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古典园林景观建筑
古典园林景观建筑【1】
摘 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的同时,人们的居住环境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屋顶花园可以作为解决人居环境问题的重要途径。
本文介绍了屋顶花园的历史及现状,功能和意义,并对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
关键词:屋顶花园;人居环境;发展意义;问题;对策
1 我国屋顶花园现状
1.1 屋顶花园的概念
屋顶花园是屋顶绿化的一种特殊形式。
屋顶花园是指在各类古今建筑物上、构筑物上、城围上、桥梁、立交桥等的屋面、露台、天台、阳台或者是大型的人工假山山体上进行造园,种植树木花卉。
屋顶花园在节约土地资源和扩大绿化面积、减轻城市环境污染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增加绿色空间结构和保护城市生物多样性、减弱光线反射和美化城市环境、夏季隔热与冬季保温、改善屋顶的物理性能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1.2 屋顶花园在我国的现状
近几十年来,德国、日本对屋顶绿化及其相关技术有了较深入的研究,并形成了一整套完善的技术,是世界上屋顶绿化技术水平发展较快的国家。
据权威工业情报机构透露,至2012年,中国将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屋顶市场。
同时,全球屋顶的需求量至2012年将每年增长2.9%,届时总价值量将达650亿美元。
其中,美国和中国市场是两大生力军。
美国楼市预计在未来几年里会摆脱低迷局面,从而拉动建筑业发展。
而中国人均年收入的不断上升也会使住宅市场进一步扩大,预测至2012年将以每年4%的增幅发展,届时需求量将达27亿m2。
分析家预计,就区域而言,未来亚洲的新兴市场需求量增率将最大。
印度、菲律宾和马来西亚的人口迅速膨胀,对住宅的需求自然加大。
在非住宅领域,中国、印度和马来西亚经济的发展也会促进需求。
广州亚运会、亚残运会和深圳世界大运会的举办(以下简称“三会”),根据《规划》,深圳市将制定太阳能屋顶建设实施计划和相关鼓励政策,新建建筑和具备条件的既有建筑,包括公共建筑、机关办公楼、工业区(园)、酒店、企业、住宅楼等建筑,屋顶都要安装太阳能光伏、光热系统,带动太阳能产品应用规模化以及相关产业的发展。
“三会”向我们展示了屋顶绿化之大成,让我们领略到未来生态低碳城市重要的组成部分。
2 我国屋顶花园发展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2.1 人们的对屋顶花园的认识有待提高
屋顶绿化可以广泛地理解为在各类古今建筑物、构筑物、城围、桥梁(立交桥)等的屋顶、露台、天台、阳台或大型人工假山山体上进行造园,种植树木花卉的统称。
屋顶绿化对增加城市绿地面积,改善日趋恶化的人类生存环境空间;改善城市高楼大厦林立,改善众多道路的硬质铺装而取代的自然土地和植物的现状;改善过度砍伐自然森林,各种废气污染而形成的城市热岛效应,沙尘暴等对人类的危害;开拓人类绿化空间,建造田园城市,改善人民的居住条件,提高生活质量,以及对美化城市环境,改善生态效应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2.2 法律法规不完善
近年来,北京、上海、杭州、武汉等城市都出台了相关的规定,将屋顶花园提上日程。
可见屋顶花园的规范化,法制化发展是必然的趋势。
各城市园林主管部门应协同有关部门编制出屋顶花园的建设和养护规范,从行业标准的高度来科学合理地建设管理屋顶花园。
同时,也要出台相应政策性文件来规定标准模式和规范工艺,解决现下市场比较混乱的情况,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可寻。
