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混合运算》教学教案

时间:2023-01-25 18:13:24 教案 我要投稿

《混合运算》教学教案(集锦15篇)

  作为一名老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混合运算》教学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混合运算》教学教案(集锦15篇)

《混合运算》教学教案1

  教学目标:

  1、理解乘除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会计算乘除混和运算式题,能解决一些简单应用问题。

  2、经历尝试将分步计算的两个算式改成一个乘除混合算式的过程。培养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培养学生从多角度观察、思考问题的意识。

  3、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感受混合运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两步计算的乘除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正确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列出综合算式解决两步计算的乘除混合运算的问题。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复习旧知

  说出各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

  12+4+30=

  2×4×7=

  36÷3÷2=

  15+10-8=

  问题: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法、减法运算或只有乘法、除法运算时,我们要按什么顺序进行计算?

  2、观察情境图,发现信息,提出问题。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通过摆正方体学习并探究了连乘和连除的计算顺序,这节课我们接着通过正方体来学习新的知识。

《混合运算》教学教案2

  第三单元搭配中的学问

  教学内容:课本第26页搭配中的学问.

  教学目标:

  1、通过排列搭配活动,训练学生有序地思考的能力,培养学生观察、实践、创造的能力。

  2森林狂想曲、渗透排列、组合的思想。

  3、教学重难点:训练学生有序思考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服装图片

  教学流程:

  活动(一)服装搭配(1)

  导入活动:国庆节马上到了,今天少年宫要举办文艺汇演,小红被选去当节目主持人,妈妈为好准备了几件衣服(图片)一件上衣,2件下衣,要配成一套衣服,有几种不同的搭配方法?板书课题:搭配

  2、猜想:有几种不同的搭配方法,你能把你的搭配方法用教具搭配给大家看吗?

  3、连线:你能把这两种搭配方法在黑板上表示出来吗?让大家看清楚你是怎样搭配的?引导学生用连一连的方法。

  活动(二)服装搭配(2)

  1、导入活动:小红的爸爸知道小红要去少年宫当节目主持人,非常高兴,也买了1件上衣送给小红,这下小红有几件衣服(图片)1号上衣、2号上衣、1号下衣、2号下衣,现在要配成一套衣服,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方法?

  2、操作:请大家动手动脑,找出有多少不同的搭配方法,可以用学具摆一摆、连一连、或列算式算一算等方法都行。

  3、交流:你准备怎样表示、怎样把你的搭配方法表达给大家听?听的同学要怎样听才能听懂?

  A、同桌交流B、全班交流

  1号上衣2号上衣

  1号下衣2号下衣

  2×2=4

  4、老师小结:在刚才的搭配过程中,我们怎样才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呢?按一定的顺序思考操作,例如:这也是今天在搭配中学到的。

  活动(三)路线的搭配

  导入活动:

  小红选中了一套衣服高兴地去少年宫。(图片)这是小红从家到少年宫的路线图。

  读图:你能看懂这幅路线图吗?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一共有几条路可以走?)

  解决问题。

  交流:

  A——CB———CA———D

  B——DA———EB—-—E

  活动(四)主持人的搭配

  今天少年宫来了3位男生和3位女生当主持人,每位男生与每位女生合作主持一个节目,你算算他们一共主持了几个节目?

  全课总结。

  教学反思:

  第四单元乘法

  1、购物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在具体情境中,能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用具:幻灯、小黑板。

  教学流程: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你们一定常去商店吧,今天我们就要进行一次购物,请同学们看挂图!从图中你能知道什么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二、探索新知:

  1、买4把椅子需要多少钱?12×4=48(元)

  2、引导学生讨论算法,汇报算法。

  (1)12+12+12+12=48

  (2)12(3)12

  12×4

  12

  +1248

  48

  3、买2个书柜需要多少钱?

  独立思考尝试解决问题。然后在小组内说说自己用了哪些方法,每种方法是怎样算的?

  三、巩固练习,拓展应用

  完成课本第29页第1———4题。

  四、总结:今天我们学了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了解了怎样用竖式来计算。下课后,请同学们试一试用今天学习的知识去解决一个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五、教学反思:

  2、去游乐场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结合具体的情境,逐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教学难点:在具体情境中,能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用具:幻灯、挂图、小黑板。

  教学流程: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出示游乐场情境图,引导学生认真看图,从图中你能提出你感兴趣的数学问题吗?

  二、探索新知:

  1、请学生独立看图,先自己说说图意,在讲给同桌讲一讲;

  2、谁能提出数学问题,说给你的同桌听一听,互相解决提出的问题!

  3、谁愿意把自己的问题说给大家听?

  4、谁愿意解决她刚才提出的问题?

  5、重点讲解一道乘法题:

  例如:16人坐太空船,需要多少钱?

  16×4=48(元)

  6、引导学生讨论算法,汇报算法。

  三、巩固练习,拓展应用

  1、连一连。

  2×3215×416×526×8

  5×1219×560×74×30

  3×1624×252×415×6

  17×54×163×4084×5

  3、一件上衣的价钱是一条裤子的2倍。

  买这样一套衣服,需要多少钱?

  4、光明小学3名教师带45名同学去海洋馆参观,用400元钱买门票够吗?

  四、总结——今天学习的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在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五、教学反思:

  3、乘火车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结合具体的情境,逐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在具体情境中,能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教学用具:挂图、小黑板。

  教学流程

  一、情境导入:同学们,你们坐过火车吗?火车上也有许多数学问题,你们发现了吗?现在我们就一起去研究火车上的数学问题。

  二、探索新知:

  1、请学生独立看图,先自己说说图意,在讲给同桌讲一讲;

  2、谁能提出数学问题,说给你的同桌听一听,互相解决提出的问题!

