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毕业论文

初中化学教学论文

时间:2024-06-07 08:58:26 化学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初中化学教学论文[精品]

  在学习、工作中,大家肯定对论文都不陌生吧,论文对于所有教育工作者,对于人类整体认识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论文该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中化学教学论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初中化学教学论文[精品]

初中化学教学论文1

  一、化学有效教学要以科学备课为前提

  在新课程的框架下,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进行科学备课,做到:(1)备学生。认真分析,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和技能,找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恰到好处地结合教材;(2)备课程。教师应对课程资源进行有效整合,要善于将生产生活中出现的一些自然现象、最新的科学技术知识以及其他学科知识与化学课堂教学紧密结合(;3)备方法。在备课时,教师应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思考采取什么教学策略和方法才能有效的突出重点,克服难点;(4)备情境。化学教师应积极创设问题、思维、活动以及媒体等各种情境[2],使学生在一个民主、宽松、和谐的氛围中进行高效学习;(5)备自己。教师在备课时,要善于自我反思,敢于质疑自己甚至否定自己从而超越自己以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二、化学有效教学要以构建有效课堂为主题

  新课标要求以学生为本,“教师走向学生”,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学定教”。充分利用好学生身边的资源和课堂生成的资源,使教学目标的达成更加鲜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借助于小组合作学习,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

  根据班级人数确定小组人数,每组6-8人最合适。小组内各成员的成绩要各有差异,应将思想上进,学习刻苦,组织能力强的学生定为小组长,以便更好地组织小组学习,检查落实学习任务,验收学习成果。小组成员在有明确学习任务的前提下,合理分工、相互合作,共同探究。在教学中,充足的时间是学生顺利进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有力保证,对即将发现的问题形成统一的认识,并从各小组中推荐一名代表做精彩展示。通过展示,让学生的观点得以展现,让学生的思想得以交流,让学生的潜力得以挖掘,让学生的个性得以张扬,进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2、创设化学学习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欲,进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按不同的教学内容来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置身一个实际的.生活情景中,这样在一定程度上既可以让学生产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同时还可以提高他们探究化学问题的能力。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情境创设一定要符合学生的贴近学生生活,符合他们的认知结构,如为什么在雾霆天,行人容易出现头晕,这种问题的设置与课堂内容紧密联系,还能很好的调动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探究兴趣。3、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有了兴趣学习就变成了一件愉快的事情,学生就会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如“化学肥料”教学时,上课前,剪辑一段我国水稻专家袁隆平研制的高产稻丰收在望的视频,然后,适时地提出与这节课相关的问题(:1)要提高粮食产量,最关键的是什么(?化肥的科学使用。)(2)农作物生长主要需要哪些化肥?(氮肥、磷肥和钾肥。)多媒体教学,能使许多抽象的化学概念、化学规律形象化,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三、化学有效教学要以有效实验为辅助

  化学实验是学习初中化学的基础,是科学探究的主要方式,通过实验探究,可以学习化学基础知识,理解化学基本原理,研究化学常见问题,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态度。

  1、让学生动手做演示实验可以激发其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求知欲望。由传统的教师演示实验到学生自主实验是一个质的改变,能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就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学案导学”的演示实验由学生自主完成,可培养学生质疑、释疑的学习习惯,体验科学探究法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3]学生的思维活动是从他们发现新问题时开始的,充分发挥实验质疑作用,可以使实验探究和知识体系问题化、具体化、条理化,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学生通过上课亲自做演示实验,受到的启发都能够反馈出来。此时,教师给予及时、适当的诱导、点拨,引导学生发散思维,使探究活动更充分、深入,这样学生获得的知识就会更加直接、全面、深刻,也容易形成科学的学习态度。在教学过程中,做到科学备课,以学生为本,构建有效课堂并重视化学实验,使学生对化学内容的理解、掌握和延伸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但教学改革是一项长期任务,针对新课改的理念,我们将在教学中不断完善自己,为培养适合时代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而继续努力。

初中化学教学论文2

  在新课程理念下,化学实验教学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从化繁为简、多步组合、改进创新、补充强化、增设必需的实验、微型节约、绿色环保等对实验进行改进。下面结合我近十几年初中化学教学实际情况,对初中化学中的一些实验进行了改进和补充。

  一、利用化学兴趣性实验培养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

  在沪教版初中化学第一章《开启化学之门》中,我在第一节课设计了如下实验:实验桌上摆着三个烧杯里边盛着无色液体,三个烧杯都事先标上号,其实这里有个先后顺序,依次为酚酞、氢氧化钠溶液、盐酸。我不动声色地把第一个烧杯中的液体倒入第二个烧杯,溶液立刻变红,学生也兴奋起来。我稍做铺垫:“第一次见到大家很高兴,我特意为大家准备了一杯红酒,但是喝酒有害身体健康,请同学们平时不要喝酒。”紧接着我把第二个烧杯里的液体都倒入了第三个烧杯里,溶液立刻变成无色,学生又哇地一声,我接说:“所以我变一杯矿泉水送给大家,大家喜欢吗?”通过一系列的实验现象像变魔术一样,学生们对化学的兴趣被调动起来了。在紧接着下来的化学课堂教学中,我又增加了“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同学们看着镁条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惊叹了,适时插进实验,又一次激起了学生渴求学习化学的欲望,同时也给后边的教学埋下了伏笔。

  二、把实验微型化,这样既节省了药品,现象又明显,同时增加了学生动手的机会

  在做第三章第一节“分子运动──氨分子的扩散”探究实验中,我们平时教学一般用大烧杯罩住两只分别装有浓氨水和酚酞试液的小烧杯。学生在实验室中进行实验时,教师可以发现最大的问题在于:浓氨水挥发出来的强烈的刺激性气味很大,对身体健康伤害也大;而且浓氨水的`用量也较大;有些学校由于条件所限没有足够的大烧杯,教师只能在课堂上做演示实验或没有大烧杯只能讲实验。我对于这个实验的改进方法是:用小烧杯或空矿泉水瓶来代替大烧杯、用干奶片的空塑料面板代替两个小烧杯,分别在两个干奶片的空塑料面板内滴入浓氨水和酚酞试液,把实验微型化,这样既节省了药品,现象明显且又不会有很大的刺激性气味。学生很乐意参与这样的活动,同时又增加了动手的机会。

  三、采用实验游戏化实验方法,活跃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寓教于乐”是青少年教育的一条基本原则,我们每个人的启蒙教育都是从游戏中开始的,因此在第三章第三节元素符号与名称教学中,我通过元素符号与名称大小写,相似的Ag与Hg等等,各出两个同学,让其他同学进行辨认,让学生们通过游戏的方式进行学习,同时也达到学习的最佳状态。

  四、采用有效的化学实验教学行为是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

  在第四章第一节《常见的化学反应——燃烧》,我发觉学生对灭火很感兴趣,也掌握了一定的灭火方法,我索性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就把教材的顺序进行了调整:先讲灭火原理,再推导出燃烧条件。我点燃八根蜡烛,让学生通过交流讨论和同时实验探究动手用不同的方法进行熄灭蜡烛的实验,学生立刻兴奋起来,都高度积极地参与。他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迅速用很多种方法熄灭了蜡烛的火焰。然后我再加以引导:刚才所用的各种方法之所以能灭火,所用灭火的原理是什么?学生们很快总结出灭火的原理,教师适时加以引导概括,进而推导出燃烧的条件。我通过增加的这组改进性实验,是从学生们平时丰富的日常生活经验入手,使他们很乐意参与到这样的实验活动探究中来,增加了学生们动手的机会。通过学生在活动中思考,知识怎么可能学不会呢?

  五、对化学探究实验进行改进,增加化学实验的严密性

  在对第一章第二节“蜡烛及其燃烧的产物”实验的改进探究实验中。一是澄清的石灰水浓度不够,我向饱和澄清的石灰水中加入一些食盐,这样就可增加氢氧化钙的溶解量;二是我在蜡烛火焰的上方罩一个大漏斗,再用导管和橡皮管连接漏斗,将生成二氧化碳气体通入到澄清的石灰水看是否变浑浊,进而使实验现象更明显,增加化学实验的严密性。

  六、通过化学实验改进培养学生的探究和创新能力,是打造化学有效课堂教学的根本

  对“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实验做了如下改进:装置与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成分相同,唯一区别在橡皮塞上再加一个尖嘴管;在集满CO的集气瓶中,先加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用橡皮塞塞紧,再备一个橡皮塞,下面插入一根燃烧匙(燃烧匙中有少量的氧化铁)。实验时,先将燃烧匙在酒精灯上加热一会儿。迅速将燃烧匙趁热插入集气瓶中,塞紧塞子,此时会看到表面红棕色的氧化铁立即变为黑色的铁。轻轻振荡集气瓶,澄清石灰水立即变浑浊。尾气可以直接点燃,容易处理,不会对空气造成污染;同时可以说明澄清的石灰水不与CO反应,由此,我可启发学生们对CO中混有少量CO2杂质时,可用澄清的石灰水除去CO2,为学生完成实验习题教学提供了生动的实验基础。这样改进实验既解决了药品浪费、环境污染的问题,还满足了学生对化学的好奇心,培养了他们对化学的良好情感。