2.3 技术需要进一步更新
近几年,绿色屋面系统在国内外受到很大的关注。
由于屋面材料及技术方面的进步,如今,屋顶花园建设已经可以成功地在大部分气候条件下实施。
屋顶花园施工对技术的要求远远高于一般的花园,主要有以下特点:
2.3.1 屋顶花园的疏水层处理难度很大。
采用疏水层材料来解决下雨、浇水时多余水分的过滤、排放问题,不会造成积水而导致植物根系腐烂。
为减轻水分和土壤对屋顶的渗漏和腐蚀,屋顶花园需采用喷灌、滴灌等方法“细水长流”,排水系统也需要认真考虑;为防止水分蒸发过快,土壤中还需加入高分子保水剂。
2.3.2 基质下面需要很严格的防水处理。
屋顶花园首先要解决防水问题。
目前国内市场上质优价廉的防水材料比比皆是,防水层应该是高强度的,能够经得起一般性的冲击和摩擦。
APP防水卷材是一种子新型防水材料,不仅能耐腐蚀、抗老化,还能防止植物根须的侵入。
目前国内已有卷材生产厂家与上海、北京的一些房地产开发商合作,采用聚酯卷材和抗根卷材建造了几个屋顶花园,并取得了成功的经验。
2.3.3 屋顶花园里的构筑物需要用轻质材料,有利于统一管理及组装。
例如纳凉亭、单边伞、吊床、秋千椅、遮阳伞、庭院椅等可用实木或铝合金骨架承载重量。
2.3.4 植物的生长习性都要结合屋顶环境。
屋顶花园的造园优势是基于屋顶花园高于周围地面而形成的。
高于地面几米甚至几十米的屋顶气流通畅清新,污染减少,空气浊度比地面低。
与城市中靠近地面状态相比,屋顶上光照强,接受太阳辐射较多,为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有利于植物生长。
考虑到屋顶植物受到台风等因素影响,选择的植物高度一般不要超过3m。
2.3.5 屋顶花园建设需要规范施工和管理。
成立专门的屋顶花园设计、施工部门,能保证屋顶花园安全、长时间地被有效利用。
2.4 屋顶渗漏问题和屋顶负载问题未完全解决
对于彻底解决渗漏问题要做好以下几点:首先是屋顶花园要同建筑统一设计,提前考虑。
其次,屋顶花园的防水要求要较一般住宅高一级,即起码是二级防水,二层柔性防水层。
最好,在对旧屋顶改造成屋顶花园时,要在不损伤原防水层的情况下,进行二次防水。
许多80年代以后的城市建筑物都是用砖和混凝土或水泥建造而成的,当时的设计者并未预见到未来屋顶花园的建造。
当要对旧建筑进行屋顶花园建造时,和最初的设计者进行咨询和讨论是必要的。
3 解决屋顶花园发展问题的有效对策
3.1 加大宣传屋顶花园的力度
提高全民环境保护意识,以各种形式生动的、内容具体的实例宣传屋顶绿化的意义和作用,并做好养护管理等配套工作,消除人们的思想顾虑,使发展屋顶花园成为市民的共识。
3.2 完善相关的法制法规
要想让屋顶绿化全面铺开,必须依靠政策上的支持,新建房屋在规划部门审批时,就应先过屋顶绿化这道关。
屋顶绿化应计入小区的绿化面积,以此鼓励开发商搞屋顶绿化。
3.3 加强技术投入,开拓市场
屋顶花园从边缘产业一跃成为产业舞台的中心。
伴随而来的绿化材料和技术也应运而生,造就了立体绿化产业。
现在国内也涌现一批专门从事屋顶绿化的企业,他们引进和开发新技术、新材料,如薄层栽培基质、抗植物根穿刺高分子复合防水材料、屋顶花园专用轻质建材等,大大丰富了国内园林景观的市场。
国家相关部门也应加强对屋顶花园绿化产业的研究与开发力度,推出新技术,研发新材料,促进屋顶花园产业的发展。
3.4 解决屋顶渗漏负载等问题
屋顶花园的结构层一般分为保温隔热层、防水层、排水层、过滤层、土壤层、植物层等。
保温隔热层可采用聚苯乙烯泡沫板,铺设时要注意上下平整密接。
屋顶花园的排水防水层中排水系统的设计和安装非常重要,它将直接影响到防水问题。
现在国际上很多国家都研究出屋顶花园屋顶材料的新技术、新材料,有的国家已经研制成了全用废弃物进行生产的成套的防水保护层、排水层过滤层和轻质土壤的技术,这样防水、排水、种植都可以得到保障,又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只有人与自然相结合,才能将现代科技与生态科学完美结合在一起才能使屋顶花园发挥其最大的功效。
屋顶花园的规划设计,使屋顶的自然生态环境与城市总体生态环境融为一体,城市文明永远延续与生活环境文化融合。
