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汉语言文学专业论文
在日常学习和工作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论文吧,论文是我们对某个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的文章。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论文该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汉语言文学专业论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汉语言文学专业论文1
一、增加学年论文写作,为毕业论文做预演
汉语言文学专业在大三增设了学年论文写作的分散实践,要求学生第六学期在教师指导下经过选题完成一篇学年论文。学年论文的学分是1学分,实践时间为16周,即一个学期。与毕业论文相比,学年论文周期较短,过程较为简化,保留和强化了选题、指导和评分的过程,弱化了开题报告和中期检查的过程。具体要求方面,学年论文可以写相关问题的综述,篇幅较毕业论文略短,但是在逻辑和分析的正确性、论文框架的完整、合理等方面的要求,与毕业论文是一致的。通过学年论文的撰写,学生能够明确自己的专业方向和兴趣,了解选题的基本要求和过程,了解学术论文的基本要求和规范,能够较为熟练地运用学术论文的语体进行写作。经过两个年级学年论文的演练,可以看到毕业生在毕业论文写作阶段避免了选题大而不当、不知道如何查找资料和处理资料等基本问题,具备了基本的学术论文规范意识。学年论文对毕业论文的撰写发挥了不容忽视的预演作用。
二、编制和使用《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指导书》
我院对毕业论文的写作有一些文件进行指导和规范,但是由于我院是理工科为主的综合性院校,学科跨度和差距较大,毕业论文或者毕业设计的具体操作及特点有较大差别,各专业需要更为具体和细化的指导规范。毕业论文指导书是学生撰写毕业论文的指导性文件,通过指导书,学生应该做到知道什么时间需要做什么事情、有什么具体要求、需要达到什么标准、遇到问题应该怎样解决。指导书可以建立和强化过程和质量规范观念,明确规范标准。《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指导书》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毕业论文的目标与要求;(2)毕业论文的.进程安排;(3)各阶段具体要求和指导说明;(4)相关文件汇总;(5)优秀论文示例。其中最主要的部分是各阶段的要求和指导说明。本部分从选题、开题、中期检查、答辩资格审查、答辩评分等五个阶段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指导,每个阶段都包括:阶段内容及过程、阶段形式、阶段指导、文件清单等几个部分,详细而清晰地列出了本阶段需要做的工作、采用的形式和需要达到的标准。《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指导书》是在四届毕业生论文指导(其中两届使用毕业论文管理系统指导)之后,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过程控制和管理的一个全面梳理和总结,所有的问题是教师在具体指导中实际遇到,并且较有代表性的,在指导书中还提供了部分前两届学生申报课题、开题报告、中期检查表、答辩ppt等实例,力求做到学生有程序问题、操作问题、形式问题、规范问题等,找指导书就够了;有学术问题、框架问题、观点问题,找指导老师。有了《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指导书》,学生对写作毕业论文的规范心中有底,更有计划性;指导教师的工作也变得专业化,可以大大提高指导效率,有效控制毕业论文质量。
三、明确各阶段文件和形式,建立可考察的控制目标
与大多数学校一样,我院的毕业论文过程控制有五个阶段:选题、开题、中期检查、答辩资格审查、答辩评分,各阶段均有一些具体的要求和需要完成的文件。根据学院的要求,结合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特点和工作的经验,我专业建立一个操作形式与文件要求结合的质量控制过程,除选题阶段没有文件上交外,每个阶段都规定了具体的执行形式和上交文件。其中中期检查需要的材料比较多,其中既包括中期检查的文件———中期检查表,也包括答辩使用的资料———答辩提纲和ppt,还包括前期工作成果的证明材料———初稿或论文语料、提纲等。答辩资格审查阶段,我院执行严格的相似度检查与教师评阅相结合的制度,相似度检查不通过,除非毕业论文指导小组给出准许学生答辩的具体论证说明,否则取消答辩资格,直接进入二次答辩程序。相似度检查通过,指导教师和评阅教师也要均同意该学生参加答辩,学生才能获得答辩资格。各阶段的时间进度安排、文件样表和具体要求都可以在指导手册中查到。明确具体的形式和要求,使写作毕业论文的指导过程更加规范和统一,操作的可控性更强。学生对写作毕业论文的具体要求和规范更加清楚,教师的检查和验收也有依据。
四、奖惩机制
在论文写作指导过程中,如果出现学生未能如期按要求完成工作的情况,或者论文或工作质量存在严重问题,将按照下列两级标准进行处理:整改。适用于开题、中期检查、答辩资格审查等阶段,主要是指学生主要工作已经完成,基本能够达到毕业论文要求;但是质量不高,规范性有所欠缺,可以在很短时间里经过整改提高质量的,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进行整改提交。延期。主要用于答辩资格审查和答辩环节。主要是指毕业论文未通过相似度检查、指导教师和评阅教师认为论文未达到答辩水平、毕业论文答辩时发现论文存在重大问题不能达到合格水平。答辩资格审查未通过,直接取消一次答辩资格,延期等待二次答辩;答辩综合成绩不合格的学生,也将进入二次答辩;二次答辩仍然不能达到合格标准,不予毕业,工作延期到下一届进行。写作毕业论文是学生最后一项综合学习和实践,通过严格的过程控制和质量管理,学生不但可以对学到的专业知识进行复习、整合和运用,还可以培养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完善的过程控制和规范的管理无疑会使学生收获更多。
汉语言文学专业论文2
人文应用型人才是集文化思想与实践应用于一体的全面性人才,可以在学习中不断地提升文化情怀与自身素养,并能够渗透到工作实践中,影响社会。汉语言文学专业主要学习文学史、哲学史等社会科学知识,它的精神价值一直对人内心的修习产生重要作用。
一、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人才
汉语言文学专业在我国已有100多年的发展历史,培养了无数学者与优秀人才,在发展的过程中,也逐渐深化课程,开始涉及到互联网、对外交流等方面,扩大了专业学习内容。汉语言文学专业主要是针对前人留下的文化遗产进修学习,中外世界文学、哲学、历史等方面是课程必修内容,而随着时代进步,这些文化信息越来越多,理论知识也越来越广,所以,专业人才技能也随之进步。而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长久积累文学、历史、哲学等知识,使得学生自身文化思想层面高、文笔扎实、思维跳跃,在写作、分析、引经据典方面优越于其他人。
二、人文应用型人才
应用型人才包括诸多方面,人文应用型人才只是其中一个分支,主要就是针对文学素养高的人文科学方面的人才。人文应用型人才有两大特点:一是文学素养程度高,精神价值高于物质,将我国特有的百家思想和西方自由平等尊重的思想集于一体,提倡新的文化思想素养;二是针对我国提倡的“人才需要社会实践”观念,应该将自身专业技能用于社会实践,并能在社会实践中将优秀的人文精神感染给身边的人,通过“滚雪球”的方式将这种优秀的人文思想传播给社会,对社会造成良好影响,改善社会不良风气。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人文应用型人才的主要培养对象,需要将自身的技能在社会实践中体现出来,人文知识是人精神层面的慰藉,而应用于实践便是人的`精神产物,需要有良好的培养模式才能将精神与实践相结合。
三、培养模式
(一)课程改革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人文素养和知识技能是经过长年累月的积累,可以保证精神境界的教育。所以,课程设置应该多开设实践应用课程,确保学生人文精神的学习有用武之地,而不再只是存在于脑海心间。现代社会注重的就是人才的实践能力,经验丰富的人与初出茅庐的学生肯定不可同日而语,所以,课程向实践改革是必需的,可以多增加学生专项能力写作、古典文学演讲、辩论等课程,将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语言能力”“文学能力”突出出来。
(二)社会实践
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大多从事编辑、写作、文秘等文职工作,强调良好的文化底蕴,但是没有经过社会的历练,学生就不会懂得工作的性质。所以,在人才培养上,应该固定让学生参加社会工作的实践,比如假期去一些社区、机构、公司做兼职工作,既可以有工作经验又可以提升实践能力。
(三)多元化学习,专业性人才
汉语言文学专业包括文秘、新闻、教育等单独模块,在进行人才培养时,可以多方面学习,但是,术业有专攻,老师可以帮助学生对自己的发展前景进行规划,进行专业培养。我国教育要求人才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但却很少有人能够做到,只有专业人才专攻其事,才能将自身能力完全施展。所以,在汉语言的学习中,文化知识的培养固然重要,但也要认清自身特点,将人文知识分门别类,针对自己精通的模块专业学习,其他模块辅助学习,这样才能做好人文应用型人才。
四、结语
大众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印象就是文化素质高的文学人才,对于专业性能不够了解,但应用型人才是时代发展的必需品,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必须在拥有文化素养的同时不断增强自身各项技能才能在未来的工作生活中更有优势。所以汉语言文学专业需要不断开拓新思路,增强全方位的人才培养模式,增强自身人力资本,更好地适应社会要求。
汉语言文学专业论文3
1汉语言文学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的意义
一方面,汉语言文学提升学生创新能力有助于汉语言文学的开发和利用。由于汉语言文学专业设置历史悠久,内涵丰富,时间沉淀下的守旧因素较多,所以其不论是在教学内容上还是在教学方式上,都存在一定的限制因素,使汉语言文学教育与现代教育资源、教学技术脱节严重。所以,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必须更新教学观念和丰富教学内容,加之以新时代的教学手段,从而找到优化教学的突破口,这样才能使汉语言文学教育能与时俱进,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所以,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就等于为汉语言文学注入了鲜活的生机。另一方面,汉语言文学在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的同时其实也增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之所以要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因为希望通过此方法实现学用结合的教学目标,使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得到加强。在当前社会强烈号召增强学生综合素养的大环境下,教师首先需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学习汉语言文学的兴趣,挖掘学习潜力。其次,要将过去提升学生文学素养的中心转移到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方面,因为知识经济时代对学生创新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语言文学所研究的内容又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新语言、新用法等都是社会发展的标志,将提高学生创新能力作为教育目标有助于满足学生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求。
2提高汉语言文学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案
2.1丰富课堂教学形式,提升学生写作能力
写作教学是汉语言文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锻炼学生写作能力的场所不仅仅是在汉语言文学课堂,而应该是整个校园甚至整个社会,因为只有这样学生写作的范围才会更广,思维才会得到释放,作文的深度和广度也能因此而得到增加。首先,与汉语言文学有关联的课程都可以成为学生构思的素材、学生写作意识的载体,激活学生写作思维,增强学生书面表达能力。其次,我们还可以将写作融入到课后作业或者课堂当中,从教学的方方面面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最后,学校应多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或者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从活动当中找到写作的热情,为学生自身锻炼创造机会,比如开一些文学沙龙、开展征文活动、研讨会或者专题讲座等,还可以开展一些课外阅读活动,不断扩大学生的阅读广度和深度。通过这些活动将学校里的文学才子才女们吸引并集中起来,营造一个良好的汉语言文学学习氛围,使学生从中增加学习和交流,共同进步。
2.2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汉语言文学教育要切实将教学内容与学生校园生活与成长特点联系起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汉语言文学当中一个重要的教学内容就是美学教育,也就是对学生感性认识能力进行培养的一个过程。它主要以文学理论、文学史、美学等为切入点锻炼学生的文学创造力和鉴赏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对两种或者多种学科进行融合,比如文学理论教程和美学,通过不同学科的结合,让学生不自觉将二者进行比较,从而更深刻理解文学与美学之间的联系。再比如美学的相关部分内容观点比较细碎,学生不容易理解,教师可以将横向与纵向的视角联合起来优化教学内容,突出美的本质,归纳成美与主观的关系、美的理念,美是生活、是关系等。在借助马克思经典理论解释美本质后,要组织学生对自然美的特点进行探讨。例如教学中原本安排“夕阳”为自然美的特征,但不想一夜春雨为天空布上阴霾,这时教师可以从“夜雨”多面的自然美出发,让学生感悟熟悉的夜雨场景,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汉语言文学的积极性,使其通过学习丰富审美收获。因此,要想使学生的审美能力有所提升,教师必须注重精选教学所用的.一些文学作品,巧妙设置学习环境,让学生掌握审美价值的学习方法,从而提高教学品质。
2.3开放课堂教学模式,提升学生创新意识
