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新媒体背景下汉语言文学的发展困境分析论文
当前,随着全球化进程的逐步加快,国家之间的文化、经济以及政治交流更加频繁,而在网络时代下,随着新媒体技术的持续更新,交流的效率更快、方式更多,汉语言文学在学生的日常交流和学习中发挥了关键作用。由于汉语言文学具有较强的应用性和实用性,因此,在新媒体背景下,一定要对其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有效分析,完善汉语言文学的专业教育体系,并且通过有效的对策,促进汉语言文学的健康发展。
一、汉语言文学在新媒体资源中的主要特征
1.资源的便捷性以及多样性
在新媒体背景下,汉语言文学想要获得健康的发展,需要依赖新媒体教学资源,利用互联网的即时性以及传播性,可以在网络中共享各种资源,进而提高汉语言文学的传播范围。同时,学生可以利用新媒体,查找自己所需的教学资源,利用视频、图片以及文字等载体开展汉语言学习,进而减少保存资料和查询资源的时间。学生能够结合自身的学习情况,按照个人习惯对资源进行整理和学习,进而构建属于自己的文学体系。
2.资源的可塑性
在新媒体背景下,学生和教师都可以利用网络搜寻教学资源,并且按照汉语言教学大纲编排资源,突破传统的固化教学结构。而从文化传播角度分析,新媒体已经成为了汉语言知识的重要数据库。例如,在加强口语练习的过程中,可以在网络中搜索有关教育专家的口语集锦,将教学资源进行有效整合,进而将其变成汉语言文学知识库。
3.资源的互动性
在新媒体背景下,人们可以通过这种交际软件实行有效沟通,而以网络为支撑,汉语言文学资源具有较强的互动性,教师将学习任务通过网络分配给学生,在节约课堂时间的同时,还可以促进学生开展主动学习,对汉语言的发展具有关键的推动作用。
二、新媒体背景下汉语言文学发展所面临的困境
1.网络流行语所带来的冲击
在新媒体背景下,各种网络流行语层出不穷,对汉语言文学的长远发展而言,是一种全新的机遇和挑战。当前,从网络流行语的目的分析,网络语言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以及促进了汉语的表现方式和词汇量,是汉语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全新变化。同时,网络流行语也极具个性,在表现方式方面也是独具特色。但是网络语言与传统语言相比,其形式和内容更加独特以及丰富,更加切合人们的情绪和感受,容易被人们所关注和接受,有助于汉语的传播与发展。例如“咆哮体”、“校内体”等语言形式,其充分体现了网络流行语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但同时,网络流行语也属于汉语的不规范形态,对社会意识带来较大的冲击,特别是在群体观念、历史文化以及道德观念等方面,更是具有较大的破坏力。网络流行语作为对汉语言文学的异化形式,改变了人们对汉语的思维认识以及使用习惯,例如“偶”、“肿么了”等流行语,其不仅是对公众用语规范 的颠覆和改变,更是对汉语的健康发展带来负面影响,对正确用语习惯和汉语语序造成不利。
2.受众作用和地位的变化
在新媒体盛行的今天,网络语言对受众的作用和地位也带来一定的变化,并且转变了传统网络平台所扮演的角色。同时,汉语言文学在发展过程中,受众也在不断接受大众传媒信息,但是受众与传媒之间并不是平等交流,受众并没有话语权。从另一个角度分析,网络流行语如病毒一样蔓延,对人们的书写习惯和用于习惯也带来变化,由于人们主要利用电脑或者手机书写,以往的纸质传媒正在被人们所以往,进而导致人们出现提笔忘字的情况,例如“稀饭”网络用语,就是人们在电子书写过程中,由于打字错误进而流行开来。
在信息时代下,人们对电子媒介更加依赖,导致汉语言文学遭遇严重的发展阻碍,人们不再从纸质媒介中领悟汉字的内涵和精髓,忽视了汉字书写的魅力,对汉语言的未来发展十分不利。同时,在新媒体背景下,每个人都希望让全世界听见自己的声音,从而争夺话语权,而从新媒体发展角度分析,网络语言内容呈现谣言化和碎片化,在较短的传播时间内,都可能为公众带来负面影响,进而产生信息垃圾,而这种长久的信息接受模式,会转变人们的思维方式,导致思维方式呈现碎片化,缺乏深入的思维形式和逻辑思考,对汉语言文学的发展十分不利。当前,新媒体所面对的群体是学生或者年轻人,新时期的年轻人更加具有个性化以及较强的发言欲望,在新媒体盛行的今天,对培养汉语言文学方面的人才带来严重影响。
3.现实生活与汉语言教学严重脱离
汉语是我们日常交际、文学创作以及知识传承的重要工具,但是在汉语言文学教学中,教师基本只是将其作为一种专业,而进行平面化的知识传授。而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汉语言教学更加重视理论而忽视了文字本质,而实际上,语言是我们生活中最常用以及最常见的事物,汉语言专业目的就是对人们实际生活词语的研究和总结,但是在新媒体背景下,学生都是在网络环境中学习和成长,而网络语言习惯在潜移默化中,也对学生的趣味性、感知方式以及阅读习惯带来了较大的影响。
在新媒体时代下的学生,其自主性以及個性要更强,但是在汉语言教学中,教师没有充分结合学生的自主性以及个性开展教学,依然沿用传统教学的理论知识,没有将新媒体与汉语言教学充分融合,进而无法实现教学目标。因此,教师一定要结合信息时代的特点,将新媒体技术与汉语言教学充分结合,进而推动汉语言教学的长远发展。
三、解决新媒体背景下汉语言文学发展困境的相关对策
1.正确面对网络流行语
