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

现代汉语转折复句

时间:2022-10-08 08:39:13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现代汉语转折复句

  现代汉语转折复句

  摘 要:早在汉语语法学的草创阶段,汉语学界就开始了对转折复句的探讨,以《马氏文通》等为代表的经典语法学著述为转折复句研究奠定了基础。

  目前,在转折关系的属性、转折复句的认定标准、内部小句的真值与语义重心、前后小句的预设与转折强度等方面还存在着争议。

  转折复句的逻辑语义关系、信息传输机制、话语链接过程、反预期度等问题可能成为新的研究热点。

  关键词:转折复句 争议 逻辑语义 转折强度 话语层面

  一、转折复句研究的经典观点

  早在汉语语法学的肇始阶段,汉语学界就开始了对转折范畴的讨论。

  马忠的《马氏文通》一方面探讨了部分转折句式的构成形式及理据,比如从语义的相关性入手将“……,然(而)……”格式称作“反正之句”,并释为“反正之句者,即前后句意义相背,中假连字以捩转也”,另一方面,也涉及了转折标记的范畴化问题,书中分化出了“转捩连字”(如“然”“然而”“然则”)、“推拓连字”(如“虽”“纵”“若”“苟”)等转折标记类。

  总体上看,该书所描写的转折句式较为有限,与转折相关的语言事实发掘得不够丰富。

  书中将“若”“苟”等假设关系标记也归入“推拓连字”中,这表明该书的分类还不够精细化,对于转折范畴的核心意义尚缺乏更为明确的认识。

  黎锦熙《新著国语文法》认为转折复句属于等立复句,进而分出“重转的”“轻转的”“意外的”三类次范畴,并列举了每小类转折复句的常用转折标记。

  该书以动态的视角观察前后小句间语义重心的游移情况,而类似“重转”“轻转”之类的提法也为学界日后广泛采用。

  王力《中国现代语法》也将转折复句归为等立复句,“转折式,是把性质相反的两件事情并成一句”,并列举出了部分常见的转折连词。

  高名凯《汉语语法论》明确地将转折复句(包括让步复句)划归并列关系,称之为“对抗式的并列的句子”,认为这类复句“表示分句与分句之间的意思是对抗的”。

  这一论断显然与目前学界普遍接受的观念相左。

  倘若静态观察转折复句内部的语义构成情况,进而认为前后小句虽然表义相对,但均是从各自的视角平等地报告事态的发生发展,那么将前后小句等量齐观的看法也不无道理。

  不过,从动态的话语层面看,这一论断明显忽视了现实语篇中发话方和接收方在话语组织策略和言语信息理解等方面的语言心理因素,因而得出的结论不免有些偏颇。

  相比而言,吕叔湘《中国文法要略》则另辟蹊径,将转折关系纳入到“离合·向背”的语义范畴,认为“凡是上下两事不和谐的,即所谓句意背戾的,都属于转折句。

  所说不和谐或背戾,多半是因为甲事在我们心中引起一种预期,而乙事却轶出这个预期。

  因此由甲事到乙事不是一贯的,其间有一转折。”该书首次明确指出转折关系构成上的心理层面因素,强调转折句同心理预期的密切关联,这无疑为以后相关结构的“反预期性”研究开辟了道路。

  二、转折复句研究中的争议性问题

  (一)转折关系的属性问题

  邢福义(2001:38)将各种关系类型的复句归并为三大类:并列类、因果类和转折类。

  作为最重要的三个次范畴,这三大类复句位列复句三级系统中的第一层级,居于复句范畴内部层级系统的顶端,统辖其他各次范畴关系小类。

  这种复句系统的层级化建构方式表明:其一,转折复句属一级复句,是最重要的复句关系类型之一,以往将转折同让步、承接等二级甚至是三级关系类并列起来等量齐观的做法并不科学,让步关系也不过是转折关系内部的一个小类;其二,在三大类一级复句中,并列、因果代表了分句间的逻辑语义关系,根据分类的单一标准原则,转折应该认定为一种逻辑语义关系。

  相形之下,以王志(1987)等为代表的一些学者更倾向于将转折视为一种心理关系。

  不过从其实际论述看,诸如预期、预设等提法实际上说明的是转折复句在话语平面上的语用推理过程,而一般情况下语用推理贯穿于言语交际的全过程,除转折复句外,篇章中的各类复句一旦进入了诸如对答等特定的话语框架,就会伴生复杂的语用心理过程,这一过程并非转折复句所独有。