人们建设一栋楼房等于销毁一块土地,我们只要把屋面建成屋顶花园的形式,就能把被毁的土地挽救回来。
这样我们不但美化了生活,还能给子孙后代保留下这块土地。
参考文献
1 章士巍. 空中花园不是梦——屋顶绿化技术探讨[J].园林,2005(5)
2 渥尔纳.皮特.库斯特.德国屋顶花园绿化维普资讯,2005
3 张梦欣.园林绿地设计[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4
园林景观建筑设计【2】
摘 要:景观建筑于园林,不仅是功能性的补充,也是艺术表达的完善,不仅要有自身的特点,也要获得园林整体性的认同。
景观建筑在园林中的地位举足轻重。
论文从景观建筑的内涵出发,介绍景观建筑的类型、特点、功能,在此基础上,结合园林设计与表达的特点,对园林景观建筑设计展开研究与讨论。
关键词:园林;景观建筑;景观融合;设计
大自然每一处能够提供舒适休憩环境的地方,大都有设计出色的景观建筑,景观建筑经营的舞台遍布城市的每个角落。
景观建筑中既有方便休息与游憩、具有优美造型的亭台楼榭,又有艺术美观与实用功能并存的建筑小品,还有设置于场所,便于人们生活的公共服务设施等。
设计师们利用合适的景观材料,通过理性的分析,感性的表达,藉由特殊的设计语言,将景观建筑落实在实际的设计领域中,使之成为城市景观的一员。
1 园林景观建筑
对于园林景观建筑的定义,狭义的理解是精神功能超越物质功能,且能美化环境、愉悦人们心灵的构筑物。
广义的理解,景观建筑包括城市建筑与园林中提供观赏休憩的各种构筑物,其设计需要遵循科学与艺术的原则,研究景观环境与景观生态,进而进行规划、设计和修建管理。
1.1 景观建筑的类型
景观建筑主要有五种类型:
(1)游憩性景观建筑,主要是指具有休息和游赏等使用功能,且具有优美景观造型的建筑形式,如亭子、走廊、花架、榭、舫、园桥等;
(2)园林服务性建筑,目的为使用者提供基础服务设施,如小卖部、茶室、餐厅、厕所等;
(3)娱乐与活动设施,用以开展园林内部文娱、体育活动或园林与外界交流沟通活动,如游船码头、俱乐部、露天剧场、演出展览厅等;
(4)公共管理用设施,如大门、办公室、实验室、栽培温室等;
(5)标志性建筑设施,如园区内假山、雕塑、标识物等。
1.2 景观建筑的功能特点
根据园林景观建筑自身特点及其与周遍环境关系,通常承担着点景功能、赏景功能、引导功能以及空间分割功能。
1.2.1 点景功能
承担点景功能的景观建筑通常是园林中的主体部分,该种类型的景观建筑能够控制整个园区的景观效果,在园林景观构图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点景建筑不仅自身景观效果较好,且要与园林自然景色相互融合,从而保证景观的整体性。
1.2.2 赏景功能
园林景观建筑在园林中成为一组景观画面的重点时,是为建筑的赏景功能。
一组景观建筑物与园区景观结合,相辅相成,成为动观全景的观赏线。
该种功能建筑在设计时要考虑建筑朝向、门窗位置、体量等要素。
1.2.3 引导功能
引导功能是指园林建筑在景观建筑中起到的起承转合的作用。
使用者的眼光接触到一处优美的园林景观时,游览线路便会自然延伸,完成“移步换景”,建筑可以成为实现此类引导的主要目标。
1.2.4 分割功能
园林景观建筑常常通过一系列巧妙的变化安排给人以艺术美,以建筑构成的各种形式的庭院及游廊、花墙、门窗、园洞等都是组织空间与划分空间的优良手段。
景观建筑的分割功能就是指建筑本身在园林空间组合和布局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
2 景观建筑设计与景观融合
优秀的园林建筑在使用上需要保证两个方面的优势,一是建筑本身的结构、造型、功能与环境特点,二是园林对建筑的认同感。
在景观建筑的设计过程中,如果能保证这两个方面的完善,那么建筑的设计将是成功且具有一定内涵的优秀作品。
建筑本身的设计,应该确保园林景观建筑的结构合理、造型优美、功能性完善。
在设计时主要考虑如下几个方面:
2.1 选 址