  七、增加开放性探究实验,可增强学生的探究兴趣、提高实验设计能力及动手能力

  总之,化学实验改进与创新可使绝大多数学生都有动手做实验的机会,改变过去那种“一人做、大家看”的局面;使学生由过去被动“等待”和“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变为“主动”和“探究式”的学习方式;使多年来提倡的“启发式”“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法得以实现。同时初中化学实验的改革有助于加强学生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的培养。

初中化学教学论文3

  摘要:随着社会进步、科技的发展,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已经逐渐渗透在生活的各个方面。如今,多媒体教学已经是作为一种新兴教学手段被所有教师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如何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让初中化学课堂更丰富有趣,是初中化学课程教学改革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关键词:初中化学;多媒体教学;实践应用

  科技的迅猛发展使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迅速进入生活的各个领域,多媒体教学的实践和运用就是在其迅猛发展后产生的一种教学手段。它改变了之前传统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为教学注入了一股新力量。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和运用给初中化学课堂带来了新气息,可是在初中化学实际课堂教学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和弊端。下面分析和探讨多媒体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应用的弊端和优势,并且提出运用方法。

  一、初中化学多媒体教学存在的现状

  (一)注重形式化教学,忽视学生的知识结构基础。在多媒体是科技迅猛发展下产生的新兴教学手段,具有很多优质的特点。但是,现在很多教师没有好好利用多媒体,只重视于形式,并没有真正利用它。在初中化学多媒体教学中,很多化学教师在制作课件的时候,只是对一些定义进行解释,把一些比较表面的东西放在课件中,并没有做更深的研究和探讨,这样很多学生在课堂学习的时候抓不住重难点。而且学生的知识结构基础不同,教师因为在制作课件的时候过于重视形式,没有注意到这些问题,导致很多学生对化学知识的了解都比较浅显,记忆也不牢固。

  (二)重多媒体课件,缺师生交流。多媒体在教学中的运用引起很多人的重视,很多教师对多媒体教学也非常依赖,在教学过程中过度使用多媒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盯着电脑,学生只盯着屏幕,导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越来越少。因为学生与教师的情感交流越来越困难,教师的教学工作也难以开展。如人教版初中化学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的教学,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因为只注重用课件教学,缺少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就无法让学生真正对水资源产生保护情感,以至于在行动上因为缺少情感基础的铺垫而无法做出正确的行为举止。

  (三)学生思考时间少,时效性差。多媒体教学的一大特点就是能让学生直观快速地浏览知识内容,教师也能在短时间内向学生展示教学内容。然而,很多教师因为时间紧想要讲解更多知识就快速地让学生浏览知识内容,不留时间给学生思考问题,导致学生失去独立思考问题的空间。如人教版初中化学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的教学中,很多化学教师因为时间紧就匆匆让学生浏览知识内容,在问题思考方面也没有留下多余时间。很多学生因此没有真正掌握知识,有的即使当时看懂了,后面也很快遗忘了。

  二、如何在化学课堂中运用好多媒体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有人说过,学习知识这么大的事情是得有相应的环境促进的,而也只有这样,学习才会变得更加有趣,学者才会更努力学,才会学到真正有用的东西。在初中化学课堂上也是如此,教师必须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相应情境,与生活实际相结合。不能只是单独地将知识放在课堂中,然后让学生死记硬背,这样只会让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如人教版初中化学第八章《金属和金属材料》的`《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的教学中,教师应该结合相应情境导入课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对金属资源产生保护意识,从而引发学生对环境的保护。

  (二)善于利用资源,提高教学效率。多媒体时代的到来给教师教学增添了不少乐趣,为学生的学习带来了很大方便。在化学课堂中,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技术,可以在课堂上给学生观看一些名师讲堂,或者利用相应软件,如仿真化学实验室等帮助学生学习化学知识,激发他们学习化学知识的兴趣,提高教学效率。如人教版初中化学《元素周期表》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用相应软件让学生对这些知识进行直观感受,让学生进行学习和探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三)加强师生交流,优化评价学生学习。在信息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多媒体技术的运用越来越广泛,在这一过程中,我们既要合理利用多媒体技术,更应该加强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与互动,指导学生如何学习,成为会学习的人。在科学技术发达的今天,教师要起到指导辅助的作用,在学生学习相应的知识点或者内容的时候,应该给予鼓励、支持和帮助,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给予学生的关怀和鼓励。俗话说机器是死的、冰的,但我们可以在利用它的同时让它鲜活起来。如人教版化学第十二章《化学与生活》的教学中,应该加强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了解学生的实际想法,然后对他们进行评价,鼓励和支持他们,增强他们学习化学的信心。

  三、结语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合理地利用好多媒体,发挥其作用,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师教学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1]徐福斌.多媒体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学苑教育,20xx(13).

  [2]王小中.初中化学中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几点思考[J].考试周刊,20xx(39).

初中化学教学论文4

  摘要:我国经济的发展与进步始终离不开文化教育事业的支持,一个国家要想强大,首先要重视国民的基本素质以及文化水平,而就教育事业来讲,创新教育是其发展过程当中的必然要求。也是教育事业改革的必然要求,要创造出适合学生思维模式以及能更好的接受书本内容的教育改革模式,一个充满活力。充满创新力的课堂教学会使学生终身受益,能为孩子的身心健康的发展打下夯实的基础。我国教育自实行新课改之后,课堂效率都有较大的提升,也为教育工作者指明了今后的发展朝向,同时教育工作者自身的发展与创新。本文就新课改下初中化学教学的创新进行了详细的论述以及对相应的改革模式进行了归纳。

  关键词:初中化学;创新;课堂

  引言

  对于初中生来说,化学相对应其他学科较为新颖,我国的教育一般在初中才开展化学课堂,由于其自身的性质,也吸引了们较多的注意力。教师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从对化学教学方式上就要有一定的创新意识,这样在课堂上传授知识时,也有一定的针对性,所以,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就应从学生的心理出发,制定出适应学生自身学习的科学教学计划,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之下,仍然有许多学生还是缺乏对学习的积极性,部分学生对学习仍然抱着消极的态度,对学习的兴趣缺乏,这种现象极大地导致了教师的课堂效率低下,如何改进教学方法,充分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对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就成为当下教育工作者所考虑的问题。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之下,教育工作者更应该适应课改教学,能更好的提升化学课堂的课堂教学效率。

  一、教师应加强理论知识,转变教学观念

  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之下的'教育工作者,一定要贯彻落实新课改基本要求。要对课改的新型理念进行学习与掌握,转变自身的教学理念,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完全将新课改的理念引入课堂,坚持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教学观念,充分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及主动性。例如在研究钠与水的反应时,教师就应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教师只是给予一定的辅导,通过实验,让学生发现钠与水反应会出现的具体现象以及反应步骤与反应原理。这样就实现了学生在课堂上为主体的理念。教师在课堂传授知识时,还应注意多用创新理念教学,让学生们充分的感受到新课改带来的改变,在实验做完之后。教师就可让学生自主讨论,得出实验结果。

  二、创设教学情境,获得创新意识

  在教师课堂授课过程当中,要为学生适当的制定一些教学情境,提升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教学情境的制定,不单单是教师问,学生答,更多的是师生之间的相互配合。例如,教师在让学生判断铁、钠、铜三种金属的氧化性与还原性,这种题目就属于实验验证的题目,教师在设计问题时,没有给出框架,只是一个问题,这就会使学生在思考问题时,采用的方式不一样,要证明金属物的还原性与氧化性方法众多,能与其反应的物质也众多,因此,学生就会采取自己认为较好的方法来解出题目的答案。之后答案是唯一的,但是解题方法确实多种多样,这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之间交流,分享自己的解题方法,这样对学生的思维能力也能得到提升。对于化学课来讲,教师就应该让学生多去实验室,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实践是验证真理的唯一标准,学生们通过自己的动手操作对实验题目以及步骤就会牢记于心,并且能更好的理解,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认真观察生活,培养创新能力

  化学本质上就是一种实验学科,在生活当中,许多事物的变化都与化学相关。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时,不应将知识面都概括在书本之上,应该有更多的创新思维,走出书本知识,结合日常生活,举例生活当中的化学反应给学生讲解,让其对知识加深印象。在实际教学中,要积极的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即课外实验活动——各种各样、内容丰富的课外活动让学生增长知识的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思考能力,并且有效的激发学生对化学研究的兴趣.让学生自我组合建立兴趣小组,并且针对教学内容中的问题进行实验分析和验证,并且通过小组成员的能力收集资料,最后共同完成有关实验的小论文;在日常生活当中,教师们也要让学生多对周围的化学现象进行观察,例如早胃酸时医生给病人服用的胃药所用的原理以及在洗碗时利用洗洁精的原理,这些都是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的化学现象,学生们在观察时就能锻炼他们的创新能力以及发散思维。

  四、权衡教材、考试、实现新课标

  新课改的出现有两方面的因素,一方面是实现了教学创新,另一方面也跟传统教学理念存在些许差异。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在对教学教材进行讲解时,一定要注意讲解知识深浅的掌握,在制定学习计划时,往往要兼顾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学习能力。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在对其进行化学基础知识巩固之后,就可以培养其对知识的探究能力;对于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教师就应该注重其基本知识的巩固,帮助这类学生将基本知识落实扎实,从基础知识出发,从而实现义务教育阶段化学教育的普及。在试卷出题时,出卷教师也应兼顾每个学生对化学知识掌握的深度来进行拟定试卷题目,基础性的题目应该占较大的比例,探究实验类的题目应该占一小部分,这样容易看出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的程度以及学生整体的学习状况,还有利于实现化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状况,这也是新课标最终的要求。结束语总的来看,在新课改理念的大背景之下,初中化学教学在逐步的发展与完善,教师要带领着学生,真正的走进新课程,让学生从思想本质上接受新课程所带来的知识性的变化,教师对学生知识传授不仅仅局限于书本知识,还需结合实验。实践得出的原理,培养学生一定的创新能力以及探究能力,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真正的了解化学,并将化学应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这是义务教育的目的,也是新课改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何金火.新课改下初中化学教学的新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xx,(50):197-197.

