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案

实施方案

时间:2024-02-12 17:38:24 方案 我要投稿

实施方案精选【5篇】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有效开展,常常需要提前制定一份优秀的方案,方案是阐明具体行动的时间,地点,目的,预期效果,预算及方法等的企划案。方案要怎么制定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实施方案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实施方案精选【5篇】

实施方案 篇1

  根据___银监办发[_]14号《转发关于印发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案件专项治理工作方案的通知》精神,为了坚决遏制案件多发势头,保证改革和发展的顺利进行,联社决定在全县开展以加强制度建设为主要内容的查防案件专项治理工作,具体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针对当前农村信用社发生的违法违规案件,为防范风险,增强案件查防工作的紧迫感

  和责任感,把查防违法违规案件同加强制度建设和深化体制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坚决从严治社,切实加强管理,有效遏制违法违规案件的发生,全面提升内控和风险管理水平,为信用社的改革和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二、工作目标

  专项治理工作的目标是:标本兼治,加强规章制度建设,违法违规案件得到遏制,案件数量不断下降。

  三、工作内容

  ㈠严肃查处已发案件。对已发案件,要严肃认真的进行查处。要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决不姑息迁就。要依照《金融违法行为处理办法》等相关规定,坚决追究有关责任人和负责人的责任;对于党员违法违规违纪的,还要依照党纪的有关规定给予处分;涉及违法犯罪的案件,必须移交司法机关。在查办案件中,要建立领导办案负责制,对案件查处不力或有意隐瞒案件的,要追究查办负责人的责任。

  ㈡开展防范操作风险和道德风险的专项检查活动。检查的主要内容是:主要业务规章制度的落实和执行情况,包括机构组织控制、授权授信、信贷资产管理、资金管理(联行资金管理等)、会计结算管理、计算机系统管理、内部审计等。要重点检查各项规章制度是否能够覆盖到各项业务领域、岗位和操作环节,各项业务操作是否制订了详细的操作规程和细则;各项规章制度是否得到有效的贯彻,差错和事故是否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纠正;岗位责任制是否明确有效并真正执行。

  对引发案件的主要问题进行重点检查。一是会计操作风险检查。会计业务是否做到相互分离、相互制约,尤其是未达账和账款差错的查核工作;是否有“一手清”的现象;“印、押、证”管理是否合规;有价单证、重要空白凭证是否实行账实、保管与使用相分离,账实是否相符;会计交接是否符合规定;会计档案管理是否符合规范;会计核算是否做到账账、账据、账款、账实、账表及内外账“六相符”;会计人员是否有向有关部门和负责人直接报告违规行为和问题的渠道和途径,违规行为和问题是否得到及时制止和纠正;联行资金、系统内往来资金是否平衡一致,未达账项是否隐瞒有各种挂账资金或案件;是否对会计财务、出纳、联行业务进行事前审查、事中复核和事后监督;监督部门的检查效率和效果如何;检查发现的问题是否及时进行整改;对检查属实的有关责任人是否实行调离工作岗位制度。

  二是贷款操作风险检查。贷款发放程序是否合规,借款人、担保人主体资格是否合法,担保抵押物的合法性,借款合同、担保合同内容的合法性,保证、抵押、质押手续是否合规合法,抵押、质押清单是否有财产共有人签字的`承诺书;保证人是否有签字的承诺书,借款人的身份证件是否有效,贷款占有形态的真实性。

  三是计算机操作风险检查。微机主管和操作人员的代号密码及权限管理是否符合相关规定,相同的业务操作中,操作员、复核员是否同一人操作;电子汇兑业务中,录入、复核、编押、通讯员等是否按《细则》中规定操作;系统管理员对业务人员的授权是否坚持:同一时间同一岗位只授权一人;业务员对自己使用的密码是否严格保密,是否定期更换密码;营业中途离岗、交接或长时间无业务办理时,操作员是否退到注册状态。

  四是道德风险检查。对有关岗位和人员进行重点检查。要检查基层高管人员的履职情况。领导责任制落实情况;对信贷、会计、出纳等关键岗位的人员进行谈话;同时,要对高管人员和关键岗位人员的“轮岗制度”、“干部交流制度”和“强制休假制度”进行检查;对参与“赌、毒、黄”活动的员工,以及有经商办企业、从事未报告的股票买卖活动、不正常交友等问题和现象的员工要予以重点排查,利用岗位职务而违法违规违纪的,将要严肃查处。

  ㈢开展规章制度专项清理活动。要高度重视,对无章可循的,要抓紧制定规范的操作规程,杜绝管理“断层”和风险控制“盲区”;对现有规章不适应实际发展要求的,要及时进行修订和完善,保持管理的连续性和风险的可控性。

