榜”,这点与汉族不同。

  所谓“殃榜”,就是在一张白纸上写明某人某日某时“含殓”,某年某月某日为死者生日,某月某日某时辰为“四熬日”,某月某日某时辰为“避忌日”,告知亲友,按时参加仪式,按时回避。

  出殡回来,要摆筵席宴请参加送葬的亲戚朋友,叫做“辞灵饭”。

  祭奠日期,有“一七”,也叫“头七”,就是人死后的第七天。

  家人和子女要携带供饭、供果等到坟头焚烧。

  以后是“三七”、“五七”、“七七”祭奠。

  到了一百天,还要照样祭奠,叫“烧百日”。

  祭奠完毕,家人和子女在坟前脱去孝服,叫做“脱孝”。

  到了一周年时,要“烧周年”,举动比较大。

  再以后,要“烧三周年”。

  每年到了清明节,家人和子女要上坟祭奠。

  [生育习俗]

  满族十分重视对子女的生育。

  妇女一旦怀孕,被视为全家吉事,这时婆母

  便告诉她一些保胎知识和传统禁忌。

  如:不准孕妇到别人的产房去,不准坐锅

  台、穿台。

  不许大哭大笑,不准侍奉祖先神。

  怀孕五月,不许去马棚,不许牵

  马等。

  小孩出生称“落草”。

  据说,古时满族妇女在炕上临产时,要卷起炕席,铺

  上谷草,产妇在谷草上分娩,以后便相沿成习。

  小孩“落草”后,如果是男孩,

  要悬一小弓箭于门左,象征其长大后成为一个优秀射手;若是女孩,则门前挂

  一红布条,象征吉祥。

  婴儿出生的第二天,要请子妇多、身体好的妇女喂第一

  次奶,叫“开奶”。

  第一个进产房看孩子的外人叫“采生人”。

  满族认为婴儿

  长大后性格会像“采生人”的性格,所以十分注重挑选“采生人”。

  婴儿出生

  的第三天,要“洗三”,请儿女双全,德高望重的老太太给孩子沐浴,也称沐

  浴礼。

  沐浴用大铜盆,内放槐树叶、艾蒿,倒上热水后,前来祝贺的亲友们则

  将铜钱、花生和鸡蛋等放入盆内,叫做添盆。

  沐浴过程中,如婴儿放声大哭,则

  视为大吉大利,这叫“响盆。

  ”

  孩子出生后第七天开始上悠车。

  悠车也叫摇车,用桦树皮做成,长约1.3

  米,宽0.7米有作,两端呈半圆形,如同小船。

  后世的悠车多用椴木薄板做成,

  边沿漆以红色,绘制花纹,书写有吉利话,十分美观。

  悠车挂在房梁上,摇起

  来十分轻便,为了使婴儿保持胳膊、腿平直和避免翻身时掉下来,一般用布带

  子把小孩的胳膊肘、膝盖和脚脖子绑在悠车上.婴儿下面铺用谷糠装成的口袋,

  枕头则用小米或高粱米装成。

  因满族以孩子后脑勺扁平为美,所以使用这样的

  枕头。

  孩子满月后正式起名,5岁前举行一次家祭,俗称“跳喜神”,一般只用

  一天,不杀猪羊,只杀鸡做糕,祭祀祖先神,感谢神龙送子.在族中公祭时,要

  举行“换锁”仪式。

  每个新生孩子每人领取锁带佩带一副,并拜柳求福.祭毕,

  再将锁袋装入子孙袋内保存起来。

  孩子第一次去姥姥家无疑是件大豆事。

  当姑奶奶带着可爱的外孙回娘家,

  姥姥一家不胜欢喜,待之如贵宾。

  这时,年轻母亲把孩子的脑袋往房柱上轻轻

  一撞,表示孩子不仅能在姥姥家住得服(惯),而且将来肯定能长得健康壮实。

  8岁以前,男孩玩具以弓箭为主,也开展比箭法游戏,谁射的准谁就受重

  视。

  女孩子则以玩秋千为主要娱乐活动。

  满族没有固定的冠礼。

  只是由族长或萨满在祖神案前祭祀,将灵佩赐给青

  年男女。

  一般小伙前额佩挂野猪獠牙,姑娘多佩带野猪门牙。

  从此,青年男女

  就可参加族中的一切社交活动了。

  [祭祀习俗]

