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初中美术教案

时间:2024-09-16 14:31:35 教案 我要投稿

初中美术教案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初中美术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初中美术教案

  初中美术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和理解装饰画的装饰表现形式和独特的材料特点带来的装饰美感。

  2、运用自己能收集到的废旧材料,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教会学生利用生活中常见的东西来创造美,以拼贴的形式进行装饰画创作,学习拼贴装饰画的基本技法。

  3、结合装饰画的特点分析其对居室装饰的影响。

  教学重点:

  以拼贴的形式进行装饰画创作,学习拼贴装饰画的基本技法。

  教学难点:

  结合装饰画的特点分析其对居室装饰的影响。

  教学方法:

  讲授、讨论合作、个别辅导

  教具准备:

  范作、布角料、剪刀、胶水。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欣赏一些优秀装饰画作品,师生共议:用具有装饰风格绘画来装点居室,以各种特殊材料制成的画或壁饰来装点居室,不仅会使你的家别具一格,独创新意,而且在装饰过程中,将真正体会到发现和创造的愉快。今天我们利用不同质地、不同色泽、不同花纹的布角料,运用不同的剪裁法,变废为宝,创造生活中的美。

  二、新课讲授:

  1、布料与纸相比,有什么不同?(老师提问,归纳)

  质地不同,纹理不同,厚薄不同,花纹不同。(学生活动)

  2、布贴画图稿的选色设计,根据现有布料的不同色样和纹理,设计出与之相附的底稿。

  3、欣赏范作,讲解布贴画的制作方法:

  打底稿。将自己设计的.画面构思用铅笔画在白纸上。

  布料剪裁。按照画面不同的部位采用不同的颜色进行裁剪,裁剪时把所画的底稿放在布料上操作,以确保造型的准确;同时在裁剪时要注意到布料的纹理朝向。

  拼贴画面。将裁剪好的布料按照刚开始的设计进行拼贴。

  4、局部示范制作,让学生注意其中的操作过程,尤其是在剪裁时造型的把握。另外,在拼贴画面时,要注意到布料的色彩差异,在个别地方可留出适当的空隙,使画面看上去疏密得当,更富生机。

  在拼贴时注意要到纹理的走向,让学生明白不同的纹理朝向会导致不同的作业效果,使得布料的纹理更好地为整个贴画作品服务,增强视觉效果。

  5、启发学生进行画面构图设计,可相互讨论一下,确定自己制作的内容和布局安排。

  三、布置作业:

  用布料创作一幅有新意的装饰画

  四、作业讲评:

  观摩优秀作品,对学生作品给予充分肯定,委婉地提出存在的问题,增加学生的自信心。

  初中美术教案 篇2

  一、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印象派产生的时期、画派的主要画家及作品的特点。

  2.通过作品欣赏、知识讲解、笔法体验等一系列活动,感悟印象派作品光与色的关系,尝试运用丰富的笔触表现景物的色彩变化。

  3.激发对自然、对生活的热情与理想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编写思路。

  本课是“欣赏·评述"课,教学内容安排一课时来完成。教科书通过对印象派画家及作品的介绍、分析,了解印象派的产生时间、背景,画派的主要画家及作品的特点。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四个层面:(1)印象派的概念;(2)印象派的主要画家;(3)印象派对自然光与色的感受;(4)印象派对自然光与色的表现技法。教学中,让学生领略到印象派探索的原则和表现形式,分析光与色千变万化的依据,以及各个艺术家的作品风格特色。

  2.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印象派的绘画风格,体会印象派作品对光与色的感受。

  难点:掌握印象派的表现技法。

  三、教学课时

  1课时

  四、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

  (学生)收集相关作品,准备好画油画的材料。

  (教师)多媒体课件、印象派画家的相关画册。

  教学过程

  1.尝试表现,新课导入。

  (1)今天天气如何?(阴天,下雨?···)有没有关注上学途中的景色?(太阳很好,朝霞很漂亮;阴天,暗沉沉.的;有雾,景色看不清??)能不能用一分钟时间把印象最深刻的一处景色用色彩表现来?展示学生的画作,让学生讲讲他看到的景色以及对色彩的感受

  (2)l9世纪下半叶在法国有一批画家,他们的绘画也注重对景物光和色的视觉感受,你们知道这个画派吗?引出课题:《印象派的画家们》。

  2.引导欣赏,分析深人。

  (1)出示莫奈《卢昂大教堂》系列作品,这几幅画在色调上有什么变化?画家画的是同一座教堂吗?那为什么色彩上会有这么大的变化呢?

