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案

农民技能培训方案

时间:2024-09-24 10:04:11 海洁 方案 我要投稿

农民技能培训方案(通用18篇)

  为了确保工作或事情顺利进行,常常需要提前制定一份优秀的方案,方案是从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都部署具体、周密,并有很强可操作性的计划。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方案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农民技能培训方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农民技能培训方案(通用18篇)

  农民技能培训方案 1

  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县《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会泽县农业产业发展规划》,对全乡农民进行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培训,以提高农民掌握、运用现代科技的能力,进一步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现根据我乡20xx年农业农村工作的实际,制定大桥乡20xx年农民科学素质技能培训工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20xx年农民科学素质技能培训工程,以提高农民对农业科技认知和应用能力为核心,紧紧围绕围绕《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和我乡农业主导优势产业,以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为出发点,坚持“政府统筹,站所协作、村组组织、农民参与”的原则,充分利用各种教育培训资源,推行“分层培训、梯次提高”的组织形式,对全乡农村主要劳动力进行实用技术普及性培训、马铃薯地方标准培训、科技示范户主体培训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着力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为我乡农业和农村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必须的技术支持和智力保障,推动我乡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为了进一步提高广大干部和农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增强开拓市场,增收致富的本领,使农民群众的素质与建设新农村相和谐,以进一步提高广大农技干部和农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提高农民对农业科技认识和应用能力为核心,以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出发点,着力构建以“农民培训工程”为主体,农业科技入户、新型农民培训工程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相结合的农村素质提升工程体系;积极探索建立适应现代农业要求的旱作农业生产体系,倡导发展 “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模式,坚持常规培训与集中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对全市农民进行针对性、实用性的培训,提高农民掌握、运用现代科技的能力,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二、目标任务

  20xx年我乡农民培训工程“主要任务是:以农民科技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现代远程知识(种养殖)培训为重点为,培训农民5500人次,其中:农民实用技术培训4500人;科技入户工程示范户培训100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400人次。

  三、培训方式及时间

  实行常规培训与集中培训相结合,农闲集约化培训与农时季节性培训相结合,时间安排从20xx年1月开始至20xx年11月对14个村民委员会开展培训。

  四、培训内容

  按照《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和《会泽县“十一五”农牧业发展规划》确定的优势特色产业任务和目标,采取专家巡回讲课的方式,综合知识讲授设施农业、特色农业和避灾农业理念等;实用技术培训重点讲授马铃薯标准化生产地方标准、林果、蔬菜、养殖等产业的无公害、标准化生产以及重点、难点技术和市场营销等方面的科技知识。重点是,专业培训 :

  1、马铃薯产业

  (1)、小春马铃薯地膜栽培

  (2)、大春马铃薯会—2号商品薯栽培管理技术

  (3)、大春马铃薯种薯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

  (4)、马铃薯商品、种薯分级包装标准

  (5)、马铃薯标准化脱毒栽培及窖藏保鲜技术

  (6)、对乡内营销马铃薯大户进行市场培训

  2、经果林产业

  核桃、板栗栽培管理技术

  3、草畜产业

  (1)肉牛、羊、猪、鸡、兔的品种改良及键舍饲养殖技术

  (2)青贮玉米种植及玉米青贮技术

  (3)动物疫病防控技术

  4、蔬菜产业

  (1)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

  (2)无公害辣椒栽培技术

  (3)大白菜无公害栽培技术

  (4)塑料拱棚蔬菜栽培技术

  (5)中药玛卡种植技术

  4、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

  以农产品加工、餐饮、保健、建筑、制造、家政服务就业技能为主,同时兼顾农民工维权法律知识和城市生活常识等方面的培训。

  五、培训组织措施

  1、按照“政府引导、部门协作、组织农民参与”的原则,加大对农民的科技培训力度。马铃薯产业、畜牧产业、经果林产业、蔬菜产业等技术培训,由乡农科、畜牧、林业、科协共同组织实施,14个村两委负责14个村内农民的组织,并提供培训场地。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由扶贫、劳保所共同组织实施。

  2、农民实用技术培训继续推行“二个一”(即免费发给农民一张培训卡、一本培训教材)和“科技入户”机制。

  3、充分发挥农村科普示范培训基地的作用,授课教师由乡涉及站所邀请县农业局、县畜牧局、林业局统一组织安排,任务落实到人。在培训的过程中,要建立农民培训档案(花名册、培训卡),同时要发挥好现有农业科技示范园、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在农民培训中的作用,合力抓好农民培训工作。

  4、各村民委员会配合培训机构对培训人员进行登记造册,并组织技术人员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培训,确保培训任务的完成。各培训机构要规范农民科技培训工作,建立农民培训档案,同时负责在农民培训卡上对农民培训情况进行登记。

  5、培训结束后,要将培训花名册上报。

  六、保障措施

  1、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层层抓好落实。今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第二年,要充分认识农民科学素质技能培训实施的重要意义,切实履行职能作用,明确目标、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做好培训工作。各村要切实做好组织工作,认真落实培训场地和受培人员,保证培训时间的落实和培训效果。今年的农民培训工作继续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要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明确各培训目标任务,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切实把培训任务落实到培训机构和受训农民,力争通过较长一段时间的持续强化培训,造就一批有文化、懂科学、善经营、讲诚信的新型农民,让他们成为科技兴农和科技致富的先锋。

  2、增加投入,加大力度,扎实推进农民培训。加强农民培训,提高农民科技素质,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治本之策,是一项长期的基础战略任务。积极筹措资金,加大投入力度,努力营造“学习型”乡村、培养“学习型”农民,把“农民培训工程”、“农业科技入户工程”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引导深入,把农民教育培训工作推向一个新阶段。

  农民技能培训方案 2

  一、指导思想

  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乡村昌盛为中心,以普及农业提高前辈技能和非农财产技艺为重点,执行就业培训与创业培训相结合,指导培训与技艺培训相结合,务工培训与务农培训相结合,采取培训技能主干、培育专业强人、培养示范典型、建立推行基地、普及科技效果等办法,经过办班培训、集中讲座、光盘学习、田间指导、技能承包、观赏学习等方式,大力开展农民培训,具体提高全市农业科技程度和农民科技文明本质,改变传统农业发展方法,为加速推进统筹城乡发展和现代农业建立供应人才和智力支撑。

  二、目的任务

  全市百万农民大培训活动分市、县、乡三级开展。

  市级培训活动共举行短期培训班80期次,开展基层巡回讲座520场次,制造电视专题节目、讲座75期次,制造发放光盘12000张,制造收集专题节目、信息、常识150期次;县级培训活动共举行短期培训班440期次,开展基层巡回讲座5300场次,制造电视专题节目、讲座550期次,制发光盘106000张,开展乡村劳动力阳光培训960期次,开展农民职业技艺培训22期次,组织观赏学习109次;乡级培训活动对比市、县级培训活动由各地辨别确定目的任务。全市累计培训农民到达100万人次。

  三、培训对象

  培训对象首要包括:基层农业技能人员、乡村基层党员干部、乡村财政人员、农民、农业财产化龙头企业治理人员、农民专业协作组织治理人员等。

  四、培训内容

  全市百万农民大培训,要着眼于思想大解放、观念大更新,着力于农业生产技能程度、非农财产技艺、运营治理理念、信息获取手段和市场掌握才能不时提拔,重点抓好以下五个方面:

  (一)现代农业发展。一是培育提高前辈的农业运营治理理念。量体裁衣,因情制宜,增强指导,积极扶持,努力推进农业规划化、规范化、集约化、生态化、特征化、品牌化、专业化运营。二是围绕现代农业发展重点进行培训。围绕农业品牌创新工程,抓好品牌农业、规范化生产、三品一标、农产物安全等方面相关常识培训。围绕设备农业拓展工程,抓好提高前辈合用农业维护地设备建立、设备蔬菜技能等方面相关常识培训。围绕生态农业推行工程,抓好生态农业、轮回农业、沼气建立、秸秆气化、太阳能应用等方面相关常识培训。围绕农业生产前提改善工程,抓好测土配方施肥、地盘整治、中低产田革新、高规范农田建立等方面相关常识培训。围绕地盘流转加快工程,抓好乡村地盘承包运营权政策律例、机制形式、发展偏向、规划运营等方面相关常识培训。围绕农业乡村严重工程项目开展培训,共同农机补助、农产物监测系统建立、沼气工程等项目标施行,抓农机运用和维修、沼气生产工及沼气物管员、基层监测员培训,为严重项目标施行供应人才保证。三是推行提高前辈的农业生产技能配备。围绕农业服务系统发展开展培训,抓好基层农技推行人员、村级农业技能推行员、村级动物防疫员的常识更新培训,为农业生产服务系统供应人才支撑。围绕优势农产物和主导财产开展适用技能培训,以保证首要农产物有用供应和添加农民收入为目的,抓优秀种类、技能的引进推行,结合农时时节,采取各类方式,大力开展农业适用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生产才能和运营程度,培育一批有文明、懂技能、会运营的新型农民。

  (二)统筹城乡发展。大力宣传统筹城乡发展的严重意义和各级党委、县政府推进统筹城乡发展的各项政策、办法,包括乡村宅基地流转、乡村承包地治理、农民进城落户等方面。重点增强农民非农财产技艺培训,大力施行乡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围绕人力资本市场需求,增强乡村劳动力二三财产职业技艺培训,开展乡村劳动力自立创业才能培训,积极指导乡村劳动力向非农财产转移,鼓舞乡村劳动力到外埠务工、创业,推进乡村居民向城镇转移。

  (三)乡村综合配套变革。深化乡村产权准则变革(乡村集体地盘一切权、集体建立用地运用权、乡村林权、乡村地盘及果树承包运营权、乡村房子一切权等确权颁证工作)、乡村地盘股份协作制、乡村社区资产股份协作制、乡村资金合作协作社、乡村集体财富积聚机制、基层民主治理与创新等方面政策办法的宣传,进一步提高农民的思想看法,推进乡村综合配套变革,加速社会主义新乡村建立。

  (四)新民居建立。大力宣传新民居建立的严重意义和各级党委、县政府推进新民居建立的各项政策、办法。宣传各级新民居建立的规划、方案和各类新民居建立的形式、典型。鼓舞指导广阔农民群众积极参加新民居建立。

  (五)农业财产化运营。围绕龙头企业提拔和农产物加工业强大,抓好农业财产化运营、农民专业协作社建立、龙头企业发展、农副产物加工业发展、各级扶持政策、龙头带举措用、好处联合机制、农产物基地建立、打造财产链经济等方面相关常识培训。

  五、培训方式

  (一)举行培训班。举行短期培训班,就单项专业常识、专业技能进行系统培训,让受训人员做到结实把握、纯熟运用。

  (二)开展基层巡回讲座。在县、乡、村举行专题常识讲座,让受训人员把握常识要点和技能方法。

  (三)创办电视专栏。在市、县电视台创办农民科技培训专栏,制造科技讲座、信息传达、典型示范、产物宣传等相关专题节目,扩展农业科技普及范围。

  (四)光盘教育。市、县两级购置、制造光盘,下发到村和重点农户,经过观看光盘让受训人员把握相关常识和技能。

  (五)现代长途培训。应用党建网、乡村党员干部现代长途教育网、城乡一体化网、农业信息网等收集,制造专题节目,相关信息、常识,到达培训目标。

  (六)播送板报。首要应用村级播送和板报,结合本地主导财产,结合农时时节,有针对性地播放、登载相关常识和技能,提高本地农民科技本质和农业生产科技程度。

  (七)典型示范。围绕培训内容,在各个方面大力培养典型,充分发扬典型带举措用。积极指导已有的龙头企业、种养大户、科技示范户等成功典型参加全市农民科技培训,充分师资力气。还市、县、乡、村围绕相关财产,在栽种、养殖、加工、销售等各个环节积极培养典型,依托典型带动,充分调动广阔农民信科技、学科技、用科技热情和积极性。

  (八)大篷车活动培训服务。市、县、乡成立农业科技服务大篷车,公开服务德律风,为广阔农民供应德律风征询和上门服务。

  (九)现场指导。市、县、乡各级农业主管部分,布置农业技能人员或延聘农业专家深化田间地头,为广阔农民开展现场技能指导。

  (十)技能承包。市、县、乡各级农业主管部分,布置农业技能人员或延聘农业专家,对栽种、养殖等重点场(户)开展技能承包服务。

  (十一)观赏学习。县、乡、村三级要组织村干部、农民、龙头企业治理人员、农民专业协作组织兴办人员比及周边提高前辈典型观赏学习,坦荡眼界、拓宽思绪、灵通讯息,学习新理念、新形式、新技能。

  六、时间布置

  市百万农民大培训活动共分三个阶段:

  (一)预备阶段(20xx年11月20日—20xx年11月30日)。具体做好各项预备工作,包括制订方案、成立组织、制造方案、布置课程、组织师资、购制材料、确定场地等。

  (二)培训阶段。(20xx年12月1日—20xx年5月15日)。市、乡、村各级具体开展各类方式的农民科技培训活动,圆满完成各项培训任务。

  (三)总结阶段。(20xx年5月16日—20xx年5月31日)。具体总结培训阶段开展的工作、获得的成效、存在的问题、收成的经历以及对今后开展农民科技培训工作的计划和建议。

  七、保证办法

  (一)增强组织指导。市百万农民大培训活动指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严密共同,构成工作合力。各单位之间要增强联络与协作,特殊要增强与新闻媒体和四家收集的联络与协作,构成强壮的宣传培训气氛和收集掩盖格式。指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县政府农办)要做好科技培训活动各项详细工作的协调组织。各县(市)区和各有关部分也要成立响应的指导组织和做事机构,组织开展好全市百万农民大培训活动。

