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论文
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工作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论文了吧,论文是一种综合性的文体,通过论文可直接看出一个人的综合能力和专业基础。写起论文来就毫无头绪?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护理论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护理论文1
据世界心脏联盟的统计,全球每病死3个人中就有1人死于心血管疾病,全球每年因心脏病和中风病死的人数高达1750万。有专家指出,心脑血管疾病是目前我国发病率、致残率和病死率最高的疾病,每12s就有1人因中风或心肌梗死而倒下。我国每年约有300万人死于心脑血管疾病,占全部病死人数的40%左右。近5年来,心脑血管疾病病死率仍呈明显上升趋势。心血管疾病己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大部分心血管疾病都属于慢性疾病或反复发病,患者在医院经过治疗,度过急性发作期出院后,仍需要持续治疗,并需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才能有效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作,降低病死率。为此,本研究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101名即将出院的心血管疾病患者进行调查,旨在了解其对回归社会后连续性护理相关知识的认知状况,从而为临床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和护理人员专业化培训提供理论依据,现将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20xx年1一8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我院3个心血管病区中即将出院的心血管疾病患者101例,其中男58例、女43例,年龄21~86血管疾病入院治疗,或在院期间确诊为心血管疾病;(2)经过临床治疗,符合出院指征;(3)自愿参加本调查;(4)无精神疾病或智力障碍。101例患者的文化程度:本科10例,大专18例,高中及中专21例,初中30例,小学17例,文盲5例;职业:工人18例,农民7例,干部30例,军人12例,教师4例,公司职员11例,其他职业19例;疾病类型:冠心病53例,高血压31例,心肌梗死18例,心律失常11例,心绞痛11例,风湿性心脏病9例,其他疾病20例;其中患有一种心血管疾病者62例,患有两种及两种以上心血管疾病者9例;手术及治疗史: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27例,心脏换瓣手术5例,介入治疗5例。
1.2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两部分:(1)调查对象的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婚姻状况、是否伴有其他慢性疾病、手术史及吸烟饮酒史等20项;(2)心血管疾病患者连续性护理知识和技能调查表,包括疾病相关知识(含9个条目)、治疗相关知识(含13个条目)、康复相关知识(含27个条目)以及社会生活知识(含13个条目)等4个一级维度共62个条目。采用Likert5级评分法评分:非常熟悉计5分,比较熟悉计4分,熟悉计3分,比较陌生计2分,完全不知道计1分;得分越高表示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越好。问卷经2位护理教育专家和3位临床护理管理专家审阅后修订而成,内容效度为0.84,Cronbacha系数为0.96。各病区指定专人发放和回收问卷。调查前,由研究者对发放问卷的人员进行集中培训,使其了解问卷的设计原则、调查目的及填写要求。在患者即将出院时,调查人员向患者说明调查的目的和意义,征得同意后请患者以无记名方式自行填写问卷。因视力等原因不能自行填写的患者,由工作人员逐条阅读并向其解释后,根据患者的选择代为填写。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01份,回收有效问卷101份,有效回收率为100.00%
1.3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x形式表示。
2结果
2.1患者对连续性护理知识和技能的总体认知情况。101例患者62个条目得分集中在3分左右,提示患者对连续护理知识和技能的认知总体处于基本熟悉和了解的水平。其中得分最低的条目为“知道安装起搏器后的注意事项”,得分为(2.48±1.70)分;最高为‘我感觉自己的生活很有意义”,得分为(3.57±1.12)分,两者均属于“康复相关知识”维度。
2.2患者连续性护理知识和技能各维度的得分。疾病相关知识的9个条目,患者掌握较好的心血管疾病相关知识是发病时的处理方法、复诊前的准备工作和复诊时间等,但对复诊指征、检测恢复状况、心功能评估等较为专业的知识掌握不理想。
2.2.2患者对治疗相关知识的认知情况。治疗相关知识的13个条目中,患者对服药方面的知识掌握较好,对伤口护理方面的知识掌握较差。2.2.3患者对康复相关知识的认知情况。康复相关知识的27个条目中,患者对心理、饮食及睡眠等方面的掌握较好,对康复锻炼、起搏器使用的注意事项等方面的知识掌握不理想。
2.2.4患者对社会生活知识的认知情况。社会生活知识的13个条目中,患者对临终关怀和社会交往方面的知识掌握较好,但对保险与法律方面知识的掌握较为欠缺。
3讨论
3.1心血管疾病患者对连续性护理的认知状况不容乐观本研究结果显示,经过住院治疗后即将出院的心血管疾病患者对于自己回归社会后需要掌握的连续性护理的认知水平总体处于基本熟悉的程度,得分为2.48~3.57分,平均(2.70±0.81)分,其中有12个条目得分低于3.00分,提示心血管疾病患者普遍缺乏连续性护理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尚未完全具备回归社会后实施有效自我护理的能力,不利于其疾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的提高。究其原因,可能是我国连续性护理工作起步较晚,尚未在社区和基层医疗机构普及,大型医院与社区医疗机构没有形成畅通的患者交接和信息传输渠道,患者没有形成出院后需要继续完成后续的治疗和自我护理的意识,没有主动获取疾病治疗和康复相关知识的习惯。此外,我国患者住院期间的健康教育覆盖面较窄,目前的`健康教育主要针对疾病本身的防治和护理,从护理管理者到临床护士都对慢性病健康教育缺乏全面的认识。因此,亟待建立较为完善的贯穿疾病“预防-治疗-康复”始终的系统的健康教育模式。
3.2心血管疾病患者连续护理认知的各维度分析
3.2.1心血管疾病患者对疾病基础知识掌握较为理想由表1可知,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疾病相关知识9个条目的得分均高于3.00分,达到了熟悉的程度,但是离非常熟悉的程度仍有差距。可能是因为大部分心血管疾病均属于慢性病,且一些患者同时罹患多种疾病,长期的治疗使得患者对自己所患疾病有了一定了解,尤其是发病时的处理方法、复诊准备和时间等重要知识掌握较好,提示患者的认知水平与其获取知识的意愿有关。
3.2.2心血管患者掌握的用药知识优于伤口护理
前3位均属于用药方面的知识,而后3位均是伤口护理知识。可能是因为服药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治疗方式,该类疾病患者往往需要长期联合用药,才能使得相关检测指标达到要求;与介入治疗、手术等有创治疗方式相比,药物治疗更受患者及家属的欢迎,能够被接受,并作为长期的治疗手段被坚持,并不断摸索总结适合自己的用药方案。同时,用药指导作为医院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在长期的实践与摸索中己经形成了较为规范、科学的教育模式,而造口、伤口等专业化护理起步较晚,尚未形成成熟的教育方式,且手术等一些会给患者体表形成伤口的治疗方法在绝大多数患者而言只接受一次,既没有经验,又没有长期接受该方法治疗的心理准备,因此,获取该类知识的意愿不强,进而导致其认知水平较低。
3.2.3心血管患者对康复知识的掌握水平参差不齐表3显示,62个条目中,得分最高和最低的条目都属于康复知识维度。心血管疾病患者对康复充满了信心,且对饮食、睡眠等生活常识了解较多,但是没有针对性掌握所患疾病的康复知识,不能恰当把握各种活动的节点,难以循序渐进地开展康复锻炼,尤其是对安装起搏器、冠状动脉支架术后必须远离磁场,不能进行核磁检查等特殊要求及其注意事项了解较少。可能是因为上述内容大都是患者出院后面临的问题,住院治疗期间未涉及到。因此,护士没有针对上述内容给予系统、全面的健康教育,而是将宣教的重点放在疾病本身和患者住院阶段的治疗和护理上。这一现象说明连续性护理的理念尚未在护理人员中普及,目前临床护理人员为患者提供的仅是阶段性的健康教育,护理的连续性往往因患者的出院而中断,强调以患者自我管理为前提的疾病管理,即全民医疗干预和沟通活动开展仍不理想。
3.2.4心血管患者的社会生活知识有待提高由表4可知,心血管疾病患者对临终时医疗机构的选择权等临终关怀知识较为了解但对保险知识、种类、如何维权等保险与法律知识的了解较欠缺。究其原因,可能是随着我国人民综合素质的提高,以及步入老龄化社会的现况和媒体的频繁报道,使得大众对临终关怀不再排斥,而是采取一种直面的态度并逐渐认同;而保险种类繁多、保障医疗消费者的法律法规知识普及面窄等因素,导致心血管疾病患者在选择保险种类和利用法律保障自己合法权益方面显得茫然,这仍是医院健康教育与社区连续护理有效衔接的薄弱点。
3.3管理对策健康教育是应该坚持不懈对心血管疾病患者实施的基本措施,是纠正不良生活方式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导致心血管疾病发病的主要原因161,只要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就可以从根本上减少心血管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1:7。因此,加强和规范健康教育是提高心血管疾病患者对连续护理认知水平的有效途径。选择高素质的护理人员开展健康教育,通过有效的健康教育,指导患者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有效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和病死率。也可直接深入社区,或与社区合作,开展康复知识讲座和法律、保险常识普及工作,在随访的同时也实现了对患者的连续性的评估。注重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有效结合,重点突出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将护士口头教育的枯燥形式转变为多样化的健康教育方式,可采用患者现身说法等经验共享的方式19,为患者传递综合性的教育内容。在健康教育过程中注重效果评价,将健康教育的最佳效果定位在能否满足患者的健康需求,才能保证健康教育的实用性和有效性,使患者真正受益。
综上所述,目前心血管疾病患者对连续性护理的认知水平亟待提高,强化患者住院期间的健康教育至关重要。鉴于目前社区护理发展不平衡,社区的护理资源十分有限,社区康复护理指导不能实现有效地延续提倡医院应该规范对患者在院期间的连续性护理知识的教育,通过规范的健康教育使其实现自我护理,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有效引导患者树立连续护理观念,是满足患者连续护理需求、改善护理效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有效途径。
护理论文2