  四、工作措施

  ㈠加强领导。联社成立案件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组长:赵运锴,副组长:黄玉,成员:秦文进、李绍银、张元萍、胡士菊、邓宏芳。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是按照上述“工作内容”,督促各职能部门对业务财务、计算机、人事、内审等方面执行情况进行检查。

  ㈡组织实施。由各职能部门的负责人负责按“工作内容”中的相应要求,对全县信用社的内控制度执行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并对检查发现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对内控制度不完善的要提出修改和完善意见。

  按照___昌市银监局及县银监办要求,以及自身工作的需要,要求各职能部门将检查情况以及整改和内控制度需要完善的情况,于20xx年11月底以文字和表格形式交联社,由稽核科收集汇总后上报银监部门。

实施方案 篇2

  校本教研是为了解决本校及本校教师在发展中面临的问题而进行的一种教研活动,也是立足并充分利用本校特色、资源的研究。为了贯彻落实上级关于改进和加强教学研究工作,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的有关工作要求,确立“学校是教研基地,教室是教研室,教师是研究员”的办学新理念,充分发挥教学研究工作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作用,提高我校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水平和能力,根据县教育局《关于开展校本教研试点工作的意见》文件精神和我校教学、教研状况,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1、确立“以校为本”教学研究的基本理念,大力开展校本培训与教学研究。推动教师专业化发展。

  2、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在教育实践中运用所学的新课程理论,并及时发现、解决课改中的问题,以教研促教改。

  3、校本教研要面向学生,关注学生的发展,特别是要关注学生学习成长过程中的需要。

  二、活动目的:

  问题即课题,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生的'发展;凸现学校和教师的个性,让实践、学习、研究、反思性再实践成为教师的重要职业生活,实现学校的发展推动教师的发展,完成学校、教师、学生的共生。

  三、成立校本教研领导小组

  四、工作的整体思路:

  学校是教学科研的中心,教室即研究室,教师即研究者。因此,要搞好校本教研,就必须立足本校,依靠全体教师,面向全体学生,在充分学习课改理论的的基础上,加强课堂教学的自我反思,要切实研究课堂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即:在我们学校,我的课堂上确实发生了什么问题?)在此基础上组织集体讨论,共同研究解决办法,逐步形成专题研究。

  五、我校校本教研的主要内容:

  『语文组』1.读中感悟,理解课文内容

  积累运用教学如何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

  2.作文如何入门

  怎样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如何培养学生识记字形的能力

  怎样培养学生“自主学习”

  4.怎样教会学生在解应用题时分析数量关系

  怎样提高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

  『数学组』1.如何理顺应用题解题思路

  如何指导解答两步应用题

  2.如何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如何提高解答两步应用题的能力

  『英语组』 如何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

  如何指导学生记忆单词

  『体育组』如何训练队形队列

  六、主要措施:

  1、教研组要根据本组学科教学的特点,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制定出本组教研计划,计划要突出实际研究。

  2、教师本人要确立个人学期校本教研计划,分析自己在教学中的不足,确定自己本学期教研的主要目标及内容。

  3、学校制定出校本教研的制度,以规范学校的校本教研活动,确保经费的投入,使校本教研纳入教师的业务考核与评价中。

  4、开展多种形式的校本教研活动,如:分科组教研(语文组、数学组、综合组);公开课(研究课、观摩课、评优课、示范课);集体备课(分年级组、学科组);课题研究(以研究小组为单位);教研组长例会;取经汇报:随堂调研;专题讲座。

  5、加强对科组教研的指导,活动中做到先收集在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中的问题与困惑,执教教师在执教前带着问题进行课前反思,执教后再进行课后反思,所有教师在活动前针对实际问题进行自学,收集资料,后参加互动式评课。每次活动有教师自主申报的小课题讲座或聘请校外专家进行专业引领。加强对骨干教师的培养,确定好毎一学科的学科带头人。

  6、大力开展“五个一”活动,即:每学期上交一篇自己满意的典型案例:每学期上交一篇质量较高的教学论文:每学期出好一份完整的试卷,每学期上好一节研究课;每学期当一次集体备课的中心发言人。同时要及时收集课改实验中好的案例、反思、经验、小结等,每学年装订成册,届时供大家传阅。

  7、凡在学期内参加市级以上课改培训或听课活动的教师,返校后要做一次专题讲座或上好一节教学观摩课。

  8、每学期由学校组织召开三次校本教研工作会议,及时了解情况,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9、开展全方位的学科过程性、发展性评价内容、评价方法及评价形式的研究,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各学科小组要认真总结以往学科评价过程中的优势与不足,改进学科评价方案。