任何学科的教育都必须以科技进步、社会发展为基准点,当然汉语言文学也不例外。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将提高学生综合素养贯穿于教育教学活动的始终,注重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观察能力、书面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要想学生在这些方面得到普遍提升,我们就必须创建开放的教学课堂,这种课堂不同以往,它不是单向的灌输式教学,而是生本理念主导下的教学模式,它更加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可以充分发挥现代网络和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作用,增强师生间的交流,鼓励学生使用远程教育系统、手机、QQ、微信或者电子邮件等向老师寻求帮助,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惑。另外,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考核方式也需要得以优化,向多元化考核方法过渡,改变传统教学中一张试卷说明学生能力的考核标准,通过更加丰富的考核方式全方面地了解学生,发掘学生的潜能,以便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使其创新能力和务实能力同步提升,为他们日后毕业参加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3结语
总而言之,汉语言文学教育应本着“高素质、强能力、显特长”的教学核心思想与人才培养理念,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人才培养工作任重而道远,在社会科技不断发展和进步的今天,汉语言文学更需要不断探索,寻求与当前市场发展需求相适应的契合点,探索文学与文化产业之间的关联性,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对专业发展的重要意义。作为一名优秀的中学生不仅需要牢固掌握各科文化知识,而且还需要激活思维,提高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教师要瞄准社会发展方向,积极探索并转变汉语言文学教学模式,丰富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此不断提升汉语言文学教学的有效性。
汉语言文学专业论文4
摘要:在高等院校中,汉语言文学专业与其他学科之间存在显著差别。因此,当教学模式的针对性较差或不够完善时,人才培养质量都会受到不良影响。本文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设置问题入手,对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一、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从高等院校的教育经验可知,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的问题主要包含以下几种:
1、课程设置问题
这种问题主要是指,高校为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提供的课程体系不够完整。某些高校在实践课程方面的设置较为薄弱,无法满足学生的实践需求;某些高校的课程体系中缺乏人文类课程,进而影响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人文素质提升。
2、汉语言专业学生就业问题
该专业学生的就业率相对较低。这种问题主要是由高校所提供的教学课程无法激发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而引发的。
3、制度观念问题
就制度而言,某些高校并未针对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制定有针对性的管理制度,而是利用与其他专业相同的制度进行管理。实际上,该专业学生在行为习惯、心理特征等方面与其他专业学生之间存在差异。因此,统一化制度的应用影响了该专业学生的最终培养质量。就观念方面而言,部分高校对汉语言文学专业不够重视,相比之下,可能更加关注机械类、经济类等就业前景较为广阔的专业[1]。
二、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为了提升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培养质量,这里提出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主要由以下几种要素组成:
1、基于素质课程和实践课程的综合课程体系
就该专业的课程体系而言,具有应该由以下几部分组成:实践类课程、体育艺术课程、人文素质课程、科学类课程、政治及教育课程[2]。综合课程体系的优势在于,它可以从各个方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而提升学生就业期间的市场竞争优势。
2、契合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
为了提升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培养质量,该专业教学方法的优化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合作学习法融入方面目前我国高校中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学习大多属于独立行为。而就业过程更加关注学生的合作能力。因此,在该专业的教学过程中,各大高校应该注重合作学习法的融入。2)学校既有资源利用率提升方面各大高校都为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提供了多种多样的.学习资源。这些资源的类型大体包含以下几种:图书馆馆藏资源类型。从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利用高校图书馆馆藏书籍的调查可知,学生较低的利用率主要是由图书更新不及时、借阅时间较短、续借操作复杂引发的。为了提高图书资料的利用率,提升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竞争优势,高校可以利用学生频繁使用的微信软件,开发出一个微信公众平台,使得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能够随时随地进行借阅、归还、续借等操作。通过便捷使用体验的提供,促进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资源利用率的提升[3]。网络电子平台类型。从汉语言文学学生对该平台的使用情况调查可知,学生不愿意利用网络电子平台学习的主要原因是这种平台只能电脑上操作,且电脑的系统故障的概率较高。针对这种现象,高校培养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应该从能够提供海量电子资料的网络平台入手。
三、基于知识应用的实践体系
汉语言专业学生的未来发展方向主要包含以下几种类型:第一,应用型。当汉语言专业学生毕业之后,根据自身的爱好和学习倾向选择编辑、记者等岗位;第二,教师型。这种类型是指,汉语言专业学生从高等院校毕业之后,继续学习并考取教师资格证,进入教师行业;第三,研究型。当本科阶段完成后,不选择直接就业,而是继续考研学习[4]。从这几种类型可知,第一种与第二种类型都比较重视实践。因此,可以结合以下几种要素构建基于知识应用的实践体系:
1、课外活动要素
课外活动要素同时适用于应用型、研究型以及教师型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这种要素提升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培养质量的作用是通过学生视野的拓展、所学知识知识的强化应用实现的。在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培养过程中,高校可以为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提供以下几种课外活动:1)古代文学作品鉴赏解读活动。文字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的忠实记录,文学作品更是是前人呕心沥血的思想精髓。在该活动中,可以为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提供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李渔的《闲情偶寄》等书籍。这种活动除了可以锻炼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古代文学作品中某个段落或小故事的交流过程,容易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2)魏晋经典人物解读宣讲活动。与高校的其他专业学生相比,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气质与我国古代文人的清高特性更加接近。而在众多文人中,魏晋的风流人物更加符合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心理预期。在该活动中,高校教师可以将解读对象确定为我国古代四大美男之一的卫玠。无论是看杀卫玠这个成语的内涵还是这个人物的生平,都能产生考察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专业知识的作用[5]。2、频繁性定期专业见习要素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专业实习时间较短。为了实现人才培养目的,可以将传统的专业实习转化成频繁性定期专业见习模式:按照每学期两次的频率,定期巩固强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记忆、知识技能的实际应用。
3、顶岗实习要素
这种要素发生在知识学习及专业实习之后。在这种情况下,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向技能转化的能力。在企业的顶岗实习中,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能够得到较为有效的训练。
四、结论
从我国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培养结果可知,该学生的就业率相对较低,工作中的问题解决能力相对较差。这种现象主要是由高校不合理培养模式的应用引发的。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需要用通过基于知识应用的实践体系、基于素质课程和实践课程的综合课程体系、契合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构建出一种新型的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谭德兴.对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的思考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xx,12:39-40+46.
[2]钱慧真.以就业为导向的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xx,02:140-142.
[3]王彩琴.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新探[J].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xx,02:76-78.
[4]郑育琛.独立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初探——以厦门大学嘉庚学院中文系为例[J].民办高等教育研究,20xx,02:31-34.
[5]翟瑞青.关于构建应用型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齐鲁师范学院学报,20xx,04:1-5.
汉语言文学专业论文5
互联网时代下,我们的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受到了互联网浪潮的影响,我们周围的顽固旧事物一个个被淘汰,不适应现代社会的一切事物终将被历史所淘汰。我们处在一个变革的大时代,即使从事教育事业依然不例外。汉语言文学专业自身的学科特点虽然保守,传统,但是在新的时代下对于专业人才培养的模式依旧应该改革,应该更新。只有采取新的,科学合适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我们的高校才能够培养出一大批真正适应社会,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人才。
一、开设精品课程,将学科教学精细化
汉语言文学专业作为中国的国粹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很多经典的内容,我们完全可以开设出很多精品课程,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高品质的课程开设,才能够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目前我国高校的很多精品课程基本都是理科类的,笔者认为这与过去我国国家发展需要是密切相关的,现在,我国已经基本实现了国家工业化,而国家精神文明建设,国家的文化建设还很欠缺。所以,国家十分有必要对高校进行资本输入,帮助高校开设精品课程,提高汉语言文学相关课程的质量,从而培养出一批具备顶尖汉语言文化素养的人才,为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贡献出一份力量。汉语言文化专业可以说是一个内容十分繁杂的专业,为了优化学科教育,应该将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工作精细化,在汉语言文学专业下开设具体的精细学科,例如先秦诸子百家文化,魏晋南北朝文化以及唐宋诗词文化等等。将学科教学精细化一方面有助于更加专业的人才培养,另一方面则有助于汉语言文化专业的发展。
二、积极改革教学方法
高校要改革教学的方法,汉语言文学专业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再适应现代社会,教育的发展,对于培养人才起到的作用比较小,对教育基本是一种浪费。高效汉语言专业目前十分有必要进行教学方法改革。首先从事汉语言文学教学工作的高校教师要更新自己的观念,改变传统的培养人才的方式。例如,在民国时期,当时的一位著名的国学大师曾去看望他的研究生,当时他对自己的研究生要求说要在屋子里待上十年,才能在汉语言文学领域有所建树。试想一下,如果我们现在学习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还要像过去那样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可能取得专业内的突破成就吗?当然是不能的,如果仍然按照过去的专业培养模式培养现代的人才,那么我们只会培养出一大批书呆子而已。在互联网时代,处处都是知识,到处都是经验,我们与这个世界联系的方式越来越容易,汉语言文学教学的方法方式应该开放化,促进学生与社会,外界的接触,在体验中感受知识,在经验中总结升华知识。