  (二)增强责任落实。各级各有关部分要坚持百万农民科技培训工作目的.责任制,层层分化任务,责任落实到人。各县(市)区要依照《市百万农民大培训施行方案》中的目的任务(任务分化表附后),制订具体详细的施行方案和培训方案。市指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依照《市百万农民大培训施行方案》中的目的任务(任务分化表附后),制订详细培训方案。各级各单位施行方案和培训方案于12月10日前,报市指导小组办公室。

  (三)增强宣传发起。各级宣传部分、新闻单位要做好宣传发起工作,大力宣传科技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中的主要效果,宣传开展农民科技培训活动的严重意义,宣传提高前辈科技典型和工作典型,努力营建广阔农民群众信科技、学科技、用科技、传科技的浓重气氛。

  农民技能培训方案 3

  一、指导思想

  以做大做强农业经营主体为导向,以提升农民综合素质、职业技能和创业发展为核心,整合资源,提高培训的针对性、规范性和实效性,加快建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制度,着力培养一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为推动农业规模化、标准化、科技化、生态化、休闲化、艺术化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二、培训任务

  1、生产经营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任务150名。

  2、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产品电商人才(以下简称“电商人才”)培训150人。

  三、工作安排

  (一)确定培训对象

  1、生产经营型职业农民主要培训种养大户、家庭农场主、农民合作社骨干等。结合我市实际,原则上以家庭农场主为主要培育对象。培训对象遴选条件:长期稳定从事农业、培训需求和愿望迫切、初中以上文化、年龄不超过60周岁,家庭人均纯收入为本县农民人均纯收入2倍以上且产业达到一定规模。培训对象遴选遵循立足产业、农民自愿的原则,由市农委按照个人申请、村委推荐、乡镇办事处初审、市职业农民培育工作领导小组择优确定。20xx、20xx年已培训的职业农民今年不再培训。

  2、电商人才培训。主要培训种养大户、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企业中从事农产品电子商务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以及返乡农民工、大中专毕业生和退伍军人等。培训对象遴选条件:已开展或有开展农产品电子商务愿望、年龄原则上不超过50周岁、有电脑和智能手机应用基础。电商人才与职业农民培训对象当年不得重复。

  (二)遴选培训机构。培训机构条件: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农民培训资质(办学许可或培训、推广职能),必要的培训场所、专业教师、现代教学设备和实践实训基地,具备跟踪服务培育对象三年的能力,以及三年以上农民培训工作经历等。按照省职业农民培训实施方案对培训机构的条件要求实行属地认定和管理,遵循整合优质资源、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择优确定,并与市农委签订培训合同。

  (三)规范培训内容

  1、生产经营型职业农民培训按照“因人制宜、按需培训、分类指导”的思路,以“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为目标,围绕产前产中和产后发展关键环节,科学设置教学培训内容,重点围绕农民创业能力、优良新品种、高效种养新技术、农产品初加工、农产品质量安全、农村能源与环境、农业生产经营管理等进行知识培训,理论课和实践课时间按1:2安排,累计不少于15天。

  2、电商人才培训。重点培训农产品电子商务知识、网络店铺建设、产品包装、客户服务、网络店铺营销等内容。培训时间累计不少于7天,其中理论和实际操作培训5天、参观学习2天。

  (四)创新培训模式。根据专业特点,聘请具有农业中高级职称的技术骨干和外聘专家,建立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师资库。根据培训内容和对象的不同,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模式,分片、分班、分类、分期开展培训,通过理论讲座、实践操作、观摩交流等形式进行培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五)开展考试考核。培训结束后,培训机构按照有关要求,运用理论考试与实践考核相结合等多种评价方式,对学员进行考试考核,考试考核结果报市农委审定。对考试考核合格者,由培训机构颁发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证书,作为新型职业农民认定的依据。

  (六)创新培育机制。突出需求导向,开展职业农民培育后续跟踪服务,建立新型职业农民档案和信息管理系统。利用现有政策,加大对新型职业农民的扶持力度。建立农技人员跟踪联系服务制度,积极为新型职业农民提供技术服务。

  四、进度安排

  (一)准备阶段(20xx年3-4月)。一是制定印发培训方案;二是确定培训机构;三是遴选培训对象。

  (二)实施培训阶段(20xx年5月-10月)。一是制定培训计划。培训机构制定培训工作方案和每期培训计划,做到“一班一案”、学员人手一份课程表。二是开展培训。严格按照培训计划开展培训,严把培训时间和质量关。选择通俗易懂的教材,做到学员人手一套。三是抓好培训管理。每期培训班确定一名班主任,建立第一堂课制度、学员培训考勤制度,健全培训台账及培训培训过程影像资料等培训档案。建立学员满意度调查制度和月报制度。

  (三)验收总结阶段(20xx年11月)。一是项目验收。市农委成立验收组对职业农民培训工作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出具验收报告。二是工作总结。培训任务完成后,认真做好总结上报工作。

  五、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市农委和市财政联合成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农委,负责做好工作协调和组织推动工作,及时研究解决试点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

  2、规范资金使用。补助资金严格按照省方案规定的比例要求用于培训、认定管理、信息化手段和后续跟踪服务等全过程,建立职业农民培训资金专账和经费使用管理制度,项目结束后进行项目审计,确保专款专用、规范使用。

  农民技能培训方案 4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做好就业促进工作的通知》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促进就业工作的意见》精神,按照安徽省民生工程协调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20xx年二十八项民生工程实施办法的通知》要求,进一步做好我镇农民工技能培训工作,大力提升农民工技能水平和就业能力,实现稳定就业,结合我镇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统筹城乡就业,按照培训与就业相结合,培训促进就业的方针,结合人力资源市场需求,综合运用新一轮就业政策,落实农民工技能培训补贴,充分发挥各类职业培训学校作用,广泛调动农民工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实现农民工素质就业和稳定就业,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是人的持续增长。

  二、目标任务

  全镇农民工技能培训目标任务为80人,培训合格率达到百分之九十以上,就业率达到百分之八十以上;培训后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率要达到百分之六十以上。逐步建立就业导向、政策扶持、社会参与的`农民工技能培训工作机制,充分发挥政策效应,有效利用社会资源,使向非农产业转移就业的农民工普遍得到培训,技能水平得到明显提高。

  三、培训对象、时间和内容

  1、培训对象为进城求职的农村劳动者。

  2、培训以订单式培训和定向培训为主,根据国家职业标准和用人单位岗位规范要求,强化职业技能实训,突出操作训练。

  3、培训时间以1-6个月为主,使参加培训的农村劳动者至少掌握一项技能,且能达到用人单位上岗要求。

  四、组织保障

  为确保培训工作落到实处,完成各项任务,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镇成立农民工技能培训工作领导小组,设立办公室,组长xx;副组长:xx;成员:xxxx联络员:xx。

  五、保障措施

  1、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全力以赴落实目标责任。根据当前经济发展和就业形势的变化,抓住农民工返乡有利时机,综合利用新一轮农民工技能培训政策,切实加强农民工技能培训工作组织领导,进一步明确责任,确保全镇农民工技能培训目标任务的全面完成。

  农民技能培训方案 5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的决策和部署及我区经济发展战略,以及《区20xx年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实施方案》的精神,强化责任,狠抓落实。按照“政府推动、部门监管、机构主办、农民受益”的原则,以提升培训层次,强化培训质量为抓手,以提高农村劳动力技能水平,大力促进就业为目标,不断拓宽农民工就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二、工作目标

  全年我街道组织开展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合格人数200人。组织农民工参加职业技能鉴定,取得相应《职业资格等级证书》100人。

  三、培训对象

  在法定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且就业愿望的登记失业人员及进城求职的农村劳动者。

  四、工作措施

  1、大力开展职业培训。坚持培训与就业相结合的方针,结合人力市场供求状况,以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定点机构为培训主体,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职业技能培训。鼓励企业自行组织或委托定点培训机构,开展在岗农民工技能提升培训,使农民工不断适应企业对岗位技能的要求,促进稳定就业。

  2、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对已参加培训,经过考核,理论知识和操作水平达到国家职业标准的农民工,发给相应等级的《职业资格证书》。职业技能鉴定机构要严格程序,规范操作,确保鉴定质量。

  3、落实农民工培训补贴政策。对已参加培训并取得相应等级《职业资格证书》的农民工,给予一次性培训和技能鉴定补贴。补助标准和补助程序按市财政局、劳动保障局《关于印发〈市就业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实施细则(暂行)〉的通知》(池财社[20xx]60号)、《关于市直农民工培训补贴资金拨付有关问题的'通知》(池劳社秘[20xx]105号)执行。同时,要切实建立农民工培训资金补贴与培训质量、培训成效挂钩的工作机制,确保培训补助和鉴定资金发挥最大效应。

  4、强化就业服务。以统筹城乡就业为目标,在区人力资源市场设立专门“窗口”,为农民工提供“一站式”服务:免费发布用工信息、办理求职登记、开展职业介绍等相关业务。紧紧围绕我区引资项目和企业用工需求,积极组织用人单位“技能”岗位对接活动。各定点培训机构也要根据自身培训工种的行业特点,加强与用人单位的交流和沟通,千方百计的共同做好农民工培训后的推荐就业工作,引导其就近就地就业或有序流动。

  5、夯实工作基础。不断健全完善农民工培训各项管理制度,进一步促进和夯实农民基础工作。一是建立健全培训机构公示制度。将定点的农民工培训机构和培训工种(专业)向社会公开,通过培训机构网站、就业服务网络等窗口,公布培训内容、培训时间、培训承诺以及师资配备情况,方便农民工查阅和了解,接受社会各界监督;二是建立健全基础台帐管理制度。定点培训机构要进一步完善农民工基本情况、技能培训情况、技能鉴定情况、培训后就业情况等各项基础台帐。三是建立健全质量验收和绩效考核制度。实行开班前验证、培训中检查、培训后核查的工作机制,对定点培训机构的培训质量进行检查验收,并通过电话咨询、走访查问等方式,对参加培训农民工进行抽查,了解培训情况,每次抽查人数不少于培训总人数的20%,对于农民工培训工作做得比较好的、培训质量高的、深受农民工欢迎的定点培训机构将予以通报表扬,对于发现存在问题的,限期整改;四是建立健全督查制度。将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工作作为我区就业工作中一项重要内容,加强对农民工培训工作的督查,劳动保障部门会同财政部门对各定点培训机构、技能鉴定机构的培训鉴定服务情况采取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以确保培训成效和农民工培训工作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

  6、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在做好农民工技能培训和就业服务工作的同时,要建立健全农民工维权和保障工作机制,积极推行培训、就业、维权三位一体工作模式。按照《劳动合同法》要求,全面实行劳动合同制和最低工资标准,进一步完善农民工参加养老、医疗、工伤保险有关政策规定。规范劳动力市场秩序,严厉打击违法中介行为,严肃查处拖欠、克扣农民工工资等不良行为,切实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五、工作要求

  1、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农民向城镇产业工人转化,以成为必然趋势,同时也是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之一。而要实现这种转移转化,就必须让大量农民通过培训拥有一技之长,从而在竞争中实现择业和就业。因此,各单位一定要从大局出发,充分认识开展农民工培训工作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增强做好农民工培训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成立组织、统筹规划,通力协作,确保我街道农民工职业培训工作按质、按量如期完成。

  2、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各村(居)要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发放培训宣传资料、进村入户、设立宣传栏等多种宣传方式,将这项“惠民”政策进行广泛宣传,积极动员和引导符合条件的农民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确保培训生源。

  3、严明纪律,严把培训质量关,对于培训质量、就业率达不要求或培训过程中存在弄虚作假行为的培训机构,要在据实追回相应补助资金的基础上,将取消其定点培训机构资格;对于骗取、套取培训补助专项资金的单位或个人,将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农民技能培训方案 6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国发[20xx]5号)和《福建省人民政府贯彻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的通知》(闽政[20xx]14号),切实抓好我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工作,决定在全市大力开展农民工技能提升培训,现制定具体工作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提升技能、稳定就业、增加收入、促进发展、构建和谐”为主题,紧紧围绕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需要,运用财政补贴政策,组织用人单位、各类定点职业培训机构和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大力开展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和就业服务,进一步提高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实现有效和稳定就业,促进农民增收本小康,推动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建设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

  二、培训对象

  培训主要对象是已在我市城镇务工的农民工(含外省、外地区来的农村劳动者)、未转移就业但有转移就业愿望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农村初高中毕业未升学人员、农村退役士兵和其他新生劳动力。

  三、基本原则

  农民工培训要坚持“五个结合”。

  农民工培训与有效转移就业相结合。农民工培训要紧紧围绕就业,就业要紧紧围绕产业,对准我市“3+1”产业集群,以企业的需求为导向,大力推进定单式培训、定向培训的校企合作培训模式,促进农民工稳定就业,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提供稳定合格的劳动力保障。

  农民工培训与职业技能鉴定相结合。积极引导、鼓励和支持受培训的农民工参加职业技能鉴定,确保参加培训的农民工绝大部分能考取初级工以上的职业资格证书或专项职业能力证书,实现持证上岗。

  农民工培训与引进项目促进发展相结合。通过培训,培养企业需要的合格产业工人,促进招商引资工作更好开展,吸引更多商人来三明各地投资兴办企业,实现富余农村劳动力及时、就地、就近有效转移就业,促进三明各地经济社会的共同发展,实现社会和谐。

  农民工培训与我市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相结合。通过培训,加快培养中高级技能人才,培养适用型技能农民工队伍,满足企业用工需求,促进我市产业结构调整升级。