  10、加强对课堂教学的分类指导,主要措施有:学校领导每学期听课不少于20节、教师每学期听课不少于10节;对新教师的听课每学期至少2节;对需要特别加强指导的教师由学校指派的指导教师予以课前准备及课堂教学等方面进行长期指导;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每学年要撰写1—2篇质量较高的论文在县级以上刊物发表,积极参与指导本校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

实施方案 篇3

  一、师友划分

  1、划分方法

  根据学生的智力水平(学业成绩)将学生分为四类:优秀(A)、良好(B)、一般(C)、较弱(D)(各占25%)。优秀和良好的做师傅,一般和较弱的做学友。

  搭配原则:优化组合、优势互补、相互促进。

  ①先按照优秀—一般(即A—C),良好—较弱(即B—D)的均衡标准,避免优质资源浪费,这条大原则必须坚持。

  ②再按照心理素质、兴趣爱好、性格因素、性别搭配、交往能力等综合情况,确定具体的师友组合。

  每个学友都有适合自己的师傅,只要教师用心搭配。

  如:有些师友都好动,有些师傅性格很温和管不了太调皮的学友,有些师友性格不和……这些学生不适合结为师友。

  如:有些都好动的男女生不能搭配成师友,但是有些男女生师友搭配好了却会有很高的效率。

  这些问题需要边上课边观察并随时调换,当然最好是调换的越少越方便。

  2、划分原则

  ①公平性原则

  公平性是保障小组活动的关键,让每对师友从同一起跑线出发,师友互助才能真正开展起来,师友互助的生命力才能得以持久。

  ②竞争性原则

  这里既有师友小组之间的竞争,也有师傅与学友之间、师傅与师傅之间、学友与学友之间的竞争。让师傅与学友、师友与师友之间开展学习、纪律、思想等各个层面上的竞争,以竞争促发展,以竞争显活力。

  ③合作性原则

  师友两人要充分发挥小团队作用,避免强势单兵作战,让学生的创造性得到集约式的发挥,两人要共同合作完成目标任务,因此要注意性格上的搭配,让师友能够合作互助,乐于合作互助。这里也有师友小组之间的合作。

  ④互补性原则

  师友之间要注意取长补短来弥补彼此之间的不足,两人各有优势所在,互助中要更多的集中优势点,划分时要体现出师友的差异性,让他们彼此间欣赏优势,寻找互补需求,促进互助高效运转。

  ⑤相对稳定与动态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学科内师友尽可能稳定,这样能更好地增加两人的凝聚力和学习效率,但根据需要可以进行适当调整,实施动态管理。

  ⑥前后搭配平衡原则

  要考虑前后位个子高矮、学习水平高低等问题。毕竟并不是所有的师傅都能解决所有的问题,许多时候,还需要向其他师傅请教,而这个时候如果一节课经常下位请教,会耽误很多时间,也会顾不上自己的学友,所以最好是就近解决,实在遇到解决不了的时候再下位请教或向老师请教。

  师友座位的安排:

  学友—师傅,师傅—学友,学友—师傅,师傅—学友。

  ⑦学生自愿组建与教师指定相结合的原则

  ⑧班主任整体协调与任课教师具体落实相结合的原则

  3、产生方式

  ①指定式

  谁是师傅,谁是学友,不是单凭入学考试成绩来确定的。通过观察、交流等措施对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学习习惯、性格品行等方面逐一进行了解,把学生粗线条地划分成四大类:优秀、良好、一般、较弱,然后找个别谈话以指定的形式来确认那位同学为师父、为学友,即从这四类中进一步划分为两大类:师傅、学友。这样的方式直接简便,一般不会出现大的差错,但同时也有弊端,这样做不利于调动其他学生的积极性,你的任命也不容易被其他同学接受。

  ②自荐自选式

  在学生考虑的基础上自荐自选,自由进行师友搭档组合。然后教师调整指定产生,这一过程中学生热情很高,大家的积极性也得到空前的调动。弱点是随意性较大,缺乏民主的过程。

  ③民主式

  由全班民主推选,民主产生人选的方式。学生热情比自荐式更为强烈,但缺乏计划性,很容易导致人员的过分集中,不利于人人参与。

  ④综合式

  在师友建立阶段,教师可以根据学习内容的不同、学生的特长、个性差异进行直接分工,也可以采用自荐式、民主式。这三种分工方式在师友建立阶段都可以采用,他们各有优势。但最理想的方式是将三者结合,由班主任协调任课教师定出各科初步人选,然后在教师的舆论引导下,经过学生自荐自选和民主推选的方式产生师友搭配,这样既避免了由老师的武断造成的学生逆反,又能让学生自觉和自愿的接受部分民主的结果。