  3、谁愿意把自己的问题说给大家听?

  4、谁愿意解决她刚才提出的问题?

  5、重点讲解一道乘法题:

  例如:5节卧铺车厢可乘多少人?

  72×5=(元)

  6、引导学生讨论算法,汇报算法。

  (1)70×5=350,(2)12

  2×5=10,×4

  350+10=360。48

  答:

  三、拓展应用

  1、4×6+37×5+48×6+3

  9×7+53×6+69×2+7

  2、三年级有4个班,每班45人,一共有多少人?其中男同学有91人,女同学有多少人?

  3、谁的年龄大?

  4、小明放寒假时去姥姥家。先乘5时的火车,有乘2时的

  汽车。

  (1)在图中标出,出发后3时火车的大概位置。

  (2)从小明家到姥姥家一共有多少千米?

  四、总结:今天学的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应注意什么问题?

  五、教学反思:

  4、0×5=?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0和任何数相乘都等于0”这个规律。

  2、结合具体的情境,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学习中的简单问题,逐步培养学生的

《混合运算》教学教案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按运算顺序正确计算;了解整数运算律在分数计算中同样适用,并能运用运算律进行有关分数的简便计算。

  2、使学生在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运算能力,能灵活运用运算律和运算性质,选择简便合理的运算方法;培养观察、比较和概括等思维能力。

  3、使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学习的严谨性和数学结论的科学性,养成认真计算、自觉检验、有错即改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

  运用运算律和运算性质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口算练习。

  直接写出得数。集体交流,选择几题让学生说说算法。

  2、出示例1

  引导:同学们,这两个物品你认识吗?(中国结)你从主题图中知道了哪些条件,要求什么问题?能列出综合算式吗?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让说说是怎么列式的,并且是怎样想的。

  板书算式:2/5×18+3/5×18(2/5+3/5)×18

  3、揭示:这两个含有分数的算式既有乘法又有加法,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知

  1、尝试计算,认识运算顺序

  引导:这两道算式各是先求的什么?你能计算出得数吗?

  学生独立计算,指名两人板演

  交流:2/5×18+3/5×18,你先算的什么运算?乘法算出的结果表示什么?

  说明:先算小中国结和大中国结各用彩绳多少米,也就是先算这个算式中的乘法,这两步乘法可以同时计算脱式。

  提问:(2/5+3/5)×18先算什么呢?先算的是哪个数量?

  说明:先算两种中国结各做一个要用彩绳多少米,也就是先算括号里的

  2、小结运算顺序。

  提问:通过这两题的计算,你认为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可以怎么算呢?

  小结: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以前学过的整数运算顺序相同这里有乘法和加法,先算乘法,再算加法;有小括号的'先算小括号里的。

  3、明确运算律。

  提问:比较解决例1的两种不同解法,这两种解法之间有什么联系?

  如果让你选择算法,你喜欢哪种算法?为什么?

  通过讨论让学生发现:整数运算律同样适用于分数的运算。根据运算律,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

  三、巩固练习

  1、做“练一练”第1题。

  提问:这两题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同桌相互说一说。

  提问:在进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时,你认为要注意些什么?

  指出:计算分数四则混合运算,要先弄清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例如第一小题,分数乘除法连在一起,可以把除法转化为乘法,一次约分,同时计算再如第二小题,分数连加时可以同时通分

  2、做“练一练”第2题

  学生独立计算,指名板演。集体交流,说说哪里用了简便算法,分别是怎样想的。小结:简便运算主要应观察算式的特点,看能不能运用运算律或运算性质使计算简便。有些题目不能直接进行简便计算,要先算一步或几步才能应用运算律或规律简便计算,因此在计算过程中要随时注意观察算式的特点,思考能不能用简便计算。

  3、做练习十二第3题。

  让学生独立练习,指名四人板演。

  交流:每道题是哪里用了简便计算,依据是什么?

  四、全课总结

  提问: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你有哪些收获?你觉得在计算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时,有什么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

  五、布置作业。

《混合运算》教学教案4

  教学目标

  1.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计算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式题。

  2.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及计算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

  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做题的正确率。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1.板演练习:

  (1)88210+1(2)88[2(10+1)]

  2.口算:

  3.填空:

  4.订正板演题。

  提问:这两道题是我们以前学过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式题,那么运算顺序是什么?(同级运算从左往右依次演算;有两级运算的四则混合运算,应该先算乘除法即二级运算,再算加减法即一级运算;在含有括号的算式中,应该先脱掉小括号,再脱掉中括号。)

  (二)学习新课

  1.引出课题。

  提问:这两道题与板演题有什么相同之处?有什么不同之处?(相同点:都是四则混合运算;不同之处:板演题是整数四则混合运算,这两道题是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板书课题: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2.讲授新课。

  (1)小组讨论:想一想,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什么?

  (2)汇报讨论结果: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

  (3)讨论例题。

  ①对例1提出问题:这个算式里含有几级运算?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这个算式含有两级运算,应该先算除法,再算加法。)

  试做例1。

  用投影仪进行订正,并请有错误的同学找出错误的原因,防止再出现类似的错误。

《混合运算》教学教案5

  教材简析:

  这部分内容让学生初步理解综合算式的意义,掌握含有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例题以简单的购物问题为素材,从学生熟悉的情境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教材安排学生解答两个问题。第(1)个问题教学由分步列式合成综合算式,初步理解乘、加混合运算及运算顺序。这个问题列出的综合算式,乘法在前,加法在后,对其运算顺序的理解,学生既有生活经验的支撑,又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因而难度不大。第(2)个问题安排的综合算式减法在前,乘法在后,理解运算顺序有一定的难度。这里让学生直接列综合算式,给学生留下了探索的空间,使学生对含有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认识更加全面。在这样的基础上,教材提供了含有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结论。想想做做提供的练习,旨在帮助学生巩固心血的运算顺序,并练习列综合算式解决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