在新媒体背景下,社会以及文化的发展形态和发展规律都在发生变化,而在汉语言的发展进程中,人们的使用习惯以及思维认识也都在不断的转变中。在面对网络流行语问题上,一定要通过辩证的角度去看待其发展,网络流行语的出现,衍生出汉语言的新语义和新用法,但同时,其也为汉语言的发展提供了全新的形式。从当前实际情况分析,网络流行语的发展程度和发展水平并不在一个档次,一些流行语更加符合汉语言发展趋势,而一些流行语却违背了汉语言发展趋势。从受众群体角度分析,流行语的使用群体基本是学生,但是由于学生社会阅历尚浅、文化程度不高,对流行语缺乏科学而正确的认识,导致网络语言缺乏规范性,与汉语言文学发展背道而驰。因此,教师一定要加强学生对汉语的正确认识,规范汉语使用习惯,正确看待网络流行语的危害以及重要性,特别是要加强小学以及中学学生对流行语的正确认识,促使学生正确吸收和控制网络流行语,让其更加符合汉语言的发展趋势。
2.加强学生对汉语言的主观能动性
在新媒体背景下,想要实现汉语言文学的健康以及全面发展,一定要充分认识到网络平台的重要性,并且积极依靠以及利用网络平台,促进汉语言文学的现代化发展,而如何利用新媒体,并且将其作为汉语言发展的基础,对学生语言结构进行重新构建,是当前教育行业面临的关键问题。新媒体的最大优势是传播速度快、资源丰富,因此,一定要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优势,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挖掘学生汉语言学习潜能,激发其主观能动性。教师要灵活利用校园局域网以及互联网,为汉语言文学打造全新的教学平台,并且在校园内创设良好的汉语言学习氛围,通过新媒体沟通、个性化辅导以及课堂讲解等方式,完成汉语言教学体系的重新构建。
3.应用合作式教学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以及知识的传播者,但是这种单方面的教学模式,对汉语言文学的发展十分不利,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对汉语言的传播与发展带来负面影响。因此,在新媒体背景下,教师要利用网络的开放性以及即时性,为学生构建多元化的合作教学模式。教师将学习任务分配给学生,学生利用新媒体自主完成任务,并且将其中遇见的问题及时反馈给教师,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教师进行集中式以及针对性讲解。同时,教师还要注重合作式教学的多样化,积极举办例如评论、辩论以及演讲等自主性活动,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四、结语
总而言之,新媒体的发展与盛行,为汉语言文学的健康发展既带来机遇,同时也带来挑战,网络流行语是汉语言发展中的必然过程,其是广大基层群众表达自我个性的方式,属于草根文化的重要体现,因此,学生和教师一定要正确看待网络流行语,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在尊重汉语言变化和发展的基础上,正确使用网络流行语,为学生创设良好的网络学习平台,进而实现汉语言文学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江艳丽. 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J]. 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28(01):46-48.
[2]刘梅. 新媒体环境下汉语言文学发展困境探究[J].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07):141-142.
[3]鞠松男. 新媒体环境下汉语言文学发展困境探究[J]. 北方文学(下旬),2017,(01):130. (2017-03-08).
[4]韩李楠. 网络语言给汉语言文学发展带来的影响分析[J]. 普洱学院学报,2016,32(01):100-101. [2017-08-24].
[5]石慧. 新媒体环境下汉语言文学发展困境探究[J].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6,(11):314-315.
[6]肖娜. 肇庆学院对外汉语专业的身份定位与方向发展--基于对外汉语与汉语言文学课程比较分析[J]. 肇庆学院学报,2013,34(01):96-100.
[7]苏兆龙. 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应在就业市场中寻求新发展--以安徽科技学院为例[J]. 科技信息,2011,(16):466-467.
[8]胡军来. 关于汉语言文学专业推进产学合作教育的探究[J]. 南昌教育學院学报,2012,27(09):53-54. [2017-08-24].
【新媒体背景下汉语言文学的发展困境分析论文】相关文章:
新媒体下的旅游管理应用分析论文10-08
电子商务背景下企业营销的分析论文10-09
低碳经济背景下的发展趋势论文10-09
传统艺术到新媒体艺术的发展思路论文10-08
商品车运输困境分析论文10-10
乡村小学教育困境分析论文10-09
新媒体传播中的蝴蝶效应及对策分析论文10-09
汉语言文学与新闻宣传的契合点分析论文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