  可见,将转折定性为一种心理关系,缺乏更加直接有力的证据。

  陆丙甫(2010:227~242)从表层形式和认知心理两方面对上述转折复句的层级性做出了立体化的证明。

  在包孕关系上,转折复句(以“虽然……,但是……”为代表)是一级复句,可以包孕其他任何类别的偏正复句,甚至可以包孕同属一级复句的因果复句(以“因为……,所以……”为代表);在逻辑关系上,转折复句的论域(universe of discourse)也最宽,只要在言者的百科知识或言语双方共同的理解背景范围内,该论域就可以无限延展,即“全论域”。

  可见,转折论域内的任何话题都可以用于构造转折复句,并不受具体概念域的限制,这一说法更具说服力。

  (二)转折复句的认定标准问题

  转折关系究竟是由什么因素确定的?目前学界倾向于从前后小句的语义关系上对转折关系加以界定,认为前后小句的意义应当是相反或相对的,即强调语义的对立性。

  但在实际操作中,还有一些学者认为前后小句的语义相近甚至相同也能构成转折关系,理由是后一小句带有转折词语。

  如:

  (1)老公的名字叫“木杆”,可他也真像木杆,将近六十岁的人了,腰一点也不弯,总是挺直着,……(白桦《山间铃响马帮来》)

  一方面采用语义关系的对立性来定义转折关系,另一方面在判别过程中又把关系词语作为定性的强制性标准,矛盾由此产生。

  诚然,复句内在的逻辑语义关系需要关系标记加以外显,关系标记甚至能对语义关系产生反制约,但明知语义相近而非相对,却仍然根据个别标记词将其归入转折关系,这未免有些“名不符实”。

  实际上,上例中的“可”似乎更像个语气成分,前后小句间也更多地表现为一种递进关系,“可”即便去掉也丝毫不会影响句义。

  这表明在转折关系的认定问题上,除了明确标记词对于转折关系快速确认的实际意义以外,更要充分认识转折关系的核心含义并将其作为转折关系确定的重要参考标准。

  (三)转折复句内部前后小句的真值问题

  另有部分学者认为,从前后两个语段的深层语义关系上对转折关系语段进行界定时,应充分重视内部前后两个语段的真值问题,并提出了如下原则:转折关系语段前后两个语段所表示的事实必须同真(既指客观世界的同真,也包括观念世界的同真),如果不能同真,就失去了转折关系赖以存在的条件,倘若前后语段一真一假,整个转折关系语段就不能成立。

  例如:

  (2)﹡我们多次请这位烈士,可是他不肯来。

  (3)﹡我多么想一下子飞到妈妈身边,可是没有飞到妈妈身边。

  (郭志良,1999:42)

  其实,除了表达上的特殊需要外,小句得以实体成活的先觉条件之一就是表义要合乎情理,符合人类对于客观世界的一般性认识和普遍逻辑。

  不难发现,例(1)中的转折复句之所以不成立完全是由其中某个小句的不合情理导致的,并不是转折复句整体所要面临的问题。

  因此可以说所谓的转折复句内部前后小句的真值问题并非是转折复句的特有现象,而仅仅是一般性的普遍原则,至少对于转折复句研究而言并不具有特殊的重要性。

  (四)转折复句内部前后小句的语义重心问题

  具体说,就是应采用何种语法手段来表现语义重心的分布模式。

  以郭志良(1999:44)为代表的观点一方面承认“转折关系语段,不管是重转,还是轻转,表意重心都在后一语段”,这实际上肯定了语序作为表现语义重心分布情况的优选语法手段的地位;而另一方面却又根据转折词语的使用情况判定前后小句的语义轻重,“但是”类转折词语和“只是”类转折词语分别与“前轻后重”和“前重后轻”这两种语义重心分布模式形成无标记组配,这意味着转折词语(虚词)才是语义重心分布的决定性因素。

  (4)他现在有健康问题,但更重要的是毅力问题。

  (前轻后重)(郭志良,1999:50)

  (5)他觉得好是好,只是买贵了一点。

  (前重后轻)(郭志良,1999:50)

  类似这种虚词决定论其实就是将聚合类(转折标记词)中的个体成员间转折强度的轻重差异性,等同为处于句段关系中的转折语段内部语义重心分布模式的不同,这显然把分属聚合和组合的不同维度上的关系混为一谈。

  我们主张,转折复句在一般情况下都遵循前轻后重的语义重心分布模式,即便例(5)中使用“只是”的情况,语义重心也依然是在后句——凸显价格的不合理。

  也就是说,语序应视作表现转折复句语义重心分布的决定性语法手段。

  虽然所谓逆序转折句(如“……,虽然……”)情况有些特殊,但其使用频率远低于常规语序句,具有高度的标记性,总体上并不影响语序的决定性地位。

  (五)转折复句内部前后小句的预设问题

  近些年来,学界对于转折复句的预设、蕴涵等语用因素的研究热度日益提升。

  有些学者对转折复句的逻辑语义内涵、语义结构规则、预设形态进行了宏观的考察,重新解读了转折复句的语用价值,如刘永红(2003)。

  也有部分学者以具体的语词形式为切入点,通过比较转折标记词之间的选择性限制等语义功能上的差异性,揭示转折复句的预设冲突现象及相关的语用因素,如张世涛、孙莎琪(2010)。

