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中国古代文学史论文
学古代文学史专业的同学们,你们的毕业论文准备好了吗?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中国古代文学史论文,与你分享!
中国古代文学史论文【1】
浅谈孝道是中华文化的源头活水
内容摘要:孝道,是中华文化的重要元素,在中华文化中凸显本根性。
“本立而道生”;始于孝道的报恩精神;敬祖行孝,重视生命的价值,而求“久”的思想;“追孝于前”,滋生的“重史”意识,是中华民族及其文化永续不断、生生不息的源头活水。
“振兴中华”,应把 “孝道”这一优良文化传统美德发扬光大。
关 键 词:中华文化 永续不断 孝道 大因缘
作者简介:骆为荣,宜宾学院唐君毅研究所、四川思想家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唐君毅先生在1958年同牟宗三、徐复观、张君劢先生共同署名发表的《为中国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
宣言强调:“中国文化问题,有其世界的重要性。
我们姑不论中国为数千年文化历史,迄今未断绝之世界上之极少的国家之一,及十八世纪以前的欧洲人对中国文化的称美,与中国文化对于人类文化已有的贡献。
但无论如何,中国现有的近于全球四分之一的人口摆在眼前。
……中国问题早已化为世界的问题。
……而此问题之解决,实系于我们对中国文化之过去现在与将来有真实的认识”。
中国,是数千年来文化历史未中断的,世界上极少的国家之一。
悠悠中华文化,是世界上独特而灿烂的文化,在中国五千年文明中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对世界文化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中华文化,“亘古亘今”,一以贯之,连绵不断,始终在传承和发展,既不同于早已中断的古埃及、古波斯及小亚细亚文明,又因凸显“重德求善”之特征,而与“重智求真”的希腊文化和近代西方“科学文化”,形成鲜明对照,实为“世界奇观”。
中华文化能延续五千多年,仍生机勃勃的大因缘即最直接的原因和原动力,当属“孝道”。
“孝道”是中华文化数千年,没有中断而永续发展之源头活水。
一、“孝道”,事之本
“敬祖”与“尊天”,在中华文化体系中,是显具本根性的理念。
故流传之中华典籍有言:“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1],“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天地者,生之本也。
先祖者,类之本也。
……无天地,恶生?无生祖,恶出?”。
中国传统文化一个最基本、最核心的观念,就是尊天敬祖,所敬的祖,既是人,又是神(父配天,母配地);所尊的天,既是神,又是祖。
由“敬祖”观念推出的一个重要伦理范畴,是“孝”。
“孝”字,由老字头与孩子的子组成。
老头在上,孩子在下,上下相连,表血缘的延续承继关系,礼之以序,不可颠倒,也不能断失,不然则不为“孝”。
“孝亲敬祖”、“善事父母”,即是“孝道”。
“孝道”,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从传说中的尧舜时代起,就崇尚孝行;春秋以下,成为家庭伦理与社会道德生活之核心,人伦道德的基础,一切道德的根本,被奉为修身、处世、齐家、治国、平天下之宝。
故孙中山先生说:“孝是无所不适的道德”,历代有“百行孝为先”、“百善孝为尊”之说。
中华传统文化的主干与基础在儒学。
儒学始祖孔子曰:“夫孝,德之本也”。
儒学的核心是仁,而仁的根本也在孝。
因儒家仁的思想,是从爱亲即孝悌引申出来的。
儒家经典《论语》中就说:“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新儒学第二代宗师唐君毅先生在其《中国文化之精神价值》书中说:“对父母之自然之孝,亦为我与一切生命相感通之开始点。
或对一切人尽责任之开始点,一切仁心之流行之泉源与根本”。
中华文化属“重德求善”的文化类型,道德论压倒知识论。
在中华文化系统中,人伦几乎渗透各子系统,各学科门类多以其为出发点和归结点。
如国体和政体的理念,就是从伦理中引申出来的,即由“亲亲”导向“尊尊”,由“孝亲敬祖”导向“忠君爱国”,忠孝一体,进而形成中国古代政治学说的“以孝治天下”。
