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毕业论文

时代精神的激情歌颂

时间:2023-03-31 22:12:18 电大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时代精神的激情歌颂

  本文以她最新的两部报告文学《红门》和《大写教育》为例,探究了其报告文学的特色以及成功的奥秘。

  摘 要:夏真是浙江报告文学领域的领军人物、全国最有影响的报告文学作家之一,她的报告文学曾获得国家及省市级多项大奖,取得了较大的社会反响。

  关键词:夏真 报告文学 时代精神 小说笔法

  在我们当代的作家中,像夏真这样的文学“多面手”应该说是不多见的。夏真踏上文坛是始于小说,她最钟情的也是小说,但作为偶而率意为之的散文(《写字台边的黑猫》、《亲情伊妹儿》),写得也是趣味盎然、发人深思。而如今的夏真,最为人们熟知、也最为人们称道的却是她在报告文学领域所取得的突出成就。自上世纪80年代末涉足报告文学领域以来,她竟一发而不可收,从《大潮初起》《不沉的陆地》《父老兄弟》到2000年以来的《红门》《大写教育》,均取得了较大的社会反响,获得了国家及省市级多项大奖,成为浙江报告文学领域的代表作家和领军人物、全国最有影响的报告文学作家之一。那么,夏真报告文学成功的奥秘何在?她究竟用什么感动了我们?她究竟靠什么征服了我们?让我们将目光投向她最新的两部报告文学作品《红门》和《大写教育》,试图一解个中奥秘。

  

  许多人认为报告文学是最好写的一种文学体裁,写报告文学不过是一个搜集材料继而组织材料的过程,于是,这种文体成了许多人都会舞弄一下的手艺。然而,报告文学要写得精彩、写得感人,却殊非易事。决定一部报告文学成功与否的因素有很多,但首要的大概就是作家是否投入了激情。没有作家对作品题材的激情,他就不会倾尽全力去投入生活、感知生活,他在采访人物时就很难深入到人物的内心世界,那么他的写作也就真的成了一个机械地搜集、堆砌材料的过程。这样写就的报告文学成了功劳簿或流水账,让人读来感觉平淡、乏味、呆板、枯燥。而坚持有感而发、有感而“动”则是夏真一贯的创作理念。她说:“生活是创作的源泉,这是老生常谈了。其实,更深层次的诠释,该是感受到了的生活才是创作的源泉。你虽在生活,但没感动,不感动,拒绝接受,只是浮光掠影,你又能写出什么?”“没有感动干脆就不要动!”而从作家心底喷发出来的激情之作往往也能产生让读者感慨万千甚至怆然泣下的艺术魅力。《红门》和《大写教育》的成功,首先就来自作品中那沛然流溢的激情。

  《红门》是写为抢救人民生命财产而壮烈牺牲的消防战士黄东华的报告文学。作者在书中倾注的是一种讴歌时代英雄的激情,同时也是一位慈母对儿子般的无限深情。《红门》的结尾,写到作者春节前夕到黄东华的家乡崇明岛去采访、慰问英雄的父母,老两口热情地招待作者吃饭。记者和作家的采访、慰问本是分内之责、寻常之事,然而这段文字写得却是那样感人至深、催人泪下:

  这时,一不留神,我说出了一句最最不该说的话。

  我说:我的儿子也最爱吃油豆腐塞肉。

  她问:你儿子。他几岁?

  我立即意识到我说错了。但她正看着我,等着我的回答。两口子都在等着我的回答。

  我只好小心翼翼地说:

  他……和东华……一般大。

  果然,她的脸色刷地变了,变白了,那种灰灰的惨白,她似乎想掩饰什么,侧过头去看看窗外……

  窗外,就是那只东华尚未完工、而且永远也不可能再来完工的水池呀。

  眼泪涌上了她的眼眶,她拼命想忍,拼命想忍,但终于没能忍住……

  我赶紧丢下饭碗,抱住她,紧紧地抱住她,抱住她剧烈地抖动的肩……

  哦,东华……

  死者长已矣!留给人们的是无尽的痛苦、无尽的思念、无尽的追怀、无尽的感喟!读过这段文字,我们也禁不住掩卷长叹,无语凝咽!当泪水潸然而下打湿了纸页的时候,我们已分不清,是主人公黄东华那平凡而又不凡的事迹感动了我们,还是作家的真情感动了我们……

  《大写教育》是一部全面展示宁波近年来教育事业的发展历程和辉煌成就的作品。这一题材由于没有贯穿始终的中心人物和中心事件,更多的是一种政府行为,材料又颇为繁复,因此要写得感人是不容易的。但我们读下来,从始至终都能感受到作者那动人的情感力量。如果说《红门》中充满的是一种为英雄而歌的深情,那么《大写教育》中洋溢的则是一种为家乡教育事业的腾飞而骄傲的豪情。如果你是外地人,你会为宁波人、宁波精神而感慨、为宁波速度而咋舌;如果你本身就是一个宁波人,你更会为她笔下的宁波、她笔下的宁波人而备感自豪。