  农民工培训与促进稳定就业相结合。完善农民工就业服务机制,为进城求职农民提供“四免”(即免费提供政策咨询、职业指导、职业介绍和就业信息)和“两补”(即职业培训补贴和职业技能鉴定补贴)。为进一步优化农民进城务工环境,有效解决企业用工难和留工难问题。在全市推广农民工《就业保障卡》制度,给进城务工人员在就业服务、追薪维权、买药看病、子女就学、旅行消费、定点购物等方面享受各种优惠。要求各企业在用工工资报酬、劳动时间、劳动强度和社会保障等方面做到合理合法,努力做到与其他劳动者 “三同”即 “同工同酬、同工同时、同工同权”,吸引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就业,提高农村劳动力就业质量和就业稳定性。

  四、目标任务

  总体目标:20xx-20xx年,组织17.5万农民工参加技能提升培训,年均培训3.5万人;培训合格率要达到90%以上,培训后获得职业资格证书或专项职业能力证书的比率达到80%以上;培训后就业率要达到80%以上。

  具体目标: 20xx年,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4万人,组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3.5万人,免费职业技能鉴定6000人,培训合格率要达到90%以上,培训后获得职业资格证书或专项职业能力证书的'比率达到80%以上,培训后就业率要达到80%以上。20xx年组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中包括组织岗位技能提升培训2万人、劳务输出培训0.8万人和劳动预备制培训0.7万人。今后每年的年初,将农民工培训、免费鉴定和转移就业任务分解下达到各县(市、区)及各有关单位。

  五、工作措施

  ㈠加强组织领导

  为加强统筹领导,推进农民工培训工作在全市广泛开展,农民工培训具体工作由三明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就业工作领导小组(设在劳动保障局内)负责。各部门和各单位之间要通力合作,加强组织领导,高度重视,落实工作责任,健全工作机制,层层抓落实,切实把我市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就业和农民工技能提升工作抓出实效,确保完成省下达的农民工培训就业任务。各县(市、区)劳动保障部门要根据本通知要求,结合本地工作实际,制定好农民工培训具体实施方案,明确具体目标任务、工作措施、经费保障、工作进度和工作要求。

  充分发挥有关部门和工青妇组织等社会团体的积极性,做好农民工培训就业的宣传工作,积极引导社会各类培训机构参与农村劳动者技能培训。鼓励企业加强校企合作,开展订单培训和定向培训。根据社会化原则,公开公平地评估认定,确定具备培训资质、愿意承担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任务、培训质量高、就业效果好、社会认可的职业培训机构作为定点培训机构,并向社会公布。

  ㈡强化管理制度

  每年年初,各县(市、区)劳动保障部门要及时制订农民工培训年度计划,报送市劳动就业中心和市局职业培训科。开展每一期培训都要制定出具体的培训计划,每期培训计划包括培训时间、培训对象、培训工种、培训人数、培训形式、课程设置、师资安排和课程表等。各县(市、区)定点培训机构开展农民工培训实行报备制,市直定点培训机构农民工培训实行报批制,每一期的培训计划必须在培训开课前及时上报备案审批。开展每期培训,要认真做好农民工签到记录,要建立健全农民工培训档案。

  ㈢培训具体要求

  1、组织开展三种类型培训。

  ⑴劳动预备制培训。主要是依托技工学校和各类职业院校,以及有条件的职业培训实体,组织本市农村初、高中毕业生,以帮助实现就业和获得初级工以上职业资格证书为目标进行的技能培训。未能实现就业的大中专毕业生、退役士兵,也可纳入劳动预备制培训。培训时间半年至一年。

  ⑵劳务输出培训。主要是依托各类职业培训实体,组织本市山区农村富余劳动力(重点是被征地农民、农村贫困户)进行的技能培训,以实现其转移就业的目标。培训时间视就业岗位要求,原则上不少于120课时。

  ⑶岗位技能提升培训。主要依托企业和职业培训实体,对已经在我市就业的省内外农民工,按照不同技能水平的要求,组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以实现提高其岗位技能的目标。企业可以通过设立培训基地、劳务派遣组织培训、校企联合等方式,探索培训的多样化,落实岗位技能提升的培训任务。培训时间不少于120课时。

  2、大力开展农民工技能提升培训。

  在培训内容上,实施岗前培训、岗后培训和岗位技能提升培训的分类培训,特别是农民工技能提升培训,提高培训和就业质量。组织有转移就业愿望的农村劳动者开展法律法规、职业道德、安全生产、工业卫生、厂纪厂规等岗前培训;组织已经录用上岗的农民工进行基本理论知识、基本技能和安全操作规程等岗后培训;组织企业在岗职工进行专业理论知识、实际操作技能和安全操作规程等岗位技能提升培训。通过不同阶段的培训,在岗的职工取得初级工以上的职业资格证书或专项职业能力证书,实现持证上岗,更好地推动企业技术进步,促进企业生产发展。

  在培训方式上,坚持以用人单位岗位需求为导向,以在岗培训为主要形式,采用劳动保障部门或社会定点培训机构组织培训、校企联合培训、用人单位自主培、行业统筹培训和农民工自选培训等多种形式。

  ㈣加强经费保障

  各县(市、区)劳动保障部门要根据农民工技能提升培训的需要,按照上级有关文件要求,做好当年农民工培训经费预算,协调当地财政按规定安排农民工培训就业补贴资金,并纳入当年财政年度预算。企业应按照有关规定提取职工教育培训费,并按农民工占全部职工比例,结合所承担的培训任务,安排农民工在岗技能提升培训经费。

  各地要加强政策配套,结合农民工实际,抓紧制订《进城务工农村劳动者职业技能培训补助资金使用管理办法》,积极争取当地财政部门安排相应配套资金,与中央和省市财政补助资金合并使用,确保资金落实到位并有效用于开展农民工培训,使农民工直接受益。

  农民技能培训方案 7

  为了贯彻《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国发[20xx]5号)、《xx关于印发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计划的通知》(xx发[20xx]18号)和《xx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民工工作的意见》的精神,制定了农民工技能提升培训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本方案以“提升技能、稳定就业、促进发展”为主题,紧紧围绕广东省经济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需要,通过财政补贴政策,组织用人单位、各类职业培训机构和就业服务机构,大力开展在粤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和就业服务,促进农民工提高技能和稳定就业,培养适用型技能农民工队伍,促进我省经济社会发展。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六个结合,突出广东特色。

  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大力推进定向培训、劳务合作、对口扶贫、劳务代理等工作,促进农民工稳定就业,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稳定合格的劳动力供给。

  加快培养适用型技能农民工队伍,促进我省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满足企业用工需求。

  大力推进校企合作培训模式,充分发挥职业培训机构与用人单位两方面的优势,建立农民工培训与就业紧密结合的新机制。

  重点扶持用工规范的用人单位加强培训,促进企业规范用工,优化我省用工环境。

  突出重点,集中资金扶持有愿望和条件组织农民工培训的用人单位,点面结合,促进企业切实履行农民工培训义务。

  确保参加培训的农民工绝大部分能考取职业资格证书或专项职业能力证书。

  2、坚持二个导向。

  在培训规划上坚持以当地经济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为导向;在培训实施上坚持以用人单位的需求为导向。

  3、坚持二个创新。

  创新培训模式,建立政府统筹、企业导向、社会参与、个人努力的联动机制;创新投入机制,建立政府、用人单位和个人共担经费的培训投入机制。

  三、目标任务:

  总体目标:20xx—20xx年,组织400万在粤农民工参加技能提升培训,年均培训80万人;培训后获得职业资格证书或专项职业能力证书的比率达到90以上,与用人单位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的比率不低于80、20xx年任务按劳动保障部的要求执行。

  在农民工技能培训方面,可以采取多种形式,但必须以用人单位的岗位需求为导向,以在岗培训为主要形式。为此,可以依托用人单位开展农民工技能培训。具有农民工定点培训资格的用人单位,可以自主制定在岗农民工培训计划和教学大纲,报同级劳动保障部门批准后,自行组织培训,经考核鉴定领证后按规定申请培训补贴。各行业协会也可以根据国家职业标准和行业通用技术工种的技能要求,制定行业工种培训教学标准、教学大纲和农民工培训计划,指定行业内具有农民工定点培训资格的用人单位开展行业农民工培训,并按规定申请培训补贴。对于不具备培训条件或不履行农民工在岗培训义务的用人单位,由同级劳动保障部门制定农民工培训计划,统筹组织农民工到劳动保障部门或社会定点培训机构培训,企业应承担培训费按规定分担的部分。承担农民工培训的定点培训机构要加强与用人单位合作,共同制订农民工培训计划和教学大纲,采取在用人单位设立培训基地或随岗培训、培训机构派师资上门授课,或选送农民工到培训机构培训共同组织培训。同时,需要规范培训标准和教学大纲,加强职业技能鉴定,确保农民工的培训质量和职业技能水平得到提高。

  为了提升农民工的技能水平,广东省制定了《农民工技能提升培训标准和教学大纲》,并规定了不同培训学时的执行标准。培训内容应包括公共课程和技能培训课程,以实操培训为主。对参加培训的农民工,各级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应积极提供技能鉴定和发证服务,并降低收费。地级市应根据本地区的需要,协助省组织开发适应农民工参加的新工种、新职业和专项能力培训鉴定标准、教材等资料,确保培训和鉴定质量。

  为促进农民工的稳定就业,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应向农民工开放,为其免费提供政策咨询、就业信息、就业指导和职业介绍服务。同时,鼓励社会就业服务机构为农民工提供减免费服务,并给予职业介绍补贴。对经培训获得相应证书并达到用人单位上岗要求的农民工,所在用人单位或协议接收单位要与其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并作为申领培训补贴的依据。

  为提高农民工组织就业程度,广东省加强区域劳务合作,完善省际劳务合作和省内对口劳务帮扶机制,加强输入与输出地在联动组织农民工培训输送就业的合作。同时,将“百万工程”与“农民工培训计划”结合起来,完善培训输出基地和就业安置基地对接机制,探索推行“11”培训就业模式。此模式着力培养用人单位适用的中级以上技能人才。同时,加快推进输出、输入地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联接和远程可视见工系统建设,积极组织开展劳务派遣工作,逐步提高农民工组织培训就业比例。

  为建立政府、用人单位、个人共担的培训投入机制,广东省将推行政府、用人单位、个人共担的培训费用投入机制。此机制将有助于提高农民工的技能水平,促进其稳定就业。

  1、农民工技能培训鉴定的费用分担由财政、用人单位和农民工个人共同承担。财政根据培训等次定额补贴,不足部分由用人单位承担70%,农民工个人承担30%。各地可根据工种实行不同的补贴标准,并可根据当地财力提高补贴标准,提高标准所需经费由当地财政承担。

  2、为确保农民工有时间参加培训,用人单位应积极调整工作时间,并确保农民工培训期间的基本生活。

  3、农民工经培训获得相应职业证书并与用人单位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的,由用人单位向所属劳动保障、财政部门申领补贴。农民工自选工种培训,应先垫付培训和鉴定费用,获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的,由个人凭有关证件向就业所在地劳动保障部门申请补贴。

  4、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和实行全免费职业介绍服务的社会职业介绍机构,免费介绍农民工就业的,按登记并推荐就业的农民工人数,按省规定的标准进行补贴。

  5、农民工职业培训、技能鉴定和职业介绍补贴的具体办法由省劳动保障厅和财政厅另行制定。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保障。各级“百万工程”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负责统筹组织实施农民工培训工作。各地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健全工作机制,确保完成省下达的'农民工培训就业任务。

  二)加强经费保障。各级劳动保障部门根据农民工技能提升培训的需要,按照国发5号文和省政府贯彻意见的要求,做好经费预算,协调当地财政按规定安排农民工培训就业补贴资金,并纳入财政年度预算。企业应按照有关规定提取职工教育培训费,并按农民工占全部职工比例,结合所承担的培训任务,安排农民工在岗技能提升培训经费。对不履行义务的企业,按规定强制提取,用于政府组织农民工培训。中央财政补助资金主要用于资助外省籍农民工培训,省本级和各地配套资金主要用于资助本省籍农民工培训。

  三)强化管理。加强政策配套,制订实施全省统一的《农民工技能提升培训计划工作规程》、《农民工定点培训机构认定管理办法》、《农民工培训质量监控和考核办法》、《农民工就业补助资金使用管理办法》等办法。加快开发使用农民工培训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信息化管理。

  为了加强农民工的培训和就业工作,需要充分利用有关部门和工青妇组织等社会团体的积极性,积极宣传农民工培训就业,并引导各类培训机构参与农村劳动者技能培训。同时,鼓励企业加强校企合作,开展订单培训和定向培训,公开公平地评估认定,确定具备培训资质、愿意承担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任务、培训质量高、就业效果好、社会认可的职业培训机构作为定点培训机构,并向社会公布。

  为了加强管理制度,各县(市、区)劳动保障部门要及时制订农民工培训年度计划,并报送市劳动就业中心和市局职业培训科。每期培训计划包括培训时间、培训对象、培训工种、培训人数、培训形式、课程设置、师资安排和课程表等。定点培训机构要开展农民工培训实行报备制,每期的培训计划必须在培训开课前及时上报备案审批,并建立健全农民工培训档案。

  针对具体要求,需要组织开展三种类型培训。劳动预备制培训主要是依托技工学校和各类职业院校,以及有条件的职业培训实体,组织本市农村初、高中毕业生和未能实现就业的大中专毕业生、退役士兵进行技能培训,以帮助实现就业和获得初级工以上职业资格证书为目标。劳务输出培训主要是依托各类职业培训实体,组织本市山区农村富余劳动力进行技能培训,以实现其转移就业的目标。岗位技能提升培训主要依托企业和职业培训实体,对已经在我市就业的省内外农民工,按照不同技能水平的要求,组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以实现提高其岗位技能的目标。企业可以通过设立培训基地、劳务派遣组织培训、校企联合等方式,探索培训的多样化,落实岗位技能提升的培训任务。