  值得注意的现象是,学者们时常会将对预设的逆转作用归为转折标记词自身的语用功能之一。

  我们认为,作为功能性成分,转折标记词本身既是语义算子(operator)又是触发器(trigger),对于转折复句显性、隐性等多层次意义的表达都具有重要的激活作用。

  转折标记本身并不蕴涵特定的判断或命题,转折复句的预设等语用研究应从内部前后小句的表义关联性入手,结合叙事向度(vector)等参项,进而探究语义的顺承关系。

  (六)转折复句的转折强度问题

  早有学者注意到了转折本身存在着程度上的差异并将之具体细化为某一层级系统,王岩(2007)就将转折关系进一步分化为强转、弱转等子类,所依据的标准有两条。

  标准一是转折标记的共现关系,“虽然……,但是……”等转折标记合用格式表征的是强势转折,相形之下,“但是”等转折语词的独用则是转折关系的弱势表达;标准二是一般性认识或大众语感,如“但是”的转折意味要强于“不过”等。

  这类具有代表性的论断反映出当前学界普遍陷入了转折关系认识上的误区。

  说“虽然……,但是……”等表达框架表示强转,其依据实际上是判断语词合用或叠用时的语义强度要大于单用形式,简单地说就是整体大于局部,但这一原则通常是在理想状态句中通过语词理性意义的比较得来的,忽视了语段理解过程中的动态心理过程。

  另外,在单独进行转折标记间的功能比较时,根据语感认为“但是”的转折语气强于“不过”也未免过于笼统。

  本文认为“但是”实际上可分为“但是1”和“但是2”,其转折属性分别为[+强调性]和[+标记性]。

  “但是2”的篇章功能在于话题转换或标记注意焦点,转折强度实际表现得很弱,处于转折强度等级序列的末端,其转折语气不会强于“不过”(张健军、吴长安,2010)。

  三、转折复句研究的新趋势

  近些年来,对于转折复句的预设、蕴涵等语用因素的研究热度日益提升,这表明学界越来越重视在动态的话语层面上,探讨发话方和接收方在话语组织策略和言语信息理解等方面的语言心理因素。

  我们认为,在今后的转折范畴研究中,以下几个方面可能成为新的问题切入点:

  第一,应强化转折复句的逻辑语义研究,比如从转折复句内部前后小句的表义关联性入手,结合叙事向度(vector)等参项,进而探究语义的顺承关系。

  第二,要重视在动态的话语平面上考察转折复句的信息传输机制以及话语主体作为传输终端(terminal)的性质。

  第三,应将对于转折复句的观察视角切换到从说话人出发(speaker-oriented),重点考察说话人为追求特定表达效果所采用的言语组织策略,在评价理论(appraisal theory)的框架下讨论转折复句的表义倾向及话语链接(interlinkage)过程。

  第四,探索主观化、元语用法以及量级模型同转折复句的互动关系,对学界广泛使用的“反预期”概念加以量化,进而提出“反预期度”的观念,并制定若干项“反预期度”的测定参数。

  参考文献:

  [1]马忠.马氏文通[M].北京:中华书局,1956.

  [2]黎锦熙.新著国语文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

  [3]王力.中国现代语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4]高名凯.汉语语法论[M].北京:开明书店,1948.

  [5]吕叔湘.中国文法要略[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6]邢福义.汉语复句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7]王志.转折句[J].语言研究,1987,(1).

  [8]陆丙甫.汉语的认知心理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9]郭志良.现代汉语转折词语研究[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9.

  [10]刘永红.现代汉语转折复句的逻辑语义分析[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2003.

  [11]张世涛,孙莎琪.预设冲突及三种语义关系对“但、却”的句法选择[J].华文教学与研究,2010,(4).

  [12]王岩.表示转折关系的“不过”和“就是”[J].汉语学习,2007,(5).

  [13]张健军,吴长安.“但是”与“却”的转折强度[J].语言教学与研究,2010,(3).

【现代汉语转折复句】相关文章:

现代汉语语法论文11-15

关于转折作文05-11

转折的作文范文01-09

现代汉语论文(通用9篇)06-18

试论网络语言对现代汉语的冲击10-05

考研英语作文必备的转折词10-08

试析现代汉语方言拟声词研究10-26

《现代汉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10-08

现代汉语食品广告语的修辞研究介绍10-07

高考文言文满分作文:转折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