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毕业论文

古代文学教学应重视古今情感沟通

时间:2022-09-30 14:26:39 古代文学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古代文学教学应重视古今情感沟通

  摘 要 古代作家与今人心灵有很多共通之处,我们在古代文学的教学中应重视古今的情感沟通。教师应致力于展现出古代文学作品所蕴含的普适“人性”,同时引导学生置身于古人的情境当中,去感受其心灵,由此激发学生对古代文学的兴趣。

古代文学教学应重视古今情感沟通

  关键词 古代文学 情感沟通 高等教育

  1 高校学生对古代文学课的情感隔膜

  在高校中文、文秘、对外汉语以及相关的一些专业中,学生对于文学类课程的兴趣并不相同。相较而言,学生更为喜爱现当代文学,对于古代文学则较为冷漠。之所以如此,原因有很多。比如说语言的艰深就是一大问题。与现当代文学相比,古代文学的语言是古汉语,即使是一些古代白话文学,也有难解之处。面对教材上密密麻麻的注释,学生常常视为畏途。

  不过,语言问题尚属表层,深层则在于当代大学生与古代文学之间的情感隔膜。古代的作品已经成了遥远的历史,即使所谓的近代文学,离我们也有百余年了。在不少学生看来,过往的东西,似乎早已经失去了生命力,已经成了僵死的东西,和今人没有多大关联了。既然有此心态,则不喜古代文学课也就理所当然了。

  2 教学中须重视古今情感沟通

  当然,这种观念并不正确。我们要让学生明白的是,古代文学的“古代”,只是说其产生在古代,但并不意味着它只属于古代。章培恒先生曾说:“就文学作品来说,它要在自己那个时期里感动读者,必须与当时的“历史地发生了变化的人的本性”相适应,这才能引起读者的共鸣。然而,如果它仅仅是或主要是与其中的那个时代所需要的、却不符合“人类本性”的内容相适应,那么,在那个时代过去以后,它的魅力也就在很大程度上甚或全部消失;如果它较多地与其中符合“人类本性”的内容相适应,那么,在那个时代过去以后,它仍能在一定程度上打动后世读者的心。”①

  此语甚为精辟。经典作品,其生命力绵延不绝,感动的并非是一时一地的读者。真正经典的文学,是属于任何时代的。而之所以如此,从根本上而言,就是因为古今人的情感有着深层的内在沟通。古今并非如楚河汉界,界限分明。时间可以走远,古今社会也会有很大不同,人类的政治理念、伦理道德、审美风尚等等,在不同的历史阶段,自会有极大的差异。但是,人类一些根本的东西是不会变化的,事实上我们今天的精神、文化与古代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简言之,古今人时代不同,但人心却有太多的共通之处。文学本为人学,古人在文学作品里所投注的种种情感,今日自然仍可以引起无数人的共鸣。

  既然如此,我们在古代文学的教学中,就应该有意识地联系当下,引导学生从自身出发,去体会古人笔下传达出的微妙情感,从而实现古今心灵的碰撞与融合。如果学生感到原来古人虽然已经远逝,但其心灵却与今天相通,则自然会慢慢消除掉对古代文学的隔膜,而产生亲切感。在课堂上,除了文学常识、字词意思、文学技巧的讲解,这一点其实也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