医院感染是衡量医院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作为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重要因素,正日益被医院管理者所重视。呼吸内科作为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场所,聚集着多种微生物,临床研究统计显示,呼吸系统疾病中,发生医院感染率>25.0%以上,并且每年呈6.9%趋势上升,目前呼吸内科已经成为医院感染首位,因而预防控制呼吸内科医院感染已经被各医院视为重中之重。在基层中医院,中医护理既是医院管理的要求,也是一项特色内容。本研究对本医院呼吸内科近三年来接收诊治的患者580例(包括发生医院感染者54例)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为呼吸内科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及原因作出一定的分析,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般资料本研究对象均来自2010年7月至2013年7月我院呼吸内科接收诊治呼吸系统疾病患者580例,包括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68例、急性支气管炎患者82例、慢性阻塞性肺病64例、支气管哮喘患者58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36例、肺炎患者168例、肺脓肿104例。其中男性298例、女性282例;年龄在32~84岁,平均年龄(62.4±5.2)岁;580例患者中共有54例发生医院感染,感染患者均符合WHO诊断相关标准,确诊为院内感染。
1.2研究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所有患者感染部位、感染病原菌种类进行统计分析,并对患者年龄、性别、住院时间、是否有侵入操作、是否切开气管操作、是否有其他合并症、患者近期是否使用抗生素以及中医护理干预等可能与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及预后进行研究统计。为探讨患者发生医院感染危险因素提供相关依据。
感染菌群种类检验方法:取患者痰液标本、培养,对于切开气管感染患者可收集其气道分泌物进行检查。痰液或者气道分泌物标本接种于血平板,采用K-B(纸片扩散法)药敏试验,按照美国临床检验试验法(NCCLS)所推荐标准进行结果判断。真菌感染患者需通过真菌感染诊断标准,真菌培养连续2次或者以上阳性鉴定为同一真菌方可确诊为该类真菌感染。
1.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数据统计分析软件,对计数资料采用X2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呼吸内科患者医院感染率测定研究结果显示,所调查研究的580例患者中,有54例发生医院感染,感染发生率达到9.31%。
2.2呼吸内科患者感染部位构成比研究研究数据显示,患者感染以下呼吸道感染为主要部位,其次依次为上呼吸道、手术部位感染、泌尿系统、胃肠道、及其他部位。
2.3患者感染相关因素测定本研究对患者发生感染与否与患者年龄、性别、是否切开气管、是否有侵入性操作、是否合并其他基础疾病、住院时间、抗生素使用种类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患者发生医院感染与性别无显着相关性;年龄>65岁患者感染概率显着高于年龄矣65岁的患者;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等并发症疾病患者发生医院感染概率显着高于无基础疾病的患者;住院时间越长越容易发生院内感染,住院时长驦2周患者发生感染概率显着高于矣2周的患者;侵入性操作,如安置导尿管、行气管切开手术也是增加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抗生素使用种类>3种者感染发生率显着高于骥3种的患者。
2.4呼吸内科患者感染病原菌分布特点统计结果显示,所有送检的54例患者标本中,共检查62株病原菌,其中包括革兰氏阳性菌13株、革兰氏阴性菌36株、真菌11株。
2.5中医护理干预后的变化所有患者在入院初期均配合中医护理干预。未出现死亡病例,在医院感染出现1周内得到控制或治愈。较以往单纯使用抗生素控制医院感染来得快速、有效。
3讨论
3.1呼吸内科感染患者原因分析感染病原菌种类:由本研究结果显示,革兰氏阴性菌在所有感染病原菌种类中占50%以上,尤其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其中铜绿假单胞菌占据首位,这与有关研究结果相符合。
分析其原因可能为对青霉素等革兰氏阴性菌抗生素耐药率逐渐升高,已接近100%。其次为革兰氏阳性菌感染,以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杆菌感染为主。真菌感染也占不可忽略的比例,相关研究结果显示,真菌感染率正在逐步上升,主要与患者滥用抗生素或者不合理搭配使用抗生素有关。
感染相关因素分析:本统计结果显示,呼吸内科患者感染患者与年龄无关(P>0.05),但是,>65岁患者感染率为矣65岁患者的两倍多,主要原因为年龄越大的患者,其身体素质及生理抵抗能力在逐渐下降,导致患者抵抗病原菌能力下降,因而年龄大为该疾病发生医院感染原因之一。再者,住院时间越长患者其感染率显着高于住院时间相对较短的患者,主要原因是住院时间越长,患者接触医院病原菌的机会在增加,因而住院时间过长也是呼吸内科患者医院感染的重要原因之一。患者合并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会影响患者生理免疫力,导致感染率上升。气管切开患者以及有侵入性操作患者增大了其呼吸道与外界病原菌接触的机会,感染率也显着升高。患者滥用抗生素会显着升高医院感染率,主要是由于滥用抗生素会导致病原菌对抗生素耐药性上升,感染几率增大。
感染原因总结:综合本研究统计感染相关因素及感染部位特点,可将医院感染原因归结为以下几点:①患者易感因素如患者年龄过大,免疫力低下,反复长期住院、病程长、不合理使用抗生素。②呼吸系统疾病本身特点,呼吸系统疾病多为细菌或者病毒感染所致,呼吸内科病室环境细菌、病毒的病原菌本身就较其他科室复杂,尤其在春冬季节更为明显。③医院管理体系,医院管理、监控体系如不够完善就会导致病原菌趁虚而入,导致患者发生感染。④医护人员因素,医护人员是否消毒完全,未进行彻底完全的消毒增加病原菌带入率,增大患者发生率。⑤呼吸内科患者多以年高体弱者居多,在中医辨证中,多属正气不足,卫表不固,容易受邪气侵犯,为医院感染发生提供内在条件。
3.2中医护理干预措施
3.2.1整体护理整体护理是在中医整体辨证观指导下的护理方法,中医整体护理思想贯穿于护理过程的始终。以中医理论为指导,从整体护理的角度进行护理,就可在疾病的初期收到良好的效果。同时,要注意避免情志过激,以免出现忧悲伤肺之弊。
3.2.2辨证施护所谓“辨证施护”,就是运用中医四诊收集的资料,加以分析、综合、概括、判断,对疾病进行证候定性;然后根据证候定性的结果确立相应的护理原则和方法。辨证施护包括同病异护、异病同护两个方面。对同种病症不同症候采取不同的护理方法,不同的病种但症候证型相同采用相同的护理方法。
3.2.3饮食护理与病人及其家属做好充分沟通指导,并给病人足够的营养支持,增强病人的抵抗能力。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条件,又是防治疾病的.重要手段。中医饮食护理强调应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进行施护。根据体质辨证情况选用相宜属性食物,如:虚寒体质和有寒性病症的人(畏寒、腹痛、腹泻,易感冒),应多选用温补类食物。而对于热性病人(发热、急性化脓性疾病),则宜选用清淡之品。若进食不分寒温,则会加重病情。尽量病人家属探访,以免带来更多病原菌。
3.2.4生活起居护理《内经》云:“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人是大自然的产物,人类要想获得健康,必须“顺四时调阴阳,避时邪养形神。”生活起居必须适应自然界的变化,才能减少疾病的发生。比如中医强调起居有常,应做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对年老体弱的人来说,冬天宜早睡晚起,夏天宜晚睡早起。
3.2.5医院管理体系医院管理体系对呼吸内科患者医院感染给予足够重视,根据不同病情患者免疫力、抵抗力情况进行分类保护隔离,避免患者发生交叉感染。充分利用好医院建设条件,对患者病床给予合理安排布局。加强病人管理,使病人及其家属充分了解到医院感染危害性,做好预防感染知识讲座和宣传,从患者本身做起。
3.2.6对医护人员做好定期考核工作给医护人员进行分层次分批次考核,加强医护人员的思想教育,提高护士对预防医院感染重要性的认识。严格执行《感染管理办法》、《消毒技术规范》,以及相关卫生制度,截断传染源。
3.2.7加强医院物品、环境管理对公共区域保持清洁,对医疗设备做好充分消毒工作、防止交叉感染,减少侵入性操作。中医护理技术操作:针刺、艾灸、推拿、火罐、热敷、熏洗、挑割、捏脊、药枕、浴面、浴足、日光浴、温泉浴等,均属于中医护理方法。这些疗法操作简便、取材容易、适应范围广、见效快、费用低廉、无毒副作用,深受群众欢迎。
综上所述,呼吸内科为医院感染高发科室,院内感染给患者治疗带来不良影响,因而,对医院感染做好切实可行的预防控制工作越发重要。医护人员以及患者家属和患者本身都需对医院感染提高重视程度,做好各项预防感染工作,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受患者生活习惯、基础疾病以及入院前身体情况的影响,中医护理干预在早期预防医院感染发生的方面未体现明显优势,但在医院感染控制和患者恢复以及降低病死率方面却有明显的效果。中医护理切合预防、保健、治疗、康复等方面的需要,因此获得了人们的喜爱。在人类追求返璞归真、尽享天年的今天,中医护理必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护理论文3
当这篇论文最后定稿的时候,也就是三年的学习生活即将结束的时刻。三年的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眼间,校园里三度花落花开。走过了最初的欣喜与风光,逐渐领悟了责任与前进的方向。三年来,我收获的不仅仅是知识的增长,师长的谆谆教诲,同学的友爱之情,都将伴随着旖旎的校园风光在未来的无数个梦中回放。
关于“新历史小说的叙事策略”这个选题,一方面源于我对于中国历史文化的喜爱,而历史曾经是中国小说的重要源头之一,自古就有所谓文史不分家之说。另一方面,悠久的历史与世事的沧桑,使历代中国艺术家拥有了感叹时间、把玩时间的充分必要性和足够可能性,正所谓:“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
所以,中国作家最擅长玩味与抒发历史沧桑感,中国的历史叙事作品也别具意味深长的内涵。无论当代文坛上的作家们如何标榜自己是在走向西方,无法割断的是他们灵魂中与生俱来的民族文化基因。所以,虽然关于新历史小说的研究由来已久,已不是一个热点学术课题,但是我仍然无法抛开对它的热切关注,而选择其他的论题。
在这篇论文的写作过程中,我的导师X教授倾注了极大的关注,她虽身在国外,但是通过邮件往返,时刻关注着此文写作的进展情况。从论文题目的审定到最初的大纲构架到论文的初具规模,以至最后的修改润饰,无不浸润着她的心血。还有王春荣老师,每一次的当面请教都会带给我深刻的启示,尤其是王老师亲切和蔼的态度,让人如沐春风,每每让我感动不已。
此外,赵凌河老师的严格把关,张立群老师的精辟点评,还有谢纳老师、谢中山老师提供的.中肯建议,都使我在写作这篇论文的过程中受益匪浅。同时还要感谢在这三年中所有教导过我的老师,如果说站在今天的位置回首三年前的起点,我发现了自己的一些进步、一些成长,这都是与老师们的精心培养分不开的。还要感谢所有的同窗,三年来,我们同舟共济,忧喜相伴,所有的关怀与鼓励我将永远铭记。
黄庭坚曾用“管城子无食肉相,孔方兄有绝交书”来笑谈文人的清贫。说实话,无论是求学还是治学,首要一点便是要耐得住清贫与寂寞。虽然物质世界的繁华是人本能的渴望,但是灵魂毕竟还是我们可以固守的最后一方净土。遨游在文字的海洋,每每可以让我忘记俗世的烦恼,这是我喜爱文学的初衷。
王国维曾言学习有三个境界。到如今,我已体会到了求学路上“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的孤独与寂寞。也抱定了“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信念。惟愿有一天,在蓦然回首之时,看到缪斯女神的微笑。也许前路依然不是坦途,但生命的风帆已经扬起,只要志向不改,信念不衰,相信总有一天能做到“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护理论文4
第1篇:预防新生儿湿疹的护理措施
近年来,我院通过对在我院出生的新生儿进行分组研究,评价优质护理在预防新生儿湿疹中的护理疗效,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
采用随机实验法,以我院住院的890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新生儿的出生天数,身体状况,体重等无明显差异,对实验组新生儿进行优质护理措施,尸>0.05具有明显差异,对对照组新生儿进行日常常规护理措施,在临床上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实验组新生儿进行优质护理措施方案,对对照组新生儿进行日常常规护理方案,具体方案措施如下:
1.2.1环境
新生儿所在的房间内,温度不宜过高、湿度不宜过大,室内需要保持一定的清洁度,注意通风消毒。新生儿在住院期间感染的可能性很高,而舒适的生活环境可以大大降低这种可能性,可以使新生儿更早更健康的出院。
1.2.2抗生素的使用
护理人员以及医生要注意合理使用抗生素,根据新生儿的个体情况差异,合理选择用药,各种药物的半衰期也有所不同,护理人员要注意用药的搭配,以防滥用药物。此外,护理人员需要牢记用药的准确性及时间性,达到抗生素治疗的最佳效果。
1.2.3隔离、消毒
感染的传播媒介护理人员的手是主要途径,新生儿的房间里需要加强隔离消毒,为避免医护人员的手引起新生儿的交叉感染,医护人员要保证在进入新生儿病房前先洗手,用0.5%的消毒液清洗双手后才可以接触新生儿,新生儿的备用物品均要经过高压消毒。
1.2.4基础护理
护理人员应注意为新生儿每天洗一次澡,用温水对新生儿大小便后的部位进行冲洗,保证清洁干燥,为新生儿更换尿裤之前要先用软布擦干,有些新生儿因母亲有合并症住院时间较长,这种情况下,护理人员要提前采取预防措施,防止新生儿的湿疹,为切断皮肤传染源,新生儿的皮肤皱褶处、臀部需要用0.2%的洗必泰溶液清洗。
恒温干燥法:部分患病的新生儿,局部皮肤会起皮疹或者发红,此时,护理人员应该采用恒温干燥法对新生儿进行护理,恒温即新生儿所处环境温度在一定范围内不动,新生儿的局部皮肤要保持一定程度的干燥。提前预热暖箱,把新生儿放入其中,可以在新生儿臀下垫尿垫、尿布等,把新生儿的臀部暴露在外,护理人员应用温湿纱布给新生儿大小便后皮肤进行清洗,尿垫需要及时更换,新生儿的局部皮肤需要保持一定的清洁成度,暖箱的温度要根据新生儿的个体差异进行调节,在温度30~32丈最为适宜,湿度要在新生儿的承受能力范围之内。
1.2.5皮肤护理
(1)护理人员应格外注意患有湿疹的新生儿,这类新生儿的皮肤每天需要用温水(不能使用浴液等清洗剂)快速冲洗,选择合适的.婴儿润肤霜在新生儿浴后3mm对新生儿的皮肤进行涂抹。(2)由于新生儿的抵抗力较弱,淋巴系统还未健全,为使新生儿睡眠质量更高,使新生儿的情绪得到缓解,减少哭闹的次数,护理人员应每天抚触新生儿3次,每次15分钟。(3)新生儿的衣服应尽量选用柔软的纯棉制品,新生儿的包裹不能太紧。选择亲肤柔和的洗涤剂给新生儿的衣物和尿布进行洗涤。(4)护理人员应给患儿勤剪指甲,避免新生儿抓伤自己的皮肤。(5)用熟香油涂抹新生儿的前额、头皮、眉间。每天2~3次这样做可以是新生儿黄色结痂脱落,不能空手把新生儿的痂皮剥下,要用蘸无菌生理盐水的消毒棉签涂抹患处,轻轻擦洗痂皮。
1.2.6饮食
(1)提倡母乳喂养,母乳喂养的时间要在6个月以上,有助于新生儿的成长[3]。在吃易消化以及清淡的食品后,护理人员应观察并记录新生儿的皮肤病变是否加重,人工喂养组的患湿疹率显着高于母乳喂养组及混合喂养组。
(2)混合喂养及人工喂养的新生儿用加热时间大于20分钟的奶品喂养,要及时调换,防止过敏。
1.2.7药物治疗
(1)若新生儿的局部皮肤有糜烂渗出的现象,护理人员需要先对新生儿的患处湿敷,药物为浓度2%的硼酸水溶液,然后对新生儿的患处进行涂抹,药物为40%的氯霉素氧化锌软膏。部分新生儿皮肤表面潮红但是没有渗出,此时护理人员应在新生儿的患处涂抹糖皮质激素软膏,糖皮质激素软膏会诱发皮肤真菌感染,皮肤萎缩干燥等并发症,因此这种药物新生儿的头面部严禁使用,使用时间不宜过长,为防止新生儿的病情加重或反复,禁用固醇类激素或者刺激性强的药物,病情较为严重的新生儿,护理人员在遵医嘱的情况下可以对患儿口服抗组织胺药物[4]。
1.3数据处理
对实验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处理。
2结果
湿疹发生率,对照组明显低于实验组,治愈时间,对照组明显高于实验组,结果差异明显(尸<0.05),有统计学意义在临床上具有可比性。3讨论
新生儿时期常见的一种皮肤瘙痒性炎症就是新生儿湿疹,属于过敏性疾病,出生时间在7天到12个月的时间内是湿疹的高发期。新生儿湿疹的发生率为8.94%,岁以内婴儿湿疹患病率为26.69%。优质护理可以降低新生儿湿疹的发生率,可以减轻新生儿家属的心里负担,使新生儿更加健康的成长,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第2篇:新生儿湿疹中护理干预的疗效分析
新生儿湿疹是指新生儿出生后24h内或2-7d后皮肤表面出现的小皮丘,基底部呈微红色,好发于颜面部,第2天可发展至全身各处,婴儿不适感强烈,容易哭闹不安,无法进食,影响其正常生产发育。近年来,我院通过对在我院出生的新生儿进行分组研究,评价优质护理在预防新生儿湿疹中的护理疗效,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xx年3月?20xx年12月入院的新生儿65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33例,男婴18例,女婴15例,对照组32例,其中男婴16例,女婴16例,两组新生儿均为足月顺产,所用病例均得到新生儿父母知情同意,两组新生儿在性别等资料上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模式进行处理
新生儿护理:①新生儿每天进行一次沐浴,在沐浴过程中,调整水温至30°C左右,沐浴液选择以中性无刺激为宜;②沐浴完毕后使用纯棉毛巾擦干,全身皮肤均匀涂抹爽身粉,戴纯棉透气手套;③使用纯棉尿布,增加透气性,尿布更换后使用沸水进行高温消毒;④在新生儿的喂养上尽量选择母乳喂养,若采用人工喂养,应选择优质奶粉,减少奶粉抗原性,喂养过程中注意姿势,尽量减少对其颈部皮肤的摩擦;⑤新生儿穿着衣物应选用优质纯棉内衣裤,并及时进行更换,清洗完毕后使用高温进行消毒灭菌,大小便后用温开水清洗婴儿臀部,并用纯棉毛巾或纱布擦干,更换纯棉尿布。
新生儿父母护理教育:①分娩前:组织产妇及其家长进行育婴教育,推荐孕妇食用含有益生菌的奶粉,每天1次,使用婴儿模型,由护理人员进行指导,教授其对婴儿进行喂食、沐浴、穿衣、更换尿布等操作,并向其讲解母乳喂养的优点,推荐其使用多次消毒的纯棉尿布,避免使用纸尿裤等有可能存在抗原的物品;③对于使用母乳喂养的产妇,严禁其食用辛辣刺激类的食物或鱼、虾等容易成为过敏原的食物,提倡食用新鲜的水果、蔬菜或富含纤维素的食物;④在院内由医护人员对新生儿家长进行健康教育,教授其关于新生儿湿疹以及新生儿常见病的有关知识,教导其新生儿湿疹的外观与好发部位以及如何预防其发生,告知新生儿父母在每次沐浴中应清洗婴儿外阴等部位,沐浴完毕后全身涂抹爽身粉,涂抹时观察新生儿皮肤,若有皮损产生应对其加以辨别,判断是否为湿疹,若为湿疹及时就医。对照组:仅选用常规护理,在出院时对其进行健康教育,教授有关新生儿湿疹的知识与预防技巧。两组新生儿均于出院14d后进行电话回访,调査其新生儿湿疹发生情况。
1.3疗效评价标准
护理满意程度:采用护理满意程度量表,总分为100分,100到80分为优,80分到60分为良,60以下为差。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湿疹发生率及满意度采用率表示,组间比较用%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出院l0d后电话回访,观察组新生儿湿疹发生1(3.0%)例,低于对照组发生6(18.8%)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优为29(87.9%)例、良为4(12.1%)例、差为0例,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优为11(34.4%)例、良为19(59.4%)例、差为2(6.3%)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
3讨论
新生儿期是指胎儿从分娩到满28d的一个时期,这个时期是胎儿脱离母体逐渐适应子宫外生活的重矣时期,此时的新生儿身体各方面机能尚不完善,特别是免疫系统尚未完全成熟,容易受到过敏原侵犯,产生过敏反应。新生儿湿疹即一种较为常见的过敏反应,出生后即可出现,严重的湿疹还会继发感染,影响婴儿进食与睡眠,对其生长发育造成不良影响。新生儿湿疹的发生机制较为复杂,主要是由于婴儿免疫屏障功能较弱,皮肤角质层薄,毛细血管丰富,且免疫功能偏向于Th2应答,容易产生变态反应w。对于新生儿湿疹的治疗主要以减轻症状为主,药物为皮康王、炉甘石洗剂或中成药制剂,但由于新生儿肝肾功能不全、皮肤娇嫩,使用药物容易产生副作用,因此,
对于新生儿湿疹,预防是关键。预防新生儿湿疹的第一步为宫内预防,有国外学者研宄显示:胎儿在宫内也有致敏的可能,其窗口期在妊娠晚期,如果在妊娠中晚期即进行预防,则能有效减少胎儿出生后过敏反应的发生。益生菌可以通过相关受体刺激树突状细胞,产生白介素-10,从而促进辅助性T细胞的产生,有研宄显示:孕晚期食用益生菌奶粉能够使得脐血中白介素-4浓度降低,从而降低胎儿过敏性疾病的发生,同时,它还能促进婴儿抗感染免疫反应,抑制其抗炎症性免疫反应,在根本上减少过敏性疾病的发生。预防新生儿湿疹的关键在于减少抗原性物质与新生儿的接触,在我院的实际工作中,推广纯棉尿布的使用时较为重要的一项工作,随着经济的发展,年轻父母们多倾向于使用一次性纸尿裤,认为其干净卫生,但一次性纸尿裤多存在不透气问题,过多使用新生儿容易产生尿布性皮炎等疾病,且部分纸尿裤质量较差,消毒工艺.不强,容易对新生儿产生刺激,进而发生湿疹。纯棉尿布具有透气性强、抗原性弱等特点,且可多次消毒使用,经济实惠,故在临床工作中,我们推荐家长使用纯棉尿布。在新生儿饮食方面,我们一直坚持母乳喂养是最健康的.喂养方式,母乳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乳糖以及无机盐与多种微量元素,能够促进新生儿免疫系统发展,减少湿疹的产生[6]。同时,在住院期间,我们对新生儿父母进行健康教育,教导其正确的育婴方式,并传授其分娩湿疹的要点,一旦新生儿发生湿疹,可及时就医,避免出现感染等严重并发症。在我们的研究中发现:使用了优质护理的观察组,其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仅1例新生儿发生湿疹,湿疹发生率远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由于我院优质护理工作耐心细致,真正做到了为新生儿所想,获得了新生儿家长的认可,其对护理的满意度优秀率达到87.9%,远髙于常规护理的34.4%。
综上所述,优质护理在预防新生儿湿疹中的护理效果好,能有效降低新生儿湿疹的发生率,提高新生儿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值得在临床上予以推广。
护理论文5
肿瘤作为当前主要的一类高危疾病,很多都属于恶性肿瘤,而且往往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产生巨大的威胁,目前对肿瘤的治疗则只能依赖于化疗及放疗。化疗及放疗过程中也会对患者造成不良反应,而且预后效果不好,所以需要针对科学的化疗护理流程进行研究。而在本次研究中,我院主要针对20xx年6月至20xx年7月肿瘤科收治的各类肿瘤患者114例展开积极治疗,详细研究如下所示。
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20xx年6月至20xx年7月于我院肿瘤科收治的各类肿瘤患者114例,同时根据随机数表平均分为两组,即研究组及对照组,各组患者为57例。其中研究组患者57例,男性32例,女性25例,年龄为24~69岁,平均年龄(42.9±2.6)岁,病症分类为食管等消化系统瘤13例,肺癌等胸部肿瘤18例,口腔癌等头部癌症26例;而对照组57例患者中,男性30例,女性27例,年龄为23~67岁,平均年龄(43.1±2.2)岁,病症分类为食管等消化系统瘤15例,肺癌等胸部肿瘤22例,口腔癌等头部癌症20例。根据以上基础资料对比可知,两组患者在年龄、病症分类等一般资料方面均无明显差异(P>0.05),存在可比性。
1.2方法
以上所有患者均采用传统基础护理干预,护理流程包含对患者化疗过程的知识普及、静注护理、并发症护理、饮食护理等多方面。
而研究组在此基础上主要采用化疗流程护理干预,即由护士长作为主要管理者,针对患者的护理流程进行调整,详细调整如下:1)化疗前的准备护理,首先需要向患者普及健康教育内容,教育内容可以包含化疗的目标、措施以及方法,同时针对有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进行详细了解,并且有针对性提出相应的心理疏导方案。2)化疗中的`准备护理,考虑到化疗过程中患者可能会产生紧张的心态,则需要护理人员进行相应的陪护,同时积极与患者沟通,从根本上了解患者的心理,排除他们内心的不安与怀疑,同时可以普及相应的自我调节方法,诸如让患者通过深呼吸、听音乐的方式完成自我调控过程。3)化疗后的并发症护理,化疗后患者的并发症较多,而对并发症的护理工作也是极其重要的,特别密切留意患者的一些严重并发症,如恶心、呕吐、头晕等并发症,同时强化静注输液治疗。此外,还应当强化对患者生活的护理,即积极帮助每个患者打扫卫生,注意个人卫生情况,同时对病房进行积极检测以及勤于通风。出院后,则应当向患者及其家属普及健康生活方式、需要注意的要点以及饮食忌口问题。
