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毕业论文

高校会计制度实践思路论文

时间:2023-04-01 09:06:13 会计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高校会计制度实践思路论文范文

  所谓会计,就是把企业有用的各种经济业务统一成以货币为计量单位,通过记账、算账、报账等一系列程序来提供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经济信息。

高校会计制度实践思路论文范文

  第1篇:新会计制度下高校基建会计科目规范研究

  【摘要】随着我国高校会计核算一系列制度的出台,高校的基建财务账要并入学校事业账,在这样的背景下,规范和完善基建会计科目核算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分析了高校基建会计核算的内容和其特殊性,并提出会计科目核算中应注意的事项,为高校事业单位会计信息的完整性提供规范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高校;基建会计;会计科目;核算

  一、基建会计核算主要内容

  基建会计以建设项目为会计核算主体,其会计核算内容主要是项目的资金来源和资金运用。

  高校的基建资金来源主要通过“基建拨款”、“基建借款”、“应付工程款”、“其他应付款”等会计科目核算。

  资金运用主要通过“建筑安装工程投资”、“设备投资”、“待摊投资”、“预付备料款”“其他应收款”、“现金”、“银行存款”等会计科目核算。

  二、基建会计的特殊性

  基建会计与学校的事业会计相比有其特殊性:

  (1)会计主体特殊性。

  事业单位会计主体一般为法人单位,而基建会计的会计主体则是一个独立会计核算的建设项目,反映和监督投资建设项目的资金来源、运用和形成项目资产情况。

  而这个建设项目资金所形成的资产正是学校法人单位资产的全部资产。

  (2)会计分期的特殊性。

  学校事业单位的会计分期一般以一个会计年度为会计分期,是以时间作为分期标准的;基建会计分期则以一个投资项目的竣工期限为会计分期,以项目的空间作为分期标准,对于总体规划,分期投资的项目,可以按分期投资项目作为一个会计分期处理。

  (3)会计等式的特殊性。

  学校事业单位会计的基本等式为“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费用=结余”,反映的是一个事业单位经费收支和财务状况。

  基建会计基本等式为“资金来源=资金占用”,或“资金来源-资金占用=资金结余”。

  前者反映项目资金从哪里取得,形成哪些资产或资金分布在哪些空间里,处于怎样的状态;后者反映项目所取得资金和使用情况,即筹集了多少资金,已经使用了多少,还剩下多少可用资金。

  三、新会计制度下基建会计科目核算应注意的问题

  2013年财政部新修订发布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要求事业单位对于基建投资,在按照基建会计核算规定单独建账、单独核算的同时,将基建账相关数据至少按月并入单位会计“大账”,但新会计制度对高校“根据基建账相关科目的发生额按月并账”的具体账务处理未作规定。

  为了基建账在新旧事业账务中顺利衔接,在基建会计科目的设置和核算方面应规范以下几个“会计科目”的使用范围。

  1.在会计处理中规范基建拨款中的自筹拨款

  基建会计以基建项目为会计核算主体,其会计核算内容主要是项目的资金来源和资金运用,项目资金来源主要在“基建拨款”科目中核算。

  在日常业务处理环节,对于学校大财务拨付基建项目相应的自筹基建款时,基建账借记“银行存款”,贷记“基建拨款”科目。

  基建借入的工程款数额,如果当年没有全部实现在建工程支出的,基建会计就实现支出的部分计入“基建拨款-本年自筹资金拨款”科目中,没实现支出的部分在“借入款-基建借款”科目中反映。

  对于其他业务,基建账按《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制度》规定进行账务处理。

  例如,某校2014年在建图书实验楼工程项目,学校大财务拨给基建部门自筹基建资金2200万元,由于城市空气污染、施工管道跑水缓建等原因,2014年末本年完成工程项目支出共计1200万元,基建会计根据上述情况:⑴借入款项时,借记“银行存款”2200万元;贷记“借入款-基建借款”2200万元;⑵实现支出时,借记“建筑安装工程投资”、“设备投资”、“待摊投资”1200万元,贷记“银行存款”1200万元。

  ⑶实现支出转入本年自筹拨款时,借记“借入款-基建借款”1200万元,贷记“基建拨款-本年自筹拨款”。

  年末基建报表并入学校财务报表时,基建科目中的“建筑安装工程投资”、“设备投资”、“待摊投资”、“预付工程款”本期增加数,就能从大账中“在建工程”、“借出款-基建借款”科目中反映出来。