三、更新教材内容
随着时代的发展,即使是汉语言文化专业的知识也不可能一成不变,也在发生着变化,尤其是我国传统的汉语言文化专业知识与社会主义理念,核心价值观相互融合之后,产生了新的内涵。关于汉语言文化专业教材的内容,笔者认为应该贯彻五年一大变,三年一小变的教材改革方针。要建立常态机制对汉语言文化专业所使用的教材进行更新换代。汉语言文化专业要以培养为社会,为人民服务的专业人才为目的,所以,汉语言文化专业的教材要同社会现状相结合,内容要立足于社会现实,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为任务,培养社会需要的汉语言文化专业的人才。
四、注重教学科研与社会的连接
一直以来,我们的国家和社会对汉语言文化专业的科研工作不够重视,投入的资金要比理工科学投入的资金少得多得多,这就严重制约了汉语言文化专业等文科专业的发展。几乎所有的从汉语言专业的研究工作者都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他们将自己埋身与浩如烟海的汉语言文化书籍中,一心在象牙塔中钻研。可是,建国以来这近七十年,我们在国学领域几乎没有出过一个世界级大师,可是在民国那短短的二三十年,中国的国学大师却繁星闪耀。从这样的对比中,笔者认为,政府要注重教学科研工作与社会相连接,与社会连接才能使从事汉语言文化专业的人才无论是眼界还是胸怀,都大大的扩大,对于他们积累情感,经验,知识都有重要的意义。
五、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在新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下,我们需要一大批具有优秀素质的`教师。汉语言文化专业是我国传统的专业,在民国时期,很多都是以师徒的方式进行教授的,所以才能大师培养出大师,造就大师辈出的时代。现在我们高校的教学资源十分有限,而且自从高校扩招以来,高校的学生越来越多,一个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班上往往有七八十号学生,如果我们再没有优秀的教师,教授进行教学工作,又怎么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呢?即使是在新的,科学的汉语言文化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下,缺乏优秀的教师团队,就好比肥沃的土壤里没有栽种优秀的种子。目前高校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对国外顶尖的汉语言文化领域的人才进行高薪聘请,二是将本校的优秀的学生送去国外深造,学成之后再被高校返聘。总之,无论是采用什么样的方法,我们都一定要加强高校汉语言文化专业的师资队伍建设。
六、科研与教学两手抓,两头强
在新的汉语言文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下,我们要做到科研与教学两头抓,两头并重,两头强!高校重视汉语言文化专业的科研工作,投入资金帮助科研人员进行深入的研究,以优秀的科研成果为汉语言文化专业的教学工作提供可靠的知识基础和学生接受高素质,高水平教育的保障。同时,优秀的教师从事教学一线的工作,将汉语言文学领域内的前沿成果讲授给学生,有助于培养出高素质,高水平的汉语言文学专业领域的人才。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学质量又能返过来推动科研工作。
七、优化教师,学生考核评优方式
高校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下,要采取新的考核评优方式,过去传统的考核方式在今天不利于考核教师以及学生的综合素质。现代是互联网信息化时代,我们应该重视体验,重视连接互动,而不应该一味地追求最终的结果。汉语言文化专业培养人才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而且老师,学生的能力体现在各个方面,科学的考核方式有利于带动老师以及学生的积极性,促进专业的发展,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八、结束语
随着国家文明程度的提高,我们开始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需要一大批具有新时代思想,精神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人才。高校传统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培养人才方式已经不足以适应时代,社会的需要,无法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人才。所以,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人才必须采取新的模式,新的方法,而且将这些新的模式,新的方法切实地贯彻到人才培养的实践中去。笔者认为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的实行困难重重,会有很多阻碍,但是,我们仍然要克服种种困难,努力实现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改革。
汉语言文学专业论文6
一、树立基于职业能力生成的教学理念
针对语言学习的特殊性,教师和学生之间应强化共同分析,在分析之中理解知识,从而更加深入的了解现代汉语语法、修辞、古诗词楹联、旅游文学、导游词写作等相关知识。导游语言不仅需要职业化,更为重要的是调动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行动,发挥其个性化、多彩性的魅力,通过创新驱动学生编写和讲解导游词,达到语言通畅、措辞合理,形象生动、风趣活泼,言语文雅,合乎礼仪的要求,并在未来的工作中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知识。
二、采用多种教学手段综合运用的教学策略
(一)多维度划分导游语言知识的分析视角。
如在交际方式上,有书面、影像、现场、录音交际等,不同方式需要不同的语言特色。例如“湿地是地球上具有多种独特功能的生态系统,在维持生态平衡、保持生物多样性和珍稀物种资源以及涵养水源、蓄洪防旱等方面均起到重要作用。”属于典型的书面导游词。“朋友们,您到过唐海湿地吗?您了解唐海湿地吗?当湿地走进咱们的视野,我们会惊奇地发现,这里不仅拥有神秘的沼泽,珍惜的动植物,还拥有特殊的生态系统,负氧离子极为丰富,怪不得会被誉为‘地球之肺’呢”。这属于典型的现场导游语言;在导游与游客交际的语言情境上,因人、景、时的不同而自然相异。例如,在游览初期导游语言多平铺直叙,多用单句。后期增加讲解深度,巧妙设计修辞等;在语言的幽默表达上,要避免取笑他人、不合时宜的情况出现,通过把握时机恰当地融洽关系、调节情绪、摆脱困境和寓教于乐。导游语言的语音调谐、词语选择与锤炼、句式的选择与设计、语言表达的手法、语体和语言风格的选用等方面都是导游语言能力培养需要关注的视角。
(二)模块化分解导游语言知识的授课内容。
导游语言涉及语言学、语用学、社会语言学等,需要有良好的汉语驾驭能力,掌握好语音、汉字、语法、修辞等基础知识的同时,对楹联、诗歌散文、名人游记、旅游文学著作等也能够进行赏析和评介。模块化的教学方式有助于深入理解和掌握知识。包括横向模块与纵向模块两大内容,横向模块包括理论讲解模块和讲解实训模块。课程在理论讲解的同时,通过情景化模拟、师生共同分析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纵向模块是不同的专项学习环节:一是现代汉语和方言板块,包括现代民族共同语言和方言的概述等。二是普通话语音知识板块,主要是帮助学生掌握语音、拼音、音变、朗读技巧等基础知识。三是汉字板块,对汉字的起源、特点、演变以及正确使用进行讲解。四是现代汉语词汇板块,主要包括词语的构成、意义、熟语、语义的辨析和色彩等。五是现代汉语语法板块,加强学生对单句、复句、句群和常见语法错误等的理解。六是汉语修辞板块,词语的锤炼、句式的调整和辞格的运用为主要内容。七是汉语的表达板块,主要是对包括口头表达的辅助手段、交际和讲解语言艺术在内的口头语言表达以及包括写作知识在内书面语言表达进行学习。八是古汉语与旅游文学板块,主要包括古代旅游诗歌的特征与鉴赏、游记的欣赏、楹联和碑铭以及摩崖石刻的分类与书写风格和特点等。
(三)互动式开展导游语言的师生共同分析。
导游语言不仅要准确、清晰还要融入技巧、激发游兴。不同表达往往有不同效果。导游语言很难说有标准选择,师生互动式的共同分析使师生思想彼此碰撞,开展探讨式课堂讨论,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在不同的表达中进行甄选,认识效果差异,正确理解和掌握表达技巧。例如为了训练将表达对象与所处语言环境统一,教师选择杭州岳飞墓为导游词讲解设计案例,教师和学生首先对个人的理解和想法进行讲解,在师生的共同的分析中,探讨不同表达的优缺点,从而形成共识。该案例中教师通过引导性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导游语言适应语言环境的必要性。导游讲解中既要传递岳飞精忠报国的正气,又要将南宋封建统治者的昏庸、偏安一隅以及秦桧等奸臣的阴暗卑鄙予以表现,以导游语言展现历史人物,感染游人。通过诸如此类的师生共同分析,使学生掌握语气衔接、词语搭配和语义表达等技术要点。
(四)情景化模拟导游语言讲解的实践场景。
课前,教师布置准备工作。课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将学生进行角色分组,针对设定的情形展开模拟教学,如在见面寒暄语运用上,可以设定导游在景区门口与旅游团初次见面的情景,强化学生对得体寒暄的理解和把握;在答问语言的运用上,可以针游客经常提及的关于游览时间、游览项目等各类问题,训练根据不同情况运用恰当语言做答;在安慰语言的运用上,设定游客身体不适、财务丢失、朋友失散等场景,学生采用恰当的安慰语言来缓解游客的烦恼;在道歉语言的运用上,设定导游、旅行社等服务缺失的特定情形,锻炼学生通过语言巧妙说明情况。教师针对模拟情况做出评价,使学生了解不足之处,并引导出关键的总结性要点。在情景模拟训练中,既利用课堂教学设施开展模拟讲解、案例教学和小组讨论等活动,也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影视传媒、图书报刊、技能小组赛、报告会、辩论会、实训基地等课外辅助资源。另外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情景,例如生活中的俗语、新词、网络流行语等就可以成为导游语言讲解中用到的素材。
汉语言文学专业论文7
一。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很多综合性大学及文科院校都会设置的传统专业,虽然目前各种应用性较强的专业如对外汉语、文秘、新闻传播等的出现对之有所冲击,但不可否认,在众多专业中,它是最具基础性的。就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设置而言,总体上包括语言和文学两大类。在文学类课程中则以文学理论课最为特殊,因为它不同于现当代文学、古代文学、外国文学等课程,而是要以这些课程为基础进行理性的归纳和总结,甚至要对文学的未来走向加以指引。它与这些课程的关系类似于哲学与各类人文学科之间的关系,所以将之视为“汉语言文学专业中的哲学”并不为过。因此,这门课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理论素养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理论素养又是学生进一步理解文学现象的前提,也是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基础。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以培养研究型、专业型人才为培养目标的,因此如果四年本科教育之后,学生只能背诵古诗词、复述小说情节、划分诗词平仄、写读后感,这是教育不够成功的表现。因为这些能力,是社会上的很多文学爱好者都具备的。
但事实是,目前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理论素养令人担忧。当然,理论素养的提升并不是文学理论这一门课的责任,其他课程也肩负着同样的使命,然而文学理论课毕竟负有主责。总体来讲,造成学生理论素养缺乏的原因,无外乎以下几种:
首先,中文系学生的共性特征是感悟能力较强,理性分析能力不足。工具理性的社会环境,导致整个社会对经济、商业、工程等专业较为青睐,相较而言,一些传统文科专业则并不能直接带来效益。而且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构成来看,男女比例严重失衡,在一些师范类院校中这种情况更为突出。笔者所在学校男女比例就长期保持在 1:5 的水平上。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男性式的思维的特征是在判断问题时有较高的逻辑性,能够客观地理解事物的本质,女性式的思维特征是逻辑性不太强,往往容易偏离本质性的东西,具有较强的比喻性、故事性和装饰性,在判断问题时缺乏客观性,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
由于男女两性之间在思维方式上的差异,女性的感悟能力较好,而男性的逻辑能力稍好,所以这也更影响了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理论素养的提升。
其次,文学理论学科的自身属性也使得学生难以提起兴趣。现代意义上的文学理论是西方的舶来品,目前较公认的对中国文学理论建设产生影响的是美国学者韦勒克和沃伦合着的《文学理论》。但需要说明的是,即便如此,西方高校的文科课程中也没有所谓的“文学理论”课,任课教师往往根据自己的学术专长讲授对文学的看法,或在讲授哲学问题、美学问题甚至是社会问题的时候顺带提到对文学的认识,有较高的自由度。这样,他们所传授的理论知识便较为系统。相形之下,中国的文学理论教材则存在体系僵化、与文学实践脱节、知识碎片化等诸多弊病,而且往往概念、术语满天飞,甚至传达了很多“非确定性”的伪知识。
再次,部分文学理论课教师的教学方法不当。除了上述两个原因之外,第三个原因来自教师层面。就笔者所见,目前文学理论课授课教师存在两种倾向:
一种是看到了理论课内容的滞后性,主张回到文学现场,密切联系文学实际。其优点是具备明确的现实指向性,并有着突出的问题意识;其缺点是将理论课上成了评论课,混淆了批评与评论的界限,往往流于主观。貌似所谈问题具有一定的高度,但因为学生的学术积淀有限,最终导致地基不稳,学术无根,这样做对学生的理论素养和学术素养的养成是极为不利的。另一种倾向是陷入理论的泥淖不能自拔。这种倾向也是优劣并存的:其优点是忠实于书本,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就能了解各种主义、流派、论争等;其缺点是忽略学生的学术积淀,教师往往在讲台上讲得眉飞色舞,而台下则兴味索然。这种授课方式的最终结果,是学生往往死记硬背,应付过考试之后便将教材束之高阁,甚至很短时间内便将上课所讲内容抛诸脑后。综合来看,上述两种倾向都是不可取的,都犯了备课只备教师、不备学生的大忌。
由此看来,学生理论素养的提升是一项系统工程,既要考虑本专业学生的先天兴趣,也要辩证地看待教材,将碎片化的教材内容加以整合。这就要求教师革新教学方法,讲授内容不求“博”,而求“精”.
