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认识分数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三年级上册《认识分数》教案
作为一名教职工,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三年级上册《认识分数》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三年级上册《认识分数》教案1
第一课时
教学与实践活动内容:青岛版的三年级数学上册第72——73页
教学与实践活动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挂图)在这些变化中还存在许多数学问题。
你对哪个时期印象最深?了解到什么?
二、讲授新课
他们从图中了解到什么?
多少是一半?一半怎样表示?(小组交流)
说说你是怎么表示的?
3、有没有什么符号可以表示一半?
出示:1/2 读作二分之一 这样的数,我们叫它分数。
4、教学书写:
先写“—”,再写“2”,最后写“1”
5、胎儿头长占身长的一半,也就是多少?
用纸条表示胎儿的身长,怎么表示一半?
6、婴儿、成人的头长也能用1/2表示吗?用纸条折一折,涂一涂,表示一下。
指出头长在哪儿?可以用哪个分数表示?
成人呢?
7、今天,我们认识了3个分数:1/2 1/4 1/8
8、学习书写:
1/2:先写“—”,再写“2”,最后写“1”
分数就这三个吗?你还知道哪些分数?
三、小结
板书设计:
分数的初步认识
读作二分之一
读作四分之一
1/8 读作八分之一
教学反思:
通过看图和实际的操作,学生对分数的含义认识比较好,知道分母、分子的意思。分数的认读需要加强练习,一部分学生习惯从分子开始读,导致错误。
第二课时
教学与实践活动内容:
认识几分之几,分数各部分的名称、比较同分母分数的大小
教学与实践活动过程:
一、复习导入:
(出示图片)涂色部分是多少?
出示分数,学生涂色
二、讲授新课
1、成年人的头长占整个身长的多少?
2、成年人上身的长约占整个身长的多少?
3、八分之三是什么意思?(小组交流)
你能在这条线段上表示一下吗?
4、 教学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3 分子
—— 分数线
8 分母
5、成年人下身的长约占整个身长的多少?你能说一说,写一写吗?
6、成年人的上身长还是下身长?(小组讨论解决问题)
(引导学生学会比较同分母分数的大小)
三、练习
1、 自主练习2:看分数,涂颜色
2、 自主练习3:火眼金睛辨对错
说一说对不对,为什么?
3、 自主练习4:先写出涂色部分所表示的分数,再比较大小。
(先自己写一写,再在小组中交流。)
4、 自主练习5:写出下面的分数
5、 自主练习6:先说说题目的意思,再填空。
板书设计:
分数的初步认识
3 分子
—— 分数线
8 分母
教学反思:
分数的比较是学习的重点,也是难点,需要通过大量的练习来加强巩固与理解。
第三课时
教学与实践活动内容:比较异分母分数的大小,巩固练习
教学与实践活动过程:
一、复习导入:
出示分数,学生认读
出示分数,学生比较大小
二、讲授新课
1、你会比较下面每组分数的大小吗?
1/4 1/9
2、小组讨论有什么方法?(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
4、总结方法:
当分子相同,分母不同时,哪个分数大
5、你会比较下面的分数吗?
1/2 和1/4 1/5和 1/4
三、练习
1、自主练习7:同位互相合作,完成练习
2、自主练习9:填空
进行小竞赛,看谁填的又对又快
3、自主练习10:你能照这样摆下去吗?
(先自己摆一摆,再填空,在小组中交流。)
说说,你发现了火柴棒的根数有什么变化规律?
4、自主练习11:小小设计师
花坛面积占整块地面积的几分之几?
自己设计一个花坛,说说你设计的花坛占整块地面积的几分之几?
5、自主练习12:数学手抄报
估一估,“小小发明家”栏目大约占手抄报的几分之几?
“名人名言”栏目大约占手抄报的几分之几?
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6、知识长廊:读一读,了解分数的由来与发展。
教学反思:
异分母分数的比较对学生来说比较难理解,开始时可以借助图画来观察、理解。慢慢地过度到抽象的分数比较大小。
第四课时
教学与实践活动内容:简单分数的加减法
教学目标:
1、学会通过信息窗提供的信息提出问题,,并运用简单的的分数加、减法解决问题。
2、通过小组交流,合作探索,体验算法的.多样化,培养初步的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
3、经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充分体验解决数学问题的成功感,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具、学具准备:
教学挂图
教学与实践活动的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出示分数,认读
2、2/7是什么意思?
3、举例说一个分数。
二、新授:
1、同学们,我们已经知道,我们每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会发生奇妙的变化。当你长大成人的时候,身体各部分的比例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吗? 出示挂图
(引导学生观察画面。)
2、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
3、出示问题1:成年人的躯干和下肢共占身长的几分之几?
你能解决刚才提出的问题吗?(小组内交流)
汇报:
3/8+4/8=7/8
全班交流算法:
(1)3/8表示8份中的3份,4/8表示8份中的4份,3加4是7份,8份中的7份就是7/8。
(2)3/8是3个1/8,4/8是4个1/8,3个1/8加4个1/8就是7个1/8,即7/8。
说说你喜欢哪种算法。
4、出示问题2:成年人下身比上身长几分之几?
这个问题你能自己解决吗?(自己完成)
汇报自己的算法
三、巩固练习
1、自主练习1:算一算
先看图,弄清图意再解答。
2、自主练习2
学生自己完成练习
同位互相检查。
补充类似练习,适当扩展延伸。
3、自主练习3
指名说说图意
同位互相涂一涂,完成练习
问题:一共涂了几分之几?
谁涂的多?多了几分之几?
四、小结
板书设计:
简单分数的加、减法
3 / 8 + 4 / 8 = 7 / 8
5 / 8 – 3 / 8 = 2 / 8
教学反思:
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比较简单,学生掌握较好,但是个别学生还需要加强练习。有时候,在练习中,就可以自然而然地掌握知识。因此必要的练习必须加强。
第五课时
教学与实践活动的内容:完成练习
教学与实践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我们学过的简单分数的加、减法。
二、巩固练习
1、自主练习4
出示挂图:小组开火车竞赛
2、自主练习5
指名读题,了解题意
独立完成,指名上黑板,全班订正
3、自主练习6
出示课件,帮助学生理解题意。
小组交流,完成填空
4、自主练习7
出示挂图,指名读题
做一朵花用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做一颗五星比做一面红旗多用了几分之几?
这张纸用完了吗?
