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实践思考论文
[摘要]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作为原有制度的一种深化、优化和拓展,对有关条款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梳理,在实施过程中,极大促进了事业单位科学化和精细化的管理,对于事业单位的会计信息的质量以及财务管理水平都有较大的促进作用。虽然新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与当前的财政体制的发展方向相符合,与事业单位的财务方面的发展相向而行。但是,在实际实施后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相关意见及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事业单位;会计制度;问题
随着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财政部于2012年12月19日正式颁布印发了修订后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新出台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以下简称“新制度”)有很多新的亮点,与企业会计制度趋同度也越来越高。但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目前仍处于早期的实践阶段,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还是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需要我们进行深入探讨并解决。
1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主要创新与变化
《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出台,目的是为了达到财政部对于国有事业单位的财务行为进行规范化管理的目的,这个过程主要着力于事业单位财务工作中的会计核算和会计管理行为。结合《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以下简称“新准则”)出台的新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具有多方面的新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固定资产的管理和核算被加强,新准则和新制度改变了固定资产的计价方法,对固定资产“虚提”了折旧,并且选择了用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来替代其净值,完善了固定资产的计价。
(2)新制度改进了财务报表结构体系,实行优化原则,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和预算管理水平得到了提升。
(3)注意了相关法规政策的一贯性,会计核算的范围被扩大。新准则和新制度增加了关于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国有资产管理、政府收支分类这些方面的会计核算内容,使事业单位会计工作更为全面和规范。
(4)加强了对财政投入资金的会计核算,新制度重新界定了财政补助收入的核算口径,对于财政补助收入、支出情况以及财政补助结转和结余的形成过程设计了清晰的账务处理流程,为财政资金的监管发挥着其应有的作用。
(5)加强了对基建账的管理,新制度对原基建账管理做出了改进,除它要独立核算,单独建账外,定期还要将基建账数据并入单位会计“大账”核算,这一规定有助于事业单位全面加强资产负债管理、提高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完整性,对降低和防范财务风险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6)强化了资产的计价和入账管理,进一步明确了资产的计量原则,通过账实核对加强了国有资产的管理,保障了国有资产安全完整不流失。
(7)新制度严格区分财政补助和非财政补助结转结余,并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对事业单位的支出分配进行了合理的控制。
(8)新制度对原来的会计科目体系进行了全面梳理和改进,全面完善了各科目的核算内容,为事业单位会计实务操作提供了更为系统和科学的理论依据。
2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实施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2.1会计基本假设的问题
新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并没有对会计基本假设的问题进行专门的阐述。事业单位一直都被视为一个独立的会计主体进行会计核算,而新制度对此并没有进行明确的制度性规定,导致了会计持续经营假设也没有得到充分的说明,虽然我国的事业单位大多是为实现社会目标而服务的,并不是为了盈利而存在的,但是持续经营假设也是必要的,新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忽视了这一点。此外,由于会计假设定义的缺失使得部分事业单位会计主体对制度的理解出现了偏差,对会计分期假设理解不到位,使得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积极性不高。
2.2新制度下事业单位会计科目核算的难题
在新制度下,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中,引入了固定资产的折旧和无形资产的摊销科目,对于会计核算工作而言,是一种重大进步。但是,在进行固定资产和无形摊销的实际核算时,新制度中只是规定事业单位一般应当采用年限平均法或工作量法计提折旧和摊销,并没有对年限总额法和加速折旧等折旧方法的运用进行具体的说明,也没有对这方面的详细规定。新事业单位的会计制度中,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以其成本为应折旧金额,并且不考虑预计净残值,此处明显与事实不符。如此模糊的解析,对于从没有对资产进行折旧的事业单位多少会造成会计处理上的困难。