二。
针对上面提到的问题,笔者认为应该对文学理论课的传统教学模式进行必要的调整。这种调整既涉及学生层面,更要转变传统教学思维,尽量做到理论与文本、形而上与形而下、引导与自学相结合。具体而言,应从下面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精致化教学。不可否认,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并不是所有学生都对理论课感兴趣,即便感兴趣,其各自的兴趣点也不相同,因此在教学中要有针对性。具体而言,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根据本学期所讲内容,事先列出若干方向,可以是具体理论家,可以是具体流派,也可以是具体问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一个或两个方向深入学习,并按时进行学习汇报。汇报可以采取小组讨论的形式,也可以采用课堂公开展示的方式,总之要形成较系统的学习-检查机制。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也可以起到较好的督促作用。比如在讲授文学批评的时候,在介绍完文学批评的基本内涵,并交代文学批评方式的多样性之后,可列出“精神分析批评”“女性主义批评”“后殖民主义批评”“新历史主义批评”等选题,让学生选择一种自己感兴趣的研究方式深入学习,包括自己查阅代表性人物及其着作、研究性论文等,尽其所能对每种批评方式的核心方法进行了解,并撰写读书报告。这种教学方式,可能在广度上不如传统教学,但在深度上却有较大优势。
其次,实践化教学。所谓实践化教学就是突破理论“悬空化”的束缚,让理论更好地服务于实践。以往的教学模式往往过分重视理论的自为性,对于文学现象关注不够,甚至学生不知道学习理论的目的是什么,仅仅徒劳地背诵各种条目。正如陶东风先生所言:“学生明显地感到课堂上的文艺学教学知识僵化,脱离实际……从而产生对于文艺学课程的厌倦、不满与消极应对的态度”[2].鉴于这种情况,笔者认为教师在教学中应努力构建理论与实践相沟通的桥梁,引导学生组织实践研究小组,围绕某个文学现象或社会现象系统地查阅理论书籍,寻找其与现实的契合点,最终使学生知道理论的用处。
比如教材中频繁提及 20 世纪西方结构主义文论,为了更好地理解其研究方法,教师在讲解基本的背景性知识之后,要让学生亲自用这种方法进行实践。笔者曾在教学中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7~10 人,并制定了“唐代送别诗中的意象类型分析”“唐代送别诗的叙事模式分析”“唐代送别诗的抒情模式分析”等选题,要求学生运用结构主义文论进行研究。当然,这些论题同样适用于宋词,可以视学生的数量而定。
再次“,原典”式教学。所谓“原典”是指具有重要价值的原始典籍。这些典籍的重要性当然远高于各种教材,但由于这些典籍的阅读难度较大,所以在具体讲课过程中,教师往往一带而过,这就使学生对本门课有“油浮于水”的感觉。实际上,教师倒不如用最通俗的语言、例证快速地将每个规则、特点、关系讲清楚,然后围绕其中的一个突出问题,让学生阅读“原典”,并组织讨论。比如在讲到文学语言的特征的时候,师生完全可以共同研读什克洛夫斯基的《作为手法的艺术》,在讲到文学真实性问题的时候,完全可以结合亚里士多德《诗学》中“诗比历史更真实”的论断,以及列宁《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革命的镜子》等文献来教学。当然,这就要求教师事先做好功课,将“原典”中与课程有关的篇章节录出来,要符合学生的接受能力,而不能不加选择地让学生阅读全文或全书。
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定期给出阅读书目,布置阅读任务。这些书目并不一定局限在文学领域,可以是哲学的,可以是美学的,甚至可以是历史的。这些书籍对于打开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理论素养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形成以“原典”教学为主、教材为辅的新的教学模式,将是文学理论课教学改革的必然途径。
最后,写作式教学。所谓写作式教学与上文提到的“实践化教学”有交叉之处,但也有所不同。概而言之,两者的侧重点以及最终目标存在差异。实践化教学的目的是使理论更好地与文学实践结合,填平两者之间的鸿沟。而写作式教学则更加强调学生通过实际写作而获得理论视野和逻辑思维能力。不可否认,写的过程是进一步夯实所学知识,并让自己零散的思想条理化的过程,某种程度上是再学习、再认知的过程,也是不断提纯自己思想的过程,其作用丝毫不亚于阅读。当然,此处所说的“写作”并非是指写小说、写散文,而是写作学术论文、学术随笔。具体方法是:首先根据所讲内容指导学生确定写作方向,充分利用中国知网、万方、读秀等网络资源做好文献调研,最终确定写作题目,然后让学生对自己的论文反复修改,直到最终成型。通过几年的实践训练,笔者发现这种方法往往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目前多数高校的文学理论课都只开一个学年,学时一般在 108~144 之间。如此少的学时给教学带来了极大的挑战,教师往往顾到了“面”却损伤了“点”.因此,笔者认为既然重视“面”的传统教学模式存在诸多弊端,现在不妨以“点”的教学为主,而上面提到的四种教学改革尝试恰是这种新的教学模式的具体实施手段。
三。
上文谈到文学理论课的学时问题。笔者认为理论课与现当代文学、古代文学以及外国文学课毕竟不同,它们往往有明晰的脉络及真正值得研读的作家和作品。而理论课则没有尽头,或者说传授知识仅是它的一个职能,它更重要的`职能是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这就决定了理论课的教学绝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有鉴于此,笔者不揣浅陋,提倡一种贯穿四年的理论课教学模式,这样才能为下文提到的教学改革措施提供时间保障。下面具体谈谈教学内容方面的改革措施。
若要保证理论课在大学四年的一贯性,整合课程是必要保证。当前,汉语言文学专业与理论有关的课程是零散化的,基本上处于各自为政的状态,缺少必要的呼应。比如,除了文学概论课之外,还有西方文论史课、中国文学批评史 / 理论史课,甚至有些教师还会开设与文化研究有关的课程。这就导致在教学中会出现重复和孤立的现象。有些内容在讲文学概论课时要讲,但在西方文论史和中国文学批评史课中还要讲,教师之间缺少必要的沟通,不仅浪费教学资源,也浪费学生的学习时间,这就造成了重复。
就孤立而言,各门课程以及其中的知识点往往难以形成呼应,各种知识缺少必要的勾连,这样就很难引起学生的重视。比如“文学意象”问题,童庆炳主编的《文学概论》仅简单地交代它是“中国首创的一个审美范畴”,并认为其渊源可追溯到《周易》,但并未充分展开,主要笔墨在探究它的审美特征方面,认为哲理性、象征性、荒诞性等是其主要特征。在中国美学史课中,谈到“意象”问题时则更多地侧重于对其源流的梳理,如叶朗的《中国美学史大纲》便十分详尽地考察了“意象”的源头,以及它在宋元书画领域的流变过程。这就造成了一种断裂,即文学理论教师侧重于对审美特征的讲授,美学史教师侧重于对源流的挖掘,由于知识视野和课时的限制,两方面知识难以实现沟通,导致学生的学习缺乏系统性,以致最终将之遗忘。若打通课程之间的壁垒,学生便会对这一问题形成清晰的认识,先重点梳理“意象”的古代源流,然后剖析它的近代流变过程,最终以西方现代派作品为例,探索在这一范畴中进行现代扩容的可能性。因此,笔者主张开设一门广义的“文学理论课”,将理论类课程加以整合,并将之贯穿于大学四年的教学中。
与整合各门课程相似,还要对目前琳琅满目的文学理论教材进行整合。整合课程属于学科之间的整合,而整合教材则属于学科内部去粗取精式的整合。毋庸置疑,教材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依托,其重要性自不待言,但必须看到每部教材都存在着倾向性和特点,因此应辩证地看待目前流行的各种教材。
比如以童庆炳为代表的传统教材编写者长于系统性而疏于现实关怀,其思想深度自然有待商榷。进入新世纪以后,文学理论教材的编写则努力在现实性和思想性上下功夫,并以一种反本质主义的新思路解释文学及其相关规律,较具代表性的如陶东风的《文学理论基本问题》(20xx)、南帆的《文学理论新读本》(20xx)、王一川的《文学理论》(20xx)、南帆的《文学理论》(20xx)等。较之传统教材,新世纪以来的教材在思想性和现实性层面着力较多,但这又会滑向另一个极端,即这些教材在重视思想性的同时忽略了学生的实际接受水平和知识储备,且行文很像学术论文,条理十分模糊。概而言之,两种教材编写模式的深层动因在于如何处理“向前看”与“向后看”的问题。这种情况下,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便应针对不同教材的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授课内容,将政治化色彩较浓、观念陈旧且明显过时的内容汰除,将一些难度较大且不适合本科生接受的内容作简单化处理。总之,教师在上课之前要做到对当下各种教材的特点和优势了如指掌,以便有的放矢地进行选择并讲解。
总而言之,理论素养的提升对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尤为重要。提升理论素养的目标并不仅限于能够写一些貌似有深度的论文,更为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理性分析能力。这种能力是一种无形的财富,它不仅能让学生客观地看待文学现象甚至文学史,也会使学生具备基本的社会洞察力。能力的提升对于学生来说,无论在科研中还是在生活中都会受益匪浅。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就是这个道理。
汉语言文学专业论文8
摘要:人类在使用有声语言进行日常交际活动时通常会伴随另一种交际方式即无声语言,也称体态语。汉语言师范生体态语的运用主要体现在教师身势语、教师手势语和教师面部表情语这三类,每一类都有其自身的定义、分类,并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起到明显的辅助作用,提高教学效率,保证教学质量。汉语言师范生在使用体态语时要遵循一定的原则,避免错用的情况,以保证教学活动顺利进行。
关键词:汉语言师范生;体态语;教学能力
所谓体态语,就是人们在进行交流时运用的无声语言,包括表情、动作等。美国心理学家艾伯特梅拉比斯通过实验得出结论:“一条信息的表达效果=7%的文字+38%的声音+55%的表情。”通过梅拉比斯的结论,我们可以知道体态语在人们交际活动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在教育教学领域,体态语的作用更不可小觑。汉语言师范生将来的工作对象是正在成长、变化的儿童或青少年,在未来的课堂上,教师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对学生的身心成长都将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由此可见培养师范生教学体态语言的重要。
一、汉语言师范生教学体态语分类应用
课堂中的体态语言包括:服饰语、身姿语、面部表情语、手势语。师范生能合理有效的运用体态语言,不但有利于未来教学工作中沟通师生情感,保障信息传输,而且还能调节活跃课堂,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1.端庄得体的服饰语培养学生高尚审美观。服饰语,顾名思义,就是通过衣着打扮、风度仪表来向别人传达信息。中小学课堂,老师们“你方唱罢我登场”,作为课堂上的焦点,老师的服饰搭配会给学生带来不同的审美感受。美国前共和党策略专家艾利斯认为,“七秒钟”便决定了你在别人眼中的形象。实践证明,要让学生对老师有好感,穿衣打扮除了符合“T、P、O”原则外,还应与自己个性一致,更要与情感状态相协调,进而培养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权威性和感召力。2.恰当优雅的身姿语树立为人师表好形象。苏联教育专家马卡连柯指出:“高等师范学校应当用其他的方法来培养我们的教师们。”站姿,要求师范生做到头正、肩平、臂垂、躯挺、腿并。在实习过程中,发现师范生在授课过程中,部分人要么无精打采,站立时倚墙靠桌,要么低头含胸驼背重心不稳,要么身姿僵硬,一动不动。这些不良的站姿直接影响了教学。比如和学生交流是身体略微前倾,能表明教师对学生的关注。授课中,师范生必须注意走姿练习,不能在课堂中“屹立不动”要根据教学的需要,变换在教室的位置,缩短和学生的距离。在使用走姿时要稳健有力、腰身挺拔,精神饱满。3.标准到位的手势语是高效课堂的有效辅助。《毛诗序》中说“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手势语是课堂的高效辅助语言,当语言不够形象时,需要象形手势语言,当语言太抽象时,需要象征手势语言,当语言不够明了时,需要指示手势语言,教师在形成自己风格后,还有独特的调节手势语言,所以,手势语是师范生课堂教学体态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非常大,德斯蒙德莫里斯在《手势新探》的序言中说:“语言固然可以用来说明事实和表达思想,但若没有手势,人们的社会生活就会变得像机械一样冷漠而死板。”13级汉语言师范生苏梦雪在试讲时讲到《瀑布》一课,讲到“站在瀑布脚下仰望,好伟大呀,一座珍珠的屏!时时来一阵风,把它吹的如烟,如雾,如尘”时,只见她右手伸向斜前方,掌心手臂打直,以示瀑布伟大,紧接着,手掌轻柔划动,模拟瀑布如烟,如雾,如尘。她声情并茂的朗读,加上恰当的手势语言,让孩子们带到那清风吹瀑布所带来的如烟似雾的境界,如同眼前真有了瀑布一般。