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

汉语言文学论文

时间:2024-06-14 09:23:57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汉语言文学论文[优]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论文吧,通过论文写作可以提高我们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那么一般论文是怎么写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汉语言文学论文,欢迎大家分享。

汉语言文学论文[优]

汉语言文学论文1

  摘要: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汉语言文学重点包括文学史、语言学和文论。汉语言不仅能够维系中国的统一,而且能够传播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中华传统文化蕴含丰富,传统茶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一支,在漫长的岁月中沉淀下来,成为华夏文明的一大代表。在这个过程中,汉语言文学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汉语言独特的韵味赋予了传统茶文化深刻的内涵,因为汉语言文学发挥它的作用,使得传统茶文化不断传播开来。在时代发展与变化的同时,传统茶文化也随之改变,融入了新的元素,使得传统茶文化形成了一种新的概念。汉语言文学在时代的发展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它对传统文化影响很大,把很多传统文化宣扬开来。

  关键词:传统茶文化;汉语言文学;文化传播

  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之一,中国是以汉语作为其标准语言的国家,由此产生了许多与汉语教学相关的内容。汉语言文学就是以汉语学习为核心的一门学科,通过汉语言文学的发展使得传统文化也得以发扬壮大。汉语言文学对于传统茶文化的传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下面我将结合汉语言文学的作用和传统茶文化的特性将汉语言文学对传统茶文化的传播的作用进行一个分析。

  1发展历程

  1.1汉语言文学的发展历程

  汉语是世界上最具代表性的语言之一,也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我国是以汉语为标准语言的国家,我国从一百多年前就开设汉语言文学。在五四运动爆发之前,我国的汉语教学的目的在于为政府培养它所需要的从业机关人员,而非培养具有良好汉语能力和语言能力的人。汉语言文学从产生到现在经历了不少的变革,它的发展与社会的变化是相互关联的。经过历史的风雨洗礼,汉语言文学的形态特征已经形成。各大高校也纷纷开设汉语言文学专业,汉语言文学作品也开始流行起来,汉语言文学教育也越来越有它独特的价值。汉语言文学的发展历经了沧桑与曲折,也拥有过辉煌和灿烂。汉语言文学在没落的时代里记录了最黑暗的故事,在最美好的日子里叙写了最荣耀的篇章。汉语言文学的发展可以见证时代的变迁,它的发展过程也正是我们中华民族发展的一个浓缩。汉语言文学不仅是我们中华民族独具特色的一种文学形式,而且是我们民族灵魂的象征。

  1.2传统茶文化的发展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蕴含丰富,其中包括传统茶文化、戏曲文化、京剧文化等等。传统茶文化当中又蕴含许多珍贵的文化元素,包括采摘茶叶的相关内容,泡茶的相关流程,与茶有关的典故传说,以茶为题吟诗作赋,茶具的挑选,关于茶的品鉴......与茶有关的文化自几千年起就有,茶与中华民族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虽然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种类的茶,但在中国茶不仅是供人饮用的饮品,更是中华文化的象征,它代表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内涵,也是中国能成为四大文明古国的依据之一[1]。

  2赏析汉语言文学与传统茶文化相关的内容

  2.1古代咏茶词的内容

  历史上不乏名人写下关于茶的诗文,关于茶的诗书典籍数不胜数。宋朝时,许多文人墨客饮茶会友,著名书法家黄庭坚的《品令茶词》中写道:恰如灯下,古人万里,归来对影。词人在独自一人独立与稀疏光影之中,喝了茶之后的情绪类似于故人从万里之外赶来相逢。此种妙处只可意会,不可用语言来表达,只有饮者才能体会这其中的滋味。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汉语言文学作品中有此番对于茶饮的赞誉。同样是与黄庭坚并称为宋代大书法家的米芾也写过许多关于茶叶的词句。他曾写过一篇《满庭芳咏茶》里面有许多文字都在刻画沏茶时的优美画卷,细腻传神地再现煮茶的各道工序,沏茶时的火候以及用以沏茶的泉水的清澈透亮,都通过词句展现出来。这不失为一首极有情韵的咏茶词。中国古代还有许多意境丰富内容细致意蕴悠长的咏茶词,这些汉语言文学作品都对传统茶文化的传播起到了关键作用[2]。

  2.2近现代咏茶作品

  中国著名人民艺术家老舍有一篇代表作叫做《茶馆》,这部作品看似是一篇不长的汉语言文学作品,但实则续写了中国三个历史时期的社会变迁情况,茶馆见证了时代的革命,这部汉语言文学作品也为中国传统的休闲活动做了宣传,因为这部作品的推广,许多现代人又对茶馆的休闲氛围更感到新奇。作家林清玄写了一本名为《非常茶非常道》的散文集,其中富含很多禅理。文章文字清雅,意境深远,内涵丰富睿智。这本书关于禅茶文化,作者看似漫不经心地讲故事,实则故事蕴含深刻意义。

  3汉语言文学与传统文化的联系

  3.1汉语言文学与传统的关联

  从汉语出现到现在,汉语言文学作品已经多得数不胜数,汉语言文学涉及的方面广博,与传统文化也联系密切。古代文学作品到当今的社会中也依旧被人们熟知,很多名家的作品都被作为汉语言文学作品展示在大众面前。可以说,传统文化的传播与发扬壮大离不开汉语言文学作品的`推广,传统习俗传统节日传统礼仪传统观念都以不同的形式被记录在汉语言文学作品中。

  3.2汉语言文学发挥的作用

  汉语言文学包括许多方面,包括文学史、语言学等等,汉语言文学中有不同风格流派,导致在不同的社会阶段,新的思想观念会融入文学作品之中,对于启发民智有一定的作用。汉语言文学作品也涉及到社会生活中社会现象,笔者会有隐晦的角度去揭露时代的问题,对于社会发展来说起到重要的影响。汉语言文学中语言具有艺术性,在语言表达方面达到了艺术感染力强的效果,所以某些时候汉语言文学能够陶冶大众的情操。汉语言文学作品一个很重要的作用应该是它具有传播作用,汉语言文学作品或者是针对性的文学评论都以不同传播媒介传播散布,涉及面广泛,所以很多思想观念、艺术形式、传统文化、政治理念、文学概念等等都因为汉语言文学得到发展。

  3.3汉语言文学对传统茶文化传播的作用

  茶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一,茶文化发展到今天已经有了新的形式。茶文化在中国不仅代表着物质文化也代表着精神文化,许多精神层面的价值观念都被人们认可和重视。自古时候起就有关于茶的诗词歌赋问世,茶文化中的茶不仅只代表饮食文化上的一大元素,更是上升到中华民族的精神境界。茶的清热解毒功效被世人公认,但在中国它如同精神的调节器一般,历代文人墨客都饮茶作赋。我们在传承茶文化的过程中也看到了其他国家诸如日韩两国对于茶文化的发展传承,很多都是从大众媒体上看到其他国家的茶文化发展;但对于自己国家的传统文化,我们要去了解它的意义内涵所在就要了解它的来源和它历经的风雨历程。如今的中国人对于传统茶文化应该不算陌生,至少说到饮茶,不管什么年龄的人多少都会了解它的内在含义[3]。因为从小学开始接触的古诗文就讲述了茶的相关知识,在很多汉语言文学作品中都会以茶叙理,在汉语言文学作品的指导下,人们开始认识到不同的茶叶种类,开始意识到品茶这件事情的意义所在,开始了解不同的词汇所表达出来的对于茶的滋味的品鉴。在历史长河中,不同的时期的语言表达习惯也造就了不同的茶文化中的表达方式。在汉语言文字追求典雅大气的时期,茶文化中出现了类似于斗茶、选茗等词汇,在汉语言文字表达趋向于简便易懂的情况下,饮茶文化中出现了泡茶、倒茶的这些表达习惯。这些都是汉语言文学直接导致茶文化的改变,这种改变也证明了汉语言文学的传播范围之广,这些词汇在相应的历史时期都在举国上下出现,并且被人们频繁使用。汉语言文学在传统茶文化的传播过程中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因为在漫漫历史长河中,是因为汉语言文学作品的记载使得传统的饮茶文明没有被人抛弃,也使得饮茶习惯一直被人们视为一大民族爱好。得益于汉语言的宣扬,才让传统茶文化在历经千年的发展变迁之后仍然存留于世界民族之林。

  4结语

  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包括它的语言文字和它的传统文化,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汉语言文学对于传统茶文化甚至许多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都起到了重要的传播作用,汉语言文学为传统文化的流传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将传统文化推广给本民族的后继者,也将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到世界的范围内。汉语言文学是我国的一大艺术特色,它对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意义。在如今的网络环境推动下,汉语言文学的传播途径被拓宽开来,发挥汉语言文学的传播作用,能够促进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肖军亚.汉语言文学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G].汉语言文学.20xx(12):53-55.

  [2]王艳.汉语言文学与传统文化传承的联系[G].汉语言文学.20xx(2):67-69.

  [3]唐谷杰.传统茶文化和汉语言文学的联系[G].汉语言文学.20xx(6):46-49.

汉语言文学论文2

  一、关于人文素质的含义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及国内外交流的日益频繁,社会环境变的日益复杂,人文素质的重要性开始显现出来。人文素质指的是人们在人文方面所具有的综合品质或达到的发展程度[1]。人文知识、人文思想、人文方法、人文精神构成了人文素质。人文知识是人类关于人文领域的基本知识,例如:文学知识、政治知识、法律知识、艺术知识、道德知识、语言知识、历史知识、宗教知识、哲学知识等等。人文思想是支撑人文知识的基本理论,人文思想具有鲜明的特征和很强的个性色彩,是人文素质的主要内容。人文方法是人文思想所蕴涵的知识方法。通过分析不难看出人文方法就是解释人文思想的产生,所以说掌握人文方法就是要学会用人文思想考虑问题、解决问题。人文精神是支撑人文方法、人文思想的基础。人文精神是人文素质的核心,其是人类文化真谛所在,人类的很多精神都是人文精神的具体表现,例如:民族精神、爱国精神等等[2]。人文精神主要表现在人与文化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等方面,从字面可以看出人文精神突出的是以人为主体的原则。强调的是人与人的相互尊重,突出人人平等。人文素质培养对学生的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正确培养都有着重要意义。

  二、汉语言文学概述

  汉语言文学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对弘扬及传播我国文化做出了巨大贡献,为传统文化继承奠定了基础[3]。汉语言文学是传统人文学科,内容不仅包括了大量的文化、知识、艺术,还包含着大量的人文精神值得学生学习。汉语言文学教育培养了学生的文艺理论素养和汉语言文学知识。汉语言文学知识中包括了大量的历史、思想、哲学、艺术、新闻等等。汉语言文学学习具有培养学生文学修养,写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文学鉴赏能力的作用。汉语言文学教育目的在于使学生具备坚实的汉语言文学知识基础,并具有语言文字分析、解读能力。通过汉语言文学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有更好的书面表达和语言表达能力,汉语言文学教育促进了学生内在与外在美的高度统一。

  三、汉语言文学教学在提升学生人文素质中的重要性

  中职学生多是十六到二十岁左右的青少年。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社会环境日趋复杂,很多社会风气和现象都污染着这些青少年的心灵。很多青少年缺少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道德观、职业观,甚至是非观念模糊不清,分不清对与错,崇尚物质和金钱。所以一些中职学生在为人处事上存在问题,在日常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十分不文明。道德水准低、缺乏道德意识、行为不良这都是青少年缺乏人文精神的具体表现。中职学生是我国未来劳动力市场的主要组成。据统计自二零一一年以后,我国年均中职毕业生总人数达六百八十五万人,就业率达百分之九十六。可想而知中职学生在劳动力市场所占的比例。如果学生自身素质不能得到保障,不仅影响学者就业,更可能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培养中职学生人文素质具有重要意义。很多学生缺乏人文素质的原因和教育不足及教育方法存在问题有着一定的关系,但这也并非教育单方面的原因,还与社会因素、家庭因素、学生自身因素有着很大的关系。如何提高中职学生人文素质成为了教育者研究的课题。通过不断的实践证明,汉语言文学有着很强的人文教育作用,对培养学生人文素质有着很大帮助,学科中渗透的人文素质教育可以将中职学生培养成符合社会需要、对社会有责任感的优秀人才。加强中职汉语言文学教学意义重大,提高中职院校汉语言文学教学质量,是强化中职人文素质教育,使学生能够以积极健康的心态面对社会的主要手段,对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乐观心态有着很大帮助。汉语言文学教育目的不在于传业本身,而在于他对学生心灵的培养和净化。

  四、结束语

  汉语言文学是中华民族精神和传统文化传播的学术载体,是我国教育中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重要环节,汉语言文学所展现出的人文价值,是学生精神文明培养的主要途径,对帮助学生建立健全的道德系统和道德观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在社会环境复杂,竞争压力巨大的今天,有一个健康、健全的人格对学生来说有着至关重要,影响着学生的一生。

汉语言文学论文3

  尊敬的评委老师:

  我叫**,05级汉语言文学专业学员,在**学校任教六年级语文,兼备课组组长。我所撰写的论文题目是:论《围城》方鸿渐形象的现实意义,我的指导老师是进修学校副校长***老师。从确定选题、拟定题纲、完成初稿,到最后定稿,我得到了谌老师精心细致的指导,使我很快掌握了论文的写作方法,并能在较短的时间里迅速完成论文的写作。不管今天答辩的结果如何,我都会由衷的感谢指导老师的辛勤劳动,感谢各位评委老师的批评指正。

  选择《围城》这本小说作为我的毕业论文的写作题材,一方面是因为我对这本小说比较的喜欢,包括由这本小说改篇而成的电视剧。的确,《围城》是一个富有人生哲理和重大社会意义的命题,它向人们说明40年代中国社会的动荡、黑暗和病态,使恋爱、结婚、家庭成为“鸟笼”和“城堡”,寓意只有冲破自身的局限和昏暗社会的'“围城”,把个人的命运和整个民族、国家的命运结合在一起,才会有新的生路。《围城》不愧为一部寓意深刻、发人深省的好作品。另一方面,结合当今社会现实,许多的现象也与《围城》中的描写场景有一些的相似,揭示其中的联系,警示世人,以倡导真、善、美的人性和理性的人生,也是我想通过自己的写作给社会的一次贡献。

  我在这篇论文中,主要采用了内容分析和现实对比的写作手法,各阶段安排依照先典型分析(即具体事例分析),具体对照现象,展现警示,再综合论述,阐明现实意义的层次进行。具体结构如下:

  一、 方鸿渐“玩世不恭”的人生态度造成的影响对现实社会的警示意义 !

