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
第6单元 多位数乘一位数
笔算乘法
第7课时 乘法的估算
【教学内容】
教材第70页例7。
【教学目标】
1、体验估算过程,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估算的基本方法,能说出估算的简单思路。
2、培养估算意识和习惯,以及应用所学知识灵活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 点:体验估算过程,掌握估算方法。
难 点:理解估算的算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受估算
老师:秋天来了,同学们最喜欢做的事情是什么?
(秋游)现在我们一起来到秋游的现场。
出示例7情境图。
1、阅读与理解:仔细看图读题,你从题中获取了哪些数学信息?要解决什么数学问题?(知道门票价格和参观人数,要求250元买门票够不够。)
2、分析与解答:
(1)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呢?为什么这样列式?(一人8元,共有29人,就是求29个8元是多少,所以根据乘法意义列式为29×8。板书:29×8)
(2)选择算法:要解决这个问题呢?是用笔算出精确的结果呢;还是运用估算,只算出大约是多少就可以?(小组交流,全班交流)得出:在解决够不够的问题时,我们只需要估算出大约数就能比较出结果,估算在这时能更简便地比出结果。
(3)引出课题:乘法的估算。
(4)研究估算方法:怎么知道29×8大约得多少?(同桌交流,全班反馈)
把29估成接近的整十数30,30×8=240,29×8<240,所以250元够了。
3、回顾与反思:我们刚估算后得出的结果是否正确,需要我们验证,谁来说说:29人买门票,250元为什么够了?(有30人买门票只需240元,所以29人买门票250元肯定够了。)
验证正确后,我们要做什么?(写答)。一起答……
4、加强巩固:想一想,如果92人参观,带700元买门票够吗?800元够吗?(学生独立完成,后反馈估算方法,说明700元不够,800元够的`道理)
92×8≈720(元)
┇
接近90
(把92少估成90都需要720元,那92人700元更不够)
92×8≈800(元)
┇
多估成100
(把92多估成100都够了,那么92人800元就更够了)
5、整理估算思路与方法:通过刚才对乘法估算的研究,你认为我们在什么地方需要重点注意?
≈和=有什么不同之处?(≈表示估算的数,=表示准确的数)
二、深化巩固,应用拓展
1、教材第70页做一做。
尝试完成,全班交流估算方法。
32×6≈180(千克)
┇
少估成30
把一个箱子装32千克,估成装30千克估少了都够了,现在能装32千克就更够了。
2、练习十五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逐题反馈估算方法及结果。
3、练习十五第2题。
学生独立列式解答,全班交流,说出估算思路。
4、练习十五第3、4题(独立完成,同桌交流,全班反馈)。
三、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对乘法估算的研究,你有什么所得需要和同学们分享的?
【教学反思】
本节课创设情境,让学生充分认识估算的意义,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估算的方法,并能解决实际问题,体验估算的价值,在培养学生估算能力的过程中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要根据具体情况,把握好估算的两个原则:“接近实际数”及“便于口算”的原则,同时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2
【教材简述】
"认识周长"是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等平面图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为后面学习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打下基础,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情境的创设,让学生认识周长的含义,能正确指出物体的周长,会测量和计算简单图形的周长。
2、让学生以观察、测量计算中,获得对周长的最真实、最直接的体验。
3、让学生在实际操作活动中,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增强学生的交往,合作意识,让其深刻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正确认识周长的含义,懂得用测量和计算的方法可以求出物
体的周长。
【教学难点】
认识周长,理解周长的含义。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树叶、皮尺、绳子、各种图形。
学生准备:直尺、线、软尺,树叶,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标准五角星、圆形的卡片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今天,教师带来了一些物品和图形,你们认识吗?
这是我们已经认识的一些平面图形。
师:老师最喜欢这张卡片了,想给它加一个边框,但不知道需要多长的材料,既够用又不浪费?请同学们帮助老师。
生:要想知道边框的长度,只要知道卡片一周的长度就可以了。
师:我们把卡片一周的长度取名叫周长,这节课,老师将和同学们一起来认识平面图形的周长。
板书课题:认识周长
二、探究新知,感知周长,理解概念。
1、理解周长的含义。
师:老师又遇到了新问题,给卡片加框有下面三种方法,哪种方法是最合理的,为什么?
(课件出示给卡片加边框的过程,让学生感受哪种方法是合理的,并说明理由)
生:方法C是合理的。
师:对,因为方法三是绕卡片一周来做的,也就是说是卡片的周长。
2、总结周长。
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是周长。
师小结:我们把封闭图形的一周的长度叫做它的周长。
板书:封闭图形的一周的长度叫做它的周长
三、探究周长的策略。
师:大家已经知道了周长的含义,请找一找教室里哪些物体有周长?
(课本、课桌桌面、黑板等)
师:请你摸一摸课本封面、课桌面的`周长。
(找一个学生指一指课本封面的周长)他指的对吗?
师边指边说:对,像这样从一个点起绕课本面一周,又回到起点,这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
同学们只能是这点能用起点吗?还可以从哪里开始呢?请个同学指一指。
对,无论从哪一点开始,只要绕课本面一周又回到这个起点就是课本面的周长。
师:你能描画一下下面图形的周长吗?
课件出示三角形、平等四边行、五角星。
学生将准备好的图形进行描画。
四、引导探究,计算周长。
1、如果想知道三角形、平等四边行、五角星的周长,你有什么办法呢?请小组交流讨论。
生:量出每条边的长度,再分别把每条边的长度加起来。
(课件出示测量和计算过程)
2、出示树叶,这个树叶有周长吗?怎样可以知道它的周长?
生:先用绳子绕叶面一周,再用尺量出绳子的长度,也就知道了树叶的周长。
小结:刚才我们对一些图形和物品的周长的计量方法进行了研究,像一些比较特殊的图形,我们需要借助绳子才能量出周长。对于有些问题要我们多用度、多方面考虑,充分利用可以利用的工具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五、延展延伸,运用周长。
老师课件出示下面问题。
问题1(考查知识点:对周长含义的认识)
问题2(考查知识点:认识周长;能力要求:能正确认识图形的周长)
问题3(考查知识点:周长的计算;能力要求: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六、总结。
1、学生小结。
2、教师小结:今天我们认识了周长,周长在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同学们要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选用合理的方法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你会获得更多的快乐!
七、课后作业。
请同学们利用今天所学的知识量一量爸爸、妈妈腰的周长。
板书设计:
认识周长
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叫做它的周长。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3
教学目标:
1、学生在已经认识了米、分米、厘米及毫米的基础上学习长度单位“千米”,知道千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初步建立1千米(公里)长度的观念,知道1千米(公里)=1000米。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掌握测量1千米的方法。
2、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能力和合理推理的'能力以及实际测量和估测能力。
3、渗透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践的思想,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
教学重点:
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难点:
体验1千米有多远?