  设计理念:

  由简短的谈话,将学生引入熟悉的生活情境,从中自然地提出数学问题,使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便于学生积极调动生活经验解决实际问题。在教授例题过程中,采用观察、比较、发现等方式,让学生对分步算式和综合算式进行比较,不仅使学生明确了综合算式的实际意义,加深了对综合算式的认识,而且有利于学生体会乘、加混合运算先算乘法的合理性。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创设宽松的氛围,提供合作交流的机会,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有利于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综合算式的含义,掌握含有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顺序。

  2、能够通过运算顺序进行对混合运算进行运算,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经历对比、推理总结混合运算的特点,培养学生交流合作意识,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并形成一定的学习技能。

  教学重点:掌握含有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进行正确的计算;

  教学难点:通过技能的生成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开学了,小晴和小军决定到文具店逛逛,瞧,文具店里都有哪些商品?每种商品的标价各是多少元?看看小军买了哪些文具?(小军买3本笔记本和1个书包),能帮他算算一共用去多少钱吗?

  二、师生互动,解决第一个问题

  好,拿出自备本赶紧算一算吧!(生独立完成)

  谁来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生1: 53=15(元)

  15+20=35(元)

  和他一样的同学举手让老师看看,谁来说说你是怎么想的,第一步算的是什么?(3本笔记本多少元)第二步?(3本笔记本和1个书包一共多少元)

  有不同想法的吗?

  生2 : 53+20=35(元)

  这个算式可以吗?这个算式和前面的算式相比,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同桌之间相互地说一说。

  交流小结:前一个是两个一步计算的算式做的,在数学上叫分步解答。而这个算式是把前面两个算式合成的一个综合算式,只不过书写的形式变了,由于综合算式不只是乘法,也不单纯是加法,它进行的是混合运算,这就是我们这节课一起要研究的新问题。(板书课题:混合运算)

  混合运算也有自己的书写格式,想了解吗?

  讲解:对齐算式的左端画=,需要算几步就画几个=

  同时板书:53+20

  =

  =

  会算吗?试着算一算,算完后和同桌说一说自己计算的顺序,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我请一位同学上台板演。

  交流:为什么先算53?(因为要解决这个问题,先要求出3本笔记本一共多少元,就要先算53)第一步另起一行对齐算式的左端画上=,先算出53的结果15,再把后面暂时不算的加号和20照抄下来。

  第二步再写一个等号,与上面的等号对齐,然后计算15和20的结果35。

  解决问题别忘了在得数后面写单位名称,并写上答。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苏教版《混合运算》教学设计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苏教版《混合运算》教学设计强调:用递等式计算综合算式,横式后面的结果不用写。(擦除=35(元))

  刚才朱老师看到还有同学是这样列式的20+53可以吗?先算什么?你能用递等式计算吗?

  板书:20+53

  =20+15

  =35(元)

  师:同学们,这两个综合算式又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吗?

  小结:算式中有乘法和加法,不管乘法在前面或者后面,我们都先算乘法。

  三、 自主探索,解决第二个问题

  我们再来看看小晴买了什么文具。

  课件:小晴买2盒水彩笔,付了50元,应找回多少元?

  怎样算应找回多少元?应先算什么?(从50元里去掉2盒水彩笔的钱)

  你能列综合算式吗? 请你在自备本上尝试着列出综合算式,并和你的同桌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板书:50-182

  这应该先算哪一步呢?求的是什么?会计算了吗?请你在自备本上试着用递等式把计算过程表示出来。

  选择一个正确的和一个典型错误的学生的作业进行交流。

  板书:50-182

  =50-36

  =14(元)

  答:应找回14元。

  比较:这个综合算式和前2个综合算式有什么相同点?(同桌讨论)

  总结:算式中有乘法和加、减法,应先算乘法(生齐读)

  四、 巩固练习

  1、做想想做做第1题

  课件逐题出示:233+5166-9 38+45

  先让学生说说每道题的运算顺序,再独立完成。

  提醒学生每一步的书写格式。

  2、做想想做做第2题

  先让学生各自阅读题目,找出题中的错误之处,并说出正确的过程和结果。

  3、做想想做做第4题

  (1)和同桌说说每组两题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2)各自脱式计算,指定3人上台板演。

  (3)共同交流订正

  (4)提问:32+3-20和5678这两题的运算顺序和今天学习的混合运算有什么不同?到现在为止,你已经掌握了哪些混合运算的顺序?各是怎样的?

  4、 做想想做做第5题

  五、总结

  提问:今天一起学习了什么内容?有哪些收获?

《混合运算》教学教案6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2、经历探究、交流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

  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

  按顺序正确计算。

  教学准备:

  情境图、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教师:为纪念“国际奥林匹克日”,青岛举行了全民健行活动。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出示情境图

  从图画中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先想一想,然后在小组内说一说。

  设计意图: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在情境中让学生发现信息,提出问题,感受数学知识与生活的练习,激发学习的兴趣。

  二、探究学习。

  1、出示问题。

  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下面的问题

  (1)小丽一家已经走了多少米?

  (2)小强一家已经走了多少米?

  (3)现在小强比小丽多走了多少米?

  (4)老爷爷还要走多少米才能走完10000米?

  2、解决问题。

  (1)教师:上面哪个问题可以一步算出来?哪个问题不能一步解决?