  1、***的后果与不学无术

  2、对爱情的“玩世不恭”造成的苦果与性开放

  二、 方鸿渐复杂思想性格的现实指导意义

  1、表现在爱情生活方面的复杂 分析及现实意义

  2、表现在家庭生活方面的复杂思想性格的分析及现实意义

  3、表现在事业方面的复杂性格的分析及现实意义。

  第一个方面,着重从方鸿渐两件典型的事例(即***和谈恋爱),联系到当今社会两种不良现象(即不学无术和性开放),以警示世人,这部分用词颇多,篇幅较长。第二个方面,综合阐述方鸿渐在社会大背景下的爱情、家庭、事业三个方面的思想性格,意图说明无论在什么样的环境下,如果缺乏主动性,缺乏自主有为的精神,缺乏坚定的性格和健全的人格,是很容易被环境和他人左右的,一个人只有将自身的发展置于社会论文报告经济文化发展的大熔炉里,事业才会有所成功;一个家庭,只有在安定平和的社会大环境下,削除了社会的重压,家庭成员之间相互谅解,家庭生活才会真诚和自由。这部分语言精练,立意高远。

  在提纲的完成过程中,我得到了谌老师的详细指导,观点进一步得到了提炼,对现实社会某些现象的观察和分析也进一步深入。初稿完成后,谌老师又详细地审阅了全文,对一些用词不当的地方,观点不明朗的地方提出了指正。最后正式定稿后,谌老师又认真地提示了论文打印的格式以及一些注意事项。

  正是在老师的着力指导下,在本人细致的研究下,我结合当今社会现实的某些现象,发现了《围城》所蕴含的警示意义和指导意义。关于《围城》的有关论著相当地多,但以其人物形象的现实融合来确定研究方向,应该是我的一个创新之点。

  本篇论文已经完成,虽然不是很尽人意,还有许多的地方需要更全面的改进,但总的来说,在撰写的过程中,我真实地学到了许多东西,更进一步丰富了自己的知识,自己的认识也有了相当的提高。

汉语言文学论文4

  摘要:在远程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开展研究性学习适应远程教育教学的特点,具有重要的成人学习意义。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有助于开发成人的成功智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求实态度与科学精神,引导学生积极关注并享受学习的过程,引发学习方式的变革。在远程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开展研究性学习的主要环节有确定选题、制定方案、实施研究、研究成果的发布、交流与评价。

  关键词:远程教育;汉语言文学;研究性学习;实施

  随着终身教育理念的深入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远程开放教育的学习行列,因此远程教育的生源来源广泛。以现代远程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生源来说,学生的年龄从18到70非常之广泛,同时学生的学习基础和自学能力也出现非常大的差异。很多学生受到传统学习观念的影响较深,自我约束能力欠缺,对教师的依赖程度极高,很多课程脱离教师之后自学能力差,而且本身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相对比较难懂,短期内不可能出现明显的提升效果。种种原因导致远程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展开难度较大。基于此背景,构建一种新型的既能满足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学习需求,又可以凸显远程教育特色,方便实用的远程教育新模式成为必需。研究性学习是国家教育部20xx年1月颁布的《全日制普通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中综合实践活动板块的一项内容。研究性学习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广义的理解系泛指学生探究问题的学习。狭义的理解则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个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的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研究性学习具有开放性、实践性和自主性的特点。研究性学习以其全新的理念和特色,不仅适用于中学教育,也同样能为远程教育汉语言文学教学改革提供一个新的突破口。

  一、研究性学习对远程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借鉴意义

  (一)研究性学习的形式有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人的主体性表现在教育活动中,就是要求确认并尊重师生双方的能动性和创造意识及创造能力。教师的主体性有两个作用对象:一是教学内容,包括教材、教学资源信息等;二是教育对象,即学生。作为学生,一方面,他们是教育的接受者,也是教师主体性作用的主要对象,具有一定的客体性;另一方面,学生首先是活生生的人,有自己特定的文化背景、生活阅历、性格特点、兴趣爱好等完全个人化的东西,有不断认识自身、认识自然、认识社会的愿望和动力,也有不断改造自身、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要求与力量,更重要的是,学生对自己存在价值的体会,对自己作为主体的人的力量的认识,更多地发生在通过自身努力改变了他所面对的对象的时候。远程教育的学生对象大部分都是成人,他们的学习动机本身就是主动的,通过研究性学习就可以给他们提供一个自主性探究的主题,方便他们通过研究灵活的展开学习。与此同时,汉语言文学是一门人文社会学科,在汉语言教学中,学生个性化的学习行为是体现语文人文性的重要途径。长期以来,我们的学生对汉语言文学的学习表现出与这门学科性质和地位不相称的冷漠,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教师在教学中压制了学生的主体性,忽视了学生学习中主动思考探索的心理需要,代之以强制性的灌输、繁琐的分析和机械的训练。而研究性学习灵活的学习形式、开放的学习环境、特异的学习结果以及对学生学习需要的尊重和满足,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汉语言文学的热情和兴趣,调动学生的生活阅历和经验,发挥学生创造性学习的潜能。

  (二)研究性学习的目标有助于开发成人的成功智力

  研究性学习是基于人们对学习活动的不断认识,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逐步形成的一种现代学习观。它是以建立在认知学习理论基础上的建构主义为理论基础的,主要从学习者个体发展的需要和认识规律出发,重视联系生活和社会实际,强调学生通过主体性学习活动获得体验,注重学生之间的讨论,提出了以“创造”为指向的学习形式。因此,研究性学习的目标更侧重于成功智力。在教育部的文件中明确规定了六条研究性学习目标:1.获得亲身参与探索探究的体验;2.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培养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4.学会分享与合作;5.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6.培养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研究性学习应用于成人教学同样要追求实现上述目标,即对一切具备生活、工作和劳动能力的人,根据他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不同需求,提高其知识和技能,完善其人格。研究性学习的目标中包含着分析性智力的内容和创造性智力的`基础,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会逐步提高实践性智力。这三种智力的整合就能使成功智力得以发展。

  (三)研究性学习的过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求实态度与科学精神,引导学生积极关注并享受学习的过程,引发学习方式的变革

  这种学习之所以被冠以“研究性学习”,就在于其特别强调“研究”二字,包括研究的态度、研究的思路、研究的过程与方法及研究的结果等,它是以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形式开展的富于创造性的学习活动。在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虽然不会完全无视最终的学习结果,但其更为关注的实际上是研究的态度、过程与方法。它要求学生具备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态度,养成尊重科学事实的良好习惯。研究性学习突出过程与方法对学生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因为对于绝大部分学生而言,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与方法重点并不在于获得多少重大的创新成果,而在于使学生充分地体验、感受研究中的乐趣,形成尊重事实、注重独立思考和研究的意识及态度倾向。此外,研究性学习引入汉语言文学教学,也可以极大地丰富学生的汉语言文学学习方式。在传统的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学生常用的学习方式依然是识记、朗读、背诵、感悟等,实际上更多强调的是对知识掌握的结果,而研究性学习不仅仅是获取知识的方式与渠道,更重要的是在知识探寻中孕育一种问题意识,亲自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并付诸实践,从而引发整个学习方式的变革。

  二、远程教育汉语言文学研究性学习的实施过程

  在远程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开展研究性学习一般有以下几个环节:确定选题;制定方案;实施研究;研究成果的发布、交流与评价。

  (一)确定选题

  选题是研究性学习的第一步,汉语言文学是一门包容性很强的课程,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先根据个人的兴趣方向和研究特长进行分组,然后以课本为原点,确定选题。如:“莎士比亚戏剧研究”、“建安风骨的纵向定位”、“湘西文化里的沈从文”等。为了更好地协助学生做好选题工作,教师可以利用便利的网络设置成不同的讨论组或者群组讨论区,为学生提供一些相关的素材做好支持工作,同时也方便答疑和解惑。

  (二)制定方案

  选题确定之后,就需要根据选题方向,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方案需要包括时间安排、进展流程以及具体的工作安排和部署。包括资料的整理,如需要阅读的书籍有哪些?利用多长时间搜集和整理网络素材?搜集之后的整理和筛选大概需要多久?保存和记录资料之后是否需要市场调研等工作都需要考虑在内。这些方案的制定过程,一般建议通过网络讨论来共同制定,大家分工明确的同步进行,小组协作有利于提高效率,同时也方便集思广益,使得方案更加完善。

  (三)实施研究

  方案制定之后就是最主要的步骤,即方案的具体展开过程。由于远程教育学习人员的分散性,小组研究的成果一定要及时的分享和总结,方便大家下一步的工作进行。教师也可以通过查看小组总结的成果做好下一步的指导工作并提出改进意见。如“唐诗与人生”这一课题的研究,就是依托言近旨远、语浅情深、意境优美、声韵和谐的唐诗,通过对唐诗的感知与鉴赏,实现今人与古人的情感共鸣,实现教师与学生的真情交流和心灵交融,以“情”感人,以“美”育人,通过“情”的相互感染和“美”的巨大影响来实现教学的最优化。

  (四)成果的发布、交流与评价

  研究性学习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对整个研究过程进行总结和反思,撰写总结报告并在网上发布,相互交流与评价。总结报告不仅应包括对课题整个研究过程的记录,还应包括在研究活动中所获得的感悟和体验,以及在此基础上进行的自我评价与反思。教师在此过程中应积极组织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不仅关注学生发现问题、自主探索、网上学习的能力,更要关注学生在研究中表现出来的科学态度、合作精神、主动性和能动性等方面,促进学生对研究性学习过程的反思,并引导学生产生新的思索。

  参考文献

  [1]于云秀.开放教育入学指南百问[M].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xx.

  [2]陈金龙.现代远程教育概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xx.

  [3]张金山.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实践和探索[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xx.

汉语言文学论文5

  一、对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对汉语言文学的重视

  各大院校的语文教育还停留在此基础上,缺乏对汉语言文学的重视,没有实现语文教育与汉语言文学的有效对接[1]。各大院校由于长时间受到教育观念的影响,特别注重对语文理论基础的学习,过于注重应试教育,忽视应该加强在文学素养方面对学生的培养。因而没有把汉语言文学作为语文教育的重点,更无法实现语文教育与汉语言文学的良好对接。

  (二)汉语言文学教学内容少

  汉语言文学主要是通过实践加强对文学作品的研究与运用,而各大院校的汉语言文学教学内容比较少,课程安排比语文教学的其他内容少很多,实践内容也少之又少。本身汉语言文学是开发性的学科,不同于语文教学中的理论学科,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花时间探讨。比如一些诗词歌赋的创作,不是一朝一夕的,必须通过长时间对文学素养的培养,才能创造出优秀的文学作品。汉语言文学教学内容少,是制约汉语言文学开展的关键。

  (三)汉语言文学教育普及范围不广

  汉语言文学是语文教育中的一个分支,是语文教学的实践内容。大学阶段对语文教学中汉语言文学的内容会比中小学的多些,汉语言文学教育的普及范围很有限,而且会出现脱节的现象。在中小学阶段只是对汉语言文学有初步的了解,只是重视对语文方面的学习,步入大学才会对汉语言文学有进一步的了解,但是中间很多时间,没有对汉语言文学进行学习,导致汉语言文学教育的断层。

  二、实现语文教育与汉语言文学教育对接的策略

  (一)加大汉语言文学的教学力度

  语文教育不能与汉语言文学教育更好地对接,一部分原因是学校对汉语言文学的重视不够。为了实现二者之间的对接,必须加大对汉语言文学的教学力度[2]。首先是增加汉语言文学课程,加大对汉语言文学学习的力度,重新学习汉语言在断层阶段的知识,而且注重实践,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加大对汉语言文学的'重视力度,实现语文教育与汉语言文学的对接。

  (二)利用多媒体技术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快发展,多媒体教学得到广泛应用。通过多媒体,搜集更多汉语言文学的教学素材,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对汉语言文学的学习兴趣,通过汉语言文学与多媒体技术的融合,对实现语文教育与汉语言文学教育对接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加强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

  汉语言文学教育的开展是建立在语文基础知识之上的。如果没有基础知识做铺垫,汉语言文学教育就无法深入展开。以古代文学为例,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让学生了解汉语文文学中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以及各阶段有哪些优秀的文学作品,哪些具有代表性的作家,这些代表作都属于哪个风格,文章的寓意是什么。尤其是古代一些词语的含义,需要学生学习。这些古代文学作品的创造格式有什么区别,又有哪些相同点,这些基础性的知识都需要掌握。只有基础知识的熟练掌握,才能多角度地对文学作品进行鉴赏。

  (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语文教育很大程度上缺乏学生自主实践。在语文教学中,要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需要课程环节的合理设计,教学形式的多样化,不拘泥于理论教学,而是理论结合实际,在实践活动中提高学生的汉语言文学素养。可以采用戏剧性的方式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学习兴趣,多开展诗歌朗诵等活动,同时在校园内学习优秀学生的文学作品,从而让学生积极参与汉语言文学的学习中,通过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实现教育的对接。语文是实现人类交流的工具,可以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尤其是汉语言文学教育,是对语文教育的升华,其独特性,对语文教育发挥作用有一定的意义。汉语言文学教育的宗旨是培养出具有实践、综合应用能力的人才,以语文基础知识为前提,通过实践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完善学生的人文品格。