教学方法:
讲授、交流、谈话、操作、指导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小朋友,我们已经学过了哪些长度单位?谁能从大到小说说这些单位?什么时候要用到这些单位?
米(旗杆)、分米(课桌高)、厘米(书)、毫米(硬币厚度) 谁能比划一下1米、1分米、1厘米、1毫米到底有多长? 测量这些物体的长度(高度)用什么单位比较合适? 那如果要测量从温县到郑州的距离,用哪个单位合适呢?
今天我们要来认识长度单位家族中的另一个新朋友------千米(板书:千米的认识)
二、讲授新知
(一)建立1千米的观念
1、师:谁知道绕我们学校的跑道跑一圈是多少米?(400米)那跑两圈半呢?请你把它写在纸上。
(学生会出现2种答案:1000米、1千米)
师:你觉得这两种答案都正确吗?为什么?
得出:1千米=1000米
2、谁来读一读:读时区分1 千米和1000 米(个别读、全班读)
3、米可以用字母m表示,千米也有它自己的表示方法:km 1千米=1000米还可以怎么表示?(1 km = 1000 m)
4、(1)课间到操场上走一走、测一测,实际感受一下1千米的长度。
(2)引出10个100米是1000米,1000米就是1千米。
板书:1千米=1000米
(3)长度单位间的进率
出手指操,让学生做一做,知道长度单位间的进率。(同桌户说,增加记忆)
5、估一估
1千米的距离
同桌互说:
(1)从校门口到什么地方大约是1千米?
(2)你家到校门口大约是几千米?
6、做一做
(1)( )个100米是1千米。
(2)( )个200米是1千米。
(3)( )个50米是1千米。
(4)( )个500米是1千米。
(5)我们学校的跑道一圈长200米,沿跑道走( )圈就是1千米。
三、巩固拓展
1、出示小常识(你知道吗?)
2、练一练(连线)
学生独立做,集体订正。
3、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4、判断正误。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知道了多长的距离大概是1千米,那我们小朋友跑1千米需要几分钟,走1千米需要几分钟呢?下课或放学后小朋友去跑一跑、走一走,并把你的结果告诉老师或你的同学。
板书设计:
千米的认识
1000米=1千米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4
用估算解决问题
宝源小学潘夏微
教学内容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70页例7及相关内容。
教材分析
《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70页的教学内容,两、
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是通过把两、三位数看成整十、整百的数来计算的,教材通过创设一个需要估算的实际生活情境使学生体会到估算的必要,进而找出可以把这个数看成最接近的整十、整百的数来估算的方法。这样的安排既能够使学生提高口算能力,又能够使学生比较容易理解和掌握乘法估算方法。
学情分析
在前面学生已基本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及其应用和两位、三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及其应用的相关知识,在三年级中,大部分学生对乘法口诀能熟练掌握,小部分学生口算速度比较慢,个别学生口诀还不太熟练。问题最大的是估算,在做计算题目的时候,很多学生往往很少进行估算,部分学生觉得列竖式计算还进行估算很烦,没有养成估算的习惯。很多题目学生口算就算出来了,学生根本不需要估算,后面一些例题中,很多题目也无需估算,但我们教师在教学中总是人为地要求让学生估算,然后笔算,久而久之,学生似乎对估算有一种腻烦心理。这是我们在教学中值得关注的。所以教师应创设一些需要估计的生活情景让他们有所感受,这是非常必要的。只有经过长期的体验,才能培养起他们的估计意识。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乘法估算,并说出估算的思路。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经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过程,体验数学知识的价值。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爱生活的情感,在合作探究中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
学习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鼓励学生解释估算的理由和思路。
教学难点
明白估算的思路,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估算能力。
突破方法
教法:情境创设法、引导法、比较法。
学法:合作、交流,探究法,分析、归纳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游戏卡片。
教学策略与手段
《课标》中指出,第一学段学生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因此应当选择符
合儿童心理特征的素材。例如选择学生所熟悉的生活情景,选用图文并茂、生动有趣的素材内容,相信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应该创设运用估算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的情境,让学生有机会体会估算的意义,形成和掌握估算的技能。在教学中,还要鼓励学生探索和尝试不同的估算方法,发展学生灵活运用不同计算策略来解决问题的能力。重要的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引导学生,鼓励学生开拓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教师的"教"将要做到:创设情景、激发兴趣、鼓励探索、引导发现。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游戏,看卡片。说出下面各数接近哪个整十数或整百数?
61、57、388、404、67、476.
问:运用什么方法找近似数?("四舍五入"法)
2、口算。
80×2=3×90=6×300=
700×6=8×400=500×8=
二、情境导入
1、师说:学校准备组织大家去参观航空展览,一起去看看将会遇到什么数学问题。(出示第70页的情境图)
老师带着29个同学去参观航空展览,门票每张8元。
按解决问题的几个步骤引导学生分析题目。
阅读与理解:阅读图意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2、请学生根据主题图提出数学问题。(买门票一共要付多少钱?)
(运用精确计算解决问题,板书:29×8=)
三、探究新知
1、(出示例7的问题)上面的问题改为:带250元买门票够吗?
分析与解答
讨论:怎样解答这个问题?(有的学生说运用精确计算,有的说出估算。)
把导入题算式中的等号自然地改为约等号,板书:29×8≈240(元)
指导读算式,介绍约等号的读作和写法。
(由于29×8是大约等于240,不是一个精确值,我们就不能用等于号来表示,而用≈,跟老师一起书写"≈",约等号弯弯的像波浪一样。读作"约等于",它表示计算的结果是不精确的,是估算时用的一种符号。)
问:怎样计算29乘8约等于几?你是怎样想的?
因为29很接近30,所以把29看作30,30乘8等于240,所以29×8约等于240。(板书。)
类似这样,在实际生活中,有些问题不需要我们进行精确的计算,估算一下就可以了,这样做会给我们带来很多方便呢!(出示课题。)
回顾与反思
29张门票看成30张只需240元,所以带250元肯定够了。
2、想一想:如果92人参观,带700元买门票够吗?带800元够吗?
生尝试独立解答,师巡视辅导后全班交流。
92×8≈720(元)92元>90元,92×8>700(元)不够。
(90)
92×8≈800(元)92元<100元,92×8<800(元)够。
(100)
小结:解决问题时我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什么时候需要进行精确计算,什么时候需要估算;估算的过程中什么时候需要估大,什么时候需要估小,这些都要由题目中已知的数学信息和要解决的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来决定。
四、巩固练习
(一)题组。【指导学生合理选择解题方法去解决问题。】
1、(书第70页做一做)王伯伯家一共摘了180千克苹果。一个箱子最多能装32千克,6个箱子能装下这些苹果吗?
2、每包稻谷重58千克,8包大约重多少千克?