  学生思考回答。

  学生独立解决前两个问题。

  板书算式

  52×47=2444(米)

  50×47=2350(米)

  设计意图:一步计算的问题是学生能够独立进行解决的问题,让学生独立解决,既进一步感知有关路程的数量关系,又为下面解决复合型题目做好准备,降低解决问题的.难度。

  (2)现在小强比小丽多走了多少米?

  这个问题该怎么解决呢?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内说说自己的想法,尝试列出算式。

  学生可能出现的算法

  52×47-50×47 (52-50)×47

  根据题目,看算式说说每一步计算的意义。

  观察算式:说一说,每个算式的运算顺序,根据题目的数量关系理解:混合式题中有减有乘,要先算乘再算减,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像上面的算式:52×47-50×47 减号两边的乘法可以同时进行计算。

  设计意图:由一步计算问题到复合问题的解决,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数量关系,在具体问题中明确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

  (3)解决“老爷爷还要走多少米才能走完10000米?”的问题。

  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内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学生尝试解决,出示不同的算式

  70×30=2100(米)

  10000-70×30-60×30

  60×30=1800(米)

  =10000-2100-1800

  10000-2100-1800=6100(米)

  =7900-1800

  =6100(米)

  10000-(70×30+60×30)

  10000-(70+60)×30

  =10000-(2100+1800)

  =10000-130×30

  =10000-3900 =10000-3900

  =6100(米) =6100(米)

  观察上面的算式,说说每一步计算的含义?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同桌间相互说一说。小结运算顺序,明确:在括号中如果有加有乘,也要先算乘再算加,括号里的运算计算完之后再把括号去掉。

  设计意图: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要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让学生理解,这里借助具体问题,让情境中理解多步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特别是括号中有两三步运算的该怎么计算,进一步掌握运算顺序。

  三、自主练习。

  1、自主练习第1题。

  分组完成:学生分为两组,先说说运算顺序,然后独立进行计算,指名板书订正。

  2、自主练习第2题。

  比赛练习,订正交流,说说自己是怎么计算的。

  3、自主练习第3题。

  独立思考解题,订正交流时说说每步计算的含义,然后说说还提出了什么数学问题。

  设计意图:自主练习较好的检测了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计算能力,同时,通过学生自主解决问题,发展了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混合运算式题的运算顺序是什么?学生互相说一说。

《混合运算》教学教案7

  教学目标:

  在进一步熟练算式中有括号的计算方法。体会算法的多样化,培养、解决简单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难点:

  进一步熟练算式中有括号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

  电脑、挂图、学具盒

  教与学活动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通过学习,我们掌握了算式中有括号的计算方法,这节课,我们来比一比,看看谁学的最好,题做的'又对又快。

  二、课堂练习。

  454+(169+234)= 657—(288—210)=

  389—(78—56)= 678+(220+100)=

  (学生独立完成,看谁做的又对又快,同位互相说说运算顺序)

  三、巩固练习。

  1、老师创设情境,让小组同学摆出自己的学具:你们小组同学给图片分分类,再说说你们一共有多少图片。

  (同位互相说说,再指名回答)

  强调: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能说出自己的道理。

  2、分组练习

  引导学生4人一组(一名学生出题,其他学生计算,说说自己的计算方法)

  3、完成自主练习。

  1)出示第4题。

  学生独立完成,看谁做的又对又快,同位互相说说运算顺序。

  2)出示第5题

  练习时,先让学生读图,说一说统计图中呈现了哪些数字信息在按要求计算。

  3)出示第6题

  学生独立计算,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验算的。

  4)出示第7题

  通过解决“这些花够吗?”的问题,加深对加减混合运算顺序的理解,并能用语言描述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

  5)出示第8题。练习时,学生可根据父子俩的对话和身高记录单,分别填上林文和爸爸的身高,然后根据图表提出问题来解答。

  6)出示“聪明小屋”

  练习时,先让学生看懂图意,积极动脑寻找不同的规律。

  练习时先让学生认真观察,说说题目的意思,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探索。

  7)出示第9题

  练习时,学生可独立完成,然后交流各自的方法,只要算出的得数是24就可以。

  四、总结。

  针对带小括号的算式进行巩固练习。

  作业设计:

  熟练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把学到的知识说给爸爸妈妈听,让他们考考你。

  板书设计:

  混合运算

  454+(169+234)= 657-(288—210)=

  389-(78—56)= 678+(220+100)=

  课后反思:

《混合运算》教学教案8

  教学内容:

  加、减混合运算

  教学目标 :

  1、使学生理解加减混合运算的含义,掌握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能正确的进行10以内的加减混合计算。

  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抽象概括能力,以及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在学习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

  掌握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能正确计算加减混合题。

  教学难点:

  理解加减混合运算的含义。

  教具准备:

  算式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师:同学们,安徒生有一篇著名的童话叫《丑小鸭》,大家听说过吗?这只受尽苦难的丑小鸭最终怎么样了呢?

  师:小朋友们,老师今天带来了一些丑小鸭,只要小朋友们把这些题做对了,这些丑小鸭就会变成美丽的白天鹅。同学们愿意帮助他们吗?

  9-3-4=

  8-2-3=

  9+0+1=

  4+3+2=

  5+4+1=

  5-3-1=

  2+4+0=

  10-7-2=

  10-1-6=

  它们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二、探索新知

  1、学习先加后减

  师:屏幕上出示动态的画面:湖里有4只天鹅。

  师:你看到了什么?(学生:湖里有4只天鹅,又飞来了3只天鹅)

  屏幕上出现2只天鹅向湖里飞走的画面。问:湖里的.这些天鹅发生了什么变化呢?(学生:又飞走了2只天鹅)

  师:要求湖里现在有几只天鹅?该怎样列算式呢?