汉语言文学论文6

  《汉语言文学教学模式研究》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正在不断发生变化。传统教育注重应试教育的汉语言文学培养模式,培养出来的人才大多理论知识比较丰富。如今的社会对人才综合素质越来越看重,传统的汉语言文学教学模式不再适用。本文针对教育领域当前的汉语言文学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素质教育;教学质量

  1、汉语言文学教学意义

  时代在发展,急需高素质人才的同时竞争日益加剧,所以人才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汉语言文学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传承,汉语言文化的学习关系到我国优秀历史文化的发扬,对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提高具有不能轻视的力量。只有我国的下一代学好汉语言文学,我国的优秀历史文化才不至于流失在历史长河里。汉语言文学就是我国的传统文化,文化对一个国家的重要程度不言而喻。所以让当代学生学好汉语言文学对我国未来的发展意义重大。

  2、汉语言文学教学模式分析

  2.1教师转变教学角色

  当前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依旧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限制,多是采用应试教育的教学模式。老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很少把学生主体性当做教学活动的主要标准,对学生的具体需求不明确,所以教学活动对学生教育的针对性不是很强。长期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难以提高,没有自主学习的激情,自然对学生学好汉语言文学有一定弊端。而且学生参与的互动机会比较少,学生在理论课堂中逐渐对汉语言文学的学习失去兴趣,对教师的教学方式不能完全接受,所以教学效果不理想。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对学生汉语言文学有更好的帮助,老师需要先转变教学观念,在教学过程中不再以自己为主导,而且真正重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只是起到指导学生学习的作用,以前那种老师就是权威的教学思想应该摒弃。

  2.2制定教学目标

  传统的汉语言文学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很少制定教学目标或者是制定的教学目标不明确,只是根据教材上的内容进行刻板的理论讲解,教学内容大多比较散乱,没有逻辑。这样散乱的教学内容没有明确目标,对学生系统学习汉语言文学具有负面影响。想要强化汉语言文学教学效果,老师就要明确教学目标,对自己的教学内容及教学模式都要围绕制定的教学目标展开。汉语言文学的学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对学生来说应该就是一个大问题,如果要解决大问题,就可以将其分解成一个个小问题来解决。学习汉语言文学也是同样的.道理,想要学好汉语言文学,老师应该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把复杂的汉语言文学学习分解成小部分,每部分都制定详细的教学目标,老师要通过对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的认真分析研究,找出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在每个阶段及时调整重新评价教学目标,直到最终培养出具有汉语言文学素养和应用能力的人才。老师在制定目标时不能仅考虑课程要求,也要考虑到每个学生的不同,教育最终的目的是培养人才,而每个人的差异性决定了人才培养方式不是唯一的,因材施教是一个老师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老师在制定教学目标的同时要注意观察同学们的学习情况,对跟不上老师教学脚步的同学及时给予帮助,为他们制定更加简单详细的教学目标。

  2.3组织学生有效学习

  汉语文学学习的有效性,主要体现在老师的教学目标能否高效实现,学生能否真正理解吸收老师教授的汉语言文学知识。为了激发学生对汉语言文学的学习热情,老师可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增强教学内容对学生的吸引力。汉语言文学中的每一句话都是古人智慧的结晶,都蕴含一个历史典故,老师在上课过程中可以多向同学讲述一些相关历史故事,讲解其中典故、诗词的由来。在讲解文章的时候多介绍一些当时的时代背景及写作背景。现如今是信息化时代,老师可以充分利用科技优势,采用影视资料、网络课件、图片配音等方式给同学们创设情境,吸引同学们的注意力,从而提高同学们对汉语言文学课堂的参与度。老师除了要在课堂上创新教学方法之外,还要引导同学们在课堂之外进行自主学习,主要是培养同学们对汉语言文学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在上课之前进行预习,在网络上查阅课堂上要学习内容的背景知识,先自己大致了解。这样在课堂上学生可以对所学内容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老师加以及时指导,解决问题。

  3、结语

  汉语言文学的学习在教育事业中受到了很大重视,因为汉语言文学关系到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传承,对我国未来的发展有重要作用,所以受到当前教育者的充分重视是理所当然的。汉语言文学的教学模式一定要在传统模式的基础上不断探索改革创新,提高教学质量,培养素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薛梅。论背诵在高校汉语言文学学习中的重要性[J]。科教文汇(中旬刊),20xx(08)。

  [2]曲文军。汉语言文学专业创新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xx(02)。

  [3]周文伟。新历史背景下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J]。鸭绿江(下半月版),20xx(08)。

汉语言文学论文7

  摘 要:汉字系统的演变是一个长期、复杂、多层次的过程。《敦煌俗字典》中收录了大量俗字,同一个汉字的多种形体反映着汉字多途演进的过程。本文从《敦煌俗字典》中的俗字出发,分析这些不同字形产生的内部机制,探寻汉字形体演变的多种途径。

  关键词:多途演变;汉字构形;敦煌俗字

  汉字系统历史悠久,其演变也是一个长期、复杂、多层次的过程。在此过程当中,同一个字往往有着不止一个字形,《敦煌俗字典》里就有着众多这样的例子。编者黄征先生认为俗字是异体字里的一大类。而这类异体字,其产生有着多种动因与机制,既与汉字形体系统内部的演化有关,又受系统外部的因素的影响。本文暂且跳出“俗字”概念争论的藩篱,抛开避讳俗字、上下文类化俗字等情况,着眼于汉字形体系统内部,就《敦煌俗字典》中俗字反映出的“同字异形”的部分情况进行分析,探索不同字形产生的内部机制,以此管窥汉字多途演变的路径。

  一、形体来源的多样性

  在古文字阶段,一些字便有不同形体存在,这些形体在后来的演变中分别隶定成不同的字形。

  如“信”在《敦煌俗字典》里的写法有“信”、“ ”,前者右边为“言”,后者右边为“口”,那后者是前者省写后的形体吗?“信”的金文字形有“ ”和“ ”,即“信”字的两种写法存在对古文字的两种不同形体继承的可能。因此在遇到类似情况时,应拓宽视域,从古字形审视汉字形体的多途演变,而不能简单下结论,认为其中一个是后来因省写而出现的字形,或者是不规范的字形,甚至是一种讹误情况。

  有的字,其不同的形体可以追溯至古文字阶段,那时它们是两个相异的汉字。如“万”的两种写法“万”和“萬”。一些学者认为,二者是繁简字关系,“万”为“萬”后期的全新造字。我们来梳理一下和它们有关的线索。“萬”的篆体“ ”,《说文》:“萬,虫也。”段注:“假借为十千数名。”由此可知,“萬”的本意是虫类,后假借为数词。这个假借义在很早的时候就产生了,比如《诗经》有“萬亿及秭”,《易传》有“萬国咸宁”,“万”的古字形有:“ ”(古鉥)“ ”(千万钧),说明“万”字在很早的时候便出现,它并不是简单的由“萬”简化而来的新造字。至于后来“万”是如何失去本义,保留假借义,与“萬”合二为一,则需要更多的文献材料去验证。

  “异”的两种写法“异”和“異”。“異”篆体为“ ”,《说文》:“異,分也。”从廾从畀。畀,予也。“异”的篆体为“ ”,《说文》:“举也。从廾, 声。尧言惊愕而曰異哉也。谓异为異之假借也。”由此看来,“异”的形体是在其假借表示“分”的意思之前就产生了。这就说明,并不能简单地把“异”说成是因“異”而在后来创造出来的俗字。“异”原初就存在,本意为“举”,假借为“異”,此种缘由使得“異”这个字有了两个形体“異”和“异”。

  二、形体的分化

  古文字笔形在隶定后常有着不同的演变方式,这造成了敦煌俗字有着不同的写法。我们于其中看到的点画之差,往往不是后来发生的省写或讹

  如“市”的两种写法“市”和“巿”,一个上部写作“点”,一个则是中间一竖贯穿。“市”的篆体为“ ”,篆体笔画 演化为横笔,其中上部的竖笔,第一种路径是演化为“点”,第二种路径则保留竖笔,且贯穿下部,为一个整体。

  “生”有两种写法:“生”和“ ”。“生”的`篆体为“ ”,篆体笔画 ,分化成两种笔形,“”和“一”,于是便有了以上“生”字的不同写法。这种变化类型并不是单一的,同样,“告”等字的笔画亦有同样的演变路径。

  “光”的写法有“灮”和“光”。《说文》:“明也。从火在人上,光明意也。”篆体为“ ”。“烈”的写法有“烮”和“烈”。《说文》:“火猛也。从火。”篆体为“ ”。其中的每一种形体,都有着相同的部分“火”,也就是说,“火”在作为一个汉字的构件时,会因不同的字形和位置,进行相应的演变。在“光”里分化为三点一横的样子,在“烈”分化为“灬”。而这两个字的另外一种形体“灮”和“烮”则保留了分化前“火”本身的样子。

  三、形体的混同

  在文字发展的过程中,两种不同的构件常常混同,使一个汉字出现不同的形体。主要有字体演变、简写、形似等造成的混同情况。

  如“艹”和“竹”的混用,如“符—苻”(此外还有“範”、“篤”等字,都有着相应的草字头或者竹字头的写法)。为什么竹字头和草字头容易混同呢?因为弧线的形态,容易简化为直线。在小篆中,草字头的形体为 ,竹字头的形体则是 ,由此可见,二者是相似的,区别在于前者弧形向上,后者弧形向下。在篆书隶化的时候,这种向上或向下弧形结构,都有着同样的变化趋势,即两条弧线分别向下或者向上平展伸直,成为直线。于是造成两个构件的混同。

  “木”和“扌”的混同,如“校—挍”、“檀—擅”(此外还有“梪”、“捕”等字,都有着相应的提手旁或者木字旁的写法)。观察两个构件的篆体,亦是较为相似的,木字旁为“ ”,提手旁为“ ”,前者包含向上和向下的弧线,后者包含的两条弧线都向上。隶变的时候,前者的两条弧线分别向上和向下拉直,后者的两条弧线都向下拉直,则有可能造成两个构件的混同。

  “穴”的两种写法“穴”和“宂”。《目连变文》:“或值刀山剑树,穿穴(宂)五藏而分离。”观察二者字形,“八”和“几”形似混同。此处的“宂”不同于表“冗义”的“宂”(《说文》:“从宀,人在屋下,无田事。”),只是“穴”(《说文》:“土室也。从宀八声。”)的另一个形体而已,其形恰好与“宂”同,而意义上却是“穴”义。

  “俗”的两种写法“俗”和“佫”。《双恩记》:“虽居尘俗(佫)情高豁。”观察二者字形,“谷”和“各”的上部混同。此处的“挌”不同于表“姓氏”的“佫”(《广韵》:“曷各切,音鹤。姓也。”),它是“俗”(《说文》:“习也。从人谷声。”)的另一个形体,其形恰好与“佫”同,而意义上表达“尘世、世俗”义。

  四、形体的定位

  构件定位,“是字形逐渐脱离物象而向表示词的音义过渡的过程”,①敦煌俗字中,不同形体的构件位置不一样,便体现了这一过程。如“浮— ”(左右位移)、“海— ”(左右与上下的交互位移)、“苦— ”(上下位移)、“庭— ”(内外位移)。

  五、形体的改换 不同字形间,意义相关或声音相近的构件会出现改换的情况,或改换义符。

  如“睹”的写法有“睹”和“覩”。《说文》:“睹,見也。从目者声。覩,古文从見。当古切。”即从目、者声的“睹”,从見、者声的“覩”,反映出义符“目”和“見”的改换。两义符的意义相关,这种关联程度应该是它们改换的依据。

  “溪”的写法有“溪”和“谿”。《说文》:“谿,山渎无所通者。从谷奚声。”《疏》杜预曰:“谿,亦涧也”。李巡曰:“水出于山入于川曰谿。”宋均曰:“有水曰溪,无水曰谷。”《广韵》曰:“或作溪。”“溪”和“谿”的义符“水”和“谷”意义联系紧密,“溪”的义符“水”侧重体现了“溪之有水”的特点。

  “歌”的写法有“歌”和“謌”。关于“歌”,《说文》:“歌,咏也。从欠哥声。謌,或从言。”关于义符“欠”,《说文》有:“张口气悟也。象气从人上出之形。”而“謌”的义符“言”也与嘴巴发出的动作有关,二者可互换。

  改换声符:“饋”的两种写法“饋”和“餽”。《说文》:“饋,从食貴声。求位切。”“餽,吴人谓祭曰餽。从食从鬼,鬼亦声。俱位切。又音饋。”声符“貴”和“鬼”可互换。“璇”的两种写法“璇”和“璿”。《说文》:“璿,从玉睿声。似沿切。”《广韵》:“璇,似宣切。”声符“旋”和“睿”可互换。

  六、形体的简省或增繁

  1。简化

  随着字形向着记号化的方向发展,书写的经济性和其它一些原因,一些俗字形体反映出简化的趋势。

  “寧”和“寕”。关于“寧”,《说文》:“从丂寍声。”“寕”字将声符中的“心”简化为横笔,改变了声符的形体结构。

  “竝”和“並”。关于“竝”,《说文》:“併也。从二立。”后者将前者的笔画加以糅合,两个立字的中间两点变成两竖,上下两横由断笔变为连笔,笔画变少了,书写也方便了。不过“竝”表示两个立字的构形理据也隐匿了。

  “霑”和“沾”。关于“霑”《说文》:“从雨沾声。”《集韵》通作“沾”。“霑”省掉了义符“雨”,保留声符,形成了“沾”这个字形。可能因为“沾”字左边的“水”和“雨”意义相关,替代了其作用所致。