园林景观建筑选址决定建筑的设计思路以及建筑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如何确保景观建筑和周边环境互动交流、发生对话,成为和谐统一的有机的整体,是建筑设计者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之一。
在选址方面,应因地制宜地考虑生态、地形、水体、植物配置等问题,设计的建筑既要恰到好处地注重突出自然景色特点,又要有自身存在感,成为一处独立的风景线。
此外,也应充分考虑立地条件,考虑土壤、水质、风向、方位等地理因素对建筑的影响。
2.2 定 题
景观建筑的定题主要是对设计初步概念性的思考和建筑语言的落实。
设计者需要通过对建筑特点的构思和对建筑语言的表达完成景观建筑的结构、造型、功能特点和艺术内涵的表达。
有一定立意的景观建筑,不仅能完成自身的功能特点,也能为其所处的环境增强艺术的氛围。
2.3 布 局
景观建筑的布局主要考虑组合形式、对比与层次、空间序列以及借景。
2.3.1 组合形式
景观建筑组合形式包括:独立的建筑物为主景,与周遍环境结合形成开放性空间;建筑组群,自由组合,成为连续性景观,形成开放性空间;建筑围合形成庭院空间,形成半开放空间,有一定景观整体性;混合式空间布局,总体布局,分区域构图。
2.3.2 对比与层次
在园林景观建筑中,对比是把两种有显著差别的因素通过互相衬托突出各自的特点,同时要强调主从和重点的关系,即在设计中要注意主从配置得当,防止滥用建筑元素而破坏园林空间的完整性和统一性。
层次的获得主要有相邻空间的渗透与层次和室内室外的渗透与层次两种表达方式,可以用对景、框景的手法,也可以利用空廊及建筑空间穿插、错落彼此渗透,增添空间层次。
2.3.3 空间序列
园林景观建筑空间序列的设计表达,组合形式通常可分为规则对称和自由不对称两种。
规则对称多用于功能和艺术思想意境要求庄严的建筑和建筑组群的空间布局;自由不对称空间序列多用于功能和思想意境要求轻松愉快的建筑群落空间布局。
在设计中需结合环境特点完成表达。
2.3.4 借 景
在园林景观建筑规划设计中,借景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
借景需要把各种能够增添艺术情趣的形、声、色、香融合与场所中,丰富画面构图的外界因素,确保景色特点并富于变化。
设计者可通过借形组景、借声组景、借色组景、借香组景等手段,利用景观建筑自身特点,达到建筑画面构图、景色融合与艺术表达的需要。
园林对建筑的认同感方面,应该确保景观建筑能够在园林的空间中有准确、合理的定位,符合使用者的主观感受和对景观整体性的期待。
(1)要有环境设计与景观建筑单体设计相互同步的思维。
有相互统一的设计思想,考虑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的关系,采取技术措施和艺术手段,解决环境与建筑之间的矛盾部分,确保两者的相互统一。
(2)要有平面设计与空间设计相同步的思维。
考虑景观建筑的平面、立面、剖面时应与空间环境进行整合,促使它们在反复不断的同步修改完善后能够有机结合,与景观协调。
脱离整体,与整个景观设计割裂的片面单一的建筑设计时不可取的。
(3)要有建筑设计与工程设计同步的思维。
景观建筑设计的最终建造是在工程施工允许的基础之上的,在设计中应避免单纯追求单体效果与景观追求而脱离现实,应基于对结构的思考完善构思,控制建筑设计的展开。
(4)要有设计调整与环境互动的思维。
理性分析人与环境的关系,发现设计中的不足以及未解决的园林与景观建筑,景观建筑与人的矛盾,即使调整设计思路,避免设计效率低下。
满足景观建筑在以上两个方面获得优势实属不易,景观建筑的设计者需要有敏锐的观察力,能够客观地分析人们心理特点和诉求,能够合理总结场所的现状与内涵,能够熟练应用不同形式的表达技巧,从而准确传达出自身的构思和意愿,完成与园林完美统一的优秀景观建筑。
3 结 语
有鲜明特色的园林景观是在理解和尊重景观所处的自然与人文环境的基础上,深入挖掘地域自然属性和人文精神而设计完成。
园林景观建筑作为园林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和建造同样需要随着自然界需求与社会的发展进步,历经实践与演进,在解决人与环境的矛盾的同时,完成园林对其功能的要求。