  在培训方面,需要大力开展农民工技能提升培训,以提高农民工的技能水平和就业能力。

  本文介绍了农民工技能培训的分类和方式,并强调了经费保障的重要性。在培训内容上,分别对岗前培训、岗后培训和岗位技能提升培训进行了详细说明,并强调了持证上岗的重要性。在培训方式上,强调了以用人单位岗位需求为导向,以在岗培训为主要形式,并介绍了多种培训形式。最后,强调了政策配套和经费保障的重要性。

  针对全市建筑业农民工技能培训鉴定工作,本文提出了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指导思想以和“为指导,以全面提升建筑业农民工技能水平为目的。工作目标是通过各级建设培训机构和工地业校为培训平台,落实企业培训责任为抓手,加大经费投入和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创新培训机制,提高培训质量和效果,以达到全面提升建筑业农民工技能水平的目标。

  市xx已经成立了滨州市建筑业农民工技能培训鉴定工作领导小组,该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局技术培训中心。领导小组的职责是审批下达全市建筑业农民工技能培训计划,并监督检查培训鉴定工作和补贴资金拨付情况,组织考核验收。市xx负责市本级辖区和市直企业建筑业农民工的培训工作。

  各县区(开发区、高新区、北海区)也要成立建筑业农民工培训机构,负责本辖区内建筑业农民工的培训工作。建筑业农民工的技能鉴定工作由滨州市建筑职业技能鉴定站负责。

  各级建设培训机构应尽快列入人保部门的定点认定,将建筑业农民工培训计划列入全市加强就业培训提高就业与创业能力培训项目,并积极争取财政培训鉴定补贴,对建筑业农民工实行免费培训和鉴定。各县区(开发区、高新区、北海区)也应成立相应的建筑业农民工技能培训鉴定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建立健全工作制度,完善工作机制,加强对建筑业农民工技能培训鉴定工作的组织领导。

  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培训管理机构应该搞好调查摸底,科学制定培训计划。各建筑业企业应根据建设主管部门下达的培训计划,制定详细的培训工作方案,明确责任人员,建立工地业校,落实培训责任。各级建设行政执法队伍也应该将施工企业技术人员、施工人员持证上岗情况列入执法检查的重要内容。对持证上岗率不达标、未与培训机构签定培训协议、培训计划不落实的,应严肃查处,依法处理。

  各级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机构、行政许可办理机构在资质年度考核、资质审批、升级、增项审查时,必须要求建筑业企业提交市xx出具的企业技术人员、施工人员持证上岗情况证明。持证上岗率不达标的施工企业必须与市局技术培训中心签定培训协议书落实培训责任,否则不予通过年度考核、不予批准资质、资质升级、增项。核发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市外施工队伍进滨备案时,也要严格审查技术人员、施工人员持证情况,并要求提交市xx出具的企业技术人员、施工人员持证上岗情况证明或施工企业与市局技术培训中心签定的培训协议书。

  在本市行政区域内从事建筑业的在岗农民工是培训的主要对象。培训工种以吸纳就业人数较多的工种为主,重点是砌筑工、木工、架子工、钢筋工、混凝土工、油漆工等。

  市建筑业农民工技能培训鉴定工作领导小组实行督查制度,对建筑业农民工技能培训工作进行不定期检查和重点督导。督查的重点包括工作进展情况、培训台账、培训质量、就业情况以及补贴资金使用情况。对那些违反规定骗取和冒领补贴资金的单位和个人进行严肃查处,同时对触犯法律的人员进行依法移交有关部门处理。

  四)加强宣传教育。市建筑业农民工技能培训鉴定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建筑业农民工技能培训政策的宣传教育,提高农民工对技能培训政策的认识和理解。同时,加强对技能培训的宣传,提高农民工参与技能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为了提高农民工的技能水平,市建筑业农民工技能培训鉴定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宣传教育工作,让农民工更加了解和理解技能培训政策,并积极参与技能培训。

  五)加强组织领导。市建筑业农民工技能培训鉴定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建筑业农民工技能培训工作的组织和领导,落实技能培训政策,确保政策的有效实施。同时,加强对农民工的关心和照顾,帮助他们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市建筑业农民工技能培训鉴定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建筑业农民工技能培训工作的组织和领导,确保技能培训政策的有效实施。同时,关心和照顾农民工,帮助他们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农民技能培训方案 8

  为进一步提升农民工素质,增强务工技能,促进农民工就业。大力发展乡域经济,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提高全乡农民工素质和就业能力,促进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现制定xx乡农民工培训实施方案,具体如下:

  (一)指导思想。

  为提高农民整体素质,支持新型农民科技培训,提高农民务农技能,增强农民转产转岗就业的能力,整合农村各种教育资源,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为指导,坚持“公平对待、合理引导、完善管理、搞好服务”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面向工业化、现代化、城乡化的发展方向,综合运用财政扶持政策和市场手段,以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前的培训为重点,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地开展引导性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和转移就业能力,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合理有序流动,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二)基本原则。

  开展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要坚持按需培训的原则,按照不同区域、不同行业要求,采取不同的培训内容和形式。增强培训的针对性;要坚持政府支持引导与按市场经济规律开展培训相结合的原则,多方筹集培训资金;要坚持培训与职业技能鉴定相结合的原则,提高培训质量和效果;要坚持引导性培训与职业技能培训相结合的原则,扩大培训覆盖面,全面提高参训者的'综合素质;要坚持培训与配套服务、转移就业相结合的原则,增强培训的实效性。坚持按需施教,注重实效。

  农民工培训主要是引导性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

  1、引导性培训。以村为主体开展农民工引导性培训和实用技术培训。引导性培训是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对广大农村富余劳动力开展种养殖业培训、就业岗位选择等方面基本知识的培训,增强其遵纪守法和依法维护权益的意识,树立新的就业观念。

  2、技能培训。根据劳动力市场需求和农村劳动力的就业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和有效性,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能力和择业竞争能力。根据我乡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实际需求,开展农业产业实用技能的技能培训。聘请专家开展岗前、岗位培训,培养一大批不离乡的农业专业技能人才。

  (三)工作方案

  时间:20xx年x月—x月

  地点:xx乡人民政府

  举办单位:xxx乡人民政府

  培训经费:培训经费5万元,用于讲课、食宿、教材、车辆等。

  培训内容:茶叶种植标准技术培训、生态猪养殖技术、餐饮培训。

  培训对象:乡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负责人,农村致富带头人及与扶贫工作密切相关人员。主要是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思想素质较高,身体健康,有转移愿望的农村中青年劳动力。总人员300人。八、培训方式。坚持“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从创新培训方式、提高培训质量出发,做到理论教学与实际操作相结合、课堂讲授与现场体验相结合、教师精讲与学员互动相结合的方式有针对性开展培训。

  (一)加强领导,确保培训工作的正常进行。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是当前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要内容,是促进农民增收、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加强转移培训是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环节,各村要高度重视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加大宣传力度,引导农民积极参与转移培训。

  (二)强化管理,保证培训工作的真正落实。

  1、加强监督检查。要加强对乡农民工转移培训工作的指导,制定相关管理制度,加强对转移培训工作的督促与检查,确保培训工作的圆满完成。

  2、加强档案管理。要将建立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学员登记卡,实行动态管理,同时要建立培训工作的专项档案,备考核时查阅。

  农民技能培训方案 9

  20xx是全面贯彻落实十精神、深入推进农村改革发展之年,更是我镇加快转型发展、统筹发展、和谐发展的重要之年。扎实做好农民培训和转移工作,提升农民综合素质,增强和提高农民创业创新意识和能力,培育新型农民,对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加快农村新社区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 十精神为指导,继续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结合本镇转型发展、统筹发展、和谐发展要求,以提升农民素质为目的,拓宽培训项目,突出培训重点,提高培训质量;以促进就业为目标,深化和创新服务,为推进新农村建设做出新的贡献。

  二、组织领导

  为做好今年的农民培训工作,镇党委政府同意成立农民培训工作领导小组。

  三、工作要点

  (一)制订计划,提高培训质量

  1、制定切实可行的农培工作计划。各村(居、社区)要从“二个转变”的要求,即从适应性向战略性、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深入基层,广泛开展调查,制订切实、有效的'培训计划。镇成校要根据镇农培计划方案的要求,切实抓好方案的指导和落实工作,并协助全镇各村(居、社区)做好农民培训工作。

  2、提高培训质量。坚持把获证率作为衡量培训质量的重要指标,要求培训获证率达到80%以上。证书包括职业资格证书、上岗证书、操作证书、合格证书等由镇及镇级以上鉴定管理部门颁发的合格证书。

  (二)突出重点,增强培训成效

  1、把创业培训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影响,要着力推进农民创业培训。要充分发挥现代化家庭工业发展灵活性的特点,做好现代家庭工业业主的培训,促进现代家庭工业健康发展、蓬勃发展。要以农村青年为重点,加强创业技能培训。以项目发展为龙头,带动低收入农户、以农村大龄劳动力、留守妇女、残疾人员等特殊群体,开展相应的技能培训。积极开展种养大户、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经营人员、农家乐经营者、专业合作社创办领办者、行业协会带头人、农产品经纪人的培训,促进农业产业化健康快速发展。

  2、继续抓好农民转移就业技能培训。坚持“符合实际、具有实效、可以实用”的原则,围绕我镇区域经济发展特点,以市场用工需求为导向,以促进农民稳定就业目标,增强就业竞争力为追求,切实有效地开展农民转移就业技能培训。结合当前企业转型升级、农民工返乡的实际,重视下岗返乡农民工技能提升培训,促进农民转岗就业。

  3、积极探索与新社区建设相对接的各类培训。加强与有关职能部门联系协作,突出文化、体育、社区服务等项目,把农民培训融合渗透到新社区建设的各项工作中。以村两委会班子成员、农村实用人才、村信息员和青年农民为重点,启动实用信息技术培训活动。

  4、组织开展农民“双证制”教育培训。探索利用电大、农广校、成校等途径,着重对村干部、青年农民培训开展“双证制”培训,使受训农民既获得专业技能资格证书,又取得成人学历证书。引导参加农村预备劳动力培训人员参加成人学历教育。

  (三)深化服务,提升工作水平

  1、加强宣传。充分利用多种宣传工具、多种渠道、多种方式加强对农民培训和转移工作的政策意见和典型事例的宣传,扩大培训影响,促进学习技能热情。各村(居、社区)对农民培训和转移工作中的先进典型和成功经验,要及时总结宣传推广。

  2、促进农民培训和转移就业的对接。根据县农培办的统一部署,建设完善农民培训信息管理系统,探索建立网上培训就业供需对接平台,开展培训跟踪服务。围绕提高农民、转移农民、致富农民,加强与用工企业的联系,促进培训转移对接。充分发挥各类人力资源市场和中介服务机构的作用。

  3、加强调查研究,创新服务。各村(居、社区)要结合实际,加强调查研究,通过设计载体、搭建平台,从服务方式、培训模式、管理方式、体制机制等方面探索创新农民培训和转移就业工作,不断提高农民培训和转移工作水平。

  农民技能培训方案 10

  20xx年,xx市政府将新型农民培训列入民生工程。为了切实做好新型农民培训工作,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增强农民从业、择业、创业能力,提高农业生产经营水平和效益,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培训任务

  20xx年,全市培训新型农民2.24万人,其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即阳光工程)1.08万人、新型农民科技培训0.24万人、农业专业技术培训0.62万人、农民创业培训0.3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新型农民科技培训任务数为预计数,实际任务数以省农委下达数为准)

  二、培训对象

  阳光工程培训:主要培训年满16周岁以上有外出务工意向的农民,包括就近就地转移的农民。

  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农业专业技术培训:主要培训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专业农民,村级动物防疫员、植保员、农机手、沼气工等农村社会化服务人员,以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用工人员。

  农民创业培训:主要培训有创业愿望的外出务工返乡青年、种养大户、农机大户、科技带头人、农村经纪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领办人、农业企业经营创办人和有志于农村创业的大、中专毕业生。要求参训学员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年龄一般不超过50岁,并具有与创业项目相适应的产业基础,且能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三、培训内容及时间

  阳光工程培训:主要是职业技能、政策和法律法规、安全常识等知识的培训。培训时间一般为20-180天。

  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农业专业技术培训:重点围绕水稻产业提升行动、小麦高产攻关活动、玉米振兴计划、油菜高产创建活动、菜篮子工程、奶牛跨越计划、生猪产业发展“462”计划、渔业“三进工程”、特色农产品开发等,组织开展农业关键技术及相关知识培训。培训内容包括水稻科学育秧、玉米合理密植、小麦科学播种、油菜轻简栽培、测土配方施肥、农业生产机械化、病虫害综合防治、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水产生态健康养殖、动物疫病防治、大棚蔬菜高效栽培及农业标准化、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农产品加工等技术,以及良种良法配套和农机农艺结合。培训时间12—15天,现场指导12—15次。

  农民创业培训:主要是政策法规、创业理念、创业技巧、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农产品品牌创建、循环经济、农产品质量安全、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知识的培训。培训时间不少于1个月。

  四、资金筹措及补贴标准

  计划安排1065万元,其中:阳光工程争取财政补助资金335万元,县财政配套54万元,根据培训内容和时间确定补贴,人均补助标准200-500元;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争取财政补助资金96万元,根据培训内容和时间确定补贴,人均补助标准350—400元;农业专业技术培训,争取省级财政补助资金248万元,县配套62万元,人均补助标准500元;农民创业培训,争取省级财政补助资金240万元,市、县配套30万元,人均补助标准900元。(实际资金及补贴标准以省财政厅、省农委下达数为准)