  [2]唐明伟.关于初中化学教学的思考[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xx,(26):127-127.

  [3]周清华.试论探究性实验在现阶段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生数理化(学研版),20xx,(8):40-40.

初中化学教学论文5

  在化学科学发展进程中,逐渐形成了一套简明、严密、国际通用的符号系统,即化学用语。化学用语表述了物质的组成、结构、变化,如原子、分子、离子要用元素符号、分子式、电子式和离子符号来表述,物质的变化要用化学方程式来阐述,化学计算也依靠化学用语等。显而易见,化学科学的各个领域都要使用化学用语,化学用语是化学学习的基本工具。

  在初中阶段所学化学用语主要是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这些又是众多化学用语的基础,所以初中阶段化学用语的学习则显得尤为重要。但学生初学化学用语时,常会感到困难,这就使得此阶段化学用语的教学要特别注意方式、方法等,以便学生能顺利地学好化学用语,逐步习惯运用化学用语,为学好化学打好基础。

  在化学用语教学过程中,首先要给学生讲清化学用语在化学科学工作和化学学习中的重要意义,启发学生的自觉性。为了使教学获得好的效果,一般还要做到以下三方面:

  一、让学生理解所学化学用语的涵义,做到“名”与“实”相结合

  化学用语是代表物质的组成、结构和变化的一系列符号或图式。化学用语不仅代表化学事物,还表达特定化学概念,在教学中让学生理解化学概念的涵义,则是化学用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如在化学式教学中,可以从复习元素符号及其涵义引入新课。这样既巩固了元素符号的知识,又为学化学式做准备。提出根据物质的名称尚不能确切知道一种物质的组成,而化学式能简明的表示物质组成,为学习和研究带来方便,进而引出化学式的.概念。为了让学生更透彻地理解化学式的涵义,再用形象图式描述原子、分子的变化过程,同时用元素符号及其组合与之对照,这样就做到了“名”与“实”相结合,使学生能较容易地形成化学式概念,也就为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奠定基础。

  学生学习化学用语,

  记忆负担是较重的。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理解化学用语的涵义,把符号、图式与物质的特征、化学反应发生和现象结合起来,丰富联想线索,减少机械记忆,增加理解记忆,减轻学生的记忆负担,提高记忆效率。

  二、分散难点,合理安排

  化学用语数量多,枯燥乏味,成了教学难点,如在教学中把难点分散,则可让学生感觉不难。所以在讲绪言课开始就把元素符号、化学式当作代表某种物质的普通符号陆续出现,让学生多见多写,通过反复出现,使记忆自然形成,到讲这些化学用语时,再揭示它们的内涵,学生就较易掌握了。

  例如,当学完化学方程式,并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一个反应时,若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经常碰到反应物、产物的化学式,且能很熟练地写出它们的化学式,那么即使是一个曾经学过的较复杂的反应,写出其化学方程式也是水到渠成了。

  另外,在教学过程中,要作阶段性的归纳小结。如学了化学方程式,就把前面课文中出现的化学反应通过边讲边练的形式,把它们的化学方程式全部写出来,学完一章,就要求学生把这一章新学到的化学式、化学方程式找出来,并经常性默写,以强化、巩固所学的化学用语。对一些相似的化学式或化学方程式,把它们摆出来进行对比总结,找出其异同点,学生可以举一反三,由此及彼,从而取得事半功倍之效。 例如,在加热时H2与CuO或Fe2O3等的反应;高温下,CO与CuO或Fe2O3等的反应;高温下,C与CuO或Fe2O3等的反应;“酸、碱、盐”这章内的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都可以作如此安排。

  三、加强练习,达到会写、会读、会用

  使用化学用语是一种智力技能,不能强求学生一次到位,而要在练习中加深体会,逐步熟练,且要由浅及深,从易到难,从而使学生达到会写、会读、会用化学用语的层次。

  首先,学生在写化学用语时,常犯这样一些错误:大小写混淆,如Mg写成mg,KMnO4写成KMNO4,CO写成Co;上下标书写不规范,如H2SO4写成H2SO4,S2-写成S2-;写化学方程式时不配平,不写反应条件和乱写气体箭头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布置适量练习,让学生暴露错误,分析学生练习中出现缺陷及错误的原因,与学生一起研讨弥补的办法。

  其次,是学生在读化学用语时,不够严谨准确,如把FeCl2、FeCl3全都读成“氯化亚铁”或全都读成“氯化铁”,而不能根据其化合价差异分别把它们读成“氯化亚铁”和“氯化铁”。又如,把化学方程式“C+O2CO2”读成“碳加氧气等于二氧化碳。”针对前者,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找出这些化合物的区别,并把化合物的一些命名规则讲清楚;而后者是由于学生不理解化学方程式的涵义,把化学方程式当成了数学方程式。

  学生在会写、会读化学用语的基础上反复练习、巩固,就能达到正确使用的目的。

  元素符号、化学式的练习,可采用名称与符号互现方法。练习时教师说元素、物质的名称,学生写其元素符号、化学式,或提出元素符号、化学式,让学生写其名称,并说其涵义。至于化学方程式的练习,教师可描述这一反应,让学生说出它所表示的反应事实,或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物质性质、鉴别和制取等。

  在教学中,要注意学生取得的成绩,对于学生的进步要给予及时的鼓励,学生在不断得到认可的同时,提高学习兴趣,增强学好化学的信心,切忌开始就做难度大的练习,这样只会增大学习难度,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总之,在进行化学用语学习中,把握好这三方面的教学,就能让学生轻松掌握化学用语,同时又发展了学生的记忆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为今后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初中化学教学论文6

  摘要:初三是学生首次接近化学,对于化学的学习肯定会有很多疑问与不解,所以需要很多实际的实验教学来证明教师所教的理论。实验是化学教学的灵魂,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讲,让他们在枯燥的课堂上进行记忆肯定会有难度,而实验教学能够给老师的教学提供依据,也能使学生对知识的记忆更加深刻。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初中化学实验也提出了很多创新,获得了很强的教学效果,简单探讨一下。

  关键词: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创新;效果

  一、创造趣味实验,吸引学生对化学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初三学生刚刚接触到化学的时候,老师一定要让学生感到学习化学是有趣的,所以老师可以尽量使实验变得更有趣,来吸引学生的兴趣,创造趣味性实验,让实验教学更有趣。例如,初中化学有一个实验是“酸碱指示实验”,传统的实验方式就是老师把酚酞溶液放在烧杯里,然后滴入适量的碱以验证酚酞遇碱会变红,这个教学过程可能学生学习起来会很无趣,那么老师如果能用酚酞溶液在试纸上画一个东西或者写一个字,再用碱慢慢进行滴定,让学生感受这个神奇的过程,学生可能会对化学的实验更感兴趣。另外,在学生自己动手实验的时候,可以让学生用溶液设计一个学生喜欢的东西,这样学生的记忆会更牢固。这种实验所带来的教学效果就是:学生越来越喜欢化学实验课,对化学课的兴趣也会越来越浓厚,对化学教师培养与学生的感情,提高实验教学的效率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二、将原来的演示性实验转变成师生共同的实验

  要想使实验教学更加成功,最重要的就是要让学生参与到实验中,以前很多时候,对于一些比较有难度的实验,老师总是选择自己去操作,让学生在底下看着。这种以教师为主体的实验教学方式在新课程改革后遭到了摒弃,因为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老师实验做得再好,对知识点记得再牢固,学生没记住也是失败。所以,作为化学老师,我们要把原来的演示性实验转变成师生共同参与的实验过程。例如,老师在做“配置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的时候,如果只是老师在课堂上演示,顺便把操作步骤一步步告诉学生的话,那么学生的理解记忆肯定会相对较差,有的老师为了节省实验的材料不愿意让学生操作,但是如果让学生自己操作的话,学生会为了实验的成功,一定很小心谨慎地记住步骤,应该是“先计算配置,再进行称量,然后量取溶液,最后是溶解装瓶并贴上标签”,这么复杂的步骤如果不经过学生自己动手来进行的话,学生很难记住,相反学生自己动手实践了,那么学生在用心实验的过程中一定也会把这个知识点记住了。由演示性实验转变为师生共同参与的实验所带来的教学效果就是学生切实参与到教学中,成为学习的主体,而且对知识的理解记忆更加深刻了。