历史上诸王朝“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现在中国内地一些地方党政将“孝敬长辈”列为考核提拔干部的一项重要内容,受到社会各界广泛赞同。
“孝道”,在中华历史文化中,处处凸显其本根性,“孝亲,事之本也”。
“本立而道生”,中华文化因之而永续不断。
二、“孝道”与“报恩”精神
孝的意义在报恩,因感激孕育生命,“生吾之生”, 敬重、珍惜、关爱生命,而孝敬父母,回报父母养育之恩,“报本返始”,并推己及人,转恩兼爱,充量扩大。
敬孝爱家兼及爱国尽忠,协和天下万邦,达天地万物,至“天人合一”之境即和谐的最高境界。
如《孝经》所说:“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孟子所言:“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阳明所谓:“亲民者,达其天地万物一体之用也”。
这就是人从感激“生吾之生”的恩情,报恩所推演出来的宇宙万物和谐共存的“大家庭”中启示出来的“生态伦理”。
中华民族深谙此道,古圣先帝尧,就能由“亲亲”、家庭始,由近而远地团结天下人,达万邦和谐。
古典《尚书》就此赞尧曰:“克明峻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眭,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即是和谐)万邦”。
今日我们应更好地传承和传播此和谐之道,为“地球村”提供更多的精神营养。
人生在世,无论是谁,一生直接间接受恩于他者,实无量无限。
中国人对此特别看重,饮水思源,知恩图报,于父母、家庭、社会、国家,多存报恩之心,践行“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和“立身达人”。
人生降世,赤条条而来,空无所有,一切所有,初皆父母、他人、社会与自然界的“施与”,而知恩感恩报恩,此为人的本性,可能泯没,而毕竟不能断绝。
“知恩图报”,仍然是当今的一种普世伦理。
报恩之事,初在报其所直接感受他人对其之恩德,故报父母之恩必为报恩之始点,尽孝以感激和回报父母对自己的养育之恩。
依中国文化传统之说,人养子是为承宗祀,以尽孝,此为报父母恩之一方式。
另外继志述事,子承父志,“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亦是报父母恩之事。
二者,都是大孝。
做到二者,同时亦能实现民族文化历史之悠久。
报恩之义,联系过去与现在,个人、家庭、社会与国家,产生极大的民族凝聚力,有助于中华文明之稳定、承继与发展,也有利于“重德求善”民族精神的提升和民族文化的保存与延续。
唐君毅先生曾专门撰文《说中国人文中之报恩精神》,文中说:“报恩之道,则又不必只是我之还报于对我有恩者,而恒是我之转施恩德于此外此后人之‘转恩’,如以教养子女报父母对我之恩,以教学生报师恩。
此即足以成就人之先后代之生活之相续,以及文化历史之相续,亦即人生一切继往开来、承先启后之事业之本。
若无此报恩精神贯注,则人之先后代之生活,只有互相隔载,而无相续,一切继往开来、承先启后之事业,皆不能真实成就”。
又说:“凡承先启后,继往开来之事,皆是报恩”。
“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全国人民和世界友人,以人为本,倍加珍惜、关爱生命,对灾区伸出无私博爱的救援之手,施恩于灾区人民,大爱无疆。
灾区人民视为再生父母,感恩报恩,团结抗震,真情回报,如浴火凤凰再生,创下人间奇迹。
这是爱的力量,而“爱是感恩的集合”。
这也充分说明,始于“孝道”的感恩报恩精神,是中华民族及其文化虽遭天灾****而仍能延续不灭、生生不息的强大精神力量。
三、“孝道”与求“久”思想
国外有学者说,中国人以孝行天下,长期奉行“不孝有三,无后为大”,重多子多孙,因此历代虽迭遭天灾****,但是生殖繁多,人口旋即恢复,民族文化遂不断灭。
此说,讲了历史事实和中华文化不断灭之直接原因在于“孝道”,有一定道理,但尚未深入讲到中国学术思想中原有的种种自觉的人生观念,以使中华文化生命长久的求“久”之思想。
求“久”的思想,在中国极早的年代中已经提出,在周代的延续其宗祀求“江山”稳固长久中得以彰显,而“久”之哲学观念的正式提出,则在经典之《易经》、《中庸》中,所谓“可大可久”及“悠久成物”之观念。