  五、组织实施

  新型农民培训由市农委组织实施。

  阳光工程:按照《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项目管理办法》实施;

  新型农民科技培训:按照《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项目管理办法》实施;

  农业专业技术培训:参照《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项目管理办法》实施;

  农民创业培训:按照《安徽省农民创业培训实施办法》(省农委正在拟定)实施。

  新型农民培训实行项目制,以县为单位实施。主要依托各级农技推广、科研、教学单位、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综合试验站、农业科技示范园、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及各类社会培训机构,组织开展培训。项目实行逐级申报,由县农委根据省农委项目申报指南要求,编制项目申报书,经市农委审核后,统一向省农委申报。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建立职责明确、分工负责的新型农民培训管理机制,逐级落实责任制。市成立由分管副市长任组长,市农委、市财政、市畜牧水产局等单位负责人参加的新型农民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培训工作的领导和协调;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农委,配备专职人员,负责日常管理工作。项目县要成立相应机构,市县联动,认真组织项目实施,切实保障新型农民培训工作顺利开展。

  (二)严格认定培训机构

  承担阳光工程培训的机构必须具备以下条件: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和职业教育或技能培训资质;具备承担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相应岗位必备的培训场所、教学设施设备、实训基地和师资等基本条件;有相对稳定的转移就业渠道,有较大规模的职业介绍能力;熟悉农民教育培训特点,具有较好的农民培训基础和业绩;培训场所和实训基地贴近农民,能够在输出地方便农民接受培训。

  承担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农业专业技术培训的机构必须具备以下条件: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具备承担农民专业技术培训和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必需的师资、教学设施设备等基本条件;熟悉农民教育培训特点,具有农民培训工作经验和较好的业绩;能够随时为农民提供农业生产指导和技术服务。重点为农技推广、农业科研院所、农业职业院校、农广校、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综合试验站、农业科技示范园、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及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承担农民创业培训的机构必须具备以下条件:具有独立法人资格或中等农业职业教育以上资质;在农民培训方面有丰富的经验,能提供技术、信息服务,长期帮助和跟踪服务创业农民;具备食宿条件、教学设施、培训教师和实训、实践场所(可以是长期合作的`企业)。重点为农业科研院所、农业职业院校和农广校。(承担农民创业培训的机构必须具备的条件以《安徽省农民创业培训实施办法》中规定的为准)

  (三)强化项目监管

  加强制度建设,规范组织实施,强化监督管理,确保项目实施取得实效。建立健全六项制度:一是台账制度。培训台账写明每期办班时间、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培训人数及培训教师。每期培训结束后,都要有培训教师和学员代表签字。培训台帐一式两份分别存县项目办和培训机构。二是公示制度。市农委在xx农业综合信息网和xx农业信息网建立新型农民培训公示和宣传平台,公布全市培训任务、培训机构,宣传典型经验;项目县对培训机构、培训任务、资金补助及使用情况进行公示;培训机构要对选聘教师、培训计划进行公示。三是管培分离制度。农业行政部门负责培训项目的申报、组织实施、监督和管理,培训机构负责组织开展培训工作。四是资金使用管理制度。市及项目县要按照省制定的新型农民培训项目管理(含资金管理)办法,严格规范使用和拨付培训补助资金,确保项目资金安全高效使用。五是季度报告制度。新型农民培训实行培训计划、进展季报告制度,培训机构必须在每季度初和季度末向县项目办分别上报季度培训计划和进展情况(办班次数、天数、培训人数等),县项目办汇总后上报市农委。六是检查验收制度。建立项目月检查制度和验收制度。市农委每月对项目县的培训工作情况进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培训结束后,由培训机构提出验收申请,县项目办对每个培训机构的培训情况进行验收,并向达到培训要求的培训机构出具合格证明,检查验收情况形成书面报告上报市农委。市农委对每个项目县进行随机抽查,了解项目实施情况。

  (四)创新工作机制

  将新型农民培训与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农业科技入户工程、农民创业带头人培育及粮食高产创建、农产品有效供给、农产品质量安全等农业农村工作重点有机结合,提高项目实施效益;积极探索提高农民培训质量的新途径,在培训方式方法和培训教材方面注重针对性、实用性和科学性,寻求新突破,推动新型农民培训工作不断完善和发展;积极探索建立培训绩效评价机制,开展绩效评价工作;项目县在实践中要积极探索培训券、培训卡或与培训产业结合的物化补贴等培训新模式。

  (五)做好总结宣传

  实行周信息发布制度。项目县要每周向市农委上报培训信息,及时发现、总结工作中的经验,分析存在问题,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按时报送项目实施工作总结,大力宣传新型农民培训在发展现代农业、推进新农村建设方面的积极成效,宣传报道先进典型和经验,充分发挥示范和带动作用,为深入开展新型农民培训工作营造良好氛围。

  农民技能培训方案 11

  一、指导思想

  20xx年农民培训工程,以提高农民对农业科技认知和应用能力为核心,紧紧围绕《中卫市有时特色农业发展五年绘画》和我镇农业主导优势产业,以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为出发点,坚持“政府统筹,站组协作、村队组织、农民参与”的原则,充分利用各种教育培训资源,推行“分层培训、梯次提高”的组织形式,对全镇农村主要劳动力进行实用技术普及性培训、节水技术培训、科技示范户主体培训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着力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为我镇农业和农村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必须的技术支持和智力保障,推动我镇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

  二、目标任务

  20xx年我镇百万农民培训工程“主要任务是:以农民科技培训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为重点,培训农民5500人次,其中:农民实用技术培训4500人;科技入户工程示范户培训100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400人次。

  三、培训时间

  今年”百万农民培训工程“实行常规培训与集中培训相结合,农闲集约化培训与农时季节性培训相结合,时间安排从20xx年10月开始至20xx年6月。

  四、培训内容

  按照全区农村会议、科技大会精神和《中卫市有时特色产业发展五年规划》确定的优势特色产业规划意见和目标,采取专家巡回讲课的方式,讲授现代产业理念、生活理念、经营理念和创业意识、合作意识、社会意识等。实用技术培训重点讲授,设施蔬菜、养殖、食用菌载等产业的无公害、标准化生产以及重点、难点技术和市场营销等方面的科技知识,并结合各产业发展中存在的核心问题确定培训内容,重点是:

  1、主要作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2、枸杞无公害规划化种植技术;

  3、奶牛高产规划配套技术;

  4、肉羊杂交改良及舍饲栈养技术;

  5、农村户用沼气建造及安全使用技术;

  6、设施蔬菜节本增效和资源高效利用技术;

  7、青贮玉米种植及玉米青贮技术;

  8、”三元结构“高效种植;

  9、水稻旱育稀植规划化载陪及轻简栽培技术;

  10、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与动物疾病控制技术;

  11、食用菌新品种扩繁及高效栽培技术;

  12、水稻节水高产控制灌溉技术;

  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以农产品加工、餐饮、保健、建筑、制造、家政服务就业技能为主,同时兼顾农民工维权法律知识和城市生活常识等方面的培训。

  五、组织实施

  (一)根据市人民政府和区农牧局的文件精神和要求,今年的百万农民培训工程实行项目管理制,按照“政府引导、站组协作、村队组织、农民参与”的方针,加大对农民的科技培训“原则,在镇政府的统一部署和组织领导下,农民实用科技培训”的原则,在镇政府的统一部署和组织领导下,农民实用技术和优势特色产业带主推技术培训由市农牧中心牵头,农业科技入户工程培训由镇、农牧中心组织实施;巾帼科技致富工程培训由妇联组织实施;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由团负责。

  (二)优势特色产业科技培训、农民实用技术培训继续推行“三个一”(即免费发给农民一张培训卡、一本培训教材、每个培训点配送一张VCD培训光盘)的模式机制,科技入户。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层层抓好落实。今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各村要充分认识“百万农民培训工程”实施的重要意义,切实履行职能作用,明确目标、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做好培训工作。各村要切实做好组织工作,认真落实培训场地和受培人员,保证培训时间的落实和培训效果。今年的农民培训工作继续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要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明确各培训目标任务,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切实把培训任务落实到培训机构和受训农民,力争通过较长一段时间的持续强化培训,造就一批有文化、懂科学、善经营、讲诚信的新型农民和“精英农户”,让他们成为科技兴农和科技致富的“排头兵”。

  (二)增加投入,加大力度,扎实推进农民培训。加强农民培训,提高农民科技素质,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治本之策,是一项长期的基础战略任务。积极筹措资金,加大投入力度,努力营造“学习型”乡村、培养“学习型”农民,把“百万农民培训工程”、“农业科技入户工程”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引导深入,把农民教育培训工作推向一个新阶段。

  农民技能培训方案 12

  为切实抓好年12月31日后新入园农民工的岗前培训工作(年12月31日前进入园区的农民工将由县人力资源开发领导小组安排提升培训)特制定本方案。根据中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委办公室、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自治县园区企业招工稳工实施方案>通知》委办发〔20xx〕56号)和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关于统筹开展职业培训促进就业的实施意见》府发〔20xx〕67号)精神。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提升技能、稳定就业、增加收入、促进发展、构建和谐”为主题,以科学发展观为统揽。紧紧围绕五大园区企业需求,运用培训补贴政策,通过培训机构和用工企业联动,大力开展新入园农民工(含城镇居民)岗前技能培训,进一步提高新入园农民工整体素质,实现新入园农民工稳定就业,为我县工业园区企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力资源保障。

  二、培训对象

  其中“一区四园”培训名单由县人力社保局和县工业园区管委会会审为准,培训对象是年12月31日后进入县工业园区的`新入园农民工。渝东南现代农业科技园培训名单由县农委和县农业科技园管委会会审为准。

  三、基本原则

  (一)统一规划。并对培训过程全程监督、指导。各相关部门对口制定培训方案,由县职教中心组织实施。

  (二)以企业需求为导向。提高新入园农民工的技能水平,保证企业稳定用工,为园区企业的发展提供合格的劳动力保障。

  四、培训内容和培训方式

  (一)培训内容。新入园农民工上岗前对应岗位的理论知识、操作技能、法律知识、安全知识和职业道德等培训。

  (二)培训方式。农村居民采取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岗前培训、阳光工程培训、雨露计划培训、惠农工程培训、暖冬工程培训。建立职业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同步推进制度,凡享受培训补贴并符合条件的培训结业时均应参加职业技能鉴定。对初次参加职业技能鉴定并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或专项职业能力证书的按相应职业(工种)鉴定收费标准一次性补贴80%鉴定费用,下岗失业人员给予全额补贴。按照职业技能标准和企业需求,以取得培训结业证书和职业技能鉴定资格证书为标准,有的放矢开展培训。

  五、培训补助资金的分配方式

  补助时间3个月,按照培训对象10元/人·天给予生活费补助。培训期间按照200元/人的标准给予企业实习指导老师报酬、水、电、耗材等补助,按照30元/人·天(时间35天)补助培训机构用于理论教师报酬、教学资料、鉴定费用等相关支出。

  六、培训资金拨付程序及资金渠道

  超出培训项目补助资金标准的部分向县人力资源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直接申请培训资金补助(由县财政局从筹集的非部门专项培训资金中解决)经培训项目主管部门和县人力资源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审查培训补助对象并公示无误后,由县职教中心按照县人力资源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制定的培训方案向县人力社保局、农委等项目主管部门申请资金补助。送县财政局审核并报县政府审批同意,再将培训补助直接拨付给县职教中心(县职教中心按分配方式确定的金额将资金拨付给企业,新入园农民工生活补助由企业兑现落实)

  农民技能培训方案 13

  根据《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xx年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任务申报准备工作的紧急通知》(农办财[20xx]23号),农业部、财政部《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项目管理办法》(农科教发[20xx]2号)和《中央财政新型农民科技培训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财农[20xx]349号)要求,结合我省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围绕主导产业、培训专业农民、进村办班指导、发展一村一品”的总体要求,采取政府买单到村、培训落实到人、机构招标确定、过程规范管理的管理机制,围绕主导和优势产业,以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专业农民以及种养业能手、科技带头人、农村经纪人和农业专业合作组织领办人等农村实用人才为重点,以村为基本实施单元,开展农业生产技能和相关知识培训,提高广大农民的生产能力和经营水平,为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

  二、目标任务

  (一)按需培训,通过集中培训、现场指导、技术服务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培训,原则上集中培训时间累计不得少于15天,每天集中授课不少于3个小时,现场指导不少于15次。项目村技术到位率和覆盖率达到95%以上。

  (二)通过培训项目实施,在培训示范村培养不少于40个从事主导产业的专业农民,使其掌握从事主导产业的生产技术要领,达到绿色证书岗位规范的要求,专业农户的产量和产值比前三年平均水平分别增加10%以上,纯收入增加5%以上。同时重点培养2-3名种养业能手、科技带头人、农村经纪人和专业合作社组织领办人等农村实用人才,使其掌握从事主导产业的生产技术要领,收入水平有明显提高。

  (三)通过项目示范带动,推进培训示范村“一村一品”发展,整村产业特色更加突出,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比重逐步增加,农村经合组织得以进一步壮大。

  三、实施范围

  在全省21个市州的30个县的`1500个村实施全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每个行政村中央财政补助资金1.5万元,共计补助2250万元;在全省8个市的8个县的180个村实施省级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每个行政村省级财政补助资金1.5万元,共计补助270万元。

  项目实施县确定原则:一是产业特色突出,有一定的发展基础,专业化生产、产业化经营水平高,或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二是农民积极性较高,有强烈的培训需求;三是当地领导重视,在执行项目过程中无不良记录。

  项目示范村确定原则:一是本村领导得力,农民有强烈的培训需求;二是有一定产业发展基础,原则上一个示范村确定一个主导产业进行培训;三是有组织农民参加培训的场地和必要设施。