5、自主练习8
独立完成,要求正确、迅速,书写工整
6、聪明小屋:
教师出示四个学生名字的卡片,小组合作,按照身高关系排排队。
说说你的推理过程。
7、你知道吗?
出示小知识,自己读一读。
说说你了解到了什么?
三、小结
教学反思:
通过一些各种各样的练习,学生对分数部分知识的学习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与提高。
第六课时
教学与实践活动内容:我学会了吗?
教学目标:
1、运用本单元学到的知识解决问题。
2、指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
教具、学具准备:
准备一些拼图
教学与实践活动的过程:
一、导入:
看,小奇和小玲在玩拼图游戏。我们来看看他们拼的怎么样?
出示图画
二、我学会了吗?
1、小奇和小玲各摆了这个拼图的几分之几?
2、他们共摆了拼图的几分之几?
指名列算式,说说你是怎么算出来的?
3、谁摆的多些?多几分之几?
指名列算式,说说你是怎么算出来的?
4、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三、丰收园
1、谈谈你学习这一单元的收获
2、评价一下你的小伙伴
教学反思:
通过这个综合的小练习,学生们进一步地巩固了所学习的知识,教学效果比较好。在教学中,也要适当增加一些练习,帮助他们巩固知识。
三年级上册《认识分数》教案2
一.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讲述:今天是个特殊的日子,同学们跟着老师到公园里秋游呢。看,他们带来了什么好吃的。
1.(课件出示两个学生,草地上摆着两杯水和四个苹果)师:怎样把这些食物分给两名同学。
生:每人一杯水
生:每人两个苹果。
师小结:真好。象这样,每份分得同样多的分法,我们把它叫做?生:平均分。
2.(出示1个蛋糕)
师:可是,一个蛋糕还能平均分成两份吗?
生:能。
师: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两份,每个同学分得多少呢?生:每个同学分得一半。
师:如果是你的话,你怎么分呀?
生:用刀从中间分开。
师:(多媒体展示将苹果切开的过程)同学们看看,是这样分吗?生:是。
师:用手指一指,蛋糕的一半在哪?这一份是吗?(是)这一份呢?(也是)。看来呀,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两份,每份都是这个蛋糕的一半。
师:可是,蛋糕的一半,用我们以前学的数能表示吗?生2:不能。
师:那么,用一个什么样的数来表示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一个新朋友——分数。
揭示课题:认识分数
[设计意图:创设学生所熟悉并感兴趣的现实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探究之中。]
二.动手操作,探索交流。
(一)认识二分之一
1.师:同学们,刚刚我们把蛋糕分成了几份?
生:2份
师:它的一半,也就是其中的一份,我们也可以说是这个苹果的二分之一。会读吗?谁来读一读。
(课件展示二分之一的写法及各部分名称和意义)
师:同学们,这一份是蛋糕的二分之一,那一份呢?
生:也是二分之一。
师:这样看来,只要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两份,其中的每一份,都是这个苹果的?
生:二分之一。
小结:在分数二分之一中,中间的这条线,表示平均分,2表示平均分成两份,1表示其中的一份。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是怎样得到蛋糕的二分之一?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引导学生说出二分之一的意义)
2、折出二分之一
师:同学们,这是苹果的二分之一,老师这有张长方形的纸,它的二分之一又该怎样来表示呢?
出示课件:拿出一张长方形的纸,先折一折,然后把它的二分之一的涂上颜色。
3、展示
教师展示学生的作品
师:同学们,你是怎么折的,谁愿意把你的作品给大家展示一下?并说一说,你是怎么分的?
师:同学们,他分的时候是随便分的吗?
生:不是
师:那怎么分的?
生:平均分。
师:真棒,哪些同学是这样折的?举起来给大家看看。
师:还有不同的折法吗?
师:同学们发现了吗,他是这样对折的,涂色部分是长方形的二分之一吗?
生:是。
师:同学们,同样一个长方形,有这么多不同的折法,为什么涂色部分都可以表示它的二分之一呢?
引导学生说出,它们都是平均分成了两份,涂色正好是其中的一份。
(二)认识三分之一
课件出示
师:这时,又来了一个小朋友,如果把蛋糕重新分,应该怎样分?生:应该把蛋糕平均分成三份。
师:那每个小朋友得到的是多少?
生:每个小朋友得到三分之一。
师:真棒。谁能把刚才的.分法连起来再说一遍。
生:把蛋糕平均分成三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它的三分之一。(课件展示)
同桌之间再互相说一说,刚才我们是怎样得到蛋糕的三分之一的。
(三)认识更多的几分之一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认识了二分之一,三分之一,你还想认识几分之一?
让学生自由回答。
师:同学们真棒。那么,你能用纸,折出你想要的分数吗?请同学们试一试。
学生折好后,教师拿出展示,分别问学生,这是几分之一,你是怎样分的?引导学生说出其他分数的意义。
小结:同学们,刚才的蛋糕、长方形、正方形,我们都可以把这些物体看做是一个整体,把他平均分成的两分、三分等等,我们可以概括成“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我们就可以说是它的几分之一。
三、巩固操作
1、读出或写出下列分数。(此题目写在答题卡上,用投影展示学生成果)。
2、判断下列图形中涂色部分能用阴影部分表示吗?能的用分数表示出来,不能的画叉。
3、判断题。(让学生用手势表示,有不同意见的让学生说说自己的理由。)
4、说出下列分数所表示的意义。
6、思考题。看图,说说在图中所占的面积可以用哪个分数表示。四人小组进行交流。
三年级上册《认识分数》教案3
内容: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第一课时《认识几分之一》。
目标:
1、理解分数几分之一的具体含义,建立分数的概念。
2、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会读、写几分之一的分数。
3、培养学生在观察分析和动手操作中,正确地理解分数的`概念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读写几分之一。
教学难点:理解几分之一的具体含义,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
教学关键:使学生理解几分之一的具体含义并形成表象。
教具学具的准备:教师准备:课件
学生准备:纸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由分月饼不公平,引出“平均分”;把一个月饼分成大小的不一样的2份,不公平,再次强调“平均分”;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2份,引出“一半”,不能用以前学过的数进行表示,引出课题,并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一)认识1/2的意义和读、写。
(二)认识1/3的意义。
(三)概括分数的意义并叙述几分之一。
(四)折纸游戏,补充分数的意义。
(五)引出分数的概念。
(六)自学分数的各部分名称并指生汇报。
三、巩固练习(闯关游戏)
第一关:考查分数的读法。
第二关:看图写分数,并说理由。
第三关:判断涂色部分能用分数表示吗?