  4、动态管理

  ①在实践过程中,师友搭配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要实行动态管理。

  ②可以结合学生上课时的默契度和平时的诊断性测试所反映出来的情况,对师友进行调整。对于表现好、学习有进步的学友,可以调整让他当师傅,而对于一些表现不积极、学习上出现落后或因为胜任不了师傅的学生,可以调整他成为学友。尤其在年级结束后,教师需要根据学业水平测试成绩和学生一年来的表现重新划分师友。

  ③有的师友因为性格、脾气不合或产生摩擦,老师把他们分开,重新组合或做好其思想工作,继续互助合作。

  ④在调整之前,一定要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使他们了解调整的原因及目的,争取学生的理解和配合,提高他们的积极性。

  ⑤动态管理时班主任整体协调任课老师,各学科划分好各自的师友,排好各自座位(这样也是为了给学生新鲜感)。尤其是那些偏科的学生。他(她)在较好学科的课堂上可能是师傅,但在弱科的课堂上就会被调整为学友。也可以在统一协商的基础上,各科形成一个统一的师友划分。

  二、工作安排

  第三周周一: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相关材料

  第三周周二——周四:语数英各科教师将“和谐互助”师友划分的成员名单报送教导处,在姓名后面的括号里要注明学生的名次。班主任手中要留底稿。

  三、师友培训

  1、明确责任

  人都有承担责任的需要,人若没有了责任,也就没有了存在的`价值。小师傅承担着教会学友的责任,在这种责任需要的驱使下,他们会加倍努力,使自己的思维过程和语言表达越来越清晰。当承担责任的需要得到满足时,学生在许多方面都会变得健康和充满阳光,性格也会变得更加开朗。

  ①师傅可以说是老师的助手,是决定和谐互助学习效果的关键人物,因此要求师傅不仅学会做题,还要学会如何分析题,如何理清解题思路,如何把例题(习题)和更多同类的题、相应的知识点和拓展点联系起来,如何梳理知识结构形成系统,等等。师傅的主要职责是教会这个学友学习,督促、管理学友学习常规,培养学友好的学习方法和技巧,帮助学友创新思维,激发灵感,对学友的思想、行为、学习、纪律等方面全面管理。课堂课下要会讲,善讲,成为名副其实的师傅。

  ②学友接受师傅的全面管理,及时向师傅汇报情况,不但要接受师傅的学习指导,更重要的是要和师傅共同学习,共同探究,形成好的学习习惯,增强学习的信心。同时发挥自己的特长,将自己的优势显现出来,将自己的不足及时弥补,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

  2、培训指导

  培训内容:互助意识、互助方法两个方面。

  互助意识的培训又分为学校层面、级部层面、班级层面、学科层面等。

  培训方式:专题培训、课堂培训两种方式

  (1)专题培训:专题培训师傅、专题培训学友、专题培训师友

  ①专题培训师傅

  让他们在课堂上发挥更大的作用。教师不只是教学习方法与技巧,更在于培训师傅思维走向、教学方略以及习惯养成、健康心态、品德行为等层面,只有这样,才能使师傅的称号名实相符,才能教出更好的学友来,但学友在纪律等各方面出现问题时也要通过师傅管理学友,师傅的任务由课内延伸到了课外,由校内延伸到了校外,包括节假日和双休日。

  这些培训由班主任或学科教师根据情况分类分层次自主培训。

  问题:师傅数量不够怎么办?

  对于弱势班级师傅严重缺乏,可以慢慢培养。许多学生虽然基础不是很棒,但如果把他变为师傅以后他的责任心与能力都会提高很多。对于这样的班级,老师在讲课的时候需要更加详细,对这些弱势师傅需要课下多培训,平时多鼓励。

  对师傅进行教学方法培训

  根据年级不同、实施阶段不同安排不同内容,可包括:如何给学友讲题?何时给学友讲题?如何指导学友讲题?课堂如何管理督促帮助学友?课外如何管理督促帮助学友?如何做好学友的思想工作?自己碰到解决不了的问题怎么办?等等。

  培训形式:专题讲座、课堂示范、经典案例等

  对师傅进行知识系统培训

  各学科都有系统的“知识树”,各年级、各册书、各单元也有详细的知识树,我们利用自主活动时间对师傅分学科整体进行知识系统培训,让师傅们系统掌握每册书每单元的知识链,使师傅从整体上把握教材,便于更好的教会学友,这也是学校培优的重要措施。