1.3护理满意度计算
护理满意率(%)=(特别满意例数+基本满意例数)/各组总人数×100%。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运用SPSS 13.0数据包开展数据分析,计量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并通过t检测;通过X2检验,若P<0.05,代表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根据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在整体护理满意率对比中,研究组57例患者,特别满意18例,基本满意35例,不满意4例,护理满意率为92.98%;而对照组57例患者,特别满意11例,基本满意22例,不满意24例,护理满意率为57.89%,以上组间数据对比具有显著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3.讨论
肿瘤是一种高危疾病,而且肿瘤患者群呈现出规模化、年轻化发展趋势,这不仅仅是单纯由于人们饮食水平的不断提升,也与生活习惯、工作地点等多种外因的改变有密切关联。而传统护理过程中虽然能够有效改善肿瘤患者不适症状,但是对患者的心理情况关注较少,而且护理缺乏全面性与全阶段性。这就需要进行相应的改进,而化疗流程护理就是一种极其有效的护理手段_5]。
而在本次研究中,在整体护理满意率对比中,采用传统基础护理配合化疗流程护理的研究组57例患者,特别满意18例,基本满意35例,不满意4例,护理满意率为92.98%;而仅仅采用传统基础护理的对照组57例患者,特别满意11例,基本满意22例,不满意24例,护理满意率为57.89%,以上组间数据对比具有显著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由此可见,采用传统基础护理干预配合化疗护理干预较单一的传统护理手段而言,具有显著的护理效果,患者满意率较高,值得临床推广与运用。
护理论文6
1静脉输液的方法
1.1穿刺的技巧
由于高校大学生生的年龄通常是在18~25岁之间,此时段的血管充盈非常的好,弹性也很好,至于输液的基本途径是选择手背的浅表静脉进行穿刺注射。在经过消毒之后,针对血管比较粗并且容易固定的患者,应该将针头稍微下倾斜15°,再将静脉挑起来,进针之后再将针放平进到位,有利于上下血管壁的分离,从而避免出现血管被刺破的现象。若由于上一针穿刺失败而出现水肿或者是发生淤青现象的学生必须要避开上一次的进针眼,另选一根较粗的血管,使用拇指沿着血管走形按压,充分的暴露静脉,再根据上述的进针方法进行穿刺。与此同时,作为高校门诊的护士应该有高度的责任心、谨慎心、从容稳定的心态,要正确的对待每一次的静脉穿刺。从20xx年1月至20xx年3月,我校门诊部一共收治静脉输液的学生有520例,其穿刺一次性的成功率高达99%。
1.2拔针的技巧
通常情况下,学生在输完液体之后在皮肤的穿刺点上使用输液贴按压,主要是为了避免皮下出现局部的淤血现象。其实正确的压迫点为皮肤的进针点与皮肤上方垂直的方向,按压该点能有效的防止血液遗漏出血管之外。还有护理人员在拔针的过程中不能过力的按压血管,主要是因为按压与快速拔针的过程中针尖的锐角可能产生切力,易导致血管受到机械性的损伤,所以按压的是皮肤,同时还要快速的取出针头,待拔针之后稍加按压几分钟即可。
2输液过程中的安全管理
2.1严格按照处方进行操作
要加强高校门诊护理人员静脉输液的安全意识,严格的遵守遵守医生的叮嘱,还要遵守“三查七对”的操守原则。作为护理人员在工作中要正确的执行医生所开的处方,学生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要正确的引导学生按时、按量的完成,部分学生可根据病情的发展或者是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可用餐之后进行输液。输液的过程中药科学合理的遵照医生所开的处方,避免出现随意更换药物顺序。在不属于医学院校的其他普通院校内,很大一部分的学生对疾病的认识不足,或者是过度的害怕、紧张,在治疗的过程中会要求护士更改医生的处方这一点是绝对不允许的;此时护理人员应该耐心的向学生进行讲解,使他们清楚自己的病情之后再积极和配合治疗,严格的根据医生所开处方进行,以便于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护士在接到处方的时候,首先要对患者进行详细的询问是否有无用药史,必要的时候做药物敏感试验,如若皮肤显像为阴性,方可进行静脉输液;若在第二次进行注射之前可再次查看皮肤是否出现阳性变化等反应。其次,护理人员在接到医生所开的处方之后还要查看处方上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等是否有出现差错等;针对已经执行过的处方再次实施之前要询问患者在上次用药之后是否出现任何反应等。如若发生处方上有疑问之处需要及时告知医生并纠正。
2.2要规范输液的过程
高校门诊要始终保持清洁完整有序的治疗环境,将无菌器械放置在远离污染区的地方。执行操纵的护理人员要严格的按照要求穿戴护士服、护士帽、口罩,随时保持手的干净、消毒。在操作的过程中,尽量减少人员的流动,并规劝陪护学生到注射室外面进行等候,从而有效的降低细菌的污染。门诊内要定时定点的进行常规的消毒;护理人员要掌握规范的持握注射器的方法;在配药的过程中要是使用一个注射器,避免在加药的过程中出现针头的反复抽取受到细菌的感染。
2.3加强护理巡视
护理人员要密切关注患者病情的发展状况,尤其是要关注患者输液的速度,患者是否出现心慌、气闷,液体是否出现遗漏等以及相关不良反应。由于患者对医学常识是有限的,对输液滴速是否过快或者是过慢没有正确的认识和理解,甚至有的时候还会出现输液输到一半的时候,甚至不到一半的时候学生感觉有点好转,或者是因为上课时间比较紧张而自己调快滴速或者是自行拔掉针头等。因此,护理人员要加强对患者的巡视,避免出现该类现象,有助于提升护理的质量以及管理方面的安全。本组的520例学生中因为某种情况而自行调节液体滴速导致输液过快或者是过慢的占到总数的35.4%,因自行调节滴速而出现了某些轻度的输液反应(恶心、呕吐、心慌)有3例。当护理人员遇到该类显现的时候必须要制止,同时还要对学生讲解输液相关的安全知识,并告知其严重的后果。另外在门诊部还出现了部分同学因为高烧、情绪紧张或者是空腹等现象在输液的时候出现“晕针”或者是“低血糖”现象,此刻要协助学生去掉枕头平躺,在按压该生的人中穴,接着让该生喝点糖水或者是嘴里含一块糖,待症状消失之后再进行注射,并且还要及时的宣传以便于解除紧张的情绪。
护理论文7
【摘 要】
针对当前中等职业学校护生素质的现状,为培养中职护生学习外科护理学的兴趣,调动其学习外科护理学的积极性,改进传统的教学方法,加强多媒体教学、病例讨论教学、小组合作学习和尝试医学论文的写作等教学手段,全面提升中职护生的学习能力和整体素质,为社会培养合格的技能型、实用型护理人才。
【关键词】
中职护生 外科护理学 调动 学习积极性
根据国家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政策,为社会培养出更多实用型的技术人才,全国各中等职业教育学校面向社会各层次有需求的人全面放开招生,导致在校生的整体水平有所下降。如何在学生整体水平下降、学习氛围不浓的情况下,改进传统的教学方法,采用多种教学手段,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保质保量地完成教学任务,是一项值得探讨和研究的重要课题。笔者凭借多年的外科护理学教学经验、班主任工作经验以及对学生的调查和了解,根据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对外科护理学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作了一些调整和改进,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总结如下。
1.学习者特征分析
分析学习者的特征是指了解学习者的学习准备情况及其特点的活动,为后续的教学设计工作提供重要的依据。《外科护理学》是护理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课程,通常在完成专业基础课程后开设,此时,学习者已经具备了初步的医学基础知识,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1]。
中职护生年龄偏小,文化程度偏低,一直接受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从而导致中职护生更习惯于传统教学形式[2], 所以在教学中应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培养中职护生学习外科护理学的兴趣,调动其学习外科护理学的积极性,发挥学生各方面的积极因素。
2.加强多媒体教学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教学已成为现代化教育的重要手段,在外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并展现了它的独特魅力。实践证明恰当使用多媒体教学能将文本、图形、动画、视频和音频等多种媒体融为一体,使教学以生动、灵活的方式进行,学生也可以通过多种感官刺激获取知识,所以大大提高了学习者的兴趣。
3.加强病例讨论教学
病例讨论式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方式,通过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双向交流,形成“台上与台下联动,学生与学生互动”的良好教学氛围,增强了教学的知识性、趣味性和实践性,实现了由“灌输式向研讨式”、由“以教师为主向以学生为主”的两个转变。加强病例讨论的教学方法,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活跃,并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4.加强小组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的主要代表斯莱文教授认为:“合作学习是指使学生在小组中从事学习活动,并依托他们整个小组的成绩获取奖励或认可的课堂教学技术。”抓住中职护生年龄偏小,好胜心、集体荣誉感强的特点,加强小组合作学习。在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形成了师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交流模式,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是一种愉快的事情,从而满足了学生的心理需要,最终达到使学生学会、会学、乐学的目标。
5. 尝试医学论文的写作
根据中职护生的特点和学习能力,我们先请相关的老师对学生普及医学检索和医学论文写作的基本知识;开发机房,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计算机和网络,教会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上网收集相关资料;鼓励学生去学校阅览室借阅专业的期刊,熟读并了解论文的基本格式;然后指导学生选择课题,收集资料,按照论文的标准书写一篇论文;最后组织老师对论文进行评比和讲评。此项方式并不要求学生写出高水平的论文,而是为了增强中职护生的求知欲和成就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还强化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评判性思维的能力,为今后她们书写论文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教未见趣,必不乐学”“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习兴趣是学习积极性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是直接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是热爱学习、产生强烈求知欲的基础。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很好地运用这门艺术就能激发学生良好的学习动机与持久的学习兴趣,以便于更好地接受科学知识,发展智力,提高学习能力和整体素质,为社会培养合格的技能型、实用型护理人才。
【参考文献】
[1]杨丽全,王惠珍,肖灿华.《外科护理学》中“乳腺癌”专题学习网站的教学设计[J].护理研究杂志,20xx,19(10):20xx.