  四、实施内容

  (一)确定培训重点和内容。按照综合培训、按需培训的思路,在培训内容上,各村根据本村的主导产业发展实际,提出培训内容和培训要求,培训机构必须按照村里的培训要求开展培训工作,重点培训专业农民从事主导产业的产前、产中、产后的生产技能和标准化生产、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以及生态环境、经营管理、政策法规等内容。在培训产业上,重点开展以突出农民增收为重点的专业培训,主要培训粮油、蔬菜、水果、茶叶、食用菌、生猪、山羊、家禽、獭兔、水产养殖等产业及加工业技术知识。在单项产业上,培训内容要落实到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在公共知识上,普遍开展农业政策、法律常识、农户经营和市场信息等知识培训。

  (二)确定培训机构。充分依靠各级各类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单位,积极参与农民科技培训工作。根据《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项目管理办法》,组织有关专家,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招标确定培训机构。项目县农业部门与招标确定的培训机构签订项目实施合同,明确培训任务和培训要求。培训机构要按照项目管理要求,严格执行培训合同,明确法人责任,建立管理制度,制定培训计划,落实培训对象,采用正规教材,优化培训方法。通过内选外聘,确定培训教师,落实指导教师,做到培训教师分片包干,指导教师进村入户。此外,充分依托市州农科所的科技推广力量,每个农科所在本市州内确定不少于5个村作为培训示范村。

  (三)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在培训方法上,采取集中培训、现场指导和技术服务等方式相结合开展。集中培训采取“五个一”培训模式,即“免费发给农民一张培训记录卡、一本公共知识手册、一本技术手册、一张明白纸,在每个培训点配送一张生产技术光盘”。在培训时间上,对40名骨干专业农民每年集中培训不少于15天,每天集中授课不少于3小时,开展现场指导和技术服务不少于15次。对周边辐射农民主要采取明白纸和远程培训等手段灵活开展。

  (四)实行培训卡管理。为加强培训工作考核,各地要对每个参训骨干农民发放培训记录卡,记录培训工作开展真实情况。记录卡要记载受训人基本情况(姓名、住址、生产规模等)和培训记录。培训机构要在每次给农民集中培训或入户分散指导后,在记录卡上记载培训情况(包括培训内容、培训时间、培训地点等),培训机构和农民双方签字认可。培训记录是农业行政部门检查验收培训工作落实情况的主要依据,参训骨干农民要妥善保管(培训记录卡参照格式见附件2-1)。

  五、实施步骤

  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筹备阶段。从20xx年1月底到20xx年3月。确定项目实施县和示范村,制定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实施方案,编制分村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方案、编印技术资料和举行启动仪式等。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从20xx年4月初到20xx年11月底。开展集中培训、现场指导和技术服务,进行项目跟踪检查指导等。

  第三阶段:总结验收阶段。20xx年12月。自下而上进行项目总结,形成总结报告。组织项目验收,形成验收总结报告。

  六、资金使用

  每个培训示范村由中央财政或省级财政补助1.5万元,补助资金主要用于购买教学培训耗材、教师补贴、交通费、购买和编印培训资料、购买培训证书等,不得用于培训单位的基本建设、培训条件建设等开支。

  七、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职责明确、分级负责的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实施的管理机制,一级对一级负责,逐级落实责任。项目县要成立由分管领导任组长,农业、财政、畜牧、水产等单位负责人参加的工作协调小组,加强对培训工作的领导和协调。协调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农业局,具体负责项目日常管理工作。

  (二)招标确定培训机构。项目县农业、财政主管部门要根据示范村的培训需求,组织有关专家,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招标确定培训机构。各级各类农业院校和教育培训机构、农业科研院所和技术推广服务机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都可以根据自身的技术力量和培训条件,向县级项目办公室申请承担培训任务。项目县农业部门须与招标确定的培训机构签订项目实施合同,明确培训任务和培训要求。培训机构报省、市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三)加强培训监管。各级农业、财政主管部门要加强项目监督检查,保证培训质量和效果。建立行政领导责任人制度,分级负责,明确职责。培训项目实行管培分离。县项目办公室要对基本学员登记注册,发放培训卡,记录培训时间、培训内容和培训教师。各培训机构要建立培训台账,写明每次办班时间、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参加培训人员及培训教师。各级农业部门要建立项目公示平台,跟踪培训工作实施情况,并公布举报电话,接受社会监督。省农业厅监督举报电话:。

  (四)规范资金管理。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补助资金实行县级财政报账制管理。培训机构培训结束后,凭培训台账和县项目办公室出具的检查验收合格证明,到县级财政部门报账。补助资金使用范围严格按照《中央财政新型农民科技培训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要求执行。各级财政部门要积极安排新型农民科技培训资金,不断加大农业科技培训投入力度,扩大培训规模。项目市(州)、县财政部门应合理安排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项目工作经费。

  (五)严格检查验收。项目县农业部门要采取实地考察、走访农民等方式,对每个培训示范村进行检查验收,核实培训工作的开展情况,了解农民的满意程度。省、市两级农业、财政部门要加强培训工作抽查。对培训质量存在严重问题、弄虚作假、挤占挪用套取财政资金的培训单位,要严肃查处,并追究相关责任。

  农民技能培训方案 14

  为进一步规范阳光工程的实施,推动我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的健康顺利进行,确保培训质量和就业效果,根据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指导小组《关于在全省开展阳光工程规范管理年活动的通知》(豫阳光组[2005]3号)文件及市有关会议精神,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中央一号文件和省、市农村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工作会议精神,以农村富裕劳动力为对象,以职业技能培训为重点,以就业为目标,坚持“政府推动,学校主办,部门监管,农民受益”的原则,通过整合全县培训资源和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就业水平,努力促进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和城镇转移,促进农民增收,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

  二、任务与目标

  今年市下达给我县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任务为职业技能培训2200人,引导性培训4400人。通过宣传发动、精心组织、认真培训、严格监管,实现培训结业率达到100%,就业率达到90%以上,就业人员月工资省外700元以上,省内500元以上,合同期限在6个月以上的目标。

  三、活动的主要内容

  开展阳光工程规范管理年活动的总体要求是: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实施阳光工程的有关文件精神,建立健全各项工作制度,进一步规范阳光工程的实施,切实加强对阳光工程项目管理,确保农民受益。具体讲就是“建立五项制度,规范七项工作,实现两个确保。”

  1、建立五项制度:

  一是公示制度。县阳光工程办公室要向农民公布培训单位名称、培训任务、培训专业、培训时间、收费标准、政府补贴、就业去向、联系电话等内容,并公布举报电话,接受社会监督。

  二是“第一节课”制度。在培训班开班的第一节课上,县阳光工程办公室的负责同志要到班上检查招生简章,核实学员身份,讲解职业技能培训的重要性和实施阳光工程的重要意义,并将培训券直接发放到农民手上,告知培训券的金额,介绍培训券的使用方法。

  三是台帐制度。各承担培训任务的机构必须建立健全农民的培训转移台帐,台帐必须写明学员姓名、年龄、身份证号、家庭住址、培训专业、培训时间、补助金额、收费情况、就业单位、联系方式等,培训单位法人代表对台帐的真实性负责。

  四是培训工作月报制度。各培训基地按月统计培训和转移名单,于每月3日前向县阳光工程办公室上报培训和转移人数,县阳光工程办公室于每月5日前向市阳光工程办公室上报。

  五是检查验收制度。县阳光工程办公室要对每个培训单位的每个班次进行检查核实,每个班次结束时,要到培训班进行核查,了解培训和就业情况,对后续就业的学员,要采取就业跟踪或深入农户的形式,了解转移就业情况。对各班次的核查人数比例原则上不低于学员总数的5%,并对检查验收合格单位出具检查验收合格报告。

  2、规范七项工作:

  一是规范培训对象。培训对象必须具有农村户口,年龄在16周岁以上,且在农业生产第一线从事劳动的劳动力或普通初、高中毕业回乡青年。

  二是规范培训时间。培训时间不低于15天,原则上不高于90天,个别专业和工种,培训时间确需延长的,也不能超过半年时间。

  三是规范培训内容。职业技能培训内容必须满足用人单位的需要,必须符合非农产业相关岗位对从业人员基本技能的要求。在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的同时,还必须开展引导性培训。

  四是规范资金的使用。对不同培训时间、不同工种要实行不同的补助标准。培训资金全省统一采用培训券的形式发放,发放培训券要登记造册,并有学员签名。培训券在学员结业时方交给培训机构抵交学费。培训机构兑付现金,除提供培训券外,还应提供农民考核合格证明、收费凭证和检查验收合格报告等材料,经审核无误,方可拨付。

  五是规范培训基地的认定。认定前要发布公告,只要是合法的培训机构,认定申请就要受理,要组织由阳光工程成员单位参加的具有广泛代表性的认定委员会开展认定工作。

  3、实现“两个确保”:

  一是确保培训质量。培训质量是关系到受训农民能否实现稳定就业、增加务工收入的关键因素,各培训基地不仅要保证培训任务的完成,还要保证受训农民真正掌握一技之长,培训结业率要达到100%;受训农民所学的专业必须同就业岗位一致,且市场需求量大,有一定技术含量,就业前景好;所学内容要满足用人单位需要,还要符合相关岗位对从业人员的基本技能的要求,满足受训农民未来发展要;对受训农民不仅要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还要开展以基本权益保护、法律法规、城市生活常识、寻找就业岗位知识的引导性培训。各培训机构要增强品牌意识,打造知名劳务品牌。对于敷衍应付,达不到规定的学习时间或不能使学员掌握一技之长的一律不能享受培训补贴,否则,按套取资金查处。

  二是确保就业效果。就业效果是衡量阳光工程实施的核心指标之一,也是扩大阳光工程社会影响的'关键所在。各培训机构不仅要保证受训学员转移就业率达到90%,还要保证学员的就业单位用工规范、职业稳定、工资收入高、就业环境好,省外单位月工资不低于700元,省内单位月工资不低于500元,劳务合同期不低于6个月。

  四、主要措施

  1、加强领导。开展阳光工程规范管理年活动,政策性强,工作环节多,意义重大。为切实加强对该项工作的领导,县成立“滑县阳光工程规范管理年活动领导小组”:组长:xx(农业局党委书记、局长)副组长:xx(农业局副局长)成员:xx

  2、广泛宣传。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站以及阳光工程服务大厅等向广大农民、培训机构和社会各界广泛宣传开展阳光工程规范管理年活动的重要意义和有关政策,使广大农民、培训机构和社会各界了解规范管理年活动,参与规范管理年活动,支持规范管理年活动。

  3、搞好培训。结合省、市阳光工程项目管理培训班的举办,县阳光工程办公室将重点对培训机构负责人开展规范管理有关政策制度的培训,使其掌握阳光工程实施有关政策和工作制度,树立“向规范要成效、向管理要成效”的思想观念,自觉执行阳光工程实施的有关政策和工作制度。

  4、加强督查。组织相关部门对阳光工程的实施工作不定期开展督导检查,并借助《河南省阳光工程项目管理系统》对培训机构上报完成的培训转移情况逐批进行核查,一旦发现问题,立即调查处理,要更多的采取明查暗访、随机抽样、直接走访学员或学员家庭等方式进行核查,及时通报督查结果。

  5、严格奖惩。对于培训转移工作中弄虚作假、操作不规范的培训机构,要通报批评,并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问题严重的,要取消承担阳光工程项目的资格,开展工作好的培训机构要进行表彰奖励。

  农民技能培训方案 15

  一、指导思想与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省、市、县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现代农业为重点的总体目标任务,对广大农业劳动力开展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培训,努力提高广大的科学素质和务农本领,促进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

  (二)目标任务

  全镇20xx年农业实用技术6329人。每位受训农民接受两次以上集中培训,让受训农民每人掌握1-2项农业实用技术,使全镇务农劳动力运用现代农业科技能力明显提高。

  二、培训方式与实施步骤

  (一)培训方式

  由培训单位镇农技站根据地方特色产业和农民实际需求,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制定培训内容,由村根据自身产业发展需要,自主选择具体培训内容。镇农技站根据各村需要,进村组织培训、发放技术资料等,实施面对面、手把手培训;运用农村党员远程教育网络送科技下乡等多种形式开展培训。每个培训活动形成一张培训现场图片资料。

  (二)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xx年元月到20xx年1月10日前召开相关工作会议,落实培训任务;制定并上报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实施方案、拟定新培训菜单;落实培训人员;编印技术资料、明白纸等。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从20xx年2月到20xx年9月底。围绕农时关键季节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推广应用农业新技术、新知识和新模式。同时进行培训监督检查指导和组织现场交流等。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xx年10月。按照相关培训管理办法进行总结,自下而上逐级报告,开展绩效评价,进行项目验收和检查,形成验收。

  三、组织实施与工作机制

  (一)组织实施

  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坚持“政府推动、部门实施、任务到村、加强监管”的原则组织实施。

  1、分解培训任务。镇党委政府按照县下达我镇农业实用技术培训总体任务和要求,根据各村劳动力实际情况,将培训任务分解到各村(居),各村(居)要根据本地实际,将培训任务分解到社,确定每村培训人数。培训任务注重向地方特色产业和“一村一品特色村倾斜。

  2、开出培训新菜单,确定培训内容。结合地方实际,根据全镇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发展需要,围绕“一村一品”和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确定培训内容,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由镇农技站提供培训内容,供各村农民选择,最终由农民确定培训内容及专业。

  3、农技站根据各村所选培训内容,进村开展面对面、手把手的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培训结束后农技站成员要加强跟踪服务指导。培训围绕春耕生产、夏收夏种、秋收秋种和统防统治等农时关键季节开展培训和指导服务,在9月底前完成。