  三、对实验结果的创新

  在化学实验中,结果往往是不确定的,稍有一些小地方出现差异就可能出现实验结果的不同,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只关注成功的实验结果,没有关注过失败实验的`总结,在新课程标准提出之后,要求教师在实验教学中不要只关注实验成功的案例,更要帮助学生发现失败的原因,有时候也许一点点差异就有可能变成另外一个实验,所以,老师更要注重对出现偏差的实验进行分析。例如,老师在引导学生做质量守恒定律实验的时候,用白磷燃烧的实验方式来证明的话,往天平的左边放置一个密闭的锥形瓶,瓶塞上有一根玻璃管深入瓶下,顶端绑着一个气球以防止气体跑出,右边放置等质量的砝码,看白磷在燃烧完之后质量是否有变化,但是这个实验如果锥形瓶密封性不够完好又或者是玻璃管有空气漏出,都很有可能造成实验的失败,那么,在实验结果之后,老师不应该只关注成功的实验,因为它已经得到了验证,要帮助失败的学生查找原因,看到底是哪里出现了失误,从而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对实验结果的创新所带来的教学效果就是学生为了防止实验结果的失败在实验中更加细心认真了,并且在化学知识的学习中也养成了认真谨慎的好习惯。

  四、在实验管理上进行创新

  化学中理论知识的获得都是靠实验来作为依托的,所以仅仅靠课堂上有限的时间来进行实验对于学生来讲有可能是不够的,所以我们在实验管理的时候,开设了第二实验课堂,让学生在课下有兴趣的时候可以来进行实验。当然,实验室都是有化学老师在进行值班教学的,这样实验管理上的创新为我们的学生在课下想对化学实验进行研究提供了便利条件,也使老师在课堂上的教学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化学实验本身就是为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而设置的一门课程,所以在化学实验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应该注重教学中学生的动手能力。随着新课改的进行,老师在实验教学的模式上也进行了一些创新。为了迎合新课程改革的号召,现在的实验教学更加联系实际,也更注重学生的兴趣,所以我们的实验教学效果也必然会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陈德才.浅谈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创新[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xx.

  [2]姜志国.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创新的浅研[J].飞:素质教育版,20xx.

初中化学教学论文7

  一、提高教师素质,构建专业化教师队伍

  (1)狠抓教师队伍建设.新课改中的化学实验教学,更加注重探究实验,强调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教师的素质和观念直接影响着课程实施的效果,教师只有做到本身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才能够教育出有创新精神的学生.所以,教师要以身作则,善于学习,敢于创新,在教研组内形成浓厚的教研气氛,构建创新型教师队伍.

  (2)认真组织教师培训.有关部门应该积极创造机会,提供平台,对任课教师进行专业化、系统化培训,最大限度的让教师深层次的挖掘化学实验的教学功能并有效组织学生开展实验探究活动.针对学生能力,采用半开放方式,适当的给学生设计实验的机会,通过逐步培养,最后完全放开.达到学生能够运用实验来解决化学学习中和生活中的有关问题的教学目标.

  (3)重视提高个人修养.坚持亲自准备,提前试做实验,切不可只靠实验员准备好,自己在课堂上无的放矢、天马行空,对现象差、成功率低的实验,要格外重视,需要反复做,力争做到演示实验成功率百分之百,同时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

  二、引导学生参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1)树立培养创新精神的实验教学观.设置与培养创新精神相适应的实验教学方法.创新精神是科学素质教育的灵魂.常规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机械演示式、学生对照教材操作式实验平淡无味,激发不起学生进行实验的热情.针对这一现状,我们不妨采用制造悬念、激发学生实验欲望的`教学设计方式,注重实验细节及意外,使学生在不断质疑、不断探索、不断实验中寻求答案,进而形成较强的实验能力及通过实验解决化学问题的良好思维品质.

  (2)用实验探究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实验探究教学模式是一种以实验为手段,以探究为方法,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知识,开发学生创造能力的教学范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本着尊重课本而不拘泥于课本的精神,将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究性实验,挖掘化学实验的探究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并以常见实验知识为立足点,对其进行延伸和扩展,把教材已有的实验内容与学生所掌握的知识联系起来,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引导学生去大胆地创新和思考,把学生引入科学探究的新起点、新境界、新高度.让学生发掘其更多的内涵和外延,多角度、全方位、深层次地进行创新性分析,用尽可能多的方案来设计实验,并对其进行综合比对评价,从中选择出最佳方案,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

  (3)完善实验教学的评估体系.建立促进学生科学素养全面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化学实验教学评估体系.有效的评估是促进教学的重要手段,目前对化学实验教学的评估形式还是以纸笔测验为主.认为只要学生做大量实验题,一样的可以理解实验原理并在考试中取得好的成绩.这种单一的评价方式降低了学生化学实验学习的积极性,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及科学素养的全面发展,从而使应试教育的弊端显现.在评价主体上,以“他评”和“自评”相结合;在评价内容上,既包括化学实验知识和化学实验技能方面,还应包括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因此,对于实验教学,应该建立起促进学生科学素养全面发展,并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化学实验教学评价体系,还应注意将质性评价和量化评价有机结合起来.逐渐构建促进学生科学素养全面发展的“评价主体多元、评价内容全面、评价方式多样”的化学实验教学评估体系.

初中化学教学论文8

  摘要:众所周知,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学生通过实验现象不仅可以获得知识,而且还可以增加学习的兴趣。化学实验的进行,既能够巩固学生的化学知识,还能够使学生形成化学概念,提高动手能力等。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如果实验内容与理论的教学情况能够合理地结合在一起,就可以使学生更好、更容易地掌握相关知识,激发学生的化学思维能力。

  关键词:实验教学;初中化学;重要性

  初中是我们初次开始接触化学的时段,化学基础、化学思维的形成主要在这个阶段。化学实验教学能够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好奇心,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以及动手实践能力。实验教学在初中化学的教育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

  一、实验教学培养以及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的产生往往是做某件事情的动力之一,学习兴趣是学生求知欲望的源泉。我们知道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化学实验的特点是千变万化,初中老师应针对学生的特点来进行化学实验的教学,以此达到吸引学生兴趣的目的。在上第一节化学课时,可以根据现场举出一系列与化学相关的例子,以此将化学的概念引入学生的认知,引起学生学习的好奇心以及兴趣。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现代生活中有关的具体实例来进行讲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二、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观察能力对于一个人的发展来讲具有重要的意义,观察是人思维的前提,如果不能细致、敏锐地进行观察就不能够认识到事物的本质。在初中实验教学中,要求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以此来提升其思维能力。在化学实验过程中,学生对于实验现象的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以及重点,要观察每个时间段发生的变化,将每个现象记录在报告中。教师在进行实验的过程中,对于学生的观察需要起到引导性的作用,让学生能够很全面地观察到每次实验的现象,避免学生只观察到一些片面的东西。

  比如进行磷的燃烧实验时,最明显的现象就是会有白烟的产生,但是磷外表的颜色也会出现相应的变化,老师需要引导学生观察磷的变化。铁丝在氧气中的燃烧实验,最明显的现象就是四射的火花,学生往往会忽略瓶底产生的黑色物质。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但是分子太小无法让学生直接观察到,概念是比较抽象的,在进行分子概念讲解的过程中,可以做“浓氨水扩散的实验”,让学生可以通过观察滤纸条上颜色的变化来让学生感受到分子的存在,还可以认识到分子是处于不断运动中的,增强化学课堂的趣味性。化学老师还需要引导学生了解实验中出现的瞬间突变的现象,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在实验过程中,在条件允许并且在安全范围内可以让学生亲身进行实验,比如可以让学生闻一些实验中产生的无毒的气体等,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三、实验教学有助于学生理解化学概念

  初中生,接触到外界的事物比较少,而且所学的知识也比较少。在初中化学的学习过程中,会无法理解一些名词,这会造成学生学习兴趣的缺失。比如,在初中化学中,会有镁的知识。但是对于很多学生来讲,无法想象镁燃烧是什么样的,化学实验的好处就是能够让学生亲身感受到镁燃烧是什么样的,让学生亲身感受物质的本质,形成化学思维,加深有关化学概念的理解。比如在进行CO2的'制取过程中,老师可以让学生亲手来进行CO2的制取、收集以及检验,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物质的理化性质,了解这种物质形成的方式,从而把抽象的认识转化为感性认识,同时形成化学概念。

  四、实验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化学学科的学习习惯

  有些化学实验具有一些危险性,所以化学实验需要有非常强的规范性,学生只有掌握了这些规范的操作方法才能进行基本的实验操作,学生通过规范的操作可以养成良好是学习习惯。但是,由于潜意识的存在,学生自己对于一些不正确的操作是无意识的,在此需要老师进行指导纠正。对于老师来讲,进行实验时必须要有严谨的操作步骤,特别是在连接装置,对设备进行加热等这些步骤的时候,给学生做一个榜样,绝对不能为了方便而简化实验步骤,不按照规范来进行。

  比如在进行CO2的制取过程中,首先必须先要进行的是设备密封性的检测,再装入反应物;再有当进行H2燃烧实验时,为了防止爆炸,实验之前需要进行H2浓度的检测。对于设备密闭性以及燃烧气体纯度的检查,老师也许会在课前就做好准备,在课堂上往往会省略这一步骤,这样会对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造成一定的影响。实验教学在初中化学教育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实验教学能够有效地提高教学的质量。实验教学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学习的好奇心、主动性,在培养学生法观察能力等方面起到了不可忽略的作用,还能够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化学思维以及学习习惯。所以,对于化学实验教学在化学教育中重要性的研究是必不可少的。

  参考文献:

  [1]黄岳平.初中化学实验研究教学实验室管理改进办法探讨[J].广东化工,20xx(7).

  [2]赵艳荣.化学实验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xx(13).