  “寶”和“珤”。关于“寶”,《说文解字》:“从宀从王从貝,缶声。”“珤”,是将“寶”义符中的“宀”、“貝”部分省去而形成的。

  2。繁化

  “佞”和“倿”。关于“佞”,《说文》:“从女。仁声。”“倿”字的右上部变成了“立”,这是改变了声符形体结构的一种演变。

  此外,还有为强化意义出现的增加义符的情况。

  如:“果”和“菓”。《妙法莲华经讲经文》:“采菓给(汲)水,拾薪设食。”“菓”的草字头强化了果实的植物属性。

  “舞”和“儛”。《大般涅盘经》(卷十一):“或歌或儛,或身转动。”

  “亻”亦强化了人的活动义。

  除了义符的变化,还有增繁声符的情况。

  如:“忙”和“恾”。《燕子赋》:“浑家大小,亦(一)总惊忙(恾)。”右边的声符“亡”增繁为“芒”。

  我们基于《敦煌俗字典》中“同字异形”的部分情况,探讨了汉字形体演变的一些途径。汉字的形体由图像走向笔画化或记号化经历了一个漫长过程。在历时层面和共时层面相互交织的情况下,看待汉字的不同形体时,不能“一刀切”地只从一个平面来分析这些字形,认为某些字形是后来新造出来的或者是讹误现象等。应该把它们放到整个时空链条里,看到演进过程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囿于材料和学识,笔者对此也只作了一个冰山一角的粗略探讨。关于汉字多途演变的内部机制,留待将来再作更为深入透彻的研究。

汉语言文学论文8

  引言

  语文教育是弘扬我国汉语言文学精髓的主要途径,汉语言文学属于语文教学内容的一部分,应试教育模式下的语文教学更多的是为考试而学习而不是为文学而学习,语文教育没有满足新时代汉语言文学的教育要求。汉语言文学要实现语言教育和汉语言文学的对接性教育,就要从多个方面综合考虑,在教学理念越来越开放的情况下,引导学生以积极的心态来正确理解语文教学中汉语言文学的教育问题。

  1汉语言文学教育的特点

  汉语言文学的作用很大,而且不是仅仅局限在某一方面。汉语言文学在反映我国历史和文化语言传统的同时,也可以将一个民族的气质风貌展现出来,并承载着一个民族的文化。语言文学是人类的财富,汉语言文学更是中华民族的财富,作为中华儿女,我们应该将其继承和发扬起来。汉语言本身就是一门我国特有的专业,这门专业的目标就是培养人文素质、培养专业的从事汉语言文学的人才。在现如今的社会中,衡量教育是否合格的标准是看其能否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汉语言文学教育过程中并没有直接体现出实用性,而是通过人文观念等展现的,不能用经济指标进行衡量。

  2语文以及汉语言文学之间的关系

  2.1教学目标相同:

  语文以及汉语言文学教育的目标是一致的,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给社会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同时保证学生可以更快的适应社会生活;语文教育的一部分就是汉语言文学,两者在理论以及教学内容上存在一致的地方,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会根据各自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各项兴趣爱好。

  2.2表达形式不同:

  汉语言文学在教学过程中强调,通过语言体现出作者的感情、对事物的看法分析,读者通过阅读文字来了解作者的情感波动。汉语言文学的生动性则主要体现在可以用语言进行灵活表达。虽说两者表达形式上存在差异,但语文教育是汉语言文学教育的基础,两者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

  2.3专业性的差异:

  汉语言文学教学要比语文教学更加专业,一般情况下,在高等院校教学过程中,汉语言文学都会涉及到很多的专业知识,这就需要学生进行探究。汉语言文学教学过程中,需要学生不断加深自身的文学知识,发自内心的原因学习,和汉语之间培养深厚的感情;语文教学相比就简单的多,只需要对学生进行简单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所以说两者专业性之间存在着差异。

  3语文和汉语言文学教学衔接的问题

  3.1实践能力衔接薄弱:

  在进行汉语言文学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语文教育实践能力的培养却有些忽视,这造成的现实情况就是很多学生有着扎实的理论知识基础,但实践上的经验却几乎是空白的;有些汉语言文学老师的教育理念并没有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进步,教学过程中只重视专业理论知识的传授,对于汉语言文学实践的重要性却几乎不谈,这就造成课堂上只进行枯燥的理论知识灌输,学生长此以往,对课堂学习会逐渐失去兴趣。这也是现如今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

  3.2教学缺乏针对性:

  汉语言文学目前已经形成了相对完善的教育体系,但是却没有具有针对性的教育模式和方法。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于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也没有完全领会,这就造成一个非常尴尬的问题:制定的教育目标和方法与现实情况脱节,无法满足学生发展以及课改的需求。在进行汉语言文学教学的时候,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随时调整课程和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阶段的变化,结合教学情况,在了解学生掌握程度的基础上,对教学方法和技巧进行更新。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汉语言文学教学可以达到预期的目标。

  4促进语文以及汉语言文学的教学衔接的措施

  4.1做好人文素养培养:

  在进行汉语言文学以及语文教育的时候,要注重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做好人文素养的教育,促使专业学生身上具备人文色彩。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进行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可以从两方面入手:老师除了正常教学之外,还需要对学生进行关心和关怀,了解学生的思想处境以及情感波动,从这方面入手,培养学生的素养和人格;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和维护良好的师生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帮助教师更好的完成教学计划及任务;与此同时,完善汉语言体系可以做好文化传承。

  4.2注重实践能力对接:

  要想更好的将语文和汉语言文学教育进行融合,就必须和现如今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在分析已有发展模式的基础上,做好两者融合的工作。要想将两者完美的融合起来,就需要找到两者的相同点,汉语言文学和语文教育都是围绕汉语言文学展开的,在教学过程中若想融入实践知识,就必须了解两者共有的知识和理论,最终实现培养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目的;在进行实践教学过程中,应该对教学模式和方式进行创新,让学生在了解相关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激发实践潜力。

  4.3加强技术指导: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现在有很多高校采取了远程教学的方式,这样把现代科学技术和课程完美的结合起来。语文和汉语言文学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让学生拥有敢于实践、敢于创新的精神。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开阔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可以品尝创作带来的乐趣,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最终让学生具备较强的文学鉴赏分析能力。

  结束语

  在进行语文教育和汉语言文学教学对接的过程中,需要坚持语文终身教育的观念,这样才能确保两者之间实现合理对接。语文以及汉语言文学的关系是相互联系却相互独立的,汉语言文学作为语文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两者之间本身在教育目标上就是一致的,所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结合实际情况,不生搬硬套,切实做好教育工作。

汉语言文学论文9

  一、增加学年论文写作,为毕业论文做预演

  汉语言文学专业在大三增设了学年论文写作的分散实践,要求学生第六学期在教师指导下经过选题完成一篇学年论文。学年论文的学分是1学分,实践时间为16周,即一个学期。与毕业论文相比,学年论文周期较短,过程较为简化,保留和强化了选题、指导和评分的过程,弱化了开题报告和中期检查的过程。具体要求方面,学年论文可以写相关问题的综述,篇幅较毕业论文略短,但是在逻辑和分析的正确性、论文框架的完整、合理等方面的要求,与毕业论文是一致的。通过学年论文的撰写,学生能够明确自己的专业方向和兴趣,了解选题的基本要求和过程,了解学术论文的基本要求和规范,能够较为熟练地运用学术论文的语体进行写作。经过两个年级学年论文的演练,可以看到毕业生在毕业论文写作阶段避免了选题大而不当、不知道如何查找资料和处理资料等基本问题,具备了基本的学术论文规范意识。学年论文对毕业论文的撰写发挥了不容忽视的预演作用。

  二、编制和使用《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指导书》

  我院对毕业论文的写作有一些文件进行指导和规范,但是由于我院是理工科为主的综合性院校,学科跨度和差距较大,毕业论文或者毕业设计的具体操作及特点有较大差别,各专业需要更为具体和细化的指导规范。毕业论文指导书是学生撰写毕业论文的指导性文件,通过指导书,学生应该做到知道什么时间需要做什么事情、有什么具体要求、需要达到什么标准、遇到问题应该怎样解决。指导书可以建立和强化过程和质量规范观念,明确规范标准。《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指导书》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毕业论文的目标与要求;(2)毕业论文的进程安排;(3)各阶段具体要求和指导说明;(4)相关文件汇总;(5)优秀论文示例。其中最主要的部分是各阶段的要求和指导说明。本部分从选题、开题、中期检查、答辩资格审查、答辩评分等五个阶段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指导,每个阶段都包括:阶段内容及过程、阶段形式、阶段指导、文件清单等几个部分,详细而清晰地列出了本阶段需要做的工作、采用的形式和需要达到的标准。《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指导书》是在四届毕业生论文指导(其中两届使用毕业论文管理系统指导)之后,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过程控制和管理的一个全面梳理和总结,所有的问题是教师在具体指导中实际遇到,并且较有代表性的,在指导书中还提供了部分前两届学生申报课题、开题报告、中期检查表、答辩ppt等实例,力求做到学生有程序问题、操作问题、形式问题、规范问题等,找指导书就够了;有学术问题、框架问题、观点问题,找指导老师。有了《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指导书》,学生对写作毕业论文的规范心中有底,更有计划性;指导教师的工作也变得专业化,可以大大提高指导效率,有效控制毕业论文质量。

  三、明确各阶段文件和形式,建立可考察的控制目标

  与大多数学校一样,我院的毕业论文过程控制有五个阶段:选题、开题、中期检查、答辩资格审查、答辩评分,各阶段均有一些具体的要求和需要完成的文件。根据学院的要求,结合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特点和工作的经验,我专业建立一个操作形式与文件要求结合的质量控制过程,除选题阶段没有文件上交外,每个阶段都规定了具体的.执行形式和上交文件。其中中期检查需要的材料比较多,其中既包括中期检查的文件———中期检查表,也包括答辩使用的资料———答辩提纲和ppt,还包括前期工作成果的证明材料———初稿或论文语料、提纲等。答辩资格审查阶段,我院执行严格的相似度检查与教师评阅相结合的制度,相似度检查不通过,除非毕业论文指导小组给出准许学生答辩的具体论证说明,否则取消答辩资格,直接进入二次答辩程序。相似度检查通过,指导教师和评阅教师也要均同意该学生参加答辩,学生才能获得答辩资格。各阶段的时间进度安排、文件样表和具体要求都可以在指导手册中查到。明确具体的形式和要求,使写作毕业论文的指导过程更加规范和统一,操作的可控性更强。学生对写作毕业论文的具体要求和规范更加清楚,教师的检查和验收也有依据。

  四、奖惩机制

  在论文写作指导过程中,如果出现学生未能如期按要求完成工作的情况,或者论文或工作质量存在严重问题,将按照下列两级标准进行处理:整改。适用于开题、中期检查、答辩资格审查等阶段,主要是指学生主要工作已经完成,基本能够达到毕业论文要求;但是质量不高,规范性有所欠缺,可以在很短时间里经过整改提高质量的,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进行整改提交。延期。主要用于答辩资格审查和答辩环节。主要是指毕业论文未通过相似度检查、指导教师和评阅教师认为论文未达到答辩水平、毕业论文答辩时发现论文存在重大问题不能达到合格水平。答辩资格审查未通过,直接取消一次答辩资格,延期等待二次答辩;答辩综合成绩不合格的学生,也将进入二次答辩;二次答辩仍然不能达到合格标准,不予毕业,工作延期到下一届进行。写作毕业论文是学生最后一项综合学习和实践,通过严格的过程控制和质量管理,学生不但可以对学到的专业知识进行复习、整合和运用,还可以培养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完善的过程控制和规范的管理无疑会使学生收获更多。

汉语言文学论文10

  摘要:当前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新生作文存在着写作素材陈旧,写作思维僵化,文体意识淡薄,空话套话堆砌等诸多不良倾向。之所以如此,与他们在中学应试教育阶段所处的封闭的作文环境,写作素材过于依赖媒介,重视写作技能训练而忽视生活积累等问题和现象关联密切。本文指出今后在写作教学中必须通过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强化阅读训练,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等途径来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作文;问题;原因;对策

  每年九月,都有一批高中毕业生经过高考洗礼,顺利进入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就读,开始为期四年的系统专业学习。写作学课程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专业必修课,既是整个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全面提高写作素养的基础课程。作为长期从事汉语言文学专业写作课教学的专任教师,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刚刚从高中进入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新生存在着诸多不良倾向。这些不良倾向严重制约学生写作素养的全面提高。因此,充分正视当前汉语言文学专业新生在写作方面的突出问题,探究造成此种局面的原因,寻找行之有效的教改策略,是当前汉语言文学专业写作学课程教学改革的紧迫问题。

  一、当前汉语言文学专业新生作文的突出问题

  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刚刚从高中进入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学习的新生在写作方面所存在的问题都带有一定的普遍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写作素材陈旧,生活气息不浓

  丰富的写作素材是学生作文的前提和基础。刚刚从高中升入大学的新生,大多储备了一定的写作素材,他们在写作中有事可叙,有例可举,有话可说。这些固然值得欣喜,但随着学生作文篇数的增多,我们很快发现许多大一新生在写作素材的选择和运用上存在诸多不良倾向,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写作素材陈旧老套。学生平时作文的素材大多以历史题材为主,在学生作文中高频出现的写作素材要么是古代名人的励志或爱国故事,要么是近现代的重大历史事件,要么是古今名人的名言警句,凡此等等。二是学生作文材料使用的雷同化程度相当高。我们在学生平时作文中发现,在许多类似主题的作文中,不同学生的材料选择往往大同小异,不谋而合。诸如屈原、司马迁、陶渊明、李白、杜甫、岳飞、陆游、文天祥、林则徐等历史、文化名人的事例在作文中被反复使用,了无新意。三是作文素材脱离现实生活,脱离学生自身的生活实际。我们从学生作文中发现,学生在作文过程中往往倾向于从已有的知识积累中去发掘素材,搜集或整理已有的历史题材,而对自己身边的人和事往往视而不见、弃之不顾,缺少从自身生活实践中发掘写作素材的思维和意识,导致学生作文中的生活气息日趋淡薄。写作素材对学生的写作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但写作素材本身尚有直接与间接之分,新颖与陈旧之别。从目前汉语言文学专业新生的作文情况来看,从已有历史材料中去发掘写作素材已成为大多数学生作文的常态,通过各种媒介获得间接材料已成为当前大学新生作文的普遍现象,此种现象的存在和蔓延,势必导致学生作文脱离社会生活的实际,养成不良的写作习惯。