相关组织与设计人员应不断总结经验,提炼发展,确保园林景观建筑更适宜园林景观,也更适宜生态环境。
古典园林景观的艺术特征和设计运用【3】
摘要:园林景观是现代城市建筑规划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中国古典园林景观设计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世界园林景观艺术上风格独具、别树一帜。
中国古典园林景观的艺术特征与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的关系密不可分。
本文在广泛查阅资料与阅读文献的基础上,以中国古典园林景观杰出代表苏州园林为例,具体探究了古典园林景观的一系列造园手法、成景类型与意境构成。
关键词:古典园林景观;艺术特征;设计运用;苏州园林
苏州园林即为“苏州古典园林”,是指中国江苏苏州城内的私家园林建筑,其中比较著名的有拙政园、留园、狮子林、沧浪亭等。
苏州园林是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珍宝,素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之美誉;苏州园林是一种隐逸文化的代表,每座苏州园林都有其独特的气质,带有着园林主人本人的生活逸趣和文化内涵。
园林景观以其几千年的文化精髓积淀,在现代化人文城市的规划和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因此,本文对古典园林艺术特征和文化内涵进行了探究。
1 古典园林景观的造园手法
1.1 曲径通幽处
在园林景观中“曲”最能表达一种美感,一种美学情趣。
曲是园林景观的灵魂;“庭院深深深几许”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曲曲折折的小径、蜿蜒斗折的回廊、迤逦不尽的小溪……径越伸越远越曲,廊越回越深越幽;转朱阁,掩低楼,淡云孤雁弧,漏云透竹轩,都是所谓的“曲径通幽处”。
园林景观中的曲和直不是完全相互对立的。
直中取曲幽静深远,曲中取直引步向前。
在苏州园林中,拙政园的回廊委曲回转,别具风致;沧浪亭的复廊奇石参差,花影迷离;留园的华步小筑回环反复,深得庭院深深深几许之趣。
园林景观中的云墙和回廊都能表现出曲的妙处。
江南烟雨朦胧中的白墙黑瓦勾勒出了绵延横亘的云墙;青山绿水之间,你总能找到一种含蓄的蕴藉,一种关于园林的最美好的想象。
1.2 移步换异景
联系实际,置身于园林之中肯定并非静止不动,一定是时刻运动着的。
小径回廊曲折往复,途经绚烂多彩、布局精致的沿途景物,游览者能够领略到目不暇接、顾盼不及的审美体验。
随着时间的变换,脚步的转移,空间得以拓宽,景物得以延展,移步异景,一步一景,所以游览者才会驻足停留,细细品玩。
苏州园林的建筑构造精巧,布局紧凑,形式灵活,复杂多变。
景中有景,园中有园,深得江南建筑的逸趣。
细看狮子林扇亭处的叠山置石,山石堆叠着延展着伸入水中。
步入水边乱石铺砌的石径,近者是青苔石岸绿水碧波荡漾落花红,远者是曲廊深院煦日和风堂燕鸣垂柳。
筑园者的心迹跃然青山绿水之中;左顾右盼间,游者饱游园色,领悟到其中的奇趣。
1.3虚实与藏漏
中国传统文化讲究虚实结合,虚实相生:山为实,水为虚;阳为实,阴为虚;近为实,远为虚;密为实,空为虚。
不同于西方人总是热烈率直地直抒胸臆、和盘托出,中国人习惯于用含蓄、隐晦的方式表达内心的情感,显而不露,引而不发。
所以中国的建筑,尤其是园林小品,或虚或实,或藏或露;虚实藏露中,景观见小见大,见仁见智。
无论是中国传统室内设计,还是中国古典园林设计,“开门见景”都是大忌。
影壁、山石、漏窗、门洞,都是营造虚实藏露之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能够帮助划分景物结构,避免“一览无余”。
拙政园进门处的翠嶂,留园中处处可见的��扇与漏窗,都是很好的屏障;环秀山庄藏亭于树林,狮子林藏卧云室于石林,也都是恰到好处的“藏”。
2 古典园林景观的成景类型