  [3]谭建红.在化学实验探究式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中小学教学研究,20xx(12).

  作者:梁卫权 单位:广东省云浮市新兴县六祖镇集成中学

初中化学教学论文9

  摘要:教育改革的步伐从未停歇,这些改革都是为了顺应时代发展来进行的。创新教学一直得到大家的认可,“翻转课堂”也就随之逐渐走进大家的认知中,让大家能够了解到现在的新模式教学,培养孩子们自主学习的好习惯。翻转课堂运用在初中化学实验中主要是培养孩子学习主动性,让原来被动式吸收知识的教学模式得到改变,让老师和同学们在课堂上能够更好互动,提升教学质量。

  关键词:翻转课堂;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刍议运用

  化学是一门比较有趣的学科,他可以带领你进入到一个不一样的世界,让你知道不是所有的物体都是热胀冷缩,不是所有的物体都是加热后的温度都跟着上升。这是一门非常有趣学科,将当前十分推崇的“翻转课堂”运用到初中化学中,能够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和老师能够拥更多沟通时间,在此过程能够很好培养学生们的思维能力、思考能力以及实践能力,为孩子打造一个更加舒适的学习环境,从而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一、什么是“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是当前比较新颖的教学模式,它跟传统的教学方式有着很大区别,并且也将其称为“颠倒课堂”,它将重新规划课堂学习时间,从学习被动式转变为主动式,让学生能够更加合理利用好宝贵的课堂时间,让学生能够更加高效、高质量接收到知识,从而提升学习效率和培养孩子们自主学习能力。在“翻转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再使用课堂时间去讲解更多相关课程信息,而是让学生们自己在课前去通过适合自己的渠道和方式去了解和学习,在课堂上让学生们和老师能够拥有更多的时间交流。另外,在课后去引导和培养学生们的学习规划习惯,做好相关记录,让老师能够更加清楚了解到学生们的真正需求,让孩子们能够真正意识到在学习中水才是“主角”。

  二、翻转课堂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运用的优势

  (一)提升学生学习效率

  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运用到初中化学中,能够提升学生们的学习效率。初中化学实验课程较理论课少得多,传统的化学实验课就是老师在课堂上讲解整个实验操作步骤和实验注意事项,然后在进入实验室分组进行操作,最后布置作业,让原本生动有趣的化学实验变得繁杂无味,让孩子们提不起学习兴趣。而在“翻转课堂”的教学中老师们正确引导孩子们去自主学,利用一些课外活动传授相关知识,在实验课堂中,多让孩子们动手,并积极谈论课堂内容,让孩子们能够在课堂中主动去学习,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效率。以制作CO2为例,教师利用新媒体进行备课,做好实验课件,其中包括基础部分(制作CO2使用的讲化学物质,制作条件以及整个制作过程演示)和知识延伸(这个可以做一些趣味小游戏),再使用部分时间让孩子们交流心得发表自己的看法,让孩子们在课堂中能够将这些知识重点掌握得更加坚实牢固。

  (二)培养自主学习的良好学习习惯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能够很好培养学生们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前面有提到,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占据着学习主动性,学生们坐在教室中被动去接收相关时知识,会让知识点薄弱化,出现记不牢、记不住的.现象。在“翻转课堂”教学中学生占据着主导地位,让学生们能够根据自己的学习爱好和兴趣进行实验操作,让孩子们能够不再因为基础知识记忆问题而困扰,改变学生们的被动学习意识,为孩子打造出更适合学生们学习的环境,让孩子们能够对更多未知领域充满兴趣并有兴趣去探索和发掘。

  (三)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

  “翻转课堂”能够培养学生们的实际动手能力。传统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大多数时间都是老师进行实验操作,学生们通过观看和记忆去学习,最后课堂中若是还要有一点时间就让学生们操作一下,若是课程较紧,那么,学生就没有实际动手的机会。而“翻转课堂”则是需要学生们自己在课前对该实验课相关实验操作视频进行观看和做好实验操作注意事项记录,在课堂上能够有更多的时间让学生们去进行实验操作,通过该操作不仅能够让学生们对相关知识点更加熟知,更能培养学生们动手能力,从中挖掘出更多趣味。

  (四)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能力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还能培养学生们的合作精神和能力。在初中化学实验中,学生们虽然对该课堂已经有所了解,但是在实际操作中肯定遇到众多问题,这就需要同学们在实验过程中大胆提出问题和质疑,然后大家再一起讨论、实验和验证,一起去解决问题。

  三、结束语

  翻转课堂教学方式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们自主学习,从“学会”向“会学”转变,通过这样的学习方式,能够明显看到学习效率和教学效率的提升,真正实现学生们快乐学习的想法,从很大程度上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总之,将“翻转课堂”运用到教学中能够让教师们与学生们之间关系更加亲近,并且教师通过学生不同能力进行引导和培养,能够让孩子们对学习更具有兴趣,让学生们能够在学业上事半功倍,快速提升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谢建玲,迟海洋.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在化学探究类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广州化工,20xx,44(18):240-242+253.

  [2]缪静敏,汪琼.高校翻转课堂:现状、成效与挑战——基于实践一线教师的调查[J].开放教育研究,20xx,21(05):74-82.

  [3]黄锦.翻转课堂在普通高中化学教学中的案例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xx.

  [4]王相宜,李远蓉,吴晗清.翻转课堂:化学教学变革性视野[J].现代中小学教育,20xx,31(02):64-67.

  [5]宋艳玲,孟昭鹏,闫雅娟.从认知负荷视角探究翻转课堂——兼及翻转课堂的典型模式分析[J].远程教育杂志,20xx,32(01):105-112.

初中化学教学论文10

  微课的主要特点就是微小,一般都以5~8分钟的短小视频呈现,内容虽然精简,但是主题突出,使用起来非常方便。化学里有很多的实验,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也会为讲解这些知识点而做一些演示实验,但是教师现场做的演示实验可能因为种种原因不能收到很好的效果,尤其是农村中学,实验设备不那么齐全,但是微课是一种很好的方式,这种短小的视频对于实验演示来说刚刚好。现在大部分农村初中教师都有了多媒体教学设备,这也方便了微课的开展,年轻的教师都能熟练地使用多媒体,年龄大的教师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也能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有了多媒体教学技术支持,使得微课能够在农村化学教学中出现。

  一、农村化学课堂开展微课的作用。

  微课更能用直观的图片、视频显现抽象的知识,让学生更加有兴趣,让教师更轻松。

  1、微课可以使农村化学课堂更加高效。

  初中学生都是初次接触化学,化学教师在教授一项新内容时,都希望能够用独特的教学方法来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乐在其中,所以大部分教师的教学思路都是以演示实验为依托,通过演示实验来引入课程,但是在农村化学课堂上,由于课堂人数多,实验器材少,全班学生很难都看到演示实验,但是如果将微课运用到课堂上,通过色彩鲜明的图片和视频,可以使学生融入其中,激发起学生的欲望和热情,提高课堂效率。

  2、微课可以使学生的学习变得更加轻松。

  化学教师在课堂上演示的实验有的学生可能没有看到,也有的学生没有听明白教师的讲解,长此以往,学生可能会失去学习化学的兴趣,但是微课可以使学生不明白的知识点、实验过程清晰可见,再加上教师的讲解,学生可以很好地掌握。

  3、微课可以使教师感到轻松。

  初中化学教师教授的都是没有化学基础的学生,因此,教师在上课的时候希望用各种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兴趣,简单的`演示实验学生很容易明白,但是对于复杂的实验,很难在课堂上演示,需要教师给学生讲实验流程等,这时候教师需要将复杂的流程图画到黑板上,既费时又需要学生精神的高度集中。但是通过微课,教师可以一边讲一边让学生观看,讲到重要的地方还可以暂停,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思考。这样提高了解题效率,使教师更轻松。

  二、农村化学课堂中微课的应用。

  微课在农村课堂中有极大的作用,正确地使用微课可以提高农村初中化学的课堂效率。

  1、微课应该作为化学课堂教学的补充。

  微课由于时间短,讲述的知识点也很单一,但是可以让学生针对某一知识点进行学习。因此,农村化学教师在使用微课进行教学时,可以将微课放在早自习或晚自习的时候,对于学生掌握不到位的知识点可以反复播放,加速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同时,微课的使用对于课堂也是一个补充,简短的几分钟是对知识点的总结,学生通过微课可以查漏补缺,发现不同人的不同观点、不同角度去理解知识点。

  2、微课应该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微课可以是教师自己制作的,也可以是参考其他地方的资料得来的,通过微课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对于自己制作的微课,教师通过反复观看和聆听学生的反馈,可以发现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不足和学生不容易理解的知识点,通过改进这些地方,教师可以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对于从其他地方参考来的资料,教师在使用的过程中,可以看到不同教师对同一个知识点的不同讲解方法,模仿这些教学方法,可以促进教师专业知识的成长,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教师的专业水平提高了,教学方法改进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会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自然也会得到提高。

  3、微课应该有利于创新教学方法。

  微课时间短,知识点清晰,既可以用作课前复习,也可以用于课后总结,教师在上课之初通过微课的模式讲出本堂课的知识点,然后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通过小组合作对知识点进行解答和练习巩固等,晚自习的时候再利用微课对课上的知识进行复习,针对知识点提出相应的问题,这种方式可以使教师有针对性地给学生进行教学。通过微课与课堂教学相结合这种新的教学方法,既可以使学生学习到知识点,也可以利用图片等激起学生的兴趣。在农村化学教学中运用微课,通过完善学校的教学设备,教师自己开发微课课程等,可以提高课堂效率,减轻教师负担,创新教学方法,但是微课不能代替课堂教学,也不能代替教师,只能帮助教师更好地开展课堂教学。