在这个教学案例中,手势语的运用极大的辅助了有声语言,调动和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她的手势可以称得上是口语表意的第二语言。再例如在课堂上,老师向表现优秀的学生竖拇指,这样做既能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不浪费课上的时间,不至于因为夸奖学生浪费宝贵的'时间。4.生动丰富的表情语是教师与学生沟通的纽带。师范生所要熟知的教师的面部表情语是指教师在课堂上利用眼、嘴、眉、脸颊、鼻等器官或部位的变化而构成的表情来和学生进行交流与沟通。在面部表情语中,我们重点强调的是微笑和目光语的运用。艾默生说,人的眼睛传递的信息和所说的话一样多,不需要字典就能从眼睛的语言中了解心灵的世界。眼睛是人类心灵的窗户,人们根据眼睛接受外界信息,同时又凭借眼睛与外界建立联系。教师在课上利用眼神的变化表达思想感情、向学生传达信息增加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运用环视注视等目光,可以起到组织、启发、鼓励、控制课堂的作用,如某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发言,这时师范生要运用鼓励性注视目光,这种无言的称赞会极大地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当学生搞小动作时,师范生要用严肃目光,这种无声的注视其效果往往胜过有声的言辞。师范生在灵活运用眼神的同时,更要注意面势语的运用,所谓教师的面势语,主要是由教师整体的五官所组成的表情,例如,表示微笑、兴趣、满意、亲切、赞扬、询问的表情。一部分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师范生认为,要想获得学生的尊重,就必须不苟言笑,以示自己的权威。相反,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说“你面对的是儿童极易受到伤害、极其脆弱的心灵,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心灵的接触。”所以,教师应以和蔼的态度,亲切的笑容来缩短师生距离,融洽师生情感,让未来的课堂出现良性循环。
二、汉语言师范生运用体态语应遵循的原则
教师恰当地运用体态语,一方面通过自身的言行举止影响学生,另一方面很多难以言表的内容也可以借助教师的动作、表情示意学生,进而增加课堂信息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因此,师范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做到正确的使用体态语言,更好的发挥体态语的作用。1.灵活性原则。汉语言师范生毕业后多为中小学语文教师,在中小学课堂中,孩子们都处于成长期,每个孩子又体现出不同的生理和性格特点,这样教师在指导时就要区别对待,体态语的使用就要体现灵活性。对性格内向的学生避免使用具有刺激性的体态语,以免伤害其自尊心;而性格开朗的学生,教师在运用体态语时则可以灵活多样。只有灵活运用教师体态语言,才能造就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拉近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课堂突发状况是每个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都会遇到的现象,一名优秀的教师明白如何掌控整个局面。在调控的过程中,体态语是很好的媒介。尤其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基于思想的开放性,需要小学生发挥充分的想象。在这个过程中给有的学生创造了调皮的机会,教师要用眼睛及时捕捉到各种状况的发生,同时在不扰乱其他学生思考的情况下,利用灵活的体态语对其进行警示,制止学生调皮的行为,提高课堂的有效性。2.协调性原则。我们一直提倡中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个人能力,在课堂上正确使用体态语也是个人能力的体现。体态语具有一定的制约性和情境性,因此教师在运用体态语时,要做到内外协调统一。一方面,教师的体态语是为了辅助有声语言而存在的,体态语依附于有声语言,要与有声语言结合使用。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体态语的使用要保证和有声语言相协调,这样体态语的存在不仅能够辅助有声语言的教学,还能调节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整体教学质量。另一方面,体态语是一个体系,眼神、表情、手势、姿态只有密切结合才能相得益彰。因此教师在使用体态语时,不仅要掌握多样的体态语,还要与内心的体会相结合。要使体态语的运用与课堂氛围、教学情形协调一致。要做到形体与言语的自然结合,表情的自然表露,达到内外和谐统一。
三、结论
库伯说:“非语言交际行为对教师至关重要。教师的非语言行为关系到学生对学校的态度,教师如何在课堂上更有效地运用非语言交际,师生之间的关系就会得到改善,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学习效率就会提高。”因此,汉语言师范生要学会科学正确运用体态语,辅助有声语言教学,提高中小学语文课堂效率。
参考文献:
[1]邓术新.课堂中教师体态用语综述[J].教育实践与研究(小学版),20xx
[2]熊海娟.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科学教育出版社,20xx.09
[3]李杰群.非言语交际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xx
汉语言文学专业论文9
汉语言文学专业知识培养过程中,需要以有效的人才培养为模式标准,加强我国汉语言文化基础知识的判断,重点分析汉语言文学专业性价值意义,依照汉语言的实际人才培养重点,开展合理的汉语言知识培养办法,不断完善汉语言知识模式的拓展,提升汉语言知识文化水平的提升。
一、汉语言文化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情况分析
1.汉语言文化教学模式单一
传统汉语言文化教学中,往往以教为主,缺乏有效的信息技术分析和落实,缺乏对课件内容的分析。教师往往将内容原封不动的落入到课件中,通过课本内容,照本宣科,很少考虑讲授的具体内容情况,学生对教师讲授的内容往往无法接受。教师没有进行有效的创意教学,课堂上缺乏生动性,趣味性,一些学生往往不认真听讲,课下玩手机,发微信聊天。授课过程过于传统,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知识无法有效的拓展和提升。教师单一的教学方法影响学生的兴趣,学生对汉语言文学没有清楚的认识其重要性,往往不能再课堂上进行知识积累和吸收,造成课程整体的效率水平较低,无法顺利的了解具体知识内容,防治学生死记硬背,无法对相关知识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理解。
2.课程设置上存在不合理的问题
汉语言文学的课程设置体系上存在诸多的问题,课程设置过于集中,古代文学、现代文学、外国文学、选修优秀作者文学等内容。课程在设置上缺乏有效的专业化渗透,没有综合宏观的分析价值,缺乏综合性应用研究,与社会的实际情况出现严重的脱节问题,造成学生的整体知识结构、知识经济体系不合理,高校课程的整体设置严重的限制了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水平,严重的影响学生的就业发展水平,导致学生的汉语文专业无法有效的学以致用,课程内容与实际应用存在严重脱节的现象,造成学生对课程灭有兴趣,人为学习这些课程也是没有用的,造成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的误区。
二、汉语言文学课程中专业人才的有效培养方案
1.建立有效的创新课程教学培养模式
汉语言文学的整体教学分析过程中,需要开展适合课程教学分析的标准,充分调动学生的有效主动学习积极性,不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避免课程教学方式的单一。教师需要营造舒适、愉快、轻松的课堂学习氛围,努力创建良好的教学课程活动基础形式。运用现代教学方法,不断完善教学标准的重要思想。依照不同的学习阶段和标准,对不同的教学情况尽心分析,运用有效的教学思路,不断提高教学综合发展质量水平,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努力调动学生的热情,培养有效的创新课程教学模式标准。
2.制定合理的课程专业设置标准
按照课程设置的实际发展需求,汉语言文学的专业人才需要培养专业化的课程设置过程。按照实际的教学应用,不断提高综合应用能力水平。汉语言文学的人才需要加强口语教学能力的分析,加强交流能力、书写能力的拓展,并非单一化的课程设置。需要根据人才的整体发展需求,不断提高核心教学应用标准,加强汉语言文学相关知识内容的.拓展,对汉语言文学的课程体系进行改革,建立符合整体教学标准的课程体系内容。另外,需要注重课程整体设置,分析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应用能力建设发展水平,实现课程专业的标准化设置。
3.汉语言文学人才培养需要与市场需求向适应
汉语言文学的人才培养需要顺应市场的整体发展需求,依照汉语言文学的实际标准专业归属,判断符合人才培养的基础体制标准。在实际的问题分析中,需要根据实际的市场发展需求,重点判断可以为学生开设的课程体制内容,分析不同专业学科所强调的课程标准,不断提高现代化发展的规律形式,促进汉语言温文学整体水平的有效提升。
4.汉语言文学综合专业发展的未来趋势
着眼于未来,将各个行业的发展需求融合到教学中,培养综合性的人才,对汉语言文学的相关知识内容水平进行培养和提升,立足专业化的管理,满足社会汉语言文学人才的综合发展需求,实现新型人才的快速发展。
三、结语
综上所述,汉语言文学培养过程中,需要以有效的课程设置为标准,不断统筹课程标准体系分析建设模式,加强社会发展的管控过程,不断促进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提升文化的传承,推进社会的发展进度。
参考文献
张玉萍20xx《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华中师范大学学报》第2期。
丁颖20xx《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现代企业教育》第12期。
古莹奎、刘娟娟20xx《以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为导向的教学改革与科技创新互动模式》,《辽宁教育研究》第10期。
汉语言文学专业论文10
摘要:汉语言文学开展双语教学的意义、双语教学面临的问题以及思考四个方面进行论述,结合我国基本国情及我国学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现状的双语教学模式。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 双语教学 初探
为适应世界经济一体化以及科 革命的挑战,培养具有国际合作意识和国际视野高素质人才成为当前高等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双语教学在大部分本科院校中逐步发展起来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汉语言文学专业开展双语教学的必要性
在新的形势下,这个传统专业如何生存下去 ,并焕发出新的生机,专业自身的改造是一条必 由之路。因为不改造,这个专业就有可能不断萎缩。专业改造 中最重要 的环节就是课程 的重新设置。传统汉语言文学 的课程设置偏重于知识的传授,而疏于能力的培养。学生在校期间感觉 自己学了许多东西,但一面对工作实践却一筹莫展 ,大学所学的知识无法及时转化为实际工作的能力。要应对不断变化的新的形势,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者应该及时调整培养目标 ,通过课程的重新设置扭转这种重知识而轻能力的现状。
二、双语教学的内涵
双语教学,根据《朗曼应 用语言学词典》中的定义,指的是学校使用第二种 语言或者外语进行各种学科的教学。包括三种形 式 :一是成为侵入型双语教学,是指学校使用一种 不是学生在家使用的语言进行教学;二是保持型双 语教学,指的是学生刚入学使用母语,然后逐步使 用第二种语言进行部分学科的教学,其他学科仍使 用母语教学 ;三是过渡性双语教学,是指学生进入 学校后部分或全部使用母语,然后逐步转变成为只 使用第二种语言进行教学。双语教学就是将母语以外的另一种语言直接运用于语言学科以外的其他学科知识的教学,使第二语言的学习与学科知识的获取同步。在中国现代的教育环境下 ,中国高校的双语教学应属于保持型双语教学。
三、汉语言文学双语教学的实施方法
1、双语教学的目的与课程设置
双语教学的要求是将学生的外语或第二语言,通过教学和环境,经过若干阶段的训练 ,使之能代替或接近母语的表达水平。双语教学是用英语学而不是学英语的课程 。它的目的不是为了培养单纯的外语人才,而是高素质的专业人才。他们在自己的专业领域能够熟练地使用外语与世界对话 ,在了解与译介国外的.语言学与文学理论,同时将国内的文学与语言学研究的新成果介绍给国外的双向学术交流中,他们能够顺畅地通过语言障碍。现有的专业基础课与选修课中选择部分课程试行双语教学 ,如语言学概论 、外国文学 、比较文学 、西方美学史等 ,另一方面可以根据教师的具体情况开设一些有特色的选修课作为双语教学课程。课程的开设最好是选择与西方文化背景相关的内容,比如20世纪西方文学理论。由于双语教学课程的学习需要学生在课余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预习与复习,因此学生同时学习的双语课程不宜超过两门,否则会因学生不胜重负而大大地影响教学效果。