[2]沈传华.浅谈PBL 教学法在护理临床教学中的应用[J]. 卫生职业教育,20xx ,21 (10) :80―81.
[3]李国芳.应用多媒体教学提高《外科护理学》的教学质量[J]. 中国科技信息,20xx(1):90.
[4]王丽君,张胡.案例式教学在临床护理学中应用评估[J].护士进修杂志,20xx,5(20):421.
护理论文8
关键词:护理健康教育;行为科学理论;传播学理论
护理健康教育以提高护理质量,培养和壮大护理队伍,以适应现代医学的需要,护理工作者是卫生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支队伍。在医院,护理工作不仅保证了医学、教育、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并且在医院管理、病房设置及对护理工作的组织领导等均占很大比重,在农村及工厂护士更是防病治病的重要力量。近几年来我国医药卫生事业蒸蒸日上,培养了各级医护人员,其中护士占很大比例,但大多数的护士都在城市各医院工作,县以上各级医院由正规学校毕业的护士仍很缺乏,因此有很大一部分基层医院的护理工作由医生、家属或未经培训的人员承担,这样不但影响了医疗效果,而且使一部分护理人员学非所用,挫伤了积极性。如果把护理教育抓上去,保证各级医院都能有正规的护理系统,那么对医疗效果的提高有很大益处的,而且使医院的面貌也会得到很大改观。护理教育不仅担负着校护生的培养任务,也担负着在职护士的复训、能力提高的任务,护理教育是提高护理质量、培养合格的护理队伍。
行为科学是开展护理教育的重要基础理论,它是以人的行为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科学,应用实验和观察的方法研究在一定物质的社会环境中人的行为规律,包含心理学、社会学和文化人类学等学科。对教育对象合理的、正确的健康行为,应给予鼓励并促使积极维护,而对于那些不合理、不正确、不健康的行为,则应加以引导,促使其转化,将不利于健康的消极因素转变为有利于健康的积极因素。
护理健康教育的根本目标就在于培养受教育者的健康行为来维护健康和预防疾病。护理健康教育关心的是人们知识态度和行为的改变,为此,护理健康教育者不仅要考虑人们获得知识,改变态度和转变行为的过程,且要注意研究与人的健康和疾病相关的各种行为的发生和发展规律及影响这些行为发生发展和变化的各种因素,掌握有关行为改变的理论,研究改变个体、群体和社会行为的规律和途径。护士——作为开展健康教育的重要角色,须具备充实的行为科学理论,要知道如何解释行为的存在,知道如何改变个体、群体和社会的行为。在实施护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要学会应用行为科学理论对受教育者的行为进行诊断和分析,确定影响行为的'倾向因素、促成因素和强化因素,依次确立护理健康教育的行为目标,为护理健康教育计划的事实和评价提供依据。
传播学是指导护理健康教育实践的理论基础。传播学研究的对象是人的传播行为,其传播过程由传播者、信息、传播媒介、受传者和传播效果五个要素组成。
A、传播者又称传者,是传播行为的引发者,即在传播过程中信息的主动发出者。其应有健康教育意识和医学、护理学等学科知识。
B、信息。健康教育泛指一切有关人的健康的知识、技术、观念和行为模式,一则完整的健康信息应能有效地指导人们的健康行为。
C、传播媒介是信息的载体,是将传播过程中各种要素相互联结起来的纽带,在护理健康教育中,要开发并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媒介进行健康传播,包括交谈、个别指导、咨询、健康教育手册、演讲、网络、电视、宣传栏等。
D、受传者,是信息的接受者和反应者,即传播者的作用对象,护理健康教育的对象即病人及其家属和健康人群,要进行有效的健康传播,则须加强对受传者的研究,充分了解受传者教育需求,根据要求特点选择适宜的传播媒介。
E、传播效果,是受传者接受信息后在知识情感、态度和行为等方面发生的变化,护理健康教育传播具有明确的目的性,传播应达到知晓健康信息、健康信息认同、健康信念转变、采纳健康行为,这四个层次对护理健康教育程序的实施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恰当地运用传播学理论可以为护理健康教育提供供学的依据和行动的指南,可帮助护理健康教育者节时、省力、降低投资成本,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护理论文9
一、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到我市二院就诊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20例,男68例,女52例,年龄在20一68岁,并以随机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60例,所有患者均有家人陪同。120例患者均通过胃镜检查,并且确诊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通过对出血原因进行分析,发现因食管静脉曲张巧例,因胃溃疡30例,因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犯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43例。首先,我们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比较,通过观察我们得出,采用常规护理方法,显效患者显效35例,有效5例,无效20例,采用内科综合护理方法显效45例,有效10例,无效5例。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l.2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内科综合护理措施
l.2.1做好密切的临床观察
密切的临床观察是做好内科护理的前提,也是患者生命安全的保证。首先,护理人员要密切观察患者的临床生命特征。包括观察患者的血压情况、脉搏跳动情况、呼吸是否通畅、体温是否升高等,一旦患者的这些生命指数由变化,要及时地采取应急措施。比如患者体温持续偏低,很有可能是失血性休克,患者体温在38℃以上则有可能是出血后诱发了感染。其次,要观察并详细记录患者的出血量,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一个突出的临床表现就是呕血、吐血,如果不对患者的出血量进行密切观察,很有可能造成严重后果。因此,护理人员必须认真观察患者的呕血情况,患者的便血,查看其便血是否有腥臭,并以此来判断患者的出血部位。一般来说,如果患者呕吐咖啡色液体或鲜血,那么可以判定患者的出血部位在幽门以上,如果患者大便呈黑色且有便血,那么可判定患者的出血部位在幽门以下。如果患者反复呕血,且黑便次数增多,护理人员要勤加观察,这有可能是患者消化道继续出血的征兆。
l.2.2做好临床紧急护理
要想加快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恢复速度,保证患者的安全,必须要做好临床紧急护理处理。首先,护理人员加强对患者临床不适症状的观察,如果患者出现呕吐,护理人员要及时叮嘱或帮助患者进行调整,比如可以让患者将头部偏向一侧,避免呕吐时患者呼吸不畅,或吸人血液发生窒息。其次,对于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来说,保证卧床休息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很多患者在休息时会出现姿势不对的情况,护理人员要及时地引导患者进行调整,要让患者保持平卧位休息,以保证充足的脑部供血,同时,要让患者稍微抬高下肢。再次,护理人员要对患者进行及时的止血护理和补充血容量护理。一般采用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护理方法,需要注意的是在对患者进行插管之前,要认真检查囊管是否存在漏气问题,要认真观察患者是否存在神志不清状况,避免患者出现意外症状。在插管之后要保证胃气囊压力和食管气囊压力维持在标准值之内。当然,在插管完成之后,护理人员还要持续观察患者的情况,观察患者引流液的数量与颜色是否有异常。
l.2.3做好患者饮食、不适症状的基础护
理除了做好临床紧急护理之外,还要做好患者的基础护理工作。基础护理注意事项繁多,需要护理人员认真仔细。比如要做好患者的饮食护理,当患者出现呕血症状时,一定要禁止患者饮食,并持续观察患者在随后的24h内有没有继续呕血,只有在患者停止呕血时,才可以让其饮食少量流质食物。很多患者在病情稳定之后就开始大吃大喝,这对于恢复是极为不利的,护理人员要叮嘱患者进行定量饮食,让患者保持少食多餐,避免暴饮暴食。同时,要严谨患者食用一些刺激性的食物,要让患者忌烟酒。除了饮食护理之外,还要对患者进行口腔卫生护理和清洁护理,患者呕血后口腔中会充斥着血腥味,要及时地对患者进行口腔护理,避免患者因为血腥味太浓出现呕吐情况。
l.3效果判定
对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和护理效果进行对比,采用自拟的满意度调查表对患者的满意度进行调查,其中共包括满意、一般及不满三个选项;护理效果包括显效、有效、无效等。
l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采用才对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行检验,患者满意度对比采用秩和检验,以尸<0.05为统计学意义标准。
二、结果
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其中观察组患者的合作率为92.0%,对照组患者的合作率为67%,统计分析才为5.347,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沪<0.05)。对两组患者的满意度进行比较,其中观察患者的总满意率为9〕0%,对照组总满意率为760%,两组对比差异较大沪<0.05),有统计学意义。