四、全课总结
这一节课你们都有哪些收获?
五、拓展升华
分数在生活中的运用,以班级人数为例,每个学生是班级人数的几分之一,培养学生的班级荣誉感。
六、布置作业
请同学们下课后观察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可以用分数表示,回家后说给你的爸爸、妈妈听,好吗?
板书:
分数的初步认识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王园园)
把一个物体或图形平均分成几份,每份是它的几分之一。
1 ......分子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王园园) ......分数线
2 ......分母
读作:二分之一
三年级上册《认识分数》教案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结合直观图初步认识分数,知道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一份可以用几分之一表示,能用折纸、涂色等实际操作的结果表示相应的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能读、写分数。
2、使学生初步学会联系分数的含义,并借助直观手段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
3、使学生感受到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需要,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兴趣。
教学准备:课件、圆形纸、长方形纸、正方形纸、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1)同学们,你们喜欢郊游吗?今天小红、小明一起去野餐,先来看他
们都带了哪些食品?
(2)他能帮他们分一分吗?看,分得的结果怎样?
数学上,我们把每人分得同样多这种分法叫做?(板书:平均分)(3)把一块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多少呢?(板书:一半)
(4)半个可以用1/2来表示,像1/2这样的数叫做分数,今天这节课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来认识分数。(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1)我们刚才把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它的1/2,小红分得了它的1/2,那小明呢?“它”指的是谁?
(2)蛋糕的1/2是怎样得到的?请同学们回忆刚才分蛋糕的过程。(同桌互说)
(3)带着学生边比划边“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两份,每份就是这个蛋糕的二分之一。(板书)
(4)认识了1/2,想写一写吗?
2、介绍分数各部分的名称。(1)师讲解,出示:1 ┄┄分子
—— ┄┄分数线2 ┄┄分母
(2)讲解:这根线叫做分数线,表示这个蛋糕被平均分。2表示把这个蛋糕平均分成了?
(3)全班学生齐说1/2是怎样得出的?
3、(1)刚才我们把一块蛋糕平均分成了2份,每份是它的1/2,我们不仅可以表示蛋糕的1/2,还可以表示其他物体的1/2,老师这有一张长方形纸,请你折一折,涂一涂,表示它的1/2。
(2)你是怎么折出二分之一的?(展示不同形状的1/2,说说为什么折法不同、涂色部分的形状不同,都能用1/2表示)
4、下面哪个图里的涂色部分是1/2,在()里画“√”。
()()()()()交流时,要求学生说出想法,第5幅图,介绍1/、下面每个图里的涂色部分用哪个分数表示?(“想想做做”第1题)(1)提问:“这个图形被平均分成了几份?涂色部分是这样的几份?涂色部分可以用什么分数来表示?”
(2)小结: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表示其中的一份,就可以用几分之一来表示。
6、同学们,我们认识了1/
2、1/
3、1/9,你还想认识几分之一呢?请同学们拿出纸折出你想认识的几分之一。选择1/2和1/4,说说这两个分数哪个大?选择1/8,它比1/2和1/4怎么样?1/10它会比1/8大还是小?
三、巩固练习
1、“想想做做”2。
讨论:每个图形都分成了4份,为什么有些图里的涂色部分可以用1/4来表
示,而有些却不行?
2、“想想做做”3。
(1)出示一张长方形纸条,告诉学生我们用“1”来表示。
(2)出示第2张,提问:“把这张纸条平均分成了几份,涂色部分是?”(3)出示第3张,提问:“把这张纸条平均分成了几份,涂色部分是?”(4)提问:“平均分的份数越多,表示每一份的分数就越?你还能继续往下平均份吗?”
3、“想想做做”6。
独立估一估,交流估计时的想法。
四、课堂总结、延伸
今天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分数王国中几分之一,请同学们看,下面的画面让你想到了几分之一?
三年级上册《认识分数》教案5
教学内容:新课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97~98页的第7~11题
教学目标:
1.通过不同层次的练习,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会正确比较分子相同或分母相同的分数的大小。
2.在创造分数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
3.经历遇到困难、克服困难、解决困难的过程,感受到应用数学的乐趣,体味出数学无处不在。
重、难点:
巩固与分数相关的知识,在有序思考的前提下合理应用知识解决较复杂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问题引入,回顾再现
师:(课件出示教材91页主题图画面)同学们,近一段时间我们一起初步认识了分数,你能对着图说一说你对分数都了解了哪些知识吗?学生结合主题图,各抒己见,表述自己心中的“分数”,回忆再现新授课中有关的知识及方法,只要正确,教师就应予以肯定。
(设计意图:在练习课的开始,教师提供了一个比较开放的情境,使学生自主获取信息,回忆再现新授课中有关分数的知识及方法,教师能够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作出诊断及点拨,同时为后面的练习做好准备。)
二、分层练习,强化提高
1.看图写数我能行97页第7题。
①出示题目
②学生独立写出答案
③学生汇报计算结果,并说思维过程。
(设计意图:此题以表格形式呈现了四种不同的图形,要求学生把涂色部分和没有涂色的部分分别用分数表示出来,渗透了单位“1”的组成,为后面学习分数的简单加减法做一些准备。)
2.男女生擂台赛98页第8题
①出示题目
②男女生分组比赛,在规定的时间内看哪组先完成,并且全部正确。
③男女生分别说出每小题比较的过程与方法
④根据男女生的表现教师做出公正的评价与评判结果。
(设计意图:此题是分数大小的比较综合题,没有给出分数的直观图,这样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教学时,应注意让学生说出比较的过程。)
3.心灵手巧我最棒98页第9题
①出示题目
②剪一剪,拿出课前准备好的同样大小的圆形(或长方形、正方形)纸片,在剪得过程中,注意强调平均分。
③汇报交流:指名上台交流学生的剪法及及比较的思路,对于有创意的学生,教师要给予充分的赞扬,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创新动力。
④教师小结:结合学生的剪法,使学生明白,3个圆(或长方形、正方形)的和1个圆(或长方形、正方形)的是相等的。
(设计意图:此题并没有仅仅囿于课本提供的圆形,教师要求学生课前准备好了其他形状的图形纸片,让每一个学生在动手剪,动口说的过程中,比较大小,充分展现了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让学生真正明白了3个与1个相等的道理。)
4.蛋糕里的分数98页第10题
①出示题②看一看:你看到了什么?