  学生同桌互相说说并列出算式,指名汇报师板书算式:4+3-2。

  引导学生读一读算式,再对照画面说一说算式4+3-2所表示的意义,最后通过对比连加、连减的算式的不同引出课题:加减混合

  让学生试着计算4+3-2的得数,计算后让学生说出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配合学生的回答板书计算小步骤,以突出计算的顺序和第二步计算减法时的被减数。

  2、学习先减后加

  课件出示主题图:请注意观察,看到了什么?(湖里有4只天鹅)

  在注意观察 ;湖里的天鹅发生了什么变化呢?(湖里有4只天鹅,飞走了2只,又飞来了3只。)

  师:要求现在湖里有几只天鹅?该怎样列式呢?

  生独立列式,指名汇报并板书:4-2+3

  师:谁来说说这道算式所表示的含义,(指名说说)

  师:这道算式谁会计算呢?(指名说说得数和计算顺序师板书得数和小步骤)

  3、引导学生总结加减混合计算的运算顺序。

  师:请大家回忆一下上面两道题的计算过程,谁能说一说我们计算的顺序?

  生:我们都是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算的。

  4、学儿歌

  加减混合并不难,从左向右依次算。

  加法在前先算加,加法在后先算减。

  三、巩固练习

  (1)算式大比拼

  (2)判断

  (3)看图列式计算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的我们有哪些收获?

  五、课后作业

  1、根据算式7+2-5编个故事。

  2、指导丛书第35页。

《混合运算》教学教案9

  教学内容:

  p.39、40

  教材简析:

  这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认识中括号,理解并掌握含有中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学辉正确地计算。例题安排了三个层次的学习活动。第一层次,从学生熟悉的问题情境中提出问题要求学生独立解答,引导学生交流自己的解题过程。第二层次,告诉学生要先悬出美术组的人数,列综合算式时,就要用到中括号,引导学生列出正确的综合算式,并按顺序完成计算。第三层次,引导概括含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累的经验上升为数学结论。

  教学重点:

  让学生掌握含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联系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认识中括号,理解并掌握含有中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运算。

  2、让学生经历认识和理解混合运算运算顺序的过程,进一步积累学习数学的经验,感受知识之间的联系。

  3、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学习习惯。

  教学准备:

  挂图

  教学过程:

  检查回家做的计算作业

  (感觉学生的计算不是很好,昨天我布置的回家作业是让学生自己出题,出了三道三位数乘两位数,三道四位数除两位数。)要求同桌互相交换,用计算器检查计算结果是否正确、出的题难易是否合适等。

  一、教学例题

  1、出示例题,让学生看图后说说图的意思,老师整理成

  合唱组:84人

  航模组:男生8人,女生6人

  美术组:是航模组的2倍

  看信息,分别让学生说说航模组、美术组的人数应怎么列式。

  板书问题:合唱组的人数是美术组的几倍?

  问:解决这个问题用到哪个基本关系式?

  板书:合美=几倍

  2、对号入座,对照关系式分别写上84、(8+6)2。问:在它们中间添上行吗?为什么?

  (结合黑板上的算式,让学生说说它的运算顺序,发现最后算的算式没有意义,不是我们想要的。)

  那我们想要的运算顺序是怎么样的呢?要实现这个想法,得请中括号来帮忙。

  老师添上中括号,说清楚它的写法。

  指导读:84[(8+6)2]

  3、说一说:昨天我们讲到混合运算的三个等级,一是括号、二是乘除、三是加减,今天我们学的算式中含有了中括号,运算顺序又该是怎样的呢?

  先指名结合每一步算式的意义说,再指出:同样是括号,先算小括号里的,再算中括号里的,其他不变。

  4、学生练习,完成书上的例题

  二、巩固练习

  1、在自备本上完成:5403+62,540(3+62),540[(3+6)2]

  指名板演,结合讲评发现问题,强调正确的运算顺序。

  2、第3题。

  看图后,请学生说清楚该题的信息,并说说列式的时候是怎么想的?

  三、学生自己阅读,了解你知道吗?

  四、学生作业

  完成p.40剩下的练习。

《混合运算》教学教案10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初步掌握没有括号的两级两步运算式题的运算顺序。

  2、过程与方法:掌握脱式计算的书写要求,并会正确地进行脱式计算。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及书写规范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没有括号、含两级运算的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

  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

  1、口算。

  24+8 32-6 3×6 18÷9 47-10 37+5 28÷7 4×6 47-25 4÷9

  2、计算。

  24+8-6 3×6÷9 47-21+5 28÷7×6

  订正时,让学生说说每个算式里含有哪些运算,是按怎样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的。

  教师小结: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运算。

  二、探究新知。

  我们计算的两步式题,都是直接写出得数。为了看清楚运算的步骤,便于检查运算过程,可以写出运算的步骤和每次计算的.结果,用一种新的格式来表示,即脱式。

  1、教学例2。

  (1)观察例2图,说说图意

  (2)列式

  4×3=12 12+7=19

  4×3+7=19 7+(4×3)=19 7+4×3=19

  引导学生明白:第一行是分步算式,第二行是综合算式。

  (3)脱式计算

  4×3+7 7+4×3

  (4)提问:观察这两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法和加、减法,不管乘法在前在后,都要先算乘法。

  因此算式7+(4×3)和算式7+4×3是一样的。

  (5)脱式计算54÷6-77+54÷6

  (6)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除法和加、减法,不管除法在前在后,都要先算除法。

  2、小结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三、巩固练习

  1、教材第48页做一做

  强调:计算两步式题时,必须首先观察,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第50页练习十一第5题。

  先计算算出结果,再进行比较。

  四、总结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到右按顺序计算。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五、布置作业

《混合运算》教学教案11

  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学会较难的三步混合运算式题,并在一道式题中有两步的二级运算.