  满族的祭祀活动,神秘庄重,从程序到内容都十分讲究。

  整个祭祀过程分为:祭祖、祭神、祭神杆、祭星4个部分。

  在祭祀的前3天,全族人就要着手准备了:要在院子的大门当中悬上一把谷草,这就是表示从挂草把的日子起,一直到祭祀完毕,

不许头戴狗皮帽子和身穿孝服以及身体不洁的女人入门,而且此时也不许周济乞丐。

  此外还要准备一些祭祀的食品,这里最主要的有:黄米饭和几头猪。

  祭祀的日子一到,主祭人将暂存于外边的祖宗匣子请到家中,放在西炕南头的桌子上,然后再将屋里常设的祖宗匣子取下来放在下边。

  祭祖,一般安排在白天。

  主祭人先将供桌及祖位架摆放好,然后将祖先请出,再把一头祭祀用的纯黑猪,抬到屋内南炕沿下。

  一切准备完毕后,主祭人诵读祭文,此时,所有参加祭祀的人都要按辈分依次跪听。

  读完祭文后,叩首起身,然后众人把猪抬到供桌前杀祭。

  杀祭时要将猪毛退净,并将大小蹄角和猪胆放在供桌的右边,然后再将猪抬到供桌上,猪头向外,脚要向右。

  祭神,有白日祭和夜晚祭两种。

  白日祭一般在祭祖之后。

  其程序是:将祭祖时所杀的猪分解成12件,连同内脏一起到锅里煮,锅里不放任何调料。

  锅里所煮的肉,在上供之前都不许吃。

  供品摆设整齐后,先请主祭人在前跪读祭文,参加祭祀的人仍要按辈分依次跪听,然后主祭人率众人行叩首礼。

  夜晚祭神,一般分为两步。

  首先要从祖宗匣子中按先后次序请出七位祖先,放在祖架上,再请出两位摆设在祖匣盖上,每位设净水一盅,黄米一碟,将香碗、祭台放在桌上,然后燃起香和白蜡。

  之后,主祭人束腰铃、扎裙子,带领众人击鼓祈祷。

  然后在神位前杀猪祭祀。

  其次,在杀猪祭祀后,主祭人还要率众人进行背灯祭。

  此时要将门窗遮闭,不准人出入院内,如有外人来也不许进屋。

  主祭人将灯吹灭,手持铜铃,舞动腰铃,口中念念有词,祭毕,重新点灯,叩首,将祖神像放入祖宗匣子里,双手举起放到西墙祖宗板上,再将门窗打开,准许人出入。

  背灯祭所用的肉,要过3天以后,家人才能吃,但不能送给外人。

  祭神树,是在日出时将祖先木像请到祭树前,面向东北。

  将一张干净的纸挂在树上,然后把祭猪抬到神树前,主祭人跪在祭猪的左方,众人跪在其后。

  在杀祭之前,先用酒或干净的水往猪耳朵里灌,猪感觉痛痒,就摇头摆耳,众人就认为这是神来享用了,如果猪没有什么反应,那么就是不祥之兆。

  杀祭之后,将猪分解成七部分,放到锅里煮,猪胆、下鄂骨及下水等挂在树上。

  主祭人将肉供上,叩首之后,众人将肉分食,但要把各部分的骨头送到神树前。

  祭索伦杆子,也称祭天,一般是在祭祖后的第二天举行。

  祭索伦杆子用的猪,必须是无伤、纯黑的公猪,杀之前先将猪绑起来,放在索伦杆子前面,烧香祷告,然后再杀。

  猪骨头不能乱扔,要在当天晚上埋在索伦杆子下面,还要将猪脖子里的一块骨头挂在索伦杆子上面,猪胆、猪肠、猪膀胱等物放在索伦杆子上面的斗里,

让乌鸦、喜鹊来吃,如果 3 天之内能被吃掉,便认为是很吉利的。

  祭星,是在月落以后进行的。

  祭星的日期,不论是在某月,都要安排在初三或初五两天进行。