  2.规范本年度财政直接支付预算指标数

  ⑴财政直接支付核算。

  财政直接支付是指财政国库将建设资金不通过建设单位银行账户,直接支付到施工、物资供应等单位,其特点是基建拨款收入与工程支出同时发生。

  基建会计根据财政直接支付汇总申请书和有关发票,借记“建筑安装工程投资-建筑工程”、“待摊投资”、“设备投资”、“预付工程款”,贷记“基建拨款-财政直接支付(预算内本年拨款)。

  例如,某大学财政资金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预付的工程款不能直接转至基建账,必需直接支付给施工单位。

  2014年在建图书实验楼工程项目,该项目是发改委部门2014年集中安排的建设项目。

  2014年7月,发生会计业务,根据施工合同应付给施工Y单位预付款1000万元。

  基建会计根据y施工企业合同、工程价款结算单、税务发票等资料,到财政支付中心支付工程预付款1000万元,学校通过财政直接支付了Y施工企业工程款1000万元。

  基建会计根据合同、发票审批单、财政直接支付申请书,借记“预付工程款-y施工企业”1000万元,贷记“基建拨款-本年预算拨款”1000万元。

  ⑵财政授权支付核算。

  财政授权支付是对未纳入直接支付的购买支出、零星支出,有建设单位在财政授权支付额度到账通知书所确定的支用额度内,开具《财政授权支付凭证》送交代理银行,通过建设单位零余额账户支付。

  借记“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贷记“基建拨款-财政授权支付”。

  例如:2014年11月28日,某高校图书实验楼工程项目收到代理银行转来的12月份《财政授权支付额度到账通知书》,额度为10万元,基建会计借记“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预算内资金用款额度”10万元,贷记“基建拨款-财政授权支付(预算内拨款)”10万元。

  3.规范基建借款科目核算

  高校的基建借款是指基建部门为完成投资项目的建设任务,按建设资金的筹措计划,向商业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借入的投资借款。

  该科目是资金来源类科目,收到的借款或按规定应付建设期的借款利息核算方法如下:⑴收到借款时,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基建借款”科目。

  ⑵支付建设期借款利息,借记“待摊投资-借款利息”科目,贷记“基建借款”;项目投产后利息,借记“基建投资借款”,贷记“基建借款”科目。

  ⑶归还借款本息时,借记“基建借款”科目,贷记“银行存款”。

  ⑷对于豁免基建借款,实际是一种捐赠业务,需区分公益性和经营性建设项目性质进行会计处理:政府行为的,借记“基建借款”科目,贷记“基建拨款”科目;经营性建设项目,借记“基建借款”科目,贷记“项目资本公积”科目。

  4.规范待摊投资科目的核算

  待摊投资的核算主要是归集不能直接计入单项工程价值的各项投资,在分配到交付使用的各项资产价值中时,要注意待摊投资明细科目的核算。

  基建会计一定要根据高校会计核算与管理的要求设立,也可以参照《待摊投资明细表》的项目设置,高校一般应设置“建设单位管理费”、“勘察设计费”、“工程质量检测费”、“招标监理费”、“其他待摊投资”等科目。

  除了“建设单位管理费”科目有特殊管理要求外,其他待摊投资明细科目则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核算。

  为了进一步加强对建设单位管理费用的管理,财政部颁发的《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专门作了规定。

  高校基建制度参照管理办法的要求,基建会计做账时应注意:(1)业务招待费支出不得超过建设单位管理费总额的10%,高校基建要比照建设单位管理总额控制数费率表控制学校业务招待费的支出。

  (2)施工现场津贴标准比照当地财政部门制定的差旅费标准执行,也可以根据高校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的标准执行。

  (3)建设单位的管理费要按规定的标准和摊销方式核算,财务审核要严把工程质量关,强化监督和管理基建工程造价核算,避免造成项目资金的浪费。

  (4)学校基建各种管理费用的支出,基建会计借记“待摊费用-建设单位管理费”,贷记“银行存款”、“现金”“应付工资”等科目。

  (5)在工程竣工交付使用时,高校基建会计要按照交付资产和在建工程的比例进行分摊,借记“交付资产”等科目,贷记“待摊投资-建设单位管理费”。

  主要参考文献

  1.黄平.高校基建会计核算若干问题探讨.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9(4)

  2.李祥艳.新会计制度下高校基建核算思考.财务月刊.2014(13)