  (二)写作思维程序化,文章结构模式化

  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为适应高考作文的评价要求,高中生作文写作往往要遵循一定的写作套路,老师在学生作文前常常要对学生进行较为系统的写作思维训练和指导,导致许多高中生在写作时形成了较为程序化的思维模式。升入大学后,许多同学仍习惯于中学阶段的思维方式,写作构思往往陷入固定的思维定势中,所写的作文虽非千篇一律,但往往构思雷同,给人以似曾相识之感。许多大学新生写出的文章往往观点相同、写作思路大同小异,个性化作文难觅踪迹,缺乏当代大学生应有的生机和活力。文章结构模式化亦为许多汉语言文学专业新生的共同特点。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高中阶段的学生作文大多为限时限量的课堂写作,因而逐渐形成了相对固定的结构模式。从大一新生的作文情况来看,许多同学在布局谋篇时仍沿用高中阶段惯用的“三段式”结构模式,文章结构的“八股文”特征相当明显,文章结构和体例难以有新的突破,极大地制约了学生写作潜能的发挥。

  (三)文体意识日趋淡薄,文章体裁难以界定

  文体是人们在长期的写作实践中逐渐形成的文章模式与规范,不同体裁的文章,其写作要求、写作特点及表现手法等皆不相同,写作方法也应有严格的`区别。然而从近些年汉语言文学专业新生作文的情况来看,许多同学的作文似乎缺乏明显的文体意识,面对不同体裁的文章,许多同学总是采用相同的写作套路,千篇一律地进行写作。他们在作文时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融合多种文体的写作方法,没有明确区分记叙文、散文、议论文、说明文等文体的不同写作特点和要求,尤其以议论文与散文的区分最为模糊,许多同学的议论文往往大量铺陈古今中外名人故事和历史事件来代替对文章论点的议论和分析,似叙似议,文体难以界定。同样,许多同学的散文也存在着较严重的议论化倾向,往往天马行空,旁征博引,引经据典,看似气势充沛,联想丰富,实则言之无物,内容空虚。这种体裁不明,文体不分的情况在大学新生中带有一定的普遍性。

  (四)空话套话连篇累牍,原创语言难觅踪迹

  语言是文章的载体,只有准确、简练、鲜活、生动、富有个性的语言才能充分表达文章的思想内容和情感。然而我们发现,大学生的作文语言存在着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语言表达概括笼统。无论是写景叙事,还是抒情议论,表达皆宏观粗犷,浮光掠影。二是名言警句堆砌,空话套话连篇。无论何种体裁,何种主题的文章,许多同学总是能在文章中大量引用名人名言,人物故事或历史事件,然后据此抒情感怀,空发议论。即使是叙事写景类文章,许多学生也能大量地套用他们在中学期间背诵的优美语句,诸如“花开花落,云卷云舒”“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等大众化的语句总是频繁的出现在学生的作文中。三是缺少具体细致的个性化描写。学生平时作文中虽然也有些比较生动的描写,但这些句子大多来源于他们已有的知识积累,通过自己亲身观察和体验而写作的原创语句并不太多。

  二、原因探析

  当前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新生在作文中之所以存在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与他们过往的写作实践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必须对影响他们以往写作实践的各种要素作深入探讨和分析,寻找存在问题的根源,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一)封闭的校园管理隔断了学生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导致学生丧失了对社会生活的切身感受和体验

  写作源于生活,丰富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是写出内涵丰富、情感真挚的文章的前提和基础。巴金在总结自己的创作经验时曾说:“我最主要的一位老师是生活,中国的社会生活。在生活中的感受使我成为作家。”[1]无论是作家的文学创作还是学生的日常作文,生活永远是影响写作的最重要的要素。近些年来,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中小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局限于相对封闭的校园环境中,尤其在高中阶段,许多学校对学生实行完全的封闭式管理,隔断了学生与社会生活的联系,截断了学生从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中获得鲜活生动的直接写作素材的渠道。只能从书本和媒介中发掘间接写作素材,在这种环境中写出的作文,自然也就内容空洞,难以有真情实感了。中学生作文的这种现状,必将对大学阶段的写作产生诸多不良影响。

  (二)写作素材泛滥成灾,导致学生丧失了通过亲身观察和体验自主搜集写作素材的能力

  应试教育环境下,许多出版机构基于自身利益的诉求和应试作文的需要,出版了大量的诸如《作文素材》《作文素材大全》《作文分类素材》等杂志和读物,以满足学生作文选材之需。中小学校园周边书店此类杂志和读物俯拾即是,颇为热销。在学生作文过程中,他们首先想到的是从各种写作素材大全中去寻找与题目相关的写作材料,而不是从自己平时的观察和生活体验中去发掘写作素材。过度依赖现成写作素材已成为目前中学生作文的常态,学生对已有写作素材的依赖日趋严重,思想逐渐禁锢,思维趋于惰性。他们依靠泛滥写作素材和传播便捷的网络信息就能“写好”貌似内容丰富、材料充实、结构完整的所谓优秀作文。长此以往,大部分学生自主搜集写作素材的思维和意识日渐淡薄,逐渐丧失了通过自身的实践和亲身体验获得写作素材的能力。

  (三)写作指导过度,过份强调写作方法和写作技能训练,导致写作思维的程序化、模式化

  受传统应试作文教学的影响,大多数中小学语文教师都非常重视对学生写作方法和写作技能的指导和训练,对写作方法作了系统的研究和总结,对审题立意、布局谋篇、材料选择、详略安排、语言表达乃至开头结尾等都有具体细致的指导和要求。不容否定,精细的写作技指导对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有一定的作用。但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学生作文水平的高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丰富的社会生活阅历和丰厚的文化底蕴对作文的影响最为明显。因此,过于精细的写作方法和技能指导不但会降低学生的写作兴趣,而且会束缚他们的写作思维,会让学生觉得写作是一种模式。对于那些富有创造力的学生来说,过多的条条框框会使他们的写作思维变得雷同化和模式化,失去了作文的个性和特点,增强了他们对写作指导的依赖性,削弱了他们独立思考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因此,从长远来看,过于精细的写作技能指导不利于学生写作潜能的充分发挥。

  (四)阅读教学的快餐化,功利性以及阅读量的不足,导致学生缺少应有的文化积淀

  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新生的作文之所以存在诸多问题,和以往的阅读有着很大的关系。在中学阶段,由于应试教育的压力,许多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的阅读量,并根据应试的要求解答教师预设的有关问题,从而导致阅读教学的快餐化和内利化。在这种环境下,学生往往过份追求阅读的速度,常常心态浮躁,往往按图索骥去寻找预设问题的答案,难以对阅读内容作深入思考并作出深刻的判断。此外,在中学阶段,阅读内容的选择也较为单一,无论课内还是课外,学生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把与语文考试中的阅读理解相似的选文作为阅读对象,导致内容的片面单一和阅读视野的不够开阔。阅读是写作的前提和基础,只有丰厚文化积淀才能写出内容充实、内涵丰富的文章,而丰厚的文化积淀离不开读者博览群书、日积月累的长期阅读。因此中学生应试教育目标导向下的阅读内容和阅读方式的选择,势必导致学生文化底蕴的单薄,并对他们升入高校后的写作产生消极影响。

  (五)名篇佳作,应试范文随处可见,套作仿作成风,名言警句堆砌,使学生丧失了运用自己语言来独立表达的能力

  语言陈旧老套、空话套话连篇也是当前汉语言文学专业新生作文中带有普遍性的倾向。在中学阶段,为适应应试作文的评价要求,许多语文教师总是要求学生大量背诵或熟记与应试作文体例相似的名篇佳作、应试范文以及所谓的各类满分作文,然后引导学生对这些优秀作文进行仿作和套作,许多学生的作文就是对已有的多篇优秀作文进行选择提炼、重新排列组合而成。在大多数作文中,很难看到学生原创性的语言表达。此外,名言警句在文章中本应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但许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常只要求学生背诵大量名言警句,没有强调要深入理解这些名言警句的深刻内涵,造成学生在写作时大量生搬硬套,盲目堆砌名言警句,最终适得其反。

  三、解决问题的对策

  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新生作文之所以存在诸多突出问题,既有应试教育大环境的制约和影响,也有教师和学生自身的原因。升入大学以后学生挣脱了应试教育的束缚,有机会走向更为广阔的社会生活,为解决他们在中学阶段作文存在的各种遗留问题提供了便利。

  (一)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

  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是学生获得写作素材最重要的来源,“从生活中选取原汁原味的写作素材,才能再现生活的丰富多彩。”[2]开放的大学校园生活客观上为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新生接触社会提供了更多机会。高校写作学教师应善于创造机会,指导学生参加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充分接触、感受社会生活的多姿多彩。当然,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不会自动成为写作素材,需要学生不断观察、搜集、积累和感受才能获得。为此,高校从事写作教学的教师应从以下几方面努力。第一,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使观察成为学生日常生活的常态。第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指导学生运用多种观察方法去观察自然景物和社会生活。第三,引导学生把观察结果和感受转化为现实的写作题材。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获得鲜活生动、富有时代气息的写作素材。叶圣陶先生指出:“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昼夜不息。[3]因此,教师应始终把引导学生从社会生活中发掘写作素材作为写作教学的核心内容,学生只有养成了从社会生活中发掘写作素材的习惯,具备了从社会生活中发掘写作素材的能力,才能在写作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才能真正成为优秀作者。

  (二)拓展阅读的广度和深度,丰富学生的知识积累

  写作离不开阅读,广博的知识和丰厚的文化底蕴是写出内涵丰富的文章的重要基础。中学阶段,学生虽然也有一定的课外阅读,但读物的选择主要是为应试教育量身定制,大多以短、平、快的读物为主,追求阅读的实用性和短期效应。大学阶段,在专业化学习的背景下,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来从事阅读活动,因此,教师有必要对学生的阅读加以指导。一方面,要指导学生精读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引导他们从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中汲取写作的养料。另一方面,又要鼓励他们博览群书,无论是文史哲,还是自然科学,都应有所涉猎,以此拓展阅读的广度和深度。只有阅读面广、文化底蕴丰厚的作者才能在写作时厚积薄发,写出内涵丰富的文章。

  (三)打破传统思维定势,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中学阶段,大多数语文教师比较重视作文方法和技能训练,无论是审题立意还是布局谋篇都有一套比较成熟的思维方法,许多人甚至认为审题立意的“不谋而合”才是思维的最高境界,导致学生写作思维的僵化,在大学阶段,应鼓励学生突破以往作文的思维定势,大胆创新,才能写出感受独特、个性鲜明、富有时代气息的文章。指导学生进行写作思维创新,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拓展思维的广度。鼓励学生多角度、多侧面地思考和认识问题,引导学生在思考和认识问题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寻求思维结果的一致性。第二,强化思维的深度。要求学生在思考和认识问题时能举一反三,由表及里,抓住问题的本质和关键,对所思考的问题作深入细致的解剖和分析。第三,加强对学生逆向思维指导。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和创新,即使是人们普遍公认的观点或名言,只要言之有理,就要允许学生发表不同意见和观点。总之,在高校写作教学中,教师应大力营造多元的、开放性的思维环境,为学生的创新写作提供良好的氛围。

  (四)重视语言基本功训练,提升学生的表达技能

  空话套话连篇,语言陈旧繁杂,表达概括笼统等现象亦为当前汉语言文学专业新生作文中带有普遍性的问题。之所以如此,源于学生的语言基本功不够扎实。因此,在大学期间,必须加强对学生写作的语言基本功训练。对学生进行系统的语言训练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强化语言积累,不断丰富学生的词汇量,指导学生从平时阅读和日常生活中搜集积累词汇,养成随时搜集积累词汇的良好习惯。第二,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要求学生的语言表达必须建立在具体细致的观察和亲身实践的基础之上,细致具体地描写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杜绝华而不实,泛泛而谈的不良文风。第三,指导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反复锤炼语言。文章不厌百回改,好的文章,好的表达都是作者多次修改,反复锤炼语言的结果。因此,必须引导学生重视文章语言的修改和锤炼,在比较和修改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当然,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决非一朝一夕,必须长期坚持,才能逐渐提高。

  (五)强化学生的文体意识,明确写作训练的不同目标

  从目前汉语言文学专业新生平时作文的情况来看,文体不明、体裁似是而非的文章比较普遍。似叙似议,华而不实的语言表达只会助长学生浮躁的写作心态。其实,不同的文体有着不同的写作目标和要求。因此,在写作教学中,必须强化学生的文体意识,指导学生写出文体特征鲜明的文章。写记叙文,就必须通过对具体生活事件的细致叙述和描写来表现文章的主题思想。写人的文章,必须通过对人物自身的行动及其他方面的描写来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写景的散文,必须在细致观察的基础上来写景、状物、抒情感怀。写议论文,则必须通过对论题的具体深入的议论和剖析来阐明观点,且不可以大量的事实罗列来代替应有的议论和分析。总之,学生只有具备了明显的文体意识,才能写出内涵充实,特色鲜明的文章。毋庸置疑,当前汉语言文学专业新生在写作上存在的问题是多方面的。作为高校从事写作教学的教师,必须充分正视这些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正确策略,才能不断推进高校写作学课程的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巴金.巴金论创作[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10.