③说一说:蛋糕平均分了几份?爸爸吃了多少?妈妈吃了多少?小女孩吃了多少?还剩下多少?
④比一比:谁吃的最多?谁吃的最少?
⑤填写课本。
三年级上册《认识分数》教案6
【教学内容】
教材总复习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进一步认识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较熟练地比较几分之一及同分母分数的大小,较熟练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在理解分数的意义的基础上,解决简单的有关分数加减法的实际问题,培养解决问题的意识。
2.通过复习,让学生进一步体验集合图形的意义,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重点:初步认识简单分数的含义。
难点:结合生活实际加深对单位“1”的认识。如何运用集合圈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梳理,构建知识网络
1.教师:这节课我们将对分数的初步认识和集合的相关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板书课题:分数的'初步认识和集合)
2.教师:请同学们先快速看看教材第89~103页的内容,边看边回忆,在这个单元我们学习了分数的哪些知识?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分数的初步认识分数的意义
读、写分数
分数各部分名称
比较分数大小
简单的分数加减法
分数的简单应用
教师:这些知识中哪些你有点忘记或者还有问题的?
二、复习分数的初步认识
1.基本练习。
看图说一说下面的分数表示的阴影部分对不对?为什么?
(1)同桌交流再集体交流,第一个强调“平均分”。
(2)说说第二个分数18各部分的名称,分母表示什么?分子表示什么?
(3)说说第三个分数45的意义。
2.比较大小。
教师:你是怎样比较这些分数的大小的?(小结方法)
3.简单分数加减法。
教材第112页第10题:说一说计算这些加减法要注意什么?
4.分数的简单应用。
教材第114页第15题。
三、复习集合
1.三(1)班跳绳比赛名单:小明、小红、小华、小亮、小平、小军、小兰。
踢毽比赛名单:王兵、小红、小欢、小平、小兰、罗亮。
填写后说说从图中你知道哪些信息。
2.三(1)班有40人,有25人参加语文兴趣小组,30人参加数学兴趣小组,有多少人语、数兴趣小组都参加?
四、拓展练习
1.教材第110页第3题。
(1)小组交流。
(2)全班交流。
2.教材第113页第13题。
(1)独立填写。
(2)说说理由。
五、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复习,你有什么收获与同学们共享?
【教学反思】
通过对分数的归纳整理,建构知识网络,使学生对知识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再通过对各个知识的复习进一步巩固知识。深化拓展练习,使学生的知识结构又有新的层次的提升,收到较好的效果。
三年级上册《认识分数》教案7
一、教材地位:
本课内容是苏教版国标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十单元的第一课时《认识分数》。分数的认识是数概念的一次拓展,在数学基础理论中,分数的形式定义相当抽象,现有的小学数学教材中对分数的理解仅突出它在现实生活中测量与均分的含义。本册“认识分数”这一单元教材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是使学生初步认识分数的含义。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分数,从整数到分数是学生认识数的概念的扩展,是一次质的飞跃,因为无论在意义,读、写方法、还是在计数单位以及计算法则上,它们都有很大的差别,并且学生在生活经验中又接触得较少,接受起来比较困难。因此,本单元只是“初步”,对分数概念的教学仅定位于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分数,知道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表示,初步认识和理解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本课时认识几分之一又是认识几分之几的第一阶段,是单元的"核心",是整个单元的起始课,对以后继续学习分数和学习小数的有关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
如何在本单元教学时做到到位而不越位?我参照新课标,以“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与态度”为纬度,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以下三方面:
(1)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分数,知道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可以用几分之一表示,能用折纸、涂色等实际操作的结果表示相应的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在充分理解“平均分”的基础上,初步感知和体验分子、分母的含义;能正确读、写简单的分数。
(2)学会运用直观的方法比较分子都是1的`两个分数的大小。通过参与丰富的数学学习活动,使学生观察探究、动手实践、分析概括等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3)了解分数在实际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价值,体会分数来自生活实际的需要,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在学习中获得成功的喜悦,树立自信心。
本课时的教学重点与难点是探索和发现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其中的一份可以用分数几分之一来表示,认识几分之一,并能正确表示出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的几分之一。能运用直观的方法比较分子都是1的两个分数的大小。
三、预设教学流程:
为了使上述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中得到切实落实,我预设如下的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认识分数
在本步骤教学中,我设想由特殊到一般,从认识1/2迁移至认识几分之一。
1、认识1/2
“分数的初步认识”必须在“平均分”的概念上建立。所以教学第一个环节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引入郊游时分食品的情境,把4个苹果2瓶矿泉水和1个蛋糕都平均分成2份。当分到一个蛋糕时,学生发现不能用以前学过的整数来表示,这时,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现实问题发生了认知冲突,使学生产生了求知的欲望。这里我设计了一个寻找活动,“寻找数字王国里的新朋友”,这样就转入第二个环节:揭示“半个”在数学上可以用1/2表示。结合多媒体课件演示: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强调每份都是它的1/2。并结合1/2介绍分数各部分的名称以及各部分的具体意义,这样教学不仅在发展学生符号感上有意义,而且容易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加深了对1/2的理解。
2、认识几分之一
我设计了又来了两个小朋友,变成四个小朋友分一个蛋糕,问学生“应该怎样分?”,这里还是要强调“平均分”,并结合多媒体课件的演示来认识: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4份,每份都是它的1/4。在认识1/2的基础上认识1/4。接着出示了一道练习题,让学生判断这些图还可以用1/4来表示吗?主要是对平均分的理解,进一步强调一定要平均分。