  (二)工作机制

  镇政府主要负责全镇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的组织领导、综合协调、检查监督、宣传发动等工作;农技站负责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的具体实施,包括实施方案制定、开展技术培训、培训的全程管理等,并协助政府做好监督检查、绩效评价等工作。实施五项制度:

  1、实行行政主管部门首长负责制。成立镇农民培训工程领导小组,实行组长负责制,定期召集成员单位负责人研究和解决农民培训工作中重大问题和决策。镇农技站作为牵头单位,一把手亲自负责培训工作。

  2、实行检查监督与验收制度。镇农技站对全镇的培训情况进行半年一次全面检查监督,重点监督培训开展情况及项目资金的使用,确保财政补助资金足额用于农民培训。12月底进行总体验收,并形成验收报告上报。对通过检查验收并取得优秀成绩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对不合格的单位和个人要取消培训资格,通报批评,并按照培训合同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

  根据县委、县政府实施新一轮农村实事工程要求,镇政府把农民培训工作纳入各村(居)目标管理考核内容。镇农技站负责实施工作的'组织协调和具体管理,建立行政领导责任人制度,签订任务,明确职责,一级向一级负责,逐级落实责任。强化政府的领导责任,加强相关部门的配合与协调,形成全力。政府要加大投入,加强农民科技培训体系和手段建设,保障农业实用技术培训有效实施。

  (二)强化监管

  建立政府、农技站、培训人员的工作目标责任制,明确责权,层层落实,强化培训的监督检查;镇政府通过电话联系和实地检查等方式对培训质量进行督查;建立和完善培训工作绩效评价机制,对培训工作开展好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和奖励,对绩效差的单位和个人实行批评。加强培训人员管理与考核,实行挂牌服务,向农民发放联系监督卡,全程接受农民的监督,将农民满意度和跟踪服务作为考核培训人员工作业绩的主要指标。

  农民技能培训方案 16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全省农村工作会议、《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20xx年实施33项民生工程的通知》(皖政〔20xx〕25号)和《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意见》(皖政办〔20xx〕42号)精神,围绕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五大示范行动”实施,以需求为导向,以提升农民综合素质、职业技能和创业发展能力为核心,建立教育培训、认定管理和政策扶持“三位一体”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制度体系,着力培养一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为推进农业绿色发展、转型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提供有力支撑。

  (二)目标任务

  20xx年,全省计划培训5万人。

  1.职业农民培训4万人。培训生产经营型职业农民2万人、专业技能型职业农民0.5万人、专业服务型职业农民1.5万人。对培训合格者颁发《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证书》,对培训合格并经认定的生产经营型职业农民颁发《新型职业农民证书》;培训合格率达到90%以上,认定并颁发《新型职业农民证书》率达到60%以上。

  2.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产品电商人才(以下简称“电商人才”)培训1万人。培训合格率达到90%以上,对培训合格者颁发《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证书》。

  (三)奖补标准

  新型农民(职业)培训,省级以上奖补资金实行直补培训机构的办法,具体奖补标准是:生产经营型职业农民培训按人均3000元、专业技能型和专业服务型职业农民培训均按人均1000元,电商人才培训按人均2000元。奖补资金的具体拨付、使用和管理要求,由省财政厅、省农委另行制定项目资金管理办法。各市、县要统筹安排工作经费,支持新型农民(职业)培训工作。

  (四)实施范围

  20xx年新型农民(职业)培训项目在全省各县(市、区)(以下简称“县”)、省直有关单位实施。其中专业服务型的“农机服务人员”培训任务中有2000人由省农机局统筹安排,芜湖市农委组织实施,各县农委负责对象遴选推荐和后续管理服务工作。各市将培训任务向贫困县和省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示范县倾斜,各县将美丽乡村中心村、贫困村列为新型职业农民重点培训范围。

  二、重点工作

  (一)确定培训对象

  1.职业农民培训。职业农民培训主要分为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和专业服务型三类。生产经营型主要培训种养大户、家庭农场主、农民合作社骨干等;专业技能型主要培训农业工人、农业雇员等;专业服务型主要培训农机服务人员、统防统治植保员、村级动物防疫员。培训对象遴选条件:长期稳定从事农业、培训需求和愿望迫切、初中以上文化、年龄不超过60周岁,其中生产经营型职业农民培训对象的家庭人均纯收入为本县农民人均纯收入2倍以上且产业达到一定规模。培训对象遴选遵循立足产业、农民自愿的原则,由县农委按照个人申请、村委推荐、乡镇初审、县农委确定的程序择优确定。20xx——20xx年已培训的职业农民今年不再培训。

  2.电商人才培训。主要培训种养大户、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企业中,从事农产品电子商务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以及返乡农民工、大中专毕业生和退伍军人等。培训对象遴选条件:已开展或有开展农产品电子商务愿望、年龄原则上不超过50周岁、有电脑和智能手机应用基础。培训对象遴选由县农委按照职业农民遴选程序择优确定。电商人才与职业农民培训对象当年不得重复。

  (二)遴选培训机构

  培训机构条件: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农民培训资质(办学许可或培训、推广职能),必要的培训场所、专业教师、现代教学设备和实践实训基地,具备与培训内容相适应的培训能力和跟踪服务能力等。培训机构由项目县农委会同县财政局采取符合规范的方式遴选,并报省农委备案。每县承担培训任务的培训机构不得超过6个。项目县农委要与承担任务的培训机构签订培训合同。

  (三)明确培训内容

  按照农业部推介发布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规范》要求,科学安排培训内容和课程,培训内容要符合当地现代农业发展需要,广泛征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训需求,鼓励采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点单式”培训。培训内容分为公共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两部分。

  1.职业农民培训。公共基础课,重点培训新型职业农民素养、涉农政策法规、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建设、农业生态环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产品品牌化经营、市场营销、“互联网+”农业、现代农业经营与管理等内容。专业技能课,重点培训农业绿色增产增效攻关模式、良种良法配套、农信农机农艺融合、一控两减三基本、农业标准化生产、农产品储藏保鲜加工等技术技能。

  2.电商人才培训。公共基础课,参照职业农民培训内容安排。专业课,重点培训农产品电子商务知识、网络店铺建设、产品包装、客户服务、网络店铺营销等内容。

  (四)规范培训方式

  1.职业农民培训。实行分类型、分专业、分阶段、参与式、重实训、强服务的培训方式。生产经营型职业农民培训时间累计不少于15天,专业技能型和专业服务型职业农民培训时间累计不少于7天。为提高培训效果,原则上每期培训班不超过50人;结合农业生产周期、农时季节和农民对技术需求等,分时段培训,每段培训时间不超过2天;注重实践技能操作,理论课和实践课时间按1:2安排;做到系统知识培训与跟踪指导服务相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传统培训方式与现代培训手段相结合。

  2.电商人才培训。培训时间累计不少于7天,其中理论和实际操作培训5天、参观学习2天。做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提高学员的参与性、互动性和实效性。

  (五)做好考试考核和认定发证工作

  培训结束后,培训机构采取理论考试和实践考核相结合方式,对学员进行考核,考核结果报县农委审定。对考核合格者,由培训机构颁发《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证书》。对培训合格的生产经营型职业农民,按照省农委皖农科〔 20xx〕125号文件要求,进行新型职业农民认定,颁发《新型职业农民证书》。对培训合格的专业技能型和专业服务型职业农民、电商人才进行统计造册。

  三、建立政策机制

  各级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研究制定促进新型农民培训项目建设的优惠政策,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力度。各地要建立健全新型职业农民政策扶持制度,充分利用现有政策,积极出台新的.政策,加大对新型职业农民的扶持,重点在土地流转、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金融信贷、补贴、保险、产业扶持等方面给予倾斜,支持新型职业农民创办各类经营实体。建立农技人员跟踪联系服务职业农民制度,将职业农民培训对象遴选为基层农技推广补助项目的科技示范户,实行农技人员与其对接服务。跟踪服务生产经营型职业农民为3年,专业技能型和专业服务型职业农民、电商人才均为1年,其中电商人才的跟踪服务由相关培训机构和学员所在县农委负责落实,实行培训教师与学员所在县农技人员双联系。探索建立贫困县职业农民示范带动机制,鼓励生产经营型职业农民每人结对帮扶一个同产业的贫困户。探索职业农民养老保险办法,推动职业农民保障机制建立。探索建立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与中、高职学历教育、农业职业技能鉴定和农村实用人才培养相衔接机制,提升新型职业农民综合素质。

  四、建立审核机制

  3月底前,省农委组织力量对各市和省直管县申报20xx年新型农民培训任务情况进行全面审核,确定培训任务后下达各市,由各市及时将培训任务下达到所属县。各县根据下达的培训任务,尽早启动培训工作,按时保质保量完成任务。

  五、建立实施机制

  各地按照立足产业、政府主导、多方参与、注重实效的原则,组织实施新型农民培训项目,按照以下步骤有序推进实施。

  (一)精心制定方案(3月中旬前)。一是制定实施方案。各地按照《20xx年新型农民(职业)培训实施办法》要求,结合本地实际,及时分解落实培训任务,认真制定整体实施方案,明确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重点工作、进度安排和保障措施等。各市、县实施方案报省农委、省财政厅备案。二是制定分专业培训方案。由县农委牵头组织农广校等培训机构和产业专家等共同制定分专业培训方案。方案要按规定时间(15天或7天)和分阶段(7次或3次)培训要求制定(电商人才培训、芜湖市承担的全省农机服务人员培训可不分阶段),主要反映每期培训班的培训机构及培训具体时间、地点、内容、形式和工作要求等内容,以便培训机构实施。方案要按照农业部推介发布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规范》,围绕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结合职业农民特点和生产经营需要科学制定。各县分专业培训方案及培训机构承担任务情况报省农委备案。三是制定教学管理方案。培训机构根据专业培训方案,制定每期培训班教学管理方案。方案主要反映组织领导、学员名单、教学计划、培训管理及后勤服务等方面的内容,报经县农委批复后实施,做到“一班一案”。

  (二)认真开展培训(3月中旬至11月中旬)。培训机构严格按照整体实施方案、分专业培训方案和教学管理方案开展培训,严把培训时间和质量关,提高培训质量。遴选专业理论水平高、实践经验和教学经验丰富、语言表达能力强、深受农民欢迎的专家、教授、农技推广人员,以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优秀管理和技术人才、优秀农村实用人才为授课教师,每期培训班至少聘请1名以上的省级专家。电商人才培训师资主要聘请省农产品电子商务培训讲师团成员,并根据需要扩大聘请师资范围。认真选择教材,并保证参训学员人手一套省级以上统编教材(公共课教材10种以上和专业技能课教材3-5种)。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化手段开展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每期培训班建立5项制度:即班主任制度(每班确定一名班主任,负责日常管理工作);第一堂课制度(每期培训班县农委安排人员上第一堂课,宣讲政策,并了解培训机构培训工作安排和学员需求等情况);学员培训考勤制度(实行学员每天签到);满意度调查制度(每期培训班最后一堂课,县农委安排人员组织学员开展满意度评价,了解培训实施效果),培训台账制度(建立培训台账、培训过程影像资料等培训档案)。

  (三)抓好认定服务(11月底前)。培训结束后,各县按照要求,开展生产经营型职业农民认定工作,并为新型职业农民建立档案(相关信息录入信息管理系统),落实跟踪联系服务和扶持政策。

  (四)做好总结工作(12月)。各市、县农委在项目验收基础上,认真做好总结工作,并按照省农委、省财政厅关于绩效评价的部署和要求,对年度项目实施情况进行自查自评。

  六、建立资金拨付和监督机制

  省财政厅会同省农委按照项目目标任务,及时将项目资金拨付到各市及项目县,各项目县按照省财政厅和省农委制定的项目资金管理办法(待定)规定要求,将项目资金拨付到培训机构。

  各地要建立严密的审核制度和透明的资金拨付制度,项目资金实行专款专用,坚决杜绝“挤、占、腾、挪”项目资金现象,建立项目县项目资金审计制度,切实把民生资金用好用出效益。

  七、建立验收机制

  各县农委要加强项目管理,及时进行验收。培训机构在完成培训任务后,及时向县农委提出验收申请,各县农委会同财政部门按照有关要求组织验收,对验收合格的出具验收报告,对存在问题的待整改后再验收,直至合格。各市农委要会同财政局加大对所辖县的指导服务和督查力度。省农委会同省财政厅进行抽查或复验,并将抽查或复验结果及时通报全省,对验收不合格的项目不予奖补或将已拨付项目资金追回。

  八、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地要高度重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认真贯彻落实皖政办〔20xx〕42号文件精神,充分发挥领导小组议事协调作用,强化工作落实。各级农委要发挥牵头作用,主动与财政等部门及机构单列的畜牧、水产、农机等涉农部门协调沟通,加强委内科教、市场信息、合作经济指导、农技推广等相关单位的统筹协调,明确职责分工,共同做好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

  (二)提高培训质量。注重整合资源,充分利用各级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涉农院校、农技推广机构、农业科研院所、农垦等公益性教育培训资源,积极开发利用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农业园区等社会化教育培训资源。抓好培训机构遴选与管理,确保培训机构具备适应培训要求的条件和能力。建立省市县新型农民(职业)培训师资库,实行优质师资资源共享,鼓励吸纳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本地专家和种植、经营能手参与授课。建立培训机构与师资评价及退出机制,将受训农民的满意度,作为培训机构、培训效果的重要依据和参考,保障培训质量。建立以部、省统编教材为主,其他正规出版教材和地方编印教材为补充的教材使用格局,保障教材质量。鼓励支持培训机构将实训基地建设与国家和省现代农业示范区、农业科技创新与集成示范基地、农民田间学校、农民合作社人才培养实训基地、农业企业基地等结合,确保每个专业建立一个实训基地,增强实践实训能力。