3、一辆小汽车每小时行驶的速度大约是72千米。按照这样的速度,行驶5个小时大约能行驶多少千米?(以选择题的形式呈现答案。)
A.72×5=360(千米)
B.72×5≈350(千米)
学生完成后集体讲评。
(二)竞赛。【对比估算与精确计算两种解题方法的意义与作用。】
把例7改为:三年级共有63人去参观,买门票500元钱够吗?
第一二大组学生用估算方法计算,第三四组用精确计算方法计算。对比计算的准确率与速度。这道题在估算时,往大估或往小估计算结果都有不确定的因素,反而比进行精确计算要慢。
小结:有些问题用估算不能迅速解决时,也需要进行精确计算或者在估算的基础上进一步调整。有关人民币的内容要估算时,通常会把数估大一些。
五、课后小结
本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小结:我们在进行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时,可以把多位数看作和它接近的整十数或整百数,再和一位数相乘,估算算式要用到约等号。
六、布置作业
练习十五第1—4题。
七、板书设计
用估算解决问题
阅读与理解29×8≈240(元)
分析与解答约等号
回顾与反思29×8<250(元)
答:带250元买门票够。
92×8≈720(元)92×8≈800(元)
(90)(100)
92×8>700 92×8<800
答:带700元买门票不够。答:带800元买门票够。
教学反思:
《标准(20xx年版)》中培养学生估算能力的目标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运算结果进行估计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数感",另一方面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估算"。结合具体的问题情境,让学生体会估算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并且通过选取不同的估算策略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从二年级上学期开始,教材开始安排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的内容,学生也初步接触估算的方法。但学生估算意识非常薄弱,估算技能比较欠缺。在平时的教学行为中,我们只是将估算停留在嘴上,当题目的要求中出现要求学生估算的时候我们才会去关注这个问题,否则教师和学生都很少关注。而在平时的教学中,估算的用处是很广的,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怎样能够让学生对估算敏感起来?学生的估算意识如何培养?本课在突破用估算解决问题教学难点方面做了一些尝试,取得了一些效果。
一、创设生活情境,突破估算教学的难点
从计算方法的角度来看,学生长于精确计算,估算意识淡薄,对估算的作用与价值,没有真实的体验与感受,在认识和行为上都感到"不习惯",常常为估算而估算。因此,我联系生活实际,创设乘车人数、购买参观航天航空展览门票等问题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经历估算,不仅让学生初步了解掌握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更重要的是鼓励学生解释估算的思路,感受乘法估算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感悟精算与估算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体验估算的价值。真正突破了估算教学难点,即由单纯的技巧性训练转变到估算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二、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让学生体会估算的作用和必要性
教材在编排估算时,创设了适当的问题情境,目的是让学生体会估算的作用和必要性,但教师在教学时还是要巧用教材,精心设计教学内容。教学例7时,如果直接出示例题的问题,很多学生都直接进行精确计算,然后老师再教学估算的格式和方法,这样孩子对估算的作用感受不大。本课现在改为先解决"买门票一共要付多少钱?"的问题,自然转换问题为"带250元买门票够吗?",学生会对两个问题加以对比分析,体会到在实际生活中,有些问题不需要我们进行精确的计算,估算一下就可以了,从而体会估算方法的作用和应用背景。
三、精心设计练习情境,优化估算方法和解题策略
在解决问题的具体情境中,我们要根据不同的问题和数据的特点灵活选取估算的策略和方法,让学生体会估算的意义和作用。同时还要让学生初步体会有些问题用估算不能解决时,也需要进行精确计算或者在估算的基础上进一步调整。
例如例7中出现的问题都能利用估算方法去解决问题,可以让学生体会不同的估算策略和方法。在练习环节,老师设计了题组练习,让学生辨析什么时候需要进行精确计算,什么时候需要估算;估算的过程中什么时候需要估大,什么时候需要估小,指导学生合理选择解题方法去解决问题。竞赛题:把例7改为:二年级共有63人参观,买门票500元钱够吗?让学生体验到这道题在估算时,往大估或往小估计算结果都有不确定的因素,反而比进行精确计算要慢。从而发现有些问题用估算不能迅速解决时,也需要进行精确计算或者在估算的基础上进一步调整。有关人民币的内容要估算时,通常会把数估大一些。
四、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前,我到包含丰富资源的"荔湾教育"资源平台上查找与本课相关内容的课件、练习资料,认真学习后,结合自己的教学设计,对平台上的课件进行重新设计,在"备课"中编辑课件内容。下阶段将继续学习平台的使用功能,力求突破技术难关。例如:在资源平台里编辑课件时,如何直接输入"×"、"≈"等的数学符号?如何让"备课"里编辑好的课件,到"授课"时不会出现文字、图案偏离位置的现象。
估算的应用很广泛,在加、减、乘法计算中的检查得数要用到估算,在除法计算中的试商要用到估算,放学路上要用的时间也要用到估算,购物时用到估算的更多。估算是精确计算的基础,估算也是精确计算的补充。估算教学只有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才能激发学生学估算的欲望,才能使学生主动地获得估算的方法和策略。这就需要我们努力去挖掘教材中隐含的估算题材,为学生积极搭建估算的平台,不失时机地让学生进行估算,自觉形成估算的一种习惯,有力的促进估算意识和估算能力的培养。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5
一、创设情境,复习旧知
师:欢迎听课老师来我们班指导,他们是来看一看我们三2班的同学们是怎样学习数学 的,首先一看我们同学的坐姿,小手放平,身体直直的,非常端正。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相关知识,相信大家都会做了对吗?有些老师不相信哦,那我们就证明给他们看。
PPT出示题目:
①口算
5×7=6×4=9×3=
20×4=300×3=30×8=
1×3+2=2×4+1=1×2+5=5+5+5+5=
②用竖式计算。13×3=21×4=
独立完成。两个同学板演,怎么算的?
师:同学们果然都会做了,说明同学们上节课非常认真。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笔算乘法。
师板书:笔算乘法
二、新课教学:
1、引入新课。
元旦快到了,王老师准备给她们班同学买一些连环画作为礼物。请大家仔细观察图片,你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师: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能不能列式?
师板书:18×3
2.探究“18×3”的笔算方法。
(1)估算
师:你能猜猜18×3大约是多少?你是怎么估算的?
(2)尝试计算18×3
师:真厉害,18×3的积到底是多少呢?聪明的你能算出来吗?请大家在草稿本看做做 生探索,师巡视。
师:同桌交流一下,你是怎么计算的?
师巡视,请几个学生板演。
学生讲解计算思路,全班交流。
让学生充分解说自己的计算思路。教师适时纠正或者学生之间纠正。
(3)规范格式,归纳方法。
师:能给大家说说你的计算过程吗?
生1:我是这样想的,3乘8等于24,写4向十位进2。1乘3表示3个十,3个十加上进上来的2个十,得5个十,所以十位写5。
师:进上来的2,为了怕忘记或记错,我们可以把它记在竖式横线上十位的下面。老师一边说,一边让小老师用红色粉笔把进位的2写上。
师问:谁跟他想的一样,也来给大家讲一讲?