2.1借景
无论是古今,抑或是中外,园林景观的空间和面积总是有限的,因此借景手法在园林设计中的运用十分广泛,很大程度上拓宽了园林景观的深度和广度。
借景一般通过近借、远借、互借、俯借、应时借等方式来完成:一是堆山砌石,抬高视点;二是借季相景,预留特色;三是遥借活景,种花植树,招蜂引蝶;四是俯借虚景,天光水色,一碧万顷……借山水,借花鸟,借声,借色,借形。
2.2分景
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与其把人领到一个空旷的大空间,让他漫无目的地闲逛,不如将园林按一定方式划分和界定,把人的注意力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这就是“分景”。
“分景”增添了苏州园林可以细观的景的量,也提高了它们的质。
拙政园的听雨轩里,轩旁有水,水边数丛翠竹芭蕉,夜雨霖霖,竹叶生凉;倒影楼中则“时有倒影入池塘”,水波荡漾,水底楼台,如梦似幻。
2.3引景
引景是指吸引游人继续游览的方法。
苏州园林设计中鲜少有像其他景区那样用明显的标志指景,终究怕落了下乘。
游览者会好奇小桥流水尽头是什么?拾级而上会看到什么?曲径回廊又会通向何处?山上建一塔,游览者就可能会有兴趣向上爬;湖中建一亭,游览者就可能会有兴致泛舟而至;园中传来戏曲,游览者就或有闲情逸致入园观看……
2.4漏景
漏景又被称之为“泄景”,是指透过竹木疏影、花��门窗、拱门环洞等看到的景观。
沧浪亭的石漏窗,留园的各式木石漏窗,狮子林里连续的玫瑰窗等,都会增加景深,引人入胜。
漏景营造的“犹抱琵琶半遮面”之感更易引人入胜,也更能够促成空间的深邃与空灵;或凸显静景,或引导动景,若隐若现,含蓄雅致。
2.5对景
对景是中国古典园林重要构景手段之一。
在某处景观之上可以观赏另一处景观,我们把它称之为“对景”。
很多时候对景手法可以完成一种“一处可观多景”的视觉体验。
还是以拙政园为例,荷风四面亭、倚玉轩、海棠春邬、梧竹幽居等九处景观围绕着东部湖区形成了一个“环形对景”;在这个偌大的椭圆形内,任两个相邻的景观总是互为对景。
2.6框景
杜甫的名句“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描绘的就是框景。
空间中的景物平平淡淡,或是不尽可观之时,利用门、窗、洞或是合抱的树枝,有选择地对景设框,或是设框取景,均能够得到意想不到的妙处。
例如,从外透过梧桐幽居的月洞门,我们可以看到反复的回廊,精致的门窗;从内往外看,则框与景相连,宛如一副浑然天成的园林画卷。
2.7障景
障景不但有空间引导作用,还可以给人带来一种心理暗示。
障景才是真正在玩欲露还藏的把戏,入园处的障碍和屏障都是障景。
留园入口的暗、小、深,就采用了障景的抑扬作用;它的用意就在豁然开朗处,柳暗花明处,别有洞天处。
抑时,脑海中一片空白;抑之后放,才会出现空白后最灿烂的色彩和最盎然的生机。
3古典园林景观的意境构成
3.1师法自然,天人合一
在儒道两家“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下,我国古典园林景观设计一直秉承着“师法自然”的造园理念。
“师法自然”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每个山水岩石等自然要素的形象要符合自然现象;二是总体与局部的组合、分割与布局要合乎自然规律。
师法自然,要求顺应自然,表现自然,源于自然,融于自然,基于自然,更高于自然。
中国古典园林景观讲究自然变通,诸多设计要素都来源于自然:曲折多变的小径,来源于蜿蜒爬行的蛇;亭台楼阁的飞檐,来自于展翅欲飞的鸟;波澜起伏的屋顶,源自于起伏变化的山峦……除此之外,叠山置石理水也要顺应自然:园林中的山水一般都是假的,或是在原有的少量山石的基础上,加以堆叠。
园林设计要让这些假山假水,看起来浑然天成。
不仅山水看起来要是真山真水,闹市间山水的出现也要毫不突兀才行。
3.2才墨之薮,底蕴深厚
苏州园林的花花草草,无不尽态极妍,美丽至极;不仅给人带来美妙的审美感受,还能够用比拟和象征手法营造一种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象外之境。