  ②专题培训学友

  在对“师傅”培训的同时,教师并不是对学友不管不问了,相反,特别加强了对他们的训练。不但要让他们学会,还要有高要求的准确率,以及做题的高效率和对时间珍惜的意识,培训他们如何与师傅合作、交流,如何发现师傅的优秀品德,如何模仿师傅,如何与师傅比速度、比效率,如何学习培养好的学习习惯等。

  ③专题培训师友

  定期在班级选择优秀师傅、优秀学友进行经验交流,谈谈师傅如何培养学友,学友如何适应并超越师傅,师友如何互助、如何发挥专长优势等问题。召开 “师友心与心交流”和“帮助别人等于帮自己,尊重别人等于尊重自己”等主题班会,开展“我给师友写封信”和互助学习案例征集活动,培养师傅的责任心,培养学友的上进心,让学生从内心深处融入师友和谐互助。

  (2)课堂培训

  陶行知: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

  课堂集体培训。

  一般是老师示范,学生模仿。通过讲解互助学习的职责分工、具体规则和机制,明确如何互助。或者学生当堂讲题,其他同学补充、纠正、点评,统一认识后,再给自己的学友讲。教师要教给学生教的方法和应注意的事项。

  课堂上老师与学生一对一或一对几的培训。在学生互助学习过程中,老师要不停地巡视,细心观察每一个学生的表现,对师傅进行个别指导,不仅要让师傅学会做题,用正确的方法和恰当的语言指导、帮助学友理解和掌握知识,还要让他们学会如何分析题,解题思路,把题和更多的相类似的题、相应的知识点及拓展点联系起来,从而掌握一定的教学技巧。要真正参与学生的互助活动,了解学生如何讲题,方法、路子是否正确,发现问题,老师要及时纠正,并适时鼓励肯定,树立他们的自信心和荣誉感。在师傅教学友遇到困难的时候,教师则要及时给予帮助,与师傅一起研究对策。对于好的师友好的方面及时表扬激励,对表现不理想的师友及时和他们谈话。教给师傅还要随时洞察课堂的学情,如果发现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要及时在全班纠正。对于整堂课上学生的表现,要做到心中有数,及时表扬、激励学生,以便保持学生长久的学习热情。

  3、培训教师

  (1)对全校教师进行专题培训:“和谐互助”教学经验介绍、课例培训

  (2)对新教师进行专题培训,

  (3)举行全校“和谐互助”示范课

  (4)每人一堂“和谐互助”优秀课展示

  (5)期中、期末复习示范课

  (6)利用全校教师例会、级部例会、集体备课、教研组活动等时间进行适时培训。

  四、建立规则

  1、倾听插话

  倾听是一种最基本的素质,是互助交流的基础。努力听懂别人的发言,记住要点,善于捕捉对自己有利的信息加以整理。别人发言时要虚心倾听,适时插话。学会换位思考,确认两人意见不一致后,不要急于做无为的争吵,而应设法拿出事实来证明自己见解的正确性。

  2、荣辱与共

  老师提出问题后,只有师傅举手回答,而学友不会,那么,老师绝不会找这位师傅回答,必须是师友二人都举手,才有资格回答问题。这样,就要求师傅必须教会学友。我们的课堂上经常会看到师傅举着手的同时,并没有沾沾自喜,而是还在指导学友,直到学友也举起手,才如释重负。这种“连带”关系,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师友之间的交流,调动了师傅的积极性。当然教育师友不要投机取巧,不要窃取师傅的劳动果实,即我们平常所说的“搭便车”。

  3、不懂就问

  到我们学校听课的老师领导都为此产生过疑问:你们学校的学生怎么那么多问题?而且都能问到点子上来?我们只是淡淡一笑:这是长期师友互助的结果。张载说:“人耻于下问,假使今问别人,明日胜于别人,有何不可?”经过独立思考还不会的问题,要及时向师傅或学友请教,只要能从别人的回答中,捕捉到“智慧的火花”与“灵感”就达到了提问的目的。当然从敢问到会问是一个质的飞跃,只有多问、勤问才能实现这一飞跃。

  4、不包办代替

  小组成员荣辱与共和睦相处以后,又会出现这样一种怪现象:一部分优秀师傅为了赶进度或急于求成,一手包办了学友的学习活动,这无异于无形中剥夺了弱势学生的学习权力,更谈不上互助提升能力了。课堂上要做到让每一个学生都发挥主观能动性,要能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尤其要针对学生的知识基础、思维水平与能力、行为习惯等差异让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自我提高、自我反馈,也就是做到“我的课堂我做主”“我的命运我掌握”,使课堂成为学生自主提高的课堂。

  师友怎样做才能在课堂上更加充实有效,怎样才能做到培优补差?