再请一名学生讲一讲。学生说计算方法,师课件演示18×3的计算过程。
教师小结,把竖式的计算过程再重复一遍,使学生明白笔算乘法进位的过程。
师:聪明的同学们计算出来了王老师要买54本连环画,王老师心里真开心,所以又想请同学们做一做这几题......
同学们能总结一下:什么时候要进位,怎么知道要进几呢?
乘的顺序:先从个位乘起,哪一位上的积满几十,就要向前一位进几。
读一读 记在数学书后面。
三、巩固练习
同学们想一想,我们这节课和上节课学习的内容有什么不同?
出示(小猫
四、现在学们表现得真不错。所以王老师想带大家看一看连环画是怎么的,不过要经过大家的努力才能看到,我们来看看,1.判断谁对谁错,你能订正吗?
2.同学通过了第一关,真厉害,3.老师是请大家做坐车去呢。看谁能上车?
我们坐上车,出发,经过楼房,你能算出来吗
第三关同学们也闯过,真是厉害,我们还有最后一关就成功了,我们来看一看,(2)小结:刚才我们做的`几个题和上节课的笔算乘法有什么不同?
生:进位。
师完善课题:笔算乘法(进位)
师:想一想,做笔算进位乘法时,应注意什么?
生:不要忘记进位。
教师小结:
师:说得真好。如果一个数位上的积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一;满二十呢?满三十呢?也就是说,哪一位上的积满几时就要向前一位进几。刚才我们计算的时候是从哪位开始乘的呢?哪一位上的积满几时就要向前一位进几以及从个位乘起。
师:成功闯过了第一关,我们来看第二关。
3、师:播放课件(考考你们的眼力)3 1 2 2 1 4
× 1 9 ×3 4 × 3 42 7 8 8 4 6
()()()
师:通过刚才的练习,你想提醒大家什么?
预设:(1)分清楚进位与不进位。
师:什么时候进位?什么时候不进位?(满十就要进位,不满十就不进位)
(2)弄明白进几?
师:怎么知道该进几呢?(积满几时,就要向前一位进几。)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提高计算的准确性。
4、解决问题。
师:同学们,现在让我们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吧。
你们愿意试试吗?
课件出示练习题
生独立完成,指名回答
设计意图:把所学的知识灵活运用到生活中,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五、课堂小结
师:你们真了不起,顺利闯关了。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板书: 笔算乘法(进位)
王老师买了3套连环画,每套18本,一共买了多少本?
18×3=54(本)
学生的板演
教学反思:
教学中,教师是否注意为学生创设自己独立思考及小组合作学习的机会与时间?你是否注意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使每个学生都获得成功的体验?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6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在初步理解一些物体的几分之一的基础上认识几分之几。
2、发展动手操作、与人合作交流以及表达能力。
3、体会分数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积极参与具体的数学活动,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1、情景导入:小朋友,动物王国有许多小动物,看,来了4只小猴子,他们蹦蹦跳跳,玩的可开心了。正当他们玩得满头大汗的时候,妈妈给他们送来了一些水果。猜一猜,猴妈妈可能为他们带来什么水果?(出示课件)
2复习讨论:猴妈妈肯定会把这些桃子怎么分?为什么?每只小猴分得这盘桃的几分之几呢?
3、课件演示:刚才我们通过复习,知道猴妈妈把一盘桃平均分给4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这盘桃的四分之一。
二、学习新知:
1、教学例题。
(1)提出问题。
谈话:同学们,猴妈妈看见小朋友们表现这么精彩,非常高兴,他很想考考大家,敢不敢接受挑战?听,,猴妈妈又提出了新的问题。(并伴随课件:我想把这盘桃平均分给4只小猴,那3只小猴共分得这盘桃的几分之几?)
(2)自主探究,小组交流。
谈话:请同学们仔细想一想,有困难的可借助手中的圆片代替桃子摆一摆,分一分,3只猴共分得这盘桃的几分之几?
(3)大组交流。
问:谁来说一说,3只小猴共分得这盘桃的几分之几?
(4)课件演示分得四分之三的过程。
2、教学想一想。
(1)出示情境图:
谈话:看见猴儿们和小朋友们相处得这么火热,兔儿们也蹦蹦跳跳地赶来了,兔妈妈说:小朋友们,听说你们个个非常聪明,我也想考考大家,你们愿不愿意接受我的挑战。
课件出示:把10个萝卜平均分给5只小兔,3只兔共分得这些萝卜的几分之几?
(2)请同桌互相讨论一下,如还有困难,还可借助圆片摆一摆、分一分。
(3)学生交流汇报。
两种意见:一种是分得这些萝卜的五分之三,另一种是分得这些萝卜的十分之六。
(4)课件演示分的过程。
3小结:把一些物体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一份就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一,其中的几份就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几。(板书课题:几分之几)
三、组织练习
1、做想想做做1。
(1)让学生仔细观察,思考把几个看成一份,在图上分一分。
(2)填写分数,并指名说出结果。
2、做想想做做2。
(1)引导学生看清每幅图平均分成几份,涂色部分占这样的几份。
(2)各自填写分数。
3、做想想做做3。
学生独立涂色,然后与同桌交流。
4、做想想做做4
(1)同桌互相摆一摆。
(2)交流:你是怎样摆的?
(3)你还能拿出这堆小棒的几分之几?