三、讨论
通过临床观察我们发现,诱发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因素较多,且上消化道出血呈现出发病较急的`特点,患者在临床上容易出现呕血、吐血、便血,上腹疼痛症状,患者在出血的同时还有可能诱发其他并发症。这就要求护理人员要仔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对患者进行全方位的细致观察,并认真记录患者的临床反应,为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护理人员还要提高自身护理水平,做好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紧急护理工作,让患者在第一时间得到急救护理。同时,护理人员还要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工作。很多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因对自己的病情认识不清,他们认为出血就意味着病情加重,认为自己已经患了不治之症,因此,往往会出现焦虑、精神不佳症状,会产生严重的心理负担,这种心理负担会影响患者的康复,甚至会让患者的病情加重。这就要求护理人员要及时地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要让患者正确认识自己的病情,认识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一些临床症状和恢复中可能出现的情况,让患者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发现有严重心理负担的患者要及时地进行引导,让他们积极地配合治疗,早日康复。同时,还要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让患者掌握一些有利于自身康复的常识,争取早日康复。总的来说,内科护理对于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效果明显,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护理论文10
【摘 要】回顾性总结150例哮喘患儿的临床资料,着重对其护理要点进行分析总结,阐明了哮喘在儿童时期造成的身心损害,提出哮喘患儿更应注重护理及儿童系统的综合管理教育,其中心理护理、家庭护理指导、健康教育、饮食指导是其重要内容。
【关键词】哮喘;儿童;护理
支气管哮喘(bronchialasthma)简称哮喘,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一种由多因素引起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和气道高反应性疾病,严重威胁儿童健康,其发病率及死亡率呈上升趋势。目前全世界哮喘患者达1亿,我国已逾千万,儿童哮喘患病率为0.5%~2.0%,个别地区5%[1]。哮喘病情反复发作,严重影响儿童生长发育、身心健康和学习,从而降低哮喘儿童生命质量。哮喘发作是突发性的,但气道炎症长期存在,因此是一种需要长期系统的治疗和管理的慢性疾病。儿童哮喘要得到长期根本的控制,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模式是采取以吸入肾上腺皮质激素为主,同时对患儿进行系统管理教育的综合防治措施,其中家庭护理、临床护理及生活、心理护理避免诱因、规范治疗、体育锻炼、健康教育等是重要内容。现结合我院150例哮喘患儿的临床资料,着重对其护理要点进行分析总结。
1 病例资料
本组研究对象均为20xx年12月-20xx年8月间来我院急诊儿内科就诊的支气答哮喘患儿,共150例,其中男92例,女58例,年龄1个月-14岁,所有患儿均符合哮喘诊断标准。本组患儿经过输液、抗喘等治疗和护理后,135例急性哮喘发作症状控制好转回家继续治疗,15例继续住院治疗。
2 护理
2.1病房护理
2.1.1 环境:同室不宜收治两个以上的哮喘患儿,以免哮喘发作时相互影响,保持安静,空气新鲜,不宜使用刺激性消毒剂,每日通风换气2~3次;保持室温20~24。C,湿度50%~60%。保证适宜湿度,阳光充足。冬季要保暖,夏季要凉爽通风。
2.1.2 卫生:患儿的衣着被物以纯棉织物为主,被褥要温暖适度,枕头内不宜填塞羽毛或陈旧的棉絮,以免患儿因吸入该种物质而引发哮喘,应及时清洗、更换。漱口,保持口腔卫生。同时,病室内不宜放置花草,防止花粉引起患儿过敏或因花草芳香气息而诱发致病。
2.1.3 饮食:据报道,母乳喂养可降低哮喘的发病率,婴儿母乳喂养3个月,哮喘的发生率减少30% -50%,故提倡母乳喂养。目前已证实,牛奶及奶制品、鸡蛋等为儿童食物过敏的主要致敏原。因牛奶中含有乳白蛋白和酪蛋白,其中甲种乳白蛋白的变应原性最强,鸡蛋蛋清中的卵白蛋白也极易诱发哮喘的发作。
儿童对鸡蛋、牛奶等食物过敏的发生率高达5%-8%,而对牛奶过敏的儿童哮喘发生率为26%。牛奶过敏的.患儿要选择适当的牛奶代用品;对鸡蛋过敏者,只避食蛋清即可。口常生话中进食芒果、香蕉也可发生过敏,但在哮喘的诱发因索中未见报道。一旦发现并证实某种食物会诱发哮喘发作,应尽量:避免食入。在哮喘发作期时避免饮食过饱过杂,宜少食多餐。饮液以温开水为主,年长儿可含服冰糖,忌咸、甜、腥、辣、酸、生冷之品。缓解期时多饮梨汁或用鲜竹沥水。或自制冰糖、陈皮、白梨共煮淡汁饮用。稳定期时多食用大豆制品、鱼类、白梨、苹果、核桃、红枣、西红柿等对哮喘防治多有益处。
2.2临床护理
2.2.1 体位引流:定时变动体位,哮喘时协助患儿翻身拍背,指导患儿深吸气后有效咳嗽。必要时遵医嘱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婴幼儿可将其放于大人肩上,注意不要遮住口鼻,用空拳有节奏地扣拍其背部,以助排痰。
2.2.2 对症护理:目前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最有效的药物有支气管扩张剂和肾上腺皮质激素,其中吸入治疗是较理想的给药方法。例如万托林为速效?2受体激动剂,能舒张支气管,缓解气管痉孪阻塞,同时增加激素进入支气管的药量而更好的发挥作用,而且吸入万托林对心血管和中枢神经系统影响小,一般在吸入药物后1-5 min起效,30min时作用最为明显,必要时可间隔30min重复使用。大多数患儿此时喘息可缓解,少数病情较顽固的患儿,在疗效不佳的情况下,用普米克令舒雾化悬液1 ml,加上万托林原液进行氧喷。用普米克令舒联合万托林雾化吸入治疗喘息性疾病,以达到缩短病程,提高治愈率,且方便女全。普米克令舒是新合成的肾上腺皮质激索,可抑制气道的炎性反应,减少腺体分泌,修复气道,缓解喘憋和咳嗽。
2.3 生活护理:婴幼儿宜用被单将其手、身包紧,以保证安稳睡眠,并防咳哭时入风腹痛。随天气变化增减衣被,不宜过暖。
2.4心理护理:
2.4.1 支气答哮喘患儿的心理特征:支气答哮喘是一种由多因素参与,发病机制复杂的典型心身疾病。傅振荣[2] 等通过对60例7 -14岁哮喘儿童行为特征的研究发现,儿童的行为心理问题与支气答哮喘互为因果关系。据王琳[3]报道在83例哮喘患者中,心理因索参与哮喘发作者为42%。小儿支气管哮喘常因受凉后或天气变化而突然发病.无任何思想准备,发病时呼吸困难、咳嗽、多痰,严重哮喘发作时,患儿常因窒息感而产生恐惧;慢性反复发作的哮喘患儿由于影响学习和生话而紧张、悲观,较大的患儿在此方而表现尤为突出,他们害怕会终身带病,表现出烦恼、苦闷、爱发脾气、不合群等心理特点。
2.4.2 哮喘患儿的心理护理:①建立友好的护患关系:从与患儿首次接触开始就尽可能给其留下热情、和蔼、耐心的良好印象,对患儿的提问不满足于简单的哄逗,回答要既认真又轻松,以取得患儿信任,对年幼患儿要主动亲近、爱抚,使其对医护人员产生亲切感;②消除患儿紧张、恐惧心理:根抓患儿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性格特点,以通俗易懂的话语向患儿说明呼吸困难、咳嗽等症状经用药后很快可以控制和缓解,鼓励他们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4.3 做好患儿家长的心理护理:耐心详细解答患儿家长的问题,使他们对支气答哮喘有一正确的认识,并配合医护人员做好患儿的心理护理和各种治疗;提高护理技术操作水平,热练的护理操作技术水平不仅可使患儿在生理上减少很多痛苦,而且还会使患儿对护理人员产生信任感和安全感。
2.5 避免诱因:避免接触过敏原,如花粉、应用阿司匹林药物及食用含添加剂的食物等;避免各种诱发因素,如被动吸烟、漆味,饮用冰冷饮料等。
2.6 规范治疗:王烈教授曾指出“精治细防,去根除苗”,所以本病应该坚持系统规范治疗,避免哮喘反复发作[4]。
2.7 体育锻炼:发作期时限制运动,要保持患儿心情舒畅,气血平和,树立恢复信心,避免紧张劳累,勿大喜、大怒、大哭等以免情志为病。稳定期时开展适宜的体育运动如游泳、慢跑、行走等有氧运动,活动量大小要因人而异。
2.8 健康教育:加强自我管理教育,将防治知识教给患儿及其家属,调动他们的抗病积极性,实行哮喘儿的规范化管理。
3小结
哮喘是一种需要长期治疗的慢性气道炎性疾病,目前根治仍有一定困难,治疗的目的是控制哮喘发作次数或将发作的程度降至最低,保持最佳的肺功能状态,以提高生命质量,但单纯依靠医院治疗和医护人员难以有效地预防和控制病情。任何一种治疗护理措施都需要患儿家长的配合,同时要注意季节保暖,防止呼吸道感染;给予合理的营养膳食,调节免疫功能;有效地药物治疗、避免诱发因素及心理干预等综合治疗护理措施,达到长期控制复发,提高患儿生命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乐杰主编.妇产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xx:305.
[2] 丁翠绿,罗汉兴.腹腔镜子宫切除41例报告.腹腔镜外科杂志,1999,2:14.
[3] 曾祥武,唐向东.腹腔镜直肠癌切除术31例报告.中国实用报道外科杂志,1995,15(12):753.