  (二)明确在式题计算中,两个小括号要同时进行脱式计算,从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与认真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掌握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难点:掌握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顺序,脱式过程中不出现遗漏和不等式.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口算:(卡片)

  8+2×7 9×3+2×3 18÷3-4

  81÷9×2 16+3×4 56÷8-2

  7×6-10 38-5×5 3×9÷3

  24÷4×3 100÷4-20 20-20÷5

  最后一道口算题“100÷5×3”请说明运算顺序.(先算100÷5等于20,再乘以3)

  (二)学习新课

  出示例1:计算 74+100÷5×3

  出示例1:计算 74+100÷5×3审题,根据下面问题进行思考:(投影)

  (1)这道题包括几级运算?

  (2)应该按怎样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

  (3)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

  在个人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同桌同学讨论一下,然后在自己作业本上试做.(个别同学写在玻璃片上)

  订正时,请讲出计算过程.

  74+100÷5×3

  =74+20×3

  =74+60

  =134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老师给予具体指导.

  这是一道没有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式题,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在乘除法连继计算时中,要按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计算.在脱式过程中要按运算顺序划出运算顺序线,还要做到“三核对”,一要核对从书上把题抄到作业本上数字、符号是否抄对.二要核对从横式抄到草稿竖式的数字、符号是否抄对.三要核对把草稿竖式上的得数,抄到横式上是否抄对,有无遗漏.

  口算:500-400÷4

  (500-400)÷4

  比较这两题有什么不同?(运算顺序不同)为什么?(第2题加了小括号,改变了运算顺序)

  出示例2:

  计算(440-280)×(300-260)

  师:这道题有两个小括号我们应该怎样计算呢?(有人写在玻璃片上)

  让学生自己尝试,可能会出现下面两种情况.

  (1)(440-280)×(300-260) (2)(440-280)×(300-260)

  =160×(300-260) =160×40

  =160×40 =6400

  =6400

  订正时,引导学生讨论.

  师:同学们在脱式计算时,有以上两种脱式计算形式.(1)题是一步一步脱式计算,

  (2)题是两个小括号里面的减法同时脱式计算.两种形式脱式都是正确的,可以比较一下,哪一种脱式计算的方法简便?为什么?

  通过讨论师生共同总结得出“两个小括号同时进行计算比较简便”的结论.

  老师在黑板上板书:

  (440-280)×(300-260)

  =160×40

  =6400

  做一做:

  (1)65-6×4÷2

  (2)38+56÷7×3

  (3)(59+21)×(96÷8)

  (4)(220-100)÷(15×2)

  订正时,请说一说每题的运算顺序.

  (三)巩固反馈

  1.说出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投影)

  (1)700-8×5×4

  (2)840÷6÷7+630

  (3)(15×40-360)÷6

  (4)(26+19)×(49÷7)

  2.判断.(准备“√”“×”反馈牌)(投影)

  (1)45+55÷5-20 (2)130+60-90×2

  =100÷5-20 =190-90×2

  =20-20 =100×2

  =0 =200

  ( ) ( )

  (3)48+20÷4×5 (4)320-15×4+40

  =48+20÷20 =320-60+40

  =48+1 =200-100

  =49 ??=200

  ( ) ( )

  3.在□内填上得数,然后列出综合算式.(投影)

  4.根据下面两组题目列出综合算式.(投影)

  (1)96÷8=12 (2)12+24=36

  12+18=30 36÷9=4

  84-30=54 4×5=20

  列式:________ 列式:________

  5.在下面的算式中,适当地加上括号,使等式成立.

  (1)12×6+8÷4=20

  (2)12×6+8÷4=42

  (3)12×6+8÷4=96

  师生共同总结

  今天学习的混合运算,是三步,而且在三步混合运算中出现了两个小括号.所以,在计算混合运算式题时也和解应用题一样,要先审题,看看题目中含有哪些运算,有没有括号,决定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然后再进行计算.计算之后,要进行检查.

  作业:第92页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资料〔四则运算顺序〕

  在四则运算中,加法和减法叫做第一级运算,乘法和除法叫做第二级运算.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运算的算式,通常称为混合运算.加、减、乘、除的混合运算也叫做四则混合运算.在四则混合运算中,规定的计算先后次序,称为运算顺序.数学上规定的`四则运算顺序如下:

  (1)在一个算式中,如果只含有同级运算,应按照从左到右的次序进行运算.这就是说,只含有加减法,或者只含有乘除法的混合运算,它们的运算顺序是从左到右依次计算.

  (2)在一个算式中,如果既含有第一级运算又含有第二级运算,那么,应先算第二级运算,后算第一级运算.即“先算乘法和除法,后算加法和减法”,简称“先乘除,后加减”.

  (3)如果要改变上面所说的运算顺序,就要用到括号.常用到的括号有三种:小括号,记作( );中括号,记作[];大括号,记作{ }.使用括号的时候,要先用小括号,再用中括号,最后用大括号.

  在一个算式中,如果含有几种括号,应该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大括号里面的.在计算时,应该先把括号里面的式子按照前面所说的顺序进行计算,再把所得的结果和括号外面的数按照同样的顺序进行计算.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本节课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学过乘加(减)乘,除加(减)除混合运算及带小括号的两步式题的基础上教学的.由于学生已经掌握了两步混合运算的法则,在运算顺序上不会出现学习障碍.

  本节课根据具体内容,重点放在精心设计形式多样的练习,以便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运算顺序,并注意培养学生认真审题,计算之后检查的良好习惯.