2、教学方法
双语教学模式 、 学科式双语教学模式 、结构式浸没教学模式 、过渡性双语教学模式。目前国内各高校的双语教学模式主要有这样几种 :英文原版教材 ,英文板书,中文讲解;英文原版教材,中英文授课 ,中英文考试;英文原版教材 ,中文授课。 现在有些学校将使用英文原版教材,全英文授课,英文考试的教学方式也列入双语教学的范畴 。“双语教学在我国实际上指的是作为母语的汉语 ,与作为第二语言的英语联袂进行的教学模式。
3、考核方式
由于双语教学的特殊性,对于教学效果的考核也应该相应进行一些调整,应改变当前高校当中通行的百分制闭卷考试单一模式。为适应学校素质教育的发展,双语教学应灵活运用笔试 、口试 、闭卷 、半开卷等多种考核方式。为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 ,应尽量减少考死记硬背的内容 ,而多测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比如在《20世纪西方文学理论》课程的考试 中,就可尝试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借助工具书将一篇长度适宜的文学理论方面的英文翻译为汉语 。此法既简单 ,易于操作 ,又有效地同时测试 了学生的文学理论水平与专业英语阅读能力。此外,还可以适 当增加考试中的口试 比重 , 采取笔试与口试相结合的方式。要避免“一考定成败”的现象,就必须加强平时的考核。
四、汉语言文学专业双语教学的思考
1、加强师资力量的培养
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材很多,但是大质量的关键。如何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加强教师的培养和引导,是双语教学中重要的问题。因此 ,需要制定双语教学师资队伍培养计划,在培养方式上,可以选择有扎实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基础 ,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教师,采取国外短期语言培训 或聘请外教集中培训的方法,首先提高教师的口语及听力的水平,再根据本学科的特点,进行专业英语的培训。
2、加强双语教材的建设
教材是实施双语教学的重要保障之一。在双语教学中,最好使用外文原版教材。原版教材不仅有助于我国高校更新专业知识 ,有助于学生在获得专业知识的同时提高外语思考与表达的能力,而且原版教材中使用的新的教学思想、教学方式能够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使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都有所收获。但是,由于原版教材中的词汇较多,学生存在理解上的困难,教学效率偏低。因此在引进外文原版教材时,除了要严格审查和管理之外,还需要组织国内外专家参考国外专业教材编写适合我国使用的外语教材。
综上所述,在双语教学中,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存在着许多问题是需要我们依照科学的态度,认真实践,总结经验。
参考文献:
[1]王振华.高校开展双语教学探讨 [J].南京工程学院学通报 ,20xx.
[2]徐宏晨.中国高校双语教 学七年回顾[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20xx.
[3]杰克 ·理查德.朗曼应用语言学词典[K].伦敦 :朗曼出版社 .1985.
汉语言文学专业论文11
摘要:汉语言文学专业是我国高校设置时间较长的一个传统专业,但当前从事师范教育已经不再是该专业毕业生的唯一选择,探索合理的校内新闻实训模式是新形势下保证中文专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需求。校内实训模式的开发若能以“新闻工作室”的模式展开,并在选题上尽可能关涉大学生校园生活当中的各种现实问题,在考评方式上做到侧重“内容为王”的新闻传播规律的话,中文专业学生的学科优势将能得到更大的发挥。
关键词:新闻实训;开发;实践
一、探索汉语言文学专业校内新闻实训模式的必要性
从学生自身角度来看,当前中文本科非师范生毕业生除少数通过激烈竞争的考试进入机关、事业单位和升学读研之外,绝大多数学生则是进入企业和民营机构工作。进入企业工作的主要岗位,如企业领导秘书,行政管理人员或办公室文员,企业营销和广告策划人员,宣传和广告文案、软文的创作人员,企业报或企业杂志、企业网站的采编和管理人员等,不管上述哪个岗位,都必须具备基本的新闻业务能力。几十年来,我国高校新闻传媒相关专业在学生新闻业务能力的培养方面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一定的实践教学体系。比如,以实践的具体客观环境来区分,常见的有课内实验实训、校园新闻实践、社会媒体实习等三个不同级别的实践训练;以实践教学的具体内容来区分,有案例教学、情景模拟教学、讨论式教学等不同的辅助新闻理论教学的课堂教学实践方式。然而,这些不同层次、不同种类的实践方式,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不仅需要相关的器材设备作为基本硬件保障,需要耗费教师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作为基本软件保障,还需要得到相关的媒体单位在接纳实习生方面的强有力的配合。但实际的情况往往由于学生实习期较短,媒体单位自身工作内容的制约,他们能够接收的实习生的数量是极其有限的。再加上中文专业作为我国高校中设置时间较长的一个传统专业,无论是在专业课程设置的种类上,还是在各专业课程教学内容的系统性上,都已经发展得相当成熟,如若全套照搬新闻专业既有的实践教学模式,将会给理论研习任务已经比较繁重的中文专业学生带来不能承受的学习负担。与此同时,在媒介融合的今天,具有一专多能、能够胜任跨媒介传播任务的背包式全能记者逐渐成为新闻教育理想中的人才培养目标,这种发展趋势无疑又给语言文学理论功底扎实,但软件应用能力有所欠缺的中文专业毕业生选择企事业、文化传媒单位岗位应聘设置了一道屏障。而相应的专门针对中文专业学生新闻业务能力训练的相关教学问题,一直以来因为触及两个学科之间的交融碰撞也很少得到高校中文专业主管领导和一线教师的重视。鉴于以上现状,探索合理的针对中文专业学生的新闻业务校内实训模式是新形势下保证中文专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需求。当前社会需要的是实践技能强、上手快的学生,以就业为导向的校内新闻实训模式的开发与实践,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在不影响中文专业主干课程学习的同时,进行相关的新闻业务能力的.训练,为其将来就业多一种选择做充分的准备,还能够引导学生将学到的相关语言文学知识有意识地应用于职业能力实践演练的过程中,切实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二、汉语言文学专业校内新闻实训模式开发的基本原则
大学校园本身就是一个浓缩的小社会,校园新闻资源虽然主题相对有限,但是对于每一个在校大学生而言,陪伴他们生活的这个领地实际上有着各式各样的能够引起他们兴趣的新鲜事。因此,即便我们把采写的范围限定在这样一个看似狭小的空间之内,由于其受众群体的特殊性,我们也能够获得充足的用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新闻资源。因此,开发校内新闻实训选题,就地取材,就地演练,不仅能够有效地缓解校外实习基地拓展过程中人力、物力方面的制约,还能够切实提升学生参与实践锻炼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只是在开发校内新闻实训模式的过程中,绝大多数学生由于年龄尚浅,专业知识不够扎实,阅历不够丰富,其新闻敏感性还比较欠缺,有待专业教师辅助其开拓一些有价值的新闻实训选题,并进一步明确报道主题,把握好采访重点。鉴于教学改革过程中的一些发现,我们认为在针对汉语言文学专业设计校内新闻实训项目选题的过程中最好遵循以下原则。
(一)实训选题设计要关涉大学生校园生活中的现实问题
在校大学生年龄尚浅、阅历欠缺,其新闻敏感性有待进一步提升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是学生们也有自己的优势,他们思维敏捷,敢于尝试,敢于创新,只是他们感兴趣的事往往相对于成年人来说有一定的区别。因此,在新闻实训项目选题设计的过程中,我们就要充分考虑到实践主体的这些特征,才能够切实通过有价值并且能引起学生兴趣的题目提升他们参与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以下这些题目都获得了良好的实践效果,即“大学生入党动机新闻调查”“大学生恋爱:你的浪漫谁买单?”“大学课堂,患了什么病?”“校园新闻调查:你逃课了吗?”“大学生兼职利与弊”“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通过与学生进行深入的交谈和沟通,我们了解到,由于学生主体身份和年龄的特殊性,如果我们在布置实践任务的时候,选题能关涉处于青春期的学生们的心理,并尽可能地关涉高校中存在的一些普遍现象,那么在完成实践任务的过程中,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就能得到最大限度的调动与发挥,并且教师也能够通过这种方式切实培养学生对自己身边存在的一些现实问题的观察与思考能力。
(二)实训任务的落实最好以“新闻工作室”的模式展开
校内新闻实训环节面对的是所有学生,考虑到学生们偏好有异,而长期活跃于校园媒体的又往往只是一部分人,所以实训指导教师所设置的实训任务的落实,如果能让学生们根据自身的情况,自由结合,取长补短,以“新闻工作室”的模式来展开的话,就能够相对综合地运用到采、写、编、评、摄等各种新闻专业知识和职业能力。在教改项目实施的过程中,我们尝试除指导老师外,其他的角色均由学生来扮演,实际运行也完全模拟媒体的运作模式,让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充分了解和体验相当于专业实习和实践的媒体各个环节的运行情况。本科阶段学生动手能力较强,但是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力相对薄弱,因此学和用脱节的问题也一直是众多专业课教师难以摆脱的一个瓶颈。“高校的新闻传播教育一定要杜绝片面的理论说教,要让理论与实践以合适比例相结合,重视学生业务能力的培养。”[1]“新闻工作室”模式,不仅可以促使学生在校期间提前完成从学生到职业记者的角色过渡,而且学生在执行实训任务的过程中,无论是一份报纸的编辑排版,还是一篇深度报道的撰写,又或者是一个新闻调查节目的制作,都有利于培养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能灵活运用各种专业知识。
(三)实训成果的考评要重内容,轻技术
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公众媒介素养的日益提升,新闻传播业态一直在持续发生变革,但相关调查也显示:“人才培养,应注重专业素质与人文素养齐头并进。”[2]中文专业学生在语言文学类课程的熏陶之下,其扎实的文字功底、深厚的文化底蕴往往成为其标志性的优势,但电子排版软件、新闻摄像技术、后期制作技巧等技能的欠缺也成为该专业学生不容忽视的短板。在这种矛盾下,我们对还处于象牙塔里的跃跃欲试的稚嫩学生所呈现的实训成果应该如何要求,就必须进行相对务实而谨慎的考虑。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新闻专业课程教学内容的滞后性是难以避免的,相对而言,对于在校大学生新闻敏感性的培养则应该是我们人才培养的核心宗旨。因为正如一些资深的媒体人所言,即便媒介融合时代信息过载的事实已无力改变,但“内容为王”的规律在任何时候都不会过时。鉴于此,考虑到现实技术条件的制约,我们对于学生递交的实训作品,重在考评其内容上的含金量,而非影音技术处理上的得失。其选题的新闻价值、新闻背景材料的选择、新闻主题的表现方式等,是我们在评价学生实训作品时主要的采分点。而针对新闻摄影摄像、后期制作软件的应用技术等,我们可以对学生进行适当的点评,但也要以师者的宽容心态允许学生们犯错误,并希望他们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予以改进。
三、结语
中文专业培养学生的新闻技能,有着天然的学科优势。中文专业学生良好的文字表达能力、文学创作能力以及文化思想涵养,都是新闻采访和写作的必备基础,新闻用人单位常常抱怨新闻专业毕业生上手快而后劲不如中文专业毕业生,重要原因就是他们的写作功底和文化思想涵养不如中文专业的学生。而目前一些全国重点的新闻院系都提出要对学生进行通识教育和文科基础教育,也是充分地认识到了中文专业相关课程的学习在学生长远职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因此,开发以就业为导向的校内新闻实训模式,对于中文专业教师而言有着相对深厚的专业理论基础作为支撑,能够保证相关教育教学改革整体的质量和实施效果。
参考文献:
[1]张霆.媒介融合发展与我国高校新闻传播教育的走向[J].今传媒,20xx(4):138.