[4] 王烈,冯晓纯,孙丽平等.婴童翼集[M].中医古籍出版社,20xx:279-281
护理论文11
一、以中医整体观为护理工作的指导思想:
1.人体是以脏腑经络为核心的有机整体: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以脏腑经络为核心的有机整体,人和自然界一切事物都是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疾病的发生、发展是阴阳失调、邪正斗争的过程,其中内因是起主要作用的。因此,在护理工作中不仅要主意局部病变,同时要主意相关脏腑的变化。体表的变化可影响有关脏腑的功能,而相关脏腑的疾病也可在体表反映出来。因此,可从机体局部的变化来推断整体的反应状态,测知内脏病变。根据疾病发生的原因、脏腑经络的病理变化、病人的体质情况及外界环境对病人的影响等,进行全面观察了解,正确认识疾病,施以妥善护理。在疾病的护理上,中医十分重视良好的生活环境、稳定而舒畅的.情志、合理的饮食调养和必要的功能锻炼。关于这些方面的论述,历代医书均有记载。
2.人和自然界也是相互制约、统一的整体:中医将自然界正常气候变化称为"六气",当气候急剧变化或六气侵犯人体成为致病因素时称为“六淫”。六淫致病多与季节气候、居住环境有关,故要求护理上主动掌握气候变化规律,做好防范工作,并提倡“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动静结合”的养生方法。护理工作要求做到"因人、因时、因地"制宜,针对病人不同年龄、不同体质和发病的不同季节以及所处的不同环境,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 因此,中医关于整体观护理论特点与现代护理所提倡的对病人作系统、整体、全身心的护理是完全一致的。
二、“辨证”是护理的主要依据:
中医辨证是用望、闻、问、切的方法,采集病人的自觉症状和临床表现来分析、辨别、认识疾病的证候。中医护理的原则是以中医辨证治则指导护理工作的,针对不同病情,应用“扶正祛邪”、“标本缓急”、“同病异护”、“异病同护”、“正护反护”、“因人、因时、因地制宜”及“预防为主”等护理原则来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
1.扶正祛邪:是指通过各种护理手段达到扶助正气、祛除病邪的目的,根据不同病情采用扶正为主或祛邪为主等护理措施。
2:“标”与“本”是相对而言,根据病情的主次轻重,护理上遵循“急则护其标,缓则护其本”的原则,在标本并重的情况下,可采用“标本同护”的方法。
3.同病异护、异病同护:同一种病,在病程发展的不同阶段,出现不同证候时所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为同病异护;而不同疾病在病程某一阶段出现相同证候时,采取相同的护理措施为异病同护。
4.正护与反护:正护与反护是根据临床治则(正治与反治)为依据所采取的护理措施。
5.因人、因时、因地制宜:根据不同时令、气候、地理环境及病人年龄、性别、体质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
6.预防为主:护理中以“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为原则,掌握疾病传变途径,防止并发症,在疾病康复期防止病情反复。突出了中医在病因、观察病情、诊断、治疗、护理、预防中的整体观和现代、社会、生物、心理的医学模式特点。
三、中医传统技术是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
针灸、拨罐、按摩、刮痧、耳针、梅花针、中药熏洗等二十余种常用中医传统技术,简便易行,行之有效,丰富了中医护理内容。
我国历代医家十分重视生活起居护理,早在《内经》中就说:“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说明要保持健康长寿,就要懂得自然发展规律,适应四时气候,做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否则就会影响人体的生理功能,导致气机逆乱或真精耗竭而疾病由生。
唐代医家孙思邈在《千金方》中指出:“卧起四时之早晚,兴居有主和之常例”“行不疾步,耳不极听,目不久视,坐不久处,立不至疲,卧不至懵;先寒而衣,先热而解,不欲极饥而食,食不过饱;不欲极渴而饮,饮不欲过多。”唐代王焘亦指出:“凡虚劳之病,坐卧居处,不宜伤冷,亦不得过热。冷甚则药气难通,……热甚则血脉壅塞,头眩目疼,舌干口燥,苦手足伤热,即令心烦,若复衣伤厚,即眠卧盗汗,若复衣过薄,即心腹胀满。所有饮食,不限时节,宁可少食,数数进之,必须伤软,不宜伤硬,此皆以意消息之为佳。”可见,王焘对虚劳病人的生活起居护理已论述行十分系统和深刻。清代徐灵胎对中暑病人的生活起居护理也作了论述,他说:“盛夏之时,病人或居楼上,或卧近灶之处,必至时时汗出。虽无可迁移之处,亦必择一席之地处之,否则神丹不救。”说明做好生活起居护理在病人康复中的重要。
护理论文12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xx年-20xx年期间沁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40例患者,将20xx年仅进行常规管理时接收的41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0xx年经过护理管理后接收的430例患者作为实验组。对照组中男性220例,女性190例,年龄20~55(37.7±17.1)岁;实验组中男性230例,女性200例,年龄21~56(38.1±16.8)岁。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和病情等一般资料进行比较均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20xx年为控制医院患者的感染率,医院进行护理管理。护理人员的卫生宣传:对护理人员进行卫生管理的培训,强调卫生知识的重要性,并在实践中加强护理人员的技能有效防止感染的发生,护理人员需要认真对待并遵循卫生原则,进行勤洗手、勤通风等,预防感染的扩散和发生。医院环境的卫生管理:护理人员每天对自己的衣物、床单等喷消毒剂进行杀菌消毒,尤其是病房中的公共物品需要及时进行消毒管理,护理人员在对患者检查前后需时刻注意自身和患者的卫生管理,保持干净卫生的接触。重点科室的卫生管理:对于新生儿病房、产房和手术室等地方,这些地方的人群免疫力均较低,细菌容易传播,因此,这些地方作为重点管理科室进行卫生管理,认真消毒手术器械、统一回收管理垃圾、并且时刻监测空气质量等。
1.3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2组的医院患者感染率,同时比较护理管理前后各项目(包括:医疗器械卫生、医护人员卫生、空气质量等)的感染监测合格率。
1.4统计学处理
统计分析时采用SPSS17.0软件分析,用(x±s)表示计量资料,用t检验比较组间,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经过护理管理后两组患者的医院感染情况
实验组患者感染率(3.95%)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感染率(29.27%),差异有统计学上意义(P<0.05)。
2.2管理前后各项目的感染监测合格情况
实验组中患者经过护理管理后各项目的总合格率(91.79%)明显高于护理管理前各项目的总合格率(64.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经过护理管理后的实验组患者感染率(3.95%)明显低于未经过管理的对照组患者的感染率(29.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其原因进行分析:①护理管理通过提高护理人员的卫生意识,勤洗手、勤通风等,减少护理人员与患者接触时病原菌的传播和扩散,明显减少感染例数[4];②通过对医院内环境的杀菌消毒等护理管理,减少医院病房内各种物品表面的病原菌,防止其他病人使用时再次感染,对空气进行消毒则是防止通过空气的流动而导致病原菌的传播;③通过对新生儿病房、产房和手术室等重点科室的严格管理,减少手术器械传播的感染,保持良好的空气质量,使新生儿和产妇处于健康的环境中,由于此类人群均为免疫力较低者,及时处理垃圾则减少垃圾滋生的病原菌造成的`威胁。因此,加强护理管理可以明显减少医院内的感染情况发生。经过护理管理后各项目的总合格率(91.79%)明显高于护理管理前各项目的总合格率(64.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其原因进行分析:①护理人员在手术前后及时对手术器械按照要求进行杀菌消毒操作,使手术器械达到安全使用的标准,有效保证手术过程中的卫生和安全;②护理人员每天时刻注意自身的卫生情况,尤其是手部,在接触患者前后均进行清洗消毒等,保持清洁卫生的形象;③护理人员每天需要进行空气质量的检测,维持医院内空气保持合格状态,如出现不合格情况及时进行处理,减少病原菌的滋生。因此,护理管理可以有效提高医疗器械卫生、医护人员卫生和医院内的空气质量。
综上所述,在医院内进行护理管理可以有效控制病原菌的传播和扩散,明显减少医院内感染的发生,同时有效控制医疗器械的卫生、医护人员的卫生,并且提高医院内的空气质量,安全值得在医院内进行推广。
护理论文13
【摘 要】 目的 观察舒适护理在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分析我院妇科收治的接受腹腔镜手术的患者16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妇科常规护理,对干预组患者在妇科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开展舒适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并采用统计学分析,得到的结果差异以P<0.05为有意义。结果 干预组并发症总发生率8.75%,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20%,前者明显低于后者,统计学有意义(P<0.05);干预组护理满意度100%,对照组护理满意度83.75%,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中应用舒适护理能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具有可行性与可推广性。
【关键词】妇科 舒适护理 腹腔镜手术
随着现代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腹腔镜技术已经逐渐应用于临床上各种疾病的治疗当中,且这种手术治疗方法具有效果显著、创伤性小、并发症发生率低等特点[1]。为了进一步提高腹腔镜手术患者的预后效果和患者住院期间的满意度,现报道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从2002年11月~2012年11月这段时间内我院妇科收治的接受腹腔镜手术的患者中抽取16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将所选对象随机分为人数相等的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0例。干预组患者的年龄均在22~62岁的范围之内,平均年龄30.3±3.2岁。基础疾病:宫外孕86例,卵巢囊肿34例。对照组患者的年龄均在23~61岁的范围之内,平均年龄31.1±3.6岁。基础疾病:宫外孕84例,卵巢囊肿36例。选取标准:(1)所选对象均满足腹腔镜手术的临床适应症;(2)两组患者在一般性资料方面无差异性,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护理内容包括入院宣教、术前准备、术中监护、术后一般护理、出院指导等。对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开展舒适护理,具体做法如下。
手术前:术前加强对患者的巡视,并针对患者心理特点开展心理疏导,同时做好宣教,宣教内容包括对麻醉及手术方式的介绍、术前注意事项等,以减少患者的心理恐惧。此外,遵医嘱对患者禁食处理,并详细询问药物过敏情况,嘱患者术前卸下首饰、项链等贵重物品。
手术中:首先,根据患者手术方式准备术中用品,连接并检查手术仪器与设备,将手术室内温湿度调节至合适范围内;第二,术前建立好至少2条静脉通路,并维持输液通畅,做好对患者输液过程的监护;第三,根据手术方式对患者取合适体位,保持患者舒适度,并充分暴露手术部位以方便医师操作;第四,手术过程中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及一般情况,并注意保温,发现异常时及时汇报麻醉师和医生。
手术后:待患者麻醉清醒后为其穿戴好病员服并护送至患者病室,加强巡视,巡视内容包括患者精神意识状态、手术切口情况等,并做好相应记录。
1.3 判定依据
选择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作为护理效果判定依据[2]。并发症发生率的计算方法为:(尿潴留+感染+坠积性肺炎)患者例数÷该组患者总数×100%。护理满意度采用自制问卷调查方式进行采集,问卷内容包括患者的各项护理的评分、护理人员态度的评分等,满分为100分,根据问卷评分结果由高到低依次分为非常满意、一般满意及不满意三个等级:非常满意:评分结果为90~100分;一般满意:评分结果为60~89分;不满意评分结果为60分以下。护理满意度的计算方法为:(非常满意+一般满意)患者例数÷该组患者总数×100%。
1.4 统计 学方法
采用SPSS18.5统计学软件包对本次研究中需要处理的`数据进行分析,所有计数数据均采用均数±标准差(x±s)的形式表示,对计数数据和计量数据分别采用x2和t方法进行检验,设定显著学水准为a=0.05,当P<0.05时,即为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2.1 并发症发生情况