  板书设计

《混合运算》教学教案12

  教学内容:

  青岛版三年级上册66--68页第六单元信息窗3第1课时的第一个小红点和自主练习中的相关题目。

  教学目标:

  1、能根据情境图提供的信息提出有质量的数学问题。

  2、能正确分析各种数量关系,列出综合算式。

  3、掌握含有乘法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学会含有小括号的先减后乘的四则混合运算。

  4、积极参与共同探索问题,在合作学习中培养孩子的问题意识。

  教学重难点:

  学会分析数量关系弄清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学会含有小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计算。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活动一:新课引入

  师:秋天到了,果园里硕果累累。愿意继续和老师一起去果园里领略丰收的喜悦吗?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播放多媒体课件出示:出示信息窗3中的情境图片一)

  活动二:提出问题

  出示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理解图意。

  师:前面我们学习了两步计算的应用题,你能利用刚才的信息提出两步计算的问题吗?

  生:同桌交流想法。

  教师板书:

  问题1:1篮苹果一共有多少个?

  问题2:3篮苹果一共多少个?

  对于学生提出第1题时,直接让学生口头列出算式。然后引导学生,能提出用两步计算的'数学问题吗?引导提出第2个问题:3篮苹果一共多少个?板书这个问题,并指出:这节课我们就来解决这个问题。

  【设计意图:利用生活情境,让学生提出问题继而进行计算教学,既给学生提供了感兴趣的学习材料,又让学生明白了计算来源于生活,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二、自主学习,小组探究

  (一)分析数量关系,确立解题思路。

  1.把信息与问题连起来默读两遍。

  2.你能自己来试着解决吗?想一想,然后把你的想法写在练习本上。如有困难可以找老师帮忙!也可以同桌商量一下。(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解题情况。)

  3.小组内交流想法,看看你们小组能用几种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混合运算》教学教案13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景中,能正确描述数量关系,画线段图,并根据数量关系和线段图列出算式并正确解答乘加、乘减分数应用题,在不断探索中领悟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规律。

  2、通过让学生小组合作、说一说,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概括能力、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3、创设平等和谐、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

  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难点:

  明确整数的运算定律和运算性质对分数同样适用。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谈话:上午,我们度过了另人难忘的感动时刻,现在让我们怀着感恩的心来感受祖国的怀抱,追随我国的世界遗产探究分数的奥秘。同学们,我国的世界遗产你去过那里?(生说)今天,请跟老师一起走进天坛。我们来比一比,看谁能在看完之后最先给出答案。(课件出示视频,问题:天坛比紫禁城多多少万平方米?)

  (1)独立解答

  生汇报:273—273÷3

  =273—91

  =182(万平方米)

  答:天坛比紫禁城多182万平方米。

  (2)小组合作

  师:这道题的运算顺序是什么?同桌之间说一说整数的运算顺序。

  生说师巡视。

  (3)生单独汇报

  师:谁把知道的说给大家听?(生汇报)

  二、自主探究获取新知

  (一)分数混和运算的.顺序

  谈话:老师这里还有些关于天坛的资料,我们来了解一下。

  1、课件出示教科书103页天坛、故宫的情境:

  齐读,你知道了什么?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1)北京故宫的占地面积大约是多少公顷?

  (2)北京天坛的占地面积比故宫多多少公顷?

  师:同学们,我们把第二个问题先放在问题口袋里,我们先来解决“北京故宫的占地面积大约是多少公顷?”

  2、师:想一想,要解决的这个问题与哪些信息有关?

  3、师:怎样理解“比天坛公园的1/4多4公顷”。(独立解答)

  4、师:谁愿意到前面来汇报一下?

  让学生到前面展示不同的方法,并分别说出自己的解题思路。

  (1)272×1/4=68(公顷)68+4=72(公顷)

  先算天坛公园占地面积的1/4是多少,再算故宫的占地面积。

  (2)272×1/4+4

  =68+4

  =72(公顷)

  学生交流解题步骤。

  点题:同学们,你们看在272×1/4+4这个算式中有几种运算?(乘法、加法)

  像这样,在一道含有分数的算式中,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运算,称为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5)小组探究

  在这个算式中,先算乘法,再算加法,猜想:这和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一样吗?课件出示含有除法、减法、带小括号的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小组合作探究得出结论: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一样。

  (二)整数运算律在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

  1、情景引导问题

  师:刚才同学们解了天坛、故宫,其实我国的世界遗产还有很多,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课件出示:遗产视频。)

  结束后出示教科书103页世界遗产信息图。

  学生独立解决。

  提示:在这里把谁看作单位“1”?把我国拥有的世界遗产数量30处看做单位“1”;7/10、2/15怎样都表示在单位“1”的线段图中。

  全班交流,展示做题方法。

  (1)30×7/10+30×2/15(2)30×(7/10+2/15)

  =21+4 =30×25/30

  =25(处)=25(处)

  方法(1):先算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各有多少处,再算一共有多少处。

  方法(2):先算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一共占我国的世界遗产总数的几分之几,再算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一共有多少处。

  老师有一个问题想问同学们,观察一下30×7/10+30×2/15和30×(7/10+2/15)这两个算式,用到了我们学过的什么运算律?(乘法分配律)这说明什么?

  整数运算律在分数中同样适用。

  三、巩固练习,加深理解。

  刚才我们一起学习了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你会解决这类问题了吗?现在老师想考考大家,敢不敢接受挑战?

  课件出示练习题。

  试试能不能独立完成。

  完成的同学,谁来说一说你的解题思路。

  四、回归实践,拓展运用。

  课件再次出示本课信息窗情境图。

  谈话:现在你能自己解决“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比自然遗产多多少处?”吗?