  3 教学实践中的两个方面

  一方面,对于教师来讲,应致力于展现出古代文学作品所蕴含的直至今天仍然与“人类本性”相适应的一面。如,对幸福爱情的赞美渴望,对失恋的痛苦忧伤,古代人有之,现代人也有。这确实是文学艺术反映人类情感永恒的主题。我们读《诗经》,类似作品比比皆是。《诗经・野有蔓草》写一位男子在野外偶遇一位女子,一见钟情:“野有蔓草,零露兮兮。有美一人,清扬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再如写恋爱中的烦恼的,《诗经・狡童》是一位姑娘与心爱的人呕气,气得吃不下饭:“彼狡童兮,不与我言兮。维子之故,使我不能餐兮!彼狡童兮,不与我食兮。维子之故,使我不能息兮! ”而《褰裳》中的女子却不买男人的帐:“子惠思我,褰裳涉溱。子不我思,岂无他人?狂童之狂也且!”这与今天并无不同。再如反映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这是古代作家作品里的一个重大主题,现代人在生活中也时常有此困惑。古代作家对大自然有着深厚的情感,他们寄情山水,赞美大自然,向往大自然。作为现代人,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生存竞争的激烈,我们又何尝不对孕育万物、千姿百态的大自然一往情深呢?由于社会的高速发展,我们今天的生活方式与以往已经有很大不同。在具体的讲解中,可以通过话语的转换,将古今打通。如《诗经・子衿》写一位女子焦急地等待心上人的到来:“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不嗣音”,即音信全无的意思。用今天的话讲,你人可以不来,可为什么不打个电话、发个短信,或者通过QQ、微信等发个消息呢?这样的语言,会一下子沟通古今,让学生感到古人和今人确实并没有心灵的阻隔,无非联系方法上古今有不同罢了。

  另一方面,教师又要让学生积极参与进来,置身于古人的情境当中,去感受其心灵。比如《战国策・苏秦始将连横》一篇,一般讲解无非是疏通字词、人物形象、语言艺术。但在此之外,我们其实可以将这篇文章当作一篇“求职记”,里面记述的是苏秦去秦国找工作碰壁的故事,可以给我们很多启发。苏秦坚韧不拔,值得肯定,起初秦王不为所动,苏秦并未灰心,又用言辞企图赢取秦王的好感。但是秦王仍然无动于衷。苏秦又一连上书十次,直到难以生存,才离秦而归。他的信念丝毫没有动摇,发愤读书一年,果然其“合纵”之术令赵王大悦。但另外一方面,苏秦开始为什么失败?原因在于其不能审时度势,当时秦国实力尚不足统一天下,是以没有采取苏秦的策略。也就是说,其找工作没有做到知己知彼,这又值得我们反思自己。如此解读,我们就会感同身受,感到这篇文字并不是死文字,而是和现实生活有很多相似之处,从此也能够得到很多启发。

  再如学习《楚辞》时,会涉及屈原的生平事迹,其自杀的结局是人尽皆知,而这一点也可以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因为大学生自杀在高校中时有发生,那么如何认识屈原的人生选择也有现实意义。可以让学生思考,如果你是屈原,也会有人生的挫折,那么你会怎么做?在课堂上,这个问题往往讨论的很热烈。有人认为可以随波逐流,有人认为可以到外国去。有人认为可以去“打游击”,保存实力,待东山再起,为楚国复仇。有人认为可以去做生意,做个陶朱公。无论如何,都可以有很多选择。然后教师可以交待清楚屈原为什么自杀:屈原是有人生其他选择的,但没有这样,而选择了投水自尽,一是他始终不放弃自己的理想,宁可为理想而献身,也决不中途变节;二是其深沉的爱国精神,他想过离开,但最终仍无法接受。他明知道楚国那么黑暗,政治是那么险恶,实际上也吃尽了苦头,但他不能离开灾难深重的祖国。深厚的爱国主义之情,感人至深。那么,除了以身殉自己的理想,就别无选择。同时,师生也会达到共识,即屈原的人生选择可敬,可以理解,但在当今又不能盲目效仿。在人生碰到挫折时,可以选择其他路途,不必像屈原那样殉道。这样经过化身屈原、为其出谋划策,有了代入感,屈原也就可亲可敬了,更能得到后世的尊敬与同情,学生与其人、其诗的距离也就拉近了。

  注释

  ① 章培恒,骆玉明.中国文学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18.

【古代文学教学应重视古今情感沟通】相关文章:

古代文学古今结合教学模式论文10-08

古代文学教学10-08

古代文学教学谈片10-01

浅谈古代文学的教学革新10-01

小学语文教育应重视对学生发展的终极关怀论文10-10

关于对比教学古代文学的论文10-08

中学古代文学教学思考的论文10-08

和谐教育与古代文学教学论文10-08

古代文学教学革新论文10-01

古代文学教学革新论文精选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