  (三)强化监管评价。各市、县农委会同财政部门明确工作责任,落实管理措施,强化过程督导和监管,确保政策落实到位。各市对项目县、项目县对培训机构要加强指导和监管。建立学员培训质量随机抽检机制和培训现场暗访机制,并将抽检和暗访结果作为对培训机构考核的重要内容,对违反规定的培训机构,严肃处理,收回补助资金直至取消培训资格。各市、县农委要建立月报告制度,自20xx年4月起,每月2日前将培训进度情况报送省农委。省农委、省财政厅将按照民生工程实施要求,重点组织开展专项检查和年度绩效评价,绩效评价结果由省民生办通报各市。

  (四)做好宣传工作。各地要加强新型农民(职业)培训政策的宣传,充分利用网络、广播、电视、报刊等媒体及简报,宣传报道各地的成功做法和先进典型,营造新型农民(职业)培训的良好氛围。

  农民技能培训方案 17

  一、工作目标

  农民培训计划6600人,其中:农村实用人才培训3600人;农民转移就业技能培训3000人,转移农民就业2400人。

  二、工作措施

  (一)抓好培训体系建设。一是健全组织协调机构。调整县“千名干部当教员、十万农民提素质”工程活动领导小组,充分利用农民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平,分解落实工作职责和任务,努力形成全社会参与支持农民教育培训的强大合力。二是要抓好培训基地建设。进一步完善农民培训管理机制,加大对培训基地的管理力度,严格执行《县农民培训工作规范》和《县农民转移就业技能培训机构不良行为和黑名单记录制度》,定期公布定点培训地的培训合格率与转移就业率,对于一些培训程序不规范、培训质量欠佳、受训学员意见较大的定点培训机构将勒令停课整改,甚至取消培训资格。三是抓好培训信息平建设。充分利用“农民网”等信息平,促进培训与就业信息的有效对接,进一步提高培训就业率。

  (二)加强农村“两创”实用人才培训。其中,农村实用人才培训,主要以农村中的生产能手和乡村科技以及能工巧匠为培训对象,通过培训,提高其实用技能;农村创业人才培训,主要以农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龙头企业的领办者、行业协会带头人、家庭工业创办人、小企业经营主、农家乐经营主、农村经纪人等农村经营能人为培训对象,通过创业技能培训,带动更多的农民转移就业、增收致富。真正将这道“农民点菜、培训机构下厨、政府买单”的惠民大餐深入民心,培养出一大批新型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

  (三)继续加强农业专业技能培训。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形势下,按照发展高效生态现代农业、培育高素质新型农民的要求,注重农民文化素质的提高和农业专业技术的培训,开展全程式、系统性的农业专业技能培训,把新品种、新技术和新的经营方式及时传授给种养殖专业农户,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四)鼓励农民参加农学类成人学历教育,根据成人“双证制”教育培训的要求,适当延长培训时间,增加文化课学习内容,使参训学员同时获得相应学历,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和农业科技水平。

  (五)深入组织实施农民转移就业技能培训。农民转移就业技能培训主要面向农村富余劳动力、失地农民,开展以计算机、电工、电焊工、钳工、车工、育婴师、商品营业员、数控车工、机械维修、SYB(创业)等专业技能为主的理论课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培训,为富余劳动力、失地农民转移就业服务。按照我县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需要设置中长期培训专业,培训后考证率、就业率达到80%以上。抓好培训劳务品牌化,提高农民就业竞争力,瞄准对岗位技能要求较高的特殊工种开展战略型培训,适时、有重点的拓展一些有基础、有特色的行业工种,培训内容分类化,按照市场各行各业的.需求和企业需求,着力提高农民培训针对性,提升培训档次,促进农民就业。鼓励成职技校与杭州绿城集团订单式培训(石梁滑雪场员工培训),探索培训学校走进企业培训模式。

  (六)加强培训管理工作。整合现有培训学校的资源,以“上门服务、技能培训、政府买单”的市场化培训格局,充分调动各类培训学校的积极性。重点从规范培训标准、加强师资建设、提高学员动手能力和实际技能入手,推进培训从数量型向质量型的转变。同时进一步完善培训经费管理体制,充分发挥培训经费的激励作用,使有限的培训经费发挥最佳的经济效益。

  (七)突出特色,狠抓精品班培训。20xx年,我们将继续与大学、农林大学、省农科院等高等院校合作,拟举办“农业农村综合改革专题研修班”、 “农业管理干部现代农业发展知识更新培训班”、“村干部综合素质提升培训班”、“农家乐经营管理高级研修班”、“茶艺(茶道)中高级培训班”、“高级评茶员专题培训班”、“来料加工经纪人高级研修班”、“现代高效农业发展高级研修班”、“茶叶营销师”等精品培训班。

  三、主要工作安排

  1、三月上旬,分解落实培训任务,科学编制对乡镇(街道)目标责任制考核办法;三月上旬,与旅游局联合举办导游高级研修班;三月中旬,组织举办扶贫干部高级研修班。

  2、四月上旬,修编农民培训日常工作规范;四月上旬,组织举办农家乐经营业主高级研修班;四月下旬,组织举办村干部综合素质提升培训班。

  3、四月—11月中旬,指导七个山区乡镇开展专题培训;抓好日常培训管理,配合做好各培训班次的考试考核工作。

  4、五月上旬,组织举办现代高效农业发展高级研修班;5月中旬,组织举办骨干农民专业合作社长高级研修班。

  5、七月,开展农民培训工作半年度检查。

  6、7月中旬,茶艺(茶道)中级培训班。

  7、八月中旬,组织举办来料加工经纪人高级研修班。八月下旬,组织举办中级评茶员专题培训班。

  8、九月下旬,组织举办第二期新任村干部综合素质提升培训班。

  9、十月下旬,组织举办农业管理干部现代农业发展知识更新培训班。

  10、十一月中旬,组织举办农业农村综合改革专题研修班。

  11、十二月上旬,做好年度考核准备工作,迎接市级验收。

  农民技能培训方案 18

  一、指导思想

  按照“政府推动、部门实施、农民受益”的原则,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为核心,以普及农业先进技术和非农产业技能为重点,引导就业培训与创业培训相结合,务工培训与务农培训相结合,采取培训技术骨干、培养专业能人、培育示范典型、建设推广基地、普及科技成果等方法,通过办班培训、集中讲座、光盘学习、田间指导、技术承包、参观学习等形式,大力开展农民培训,全面提高全县农业科技水平和农民科技文化素质,转变传统农业发展方式,为加快推进统筹城乡发展和现代农业建设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

  二、目标任务

  全县农民大培训活动分为县、乡两级开展。全县共举办短期培训班160期次,其中:县级培训班20期次;乡镇级培训班140期次;开展基层巡回讲座600场次,制作电视专题节目、讲座50期次,制作发放光盘11000张,开展农村劳动力阳光培训150期次,开展农民职业技能培训10期次,组织参观学习20次。全县累计培训农民达到10万人次。

  三、培训对象

  培训对象主要包括:农民、农村基础党员干部、农村财务人员、基层农业技术人员、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管理人员、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管理人员等。

  四、培训内容

  全县农民大培训,要着眼于思想大解放、观念大更新,着眼于农业生产技术水平、非农产业技能、经营管理理念、信息获取手段和市场把握能力不断提升,重点抓好以下九个方面:

  (一)围绕统筹城乡发展,深入宣传统筹城乡发展的重大意义和各级党委、政府推进统筹城乡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包括农村宅基地流转、农村承包地管理、农民进城落户等方面。重点加强农民非农产业技能培训,大力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结合人力资源市场需求,加强农村劳动力二三产业职业技能培训,开展农村劳动力自主创业能力培训,积极引导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鼓励农村劳动力到外地务工、创业,推进农村居民向城镇转移。

  (二)围绕农业实用技术推广,抓好特色种养业新品种、新技术、新信息、植物病虫害防治、动物疫病防控等方面相关知识培训,特别要抓好包尖白菜种植、瘦肉型猪养殖等相关知识培训,提高农民生产能力和经营水平,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三)围绕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抓好农户分散生产与社会化大市场对接、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经纪人队伍建设、农产品市场建设、农产品流通等方面相关知识培训。

  (四)围绕加快龙头企业发展,抓好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发展、各级扶植政策、龙头带动作用、利益联合机制、农产品基地建设、打造产业链经济等方面相关知识培训。

  (五)围绕新民居建设,大力宣传新民居建设重大意义和各级党委、政府推进新民居建设的各项政策、措施。宣传各级新民居建设的规划、方案和各类新民居建设的模式、典型。鼓励引导广大农民群众积极参与新民居建设。

  (六)围绕农村综合配套改革,进一步抓好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农村社区资产股份合作制、农村资金专业合作社、农村财富积累机制、基层民主管理与创新等方面政策宣传,进一步提高农民的思想认识,推进农村综合配套改革,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七)围绕现代农业发展,重点抓好品牌农业、标准化生产、三品一标、农产品安全等方面相关知识培训。结合设施农业拓展工程,抓好先进适用农业保护地设施建设、设施蔬菜技术等方面相关知识培训。结合生态农业推广工程,抓好生态农业、循环农业、沼气建设、秸秆气化等方面相关知识培训。结合农业生产条件改善工程,抓好测土配方施肥、土地整理、中低产田改造、高标准农田建设等方面相关知识培训。

  (八)围绕农业服务体系发展,抓好基层农技推广员、村级农业技术推广员、村级动物防疫员、沼气物管员、基层监测员的知识更新培训,为农业生产服务体系提供人才支撑。

  (九)围绕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抓好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培训。

  五、培训形式

  (一)举办培训班。举办短期培训班,就单项专业知识、专业技术进行系统培训,让受训人员做到牢固掌握、熟练运用。

  (二)开展基层巡回讲座。在乡镇、村举办专题知识讲座,让受训人员掌握知识要点和技术要领。

  (三)开办电视专栏。在县电视台开办农民科技培训专栏,制作科技讲座、信息传播、典型示范、产品宣传等相关专题节目,扩大农业科技普及范围。

  (四)光盘教学。县、乡两级购买、制作光盘,下发到村和重点农户,通过观看光盘让受训人员掌握相关知识和技术。

  (五)现代远程培训。利用党建网、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农业信息网等网络,制作专题节目,相关信息、知识,达到培训目的`。

  (六)广播板报。主要利用村级广播和板报,结合当地主导产业和农时季节,有针对性地播放、刊登相关知识和技术,提高当地农民科技素质和农业生产科技水平。

  (七)典型示范。围绕培训内容,在各个方面大力培育典型,充分发挥典型带动作用。积极引导已有的龙头企业、种养大户、科技示范户等成功典型参与全县农民科技培训,充实师资力量。同时县、乡、村围绕相关产业,在种植、养殖、加工、销售等各个环节积极培育典型,依靠典型带动,充分调动广大农民信科技、学科技、用科技热情和积极性。

  (八)大篷车流动培训服务。县、乡成立农业科技服务大篷车,公开服务电话,为广大农民提供电话咨询和上门服务。

  (九)现场指导。县、乡农业主管部门安排农业技术人员或聘请农业专家深入田间地头,为广大农民开展现场技术指导。

  (十)技术承包。县、乡农业主管部门安排农业技术人员或聘请农业专家,对种植、养殖等重点场(户)开展技术承包服务。

  (十一)参观学习。县、乡、村三级要组织村干部、农民、龙头企业管理人员、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创办人员等到周边先进典型参观学习,开阔眼界、拓宽思路、灵通信息,学习新理念、新模式、新技术。

  六、时间安排

  全县农民大培训活动共分三个阶段:

  (一)准备阶段(年12月10日—年12月25日)。全面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包括制定方案、成立组织、制作计划、安排课程、组织师资、购制资料、确定场地等。

  (二)培训阶段(年11月26日—年5月31日)。县、乡、村三级全面开展各种形式的农民大培训活动,圆满完成各项培训任务。

  (三)总结阶段(年6月1日—年6月15日)。全面总结培训阶段开展的工作、取得的成效、存在的问题、收获的经验以及对今后开展农民科技培训工作的打算和建议。

  七、保证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县委、县政府成立由县委副书记刘志峰同志任组长,县委常委、副县长、农工委书记张耀武同志任副组长,县委农工委、农牧局、畜牧水产中心、林业局、人劳社保局、供销社、科技局、县委党校、司法局等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地点设在县委农工委,具体负责农民大培训活动各项具体工作的协调组织。各乡镇也要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全面开展全县农民大培训活动。

  (二)强化宣传发动。县直各有关部门要加大宣传发动力度,充分利用会议、广播、电视、报刊、标语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科技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中的重要作用,宣传开展农民科技培训活动的重大意义,宣传先进科技典型和工作典型,努力营造广大农民群众信科技、学科技、用科技、传科技的浓厚氛围。

  (三)强化培训力量。一方面,要制定培训计划,各乡镇和县直有关单位要按照县达培训任务,确定培训重点,制定具体方案,并于12月30日前报县农民大培训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另一方面,要完善培训档案。各乡镇和县直有关单位要根据自职能统一编印培训教材,建立培训档案(包括每个培训班次的培训安排、讲课材料、培训台账、现场全景照片)。同时,要整合培训资源。县直各有关部门要整合现有教室、场地、设施等培训资源,使其充分发挥作用,达到大培训活动标准。

【农民技能培训方案】相关文章:

农民工技能培训方案-培训方案04-01

农民工技能培训方案03-28

农民培训方案07-02

技能培训方案02-01

讲师技能培训方案-培训方案04-01

护理技能培训方案-培训方案04-01

技能培训方案范文-培训方案04-01

就业技能培训方案-培训方案04-01

业务技能培训方案-培训方案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