[2]杨蓓,易娅莎.新闻专业实习中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新闻爱好者,20xx(6):119.
汉语言文学专业论文12
1、毕业论文总原则:
①毕业论文是毕业实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毕业论文包括选题和构思,资料参考,内容撰写,修改审定,打印成册,宣读答辩等内容。
②毕业论文的内容应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力戒假、大、空。要求学生就自己的论文课题完成8千字以上的学术论文,内容要求具有一定的理论水平,符合学术论文的规范要求,要言之有物、有的放矢、个性鲜明。
③在选题上,要求学生不要求全求大,论题要适中。题目大了,论述不详,不能全面概括,学生驾驭不了;题目小了,内容无法展开,几百字就写不下去了,论述不充分,势必贫乏单薄。
④从撰写论文始,要求学生与指导教师沟通探讨,确定选题内容,把握好方向。选题确定后,要拟定出论文提纲,再交由指导教师进一步审定,避免从一开始走弯路,浪费时间和精力。
⑤答辩时要求学生说普通话,掌握好语速节奏,语言清晰,表述准确,答辩简洁、流畅。
2、对毕业生撰写论文的要求
①不论是在校内还是校外进行毕业论文的学生,都应充分认识毕业论文对自己全面素质培养的重要性,要以严肃认真的态度进行工作,虚心接受教师的指导,独立完成各项任务,对自己的毕业论文质量负全部责任。
②在选定毕业论文题目后,认真阅读领会毕业论文任务书中规定的任务、内容和要求,制定工作计划和进度表,做好各种准备工作。
③严格执行工作计划,认真填写《西安石油大学本科毕业论文工作进度记录表》,按期完成毕业论文。
④每周至少1次向指导教师汇报工作进展情况和遇到的疑难问题,争取及时得到教师的指导,并及时将毕业论文工作进度表交与指导教师签字。
⑤毕业论文的打印要字迹清楚,撰写要符合本专业毕业论文撰写规范。
⑥在答辩一周前必须提交经指导教师审阅后装订的'论文,并将毕业论文工作进度表交与指导教师审查。
⑦经指导教师审阅的外文翻译用 A4纸打印,译文与外文原文一起装订成册,并与毕业论文、开题报告(A4纸打印,格式及要求按照中文系毕业论文指导小组要求制定)、毕业论文工作进度表一起上交。
⑧参加毕业论文时间不足三分之二者,论文中有三分之一抄袭他人成果或请他人代替完成者,毕业论文成绩均按不及格处理
3、毕业论文内容的具体要求
①立论客观,具有独创性:文章的基本观点来自具体材料的分析和研究,所提出的问题在本专业学科领域内有一定的理论意义或实际意义,并通过独立研究,体现出作者的认知和看法。
②论据翔实,富有确证性:论文做到旁征博引,多方佐证,有主证和旁证。论文中所用的材料要做到言必有据,准确可靠,精确无误。
③论证严密,富有逻辑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要符合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全篇论文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使论点与论据结合紧密,言之有序,天衣无缝。
④体式明确,标注规范:论文以论点的形成构成全文的结构格局,以多方论证的内容组成文章丰满的整体,以较深的理论分析辉映全篇。此外,论文的整体结构和标注要规范得体。
⑤语言准确、表达简明:论文最基本的要求是读者能看懂。因此,我们写出的论文要求想的清,说的明,想的深,说的透,做到深入浅出,言简意赅。
汉语言文学专业论文13
一、目前汉语言文学专业缺陷的分析。
在汉语言文学教学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不能被很好地开发、锻炼,其在课堂上只是一味地听老师讲解,没有独立思考时间,灵感的产生仅仅是一瞬间。可是,学生在课堂上还要听老师讲解,在这一过程中,灵感磨灭了。此外,老师在讲课的时候只是讲解书本上的文学常识,让学生对这些文学常识进行记录,学生只是了解作家的生平和主要作品,却没有对这些作品进行细细品读,在考试阶段,老师也是让学生将书本上的文学常识背诵下来,并没有涉及到阅读鉴赏之类的考试内容。这样,学生在这种学习模式下就只是掌握了一些基础知识,而对文学作品却没有自己的见解。在课堂上,学生与老师不能良好的沟通,老师只是滔滔不绝地讲授,学生只是忙碌地做笔记,老师和学生之间不能够在沟通中学习。
二、新时期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创新。
(一)在新时期,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中应该实现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将学生视为课堂的主体。在原有的教学中,老师在课堂上总是滔滔不绝,总想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了解更多的知识,但是没有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思考问题。学生在面对庞大的知识体系时,不能接受那么多的知识,很多知识在课堂上不能得到消化和吸收,而且,师生之间也没有形成良性的互动,老师与学生在课下也没有针对一些问题进行沟通,老师下课就不会与学生沟通了。
这样,学生在学习中只是记忆,不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在课堂上也不能畅所欲言,时间长了,学生在课堂上的思维就会比较倦怠,不会在主动地去思考问题,而是盲目地接受。在新时期汉语言文学教学中,老师应该将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在探究中发现问题,通过在课堂上发现,充分开发自己的思维,使自己的思维能够得到发散性的发展。
(二)在新时期汉语言文学的教学中,在课堂上应该形成良性的自主探究模式,增强学生与学生间、学生与老师间的沟通。在传统的课堂上,老师会将大量的文学常识灌输给学生,让学生记忆,在考试中也重点考查这些文学常识,这些基础知识在课堂上占用了很多时间,学生在记忆这些文学常识的时候,没有以具体的课文为依托,导致了他们在记忆这些文学常识的时候都是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不能达到好的学习效果,这种学习方式在考试中能够获得好的效果,可是考试一过,学生就把所学的知识都遗忘了。
有的'学生甚至在这种教学模式中产生了逆反心理,将汉语言文学的学习当作负担,因此,在汉语言文学教学过程中,文学常识可以不做为课堂的重点来讲授,老师可以让学生在课下通过去图书馆查找资料的方法,让学生了解这些文学常识,而在课堂上,主要是以课本的探究为主,老师可以让学生畅所欲言,发表对文学作品的看法,从而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学生在听取他人的发言后,也可以获取很多知识。这种教学方式将被动地传输知识,变为主动地探究,使课堂更加有活力。
三、结语。
我国的汉语言文学体系本来就是博大精深的,而且,现在我国的文化已经与世界文化实现了融合,文化呈现出繁荣的局面,在汉语言教学中涉及的内容就更多了,因此,在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如果还是采用原有的教学方法,就不能将知识系统地讲述给学生,学生在学习中就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因此,在新时期,老师应该转变教学观念,让学生在课堂上发挥自己的能力,锻炼自己的思维,促进汉语言文学教学的实效性提高。
汉语言文学专业论文14
浅析汉语言文学教育
摘要:在我国现代化教育全面推行新课程理念背景下,汉语言文学专业作为一个传统专业,要不要进行教学观念的转变、转变的方法与依据是什么、如何转变,依然是理论上值得探讨的问题。 认为新课程背景下汉语言文学教学观念的转变,以实践教学为切入点构成转变的基本思路针对当前社会对于学科复合型人才的强烈要求,汉语言文学教育更应该以应用性教学为出发点,立足于汉语言文学教育的两个重要方面,对教学工作展开探讨。
关键词:新课程 汉语言文学 学科复合 专业知识 实施 效果
在我国现阶段的汉语言文学教学工作中,新课程理念首先对教师的教学观念提出了挑战,要求教师从思想根于认识到教育权威性的转变,教师不但是知识的传播着与教授者, 而是要努力尝试作为学生个体成长与综合素质提升的指导者和助手的角色, 与学生共同经历知识探索与研究的过程。因此,在新课程理念背景下的汉语言文学教学中,教师要有深刻的认识,并立足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切实转变自身所具备的教育思想,树立以“ 育人为本 ”的基本观念 ,适应时代发展和社会科技整体进步的综合要求, 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一是立足于专业知识的强化,构建扎实的学科基础,提高学生专业知识水平;二是通过稳固的基础知识,建立理论联系实际的基本框架,同时开展深入浅出的教学创新工作,提高学生对于学科间融会贯通的能力培养。着眼于汉语言文学的应用,创建和谐的教学体系。
我国汉语言文学教学的现状
传统的学科理论学习的指导思想是学科知识论,其隐含的假设是:所有的知识都是有用的;职业能力即知识的运用,所以知识的传授要先行,知识要有系统性、完整性,实践课是理论课的演绎和附庸。人才培养方案一般按文化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含实习)分别安排在前期、中期和后期讲授。在学习过程中,先学枯燥、抽象的理论,然后开展具体的实践,对实践的理论思考在前,作为思考对象的实践在后,这脱离了职业活动的过程。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呈现多样化的形态,尤其是对具有较强实践应用能力的人才需求迫切。传统学科中心化的专业结构设置,将教学内容设计为一系列体系化的理论和知识谱系,教学的组织形式主要以教师为中心进行知识讲授,且讲授的知识也就作为考试考查的主要内容……学生上课记笔记、下课抄笔记、考试背笔记的现象十分 普遍,这样的教育教学模式势必导致培养能坐而论道,不能起而行之的人才。这些现象非常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和就业。
汉语言文学教学的特点
新课程背景下对于汉语言文学教师的基本要求不同于以往
汉语言文学教学更多得将听、说、读、写作为终极目标,在汉语言文学新课程标准下,汉语言文学教学目标包括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三个维度。汉语言文学教学不仅增加了新的内涵, 而且凸现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和团结协作意识,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交流能力。 它不仅体现了教育自身发展的趋势, 更回应了社会发展对人才基本素质的需要。而要达成这一目标,就要求当前的汉语言文学教学发生彻底转变, 就要求汉语言文学教师首先要发生重大转变和完善
汉语言文学教学中要充分挖掘出文学作品中展示的艺术境界
一般来说,文学作品本身具有审美功能,我们要充分利用文学作品的这种特质来引导学生发现作品本身美的魅力,产生深切的情感体验,进而逐渐形成审美感受、审美意向与审美品位。所以,在汉语言文学教学中要努力引导学生对课文所描绘的美进行鉴赏的同时,还要引导他们注意其外部结构的表现形式和内部结构的情感渗透,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
3、汉语言文学教学重在培养学生有丰厚的东方文化底蕴
言文学教育专业的教学特点在于: 所培养的学生主要是从事人的工作的, 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教学不体现在应用性,而是体现在对社会观念与精神取向的影响上: 不注意直接创造可以计量的经济效益, 而在于创造无法用数字统计出来的社会效益,等等。由于社会的进步和当前就业压力的增大,教学实用主义成为教学的主要目标,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教学必须进行一些必要的改革,在保持传统的基础之上,积极和社会接轨。
改变汉语言文学教学现状的措施
1、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课程理念在对汉语言文学教学观念转变的指导中, 不但要求教师积极寻求教学观念的更新,而且要注意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角色转变。在现代化的汉语言文学教学中, 教师要通过精心的设置与合理的安排营造宽松的教学环境, 而且要注意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进而才能实现将课堂转变为学生活动主阵地的教学目标。
2、实践应用能力的强化