  这就要求让学生全过程“吃自助餐”。如设计的训练题分为:必做题、选做题和思考题。三种题型难度逐步升级,以满足不同学生发展的需求。

  ①必做题:针对所有学生,务必全部会做;师傅需要负责学友必须掌握。

  ②选做题:在必做题的基础上完成,这种题型一般是良好学生做的,教师鼓励较弱学生去做;师傅需要和学友互助解决,并尽力教会学友做。

  ③思考题:则是针对特优生的,是一种高难度的题型,是培优的需要,但不排斥其他同学参与完成;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师傅可以鼓励学友尝试挑战思考题,师友互助共同尽最大力量解决。

  这样就能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使不同学生能够针对自己的实际,让好学生“吃得饱”,让一般学生“吃得了”,最终达到“水涨船高”,让课堂成为“培优补弱”的主阵地,成为“因材施教”的主阵地。

  5、教学相长

  问题:互助学习会影响优生发展?

  夸美纽斯(捷克大教育家):

  假如任何事情他只听到或读到一次,它在一个月之内就会逃出他的记忆;但是假如他把它教给别人,它便变成了他身上的一个部分,如同他的手指一样,除了死亡以外,他不相信有什么事情能够把它夺去。所以他的劝告是,假如一个学生想获得进步,他就应该把他正在学习的学科天天教别人,即使他的学生需得雇来,也应去教。

实施方案 篇4

  一、课题的提出与界说

  习惯是指逐渐养成而不易改变的行为.课堂习惯就是指学生在课堂上逐渐形成的良好的课堂行为.而音乐课堂习惯就是指学生在音乐课堂上逐渐形成的良好的课堂常规、良好的唱歌习惯、良好的欣赏习惯及良好的表演习惯等.

  二、研究目标

  (一)通过本课题研究与实践,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课堂常规,形成良好的唱歌、欣赏、表演等的习惯.

  (二)通过本课题研究与实践,改变了教师以往教学语言的繁、多、不精的现象,学生形成了持久有效地学习行为.

  (三)通过本课题研究与实践,学生的素质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学生更喜欢上音乐课了.同时使学生树立了终生学习的愿望,有利于提高音乐课堂教学质量.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措施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

  1.趣味训练,形成良好的音乐课堂常规

  在教师第一次接触学生时,通过谈话了解学生喜欢唱的歌曲后,将其中的一首的一两句作为起立的音乐.由此,可用同样的方法确定出坐下、安静、齐唱、小组合作等一些课堂行为的音乐.通过长期的演练,学生对音乐已经形成一种条件反射,每个过程不用老师强调,在游戏中自然的把教学环节延伸了下去.当然,良好的行为习惯更需要老师不厌其烦地督促强化,长期不懈地抓.

  2.生动活泼,养成良好的音乐学习习惯

  (1)良好演唱习惯的培养

  学唱歌曲是音乐课的主要教学任务,也是学生最喜欢的学习内容.但低年级的学生唱歌的良好习惯还未形成,喜欢大喊大叫地唱,坐的姿势也是千资百态.大声地唱歌,既会损伤学生娇嫩的声带,增加嗓子的负担,又使歌声缺少美感,而且也不能很好地表达出歌曲的强弱变化及不同的情绪.所以从一开始就象训练合唱队一样用“高位弱声”的方法训练学生的'歌唱习惯;对坐姿的要求是:身体坐正脚放平,抬头挺胸眼平视,精神饱满坐端正.坐姿的规范,对培养良好的歌唱习惯有很大的帮助.

  (2)良好欣赏习惯的养成

  进行欣赏音乐的礼仪教育

  在刚开始进行欣赏教学时,我就从从学习习惯的角度对学生提出学习目标,即做音乐的欣赏者、音乐的好朋友、音乐的小主人.作为“音乐的欣赏者”,要知道怎样做个文明的欣赏者,怎样能够给自己、给他人创造比较好的音乐欣赏、学习环境;作为“音乐的好朋友”,要学会怎样理解音乐,怎样知道音乐在对你说什么;作为“音乐的小主人”,要能够走进音乐,并用自己的耳、眼、口、手等多种感官来感受、表现、创造音乐.引导学生有意识地为自己,为他人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

  提一些跟欣赏乐曲相关的要求和问题

  在音乐课堂欣赏教学中,孩子们往往很难静下心来安静地欣赏音乐,让孩子用舞蹈、身体律动、脸部表情等表现方式来欣赏乐曲时,孩子更难做到耳朵听音乐,比较吵杂,纪律混乱.因此,每欣赏一首乐曲我都要针对乐曲的特点,给学生要求和提问,让学生有目的地欣赏.一切欣赏活动都要围绕音乐展开:在初次欣赏之前要求学生仔细听然后告诉大家听到了什么.