干预组80例患者经舒适护理后,出现并发症者7例,其中,尿潴留4例,感染3例,坠积性肺炎0例,并发症总发生率8.75%;对照组80例患者经妇科常规护理后,出现并发症者16例,其中,尿潴留9例,感染5例,坠积性肺炎2例,并发症总发生率20%。干预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后有意义(P<0.05)。
2.2 护理满意度
干预组80例患者中非常满意者72例,一般满意者8例,不满意者0例,护理满意度100%;对照组80例患者中非常满意这60例,一般满意者7例,不满意者13例,护理满意度83.75%。干预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后有意义(P<0.05)。
三、讨论
为了进一步提高腹腔镜手术治疗妇科疾病的预后效果,对处于围手术期的患者开展有效的护理干预十分必要。据相关实践报道记载,对妇科腹腔镜手术病人开展舒适护理能有效减少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并对促进护患关系有重要意义。本次研究中干预组的80例患者经舒适护理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8.75%,明显低于对照组(20%)。同时,本研究中干预组的护理满意度高达100%,显著高于对照组(83.75%),均与临床报道相符合。
总之,在开展舒适护理时,护理人员应在实施妇科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充分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从病室环境的准备、体位护理、加强巡视、饮食指导、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术后康复指导以及心理疏导来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护理论文14
【关键词】 消化道出血,急性;护理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胰、胆道病变引起出血,以及胃空肠吻合术后的空肠病变引起的出血[1]。主要表现为呕血、便血和不同程度的周围循环衰竭,如处理不当可危及生命。临床护理在治疗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做好患者的护理,是促进疾病好转、延长出血周期、减少出血次数的重要措施之一[2],是临床常见急症,其疗效和预后不仅取决于正确及时的治疗,还取决于良好的护理。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xx年1月至20xx年6月抢救护理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48例,其中男30例,女18例;年龄20~85岁,平均年龄52岁。肝硬化28例,急性胃黏膜病变2例,消化性溃疡10例,消化系肿瘤8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呕血、便血和休克症状。经过治疗护理,治愈28例,好转12例,转外科手术5例,病情恶化及死亡3例。
1.2 观察方法
1.2.1 观察神志、四肢情况:出血量在5%以下无明显症状,出血量在5%以上可出现眩晕、眼花、口渴,出血量在20%以上可出现烦躁不安、表情淡漠、四肢厥冷等休克症状。
1.2.2 密切观察血压和尿量:尿量能反映组织灌注情况,尿量不小于30 ml/h。出现低血容量休克时,患者表现为脉快,收缩压低于80 mm hg(1 mm hg=0.133 kpa),四肢皮肤湿冷,面色苍白,大汗淋漓,呼吸浅而快,神志不清等。WWw.133229.Com一旦出现应立即采取去枕平卧位,注意保暖、吸氧,及时通知医生。必要时遵医嘱给予输血,应尽量用新鲜血液。选择大号针头进行静脉输液或给予静脉留置针,以便在大出血时能迅速补充血容量。
1.2.3 观察有无黑便排出及排黑便次数、质、量:通过对黑便次数、质、量的观察,来判断出血是否停止。消化道出血>60 ml可出现黑便,呈柏油样,有腥臭;出血量多,血液在肠道停留时间短,可出现暗红色或鲜红色大便,出血部位在幽门以上可出现呕血,幽门以下则表现为黑便,反复呕血或黑便次数多而稀薄,提示有继续出血。
1.2.4 观察有无再出血迹象: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病情经常反复,出血控制后仍应观察有否再出血,如患者反复呕血、黑便,颜色由黯黑变为暗红,甚至呕吐物转为鲜红色,血压、脉搏不稳定皆提示再出血。
2 体会
2.1 一般护理 (1)将患者安置在安静的病室内卧床休息,采取头低腿高位,便于呕吐物的排泄,并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呕吐物吸入气管或窒息。(2)出血期禁食,出血停止后按序给予温凉流质、半流质及易消化的'软饮食。(3)消化道出血患者血液循环较差,应避免局部组织长期受压,经常更换体位,按摩受压部位,保持皮肤清洁。
2.2 急救护理 迅速建立静脉通道,积极补充血容量,尽快配血,并使各种急救器材处于良好的备用状态,遵医嘱使用止血剂。抢救治疗开始滴速要快,但也要避免因过多、过快输液、输血引起肺水肿或诱发再出血,从而加重病情。应用止血药物时,需了解药物的作用、不良反应及用药时的注意事项。应根据药物的性质,调节输液速度。
2.3 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的护理 插管前检查有无漏气,插管过程中必须经常观察患者面色、神志。插管后要保持胃气囊压力为50~70 mm hg,食管气囊压力为35~45 mm hg,密切观察引流液的颜色和量,置管24 h后宜放出气囊气体,以免压迫过久可能导致黏膜坏死[3]。
2.4 心理护理 保持病室安静,空气新鲜。 患者因心理无准备,极易出现焦虑、恐惧和危机感。护士应以友善的态度、稳妥的语言,有针对性地进行解释和安慰,消除其恐惧心理,树立战胜疾病信心。帮助了解相关医学知识,使患者避免情绪波动,密切配合治疗,有利于止血。
2.5 用药指导 严格遵医嘱用药,熟练掌握所用药物的药理作、注意事项及不良反应,如滴注垂体后叶素止血时速度不宜过快,以免引起腹痛、心律失常和诱发心肌梗死等,遵医嘱补钾、输血及其他血液制品。
2.6 康复护理 给患者和家属做好本病的基本知识宣教,指导患者掌握疾病的病因、诱因、预防、治疗知识等,保持良好的心境和乐观心态,正确对待疾病,避免粗糙、冷热及刺激食物,戒烟酒,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另外,教会患者及家属识别早期出血征象及应急措,出现呕血或黑便时卧床休息,保持安静,减少身体活动;帮助掌握有关病症的病因、预防、治疗知识以减少再度出血的危险;在医生指导下用药,勿自用处方,慎重服用某些药物[4,5]。总之,上消化出血起病急、来势凶险、变化快、易造成失血性休克和循环衰竭危及生命,如能正确诊断,进行有效的止血治疗及认真细致的观察护理,可使患者转危为安,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从而达到康复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李素霞.上消化道出血的中西医护理进展.护理研究,20xx,16:450451.
2 王志红,周兰妹主编.重症护理学.第1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xx.171175.
3 袁翀,刘铁民,高志洋,等.急诊内镜诊治上消化道出血298例临床分析.中国基层医疗,20xx,15:1542.
4 尤黎明主编.内科护理学.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xx.246.
5 叶任高,陆再英主编.内科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xx.482.
护理论文15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xx年1月—20xx年12月期间,经本院诊断并治疗的糖尿病患者17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表格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常规康复护理组和中医康复护理组,各89例。其中常规康复护理组男49例,女40例;最大75岁,最小34岁,平均(54.89±20.29)岁;中医康复护理组男48例,女41例;最大年龄74岁,最小35岁,平均(55.23±19.69)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身体状况以及病史等方面均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根据病情给与有效治疗,并嘱咐两组患者低盐、低糖饮食。常规康复护理组给与常规糖尿病护理;中医康复护理组在常规糖尿病护理的基础上给与患者中医膳食调理、中医生活起居调理及心理疏导等中医护理及康复指导。1个月后,分别记录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及患者对治疗效果等康复护理情况的满意度,并比较。
1.3疗效标准
病情稳定:患者血糖值明显下降,持续在较低范围内,无相关并发症出现;较为稳定:患者血糖值有所下降,偶有浮动,但对患者生活、工作不造成影响,且无并发症出现;不稳定:患者血糖值下降不明显甚至有所上升,甚至出现并发症。总有效率=病情稳定率+较为稳定率。满意度依据本院自行拟定《患者满意度调查表》,分为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满意度=满意率+基本满意率。
1.4统计学处理
对文中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5.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2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比较
一个月后,分别记录两组患者糖尿病治疗情况,并比较。可以看出,中医康复护理组总有效率(93.26%)明显高于常规康复护理组(79.78%)。均P<0.05,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2.2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
分别记录两组患者对医院的护理及康复指导的满意度,并比较。可以看出,中医康复护理组满意度(96.63%)明显高于常规康复护理组(85.39%)。均P<0.05,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糖尿病是由于胰岛分泌功能障碍或胰岛素功能缺陷等原因造成的血糖值升高的一种代谢性疾病,其主要以“三多一少”为临床特点,可能导致肝肾及心血管等并发症,严重的可导致死亡。由于现代医学对于糖尿病无法根治,只能依靠降糖药及胰岛素维持血糖值,所以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及康复指导尤为重要,然而现代临床对于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及康复指导内容单一,不够全面,导致糖尿病患者病情控制不甚理想。糖尿病属于中医“消渴症”范畴,中医认为,消渴的主要病因除了与患者自身素体阴虚、虚劳过度等身体原因有关以外,还与情志失调、饮食不节以及作息时间不规律等因素有关,所以在糖尿病患者的中医护理及康复指导方面,同样需要注意上述几方面:
①素体阴虚、虚劳过度:中医认为糖尿病主要是由于患者本身阴液不足,或虚劳过度,损伤阴液所导致的,所以根据中医“药食同源”的理论,在糖尿病的中医护理中,可以多进食一些滋补阴津的物品,辅助患者的康复。
②饮食不节:中医认为,饮食不节以及过食肥甘厚腻等食物,损伤脾胃,气血津液生化失常,故呈消渴。所以在患者的康复指导中应嘱咐患者规律饮食,定时定量,禁止暴饮暴食以及不按时进食
③作息时间不规律:中医“子午流注”理论认为,人体气血在不同的时间灌注于人体不同的'经络,并且人应该根据气血灌注特点进行起居。例如:子时气血归入肝胆经,以养人体阴血,人应该卧榻而眠。如若不然就可能损伤人体阴血,造成人体损伤。所以在糖尿病中医护理中,应嘱咐患者起居有常,按时作息。
④情志不调:糖尿病是伴随患者一生的慢性疾病,并且可能出现并发症危及生命,这就对患者的心理造成一定的负担,在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同时,也影响患者的病情稳定。同时中医也认为,情志可以影响脏腑功能的运行,长期处于消极的情绪中会导致脏腑功能失常。所以及时有效的心理疏导对患者的康复护理有一定积极的影响。本次研究记录并比较了两组患者治疗情况及患者对治疗效果等康复护理的满意度,对比了中医护理及康复指导与常规糖尿病护理及指导的临床效果,结果表明:中医康复护理组总有效率为93.26%,常规康复护理组总有效率为79.78%,中医康复护理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康复护理组;且中医康复护理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康复护理组。均P<0.05,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从而可以看出,中医护理及康复指导有助于糖尿病的治疗,值得深入研究与临床推广。
【护理论文】相关文章:
护理培训护理教育论文10-09
护理在骨科护理的应用论文10-09
护理礼仪论文11-15
有关护理的论文10-09
护理安全论文10-08
护理专业论文05-18
临床护理的论文05-15
论文护理模式转变对高职护理10-08
医院护理论文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