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精准扶贫工作实施方案

来源:工作方案 时间:2017-06-03 编辑:陈戴慧 阅读: 手机版

  开展帮扶工作应遵循市场规律,扬长避短,量力而行。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村精准扶贫工作实施方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村精准扶贫工作实施方案

  挂点村精准扶贫工作实施方案【1】

  为深入贯彻市委办发〔2014〕47号、x市府函〔201x〕xx号、XX委办发〔201x〕xx号、XX委办发〔201x〕xx号文件对精准扶贫工作的要求和安排,认真践行“走基层、解难题、办实事、惠民生”,持续抓好精准扶贫工作,结合我局开展联村帮扶工作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紧紧抓住国家“XX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和全省“四大片区扶贫攻坚行动”的重大机遇,

  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和“统筹城乡、连片推进、精准实施、全域扶贫”的工作思路,

  按照“兴业、家富、人和、村美”的发展要求,进一步完善“三三六六”政策支撑体系,以深化“挂包帮”和定点帮扶工作为切入口,促进精准扶贫到村到户,以“1+6”,即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统筹推进“六大工程”为抓手,加快脱贫致富奔小康步伐,

  促进农村经济全面发展,限时消除贫困。

  (二)基本原则。

  坚持全域扶贫。

  扩大开放合作、改善区位条件;加强分类指导、促进均衡发展;精准识别、因户施策。

  坚持整体推进,打破行政区域界限,因地制宜连片规划建设产业基地,科学布局,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改善生态环境,提升农村新型社区基层治理能力。

  坚持增收核心。

  促进扶贫开发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产业先行、产村相融,培育壮大主导产业,建立农民稳定增收的来源。

  (三)工作目标。

  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为核心,以“六大工程”为载体,以贫困村、贫困户为重点,以改善XX村面貌、提高农民收入、消除贫困为目标,因村施策、分类指导,示范带动、梯次推进,三年实现脱贫目标。

  重点扶持好1、2、3、4、5、6、7、8、14、16社1000亩土地流转开发项目和10、11、12社500亩“仙谷草”专业合作社种植铁皮石斛、湿地松以及养殖淡水鱼项目。

  力争xxxx年减贫率达到60%,2xxx达到90%,全面完成脱贫任务。

  二、主要任务

  (一)全面把握挂包村实情理思路。

  通过与干部群众座谈,进一步摸清xxx村的产业、基础设施、人居环境等基本情况,找准制约XX村发展的突出问题,了解当地贫困户现状和致贫原因,进一步明晰工作基本思路。

  (二)协助制定中长期规划定目标。

  协助XX村制定帮扶规划,协调落实发展项目,帮助争取帮扶资金,指导发展特色产业,对接全区产业发展、新村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等规划,根据“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到村到户规划,落实具体目标、措施、时限和责任。

  帮助贫困家庭培育增收致富产业。

  引导其因地制宜开展蔬菜种植和生猪、黄羊、土鸡等养殖产业,使农村经济结构和产业布局更趋于合理,优势更加突出,带动其走上致富之路。

  (三)扎实开展走基层活动见行动。

  局机关成立“走基层”和深化“挂包帮”扎实开展精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并设立驻村工作组。

  建立党员干部联村帮户责任机制,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每人责任帮扶2户贫困户,普通党员每人挂包1户贫困户。

  选派年轻干部驻村开展帮扶,重点协助村社干部开展扶贫工作;走访联系帮扶户,帮助化解困难群众矛盾纠纷;指导开展产业发展规划,找出问题症结并初步研究提出解决方案;协助村两委抓好基层党建、生产发展、制度管理、社会稳定等工作, 切实做到面对面、心贴心帮扶困难群众。

  (四)集中开展精准扶贫解民困。

  一是制定产业发展规划,重点扶持以蔬菜为主的重点种植大户,辅助扶持养鸡、养鸭、养鱼、养猪、养羊大户。

  二是积极协调帮助村社道路硬化纳入规划项目,切实解决路畅的问题。

  三是加强村委会阵地建设,完成活动场地硬化、墙面粉刷、制度上墙和指导开展规范化管理,帮助提高基层党组织班子凝聚力、战斗力。

  四是开展党员干部结对帮扶活动。

  组织全体党员干部进村入户开展结对帮扶工作,帮助制定家庭致富项目,解决其生产、生活的具体困难。

  五是集中开展暖冬扶困行动。

  重点围绕帮扶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孤寡老人、残疾人等特殊困难群体,开展“暖冬”扶困行动,切实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贫困户。

  六是开展扶智扶技活动。

  重点为挂联村和贫困户送农用物资、送劳动技能技术、送务工创业信息、送惠民政策、送产业发展项目、宣传社保政策等,帮助贫困户培育致富产业,促进增产增收。

  七是开展天使送健康行动。

  组织医疗队对村民和特殊困难群体开展身体检查和健康知识宣传,帮助改变生活陋习,培养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

  八是法律援助到户,建立健全法律援助网络,在XX村建立法律援助点,确立援助联络员,为贫困户提供法律援助服务。

  (五)建立完善帮扶制度惠民生。

  立足于解决贫困户实际困难,多与困难群众沟通交流,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提高劳动技能,推进落实农户集中连片种植和养殖产业,带领群众参与惠民政策学习贯彻和帮扶物资、资金兑现落实。

  帮扶干部要记好民情日记,党委“一把手”每季度至少到帮扶村开展工作1次以上、班子成员分管领导和普通党员干部每月不少于4次、驻村人员派驻时间不少于2年。

  (六)认真建好“四本台账”促成效。

  一是民生诉求台账。

  主要记录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

  二是困难群众台账。

  主要记录困难群众的信息。

  三是信访稳定台账。

  主要记录矛盾纠纷、社会治安和各类重点人员的信息。

  四是脱贫致富奔小康台账。

  主要记录帮扶挂联村、困难户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的规划与措施,动态反映帮扶工作和脱贫致富的进展与实效。

