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建筑结构》精品课程建设探讨论文
1引言
精品课程是拥有一流的教师队伍、一流的教学内容、一流的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的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精品课程建设是我国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建筑结构》课程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重要主干核心课程,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能力模块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就业岗位必须的核心能力之一,《建筑结构》课程被我院建筑工程系列为重点建设的精品课程之一。
2《建筑结构》精品课程建设
2.1课程地位
建筑结构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主干专业基础课,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和创造性工作能力;培养学生热爱专业,热爱本职工作的精神;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通过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密切联系工程实际,使学生达到以下基本要求:首先具有进行一般建筑结构构件(受弯、轴向受压构件)截面设计与承载力复核的能力;其次具有一般多层砌体结构设计的能力;再次具有分析和处理实际施工过程中遇到的一般结构问题的能力;另外还应具有正确识读建筑结构施工图的能力。由于《建筑结构》课程具有较强的实际应用性,因此本课程在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质养成两个方面起支撑和促进作用。本课程的先修课为:《建筑识图与构造》、《建筑材料》、《建筑力学》,后续课为:《施工技术》、《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毕业设计、毕业实习》。
2.2课程设计
本课程围绕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培养高级技术型人才,从专业能力、实践能力、职业素养、创新能力设计本课程。课程内容以国家规范为依据体现了职业性,校内和校外实训体现了实践性,充分发挥学生的自学和动手能力体现了开放性。理念一:该课程设计注重“教、学、做”一体化,全面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增强学生就业能力。理念二:以“必需、够用、适度”为准则选择教学内容,结合建筑工程专业的特点对教材内容适当调整(增加、弱化),并将国家执业资格考试的内容融入教学内容,实现“课证融合”。《建筑结构》课程在设计思想上充分体现一体化,即:理论与实践内容一体化、知识传授与动手训练场地一体化、理论与实践教师为一人的“一体化”。《建筑结构》的课程内容要经历由社会调研的行业岗位分析到典型工作任务确定,以实际工程为案例,教学时先提出问题;然后倒入理论知识解决问题;再利用校内实训资源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2.3课程教学内容
基于结构构件组织教学内容,合理设计教学模块,各模块学习方法类似、内容相关联、相互渗透。通过理实结合培养学生的知识能力、专业能力和素质能力。
2.4课程特色
第一,运用现代教育手段以及多种教学方法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通过展示图片、视频资料,结合模型、实物等多种教学方法的应用,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通过案例教学法、情景教学法、讨论法、任务驱动法、参观教学法、现场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第二,优化课程内容,完善了知识体系。根据教学大纲确定核心知识点、技能点,根据核心知识点、技能点选择教学内容,编写适合教学需求的教材,根据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以实际工程项目为载体,衍生出所需知识点、技能点,突出重点,优化课程内容;教学中注重知识体系,分层递进强化,使学生领会完整的知识体系。第三,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构建了较为完善的实践性教学体系。根据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课程组集中讨论,提炼和归纳出该课程中的核心知识点、技能点,围绕核心知识点和技能点设置实践教学环节编写了学生实训手册,按照理论实训→仿真实训→全真实训→现场实训,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构建了较为完善的实践性教学体系。第四,实现突出技能、强化能力的课程教学目标。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交融推进,突出理论知识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在教学和学生学习中通过学生查阅教材、规范、图集等解决工程实际问题,培养和强化学生的自学能力、专业学习能力。
2.5“双师”型教学队伍
《建筑结构》课程是一门既具有理论性又具有实践性的专业课。这就要求教师具有双师素质,不但具有较高的文化和专业理论水平,有较强的教学、教研及教学能力和素质;而且类似工程技术人员那样,具有广博的专业基础知识,熟练的专业实践技能。课程团队共有14人,有企业经历教师9人,高级职称8人,中级职称6人。团队中教师都具有教师资格证,其中持有国家工程类执业资格证或职业资格证的13人,占93%。本课程的主讲教师高级职称比例高,具备良好的“双师”素质,满足课程教学要求。
2.6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创新
在教学模式设计时,高职教育应突出职业能力的教育,本课程重点改革了以往以教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灌输、理论与实践脱节等缺点。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仅作为引导者,建立丰富的教学内容增强教学效果”的新教学模式。在课堂中通过穿插工程案例、案例图片、视频资料等新的教学元素,激发学生的理解和学习积极主动性,增强了综合素质、提高了教学质量。第一,与学生互动:教师通过交谈、互动、鼓励学生提问等方式,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中心地位;通过用监理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真题课堂提问让学生抢答的方式,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第二,多媒体教学:对于比较难理解、抽象的内容,采用多媒体课件、图片、动画等把生硬枯燥难以理解的理论知识和工艺变得更加形象、生动、直观,学生容易理解。第三,工程案例教学:在课堂理论教学过程中,针对教学内容,恰当加入工程案例,增强对教学内容的理解、知识掌握,激发学习兴趣。第四,实训模型式教学:结合课程特点,对于能够用模型展示和讲授的内容,在校内实训室进行讲授,增强学生学习理解能力。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2.7校内外实训资源
学院按照教学的需要,建立了仿真实训室、全真实训室以及校外实训点供教学使用,按照理论实训→仿真实训→全真实训→现场实训,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构建了较为完善的实践性教学体系。
2.8网络教学资源和硬件环境
学院建成了网上教学平台,已将本课程有关的教学资源(教师电子教案、多媒体课件、习题、教学大纲、实施计划、教学录像等教学资料)进入校园网,以便学生自主学习和研究性学习,达到资源共享改善教学效果,我院校园网可满足本课程网络教学的需要,学生可从我院校园网上登陆本课程网站进行学习。
3结语
通过《建筑结构》精品课程的建设,有力的促进了教学方法的改革和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鼓励了使用优秀教材,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有力的促进了课程内容建设问题,实现了课程资源的共享与应用。
【《建筑结构》课程建设探讨论文】相关文章:
医学检验导论课程地位及课程建设的探讨论文10-08
数控加工编程及操作课程建设探讨论文10-11
建筑结构加固改造技术探讨论文10-12
建筑结构常见问题及措施探讨论文10-10
少数民族汉语言文学课程建设探讨的论文10-04
工业建筑结构的艺术性探讨论文10-09
计算机网络专业在线课程建设探讨论文10-09
经济管理建设与探讨论文10-08
云时代信息安全建设探讨的论文10-09
校园文化的建设的探讨论文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