  3.陶书良.浅析高校事业会计与基建会计核算.经济师.2011(11)

  4.齐艾玲,郭维菊.高校基建会计与事业会计并账核算探讨.财会通讯.2010(49)

  第2篇:新会计制度下对高校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分析

  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迅猛发展,高校规模日益庞大,组织层次越来越多,各个部门业务的开展对物质条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这些更多的是体现在固定资产的数量大幅上升,固定资产的价值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规模。

  《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对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和财务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

  如何管理好高校的固定资产,切实做到防止资产流失,对资产物尽其用,达到预期的使用效果,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是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新会计制度;高校固定资产;财务管理

  1新会计制度对固定资产的相关调整

  以某高校为例,从2005年年初至2014年年底,固定资产(含土地、建筑物)增长了171%,而处置的资产仅仅占到16.4%,资产净增幅达到了154.6%,由于不计提折旧,学校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只增不减,这样不利于高校教育成本的计量。

  对此,教育部于2014年发布《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教财【2012】6号),以及在同年开始执行的新《高等学校会计制度》等,都对高校固定资产做出了不少调整。

  首先,固定资产的定义发生了变化,从原先的500元单价提高到1000元,由于固定资产单位价值的上升,从而缩小了固定资产的范围。

  其次,固定资产的类别重新划分为6大类房屋及构筑物;专用设备;通用设备;文物和陈列品;图书、档案;家具、用具、装具及动植物,分类更为细致。

  变化中对资产及财务管理影响最大的一点,就是高校需要合理确定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对资产计提折旧,其中,文物、陈列品、图书、档案、动植物和以名义金额计量的固定资产不列入折旧计提范围。

  这些变化,对高校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的衔接,全校范围的资产清理提出了新的难题。

  2高校资产管理和财务管理的关系与现状

  高校的财务管理是多方面的,包括预算、收入、支出、决算、资产和档案管理,所以资产管理是财务管理的一部分。

  但在实际工作中,资产与财务是分别由不同部门管理的。

  资产部门对资产的管理侧重于对资产实物的管理,包括资产的入库验收、日常保管与维修、定期资产清查和报废处置等相关工作,而财务部门对资产的管理主要是资产的预算和价值方面。

  目前,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现状主要存在两方面的问题。

  2.1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模式分析

  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模式,主要还是以“统一领导、归口管理、分级负责、责任到人”的账物分管为原则的分类归口管理模式。

  这种传统的模式存在一定的问题。

  2.1.1预算与实际脱轨

  由于账物分管,高校教师在购置资产时,往往只考虑了自己项目经费的预算,而没有考虑到学校层面的整体规划,使得师生易于盲目追求高价格、高档次、高标准的资产,同时,不同项目组之间也易于重复购置相同资产,导致资源浪费。

  2.1.2账实不符

  首先,涉及到资产的归口管理部门就包括资产、后勤、图书馆、博物馆等,账务处理又关系到财务,这些部门间缺乏沟通与衔接,使得职能管理与专业管理脱节,导致固定资产管理出现了无序状态。

  特别是捐赠的资产,由于并没有使用经费购置,这类资产在财务的账面上并没有反应出来,所以,在归口部门也无法估值计入数据库,导致财务、资产账面均未能如实地反应这一笔资产。

  其次,由于资产管理部门与财务部门对资产的分类并不一致,资产分为16大类,而财务则分为6大类,相关类别之间的对应关系并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义,有时两者的数据会有差异,只能主动发现问题,手动调整双方账面的数据,这对两个部门的对账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再次,由于财务部门仅仅只对办理完入库手续的资产进行账务处理,而在入库环节是由资产归口部门负责,部门之间互不沟通与参与,部分大型仪器的重要零件更换按照材料入库,而不是资产,导致固定资产的总体价值被低估。

  2.2新会计制度的影响

  2.2.1资产清查困难

  由于新会计制度提高了资产的价值标准,并要求资产需要计提折旧,资产清查成为高校目前的重要难题。

  首先,后勤的资产由后勤财务在负责,他们普遍采用的是金蝶软件(企业会计软件),对每一项报销的资产都有计提折旧,但同时后勤资产又属于学校资产,所以同时在学校资产数据库也有备份,但是学校数据库中的资产是没有计提折旧的。