  [2]余卫兵.创新写作—让创新成为表达的旗帜[M].重庆:重庆出版社,20xx:111.

  [3]叶圣陶.文章例话—叶圣陶的二十七堂作文课[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xx:4.

汉语言文学论文11

  第一篇

  一、当前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的现状分析

  1.教学培养目标不能与时俱进。曾经,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很轻易就能找到一份高薪稳定的工作,例如语文教师、高级文秘、或者到国外从事有关中文推广等方面的职业,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变革和毕业生数量的激增,毕业生人才市场对于汉语言专业的毕业生的需求发生了巨大变化,该专业的毕业生不再像原来那样枪手。为了积极应对这种变化,就要求开设该专业的学校根据就业市场的要求重新定位,及时改变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培养方向,扩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高素质人才。

  2.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内容陈旧。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计划中,应该安排更具有针对性和系统性的课程,过去的陈旧教学课程可以删去,将师资力量转移到一些学生兴趣浓厚的现代课程教学上来,例如公关礼仪,影像制作等切合时代的课程内容。为了培养学生深厚的语言文字功底,学生不应该只偏重于单一的理论教学,也要重视学生说、读、写的能力。教学课程是专业型人才的关键所在,必须将专业课程和基础课程协调搭配,才能突出汉语言专业应用型课程教学的特色所在。

  3.忽视了选修课的重要性。很多授课教师和学生受教师考核和学生期末考试方面的影响,认为专业必修课是唯一需要重视的课程,而选修课是可有可无的,导致二者对选修课的重视程度不高。这种观念是极其错误的,因为专业必修课在于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是主干技;选修课在于培养广泛范围内的技能,发展学生多方面的兴趣爱好,培养全面人才。只有协调好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的比例,才能称之为成功的教学模式。

  4.不够充分重视教学实践。除了做好教学课程外,还应该根据教学特点制定学生的实践活动,积极调动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汉语言文学专业历来“重言轻做”,即重视课堂内容轻视动手实践,为了更好的培养应用型人才,首先要从教师做起,只有教师认识到实践行为对于培养专业型人才的重要性,才在课堂内的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灌输实践的重要性,在课堂外鼓励学生亲自动手,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二、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法分析

  1.培养多元化的人才。学生在学校时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所在,专致于专业的某一方面或某几方面,将自己打造成为某一领域的专业技术型人才。当前企业不同部门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甚至相互交叉,这种融合贯通各方面的多元化的人才会更好的满足企业的要求,这也是未来人才市场对于毕业生的要求。

  2.大力推行课改,优化教学内容。我们要培养优秀的毕业生,使其能够通过自己掌握的古汉语知识来解决文学领域内的深刻问题,为了做到这些我们必须:第一,重视设计精简的教学课程,使之能够命中汉语言文学领域的重难点和核心关键部分;第二,立足于汉语言学科发展的高度来规划课程体系和教学步骤,二者结合给学生的知识补充带来最大的收益;第三,将所学课程结合重新划分,避免重复,学生已经学过的课程不再浪费时间,将精力投入到更多未知课程中去。

  3.强调选修课程的重要性。为了使汉语言专业的学生在文学领域的触角更深更敏锐,学校应该加强推行各种文化系列的`课程,培养学生对不同文化领域的整合转换能力。这些都可以增强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受到不同传统文化的熏陶,了解文化的价值所在,寓教于乐。因此我们必须使学校开设的专业课是精心设计后呈现给学生的视觉和听觉的盛宴。

  4.强化实践环节,理论实践相结合。培养全面的具有实践能力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是一个任重道远的任务,学校和授课教师应做到:第一,不定时的组织学生进行专业见习,带领学生去与学校有合作关系的企业参观学校,向学生展示文化和实践结合产生的强大魅力,这不仅使学生对可能的未来工作的工作环境提前预知,还可以使学生了解到专业学习的重要性,将文化知识和实践活动相结合。第二,以教学推动学生实践,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不断向学生灌输文化学习应该运用到教育实践过程中去的理念,鼓励学生将学习到的文化知识转化实践生产。在课余时间,学校课余时间组织一些积极有益的课外活动为载体,允许并鼓励学生参加,例如课余让学生当班主任的助手协助做一些文案方面的工作,让学生充分调动自己所学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培养汉语言文学专业型人才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必须将复杂庞大的教学过程细分化,具体化。要将教学模式的改变和学生的专业培养同社会工作岗位对汉语言人才的需求相结合。毕业生的数量增多,对我们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社会岗位的细化,工作单位对于新进员工的人文素养要求变高,汉语言文学的毕业的工作机会会变多,就业范围也会相应的扩大。

  第二篇

  一、应用型汉语文学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在社会市场下的各个方面都重视着人才的培养,传统的大学教育由于注重了学术性、学科性,人才的培养必然偏重于理论性知识和学科的深入研究,从而忽视了人才培养与现实社会需要的深度结合。我们要立足地方、辐射周边、面向市场、规模适度、彰显特色,要让汉语言学文化得到更广泛的普及和认可,在文化层次上多角度完善个体,再不断完善整体。对人才培养的重视体现着一个院校的好坏,体现着能否形自己学校特点的教育文化,也预测了未来就业人才能否在夹缝中求生存、求发展。

  二、人才培养的主要方面

  (1)定位目标的优化。几年前的一次国学风波对我国教育部门敲响警钟,汉语言学人才的培养应当得到更广泛的重视,因为汉语文化毕竟中国文化的精髓,要进行不断的传播,不应再任何时候与任何事物进行分割。关于定位的优化主要是摆脱我国长期存在的传统思想定位。不能知识在一些中专和专业汉语学文化大学进行教育,而是在每个学校进行皎月,将定位目标放在每一个人的身上,要以设立与传播学科为目标。

  (2)培养高素质人才。高素质一直是我们对人才的基本要求,但是高素质究竟体现在什么方面呢?首先我们重视的是专业素质,也就是技能素质,这需要学生熟练地掌握相关知识,从听、说、读、写各个方面掌握语言文化技巧,要对中国汉语学文化的历程有所了解,对中国古代文化也能做到听、说、读、写的相关要求;对各个语言有所了解,具有全球性、时代性的眼光,结合汉语文化和西方文化,要在信息化的世界站稳脚跟;技能素质还包括知识的储备,要对中外文学史中出现的经典文体和经典文论有比较全面的了解;高素质人才还包括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这里要求的是人才的品格,要有良好的行为举止,要有敏捷的思维能力、反应能力、处理能力,要能理解和感受汉语言学中的魅力,要正确使用文化知识;高素质还包括对现实,民生的人文情怀,能为地方社会服务。

  (3)教学内容的改革与创新。教学内容的改革与创新一直是教育部门关注的重点,也是一直在改革的重要部分。我们已经从传统型的教学不断改革到现代型的教学,从过去过分地强调专业素质能力,到现在的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从原有的语文学科文化减少,到相关课程的不断增加;从注重课本和考试的天压式教学到现在的理论实践教学,都体现了教育改革的决心。在课程设置上首先是调课程比重,要重视汉语学文化教育;其次是注重理论教学,除课本上的知识外还要进行实践,与其他企业沟通实习;最后还要进行教育内容的丰富,加入当代文化,让其具有社会特色。通过不断的创新,会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更容易的制定学校的教学目标和人才培养目标,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更多的应用型文学人才。

  三、两者之间的有机融合

  汉语学的学科特点和人才培养定位的有机结合,是促进应用型汉语言学人才培养的关键。传统上的专业性人才需要转为应用型人才,要更加考虑“以人为本”,把人放在第一位,当然在转化的过程中,还是要考虑到企业和社会的需要,要两方面人才同时培养,侧重于研究性和应用性人才培养。有机结合的主要目的是让学校从“单一化”向“多样化”培养目标转型;从“单语型”向“双语型”汉语人才转变,这一点是未来的发展趋势,随着对双语的不断重视,一些幼儿园和小学就开始了双语教学;还要从“传统型”向“现代型”汉语人才转变。

  第三篇

  一、功利性的特点及成因

  纵观教育发展的历史,人文学科教学一直被认为是培养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公民的重要途径。尤其是汉语言文学专业,作为传授母语文化的专业,它的育人功能则体现得更为明显与必要。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应该是在满足市场需求的前提下,更加重视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而部分地方高师院校现行的人才培养模式,却没有做到这一点。功利性越来越强,过分强调知识与技能,过分看重市场的需求,越来越忽视对人文素养的培养。首先,高校自身的功利倾向日益明显。部分地方高师院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过于追求教育的工具性,而忽视了其人文性。从专业课程的设置,到人才培养的模式,都是为了适应市场的需要。致力于开设各种实践性的课程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将课程内容设置为同各类资格证书的考试接轨,等等。在竞争激烈的时代,这一做法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无可厚非,然而却在无形之中忽视了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它们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为了自己的学生能够在社会上找到一份谋生的职业,提高学校的就业率,对学生的人文素养如何,能否成为一个对社会真正有用的人却很少顾及。这种功利化的倾向,也势必导致大学生人文素养缺失。

  其次,学生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很强。身处高等教育阶段的年轻人,自我意识逐渐增强,他们越来越关注自身的利益能否得到很好的实现。他们对一切事物的判断,都是以是否对自己有利为标准。此外,激烈的市场竞争,也使他们更加关注眼前的利益。体现在学习上,就是哪些课程有助于解决就业,哪些知识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就是有用的。甚至在一些问题上,人性的恶都会暴露,更不会顾及如何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而且,应试教育的主导作用已经在无形之中渗透到了高等教育的领域。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上课是为了期末考试能够顺利通过,学习是为了最终能够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即使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人文素养对于他们来说,似乎也只是耳熟能详的一个专业名词。

  二、消除人才培养模式功利性的策略

  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功利性,导致了学生的人文素养得不到提高。即使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接触到的也只是抽象的文字和纯熟的表达,人文素养并未得到很好的重视与提高。那么,如何改变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功利化倾向,实现“把学生培养成和谐发展的人”的培养目标,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首先,高校不能盲目服从市场需求,要加强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不能把教育看成一种产业,而是一种事业。不能单纯地计算投入与产出,要从长远角度看待教育的价值。“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才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工程,如果一味追求短期效益,势必对学生的未来产生不良影响。我们的教育,应该使学生成为有理想、能担当、敢创新的人,而不是自身利益的代言人。其次,要提高高校教师的人文素养。现在的地方高校,新生代的年轻教师逐渐成为学校的中坚力量。而这些知识素养较高的年轻人,自身就是在应试教育中成长起来的,从学校接受的人文素养的培养相对较少。如果教师自身的人文素养不高,如何能以身作则,给学生展现榜样的力量。因此,高校教师只有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提升自我的修养,才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学生,让他们对人文素养产生重视,才能逐渐改变功利化的心态,端正身心。再次,缩小招生规模,实行小班授课。

  如今的地方高校,在校生的规模越来越大,导致人才培养的方式越来越模式化。当一批批零件从流水线上生产出来时,我们完全看不到它们的不同。可以试想,当一批批学生在模式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下完成学业的时候,我们难道不觉得他们身上缺乏一种创新思维吗?我们要给学生和教师交流的空间,这样,他们才可能受到师长潜移默化的影响,才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不至于人云亦云。当然,教育的功利化倾向,可以说是当今世界各国的一个通病。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发展,职场竞争日趋激烈,人才培养模式的功利性势必在逐渐增强。我们不能完全否定这种功利性,却也不能任由其发展。尤其是汉语言专业,一定要尽到自己的社会义务,在这个纷繁复杂的社会,给学生打开一扇通往心灵的大门,让他们能够在掌握知识、提升技能的同时,改变功利化的心态,不断提升自我,最终全面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

汉语言文学论文12

  摘 要:对比比较是人类认识事物、了解事物、研究事物的最常用方法,其也是语言学研究的一种基本方法。对比语言学作为语言学研究的重要一支,发展于上世纪五十年代。本文仅就对比语言学的定义、分类、历史发展、原则与程序做一简单概述。

  关键词:对比;对比语言学;定义;分类;历史发展;原理与方法

  一、对比语言学的定义及分类

  对比语言学是语言学中的一个分支,其任务是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进行共时的对比研究,描述它们之间的异同,特别是其中的不同之处,并将这类研究应用于其他有关领域(许余龙1992/20xx)。对于这一定义,我们可以理解如下:首先,对比语言学是语言学中的一个分支,它和其他分支密切联系、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其次,对比语言学是两种或两种以上语言的对比描述,而普通语言学则是对某一种语言的普遍描述。再次,对比语言学是在共时理论的框架下发展的,也就是说其研究的对象,是语言的发展状态,而不是其演变。最后,对比语言学虽然研究描述语言之间的异同,但重点却在不同的方面。

  对比语言学可划分为理论对比语言学和应用对比语言学两大类。理论对比语言学又由一般理论对比语言学和具体理论对比语言学构成。一般对比语言学是一般语言学的一个分支,它旨在研究对比语言学的理论和方法。具体对比语言学是具体语言学的一个分支,它旨在运用对比语言学的原理和其他语言学的相关知识,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进行具体的对比描述。应用对比语言写属于应用语言学的范畴,其也可以划分为两类,即一般应用对比语言学,它旨在研究如何将对比语言学的理论成果应用于语言外语教学活动中去。另一类是具体应用对比语言学,其任务是对两种语言进行具体的对比描述,以便为某一具体的应用活动服务。