四、全课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7
一、教材分析
有余数的除法是在学生已经理解了除法的意义和表内除法的基础上,通过单元主题图创设情境逐步引入有余数的除法问题,使学生通过具体问题体会余数的意义,并明确余数小于除数的道理。
二、教学目标
根据数学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方面确定了这节课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通过创设情境和动手操作活动,让学生感知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能够正确口算和笔算有余数的除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从中体会到探究的乐趣。
三、重点与难点
根据三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特点,我制定的:重点:能正确地将表内除法列成竖式来计算。
难点:理解除法竖式中每一步计算所表示的意思,并明确余数小于除数的道理。
四、教法与学法
根据《数学课程标准》所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创新”的精神并结合本节课的重难点,我确定的教法与学法:
教法:情境教学法,启发教学法。
学法:学生通过观察交流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
五、教学过程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以“学生为本”,设计了这四大板块的教学。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二)引导探究,感悟新知。
(三)巩固练习,强化新知。
(四)归纳总结,拓展延伸。
下面,我先说第一个环节: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教育家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上课伊始,我引入“快乐数学园”情景图,“同学们,小动物们在布置房间呢,这是它们挂的气球。仔细看看,有什么发现?(按黄、红、绿排列)。你们能很快说出第18个是什么颜色的吗?(绿色)。(出示编号检验猜测结果。)”
“挑选你们喜欢的编号让老师猜猜看。想知道老师为什么能猜得又快又准吗?学了今天的知识,你们也能行。”
(二)引导探究,感悟新知。
在这个环节,首先出示场景,“我们周末要开场联欢会,用鲜花装扮是不是更漂亮呢?”(出示场景图)
这一环节复习表内除法的知识,让学生对竖式有初步认识,为下一步更好地学习有余数的除法打下基础。
感知余数的产生
“同学们,23盆花都摆上,每组5盆的时候,最多可以摆几组?还多几盆?(学生还剩3盆)
让学生在练习本上列式。同学们做得很好,大家列的算式不一样,大家互相交流的时候是不是不太方便呢?我们都写成一种形式,即23÷5=4(组)3(盆)
(板书:23÷5=4(组)3(盆))
剩下的3盆我们怎么称呼它呢?我们大家一起给它取个名字吧?我们叫它余数。我们在商的后面点上6个小圆点,然后写上余数。我们把这样的除法,叫做有余数的`除法。
竖式怎样列呢?引导学生列式,并分析每个数字的含义(商4表示可以摆4组,余数3表示剩下3盆),23除以5等于4组余3盆。
当我们平均分物体的时候,并不是每次都能正好分完,有时会有多余的数产生,这个数被称为余数。
如果有16盆花可以摆几组?如果是17盆,18盆,24盆,25盆呢?,现在用你手中的学具摆一摆,并列出相应的算式。
教师展示学生列式。
接着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余数和除数,“同学们,你发现了什么?”根据学生回答,完成板书:余数
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等活动,鼓励学生积极进行反思性活动让学生自己探索出余数与除数的大小关系:即余数必须小于除数。
(三)巩固练习,强化新知。
俗话说得好,“熟能生巧”,要掌握知识,形成技能技巧,一定要通过练习。因此我针对本节课的重点精心设计了这样三道题,首先让学生判断有余数的除法算式计算是否正确,及时巩固“余数比除数小”,接下来通过“动手练一练”熟悉“除法竖式”的基本结构,最后结合生活场景引导学生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这样的练习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让学生从不同角度体会有余数的除法。
我再次出示“数学游乐园”情景,“同学们,现在你们知道老师快速猜出气球颜色的奥妙了吗!”,你们也来试试吧!
(四)归纳总结,拓展延伸。
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你对除法有了哪些新的认识?有什么收获?(让学生说一说,相互交流自己的心得体会。)请同学们从以下提供的练习和活动中,挑选喜欢的一项或两项在课外完成。这样为学生提供了一些学习和生活的素材,让学生自主选择量力而行,以便于因材施教。
六、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简洁明了既显示了本节课的重难点,又用彩色粉笔标记重点,使学生一目了然。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8
一、教学内容
这一单元,实验教材安排在二年级下册,因“有余数的除法”前移,此单元后移至本册。
1、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和在100以内)
2、笔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
3、用估算解决问题。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正确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和在100以内),会正确计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
2、使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能应用合适的方法进行加、减法估算,培养估算意识和能力。
3、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三、编排特点
1、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为新知识的学习提供丰富的现实背景
数学课程内容的呈现贴近学生生活是教材编写的基本原则。本单元遵循这一原则,为计算教学设计了参观“世博会”的情境,提出买车票的张数、比较各种车票的价格、“海宝”的销售量等实际问题;为估算教学设计了“看巨幕电影能不能坐下”等实际问题。使学生感受到计算与生活的联系,同时增强了时代感。
2、重视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注意体现算法多样化
提倡算法多样化的目的是提倡学生个性化的学习,独立思考,变“学方法”为主动地构建方法。本单元仍然注意体现这一理念,如教学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时,呈现两位学生不同的口算方法,还通过小精灵的提问“还可以怎样算”,提示可能还有其他算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在教学笔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时,也出现口算的方法。其目的是鼓励学生开阔思路,在交流、比较的基础上不断地完善自己的想法,学习计算方法,体会算法的多样性。
3、重视估算能力的培养,突出估算的策略
估算是近似地猜测事物数量的行为,估算能力是指个体懂得在什么情况下无法或不必做出精确的数字处理或数字运算,而应用相关数学知识和策略给出近似答案的能力。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不仅要让学生体会估算的意义,还要让学生掌握估算的策略和方法。
本单元教材,在注意结合解决具体问题让学生体会估算的必要性的基础上,重点突出估算的策略和方法。一是教学用不等式的性质进行估算的策略。通过例4及下面的问题,给出了两种估计的策略:往大估或往小估,通过得出的中间数与准确数和座位数之间的关系,利用不等式的性质解决问题。例如,例4通过往小估,得出中间数,用中间数与座位数比较,得出中间数大于座位数,利用不等式的性质推出总人数大于座位数,坐不下,解决了问题。二是教学选择合适的单位进行估算。例4,通过先选择的估算单位(接近的整百数)不合适,不能判断;再进行调整,选择了合适的单位(接近的几百几十数)后,通过中间数,利用不等式的性质进行判断解决了问题的编排,让学生经历选择单位的过程,体会要根据数据的情况,不断调整估算方法,选择适当的单位才能解决问题。
四、具体编排
(一)口算
1、主题图
(1)主题图呈现了六个年级同学准备乘车去参观“世博会”的情境。图中给出了每个年级两个班的人数,为引出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口算提供现实背景。
(2)主题图中蕴含着大量数据,不仅为学生学习新课内容提供了自主学习的空间,还为巩固练习已学的口算提供了条件。
2、例1(两位数加两位数)
(1)例1(1),教学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口算。通过小精灵的问话,明确要求用口算计算,并提示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呈现学生的两种不同的口算思路,并增加了表示计算过程的思路图。转化成已学过的口算:把一道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转化成若干道连续的、已经掌握的、比较容易的口算,渗透转化思想。鼓励学生交流不同的口算方法,体会算法的多样性,反思自己的算法。