  那么在资产清查中,就要先将这一类资产从学校总资产中分离出来,分别计算折旧。

  但资产系统与财务系统并没有对接,相关数据无法取得,这一部分的资产很难清理。

  所以资产与财务系统的对接就显得尤为重要。

  其次,由于重新规定了资产范围,资产部门和财务部门需要一起将不属于新标准范围的资产找出并列入低值易耗品范围进行管理。

  资产部门与财务部门需要紧密配合,协同工作,保证财务账面中固定基金的数字与资产部门学校数据库的资产数据完全一致,这样对后期资产折旧的计提才能保证账实相符。

  2.2.2对新形态资产的管理

  在新会计制度下,由于对资产计提折旧,有些资产在计提完折旧之后,依然还可以继续使用,这类资产在账面上已无法反应出应有的价值,如何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管理好这一类的资产,成为了高校资产管理中的新问题。

  2.2.3入账时间不一致

  高校现有的资产报销手续,一般都是先到资产部门办理登记入库之后,再去财务部门办理报销手续,二者分开办理导致入账时间存在差异,有的可能达到数月或者一年以上。

  同时,在财务办理报销手续之后,为确保资产的财务信息准确,财务人员一般是在资金结算部门完成结算之后再确认资产,所以在资产数据库中的确认时间也不能做到完全及时。

  新会计制度需要高校“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当月不提折旧,从下月起计提折旧……”,所以资产库中数据和财务账面数据如果入账时间不一致,将导致计提的折旧并不能准确的反应高校成本信息。

  3高校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相结合

  随着高校信息化建设的不断发展,资产管理和财务管理工作的信息化与规范化建设也必不可少。

  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这使得二者必须建立更深层次的合作联系,从而让高校资产管理无论是在资产层面还是财务层面都更加规范化、科学化。

  3.1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相配合

  资产部门与财务部门在日常的工作中需要紧密配合。

  在资产清查方面,相关部门应通力合作,通过清查,及时发现问题,掌握资产盘盈、盘亏情况,并按照相关程序分别进行处理:有物无账的,要重新补录;有账无物的,要确保责任到人,根据不同的情况补充相应的手续。

  后勤资产方面,资产部门最好在数据库中单独建立一个部分,与后勤财务系统对接,将后勤财务相关的资产数据和折旧数据直接反应到学校的资产数据库中,做到实时对接,这样也方便资产清查。

  对于新形态资产(已提完折旧的资产)的管理方面,财务部门在月末对资产计提折旧之后,应该将相应信息反馈到资产数据库中,及时反映出已提完折旧的资产,资产部门再与相关的资产使用部门相配合,做好登记备查工作。

  3.2优化资产管理流程,资产财务部门相互关联

  财务部门应该参与到资产流程的管理中,而不能仅仅只是资产流程的一个环节。

  在资产入库的时候,不仅需要考虑该件物品能否单独使用,同时还要考虑到财务对资产的定义。

  对于大金额的资产配件维修或者更换,应该将数据录入到资产原值中去。

  同时,资产部门也应该参与到资产的报销环节中。

  为了避免资产在入库和报销环节间隔时间过久,导致资产、财务数据库数据不一致,在财务报销环节应该设置资产入库人员,做到及时入库,及时报账。

  3.3建立资产与财务数据库的对接

  资产系统与财务系统的对接能从根本上解决很多问题。

  首先,在进行资产购置预算申请的时候,能从全校层面进行预算控制,在全校范围内查询相关用途资产,对于同类别或相同资产的购置需要更为严格的审批手续。

  其次,将资产数据库中的16大类与财务部门的6大类一一对应,方便资产部门与财务部门的对账工作,做到账实相符。

  最后,资产数据与财务数据的共享,能够解决入账时间不一致的问题,财务部门在进行账务处理之后,数据能够直接地反馈到资产数据库,对于之后资产的折旧计提有很大帮助。

  参考文献:

  [1]李霞.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相结合[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29(10):217-219.

  [2]王雪飞.高校固定资产财务核算管理的探索———基于《高等学校会计制度》视角[J].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27(6):28-30.

【高校会计制度实践思路论文】相关文章:

高校会计制度实践思路论文10-01

高校会计制度实践思路论文模板10-01

高校会计制度实践思路10-01

高校会计制度实践思路10-01

高校预算会计制度改革与实践浅析论文10-10

关于高校的新会计制度论文10-01

高校与企业会计制度论文精选10-07

高校通识实践教育论文10-01

地方本科高校实践教学论文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