初中化学教学论文11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制度也在进行着改革和发展,在我国目前所提出大力发展教育事业的政策下,如何打破以往陈旧的教学模式,寻求适合当下国情以及符合当代社会发展要求的教学方式尤为重要。而情景教学便是其中发展的新型教学方式,而将情景教学的理论运用到现实的教学活动的中,便是本文所需要讨论的问题所在。

  关键词:初中;化学;情景教学

  因为化学知识所涉及分子等不可观察的范围,有许多学生不容易理解的知识点,导致了化学教学的局限性,而在目前我国所进行的化学教学模式十分的单一枯燥,这样的教学困境导致了教学课堂的气氛十分压抑,学生对于化学的的兴趣不大,对于化学的课堂参与度也不高。因此在课堂上教师通过一定的教学情景的设置,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参与到化学学习的教学活动中来,更加深入地了解化学、理解知识。

  一、目前我国初中化学情景教学现状

  1、初中化学枯燥无味

  与其他学科如语文,英语等相比较而言,化学学科的内容十分的抽象难以理解,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了无法理解的地方时只能通过讲解以及想象来解决问题,这样会导致学生对化学产生抵触以及烦躁心理,从而阻碍了化学学习的进度以及对于化学学习的兴趣。同时化学也是各个学科实验中比较危险的学科,这也导致了化学实验在范围、安全等问题上的局限性,限制了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学习知识的机会,使得化学教学偏向单一的理论讲解,让化学教学的形式更加单一化,整个化学学习内容也让学生觉得枯燥无味。

  2、情景教学感情不当

  化学的特点导致了其教学的枯燥性,而建立合适的情景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对于化学知识的理解度,对于学生的学习效率也有所提高。但是建立一个良好的、合适的教学情景,不但需要考虑教学的内容安排,同时需要教师的情感投入,若二者缺一,便会使教学情境显得十分的枯燥及单调。而目前在我国,教师都普遍存在着情感运用不当的现象,有些老师在创建情景时只关注形式,而忽略了情感,并没有考虑到学生对于化学的不熟悉程度,导致情景教学没有作用。而另外部分教师了解到情感对于情景的重要性又过分渲染情感,导致情景脱离化学知识。因此在情景创建中情感运用十分需要注意。

  3、情景创建质量不高

  部分教师对于自己的责任认识不够,只是在参加教学比赛或公开课时才会创建情景,又或者没有关注到初中学生对于化学的认知程度,以及当代初中学生的认知特点,仅仅为了达到自己的教学目标,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才会创建情景。这样的做法不并没有注意到学生对于化学学习的兴趣,也没有关注到初中学生化学学习的长久发展,这是不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二、情景教学的运用

  1、联系知识,创建问题情景

  教师应当根据知识点,创建能够激发起学生的兴趣的问题,尤其是有趣的问题,会使学生去思考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也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将被动地接受知识转化为自发地寻求知识。这样的问题情景的创建,可以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中,增加课堂的效率。例如:学习关于水的性质时,在过去的教学模式中,在介绍水的性质时,只是教师通过书本的文字,图画讲解,这样的教学方式十分枯燥,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但是教师可以在教学的开始时,进行提问:“在电影《穿越火线》中,一位科学家被困在了完全密闭的密室里,而科学家在密室中通过遗留在密室中的收音机和一小滩水成功制造出了氧气,解救了自己,请问她是如何使水变成了氧气?”在此这个问题中,教师将电影激动人心的情节和化学知识联系在一起,面对如此新颖的问题,学生也会在心中存有谜团,同时愿意自己寻找答案,增加了对于化学的兴趣。

  2、联系实验,创建实验情景

  实践出真知,在实践中才能检验出学习的知识的真实性、正确性。在实验过程中,学生的知识理论和动手能力相结合起来,可以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了解和认同,并在实验过程在再一次对知识进行进一步的理解和深化;同时在实验的过程中,化学实验的结果一般是肉眼可见的,可以将抽象的化学知识转化成为可以直观感受的图像,使得化学教学不再枯燥而变得丰富。同时化学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亲身经过了化学实验,才能体会化学的魅力以及化学的实用性,教师应当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建实践情景。例如:在讲解酸碱性的过程中,在进行酸碱性的实验时,学生可以自己用PH试纸进行酸碱性的测定。此时教师可以让同学们直接将学生身体的体液,如唾液等用安全科学的方式进行酸碱性的测定,体会化学实验的美妙,感受化学与生活的密切的关系;或是教师让学生自己选择试剂,然后猜测试剂的酸碱性,然后再进行手动实验,亲自验证自己的猜想;最后将所测试出的酸碱性的不同的试剂进行混合,观察后续的实验结果,这样在实验过程中,将许多知识进行相互的交叉,使学生得到了更加丰富的知识。

  3、联系生活,创建生活情境

  化学作为一门实用性学科,跟我们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知识的学习最终会运用到实际的生活中,因此在化学的学习过程中,可以增加化学和实际的联系。在初中化学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寻找出跟现实生活的关联点,创建生活情境使化学的教学内容不再枯燥单一,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运用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而在授课过程中,创建生活情境可以使学生明白化学的实用性,了解化学知识的重要性,这样也消除学生对于化学的抵触情绪,提升学生对于化学的兴趣,让学生更加主动得进行化学的学习。例如:在讲解二氧化碳时,教师可以告诉同学们,二氧化碳就存在于我们身边的每一个角落的空气中,同时我们的每次能呼吸就是将体内的二氧化碳置换成氧气;然后让学生们憋气,直接在学生呼出的气体中直接收集二氧化碳进行试验,这样直接将化学的教学直接与现实生活先联系起来。

  三、总结

  在新课标的要求下,教师需要运用不同的方式进行化学的教学,而创建合适的教学情景,可以将化学的抽象的知识点具体化,让学生了解化学的实用性,改变了化学在学生心目中枯燥单调的形象。同时在课堂上的各种情景,集中学生学习的注意力,可以激发学生对于化学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达到寓教于乐的目标。

  作者:杨淑芳 单位:宁夏中卫市海原县第三中学

  参考文献:

  [1]王娜.浅谈初中化学中的情景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20xx,(9):50-50.

  [2]马岳国.初中化学课堂中的情景教学[J].新课程中旬,20xx,(12):75.

  [3]李学峰.情景教学在农村初中化学课上的尝试[J].课程教育研究,20xx,(7):161-161.

初中化学教学论文12

  一、把握知识精髓,深化教材预设

  “预设”就是“事先筹划”,即教师在教学活动开展之前预先设计筹划整个教学活动(如目标、内容、过程、方法等)。针对于初中化学教学,做好充分的“预设”则主要表现在活动开始前、活动进行时、活动结果上。在活动前,对即将进行的教学活动进行整体设计筹划,如对教案、学案等的预设;在活动进行时,根据活动前的设计筹划进行教学活动,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都在预设的基础上按部就班有序地进行;在活动结果上,教师完成了预先的教学活动,学生完成了预设的学习获得知识。教师在教学活动开展之前对教学目标、内容、过程、方法等预先设计和筹划,对课本及实验的透彻理解,对教材的研读领悟,是教学预设的关键。结合教材对学情进行分析是预设的前提。如在《化学方程式复习》这一课的实际教学前先进行了课前测试:对以前学过的化学变化要求学生用符号表达式表示,包括部分化学式书写、化合价复习等,结果表明:学生对某些元素、原子团、化合价、物质的化学式书写等还存在一定的错误。纠正这些偏差就成为这节课教学的起点。在教学设计时就考虑到:会有哪些不确定因素,学生可能会出现怎样的错误书写。深入了解学生,尽可能全面地对学生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多从学生角度考虑问题,了解学生的心理、情感,依据学生的兴趣、经验和需要,进行有效的动态调整。再根据本节内容的特点和学生已有知识,结合教学重难点,把教学环节设计成几大板块,预设出有效的教学方案。教师引领课堂,在于把握知识精髓巧妙预设问题,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再适时地点拨和引导,就可以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重视学生发展,强调动态生成

  “生成”是指教师与学生在互动中,获得的课堂体验,是根据实际教学本身的进程而产生的动态形成的过程,具有丰富性和生成性。在预设的前提下,教学过程的展开由师生自主构建教学活动的过程。以“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理念。而“发展”就是一个动态的生成过程,生成我们预设下的现象及我们不曾预设到的现象性。“动态生成”是新课程理念下教学活动的主要特征,要摒弃传统教学中的机械僵化、按部就班,主张新型创意教学。教师在备教学案时往往对题目有一个或几个预先设定的解决方案或答案,在课堂上也以一定的预定格式进行教学,但在实际教学中,会发生很多新的问题即生成性问题,遇到学生的回答与事实不符与教师预设的情况不符时,老师往往会不愿打乱原有的设计,排他性的对学生的作答不作认真分析或回避或武断评判。这就违背了一切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理念。教师要善于捕捉教学过程中动态生成的间刻,发现和善待每一个新生成,并及时扩大生成的价值。在实际教学活动精心计划的预设活动中,学生所表现出来的兴趣和需要是五花八门、多种多样的,教师应敏锐地从学生的反馈中发现对学生发展有意义的、能够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教育目标,重视来自每个学生的信息反馈,从中生成有价值的内容,并将它转化为学生能够理解的信息,再归还给学生。所以,当预设的方案与课堂的生成不符时,应以学生发展为目标,顺应教学的自然发展,重新调整活动内容。教师的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注重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两者方式要匹配,从而体现教师的引导启发性,关注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在预设的教学目标下,要遵循学生的认知、思维、情感等因素,随时调整教学进程和教学策略,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