2.3会计核算基础问题
会计核算基础主要可以划分为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新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依然采取以收付实现制为主要核算基础的会计核算方式,针对部分经济业务采取权责发生制。但是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并没有具体说明其在哪些具体情况下可以采取权责发生制,这就给事业单位变更会计基础和会计估计制造了制度接口。不论是生产经营企业还是事业单位,随意变更会计基础和会计政策都会降低会计信息的质量,使得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受到影响,导致会计核算单位的财务信息难以反映其真实的财务状况。
2.4会计信息质量要求问题
会计核算之中会计信息的质量是灵魂。决策者唯有使用真实可靠和相关的会计信息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事业单位的经营性质和存在宗旨不同于商业企业和制造企业,但是高质量、高水平的会计信息依然是必然要求。新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对会计信息的质量并没有严格和具体的要求。会计核算一方面要求对会计业务进行核算,另一方面则要提供对决策者有用的信息。如果对事业单位会计信息缺乏质量要求,那么会计信息失真的可能性就会增大,会计信息难以对决策有用,这最终会导致会计核算成为一种机械式行为。
3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实施过程中的优化策略
3.1减少会计信息操作空间
为了有效提升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只有从会计准则方面入手,制定科学有效的会计准则,规范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和信息披露行为。对整个会计处理过程进行规范,建立健全稽核制度、会计人员轮岗制度,为会计信息报告的真实性打下良好的基础,从源头预防和控制会计信息的失真。只有制定了科学的会计信息准则,对会计信息操作的空间进行严格的规范和控制,才能提升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3.2提升财务内控工作水平
在财务内控制度的制定工作上,一定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并结合事业单位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出有法可依,能合理执行的内部控制制度。在财务内控制度制定之前,广泛听取广大员工尤其是事业单位相关领导和财务人员的意见,形成一个科学的方案,在企业职工代表的监督之下,按照方案流程进行制定。在制定的内容上,一定要明确重点细节。
3.3树立会计核算的新理念
我国事业单位采取国家财政拨款或者有限的国家财政预算拨款的形式获得资金,也就是说事业单位的资金来源非常单一,这给我国事业单位的持久健康发展带来了隐患和弊端。事业单位采取多渠道筹资模式是其当前发展的迫切需要,是事业单位实现持久发展的前提。我国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应该将预算内资金和预算外资金分开核算,使得预算资金能够在事业单位之中得到合理的应用,将财政资金的效能发挥到最大。事业单位要认真分析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重大变化,提出若干问题,树立新的会计核算理念,在工作中不断创新、修改、反馈,使得事业单位能够更好地融入新的制度之中。
3.4加强会计人员队伍建设
事业单位应当及时加强对会计工作人员的继续教育与专业培训,增强财会工作人员对新会计制度的了解与熟悉,提高事业单位会计人员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促进财会管理队伍建设事业单位应定期制订教育培训计划,有针对性地对财务会计人员就新会计制度变化的内容进行相应的专业培训,不断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技能和业务素质。此外,事业单位为了提高会计人员队伍的建设,还可以有目的性地引进一些高素质的人才来提高财务管理力量,更好地适应新会计制度环境下对事业单位会计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提高事业单位的会计工作质量。
3.5提高新会计制度的执行力
对于事业单位施行新会计制度中遇到的科目核算方面的问题,主要是由于制度上的缺陷造成的,因此,相关工作人员应结合实际执行中遇到的问题向有关部门反映,然后力争和有关部门一道进行修改完善,使新会计制度的执行力得到有效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杨成云.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累计折旧计提思考[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3(9):11-12.
[2]林鹭影.探讨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执行中的问题[J].会计师,2013(16):21.
【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实践思考论文】相关文章:
会计制度论文02-02
事业单位会计制度05-26
会计制度论文15篇02-06
会计制度论文精选15篇02-28
会计制度论文(15篇)02-27
有关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的思考论文10-12
化学教学思考实践工作心得05-04
小学教育教学管理问题的思考论文11-19
对小学劳动课的探索与思考教育论文10-13
对美术学与现代艺术设计的思考论文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