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常用“比德”意象有荷、柳、松、竹、梅、芍药、蔷薇等,将实景抽象化,引领行人进入更深的精神境界。
网师园的看松读画轩中的千年古松盘虬卧龙,历经千年苍翠劲拔,容颜不改;拙政园几经易主,种荷不辍,向后人细述“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孤高傲远……
苏州园林的主人一般是古代的士大夫,这些人一般惯会吟风弄月,颇得雅致逸趣。
苏州园林素来是才墨之薮,钟灵毓秀。
园中的匾额楹联很多都来自于典故和诗句,承载着深厚的文人信息和文化底蕴。
沧浪亭取名之于“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留听阁取名之“留得残荷听雨声”;月到风来亭取名之“此事不关风与月”;拙政园有雪香蔚亭,亭旁松竹掩映,枫柳共眠,对联一副:“蝉噪林愈静, 鸟鸣山更幽”,颇得山情野趣,与世无争;沧浪亭有面水轩,轩旁碧波荡漾,天高月远,对联一副:“短艇得鱼撑月去, 小轩临水花为开”,极言物我交融之美,引人入胜……
4 结语
西方园林设计中虽然也涉及关于意境的刻画,但主要追求的是形式美;中国古典园林景观的设计和运用虽然也充分地展示了形式美,但终究还是在追求意境。
我国独具东方特色的园林艺术与西方体系众多的园林艺术流派相辅相成,构成了呈多样性发展的世界园林艺术。
随着世界文化的交流融合和人民审美水平的提高,我们应该在深入发掘与传承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协调和融合其他民族的文化特色,让中国古典园林景观艺术焕发出新的生机。
参考文献
[1]王晓斐.中国园林中石―生组合景观设计理论与营造技术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
[2]王培培.中国古典园林营造理念与手法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应用[D].河北工业大学,2011.
[3]阎琦.空白之韵――中国古典园林空间布局的虚实相生[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
[4](英)纽金斯著,顾孟潮,张百平译.世界建筑艺术史[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
[5]宋珊.中国古典园林在现代园林设计中的继承与发展[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
[6]邢靖懿.试论中国道家天人合一的生态伦理思想[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04).
[7]侯佳彤,程世云.中国古典园林的人文内涵及当代启示[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06).
[8]李洁.中国古典园林数字文化与现代景观设计应用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1.
【古典园林景观建筑】相关文章:
法国古典主义建筑论文10-08
中国古典建筑风格10-08
园林景观设计中建筑小品的运用论文03-26
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的彩画艺术10-05
古典家具与园林建筑室内的关系10-05
建筑规划和园林景观设计的共融论文10-08
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空间意境的创造10-05
关于中国古典园林建筑与环境的思考论文10-08
古典书籍毛笔古典房檐ppt模板下载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