认识几分之一的第二个环节是让学生利用各种学具纸片长方形、正方形、圆,还有铅丝,通过折一折、画一画,表示出1/4,贴在黑板上,并说说为什么可以用1/4来表示。这时再追问学生:用的东西不一样,折的方法也不同,涂色部分形状更是不同,为什么都可以用1/4来表示呢?让学生思考讨论发现:平均分的图形不同,它们的1/4形状也不一样,但相同的地方都是把一个图形(或物体)平均分成了4份,所以每份都可以用1/4来表示。教师重点指出“要讲清是谁的1/4”。这里为今后分数应用题中分率与对应单位1埋下伏笔。
接着是利用课本P99想想做做第一题的四幅图,组织学生讨论“每个图形是怎样分的,涂色部分是它的几分之一”,引导学生完整地叙述几分之一,并学会写分数。因为前面已突出认识了1/2和1/4,学生在此基础上通过直观图形认识几分之一相对来说比较容易。
(二)在感受几分之一中比较分数的大小
这个环节分两个层次。首先,我出示了书本第99页第三题,先出示一条红纸条,告诉学生可以用“1”来表示,再出示涂了一半颜色的纸条,(书本上是没有的,加入这一内容第一为比较分数的大小作准备,第二是为估计1/3做铺垫)让学生估计出1/2。这时再出示涂1/3颜色的纸条,让学生估计出是1/3后,教师问:同一张纸条的1/2和1/3哪一个大?这里只要让学生从图上直观的看出哪个分数大就可以了,简单的说一下为什么。接着再来估计1/6,可能有一些难度,但有了前面的1/3作铺垫,学生应该可以估计出。最后再比较1/6与上面两个分数的大小。这个活动进一步丰富了学生对几分之一的认识,让学生在经历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等思维活动后自主探索出结论,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估算能力和对数的感觉,也通过直观图形让学生体会了1/2、1/3、1/6和1的关系,为后面学段继续学习分数打下伏笔。
第二是让学生动手自己解决课本第100页第5题,通过涂出指定的分数,进一步理解几分之一,和比较分数大小的方法。
(三)面向全体,分层练习
新课标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在教学中,注意面向全体学生,使所有学生在数学知识、数学能力、情感态度等方面都能有所发展,但同时也要注重学生的差异,分层练习,使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个环节我设计了这2个练习:①想想做做第6题,《科学天地》大约占黑板报版面的几分之一?《艺术园地》大约占黑板报版面的几分之一?哪一部分大些?②播放生活中的一段广告,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广告中的动态画面让你联想到了几分之一?最后一幅图又是两人分蛋糕,每人“半个”,让学生体会数学来自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
接着让学生在生活中找分数。
三年级上册《认识分数》教案8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96页例3,练习十九第1,2,3题。
教学目标
1蓖ü具体的情境,进一步感知并理解分数的意义。
2比鲜都阜种几,并知道分数的各部分名称,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
教学重、难点
1比鲜都阜种几,会认、读、写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2崩斫夥质的意义。
教学准备
两张长方形纸、水彩笔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在小组内说说你认识的.几分之一,并用长方形纸折出你认识的几分之一。
(2)请小组代表折一折、说一说。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进行板书。
(3)今天我们来进一步认识分数。(板书课题)
二、探索新知
(1)教师出示一张平均分成6份并在其中2份涂上颜色的长方形纸。
让学生用分数表示涂色的部分,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涂上颜色的部分有()个16,用分数表示是()。(让学生回答)
没有涂上颜色的部分有()个16,用分数表示是(),那么46里有()个像26,46……这样的数都叫做分数。
让学生观察黑板上的分数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引导学生认识分数的各部分名称。
(2)小结:分数上下两个数中间有一条线,我们把这条线叫做“分数线”,分数线下面的数叫做“分母”,分数线上面的数叫做“分子”。
(3)教师说分数,学生写分数,并指名板演,集体订正时指出分数的分子与分母。
(4)让学生翻开书98页独立完成例3,再集体订正。
三、猜一猜
(1)出示一条线段。
男孩表示出了这条线段的12
女孩表示出了这条线段的13
让学生猜一猜谁表示出的线段长,为什么?
(2)先小组讨论,再汇报讨论结果。
(3)同学们,想不想知道你猜得对不对?男孩表示出的这条线段:
女孩表示出的这条线段:
四、巩固练习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十九第1,2,3题,并集体订正。
五、课时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谈谈你有什么收获。
三年级上册《认识分数》教案9
认识分数
教学内容:三年级数学上册第87页~89页。教学目标:
1、是学生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分数,指导把一个物体或图形平均分成几份,每份是它的几分之一;能正确读、写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初步学会联系分数的含义,并借助直观手段比较几分之一。
2、使学生在认识分数的过程中,进一步丰富数学活动的经验,培养观察、操作、思考和表达交流的能力。
3、使学生初步体会分数源于实际生活的需要,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对数学的亲切感。教学重、难点:
重点:初步认识分数,知道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一份可以用几分之一表示。
难点:学会运用直观的方法表示分子都是1的两个分数的大小。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正方形、圆形纸片若干。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谈话:丁丁和玲玲去郊游,他们带了哪些食物?你能把每种食物平均分成2份,每人分得多少?谁来分下苹果?(引导:把4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每人分得2个。)谁用试着用这样的话来分水?这块蛋糕呢?
说明:像这样分,每份分得同样多,在数学上叫做“平均分”。(红笔板书:平均分)
谈话:我们把这些食物平均分成2份,每人分得2个苹果、1瓶水。2个苹果、1瓶水我们可以用学过的数2和1来表示。而每人分得半个蛋糕你能用一个数来表示吗?1/2这个数你以前学过吗?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新朋友——分数。揭题:认识分数
二、建构
(一)认识分数
(1)了解二分之一的含义。
提问:这半个蛋糕可以用1/2表示,这半个蛋糕是怎么得到的呢?指名4人说分法。
(教师在学生说分法时,教师手指左边半个蛋糕,当学生说到“把这个蛋糕平均分”时,教师手绕蛋糕画一圈。)
小结: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这份是这个蛋糕的1/2,这份也是这个蛋糕的1/2,所以说每份都是它的二分之一。(齐读一边这句话)
(2)读、写1/2以及认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提问:1/2怎么写呢?请同学们仔细看黑板。(教师板演写法)边写边说:先画一条短横,表示把这个蛋糕平均分,再把平均分成的2份中的2写在短横的'下面,最后把其中的一份1写在短横的上面。
(3)试一试
教师:学到这里同学们已经会读写1/2这个分数了,那你会做一个1/2吗?拿一张正方形纸折一折,把它的1/2涂上颜色,完成后和同桌交流一下你的方法。请开始折1/2。
学生折1/2时,教师巡视。在巡视时让学生说一说折法。指名2人展示说明折法。
提问:为什么折法不同,涂色部分也不同,但是涂色部分却都可以用1/2表示?
强调:不管怎样对折,只要是把这张纸平均分成2份,每份都是它的1/2。
进一步要求:你还能折出一张纸的1/4吗?拿出另一张正方形纸,请折一折,涂出它的1/4。再和同桌进行交流。指名交流。
追问:为什么折法不同,涂色部分不同,但涂色部分都可以用1/4?