《老子》中,尤重“天长地久”之观念。
由唐君毅先生执笔、牟宗三、徐复观、张君劢先生署名发表的《为中国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中指出:“中国文化是世界上唯一历史久而又自觉其久,并原于中国人之自觉的求其久,而后久的文化”,“中国整个民族文化之所以能久,则由于中国人之各种求久的思想。
这些思想,由古代的史官之记载与训诫,后来历史家所叙述的历代成败兴亡之故及哲学家指出久与不久之原理,而散布至中国之全民族,其内容是非常复杂丰富的”。
敬祖行孝,为存宗祀而生子孙,求生命之传承不绝;为承续祖宗遗志而立身行道,求文化之保存与延续,皆是重视生命的价值,求民族文化长久的求“久”思想。
这既是中华民族文化之生命能绵延长久而不坠的真谛所在,也是敬祖行孝显示的中华民族“上通千古,下通万世”的心量和追求“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之精神理想。
四、“孝道”与“重史”意识
“孝道”,倡行“修宗庙,敬祀事,教民追孝也”。
由此“追孝于前”的意识,必然滋生出尊重祖宗之训、尊重传统学术文化之历史意识,即重传统、重历史之“重史”意识。
孔子“三年不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之说,今人多不以为然,若连着孔子“信而好古”和“追迹三代”之说来看,孔子此说在强调承继父母祖宗的生命精神和孝道维系传统的特殊含义。
不轻易改变前辈的立身做人行事之规就是“孝”,揭示孝之精神在于强化历史的线性延续。
孔子“好古”而走向“重史”,而求知于历史。
孔子“追迹三代”,乃为保卫华夏文化之传统,续亡继绝,上承夏商周之文化,承前启后,功德无量。
尊重祖宗之训,当然即是尊重历史的“古训”,是“重史”意识之表征,也是把历史视作现实的借镜,以史为鉴,使上下、前后、古今相通,文脉相连,历史传统文化固不断裂。
同时此种意识,亦为民族凝聚之力量,使后辈更易了解和接受前辈之文化精神,消除“代沟”,进而促进民族融合。
“重史”,“古之帝王皆设史官”,故昔日中国史官特别发达。
历代史官多历史意识强,重史实,重历史文化之传承,重保存有价值之文化,以史为鉴,资政育人,勇于秉笔直书,太史公司马迁即为典范,千古流芳。
此亦为保存和延续中华文化,促进民族凝聚出了大力,功不可没。
由“孝道”推演出来的尊重历史文化传统“重史”之意识,是中国传统意识的基本特征之一,中华文化因此而有别于西方文化。
敬祖、尊天,尚人文、重史乘,构成中华文化精神之主动脉。
2009年是大儒先哲唐君毅、牟宗三先生百年冥寿之期,海内外对唐、牟二先生的各种凭吊、纪念活动,特别是香港中文大学为唐先生塑立铜像、召开纪念会、国际学术研讨会和举办纪念展等,即是此精神之表现,值得倡行。
“振兴中华”是今日中国人共同的心声,我们尤应发扬由孝而衍生之尊师尚贤兴教的传统文化精神,团结一心,继往开来。
孝是“对一切人尽责任之开始点,一切仁心流行之泉源与根本”。
孔子曰:“志在《春秋》,行在《孝经》”。
历代讲“百行孝为先”,中国汉代就讲“以孝治天下”。
当今社会,孝道仍具普世价值。
尊重历史文化传统,把倡行已久的“孝道”,从理论到实践进行再认识、再实践,正本清源,与时进退,“有益于人道人心”,关系家庭的和睦与幸福、民族的统一与兴衰、
国家的稳定与发展、社会的进步与和谐,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应“从我做起”,努力“立身行道”,让中华民族“孝道”这一优良文化传统美德发扬光大,代代相传,生生不息。
注释:
[1]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礼记·郊特牲》。
《荀子·礼论》。
《孟子·离娄上》。
《论语·学而》。
《孝经》。
《礼记·坊记》。
参考文献:
[1] 唐君毅:《中华人文与当前世界补编(一)》,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11月第1版。
陈德述:《儒学文化新论》,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05年10月第1版。
冯天瑜:《中国人文传统论略》,载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年10月出版《人文论丛》(1998年卷)。