  在再次欣赏之后请学生结合音乐艺术形象,讲出音乐的速度、情绪和听后的感受;有的歌曲比较适合表演,请学生想一些动作边唱边做动作.

  有组织地情景教学

  在欣赏课中,教师很有必要进行有组织地情景教学,精心研究教材,设计一定的教学情景,让孩子更好地欣赏音乐.这样的情景教学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课堂纪律也可控制地很好!

  (3)良好表演习惯的培养

  表演是实践性很强的音乐学习领域,是学习音乐的基础性内容,是培养学生音乐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在低年级音乐教学中我很注重培养学生自信的表演,发展学生的表演潜能及创造性潜能,使学生能用音乐的形式表达个人的情感并与他人沟通,融洽感情,在音乐实践活动中使学生享受到美的愉悦,受到情感的熏陶.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以充分开发与培养,丰富的情感体验在潜移默化中得以提高.

  (二)研究措施:

  1.通过文献法、调查法,搜集整理国内有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的相关经验与开展的模式;借鉴其研究成果,针对我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的实际,提出切实可行的研究方案.

  2.通过行动研究法,分析我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的现状和目前所存在的缺陷,有的放矢的进行针对性实验研究.

  3.通过案例研究法,调动广大教师,进行个案研究,为课题研究提供有力的资源和可供操作的第一手资料.

  四、课题实施对象和时间

  (一)实施对象:本课题研究的对象是重庆市高新区第一实验小学全体学生.

  (二)实施时间:20115年9月----20xx年9月.

  五、课题研究的步骤

  研究步骤分三个阶段:

  (一)准备阶段:20xx年6月------20xx年8月.进行调查分析,确立课题,收集信息、资料、组织理论学习,积累有关资料,明确研究思路,制定详细的课题研究方案.

  (二)实施阶段:20115年9月----20xx年9月.分步实施、交流会诊、专家指导、调整方案、跟踪调查.初步形成“系统的、有效的音乐课堂习惯”模式,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实施,及时收集资料,撰写中期研究报告.此阶段是课题研究的关键阶段,全面完成课题的研究工作,并尽快让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工作实践.

  (三)总结阶段:20xx年5月----20xx年107月.在中期研究的基础上,调整研究策略,开展深入研究,并尽快让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工作实践能力.全面总结实验成果,汇编论文集、案例集,撰写研究报告、工作报告,完成实验结题报告,开展实验成果展示活动.

  六、预想效果

  (一)学生良好的唱歌习惯、听赏习惯、养成习惯得到规范,学生学会了学习,并能够主动学习.

  (二)提升了教师课堂教学的能力,提高了课堂的高效性.

  七、实验人员及分工

  (一)课题的指导

  胡风(重庆高新区第一实验小学副校长)

  凌琪(重庆高新区第一实验小学音乐教研组长)

  (二)课题研究的制定者:杨春燕

  杨春燕(重庆高新区第一实验小学音乐教师)

  (三)课题研究的实施成员

  凌琪(重庆高新区第一实验小学音乐教师)

  杨春燕(重庆高新区第一实验小学音乐教师)

  杨鸿芳(重庆高新区第一实验小学音乐教师)

  张翅(重庆高新区第一实验小学音乐教师)

  杨华(重庆高新区第一实验小学音乐教师)

  王红(重庆高新区第一实验小学音乐教师)

  刘鹏(重庆高新区第一实验小学音乐教师)

  课题负责人:杨春燕

  主研人员:凌琪、杨春燕、杨鸿芳、张翅、杨华、王虹、刘鹏

实施方案 篇5

  为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四中全会精神,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和江西省《关于深化高等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提高我院创新创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经学校研究,决定深入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以推进素质教育为主题,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为重点,以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主要路径,通过实施“四个进一步”,即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进一步打造创新创业平台、进一步提高教师创新创业能力、进一步突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推动新余学院创新创业的深入发展,提高新余学院支撑地方科技进步、经济发展和社会管理创新的能力。

  (二)基本原则

  坚持创新创业与转型发展相结合。以新余学院创新创业教育作为推进学校转型发展的支撑点,树立先进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面向全体、分类施教、结合专业、强化实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人力资本素质,努力造就一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