  三、预设促进生成,生成完善预设

  教师在进行化学教学活动时,应在预设的教学设计基础上,根据课堂教学过程的生成性问题及时调整教学设计,灵活地因材施教,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深化预设,提高生成,达到预设促进生成,生成完善预设,两者相辅相成、和谐统一。又如涉及进行实验教学,对于某一个实验教学内容,教师在具体上课前,应先回顾自己及其他老师在演示或探究此实验时曾经遇到过哪些问题?这些问题可以用怎样的方法和策略来解决?解决的效果又如何?又要根据学校现有的实验条件和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将有什么新的创举来更好的完成本次实验?在学生探究本实验时,老师有哪些预设?还可能会遇到什么新的问题,可采取什么新的策略?所有这些思考,教师都要在实验课之前的设计、准备和备课中进行预设。例如:在探究碳酸氢铵的性质实验中,教材上用蒸发皿,但对于判断新物质生成来说有局限性,所以改用试管。在以前的实验课上加热试管中的碳酸氢铵时,试管会破裂,那么造成试管破裂的原因有哪些?我们如何加以改进?这些以往一系列教学中生成的问题,教师可以很好的利用,完善在下一次的实验教学预设中。所以在实际教学时,带着这些教师精心预设的问题进行探究。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探究分析出试管破裂的原因;试管外壁有水、试管口未向下倾斜、试管碰到灯芯、没有预热等等,从而找到解决的策略。既巩固了学生实验基本操作,加强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对后面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操作奠定了基础。在所有实验操作细节正确的前提下,另做实验观察现象:试管口有小水珠,证明有什么新物质生成?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有什么新物质?固体减少消失,这些现象证明了碳酸氢铵具有怎样的性质?应如何保存?这些问题学生也就很容易得到答案,知识的掌握也很牢固。正是由于精心的预设,才促进了生成,生成完善了下一次的预设。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和学生观,增强在教学全过程中的创意意识和创意能力,善于选择并有效应用创意教学方法,形成教学创意策略,构建创意教学课堂;优化学生自主学习、创意学习行为,分享体验创意学习的快乐。

初中化学教学论文13

  摘要:全纳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以及教育思潮,全纳教育理念注重集体合作以及积极参与,强调每个人都有教育的权利,以公平公正、人人平等为原则.全纳教育理念给现代普通教育及特殊教育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本文指出了目前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种种弊端,探究了全纳教育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全纳教育;化学实验教学;应用探究;平等观;人权观

  化学是初中阶段重要的一门课程,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随着新课程的改革与深化,对初中化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应及时更新教学观念,注重化学实验教学的创新,将全纳教育理念充分的融入到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团结合作意识、实践应用能力、创新能力以及主动探究学习的能力等,提高化学教学的质量与效率.

  一、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课程改革要求初中化学教学应主张探究性学习,倡导每个学生都能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去,利用所学知识主动探索与学习,提高自身的创造性思维、实践应用能力以及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等等.但是目前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仍旧存在着种种问题,影响了全纳教育观念以及素质教育的推行.具体来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着歧视以及分类的现象.长期以来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的教学观念没有得到及时的更新,在对待学生方面存在着歧视以及分类的现象,比如在每次课堂的实验操作时都会选择那些成绩优秀的学生,或者在进行实验操作分组时会出现一些不平衡的分类现象,包括优生与差生的分类、男生与女生的分类、关系亲近学生与疏远学生的分类等,这些现象与以人为本、人人平等的思想相违背,打消了部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不利于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

  第二,学生在化学学习中存在着被动学习以及排斥的现象.传统的化学实验教学中没有将学生作为主体,实验操作大多都是由教师完成的,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打消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教师的教学方法单一,在实验操作教学方面缺乏创新,大多呈现的是验证性的实验,实验结果毫无悬念,抹杀了学生的主动探究精神,无法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以至于学生出现了对学习的排斥现象.第三,教师教学观念落后,化学实验教学功能单一化,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目前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观念没有及时更新,许多实验功能较为单一,部分教师在演示实验操作时没有深入的挖掘其丰富的内涵与价值,仅仅是为了得出某一个结论而进行演示,难以发挥化学实验的最大效用,无法满足学生对实践操作的需求.

  二、全纳教育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探索与应用

  1.落实“平等观”理念,培养学生实际应用的能力

  全纳教育中主张的“平等观”主要强调的是人人平等,也就是要平等的对待每一位学生,强调不只关注一部分学生,每一位学生都拥有受教育的机会,教师应关注所有学生的发展,并尽力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避免排斥或者歧视一些能力水平较差的学生.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应落实全纳教育的“平等观”理念,关键就是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心理状况,选择合适的实验教学内容,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进去,不断提高自身的实践应用能力.具体来说,教师可以从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入手,选择那些大多学生都比较熟悉或者感兴趣的事物作为实验的对象,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解决实际的生活问题.例如,可以指导学生利用PH试纸测试身边的糖水、盐水等化学物质,并观察记录心得体会,可以自制叶脉书签、自制汽水、用醋与蛋壳反映来探究鸡蛋壳里可能含有的物质等等,用这些生活中的小实验来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积极参与进去,感受自己动手实践的乐趣,体会到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成就感.

  2.贯穿“人权观”理念,激发学生实验探究的欲望

  长久以来,我国在教育实践过程中往往将差生与优生区别开来,这逐渐成为了大多数学校进行教育的常态.全纳教育中主张的“人权观”,批判了这种教育状况,提出了每个学生都具有受教育的基本权利,提出普通学校对于那些有特殊教育需求的学生应给予学习机会,认为教师应接纳所有学生,即便是能力与水平非常差的学生,也拥有接受教育的机会.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应贯穿全纳教育中的“人权观”理念,也就是不仅要重视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同时也要重视那些不爱学习或者能力较差的学生,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入手,在化学实验教学中设计有趣的问题情境,为学生营造出“全纳”的氛围,激发每一个学生参与探究,使每个学生参与实验的权利得到保障.

  3.实践“教学观”理念,培养学生思维拓展的能力

  全纳教育中主张的“教学观”,强调教师所设置的课程应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能力以及实际需求而设置,而不是让学生去适应课程的需求,也就是说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开展多样化的教学,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最大限度的挖掘学生的创新思维,激发学生的探索求知欲望.传统的'教学方法单一,教学观念落后,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在新课程的改革下,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应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一方面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比如在化学实验中若操作不当会出现腐蚀皮肤、爆炸等危险性现象,一些错误性的实验操作教师无法用实际操作来演示,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来模拟错误的实验操作,用一些模拟的爆炸场景来加深学生对实验操作的理解,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此外,还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将化学实验用视频、图片等方式生动形象的展示出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使每个学生都逐渐产生主动探究学习的欲望.

  4.实施“价值观”理念,引导学生体验合作的力量

  全纳教育中提出的“价值观”理念的核心就是注重团队合作,认为每个人都是集体中的一员,若一个班级中的个别学生出现了问题或者困难,不应只是他个人的问题,应该是班级集体的问题.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实施“价值观”理念,具体来说,也就是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集体合作精神,倡导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实践操作中去,开展合作学习与交流,提高学生合作探究学习的成就感.例如在学习二氧化碳的制取时,教师可以将班级分为几个小组,每个小组按照性别、能力水平、性格等各方面的差异进行划分,要确保小组内部的均衡性与协调性.首先由小组成员共同讨论回顾前面学习过的两种制氧的方法,并将两种方法在装置与具体操作方面的优劣之处列出,根据讨论结果共同制定出一个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最佳实验方案.在方案确定后,由小组负责人明确各个成员的任务与责任,如负责查资料的、负责检查仪器装置的、负责请教老师的等等,每个人都积极主动地参与进去,并从中发现问题,汇总问题,共同讨论问题,最后解决问题,并形成一份详细的实验报告.实验结束后,每个小组根据实验报告进行成果的展示,并采取组间评选与教师评选两种方式,将表现优秀的小组评选出来.这个过程体现出了团队合作的精神,既培养了学生积极参与实验的能力,又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培养了学生主动探索以及善于思考的能力.

  5.倡导“民主观”理念,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的能力

  全纳教育中的“民主观”也就是主张学生积极参与,认为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与学生都应该积极参与并投入进各个教学活动中去,而不是被动的接受.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传统的教学观念及方法使得学生被动接受所学习的知识,打消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将全纳教育中“民主观念”应用其中,也就是促进每一个学生都能够积极参与到学校的学习及生活中,这对于今后学生走向社会以及改造社会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价值.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日益加深,全纳教育理念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发挥着日趋重要的作用,全纳教育理念的应用克服了传统教育理念中存在的弊端,主张每个学生都能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去.因此,初中化学教师在实验教学的过程中应以激发学生兴趣为切入点,以创新有趣的实验引导学生共同参与进去,提高学生的主动探究的能力.