  二、对比语言学的起源与历史发展

  自从人类产生了语言后,语言之间的比较与研究便蓬勃发展起来,对比语言学学科作为现代语言学的一个分支有两个渊源,一是起源于欧洲,其二是起源于美国。欧洲的对比语言学学科始于19世纪末,发展于20世纪初,其理论框架为对比型理论性的共时语言分析,而后由布拉格学派的语言学家继承发展。美国的对比语言学发展于二战期间,对比语言学的英文名称contrastive linguistics一词,由语言学家Whorf于1941年在其著作《语言与逻辑》一书中首次提出。而与欧洲传统的对比语言学特点不同,美国对比语言学的研究主要是应用性的。表现在运用语言对比的方法进行语言接触和双语现象研究等理论方面的探索,另外还运用对比语言学研究为外语教学服务。但20世纪60年代以后,对比分析的两个理论基础:行为主义心理学与结构主义语言学受到极其严厉的批判,对比语言学也开始走下坡路,从此一蹶不振。而与此同时,对比语言学在欧洲却持续发展,大部分的语言学家则采用转换生成语法作为对比描述的语言学框架。在此后的30多年中,理论对比语言学在欧美越来越受到了关注,学科地位得到提高,学术界对对比语言学本身的一些理论、方法问题的探讨也逐渐深入。我国国内的`对比研究学者有严复,此外还有马x忠、黎锦熙、赵元任、王力和吕叔湘等都对汉外对比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

  三、对比语言学的原则与研究程序

  (一)对比语言学的一般原则:共时对比原则和同语体对比原则。

  共时对比原则:对比研究是一种共时比较,当我们对两种或两种以上语言状态进行对比描述时,不能拿不同时代的语言现象进行对比。

  同语体对比原则:语言作为交际工具,具有不同的功能语体,不同的语言拥有不同的选择、使用、组织语言单位的规范和规则。书面语与书面语对比,口语与口语对比,即相同的语体进行对比。

  (二)对比研究的程序:

  1、确定对比范围。首先确定对比的范围,即描述的对比层面是什么。比如在音、词、句、篇章、语用等选择一个层面来进行比较。其次需要进一步确定其具体对比描述对象是什么,也就是对比的语言单位。例如,在语法层面上,可以选择词组或句子结构等单位作为对比的对象。最后就是对比的语言学内容。

  2、文献搜集与研究。首先先要搜集某一对比范围内已有的对比研究,这样可以使我们避免重复做别人做过的工作。其次就要搜集出这个研究范围内对两种语言分别所作的分析研究。

  3、确定理论框架。对比研究的理论框架是指以某一种语言分析研究的理论或模式为基础的对比描述方法。选择一个统一的理论框架的主要原因是为了确保语言描述的可比性。我们常用的对比描述方法有中心词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近年来,转换生成语法,格语法等也被许多研究学者所采用。而对比研究的理论框架的选择取决于对比研究的目的和范围。

  4、搜集语言材料。语料可以分为实例语料和内省语料。而内省语料又可以分为自我内省语料和实验内省语料。选择语料我们需要考虑对比研究的性质和目的、理论框架、描述内容这些因素。

  5、分析对比。对比分析是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以某一确定的理论框架对搜集的语言材料作某一方面的分析和对比。

  6、总结。分析对比后,我们要总结这一对比的成果是什么,讨论其意义和价值。同时,也可以找出其局限性,提出自己的设想和建议。

  四、总结

  对比语言学作为现代语言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其目的殊途同归是为了解决教学或翻译问题而对比两种语言的异同。对比可以在语音、语法、词汇、语义、语用等层次进行,也可以从语言的文化、心理、民族角度进行对比研究。随着全球一体化的发展,对比语言学这一学科越来越受到专家学者的重视和青睐。

  参考文献:

  1、 许余龙.对比语言学(第2版)[M].上海:上海外语教学出版社,20xx

  2、王利众.对比语言学综述[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xx

汉语言文学论文13

  一、中国古代文学课在留学生汉语言本科专业体系的定位

  在汉语国际教育大潮流下,与如火如荼地开展的外国留学生汉语普通语言进修教学相对照的,是平稳有序的汉语言本科专业的学位教育。我们在重视汉语国际教育的学生的“量”的同时,也应注重汉语教育的“质”,即切实地培养具有良好的汉语言能力和汉语文化知识的人才,这项任务需要汉语言本科及硕士甚至博士教育来完成,虽然与普通进修生的汉语教学相比,学历教育培养的数量有限,产出周期较长,但是它有着普通语言教学所不能相比的意义。张和生先生曾指出“一所大学的汉语国际教育事业要依托汉语言本科专业,以及随之建立起来的研究生学位教育。”“高等院校理想的对外汉语教学学生结构应当是以四年制汉语言专业本科生为主体,同时招收应用语言学专业对外汉语教学方向的中外硕士、博士研究生,以及中、短期汉语进修生。人为地适当控制汉语生或非学历生在留学生中的比例,将是高校——特别是知名高校发展的一种趋势。”这种高瞻远瞩的观点无疑是将我们的汉语教学放在全球知名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中来关照的。值得汉语国际教育界借鉴。

  针对外国留学生的汉语言本科专业教学体系既属于汉语国际教育的范畴,也属于国家高等教育本科教学体系范畴。因此留学生汉语言本科教学就包含了二者各自的教育教学特征,也应遵循二者的教育规律。留学生汉语言本科专业的教学体系要从各类课程上保证本科培养目标的实现,确保培养符合本科培养目标的人才。规范的四年制汉语言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通过系统的汉语语言知识的学习和汉语语言及文化类专业课程的学习,培养出具备良好的听说读写的汉语技能,并能熟习中国国情及中国文化的复合型人才,甚至学生有潜质成为各国的汉学家。

  在汉语言本科专业的课程体系中,根据大纲的要求,教学内容包括:1.汉语言语技能教学,也就是进行汉语听、说、读、写各专项技能及综合训练,逐步提高学生的汉语言语能力及交际能力。2.汉语知识教学,比如词汇、语音、汉字等基础知识的讲授,使学生具备系统完整的汉语言理论知识。3.中国人文知识及与专业方向有关的知识教学,比如中国文化、中国概况、中国文学、人文地理等,使学生熟悉中国国情,了解中国社会文化,具备基本的中国人文知识。课程体系体现了由打好语言基础到对语言理论的掌握,再到文学文化知识的浸润的过程。课程体系尊重二语习得的规律,也重视了人文知识的传授要求。

  作为在高年级开设的中国古代文学课是文化类专业的必修课。古代文学课是依据国家汉办有关留学生汉语言专业需要而设置的课程,属于中国人文知识课群。在该课群中,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修习时间是在第四学年,每学期2学分,共4学分,与之相应的,还有中国名著选读和汉语古籍选读课程,均为4学分,三门课程总计12学分,在人文知识课程类别中占重要地位。中国名著选读与汉语古籍选读均属作品选读鉴赏类的课程,在教学中可单独开课,也可以纳入中国古代文学课中,与文学史的教学相得益彰。我校在课程设置中古代文学和古代文学作品赏析两门课由一位老师统讲,在教学中既介绍文学史的发展流变,又赏析经典作品,使学生对古代文学有感性和理性的双重理解,便于学生更好地掌握古代文学这门课程。

  一门语言上升到艺术的高度就是这门语言的文学,“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以语言文字为媒介和手段塑造艺术形象,反映现实生活,表现人们的精神境界,通过审美的方式发挥其多方面的社会作用。”文学一方面是语言的精华,另一方面也体现着该民族认知世界的方式、审美特征、民族人格内涵等。因此,学习一门语言都要升华到学习该民族的文学的层面上。通过文学可以更好地掌握语言,也可以探究语言背后的文化意蕴。中国古代文学的课程就是基于此,我们不但说中国古代文学是民族文化遗产,是中国的文化精华,更是基于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中国古代文学饱含着丰富的人文底蕴,寄托着古人或空灵或济世的人生理念,其中蕴含的中国士人的精神和傲骨值得中外学生学习并成为滋养自身精神世界的养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怀,“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大美境界,是古人留给我们的最宝贵的精神财富,让现代人在这个科技化的时代还保有着心灵的自由与惬意。对外国人的.汉语言专业教育,我们也要考虑到美育和思想领域的教育,这种教育靠什么?就要靠中国传统的文学。崔永华老师认识到“对外国人的汉语言专业教育,也要利用课堂教学、语言实践活动和校园的文化环境等多种途径和方式,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文化科学、身体、心理、审美、社会交往等各方面的素质的教育,培养勤奋学习、工作和团结协作的精神,使他们能成为适应国际社会需要的高质量人才。注意到了德育和美育的问题。中国传统的文学和艺术就是最好的载体。”由此,我们可以认识到留学生汉语言本科专业中国古代文学课承担着独特的责任,是以语言为载体的文学和文化的教学,其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跨文化阅读与交际的能力,在教学体系中它既是文化类专业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又起着汉语言专业的“精神导师”的作用,使留学生在学好汉语的基础上,能够体认中国的文化精神,让中国古代的优秀作品滋养自己的心灵世界。

  二、留学生汉语言本科专业中国古代文学课的教学策略

  基于留学生的汉语认知水平及对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了解的局限性,在针对留学生的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中,要充分考虑他们的实际情况,在教学中实施切实有效的教学策略,以帮助学生真正地体会古代文学作品的博大精深,能够激发学习热情,达到教学目的。从教学实际出发,笔者在从教的过程中积累了以下三方面的策略,收到了一定的教学效果。

  (一)“文学史发展脉络——作品赏析——作家地位”三位一体的讲授策略

  对于外国留学生而言,他们不似中国学生那样,在中小学阶段就对古代诗歌和散文有所接触,对古代文学有着感性的认识。古代文学于留学生而言,不仅具有语言文字的难度,也具有理解中国独特审美情怀、中国士人文化精神方面的难度,而后者的难度更大。讲授中国文学,留学生可以通过古代的经典作品体认中国士人的审美世界,家国情怀及思辨精神,这些毋庸置疑是语言的精华所在。另一方面,要想让他们能够真切地理解作品的优秀内涵与文艺特色,就要对文学的发展脉络,甚至是中国历史的大致走向有所了解。吕蔚老师也曾提到这一点,“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古代文学课应当让学生对古代文学有一个史的了解,这一了解基于中国历史、文化、哲学等基础之上的”针对中国学生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国古代文学课一般称作中国文学史或古代文学史,要使学生掌握古代文学的发展流变,首先要对各种文体的演变历程有理性的把握,对古代文学各个阶段的特征也要有所掌握。对于留学生而言,我们对文学史甚至是文学作品的历史背景的介绍目的不同于中国学生,而是要通过文学史的简要介绍,让学生能加强对作品内容的深入理解,感知作者的写作动机与蕴含的感情。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很有必要对文学史的发展做以简要的介绍。经典作品应该成为中国古代文学课的中心内容,扫除作品中的古汉语语言障碍后,教师应着重将教学内容放在对作品的赏析上,让留学生仔细体会作品的美感和思想深度。古代文学课是以语言课为承载的文化及艺术鉴赏、审美鉴赏的课程。对流传下来的经典作品的艺术欣赏,从而感知中国文学的深厚与美感,是课程的一个重要意义,孙兰也在文章中指出,“文学所承载的教学任务是什么?是文化的输入,也是审美鉴赏的输入。”中国文学所追求的“意境”之美,是中国文艺美学的独特之处,“言不尽意”“意在言外”的境界都是中国古代文学思想的集中体现。而这种以含蓄为主的文学面貌就形成了中国文学甚至中国文化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因此,只有通过对经典作品的解读,才能让学生亲自去感知。

  在对作品解读之余,也要给学生介绍重要作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对名垂千古的作家的风格及其对后代的影响有较为理性的认知。比如在学习陶渊明的田园诗作的同时,学生也应该了解陶渊明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教师应该介绍陶渊明对后代的影响及他的诗作的开创性,才能与作品的赏析交相辉映。我们在留学生的古代文学课上,要做到将文学史的发展脉络与优秀文学作品阅读赏析、作家的艺术特色及地位三者统一结合起来,让学生既对作品有感性的认识,又能上升到理性的高度,对古代文学的发展流变有一个清晰的把握。

  (二)“移情”策略的有效实施

  中国的《尚书尧典》就曾经提出“诗言志”,作为中国文学大观的诗歌,是历代文人表情达意抒发内心情感的工具,诗人们借诗来将内心的“情”“志”抒发得淋漓尽致。不论是“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亘古未有而孤独大气的内心独白式感慨,还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灵动淡然,无一不体现出作者个人的独特精神气质与别样的情感世界,而这种精神、这种感情也正是后人所敬仰的精神丰碑。所以我们给留学生讲授古代文学,就是将我们的精神文化遗产,我们中国人所敬仰并传承的精神,传达给外国学生,让他们也能领会人类的精神高点,感受作者的真情实感。笔者在教学中,常常将作者所处的情境及生活境遇介绍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体会,如果换成自己,会有什么样的感想?是否与作者有相似的情感表露?有很多时候,留学生感受到,作者是代自己说出了心中要表达的语言。将作者“情”之所动,“情”之所处让学生来体会,可以增强学生对作品意蕴的理解,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这种“移情”的策略重在让留学生能够从情感上体认经典作品中蕴含的作者的“情”与“志”。笔者很赞同涂文晖老师的见解“文学艺术最讲究传情,不能调动学生的感情,这门课就是失败。”对外汉语教师在古代文学课上不仅仅是知识的传输者,更应当担负起“情”的搭建者。在文学巨匠和外国学生之间搭建起一座情感的桥梁,让我们的经典作品真正以情打动留学生的心灵,带给他们别样的情感体验,感受诗作中的韵味。