  等月落之后,先在上屋北炕当中设一个方凳,点燃香蜡。

  祭星人身穿黄纱袍,手拿血盆、尖刀,在室外西侧,距离祖宗不远的地方,把祭猪杀掉,这时屋内要将灯火熄灭。

  杀完祭猪后,祭星人咳嗽一声,屋内点灯开门,将猪抬进屋内退毛、分解。

  然后再将猪抬到原来的地方,叩首祭星,这时屋内再次熄灭灯火。

  祭毕,将猪抬回屋内,但不能见灶火。

  据说,熄灯闭光能使人神之间的距离缩短,既可以“对天直语”,又能使神明直接察觉到祭祀人虔诚的心情。

  [满族春节]

  ”阿涅业能业”是满语,即满族的春节,是满族传统的盛大节日。

  满族春节源于汉族习俗。

  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政权后,天命三年(1618年)起兵进入辽阳、沈阳地区,在汉族经济文化的影响下,满族社会发展起了很大的变化。
 

  尤其是皇太极继位后,顺治元年( 1644年)清军入山海关定都北京,大批满族居民迁移关内,与汉族杂居共处,在经济文化彼此交流,互相影响,关系密切。

  天长日久,汉族许多习俗文化被满族人民所吸收,春节便随之而成为满族与汉族共俗的传统节日。

  ■ 庆祝方式

  节前,人们积极地置办年货,清扫庭院,张贴对联、挂笺(亦称挂旗)、窗花和福字,蒸年糕、烙粘水勺。

  初一凌晨子时,家家户户鸣放鞭炮,辞旧迎新。

  同时,在自家西墙祖宗板下摆设供品、点燃鞑子香,叩拜祖宗,祈求神灵保佑全家大小在新的一年中平安无事,万事如意。

  新年伊始,全家团聚吃团圆饺子,俗称”揣元宝”。

  煮饺子时,家主要吆喝:”小日子起来了吗?”其他人同时回答:”起来了!”他们把饺子从锅底浮起来比作日子起来了。

  然后让小孩爬上柜子上蹦三下,以示新日子”蹦个高”。

  这天晚辈要身长辈叩头拜年(旧时女性行跪拜抚鬓礼)家长要给小孩守岁钱。

  宗族近亲也要互相拜年,亲朋好友则筵宴相邀,一起叙旧话新。

  男孩子成群结队鸣放烟花、鞭炮,玩耍木爬犁,或兴高采烈地溜冰;姑娘和少妇们则身着盛装,玩耍嘎拉哈(用猪或牛膝关节骨制成的玩具)。

  歌舞是节日活动的重要内容。

  据《渤海国记》记载:”官民岁时聚会作乐,先命善歌舞者,数辈前行,士女相随,更相唱和,回旋婉转,号曰’踏追’。

  ”踏追即踩高跷。

  至今,此俗仍沿袭不衰。

  初一至初五,人们都相聚一处,唱歌、跳舞、踩高跷、尽情娱乐,有的地方,年轻人还自发组织演出队,走村串屯进行表演,祝贺新年,节日气氛更加浓郁。

  满族过年,习惯用精粉、鸡蛋、糖、芝麻、青?

【满族的礼仪习俗文化】相关文章:

壮族的礼仪习俗文化09-27

从天聪九年档分析满族的送礼文化满族文化论文10-08

布依族的礼仪习俗文化10-26

侗族的一些礼仪习俗文化10-26

日本的礼仪与习俗09-30

满族节日作文10-08

中国传统礼仪习俗03-13

临沧佤族礼仪习俗集萃10-26

餐桌礼仪文化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