强调:不管怎样对折,只要是把这张纸平均分成4份,每份都是它的1/4。
出示:为什么上面的涂色部分可以用1/2来表示,而下面的用1/4来表示?
追问:如果把这张纸平均分成8份,每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一?认识到:把这张纸平均分成几份,每份就是它的几分之一。(4)巩固练习
完成练习1:重点提问第3个图案为什么是1/9?
完成练习2:独立完成。提问:为什么其余的不能表示为1/4?
(二)比较两个几分之一的大小
教师:孙老师给每个同学发了一张同样大小的圆形纸片,你能用你手中的圆创作一个分数吗?请折一折,创作一个分数。
学生操作活动,教师巡视,指名展演。
提问:用同样大小的圆形纸片折出的1/2和1/4,到底谁大呢?(将这两个圆贴在黑板上)你是怎么判断的?你能比较1/8和1/
2、1/4的大小吗?
指名回答,引导学生说出:把同样大的圆片平均分,分成的份数越多,每份就越小。教师板书:1/2>1/4>1/8 小结:把同样大小的纸片平均分成的份数越多,每份就越小。
三、练习巩固
1、完成想想做做地4题。
独立完成,提问:问什么这样涂?指着1/5这个圆的一份空白处,提问:这一份是这个圆的几分之几?
2、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独立完成,提问:1里面有几个1/3?1里面有几个1/6?1/3和1/6谁大?
3、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
观察图,提问:《科学天地》大约占黑板报的几分之几?你是怎么想的?《艺术园地》大约占黑板报的几分之几?
4、完成想想做做第6题。
齐读题目。一块地的1/3种番茄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信息?在长方形理画一画。指名回答。
5、欣赏生活中的份数。
四、全课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下课后去找一找身边的分数跟你的伙伴交流交流。
三年级上册《认识分数》教案10
教学内容:
认识几分之一,教材第90~91页。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结合具体情境,通过直观操作,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体会学习分数的必要性,知道分数各个部分的名称,能正确的读写分数。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操作、观察、分析、比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发展思维,培养探究意识和创新意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几分之一,初步建立分数的概念,会读写分数;
教学难点:借助具体的实例,说出分数的意义;
教学准备:多媒体展示、纸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利用中秋分月饼的故事,引出课题——几分之一。
二、解决问题,深入理解
1、让学生思考一份月饼怎样表示——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一份就是整个月饼的。
2、板书;读作:二分之一。
3、带领学生分析意义。
三、举一反三
1、运用练习题的形式,让学生了解分数的.形式。
2、介绍分数各部分名称。用其中一个分数,讲授并板书出分子、分母、分数线的位置。
四、折纸游戏
1、请学生拿出老师课前准备的纸,折一折,并用笔画出他的四分之一,老师巡回指导。
2、请学生起立展示,并总结方法。
3、让学生联系生活,并举例用分数表示。
五、课堂练习
闯关游戏
六、课堂小结
学生总结本节课的知识,教师引导完善。
作业布置:
用自己喜欢的形状的纸折出八分之一并用颜色表示出来。
板书设计:意义: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2份,每份就是它的。
三年级上册《认识分数》教案11
【教学内容】
教材第132~133页第4~7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会读、写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名称,会初步比较两个简单分数的大小。
2、会计算简单的分数加减法。
【教学重点难点】
读、写分数,比较两个简单分数的大小。计算简单的分数加减法。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这节课复习分数的初步认识。通过复习要进一步认识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会读写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名称,会比较两个简单分数的大小,能熟练计算简单的分数加减法。
二、复习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
1、(1)做期末复习第4题。
(2)说一说每个分数表示的意义。
(3)以为例,说一说分数各部分名称,并说明分子、分母各表示什么?
(4)用分数表示图中的'空白部分。
2、做期末复习第5题。
(1)学生做在书上,米、米表示什么?
(2)补充练习:
7分米是米;56分米是米。
6厘米是米;28厘米是米。
3、是()个,是()个。
米是()个米。
4、做期末复习第6题。
(1)学生练习指名板演。
(2)说—说○、○是怎样比较的?
5、在()里填上合适的分数,再比较它们的大小。
三、简单的分数加减法
1、(1)做期末复习第7题。
(2)补充练习
2、(1)甲乙两个工程队修一条铁路。甲队修了这条公路的,乙队修了这条公路的。两队共修了这条公路的几分之几?
(2)小明从家到学校路程是千米,他已走了千米,还剩多少千米?
学生列式计算,指名板演。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复习了什么内容?你认识了分数哪些知识?
【作业设计】
补充
用分数表示下面涂色部分。
2、填空。
(1)是()个。
(2)是()个。
(3)米是()个米。
三年级上册《认识分数》教案12
【教材分析】
这部分教材是在学生掌握了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初步认识分数的含义,从整数到分数
是数概念的一次扩展。按照课程标准“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的基本精神。本节课试图把各知识点教学用一系列的活动串联起来,使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在实际参与动手操作、合作实践、亲身经历的过程中全身心的参与数学活动,认识分数,充分体验理解几分之一的实际意义,为后面进一步学习有关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本节课突出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活动为主线,努力实现课堂上学生自身多种感官、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立体的多维互动这一指导思想。
【学生分析】
通过对学生的调查发现,在学习本节课前学生已掌握了一些整数知识。“分数”对学生
来讲是陌生的,但“物体或图形的一半”都是学生熟悉的。因此教师充分借助学生的已有经验,引导学生在真实的情景中,通过动手、动脑、动口等活动,亲自经历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如引导学生通过折一折、说一说物体或图形的一半,架起生活经验与数学知识的联系桥梁。“分数”对于学生来讲是抽象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时刻注意将分数的认识与图形的操作活动相联系,发挥动手操作在学生主动建构中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功能,使学生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在操作活动的基础上进行探究活动,积极实践,主动建构知识,提升学生的思维。如学生在用各种图形折一个喜欢的分数这一实践活动中,个人都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与提高,获得成功的经验,进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学习目标】
1.通过操作、实践活动初步认识几分之一,经历几分之一的形成过程,理解体验“几分之一”的意义,会读写“几分之一”的分数。
2.通过一系列的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数学思考与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初步的创新意识和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认识几分之一。
【教学难点】
把谁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一份就是谁的几分之一。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习材料等。
【教学过程】
情景—冲突
1.把4个苹果,2瓶矿泉水平均分给2人,每人分得多少?
结合学生交流,揭示:每份分得同样多,数学上叫“平均分”。
2.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人分得多多少?