(2)例1(2),教学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口算。只呈现了一种口算思路,再由小精灵的问题提示学生中可能有不同的口算方法,体现算法的多样化。
3、例2(两位数减两位数)
(1)例2(1)教学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口算,突出了一种口算思路:把减数看作是整十数和一位数的组合,先减去整十数、再减去一位数。
(2)例2(2)教学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口算,没有给出具体方法,让学生自主探索。通过小精灵的话提示,教学时要让学生交流不同的口算思路,体现算法多样化,反思自己的算法。“你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吗?”,一方面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对所提出问题的解答可及时巩固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
(二)笔算
1、例3(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
(1)例3,教学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笔算,包括进位和退位的情况。
(2)两个小题,都呈现口算和笔算两种方法,体现算法多样化。两个小题给出的口算方法,都提示学生可以将几百几十看作几十几个十,转化为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来进行口算。两个小题都通过小精灵启发性的问题,提醒学生笔算进位加法、退位减法时应注意的.问题。
(3)“做一做”,巩固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计算方法,安排了不进位和不退位的情况,让学生自主解决。
(三)解决问题
2、例4(用估算解决问题)
(1)未学习过“221+239”的精确计算,可适当避免先精确计算,再为估算而估算的现象,更好地体会什么情境下需要估算。
(2)在“分析与解答”环节,给出了应用往小估的策略得出中间数,并不断调整估算方法,最后根据不等式的性质解决问题的过程。教材安排先将两个数据看作与它们接近的整百数,相加的结果即是中间数。用中间数与座位数比较,不能判断总人数与座位数的关系。再进一步将两个数据看作与它们接近的整十数,相加得出中间数。用中间数与座位数比较,得出中间数大于座位数,那么总人数也一定大于座位数,坐不下。通过这样的安排,让学生体会需要根据数据的情况选择适当的单位,才能解决问题。
(3)“回顾与反思”让学生反思自己的估算方法,理解用估算解决实际的问题时,有时需要对估算方法进行调整。
(4)在解决问题时,由于数据的原因学生可能用口算求出精确的结果,教师也应给予肯定。在交流中,让学生体会估算的优势。
(6)在例题的情境下,进一步提出“如果两个旅行团分别有196名和226名团员,这两个旅行团同时看巨幕电影坐得下吗?”让学生应用往大估的策略找到中间数,再根据不等式的性质解决问题。
五、教学建议
1、通过迁移类推学习新知识
本单元的内容多是在前面学习的计算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35+34=35+30+4 65—54=65—50—4本质上是整十数加减一位数、整十数和两位数加减一位数、整十数等情况的组合。笔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380+550想38+55个十)是笔算两位数加减法的拓展,它们的算理完全相同。可以通过迁移类推来学习。教学中应注意复习整十数加、减一位数、整十数以及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等知识,让学生在已有知识基础上通过迁移类推学习新知识。
2、注意把握好计算教学的要求
本单元计算内容的教学呈现算法多样化的特点,在教学时,既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允许他们采用不同的算法进行计算,但也要适时适度地给予帮助。同时,还应注意把握好教学要求,如教学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时,主要以教学笔算为主,口算是作为另一种算法出现,因此对于这类计算,只要求学生掌握笔算,对于口算不作共同要求。
另外,“百以内加减法口算”不仅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对后续计算学习也有重要的作用,因此需要必要的训练。《标准(20xx)》对“百以内加减法口算”的速度要求是“3-4题/分”。但需要注意的是,这是第一学段结束时学生应达到的要求,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单元结束时的具体要求,注意把握尺度,不要作过高要求。
3、加强方法指导,培养估算能力
估算是一种开放型的创造性活动,估算的方法灵活多样,因内容而定,因实际情况而变化,往往带有很多不确定因素。而且第一学段的学生估算意识和估算的方法都在形成过程中,这就要求加强估算方法的指导,使学生有章可循,进行合理的估算。一方面,要创设更多的机会接触现实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使学生意识到在他们周围的某些事物中存在着数学问题,体会到估算的必要性和有效性,培养估算的意识。另一方面,要让学生多练习,逐步积累估算的经验,总结规律,掌握估算方法,提高估算能力。在教学中,要使学生认识到在面对一个现实的问题情境时,要合理选择估算策略,感受到估算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估算往往要涉及在哪个数位上进行计算的问题,如果选择的单位不合适,即使估算的策略选择正确了,也不能解决问题。因此,在教学中应让学生认识到需要在计算之前针对实际背景选择适当的单位。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9
教学要求:
通过活动使学生进一步获得对长度单位的感性认识,掌握对长度估计的方法,培养学生估计的.意识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能较准确地估计出物品的长度。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有哪些?
2、用手比划一下1米、1分米、1厘米和1毫米分别有多长。
3、不用尺子,在本子上是着画出一条长8厘米的线段,再和同桌比一比看谁画得最准确。
4、说说自己估计得怎么样,有什么感想?
5、今天我们就来估计一样物体的长度,看看谁估计得最准确。
二、新授
1、教学例5
(1)摸一摸数学书的面,是什么形状的?
(2)你有办法知道它的长和宽吗?你能计算出它的周长吗?学生独立完成。
(3)全班汇报:你是怎么知道它的周长是多少厘米的。
(4)学生在四人小组里活动:拿出彩带估计一下,用彩带数学书围一圈至少要多长?剪一段试一试。并讨论:怎样才能估计得更准确?
(5)全班汇报:你估计得怎样?有什么感受?有什么办法能估计得更准确吗?
2、巩固练习。
(1)下面哪个图形的周长最长?先估计,再量一量,算一算。
(2)46页做一做第二题
从小红家到学校有下面几条路可以走(如图)。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0
【教学目标】
1.能测量并计算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等图形的周长。
2.结合具体情境,感知周长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活动一:游园
(1)出示挂图,创设情境:笑笑想参观这座小公园,有一条小路环绕着它,你们能算出这座小公园的周长吗?
(2)学生独立思考,并解答。
(3)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并说说是怎样想的。
(4)全班交流,鼓励学生充分说出自己不同的解法,对于学生的简便方法进行计算给予充分的肯定。
(5)总结计算多边形周长的方法。
二、算一算
计算下面图形的周长:
(2)学生组内交流算法
(3)全班交流
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解决,特别是长方形、正方形的计算方法。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1
教学内容:课本第37页
教学目标:
进一步理解和巩固除法竖式的计算方法和书写规则。
理解被除数的个位上不够商1的时候要用0占位。
教学重难点:商不够商1时用0占位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师:昨天我们学的.很好,今天小兔带来了一些习题来考一下同学。
出示:小明家养了4只兔子,这天她买了86克红萝卜,请问平均每只小兔可以吃到多少克红萝卜?还剩多少克?
问:要解答这道题应该怎样想?算式怎样列?
得到: 一共的千克数÷兔子的只数=平均每只兔子可吃到红萝卜的千克数
86 ÷ 4
师:86÷4的商是多少呢?请你们自己在练习本上试着算一算。
学生尝试、交流汇报
86÷4=21(千克)……2(千克)
答:平均每只小兔可以吃到21克红萝卜,还剩2克。
问:你们是怎么算的呢?谁能来计算过程说一说。
改错
师:小亚也做了这道题,我们来看看她的做法。但她算了一半,做不下去了。你们能帮帮她吗?
出示:
二、探究新知
师:小胖今天带来一些数学本做奖励,经过昨天学习有小亚等3名同学获得了优秀,小胖带来了61本,请同学们帮忙分发一发,看看每个小朋友可以得到几本数学本?
61÷3 = ?
学生尝试用竖式计算
出示学生的几种情况:
个位上的0能不写吗?
为什么最后一步可以省略?
师:哪些竖式是正确的呢?请大家小组讨论一下。
小组讨论、交流汇报
得到:第1、第3个竖式是正确的。但第3个竖式的最后一步可以省略。
问:从这道题题中你知道了什么?