  激情的灌注使得她的报告文学具有一种吸引人一口气读完而不忍释手的感染力,让你不仅不觉得枯燥,反而经常感到热血沸腾、激情满怀。读《红门》,你会有随着消防战士黄东华像浴火凤凰一样冲进火海涅■了一回般的激动;掩卷《大写教育》,你会由衷赞叹那虚无缥缈的海市蜃楼竟然真的在宁波变成了现实。如果说《红门》是直冲苍穹碧落的《青藏高原》,那么《大写教育》则是雄浑壮阔的《黄河大合唱》,夏真则是一位最富激情的歌者……

  这种激情源自于个性。生活中的夏真就是一个性情中人,一个善感之人,性格真诚而爽朗,具有一颗“玉壶冰心”般的真诚透明的心。

  这种激情也源自于爱与责任。一个作家对生活的爱,对家乡的爱,一种纪录当今、为历史作证的责任。在当今有影响的报告文学作家中,夏真作品的地域性是比较突出的,迄今为止她的所有报告文学作品都无不立足于浙江这块她生于斯、长于斯的土地。从她最早创作的反映宁波改革开放的《大潮初起》、反映宁海人民抗洪斗争的《不沉的陆地》,到反映浙东山区扶贫工作的《父老乡亲》、关注浙江农村环境保护问题的《世界五百分之三的希望》、讴歌丽水金融卫士刘玲英的英雄事迹的《生命之歌》……莫不如此。正是出于对这片神圣的土地的热爱,她没有将自己牢笼于虚构的小说世界中和自我情感为中心的散文世界里,而是始终热切地关注着家乡土地上每一个令人兴奋的变化,热情地讴歌着这片土地上每一件令人震撼的事、每一个令人感动的人。

  

  一部优秀的报告文学作品仅仅有激情是不够的,它还必须要有深度。它不仅要告诉我们“是什么”,还要探究其中的“为什么”,这样才不会流于肤浅和表面化。《红门》和《大写教育》的可贵之处就在于它没有停留在表面的现象、成绩上,而是从文化、历史、社会背景等多方面去挖掘、探究这些成绩和现象背后的根源,努力提炼这现象背后的深层的精神内核。

  《红门》是一曲英雄之歌。英雄在人们心目中总是高大的、不平凡的,甚至是我们望尘莫及的。正是这种高大不凡与望尘莫及,构成了我们普通人与英雄之间的心理距离,许多人会说:我们只是凡夫俗子,英雄距离我们太遥远了,也许我们终其一生,也成不了一名英雄。――这种印象自然不利于人们对英雄精神的正确理解,更妨碍了对英雄精神的学习。那么,怎样拉近英雄与普通人之间的距离?如何找到英雄与我们普通人之间的契合点?如何在英雄身上提炼出我们普通人可以学得到的精神品质?

  首先,作者在《红门》中反复强调了黄东华的“普通”,从而拉近了我们与英雄之间的距离。他是一个普通的农家青年,普通的大学生,普通的消防战士;普通的相貌,普通的爱好,甚至连名字也是那么普通;其次,作者将黄东华的精神定位于“责任”,从而准确地找到了英雄与普通人之间的契合点。黄东华生前那一桩桩让人感动与追怀的小事,以及他最后奋不顾身奔赴火海的壮举,其实都是来源于这种对父母、对家庭、对同志、对工作、对社会、对人民的责任心,这就是黄东华平凡中的伟大!我们一生中或许不会有黄东华那样凤凰涅■般的人生辉煌,但是他身上那种孝心、爱心、进取心、责任心,却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去身体力行学习的。――这样,夏真呈现给我们的就不再是一位高入云端的可望而不可即的英雄,而是一位让我们感到亲近的、没有距离感的英雄,一位可以学得到的英雄。

  在《大写教育》中,作家在描述宁波近年来教育事业的发展历程和辉煌成就时,则着重凸现了一种可歌可泣的宁波精神。作者正是通过宁波教育这个窗口,向我们多角度、多侧面地剖析了宁波精神的内涵:它是一种高瞻远瞩的识见和眼光,是一种敢为天下先的创新意识。“一个地区、一个城市要焕发出独特的魅力和保持鲜活的生命力,就必须提炼出与众不同的核心价值”,《大写教育》所提炼出的这种核心价值就是在宁波教育事业发展中所展现出的宁波精神。

  “说到底,一本小说的最终考验将是我们对它的价值取向的评价,这价值就体现在它所表达的对全人类的精神的涵盖和高扬。小说浸渍在‘精神’之中,你可以不以为然,可以不喜欢,但是你躲不开,如果我们将‘精神’从小说中祛除或削弱,小说立刻枯萎而死,剩下的只是一堆废字。”――这番话是夏真针对上世纪90年代小说创作整体上精神委顿、无精打采、缺乏理想、缺乏激情的状况而说的,尽管她所论及的是小说,但对民族精神、时代精神、英雄精神的弘扬不也是她的报告文学创作中所自觉遵循的吗?