学生交流,自然引出“一半”。
3.如何用数学来表示“一半”。
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教师揭题:分数的初步认识。
[设计意图:思维始于疑问,而好奇是儿童的天性,是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起点。数学教学应以使学生爱学数学、乐学数学为基本追求,所以调动学生学习的数学的积极性,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前提。因此课始结合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景不仅将分数产生在平均分的前提自然展现,且使学生的探究意识也孕育而生。]
三年级上册《认识分数》教案13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在实际情境中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初步认识分数,会读写几分之一,能用分数表示图中一份占整体的几分之一。
能力目标:经历联系实际生活解决简单问题的过程,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交流、合作探究能力,并有效地促进学生个性思维的发展。
情感目标: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积极、愉悦的数学情感,使之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教学重点: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初步认识分数,会读
写几分之一。
教学难点: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长方形、正方形彩纸、彩
笔。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课件出示情景图:星期六这天,丁丁和玲玲去郊外春游,他们带了不少野餐,两人该怎么分呢?我们一起来说说看。
1、先给两个小朋友分什么?怎样分?
像这样,每人分得--同样多,在数学上我们把这样的分法叫做--(平均分)(板书)。
2、蛋糕只有一个,怎样分给这两个小朋友?(每人分半个)
半个用什么数表示呢?(学生自由发言)
3、老师向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分数,这节课,让
我们一起来认识分数。
揭示课题:分数的.初步认识(板书)
二、动手操作,分层探究
1.着力建构1/2
(1)、直观感知,初步认识
a.出示课件:请同学看大屏幕,电脑博士是怎样分蛋糕的?
生:平均分。
师:像这样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了(2份),我们平常说每份是它的一半,这半个蛋糕我们就可以说是这整个蛋糕的1/2。(板书1/2)。
b.概括出: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两分,每份是它的1/2。
c.师:你们能在这个蛋糕中找到另外一个二分之一吗?
生:(课件展示)生指出另一个二分之
(2)、动手操作,深化认识
a、师:我们已经认识了1/2,同学们现在拿出你们手中的长方形纸,请你在这个长方形纸上创造一个1/2,并且快速涂上颜色,好吗
b.小组活动:展示学生作品
生:实物投影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向同学们介绍自己的折法。
c.深究:折法不同,涂色部分的形状也不同,为什么涂色部分都是长方形的1/2?
师:明明折法不同,为什么涂色部分都是1/2?
(都是把长方形平均分成两份,表示其中的一份,就是它的二分之一。)
(3)、练习
2、类比迁移,认识几分之一
(1)完成90页填空题。
(2)集体订正。
(3)读写分数。
3、教学例2:拿一张正方形纸折一折,表示出它的1/4。
三、巩固应用,拓展提升。
1 、第一关:填空、判断。
2、第二关:火眼金睛。
3、第三关:动脑筋。
四、全课总结:
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吗?
五、作业。
板书设计:
分数的初步认识
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它的一半,也就是它的二分之一,写作1/2。
三年级上册《认识分数》教案14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几分之一,并能够正确读、写。
2.学会运用直观的方法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
3.使学生体会数学来自生活实际的需要,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兴趣。
学具准备:三张圆形纸片 两张长方形纸 彩笔 胶带
教学过程:
一、产生分数
“六一”儿童节到了,学校准备一次郊外野餐活动,你们想参加吗?
(出示主题图)小军和小云也参加了野餐活动。你们看,他俩准备了哪些食品?
(生答:苹果、矿泉水、蛋糕。)
这么多好吃的食品怎样分才会让两人都满意?
(学生回答:苹果每人两个,矿泉水每人一瓶,蛋糕每人半块。)
每人分得一样多,这样的分法叫平均分。板书:平均分。
两个苹果、一瓶水都可以用学过的数表示出来,板书:2、 1。半块蛋糕怎样用数来表示呢?有谁知道?
(如果知道,问:1/2是什么数?如果不知道,问:想知道吗?)
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数学王国的一位新的朋友——分数,板书课题,
评: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中,产生认知冲突,发现已学的自然数不够用了,需创造一种新的数来表示“一半”。孕伏分数来自生活实际的需要。
二、认识分数
1.请打开课本98页,自学这部分内容。
评:学生有了认知冲突,会自主寻求答案。教者因势利导,培养学生简单的读书自学能力。
通过看书,你知道了什么?相机教学“1/2”的读法、写法及各部分名称。
还有什么疑问吗?考考大家。
①像“1/2”这样的数,为什么叫分数?
②半块蛋糕为什么会用“1/2”这个符号来表示?
(学生感到困难,播放分蛋糕的课件,指出:“—”表示平均分,“2”表示平均分成2份,“1”表示这样的1份。)
评:渗透数形结合思想,培养学生符号感。
结合分蛋糕,指名说“1/2”的含义,同位互说。
2.这是蛋糕的“1/2”,你能表示出一张长方形纸的“1/2”吗?学生操作。
张贴不同折法的作品,让其分别说出“1/2”的含义。
3.生活中,你在什么情况下遇到过“1/2”?
评:把视角引向生活,结合生活经验进一步理解“1/2”。
4.认识了“1/2”,你还想认识其他分数吧?请打开课本99页,做“想想做做”第1题。
电脑对答案,的.两题指名说思考过程,后两题同桌互说。
5.做“想想做做”第2题。
伸出手指悄悄地告诉老师,你选第几幅图。其他三幅图有什么问题吗?
评:增加情趣,显现教法灵活。
三、比较大小
分数是不是和整数一样,也存在大小呢?
我们先来做一个游戏:拿出三张圆形纸片,比较一下这三张圆形纸片的大小怎样?
①学生折“1/2”,涂色。
②学生折“1/4”,涂色。
③比较涂色部分大小。
张贴一个学生的涂色纸片。问:这两张纸中的涂色部分各用什么分数表示?你能比较这两个分数的大小吗?
板书:1/2>1/4。还可以怎样说?(1/4<1/2)
④学生用第三张圆纸片折出它的1/8,涂色。张贴一生的涂色纸片。
⑤用“1/8”与前面两个分数分别比较。板书:1/2>1/8,1/4>1/8。
⑥通过这三个分数的比较,你发现了什么?
(分的份数越多,每一份就越小。联系生活经验理解:可以把圆纸片看作大西瓜,平均分给的人越多,每人吃到的就越少。)
评:在操作中体会,在做中比较大小。有了丰富的感性认识,学生容易发现规律。适时拓展,发展学生思维。
①做99页“想想做做”第3题。
第一张纸条全部涂色,用“1”表示。第2、3张纸条呢?