中国古代文学史论文【2】
浅谈古代汉语教学与传统文化传承
【论文关键词】古代汉语教学 传统文化 传承
【论文摘 要】古代汉语教材中含有大量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有益营养,古代汉语教学活动和教学过程也存在大量的弘扬传统文化、培育民族精神的良好机会。
作为教师,应当充分利用好这个优势,想方设法,为提高学生人文素质、提升学生人生境界尽到自己应尽的责任。
古代汉语作为高等学校汉语言文学、历史学、中文秘书学、教育学、哲学等许多文科专业都需开设的一门重要的社会科学课程,它在承担起培养学生古书阅读能力的同时,
在弘扬传统文化方面也具有自己独特的优势,我们的教学自然应当充分发挥其学科优势,找到正确的途径和方法,肩负起育人的职责。
一、古代汉语教学的传统文化传承作用
(1)促进华夏文明生生不息。
古代汉语在传承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具有非同寻常的社会作用,一方面在现代社会,从事古代文化典籍研究的人已日渐减少;另一方面古文化距离我们又比较遥远,
古代文献资料又是用文言写成的,这种语言对现代人来说已日渐陌生,这更增加了文化传承的难度。
古代汉语是学习、传承传统文化遗产的基础所在,要使文明延续,没有捷径可走,唯有掌握古代汉语文言这把开门的“钥匙”,才能让我们领略无限风光,在阅读、思考、传承和创新中继承文明,使源远流长的华夏文化生生不息、代代相传。
(2)构建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家园。
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以中华文化为源头、中国境内的各民族共同创造的、长期历史发展所积淀下来的文化。
传统文化是针对文化的传承而言的,它强调的是文化的本源和沿着这个本源传承下来的全部遗产,是迄今为至中华民族经过筛选、淘汰,不断丰富又不断增长的人文精神的总和。
百家争鸣是中国思想史上伟大的高峰,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因此传承文化时,对那些缔造过我们民族精神,价值趋向的核心思想必须继承下来,它是我们精神的家园。
(3)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培养学生作为一名合格社会公民,主要应解决做“人”的问题。
古代汉语教学,要在着眼字、词、句教学的同时,更注重领会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人文情怀,在堂堂“君子之文”中,重德修能,体味中华文化的精神魂魄。
时代发展到今天,多元文明渗透到许多领域,传统文化正在经受着不同程度的冲击。
为了更好地保护文化遗产,保护文明的成果,我们寄希望于有识之士的倡导,寄希望于普通民众的热爱,更寄希望于对古代汉语教学的更上层楼,因为它在继承传统文化方面,有着其他专业无可比拟的优势。
(4)发挥传承文化的载体作用。
古代汉语课要发挥文化载体的作用,担负起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职责,以传承传统文化为己任,因为这关系到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的繁衍。
学习古代汉语,有助于掌握古代优秀文化遗产,提高全民族的道德修养,坚定民族自信心,增强社会责任感和民族的凝聚力。
倾注了无数先哲心血的这笔财富是由文言文这种语言形式写成的,要了解这些文化,必须具备阅读经典作品的能力。
(5)发挥文化在传承过程中的鉴别作用。
中国是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中国传统文化深邃厚重。
漫长的岁月里,祖先为我们留下了璀璨夺目的文化典籍,这些遗产包括政治、经济、军事、哲学、历史、文学、艺术、天文、地理、医药、卫生、服饰、礼仪、典章制度等诸多领域,它们都是我们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不可多得的文化瑰宝,而这一切都是以古汉语文言的形式保存下来的。
因此,我们要学习、继承和研究它,要去粗取精,为今天服务,就必须扫除语言文字障碍。
这就必须熟悉古汉语的语词、语言、语法构造,以做到游刃有余。
二、古代汉语教学实现传统文化传承功能的措施