  对“四本台账”收集的需要解决的问题、需要办成的实事、需要调处的矛盾、需要改进的工作、需要帮扶的对象等情况进行全面梳理,逐一明确完成时限和责任人,严格实行销号式管理,决不能徒陈空文、失信于民。

  (七)全面落实帮扶责任抓深入。

  全体党员干部要深入基层一线,了解掌握群众所需所盼,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

  局党委领导干部:重点为推动整村脱贫致富奔小康开展产业规划,寻求项目支撑、资金支持;挂联困难户提供物资、信息或项目支持,化解矛盾纠纷,规划发展致富产业,帮助促进增产增收。

  一般党员干部:重点帮助挂联困难户找门路、跑市场,帮助生产,代办事务,开展送课下乡、送文化下乡、送科技下乡、送政策下乡、送法律下乡、送信息下乡等活动,与残疾人、留守老人、留守儿童(学生)等贫困对象结对帮扶,着力把惠民帮扶工作做细做实。

  驻村干部:协助村“两委”做好“挂包帮”精准扶贫基础性工作,建章立制做好人员分工和责任落实,与帮扶单位搞好对接联络和情况反馈,配合搞好产业发展规划和具体实施,根据区直工委或单位的安排,按时上报“挂包帮”信息和报表资料,及时开展帮扶总结和工作汇报等。

  三、工作要求

  (一)领导示范带动。

  局党委班子成员和各科室、直属单位负责人要充分发挥表率作用,带头深入基层研究解决具体问题,在落实党员干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开展调查研究、联系指导基层、与群众结对认亲、到社区报到志愿服务、与干部群众谈心谈话等制度上“走”在前列、“落”到实处,带动党员干部“走基层”长效务实深入。

  (二)强化协作配合。

  开展“走基层”活动是一项长期性和全局性的系统工程,要坚持从大局出发,加强协调、通力协作,形成攻坚克难的强大合力。

  对在活动开展中需要联合解决的问题,要及时与相关职能部门主动搞好沟通衔接,上下同心、左右合力为帮扶村办实事、办好事、办大事。

  直属单位各党支部,要按照局党委的工作部署,迅速开展帮扶工作对接和帮扶计划实施。

  要互通信息,定期通过党委会和党组织生活会进行工作通报和工作意见、措施、经验交流,促进全系统党组织建设全面协调发展。

  (三)加大工作投入。

  开展“走基层”和精准实施“挂包帮”扶贫计划,要按照区委的统一部署和局党委的安排,认真搞好组织领导和深入调查研究,制定详尽的实施方案,确保帮扶工作科学规范和有序实施。

  要加强“挂包帮”人力调配和帮扶资金调度,确保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帮扶工作科学合法、务实高效。

  (四) 严肃工作纪律。

  要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市、区委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各项纪律规定,厉行勤俭节约,反对奢侈浪费,注重工作实效。

  下基层开展群众工作必须轻车简从,严禁增加基层和群众负担,严禁走过场、摆花架子,切实树好形象。

  四、组织保障措施

  司法局成立精准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由党组书记、局长廖秀婷任组长,党组副书记、纪检组长税永海、副局长朱代强、政治处主任冯会容任副组长,其他党组成员、各支部(总支)书记为成员,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政治处,由局总支副书记邓玲任办公室主任,机关支部书记蒲善国任工作组组长。

村精准扶贫工作实施方案

  村级精准扶贫实施方案【2】

  为实现我镇农村扶贫开发政策有效实施,尽快解决农村贫困人口温饱并实现脱贫致富,根据县委办、县府办《关于印发〈靖西县开展精准扶贫结对帮扶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靖办发〔xxxx〕23号)精神,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本工作实施方案。

  一、基本情况 王家村位于曲河乡北部,南与青城村接壤,北与桥楼乡、东与花子顶、西与房石理河交界,总面积10平方公里,现有耕地面积1275亩,林地12000亩,本村辖5个小组,户籍人口345人,总户数121户,xxxx年居民人均纯收入为5500元。

  人平粮食产量250公斤,主导产业玉米、养殖、外出务工。

  全村共有贫困户24户,81人。

  二、致贫原因分析 王家村从人均收入指标看,与全乡总体水平相比,差距也是很明显的,处于全镇倒数。

  基础设施非常薄弱,至目前,尚有村组步道没有完全硬化。

  无水利设,村卫生医疗设施落后,按照国家贫困标准,全村还有贫困人口81人(最低生活保障和残疾人口),贫困人口一直居高不下,其贫困面广,贫困程度之深,自我发展能力低,返贫率高(贫困发生率31%),返贫的压力一定程度上超过了扶贫的压力,要稳定地摆脱贫困,任务十分艰巨。

  人均耕地面积3.7亩,且大部分为45度以上坡耕地,土层薄,土壤质量差,旱涝不保收,经济发展后劲不足,农民脱贫致富难。

  传统的“玉米、马林薯+养猪”模式是,本村群众的生活支柱,生产结构非常单一,群众经济收入来源较少,土地抗风险能力低,一旦遇到自然灾害,往往造成生产受损、生活困难、农民减收、贫困加深,返贫突出。

  由于交通条件差,造成经济发展缓慢。

  公路路况差,大量生产生活资料难进入,农产品难运出。

  加上自然环境恶劣,气候条件差,农业生产仍实行广种薄收,靠天吃饭,致使多数群众生产难发展,贫困状况难以摆脱。

本文已影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