  (三)通过吟诵体会古代文学作品的韵律美和意境美

  中国是个诗的国度,诗歌在诵读的过程中更能展现其韵律美和节奏美。诗,读起来朗朗上口,余音绕梁。中国古代的蒙学即要诵读诗歌,孩童虽不通其意,然而在诵读的过程中已经慢慢影响了他们,使他们感知古文古诗,随着时间的推移,转而内化为生命的一部分,这就是文化的血液,文化的根基。同时我们也历来重视吟诵的意义,“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即是也。在教学中,教师声情并茂地诵读,会将诗中蕴含的感情生动传情地传达出来,易于学生接受并乐于去认知。引导学生们自己去诵读作品,既可以体会汉语的韵律美,又可以增强学生的汉语语感,领会古诗中汉语的语言规律,语法规则,从而可以将学生的汉语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丰富学生的词汇量。

  中国的诗歌十分讲解“意境”之美。诗作中往往会有言有尽而意无穷的韵味。汉诗之大美,也在于不可言说的意境。“兴象玲珑”“不可凑泊”是诗作的较高境界。这种韵味与意境仅仅通过讲授是很难体会的,必须通过阅读者的参与,即留学生要通过自己的诵读来感知其中所蕴含的意境,在诵读的过程中体会作品的意味悠长,获得美的享受。这种个体的审美认知是他人所代替不了的,因此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多诵读,从中获益。此外,一些在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的作品也应该适度要求学生们背诵,教师的吟诵以及学生的诵读和背诵的要贯穿教学始终。

  除了上述三种主要教学策略外,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去写对优秀作品的读后感想,不必长篇大论,只要有自己的观点即可,重点在于让学生们从中得到了一些感受和启示,这是让学生能够内化所学优秀作品的一个方法。留学生的古代文学课与中国学生的教学有所不同,既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接受水平,又要兼顾知识点的讲授,引导学生对作品的理解欣赏,教师在教学过程应该分清教学轻重,不必面面俱到,要有所为有所不为,突出重点。

  三、基于此教学策略的教学效果

  基于上述三种教学策略的留学生中国古代文学课程能够让学生在感性的吟诵欣赏中领会汉语之美,感受作品中作者寄予的真情实感,感知作者的独特胸襟和个性气质。通过教学实践,我们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留学生逐渐消解了畏难情绪,并对古代文学产生了一定的兴趣,乐于在老师的带领下学习经典文学作品。在“移情”的过程中,学生产生了与作者相似的生命感受,也体会到了作者的伟大之处,以及作品中蕴含的独特的美学意味。学生用“情”用“心”去感悟,才能领会作品的内涵和意境,而这也远远超出了文学史知识的传授,达到了真正意义上的“文学”鉴赏的教化目的。在阅读学习古代文学作品的过程中,留学生可以巩固古代汉语的学习内容,一方面提高其总体汉语水平,另一方面还可以提高自身的文学鉴赏能力,增强文化底蕴。我们可以想象,一位汉语言专业的毕业生不了解王维诗歌的意境,不知晓李清照的代表词作,会是多么失败多么不合格的学生。

  在针对留学生的古代文学课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实际水平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所有教学策略与教学方法的实行都要立足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对古代文学的感知与理解。在这条路上,还需要教师不断地探索。

汉语言文学论文14

  摘 要: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以及运用,人们创造了大量的网络语言,而网络语言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也会对我国的汉语言文学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文章基于此,着重分析网络语言发展的状况,并就该类型语言发展产生的影响进行论述。

  关键词:网络语言;汉语言文学;影响思考

  一、 网络语言概况

  第三次科技革命以来,网络技术在社会生产、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成为人们交流的主要媒介之一。在这样的状况下,为了进一步提升交流沟通的效率,人们会在网络世界交流中创造新型的语言形式。不同于传统的语言文化,网络语言普遍具有简洁、易交流、理解的特点,故而在网络世界中获得了广泛推广运用,带动了语言的发展。

  目前,网络语言主要分为数字型、字母型、符号型、同音型。诸如,网友会借助数字“88”表示再见的含义,会借助“MM”表示女性,也会借助符号 “o>_

  此外,我国的汉语言文学在发展创新的过程中一直受到外界因素的限制以及干扰,但由于中华文化的兼容并包,促使汉语言文学一直保持着自身的鲜明特色。但网络语言的兴起还是对汉语言文学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冲击。为此,有关研究人员为保障汉语言文学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对网络语言的特点状况进行分析,从而规范该类语言的健康使用。

  二、网络语言发展的影响

  1.积极影响

  基于文化的发展特征可以得知:任何一种语言在实践生活的创新中不断丰富发展。从这个角度来看,网络语言的出现以及运用能够对汉语言文学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目前,网络语言主要借助符号、缩略、外来词等方式进行情感表达,其具有语言形式多样、使用便捷灵活的特点,并且也对传统的语言语法规则进行突破。不仅如此,网络语言在大规模运用时,还实现了英语与汉语语法的有机结合,推动汉语言表达效果的进一步丰富。再者,网络语言的.推广运用也使得文化交流不断繁荣自由。

  2.消极影响

  任何事物的出现往往都具有两面性,网络语言的出现以及发展也不例外。网络语言的出现、发展虽然能够为社会生活带来较大的便捷,并且增添趣味性,但是其仍旧存在一些消极影响。例如,部分网络语言为了追求标新立异而忽视了对汉语使用规范问题的关注,最终导致部分网络语言在使用时受到曲解,产生歧义。

  目前,我国网络事业不断发展,而这种快文化体系往往会导致网络语言出现独特性的特点。一般情况下,为保障网络语言对民众有足够的吸引力,工作人员会进行谐音字的混用。目前,该种网络语言的运用在电影名称上运用得较多,如电影《怦然星动》的名字就改自成语“怦然心动”。尽管这样能够更贴近电影的主题,但是对于汉语言水平不太高的青少年而言,这种状况的出现会对其造成误导,导致其在汉字使用的过程中存在同音字乱用的状况。

  不仅如此,为了显示出不同地区的语言口音特色,网络语言往往会在遣词造字方面进行相关语言的展现,如“酱紫”“造吗”等词语的出现。一般而言,这类特色语言的出现会对青少年的汉语表达产生较大的影响,并容易诱发青少年在语言读取方面出现口齿不清状况,不利于其进行有效交流。在这样的状况下,相关技术人员需要针对网络语言的状况,采取各类措施进行网络语言的规范,由此减少网络语言的负面影响。

  三、汉语言文化的发展趋势

  伴随着文化的多元化以及全球化,我国的汉文化逐步走出国门。在国际化发展的时候,有关人员需要善用网络技术,从而以此为媒介促进汉语言的传播以及发展,并带动各国间的文化交流,促使汉语言文学朝着国际化的方向发展,提升其自身的影响力。

  为了进一步促进我国汉语言的發展进步,有关单位以及人员加强了对网络语言的分析以及研究。本文着重论述了网络语言的发展概况,并就网络语言的影响进行分析,最后指出了我国汉语言文化发展的方向。笔者认为,随着相关措施的落实到位以及技术的发展,我国的汉语言文化必将获得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剑清.数字化时代师范院校中文学生“读写”能力提升探究[J].广西教育,20xx(43):132-134.

  [2]司晶卉.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学发展的影响[J].考试周刊,20xx(20):139.

汉语言文学论文15

  汉语言文学有较强的实用性,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但是现阶段的汉语言文学教育中存在较多的问题,如课程教育理念较模糊、课程结构体系存在问题、理论与实际存在间隙等。因此提高汉语言文学教育的课堂效率,首先需要分析清楚这些问题以及问题出现的原因,然后在教育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地完善,找到最佳的改善措施,从而提升学生的汉语言文化素养和应用能力。

  一、当代汉语言文学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教育理念较模糊

  领会汉语言文学教育的理念是汉语言文学教师取得较好教育成绩的必要条件,然而当前的部分教师对汉语言教育的理念比较模糊,并且不能准确的把握汉语言教育的核心和大方向,因此学生不能依据汉语言教学理念的方法来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导致学生的汉语言水平不能得到有效提升。后来国家针对这一现象提出了深入的改革,因此部分教师尝试了一些具有特色的教学方法,虽然这些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仍需要进一步的探索和检验。在实施改革时首先需要清晰的指导理念即汉语言教育理念,在这个理念的指导下才能取得实质性的进步,从而提升学生的汉语言文化素养。

  (二)课程结构体系存在问题

  当前的汉语言课程结构体系不够完善,仍存在较多的问题,需要进一步优化汉语言课程内部要素的结合,从而使学校课程教育的整体效益得到有效发挥,进一步来说就是使汉语言教学的水平和人才质量均得到提升。因此现今汉语言教育的首要任务时汉语言教师以及研究专家建立科学课程结构观念,并且完善汉语言结构体系,从而提高课程的`整体效益。

  (三)理论与实际存在间隙

  在新课改的要求下,教师需要不断地提升自身的理论研究水平,找到适合学生的汉语言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模式,在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和策略的基础上,使得汉语言教师具备丰富的理论研究成果,但是现阶段的教学中存在着理论研究和实际脱离的现象。部分教师拥有成功的理论研究,但是由于自身能力的原因而不能将理论研究的和实际教育联系到一起,使得这些理论不能在实际中得到其是否具有可行性和科学性。因此缺乏实践检验的理论难以取得显著的教学实效,所以汉语言教师需要在日常教学实践中加强研究,注重对学生的反馈进行调查,探索出科学的教学策略,从而提升汉语言文学教育的教学效率,使其得到长足的发展。

  (四)部分教师的教育技能偏低

  由于教师是汉语言文学教育的引导者,因此汉语言文学的教学效率直接受教师的教育技能的影响,然而现阶段的部分教师没有对汉语言进行深入的研究,且教育思想比较落后,教育模式也比较陈旧,没有在课堂上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甚至部分教师在课堂上从不进行互动,使得课堂氛围沉闷,学生没有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部分教师的教学策略不完善,导致学生对汉语言文学学习的兴趣并不高,另外由于部分教师不愿接受新事物的出现,这些教师在课堂上不能有效运用现代媒体来提高课堂效率。

  二、提高汉语言文学课堂效率的措施

  (一)准确领会汉语言文学教育的理念

  教育理念是教学的指导中心,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形成的对汉语言文学教育的认识和观点,教育理念的形成和每一位教师的领悟能力有关,但是在形成教育理念时仍需要切合课程改革的要求和课程标准。准确把握汉语言文学的教育理念才能够抓住汉语言文学教育的核心,使得学生的汉语言文学素养能够得到提高,最终建立一个完善的以及积极的汉语言文化课堂体系。教育理念不仅是口头上的或书面上的条例,而应该践行到日常教育实践中去,教师在确定教育理念时需要进行全面的、系统的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把握汉语言教育的发展方向,从而用正确的教育理念来指导教育教学工作。另外由于汉语言文学教育是由文字、语言、文章等小元素构成的,所以教师在确定教育理念时还需要把握汉语言文学教育的本质,从而在教育的过程中体现出汉语言教学的工具性、人文性和符号性。另外汉语言文学教育的教育理念的终极目标是为了引导学生学会运用语文工具,并且在学习的过程中提升应用能力,而不是为了应付考试。

  (二)完善汉语言课程的结构体系

  汉语言文学课程的结构体系是根据汉语言文学的发展趋势和大方向来确定的,因此汉语言文学的课程体系是与时俱进的。汉语言文学的课程体系包括学生的道德体系和理论基础两部分,在此基础上还需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汉语言文学由于其本身的特殊性,因此可以创造出不可估量的社会效益,因此教师需要建立科学的课程结构体系,优化课程结构内在的各个要素,从而为汉语言文学课程的优化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在构建课堂结构体系时需要以学生的汉语言素质的发展为核心,给学生留出较多的自主学习的时间,并且利用多种教学工具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形成自我知识结构,发挥了学生的个性,并且提升了汉语言文学的教育教学水平。

  (三)使理论与实际能够有效结合

  在教学过程中任何一个理论都需要得到实践检验,从而保证这些理论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科学性。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切实加强理论和实践联系,一方面运用教学理论来提高教学效率,另一方面在教学实践中深入思考逐渐形成教学理论从而在不断的实践中找到最佳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另外教师在教学时需要注重学生的反馈,利用这些反馈来检验教学理论的可行性,并利用这些反馈及时的调整教学策略。

  (四)提升汉语言文学教师的教育技能

  随着课程的改革,汉语言文学教师也需要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学技能。作为汉语言文学的教师,首先要与时俱进,要随着课程的改革积极转变自身的教育教学理念,来适应社会对教育人才的要求。由于汉语言文学的特殊性,在课堂上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的汉语言文学理论素质,而且要培养学生对汉语言文学的应用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将学生作为中心,将提升学生的汉语言文学素质和应用语言的能力作为教育教学活动的目标,为学生建立一个自由的、积极的学习氛围,从而使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能够提高。另外教师需要进行不断地探索,找到适合学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利用这些策略来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其次传统的教师需要及时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转变教师的角色,作为学生的引导者来成为学生的学习伙伴,从而促进课堂的师生互动,活跃课堂氛围,使学生以最优的学习姿态参与到汉语言文学的学习中去。教师在选择教学策略时需要根据实际,且要考虑到各种相关的因素,运用一些提高学生兴趣的教学方式如自主合作探究式,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有效利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从而改变传统课堂的沉闷局面。

  三、总结

  总的来说,汉语言文学教育还需要不断地探索,需要在实践中发现汉语言文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然后通过一系列的措施来解决问题,如准确领会汉语言文学教育的理念、完善汉语言课程的结构体系、使理论与实际有效结合、提升汉语言文学教师的教育技能等。汉语言文学教育能够提升学生的汉语言文学修养,因此汉语言文学课程应该得到足够的重视,从而保证中国母语的传承和发展。

【汉语言文学论文】相关文章:

汉语言文学论文04-01

汉语言的文学论文提纲09-30

汉语言文学论文05-24

汉语言文学专业论文11-03

初中汉语言文学的论文10-08

汉语言文学的创建论文10-08

汉语言文学论文提纲09-30

汉语言文学的论文提纲10-07

汉语言文学教学的论文10-04

汉语言文学的相关论文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