通过古代汉语教学来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具体措施表现在以下方面:首先,教师要改变教学观念,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
传统的古汉语教学中,教师将这门课仅仅视作学习其他课程打通语法、扫除文字障碍的工具。
新时期的教学改革首先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有意识地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正确引导。
要求学生多记诵名诗名文,从而加大对优秀的传统文化教育的力度。
还可以适时地结合传统节日,渗透传统文化观念。
其次,选取好的教学内容。
近代着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智仁勇三者是中国重要的精神遗产,过去它被认为‘天下之达德’,今天依然不失为个人完满发展之重要指标。”实际上中国传统文化中仁、智、勇以及真、善、美和谐统一的崇高道德标准就存在于我们的古汉语教学内容中,这就要求我们根据教学需要进行选择。
再次,改革教学方法。
古代汉语教师不能一成不变地沿袭传统的教学方法,而应及时地运用新的教学手段,多样化的教学活动,精心组织古汉语教学,注重弘扬民族精神。
比如,运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采用文化解读的教学模式、生动活泼的图片等再现古文字、历史、诗词画面,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准确地理解古代文化知识的积极意义,从而受到美的熏陶。
参 考 文 献
[1]张雪辉.重视传统文化传承的理念与语文教学转向[J].基础教育参考.2006(8)
韩振.传统文化是古汉语教学的重心——张世超教授访谈录[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7(4)
中国古代文学史论文【3】
浅谈《红楼梦》中的休闲体育文化及启示
摘 要:《红楼梦》是我国四大名着之一,被称为清朝社会的百科全书。
体育作为社会的一个缩影,在书中亦有展现,虽然着墨不多,描写的体育项目也有限,仅作为情节叙述的需要,但是仍可以从中找到清代社会休闲体育活动的开展状况。
关键词:红楼梦;体育文化;启示;
1.前言
《红楼梦》是清代曹雪芹先生以毕生精力所作,是中国小说史上最璀璨的一颗明珠,作为清朝风俗的百科全书,作品对当时社会的各个方面都有所涉及。
体育作为人类社会历史的一种特殊社会现象也被提及多次。
其作品中描写了大量的休闲体育活动,如放风筝、下围棋,踢球、钓鱼等,既满足了故事情节的需要,又揭示了一个时代的社会体育文化特征。
2、《红楼梦》中休闲体育文化活动探析
2.1 寄托理想放晦气——放风筝
第七十四回:宝玉打发小丫头去取大鱼风筝,小丫头回说:“晴雯姑娘昨日放走了”,宝玉道:“我还没放一遭儿呢!”探春笑道:“横竖是给你放晦气罢了!”
黛玉的风筝放上了天众人都说:“林姑娘的病根儿都放了去了,咱们大家都放了罢。”《红楼梦》中说放风筝可以“放晦气”、“放走病根儿”,虽然是人们寄托的美好愿望,但也不无道理。
从现代休闲健身角度理解,放风筝的确是一种有益身心健康的体育活动。
因为风筝都是在宽阔野外进行的,露天充足的阳光,清新的空气,自然景色优美。
一方面可提高神经系统的和各器官的功能水平,以达到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进而提高人体的适应能力。
另一方面,由于放风筝活动本身具有游戏艺术欣赏的特点,对丰富文化生活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红楼梦里多处写到放风筝场景,既丰富了情节,也增加了人物的生活乐趣,同时也反映出放风筝活动在清代社会中是较为普遍的一种休闲娱乐方式。
2.2 生命哲学人人爱——下围棋
《红楼梦》中有二十多处写到围棋,是全书中描写次数最多的休闲体育项目。
中国古代四大艺术——琴棋书画,其中之棋,就是围棋。
其深深地扎根于我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中,且广泛地流传,为人们所喜爱。