得到:个位上不够商1要商0来占位。
三、练一练(第37页)
拓展题
师:小胖对同学的答案很满意,为此他给小朋友发了奖学金
一等奖:小巧(95元)
二等奖:小丁丁(65元)
三等奖:小亚(45元)
这三个同学拿着奖学金去买文具用品
价目表:
铅笔盒 活动笔 橡皮 尺
9元 7元 4元 2元
若小巧全买铅笔盒,可以买几个,还剩几元?
若小亚全买橡皮,可以买几块,还剩几元?
若小丁丁全买活动笔,可以买几支,还剩几元?
(小组活动,自编习题,互相问答)
课堂检测练习:竖式计算
86÷9 67÷5 96÷3 46÷4
四、总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课后反思: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2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P104-105可能性
教学准备:
乒乓球、彩色笔、盒子、纸张、课件
教学目标与策略选择: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学生能初步体验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过程与方法】
1.初步能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语来描述生活中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结合具体情境,能对某些事件进行推理,概括其结果。能对一些简单事件的可能性进行描述,并和同伴交流想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思维的严谨性及口头表达能力。
2、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形成良好的合作学习的态度。
3 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体验学习的数学解决问题的快乐。 教学重点:
初步体验有些事件发生的确定与不确定,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 教学难点:用“一定”、“可能”、“不可能”去正确判断事情发的的确定与不确定。 教学策略:
本节课的设计旨在让学生在充分体验的基础上感受生活中的可能性,并初步会用“一定”、“可能”、“不可能”说说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会判断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主要是采取了小组合作,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互评,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学习意识和良好的倾听习惯。 教学过程:
一、猜球游戏,激趣导入。
(下面我们一起来玩一个猜球游戏)
1、老师这里有三个盒子,分别是1号2号3号,里面装着不同颜色的乒乓球,我要请一位同学来从盒子里拿出一个球,老师背对着,猜出球的颜色。我们一起来看看游戏要求吧:(出示课件)
①、学生随意摸出球,举起给同学们看。
②、告诉老师你是几号盒子中取的球。
③、将球放回原来的盒中。
2、想不想知道老师怎么这么厉害啊,怎么解开这个秘密呢?请同学们说说。
把盒子里的球分别倒在三个盆子里,出来让同学们看一看。
3、你能行吗?
倒回盒子里,老师取球,学生猜球。 然后把球再分别倒在三个盆子里。
二、摸球感知,共同探究。
(下面我们再来仔细的探究一下这个猜球游戏的奥秘吧,让我们再来摸一摸)
1、摸球感知。
①、我从第一个盒子里摸出一个球是什么颜色?为什么?(出示课件)一定 ②、我从第二个盒子里摸出一个球是什么颜色?为什么?(出示课件)可能 ③、我从第三个盒子里摸出白色的球可能吗?为什么?(出示课件)不可能
一定、可能、不可能是描述事情发生的三种情况,也就是我们今天要一起学习的三年级上册数学104-105页的内容可能性。(板书课题:可能性)每位小朋友面前的桌子上都放了一张教材纸,这就是我们今天上课的内容。
2、放一放(小组放球)。
做完猜球游戏了,有的同学观察的非常仔细,也非常爱动脑筋,接下来我们每个小组来按要求放球比赛,看看那个小组合作最好,放的最快最符合要求。我在每个小组都放置了一袋乒乓球和一个透明的盒子,先不急着拿球,要先看清楚题目要求,再小组讨论,即在你小组的盒子里放那些颜色的球,才能符合老师摸球的要求。放球时不能抢球、扔球,老师说结束后不能再放。
(分别出示课件)
①、盒子里一定摸出白球。 ②、盒子里可能摸出白球。 ③、盒子里不可能摸出白球。
④、盒子里可能摸出红球,也可能摸出黄球。
3、涂一涂。
刚才每个小组表现的都非常好,接下我要考考我们每一位同学掌握的情况,我在每个同学的桌子上的学具袋里放了几张画有盒子的空白纸和彩色笔,现在拿出来,按老师要求,给盒子里的球涂上颜色。便于时间关系,你可以用三个斜线代表球的颜色。
(出示课件)
①、任意摸出一个球一定是红色球。
②、任意摸出一个球可能是红色球,也可能是蓝色球。 ③、任意摸出一个球不可能是蓝色球。
三、体验激趣,内化提高。
通过上面的练习,我们知道事情发生可能性的三种情况,其实在生活中,在我们的身边,有很多事也是可以用“一定”、“可能”、“不可能” 来判定的,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用手势表示给老师看。
(出示课件)
1、想一想。
花是香的(可能)
我出生到现在没吃过一点东西。(不可能) 三天后会下雨。(可能) 小狗比长颈鹿高。(不可能) 太阳从西边升起。(不可能) 丰城冬天会下雪。(可能)
2、填一填。
用“一定”、“可能”、“不可能”填空。
①我明天考数学( )得一百分。 ②9月10日( )是教师节。 ③我长大了( )比爸爸高。 ④大象( )会飞。 ⑤公鸡( )下蛋。
四、拓展延伸,总结全课。
1、这节课小朋友学到了什么?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事情发生有“一定”、“可能”、“不可能”三种可能性情况。并且学会了怎么用“一定”、“可能”、“不可能”去判定生活中的一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其实生活中还有很多的事情可以用“一定”、“可能”、“不可能”去判定,这是也是我给小朋友出的课后作业,下课后一起说说生活中还有那些事情可以用“一定”、“可能”、“不可能”去判定。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3
教材分析:
"分数的初步认识"属于数与代数领域。这一单元教材是在学生已掌握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从整数到分数是数的概念的一次扩展,又是学生认识数的概念的一次质的飞跃。无论在意义上,还是在读写方法上,分数和整数都有很大的差异。因此教材将分数的知识分段教学,先认识几分之一,再认识几分之几,然后进行简单的分数加减法运算和应用。
认识几分之一是认识几分之几的基础,是本单元教学内容的"核心",也是整个单元的起始课,对以后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为以后分数加减法和小数的学习打下初步的基础。
学情分析:
在此之前,学生已具有一定的整数知识,在生活中也遇到一些不能用整数来表示的量,如一半和一多半的概念,但只能模糊地来表示,没有更深入地想怎么用数字表示。初学分数,由于这一概念比较抽象,与整数有很大的差异,因此,学生会感到困难,本节课将从学生所熟悉并感兴趣的现实经验出发,通过动手操作,观察,帮助学生理解一些简单分数几分之一的具体含义。并通过展示、交流、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用数学语言完整的表达含义。
教学内容:新人教版教科书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90-91页例1、例2。
教学目标:
1、在实际情境中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初步认识分数,会读写几分之一,能运用简单的分数进行表达与交流。
2、通过简单几何图形的操作,能结合具体图形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
3、经历联系实际生活解决简单问题的过程,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积极、愉悦的数学情感,使之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分数,会读写几分之一,能运用简单的分数进行表达与交流。
教学难点:理解几分之一的具体含义。
教学准备:课件、圆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纸片、彩笔
教学过程:
环节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周末的时候,小明和小华出去玩,(课件出示)她们带了一些东西,怎么分才能让两个人都满意呢?四个苹果(生:每人两个);两瓶水(每人一瓶)。老师发现同学们特别公平,每个人都分得同样多,数学上把这种分法叫做--平均分。(板书:平均分)可是饼只有一张,还能平均分成两份吗?(能)师:怎样分?(生:从中间切成两半。课件演示)
师:把一张饼平均分成两份,每人分得多少呢?(一半)师:把一张饼平均分成两份,每一份都是这张饼的一半。
这一半能用我们以前学过的1、2、3、4来表示吗?(不能)那用什么样的数来表示呢?今天我们就来认识数学王国里的一个新朋友-----分数。(板书课题)
环节二:认识一张饼的
师:那到底应该用怎样的分数来表示呢?先仔细观察这一半。
师:把一张饼平均分成两份,一半是两份中的几份呀?(一份)
平均分(板演:分数线)两份中的一份,(完整的)这个数就是分数二分之一。读作:二分之一
师:会读了吗?(先齐读,再指名读)
师:这一份是整张饼的二分之一,那另一份呢?(也是二分之一)我们把一张饼平均分成两份,其中的每一份都是它的。(教师板书)这个它指的是谁呀?(这张饼)
师:现在你能说一说我们是怎样得到这张饼的的吗?(同桌互相说一说,指名说)
环节三:动手操作体验不同图形的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一张饼的二分之一,老师给同学们准备了一张长方形纸,它的二分之一该怎样表示呢?请看要求:用你手中的图形①折一折,把它的涂上颜色。(课件出示)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师:同学们,你们是怎么折的?谁想展示一下你的作品。(选择不同的作品进行展示)
课件出示小练习,加强对的认识,明确只有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才能是(课件练习"你来当当小裁判","考考你")
环节四:认识其他分数
师:如果把一块月饼平均分成4份,每份又是它的几分之一呢?我们一起来看看(课件展示)
师:把一块饼平均分成4份,每份就是它的,那如果我把它平均分成3份呢?每份又是它的几分之一呢?(小组讨论,汇报结果)
认识(课件展示)
师:看来完全难不倒咱们聪明的同学们,那么我这块长方形纸片平均分成5份,每份就是它的(五)分之一,那你能用彩笔在书上涂出它的吗?动手涂一涂(教师巡视指导)
师小结:像这样把物品平均分成几份,每份就是它的几分之一。现在大家都认识分数了吗?像这样的数,都是分数。(出示课件)
环节五:练习巩固认识几分之一
1.师:刚才我们认识了一个圆的,老师还给同学们准备了一张正方形纸,它的四分之一又怎么来表示呢?请同学们再来折一折(教师巡视指导)课件展示折法
2.课件练习说一说,下面哪个图里的涂色部分能用分数表示,请写出来,并说说理由(小组完成,指名说)
3.练一练,你能用分数表示下面每个图里的涂色部分吗?想一想可以填什么分数?(指名回答)
4.读一读,读出下列分数,请生读分数(出示课件)
5.写一写(出示课件)写出下列分数,请生上台写分数
6.看一看(出示课件)它们分别占了大正方形的几分之一?(指名回答)
7.(出示课件)比一比,小组讨论,得出结果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4
教学目标:
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0除以任何不为0的数结果都等于0。
2、经历探索商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并能正确计算。
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增强自主探索的.意识,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教学例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出示情境图,问:从图上知道了什么?平均每只兔能采到几个蘑菇,算式怎样列?
平均每只猴能摘到几个桃,可以怎样列式?
2、结合旧知,解决问题
三只小猴摘桃,可树上一个桃也没有,那你觉得每只小猴能摘到几个桃呢?
一个都摘不到那么03等于多少呢?
如果是4只小猴摘桃结果会怎样?5只呢?9只呢?算式怎么列?结果呢?
问:仔细观察这些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引导得出: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二、巩固练习
想想做做
学生独立完成后指名回答。
小结:0除以或乘以任何不是0的数结果都等于0。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5
单元教学目标:
1、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千克、吨,了解1克、1千克、1吨的实际质量,建立清晰的质量单位的概念。
2、掌握质量单位克、千克、吨之间的相互关系,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3、了解质量单位克、千克、吨的字母表示方法,了解用秤可以称物体的轻重。
4、能结合生活实际,在具体的情境中解决与克、千克、吨有关的简单问题,进一步感受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单元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千克、吨,了解1克、1千克、1吨的实际质量,建立清晰的质量单位的感念。
2、难点:吨的质量概念的建立。
课时安排:
5课时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生活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了解1千克和1克的实际质量,初步建立千克、克的质量观念。
2、掌握“1千克= 1000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3、体验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就在身边。
教学重点:
结合具体生活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了解1千克和1克的实际质量,初步建立千克、克的质量观念。
教学难点:
掌握“1千克= 1000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教学用具:各种秤、幻灯、小黑板、1千克的盐。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感知轻重:
1、游戏导入。请三位学生到台前做“背一背”的游戏(请一位同学背另外两位同学,被被的两位同学轻重对比明显)。背的同学把感受讲给同学们听,让学生感受到人是有轻重的。
2、实践体验。再请学生掂一掂桌上或带来的物体,感受物体的轻重并互相说一说。
二、实践体验,建立概念。
1、认识秤。
2、建立千克的质量观念。
⑴称一称。
⑵掂一掂。
⑶估一估。
⑷找一找。
⑸猜一猜。
⑹拎一拎。
⑺说一说。
⑻小结:生活中常用千克做单位表示物体有多重。
3、建立克的质量观念。
4、单位换算。
⑴让学生通过称一称、算一算等活动,理解1千克= 1000克。如可以通过称2袋500克的盐,也可以称5袋200克的米等活动。
⑵用“kg”表示“千克”,用“g”表示克,并让学生说说再哪儿看见过这种符号。
三、拓展应用一个鸡蛋重()一个西瓜重()
2、 2kg = ( )g 4000g = ( )kg 7kg = ( )g 8000g = ( )k
3、实践活动我的体重、同伴的体重、一土豆,我的书包我的估计称量结果
4、想一想:1千克的棉花和1千克的盐比较,哪个重些?
四、总结反思,拓展升华
1、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中有何收获?
2、布置课后实践活动任务:用秤在家分别称出1千克、2千克的物品并掂一掂。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相关文章:
数学上册教案02-07
数学三年级上册《游园》教案09-28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02-24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优秀12-09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06-10
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认识分数10-08
关于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的教案10-08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03-26
三年级数学苏教版上册教案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