  

  报告文学的本质是文学,在讲究真实性、实效性的同时,切不可忽略的是它的文学性。报告文学的社会效果、社会影响最终还需要靠其文学的艺术魅力来实现。否则,读者读不出味道、读不出兴趣,甚至读不下去,何谈它的社会功能的实现?我认为,作为小说家的夏真在从事报告文学创作时是深谙此道的。我们读她的报告文学时,常有一种感觉,似乎在听作家为我们讲述一个个扣人心弦、引人入胜的故事,常常会忘记自己在读报告文学,而觉得自己在读一部动人的小说。小说本是虚构的,然而由于它对生活本质的深刻把握和高度的艺术概括会让人感到它是真实的,我们说那是一种艺术的真实;而一部成功的报告文学,又会由于它的文学性而让人感到自己在读一部生动的小说,这种“假作真时真亦假”的艺术现象确是耐人玩味……

  夏真报告文学的文学性表现在许多方面,我们试从细节描写和结构两个方面加以分析。

  黄东华最后的定格是一位崇高的战士、伟大的英雄,他人生最后的壮举令我们肃然起敬;黄东华又是一个普通的人,在他短暂的一生中,并没有什么轰轰烈烈、惊天动地之事,但他那“平凡中的伟大”,却让我们由衷地感动。这种感动是与作者对主人公生前的生活细节的选取与生动叙述分不开的。《红门》第五章中写黄东华的“俭”与“奢”,就颇能以细节的力量感人。黄东华出身贫寒,从小深知父母挣钱的不易,所以在个人生活上是极其俭朴的,在为战友捐款时,又是最慷慨无私的一个。作者注意到这样一个与数字有关的细节:

  在部队组织为特等残废军人捐款时,他第一个走上去,捐出了一百五十二元五角。

  这是一个奇怪的数字――怎么就不凑个整数?或者,你就捐个一百五十元吧。

  他不,当他拥有一百五十二元五角时,他一定要捐一百五十二元五角。

  对战友,他是全心全意的,毫无保留的,一分一厘都不保留。

  在《大写教育》这样一部宏观反映宁波教育发展历程的作品中,作者也常常采用以小见大、见微知著的手法,在细节中见精神增强了报告文学的真实性,使得作品血肉丰满,作品的文学性和可读性大为增强。

  不能不说的还有夏真报告文学的结构。夏真不愧为一个资深的报告文学作家,她在驾驭和组织材料方面显示了深厚的功力。

  关于宁波的教育,方方面面,林林总总,材料纷繁复杂,数不清的文件和条款会让你看了头痛――这个题材太大了!但夏真从来就不畏“大”,反之,她喜欢而且善于驾驭重大题材。越是大题材,她操纵起来越是举重若轻、挥洒自如。《大写教育》便再次表现了夏真驾驭大题材的功力。

  《红门》的叙事结构更是新颖巧妙,独具匠心,令人叫绝。作家充分展示了她小说家的艺术天分,将小说的叙事技巧运用到报告文学创作中。前四章基本上是现在时与过去时相交织,作者的叙述和他人的回忆相交织,倒叙与插叙相交织。就像电影中的蒙太奇手法,场景切换得灵活而自如。第五章则是书信摘录与作者评述相交织,二者互为补充,作者的评述既是对书信文字的补充说明,又是对书信内容的深化。

  总之,夏真在她的报告文学作品中,用真诚的激情感动了我们,用昂扬向上的时代精神感召了我们,用文学的魅力征服了我们。――也许,这就是夏真报告文学成功的奥秘所在吧。

  对自己所生活的当代社会缺乏热情和关注的作家,不会成为一个伟大的作家。因为,没有什么比日新月异飞速发展的现实生活本身更丰富多彩、更轰轰烈烈、更波澜壮阔、更可歌可泣。激情的时代需要这样一位激情的歌者,需要她的彩笔去展现我们奋斗的历程、记录我们生活的变化,讴歌我们时代的英雄。我们需要从这激情的时代赞歌中得到感召、激励和鼓舞。是的,曾经的一切都将变为历史。然而,历史是不应被人忘却的,我们需要“让历史告诉未来”。我们期待着,夏真――这位浙江人的女儿,继续用她的彩笔谱写出更多时代精神的激情之歌……

  参考文献:

  [1] 夏真.红门[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01.

  [2] 夏真.大写教育[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

  [3] 夏真.桃花有多少故事[M].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2005.

  [4] 夏真.亲情伊妹儿[M].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2002.

  [5] 黄x.大写教育序[M]. 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

  [6] 艾斐.时代精神与文学的价值导向[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

【时代精神的激情歌颂】相关文章:

浅议群众文化的时代精神10-09

激情五一作文10-09

激情“五一”作文10-07

激情飞扬作文04-26

激情漂流作文12-18

人生的梦想与激情10-26

歌颂父亲节作文-歌颂父亲09-30

激情五一作文【精】10-09

保持激情的早安语录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