到了清代,“诸子争雄竞霸,累局不音千盘。”尤其是康乾盛世时期的,出现了围棋“四大家”,并列于棋坛之巅。
而这一时期正是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生活的年代,他对围棋的多次描写也就不足为奇了。
小说中,几乎所有的人物都会下围棋,上至贾母,下至小厮。
如《红楼梦》第九十二回中写贾政与客人詹光下大棋,并且棋艺高超,闲闷时经常请客吃酒下棋,以打发无聊的时光。
在他同詹光的对弈中,从前是对下,詹光输。
如今让他两个子,他又输了,时常还要悔几着,不叫他悔他就急了。
表面看来是写詹光,实际上是衬托贾政的高超棋艺。
从古至今,围棋都是代表一种生命哲学,闲暇之时通过下棋可以娱乐消遣,陶冶情操,用一颗平常心来享受过程带来的快乐。
2.3 封建****毁足球——踢球
踢球,在我国古代称为“蹴鞠”。
鞠是用皮做成,中间塞以毛发,成为圆球,用脚踢以为戏乐。
最早记载了蹴鞠活动的书是《战国策》。
在汉代成为军事训练的一种手段,足球由娱乐活动变成为军事训练方法。
至宋代从王室到民间都很盛行,如北宋时期的高球,由于球技高超而官运亨通。
到了明清时期,封建****越加强烈,统治者实行弱民政策,禁止人民练武和练身活动。
尤其到了清代,有关史籍上对足球活动的记载,寥寥无几。
像《红楼梦》这样一部清朝封建社会的百科大全,也只有一次提到踢球,而且也只有一句即“可巧门上小厮,在甫路底下踢球。”况且这还是对城里孩子踢球的描写,更何况是乡下的孩子?蹴鞠的败落在此可见一斑。
通过和红楼梦里其他休闲娱乐项目相比可知,蹴鞠具有对抗性强,身体竞争激烈的特点。
这与我国传统的“和”文化及明清时期政府实行的弱民政策有很大关系。
2.4 老少皆宜精神足——钓鱼
钓鱼活动,在我国有着极其悠久的历史。
西周时期的姜子牙就有在渭水边垂钓,最终被周文王求得的典故。
钓鱼本身就是一种单纯的娱乐活动,但在文人墨客的眼里,它的价值除了娱乐,也是一种人生追求,即寻求自己的精神家园和理想栖息地。
《红楼梦》第八十一回“占旺相四美钓游鱼”中,描写了李绮、探春等人在藕香榭钓鱼,作者详细描写了他们的钓鱼过程。
由此可见,从古至今,无论是文人墨客还是平常百姓都热爱垂钓。
一方面,从健身娱乐角度看,钓鱼活动的特点是陶冶情操,不费体力,锻炼人们的耐性,是老少皆宜的休闲健身活动之一。
另一方面,钓鱼者通过不断的观察水面情况,调整鱼竿,这样也促进了大脑的思维,增强了记忆力。
2.5强身健体释闺闷——荡秋千
秋千是我国一种古老的民族体育休闲活动项目。
汉武帝时宫中盛行荡秋千,以取“千秋”之意。
荡秋千既可“摆疥”(医治疾病),又可以“释闺闷”。
杜甫有诗云:“十年毗鞠将雏远,万里秋千习俗同。”秋千的流行从一个侧面也反映出了中国古代女性的一种悲哀。
因为一方面根据封建礼教的禁锢,后宫女子及富贵人家的女子是不能轻易出门的。
她们长期被拘束在后宫或闺阁之中,因此,渴望有一种能排遣她们心中郁闷的运动,而荡千秋时的热闹、刺激和放松恰好满足了他们的这种需要。
另一方面,女性天生的柔美又给荡秋千带来了特有的美感,如通过秋千来回摆动,悬在空中的人也锻炼了胆识。
《红楼梦》中的第63回,宝玉的生日,宁国府的尤氏带着佩凤、偕鸳二妾过来游玩,二妾原是“娇憨女子”见了秋千也要打。
宝玉对他们说:“你们两个上,让我送。”吓得两个人都慌了,不敢荡得太高。
作者借佩凤来写大观园中的秋千,虽然写的是她们在荡秋千,但从字里行间中也可看出,平日里大观园中荡秋千是常有的事。
3.结语
在清代社会的大百科全书《红楼梦》中,曹公将古代休闲健身方法融于作品的人物活动中,即丰富了作品的故事情节,也揭示了我国古代人民健身休闲的体育运动,
为后人研究红楼梦的养生方法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同时也丰富了现代休闲健身理论,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曹雪芹.红楼梦[M],中国妇女出版社,1998(4)
徐金尧.红楼梦中的健身方法探析[J],体育文化导刊,2003
【中国古代文学史论文】相关文章:
现代文学史论文题目10-01
现当代道教文学史研究论文10-08
古代文学史论文参考范文10-01
试析曹丕的《典论·论文》的文学史价值10-05
大学古代文学史毕业论文10-07
中国古代论文选10-01
古代文学史教学改革措施论文10-08
中国古代史论文09-30
汉字与中国古代建筑论文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