强化汉语言文学的应用性,提高学生本专业的应用能力以就业的观点指导教学改革,就必须讲求专业的实用性,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社会上立足。结合该专业学生的就业方向,对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即现代“读”“、写”“、说”这三个方面的能力,必须加以强化。该专业的实用性教学应体现在五个方面:古今各种文体的阅读能力,现代各类文体的写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语文教学能力,信息调研能力等。学校和教师必须精心设置课程体系,安排教学内容,形成本专业课程的.应用模块,通过系统的应用技能课程的设置,以保证学生在学校能够提高这五个方面的能力,获得将来从事语言文字工作的应用能力,成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型人才。
3、变换思想练习, 注重培养学生思维的灵
活性新型的汉语言文学教学观念中,不但要对传统教学方式方法进行彻底的革新与完善, 而且要注重对于学生独立思维能力的培养与强化, 进而实现教学目标的最优化。 在现阶段的汉语言文学教学中,练习是课堂活动的基础部分之一,在习题中教师要摈弃传统的观念, 在练习中引导学生不断变换思想,不仅能巩固知识,形成技能,而且能启发思维,培养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结语:
作为传统的人文学科,汉语言文学是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意识的学术载体,代表着中国传统的精神文明建设,同时也是大时代下人文关怀的重要体现。传统的汉语言文学教育注重学生的精神文明建设和理论建设,出发点是为了建立健全学生的道德体系。但随着就业环境的日渐复杂和大学生就业压力的增大,用人单位对于复合型人才的需求量日益增多,这就使得汉语言文学的教学工作必须进行一场教学革命,在建立好学生的道德体系和理论基础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贯彻汉语言文学的实用价值,着眼于实践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金海英. 有关汉语言文学教育的探讨[J]. 经营管理者,20xx
[2]王彩琴. 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新探[J].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xx
汉语言文学专业论文15
汉语言文学专业作为传统的专业课程,其设置多偏向于语言文学类科目,由于历史原因形成了一套稳定的教学模式。而在高科技发展的当今社会和各学科整合互动发展,推行通识教育的当下,传统模式的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的设置已经不能满足广大师生和社会发展的需求,为此,在现阶段如何设置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是该专业院校必须解决的间题,以便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专业性人才,在国际化的环境下,弘扬我国民族文化、传承民族精神,传播我国的古典文化精髓,为走向世界贡献力量。
一、汉语言文学专业课设置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专业课程分布不均衡
如今的大学课程设置均是以三年时间为设置标准。为此,汉语言文学专业理论课程的学时间主要集中在大学一年级至大学三年级。目前来说为了实现通识教育和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大学一年级时,虽然会有一定的专业课程的设置,但是公共课程占了大部分时间。对刚入学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大学生来说,其直接从高中的全面学习转换到单一专业的学习缺乏一个过渡适应的过程,从进校开始就缺乏一个过渡时间感受汉语言文学专业的魅力,导致需要半年或一年的时间才能适应课程,明确学习目的。但是,由于很多的专业课程需要两个或三个学期才能完成,如古代汉语、现代汉语、古代文学等科目。此外,如古代文学和现当代文学的课程要求课程设置的时间上是连贯的,循序渐进的,在一门课程完成的基础上才能开设下一门课程。现当代文学课程需要学生在完成古代文学的基础上开设,汉语言文学专业理论课程要在语言和文学类课程完成之后再开设。而由于大学一年级开设专业课程有限,大学二年级基本上才会全面开设专业课程,所以很多专业课程都遗留或集中安排在了大学三年级。而对即将进行实习或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学生来说课程安排带来很大的学习压力。
(二)专业课程设置单一化
就一般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培养方案来说,要求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设置分为公共课、专业课和实践课。毫无疑间的是专业课程是课堂教学及课程设置的重点。而传统教学安排中,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专业课大多集中为文学类和语言类课程,如古代汉语、现代汉语、文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外国文学和语言学概论等课程。但是这对步入21世纪的大学生来说,已经不能满足其知识需求,也不适应21世纪对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的发展要求。目前,对在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来说,理论课程的安排比重过大,而实践课程的安排非常有限,在理论和实践课程安排上不平衡,且课程设置相对单一。如实践课的安排大多采取中小学语文教育和秘书实务两个方向,实践内容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和单一性。
二、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设置的基本策略分析
(一)文理兼修实现通识教育
现有的教学培养方案和授课重点主要集中于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如文学理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外国文学、语言学概论、古代汉语、现代汉语、古代文论、文学理论等。整个课程以汉语言文化的基础理论为主要设置模式。关于汉语言文学的理论实践课程相对是缺失的,以“宽口径”为目标的人才培养计划由于专业理论的特色实践能力培养不够突出无法真正落实。而由于一些客观原因导致专业方向课程减少,如只根据现有师资力量开设较多文学语言类基础课程,而缺乏针对性人才师资力量的如唐诗研究、宋词研究、古代小说研究、修辞学和鲁迅研究、新诗研究和海派文学等课程就会减少开设或者是根本就不开设;而这就导致了汉语言文学课程设置的专业特色不够鲜明。
因此,在当下的高校中,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设置方面可以以“开放式课程”为设置理念,开设新课,改造老课,保留传统专业素质教育对汉语言文学课程要求的核心内容,并开设以能力运用为目标,实现通识教育思路、适应教学模式、多接口课程实践为内容的.新课程,以便学生培养学以致用的能力。同时,还要对原有的传统课程进行改造创新,最终实现“课程开放”的目标。
因此,在课程类别的设置中应将通识教育基础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方向课程和公选课程以及实践环节课程纳入设置理念。并将知识转变为能力的学科理念认真贯彻落实,以此为标准对课程体系进行调整,以培养学生的文学审美能力、语言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为主的能力型教学模式逐渐替代以培养知识型人才为主、重视知识点传授的教学模式。
(二)理论结合实践提高应用能力
随着我国步入国际化潮流,在全世界引起了一阵汉语学习热潮,作为一个传统专业,汉语言文学有其独特的魅力,现阶段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学习人数还是很庞大的一个数字,同时该专业的人才需求也是在不断增加,但就目前的就业前景来说,在大环境下,就业形势也是很紧张的,所以该专业的一般人才面临着就业难。目前汉语言文学专业主要是理论课程教学,所以如何将就业问题与课程设置和教学培养挂钩,在课程设置中加入有利于就业的课程是摆在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间题。
所以,在现阶段的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设置时,应注重理论课程和应用课程的结合。强化听、说、读、写类应用课程以及自动化办公中的中文信息处理技术能力课程的设置。将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相结合以提高学生对汉语言文学的应用、操作能力,实现通识人才的培养目标。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文学采风与创作实习是实践教学的一个很好途径,学校可以以古今作家的故里或者曾经生活工作的地方作为实习基地,由专业教师讲课带队进行专业认识教育,便于学生在第一线亲身理解文学创作的基本原理和技能。还可以通过深入民间采访、请专家介绍、座谈会讨论等课程实践形式,让学生对民间文学或名家作品进行加工、评论或写调查报告,提高学生文学创作或文学鉴赏能力。
(三)学分制下多开选修课
目前高校由于课时设置的间题,大多以课内必修课为主,选修课可有可无,非常有限。作为一名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宽厚的知识面是其专业素养的必然要求。为此,高校应该在必修课开设的同时,尽可能多地开设选修课以拓宽学生视野,扩大其知识面,从而提高综合素质。课程设置可以将基础理论课程和有特色的公开课相结合,形成课程设置“宽”和“厚”的鲜明特点。例如开设中国现代文学经典研究、中国当代文学经典研究、中国古代散文研究、中国古代小说研究、中国古代诗歌研究、欧洲文学专题研究、美国文学专题研究、中国话剧研究;美学、古代文论、西方文论与批评专题研究、比较文学、民俗学等课程,以提高学生的分析研究能力。
(四)士曾加实用性课程设置
根据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就业前景,增加课程的实用性,同时还应在课程中重视就业能力的培训。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在校期间应该锻炼口才、文才、心理教育等能力。由于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目前新闻出版等行业的工作,需要大量的网络编辑,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就要掌握相当的技术能力,如熟练运用WORD文档进行文字编写、运用语言制作网页等。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除了大量的阅读,扩展知识面还要经常练笔,尽可能与媒体编辑、记者沟通,并且一定的策划、组织能力也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在专业课开设的同时,这类实用技能性的课程也是必不可少的,通过实用性课程以熟练使用办公软件(WPS系统,包括文档、表格、幻灯片处理);熟悉各种公文写作;提高英语口语等就业必备实用能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为扩大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面,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的通识素养,培养其综合能力,以适应新形势下对人才的需求,并根据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就业方向,各高校在教学课程的设置过程中应增加课程的实用性和多样性,重视实践能力培训,打好就业基础。所以研究分析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的设置对高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汉语言文学专业论文】相关文章:
汉语言文学专业论文11-03
汉语言文学专业论文04-01
汉语言文学专业论文05-15
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的论文10-04
汉语言文学专业教改的思考论文10-08
汉语言文学专业特色建设的论文10-05
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10-01
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论文10-09
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教学的论文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