  最后让我们走进民族文化遗产——青藏高原,检验一下这节课你的学习情况。

  课件:课本76页第9题。学生读题,指生列式。

  五、谈收获

  这节课学到这里,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吗

《混合运算》教学教案14

一、教学内容:人教版二年级数学教科书下册第五单元P47例1及做一做,练习十二第一题

  二、教学目标

  1、 借助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知道什么是综合算式。

  2、 使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同级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按照运算顺序进行脱式计算。

  3、 培养学生养成先看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三、教学重点:正确理解和运用同级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掌握脱式计算的书写过程。

  四、教学难点:正确进行脱式计算

  教学准备:课件,主题图

  五、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师:同学们快速的回忆一下我们学过的连加连减是什么样子的,怎么进行连加连减的计算。

  学生思考。

  师:同学们请看大屏幕。看谁能又快又好的说出这些题的运算顺序和运算结果。起来回答的同学先念题目,再说运算顺序,最后说出这个题的结果。

  (学生回答时,教师提示先算······再算······)借助问题,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请看到屏幕,图上画的是在什么地方,都有谁,在干什么?

  学生观察以后回答。

  教师出示题目:图书阅览室里上午有53人,中午走了24人,下午又来了38人,阅览室下午有多少人?

  师:来,我们大家一起来读一下题目,读得过程中,请大家找出条件和问题?

  学生读。

  师:同学们,你找到的第一个条件是?第二个条件是?第三个条件是?问题是?

  师:要求阅览室下午有多少人。要先求出什么?(中午有多少人。)

  师:所以,中午有多少人该怎么求?(53-24=29(人))

  师:然后用中午的29人加上上去又来了的38人,就可以求出下午的人数,列式是?

  29+34=63(人)

  师:还可以怎么列式?

  生:53-24+38=63(人)

  师:同学们,像53-24+38这样的算式是综合算式。同学们,你能说说这样的综合算式你是按怎样的运算顺序计算的'吗?

  学生说。

  师:同学们,你们说的都对。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运算时,要按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实际上,为了便于看出运算顺序,我们在计算的时候可以写出每次运算的结果。也就是按照运算顺序,把每一次算得的得数写在算式的下边,还没参加计算的数和符号照抄下来。我们具体的来看这个算式。

  53-24+38

  ↓

  =29+38

  =67

  这样的计算叫做脱式计算。

  同学们在进行脱式计算时,书写应该注意什么?

  谁能完整懂得说说这道题是怎么计算的。

  六、巩固新知

  师,刚才呀,我们学习了脱式计算,来看看,哪些同学已经会了。

  出示题目:48-8+17=15÷3×5=

  同学们,你能把这两道题写成脱式计算的格式吗?拿出练习本,快速的写,老师来检查。

  师: 15÷3×5这个算式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这样的题目我们是按怎样的顺序计算的。

  夯实基础

  1、(P47做一做)

  出示题目:

  23+6-11 2×8÷4 72÷8÷3

  师:想一想,说一说,这些题是算什么,再算什么。

  小结: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2、下面的题目对吗?如果不对,把他改正过来。

  2×3×4 =6×4 =24

  15-6+4 =15-10 =5

  2×6÷3 =2×2 =4

  课堂作业

  作业:第50页练习十一,第1题、第2题。

  七、全课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混合运算》教学教案15

  【教学内容】教材第47页例1,教材第50页练习十一第1-3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明确加法和减法是同一级运算,乘法和除法是同一级运算。同级运算的顺序。

  2、过程与方法:能结合解决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理解同级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初步学会用综合算式解答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掌握用递等式计算的书写格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不同层次练习中感受并理解混合运算的运算规则,激发思考探究乐趣,养成良好解题习惯。

  【教学重点】同级运算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

  【教学难点】用综合算式解答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常规口算(精选含有加、减、乘、除运算的口算)

  二、情境引入,整体感知

  问题:刚才的口算中,都有哪些运算?

  揭示:在数学里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称为四则运算,加法和减法是同级运算,乘法和除法也是同级运算,它们是比加、减法更高一级的'运算。

  三、教学例1

  1、出示例1。

  2、学生独立解题。

  3、汇报:你是怎样解答的?

  53-24=29 29+38=67

  53-24+38=67

  4、告诉学生:第三道算式是将前两道算式合在了一起,我们叫前两道算式的综合算式。

  5、两步算式脱式计算的格式。

  (1)示范:刚才我们列出综合算式,并且直接口算出结果,如何把每一步的计算过程表示出来,它有特定的书写格式:教师边板书边阐述基本格式规范。

  说明:可以把先算的一步划线(板书:划线用色笔标出),提醒自己注意运算顺序;暂时不参与运算的符号与数按顺序移下来……

  53-24+38

  =29+38

  =67

  揭示:像这样的计算过程就是用递等式计算。

  下面的书写就是错误的:

  53-24+38

  =29

  =67

  (2)学生练习,注意格式:65-18-29

  6、计算15÷3×5

  (1)说说这题的计算顺序

  (2)按脱式计算的要求计算,注意格式。

  7、同级运算的规则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到右按顺序计算。

  8、揭示课题:像这样含有一级运算的混合运算,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内容。

  四、巩固练习

  1、教材第47页做一做,注意顺序和格式。

  2、教材第50页练习十一第3题。

  回忆同级混合运算的顺序。

  3、教材第50页练习十一第2题。

  五、总结:计算没有括号,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两步式题应按什么顺序计算?

  六、布置作业:

  教材第50页练习十一第1题。

【《混合运算》教学教案】相关文章:

《混合运算》教学教案01-25

《混合运算》教学教案15篇01-25

《混合运算》教学教案(15篇)01-25

分数混合运算的教案02-27

《混合运算》教学教案汇编15篇01-25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教学教案01-25

《整数、小数混合运算》教案03-27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教学教案5篇01-25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教学教案(5篇)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