你是怎么知道第3张纸条涂色部分占整体的1/6?
(有的静止地看第3张纸条数出1/6,有的联系第2张纸条推出:1/6。)
今天所学的分数和以前学过的“1”有什么联系?
评:结合纸条图,把新学的分数纳入已有的数的知识结构中,建立数感。
四、巩固深化
我们做一个游戏:拿出第二张长方形纸,与同组的小伙伴比较一下它的大小。
折出你最喜欢的几分之一,并涂上颜色。
在小组长带领下,比较它们的大小。
每组选出最优秀的一幅作品用胶带贴在黑板上,并在旁边写出你要表示的分数。
集体评价。指名说出其中分数的含义。
评:折何分数,学生自主;比较大小,学生自主;评价作品,学生自主。学生在自主的时空里,积极踊跃,容易有所创造。
五、总结、延伸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对分数有哪些认识?今天学习的分数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你觉得还需要学习什么样的分数?
评:整理本节课的收获,开启下节课的所学,学生带着疑问走出课堂。
总评:本节课,学生始终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认识分数,让新知的学习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基础上,这样联结的知识才牢固,才是“有意义的学习”。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认知冲突,学生主动操作,自主评价,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被调动并得以释放,学生学得轻松。同时,渗透数形结合思想,符合这一学段学生的思维特点。
三年级上册《认识分数》教案15
一、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结合具体的情境初步认识分数,知道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能用实际操作的结果表示相应的分数;能读、写简单的分数。
2、 使学生学会运用直观的方法比较分子都是1的两个分数以及同分母的两个分数的大小;探究并学会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计算,并能与他人交流自己的算法。
3、 使学生体会分数来自生活实际的需要,了解分数产生与发展的大致历程,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兴趣。
认识几分之一
教学内容:P98--100
教学目标:
1、 能结合直观图示初步认识分数,知道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一份可以用几分之一表示,能用折纸、涂色等实际操作的结果表示相应的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能读、写分数。
2、 学会运用直观的方法比较分子都是1的两个分数的大小。
3、 体会分数来自生活实际的需要,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兴趣。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谈话:在一次愉快的队日活动中,同学们每两个人分成一组来分食品。小强和小红他们俩准备了哪些食品?这么多好吃的食品怎样分才能让他们俩都满意呢?(板书:平均分),什么叫平均分?
2、问:你愿意帮他们分一分吗?
3、指名分食品,并贴出相应图画。
4、分蛋糕:1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人能分到几个?
5、师:要表示"半个",就要学习新的数,就是分数。
二、认识分数,操作探究
1、认识二分之一
⑴谈话:我们先来看看半个蛋糕师什么羊的?(演示: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现在我们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了2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半个,这半个用分数表示就是二分之一。(板书:二分之一),二分之一怎么写呢?看老师写出这个分数,先写中间的横线,再在横线的下面写2,表示把这一块蛋糕平均分成了2份,最后在横线的上面写1,表示半个是其中的一份。这个数就是分数。
问:你能完整地说说老师是怎么写出分数二分之一的吗?
⑵你想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吗?把数学书打开到P98,自己找一找,读一读,认一认。
学生自学课本。
问:中间的横线叫什么?分数线上面的数叫什么?分数线下面的数叫什么?分子和分母谁在上,谁在下?
⑶谈话:你会读出这个分数吗?先读什么?再读什么?
⑷问:这半个蛋糕是这块蛋糕的1/2,那么另外半个蛋糕是这块蛋糕的几分之几呢?
⑸谈话:认识了1/2,你想不想拿一张纸折一折,把它的1/2用涂色的方法表示出来呢?
学生折纸、涂色。完成后在小组里交流。
班级交流:你是怎样表示这张纸的1/2的?可以涂哪部分?还可以涂哪部分?
还有谁的折法跟他不一样?
2、想想做做1
谈话:认识了1/2,你还想认识其它的分数吗?
出示第1题,学生齐读题目。
教师指导填写第1幅图下面的分数。谈话:这幅图把一个圆平均分成了几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它的几分之几?在这幅图下面的括号里写出一个分数表示出来。
学生独立完成后几题。
3、想想做做2
学生独立完成。
交流:你是怎么选的?为什么?
小结:只有把一个图形或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每份才是它的几分之一。
三、自主探究,比较大小
1、谈话:我们来做个游戏,拿出老师发给你的三张圆纸片,比较一下,这三张的大小怎样?
请你折出一张纸的1/2,涂上颜色;再折出另一张纸的1/4,涂上颜色。比较这两张纸中涂色部分的大小。这两张纸中的涂色部分各用什么分数来表示?你能比较出折两个分数的`大小吗?
折出第三张的1/8,涂上颜色,你想用1/8与前面的哪个分数比较大小?跟同桌同学互相说一说。
全班交流:1/2>1/8 1/4>1/8
2、想想做做3
谈话:三张纸条的长度怎样?
问:第一张纸条全部涂色,用"1"表示,第二张、第三张纸条的涂色部分会表示吗?
指名说出填写的分数,教师板书。
问:谁能根据这三张纸条涂色部分的大小,比较一下这三个分数的大小?
指名回答。
3、想想做做5
指名读题并说出题目要求。
学生动手涂一涂并比较大小。
小组内交流。
四、延伸拓展,总结评价
1、谈话:我们再做一个游戏,拿出老师发给你的那张长方形纸,与同组小伙伴比较一下它们的大小,折出你最喜欢的几分之一后,涂上颜色,在小组长的带领下,比较它们的大小。最后每组选出最优秀的两幅作品贴到黑板上。
2、想想做做6
谈话这次的黑板报有哪些板块?《科学天地》大约占黑板报版面的几分之几?《艺术园地》大约占黑板报版面的几分之几?哪一部分大一些?
3、谈话:这就是我们生活中的分数,我们的生活不光有整数,也有分数。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对分数有哪些认识?今天学习的分数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你觉得还要学习什么样的分数?
【三年级上册《认识分数》教案】相关文章: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02-03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教案11-22
公开课教案:《认识分数》02-25
《分数的认识》教学教案(精选10篇)06-12
《分数的认识》教学教案(8篇)01-06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教案(精选12篇)11-27
《分数的认识》教学教案(通用18篇)01-07
《分数的认识》教学教案(集锦8篇)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