初中化学教学论文14

  一、优化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环境

  活跃、优质、积极的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环境能够有效地激发初中学生对于初中化学实验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初中学生化学实验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初中学生在化学实验教学中不断学习和深化自身的化学知识的学习质量和水平,锻炼和提高自身化学实验操作能力,因此,初中化学教师要想优化初中化学实验课的设计,首先应当从优化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环境入手。传统的初中化学教学方法对于初中学生的化学书面理论知识的教学非常重视,但是对于化学实验课堂的教学环境优化方面的重视度却不是很高,这样容易导致初中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和主动性降低,最终影响到初中化学教学的质量和水平。因此,初中化学教师一定要认识到这一点,摒弃低效、不科学的教学方式,提高初中学生化学实验操作能力培养的重视度,并且积极采取有效的手段营造活跃、优质的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环境,激发初中学生对于化学实验教学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让初中学生在亲自动手的化学实验操作中不断巩固和深化自身化学知识的学习和理解,促进自身化学学习质量的科学提高。

  二、丰富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形式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形式对初中学生的化学实验学习兴趣和初中化学实验的有效性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初中化学教师应当认识到这一点,并且积极创新采高效的化学实验教学方式,丰富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形式,从而提高初中化学实验的有效性,促进初中学生化学实验操作能力和学习质量的全面、科学的提高。初中化学教师丰富化学实验教学的形式,提高初中化学实验的有效性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方法:第一,创新教学理念。初中化学教师应当认识到初中学生才是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主体,所以,初中化学教师要创新科学的教学理念,将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主动权交到学生手里,让初中学生的化学实验学习化被动为主动,全身心地融入化学实验教学当中,并且在化学实验教学时增加实验活动的风趣和活跃的气氛,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实验操作兴趣。第二,初中化学教师可以将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从课堂上拓展到课堂外。初中化学教学的每一个知识点都离不开化学实验的辅助教学验证,但是初中化学课堂的时间毕竟是有限的,而初中化学实验需要充足的时间才能完成实验和反应,因此,初中化学教师需要将初中化学课堂的实验教学拓展到课堂外。比如说对于有一些化学实验程序复杂和实验需要时间较长的高难度化学实验,初中化学教师可以将学生带到学校专业的做化学实验的实验室,让学生能够在专业、实验气氛浓郁的环境中进行初中化学实验操作,从而促进初中学生的化学实验学习变得高效。

  三、提高化学实验操作的正确性

  初中学生化学实验操作的正确性是提高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有效性的重要保障。因此,初中化学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化学实验教学时一定要严格控制和把关初中学生的`每一个化学实验的细节,对于学生出错的地方及时给予纠正,从而有效地提高初中学生化学实验的正确性。以苏教版初中二年级化学教科书中的《水的氧气分解实验》这一化学知识的实验教学为例:首先,初中化学教师应当教导学生准备好化学实验器材:铁支架、玻璃仪器、500ml的蒸馏水、低电压的小功率电瓶、绝缘电线,记住和学会运用这些化学实验器材,把将要做的《水的氧气分解实验》这一化学实验的实验流程铭记在心里。然后开始实验,首先将玻璃容器放置在铁架台的支架上,然后将水倒入进容器里,用绝缘电线接通电源,然后用绝缘电线的另一头将电流通入水中,直至反应结束,实验时同步做好实验记录。重复实验5到6次,增强实验的准确性,排除干扰因素。初中化学教师一定要严格把关学生在这个化学实验中的小细节,比如说实验前和实验中数据记录是否准确等,这些微小细节都能影响到学生化学实验最终的效果和正确性。实验后初中化学教师还应该认真检查学生的实验报告,对初中学生的化学实验成果进行科学的评价,验证学生化学实验的正确性,并且积极给予表扬,增强学生的化学实验自信心,从而有效地提高初中学生化学实验操作能力和学习质量,让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变得科学高效。综上所述,初中化学教师应当积极优化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环境,丰富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形式以及提高初中学生的化学实验操作的正确性,从而达到全面优化初中化学实验课设计的效果。

初中化学教学论文15

  1.增强初中化学语言的趣味性,从言语上吸引学生

  课堂中,老师可以通过板书、语言、面部表情等多种方式与学生进行交流,其中“语言”是老师与学生交流时最直接最有效的一种信息传达方式。初中学生的身体和心智都还没有完全发育成熟,此阶段的孩子对新鲜事物保持着较为浓厚的兴趣,但很多深奥的化学表达方式他们未必能够透彻地理解。这就要求,老师们上课的时候锤炼自己的语言,用易懂幽默的话语来传授知识。元素周期表又是化学学科学习的基础和前提,但是对于刚刚接触化学的孩子来说,元素周期表无疑是一大难题。尽管有难度,但还是必须的让学生把元素周期表牢牢地刻在学生的心里,这就要求老师们花心思去想一个简单实用的方法。例如教师们可以将元素周期表编成幽默的顺口溜,让学生一听就能记住。有效的沟通不但使教学目标事半功倍,还可以让每一节课堂都充满欢声笑语,增加学生的学习热情。

  2.增强初中化学教学内容的趣味性,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

  初中化学,是化学知识体系的入门和基础,要从一开始就让学生体会到化学知识的实用性,才能让他们明白学习化学知识的重要性。化学学科有很多实验,实验就是要用假设的条件去模拟生活中可能会出现的事物,进而研究出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对策。初中化学很具有挑战性,学生可能会感到很艰难很枯燥,这就要求老师们要多费心思去将化学知识与生说实际相联系,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化学知识的实用性,这才是学习化学知识最大的意义所在。在生活中举出化学实例其实并不困难,比如说:为什么食物放久了会变质这个问题,甚我们可以事先在班级里放置一颗新鲜蔬菜,让学生观察并且记录它每一天发生的变化。日常生活中,虽然学生都知道蔬菜会渐渐地腐烂,但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可以仔细观察到它一点一滴的变化,这个过程将让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时,每天给他们讲解,蔬菜为什么会有现在的变化,为什么腐烂。这样学生将会把氧化的知识点透彻地吸收在脑子里。

  3.提高初中化学物质的趣味性,用故事吸引学生

  现代社会,是网络信息时代,我们获取信息的途径举不胜举。而电脑电视就是最为常见的一种方式,初中的学生,去过电影院的都知道电影院没有空调没有电风扇,那么夏天的时候,电影院为什么那么凉快呢?原来电影院用冷气机来制冷,这冷气是一种化学物质,俗称叫“氟利昂”,经过压缩液化、冷冻等处理后,从冷气机里吹出来,像汗水蒸发一样,可以带走大量的热量,从而使周围温度大大降低。臭氧层是人类及地表生态系统的一道不可或缺的天然屏障,犹如给地球戴上一副无形的“太阳防护镜”,而氟利昂却是臭氧层的“罪恶杀手”。氟利昂在大气中可以存在60~130年,虽然氟利昂释放量相对较少,但一个氯原子可破坏十万余个臭氧分子,从而导致平流层臭氧受到破坏,并逐渐减少。发达国家已于1996年1月1日,全部停止氟利昂的生产和使用,1999年7月1日发展中国家也开始进入履约期。这样一来,既教给了学生化学物氟利昂和臭氧层的知识,还能让学生明白这一生活现象的缘由。

  4.整合初中化学知识,增加化学教学的趣味性

  激发学生的学习乐趣、使课堂变得更加有趣的方式有很多,教师备课时对知识加工整理,进行情景创造和变换,就是其中一种有效的方法。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眼球,集中学生注意力,还可以让他们在轻松的环境中高效地掌握所学知识。将所学的知识有效地牢记人脑之中,提高学习主动性。比如,在学习酸碱指示剂时,我们可以创造一个学习情境,先让学生用白纸剪一些自己喜欢的'剪纸,然后在自己的剪纸上有一步一步滴加酚酞试液、碱液和酸液,然后仔细观察剪纸的颜色变化过程。观察完了之后,让同学起来总结,自己手中剪纸的颜色变化。这让学生切身体会到酸碱指示剂在遇到不同的物质时所产生的变化,亲自动手可以让他们明确遇到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时,酸碱指示剂所呈现出来的不同颜色和状态。用自己的双手和眼睛获取新知识,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使他们主动投入到课堂教学中,还可以从根本上吸引住他们的注意力。

  5.结束语

  让初中化学教学变得有趣味性的方法有很多,以上列举了几种笔者认为有效的方式。总而言之,要想使课堂变得更有趣味,就一定要改变原来古板枯燥教学模式,要想办法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在一个轻松的环境下学习新的学科,从中体验到学习化学知识的乐趣和意义。在获取获得知识的同时,让每个学生真正都热爱化学这门学科、并能够主动地去探索奇妙的化学世界。教师在这个过程中的角色很重要,他们不仅仅是学生的老师,更应该以身作则,不断地去追寻化学知识的迷人之处。化学有许许多多等待着我们去发现和探索的地方,只有让学生找到其中的乐趣,从而把它当做一种享受,才能从根本上养成良好自主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初中化学教学论文】相关文章:

初中化学教学论文07-20

初中化学教学论文10-08

初中化学教学论文07-21

初中化学教学的论文10-09

初中化学教学小论文10-06

初中化学教学论文[优秀]05-17

有关初中化学教学论文10-09

范例教学对初中化学教学的应用论文10-09

范例教学在初中化学教学的应用论文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