  坚持问题导向与特色引领相结合。以新余学院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作为深化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着力点,坚持特色引领,对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创业平台、教师创新创业能力、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等“四个进一步”的实施,有效推进学校创新创业发展。

  坚持改革试点与开放进取相结合。以改革试点的科学谋划作为深化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抓手,以开放进取理念推动与国内外多层次的实质合作,聚集创

  新创业教育要素与资源,充分调动广大师生参与改革的积极性,形成全校关心支持创新创业的良好生态环境。

  (三)发展目标

  有步骤、分阶段推进新余学院创新创业“四个进一步”,努力实现一年开好局、两年见成效、五年大进展。

  一年开好局:到20xx年末,全面启动深化新余学院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建立健全组织领导和协调机构,各项建设任务分解落实到位,制定出台发展目标规划和配套政策,全校上下形成推进创新创业的共识与合力。

  两年见成效:20xx年取得重要进展,形成科学先进、广泛认同、具有地方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发展模式,普及创新创业教育,实现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预期目标。

  五年大进展:到20xx年建立健全课堂教学、自主学习、结合实践、指导帮扶、文化引领融为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师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明显增强,投身创业实践的师生显著增加。

  二、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

  1、完善学校创新创业组织架构。落实创新创业教育主体责任,把创新创业教育纳入改革发展重要议事日程,成立由校党委书记、校长任组长、分管校领导任副组长、相关部门、各二级学院、工训中心、产发中心负责人为成员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创新创业工作办公室(挂靠教务处),配备专门工作人员和办公场所,给予专项经费支持。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是加强顶层设计,统筹规划、政策制定和经费保障。相关部门、各二级学院(中心)分别成立相应机构,工作推进实行旬报制和月调度制,切实推进学校创新创业工作。

  2、完善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相关配套管理制度。出台《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管理办法》、《素质拓展与创新创业实践学分认定管理办法》、《学生创新创业基金管理办法》、《创新创业教育研究与指导教研室工作条例》、《创业导师工作条例》等管理制度,确保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运行。

  3、完善学籍管理制度。启动实施弹性学制,放宽学生修业年限(高职3-5年,本科4-6年),允许调整学业进程、保留学籍休学创新创业。

  4、完善创新创业教育考核评价机制。建立科学有效的考核评价,制订创新

  创业量化指标与综合评分办法,对各部门和二级学院的创新创业工作进行考核。

  表1 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工作任务分解

  三、进一步打造创新创业平台

  1、打造创新创业基础平台。充分整合校内场地资源,以产教融合中心、大学生创新实践中心为校内平台,推动学校积极融入新余高新区的新余市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有效满足大学生创新创业需求、具有较强专业化服务能力,同时又具备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等特点的众创空间。支持产教融合中心打造成为国家和省级示范性创新创业基地。

  2、发展学校“互联网+”创新创业网络服务。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网络平台和信息服务平台,为学生实时提供国家政策、市场动向等信息,并做好创新创业项目对接、知识产权交易、法律法规咨询等服务,建设网络培训平台。引导学生识别创新创业机会、捕捉创业商机。

  3、建立健全大学生创业指导服务机构。加强大学生创业指导服务机构建设,做到“机构、人员、场地、经费”四到位,对自主创业学生实行持续帮扶、全程指导、一站式服务。举办创新创业教育实验班,条件成熟时建立创业学院。支持自主编制专项培训计划,或与有条件的教育培训机构、行业协会、群团组织、企业联合开发创业培训项目,加快职业资格认证,增强学生就业能力。

  4、改革科研课题和项目管理办法,促进学校科研成果转化。推动面向工艺生产和生产线的创新验证,将科技成果评价从专业评审向产业化验证转变,从节点监控向创新、产业化、示范应用的全过程评价转变。完善成果发布机制,建设成果转化项目库,积极推动网上成果对接常态化,推动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加快完善学校科研成果处置和收益分配机制改革,支持教师以对外转让、合作转化、作价入股、自主创业等形式将科研成果产业化;支持以知识产权、管理和技术等要素入股创办企业。

  5、建立对外交流与合作的开放办学格局。积极推动二级学院,按照“三个一”标准,即一个对外实践项目、一个创新创业团队、一个实践成果的基本要求,强化落实,建立校校、校企、校地、校所以及国际合作的开放办学新格局。

【实施方案】相关文章:

实施方案12-21

实施方案12-21

实施方案12-28

实施方案12-28

实施方案12-28

实施方案12-28

实施方案12-28

实施方案12-29

实施方案12-29

实施方案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