  学生讨论。

  (2)出示三棱镜的展示图,师生分析,光通过三棱镜后,由白光分解成彩色光谱。

  (3)教师总结:

  莫奈根据这一原理,研究出光线与色彩的关系。画家为了更真实地表现自然界中光与色的变化,探索了同一对象在不同时间、不同光线下所呈现的光色变化。

  (4)出示作品《日出·印象》:你觉得这幅画画得好吗?如果你是评论家,请你评一评这幅画。教师从表现方法上进一步引导(这幅作品描绘的是什么时间?天气如何?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引导学生从作品的光与色的关系人手,了解作品对光与色的.客观表现。

  (5)教师总结:《日出。印象》描绘的是法国北部勒阿佛尔港口一个多雾的早晨的印象,它采用速写的方法,与传统风景画细腻的画法显然不同。当它公开展出时,当时的艺术批评家勒鲁瓦发表文章,以这幅画的名称来讽刺与莫奈作品相同风格的绘画为“印象派"这一本意为嘲讽的名称,恰好符合立志革新的莫奈等画家强调真实地表现客观对象瞬间印象的艺术主张。

  3.欣赏作品,加深体会。

  (1)出示西斯莱的作品《马利港的洪水》。作品描绘了什么景色?给你什么感受?画家是如何表现的?

  (2)出示德加的作品《舞台上的舞女》。作品的光源来自哪里?给画面带来了怎样的色彩感受?

  (3)出示雷诺阿的作品《拿喷壶的女孩》。画面中哪个地方最吸引你?画家是怎样表现的?

  (4)雪给你什么感受?描述一下下雪时的情景。雪给印象派的画家毕沙罗什么感受呢?展示毕沙罗的作晶《歌剧院大街:清晨雪景》。请学生说说画家是用了什么色调来表现清晨雪景的,飘飘扬扬的雪又是如何表现的?(5)将几幅作品的局部放大,让学生找找作品中用笔、用色的共同点,并进行总结。教师总结:印象派在色彩运用上采用了色彩并列的画法,画面中出现了明照的笔触,欣赏印象派绘画时需要在一定距离J't、去观看,这样才能将并列的色彩通过观者的视觉融合,使色彩,短得和特丽明亮,-

  4.尝试表现,技法体验。

  (1)展示莫奈的《睡莲》,让学生分析画中不同的笔触,并说说这些笔触用在了画面的什么地方?

  学生讨论。

  师生总结:点的笔触一一睡莲;竖的笔触——水面;横。的笔触——远处莲叶;醢线的笔触——近处莲叶。笔触变化丰富,因表现对象的不同而变化

  (2)将课前对早晨印象习作进行再创作,尝试运用不同的笔触,表现出不同物体在光照下的色彩变化。

  5.知识拓展

  印象派作品欣赏。

  初中美术教案 篇3

  一、教学设计思路

  本课属于设计·应用领域的课。教材以认识生活中的标志,学习标志的设计方法与应用来组织教学内容,分2个课时进行教学。着眼点是提高学生的创意思维,以及应用标志知识的能力。

  从地位作用看:

  本课是对过去的美术知识与生活经验综合运用,从标志设计创意和应用中,开发创意的能力,对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具有重要的作用。

  从教学内容看:

  本课教材可分两个部分:标志单体设计和综合应用。知识点有标志的分类、表现形式、设计的原则、方法和应用;实例主要有奥运会标志设计理念、设计工作室标志设计元素分析和中学运动会的系列化视觉设计等;学生活动一是设计学校公共标志,活动二是小组合作设计班级参加学校运动会的系列化的视觉设计。教材还有相关链接的拓展内容,以及评价要点。理论虽丰富,但实践性强;概念虽很多、但系统性明确。

  从学情分析看:

  标志是学生生活中常见的视觉艺术之一,这一特点决定了学生在生活经验有一定的日常积累,所以,适合以师生交流互动的`形式开展课程活动。并且,设计艺术所特有的开放性和包容性,让学生有更大的学习自由度和参与度。本教材也在这一点上做了充分的资源准备,各类实例贴近生活实际,符合学生的审美情趣。

  本课为第一课时,学习标志的单体设计,分信息收集(加法)、信息处理(减法)和信息传达(等于)三个环节展开,为第二课标志设计综合应用作铺垫。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认识生活中的标志,学习标志设计的几种常用手法。

  过程目标:在大胆表现、自我创意中,打开发散性的设计思维。

  情感目标:认识标志设计之美,体验标志创意之美,增加对设计的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认识标志的分类和几种标志设计的手法进行创意设计。

  难点:如何使想法转化为独特和优美的标志图形。

  四、教学方法

  1、概念通俗化:

  本课概念丰富,学生难理解,不容易记忆,教师将标志设计的手法归纳为“加法”、“减法”和“等号”,把教材的知识点渗透其中,通俗易懂,便于更好理解教材内容。“加法”即标志元素收集,各类图形符号的组合表现丰富的内涵;“减法”即标志图形的处理,对素材进行艺术的概括与提炼;等号”即标志图形的传达,内容的定位。

  2.图形引导法:

  教学中把枯燥的理论转化成图形,用图形对话的方式,突出美术课的视觉性,在图形体验中理解标志设计的意义,突出教学重点。

  3.实战教学法:

  教学过程不重套路,在大致的思路下重实战,即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境,引发课堂大胆思维的氛围,在师生思维碰撞中产生标志设计创意的火花,解决难点。

  教具准备:

  教师:多媒体教学设备、课件等。

  学生:作业纸、笔等绘画。

  五、教学过程

  (一)圆形相加游戏导入,理解标志的元素。

  1、圆形相加游戏

  一个圆形?

  两个圆形?

  (答案千千万)

  三个圆形?红绿灯

  四个圆形?奥迪

  五个圆形?国际奥委会

  2、引导学生发现

  打开教材,用加法的概念欣赏和理解教材中历届奥运会的标志构成元素和深刻内涵。

  3、概括要点,揭示课题

  在师生图形对话中,板书:标志设计

  图案(形、色)传达信息

  (内容)(方法)(主题)

  用特定的图案来传达特定的信息就是标志

  (二)从标志的分类中展开

  红绿灯奥迪五环正好是标志的三个不同门类:

  即公共标志企业标志机构标志??

  教材中还例举了其他门类的标志??认识标志的分类

  (三)从标志设计的方法中深入

  不同门类的标志各式各样,设计方法却有相同的规律可循。

  1、方法一:加法,举例引导

  将象征的图案通过“加法”结合,是标志设计的重要手法。

  奥迪:四个图形象征四大分部,组合叠加象征企业合并。

  奥运五环:五圆形象征五大洲,组合叠加象征团结友爱。

  结论:运用抽象图案的象征,通过“加法”,丰富的设计内涵,形成了标志。

  加法延伸:我们也可以运用形象图案的象征,通过“加法”,传递信息,形成标志。

  教材实例:中国青年志愿者标志

  我们也可以运用形象图案与文字的象征,通过“加法”,传递信息,形成标志。

  教材实例:中国印标志

  我们也可以运用形象图案与数字的象征,通过“加法”,传递信息,形成标志。

  教材实例:香港回归标志

  2、方法二:减法

  通过“减法”,将标志图案简洁明确,也是标志设计的重要手法。

  注意危险:醒目的黄黑警示色,单纯的感叹号,“减”略却快速地传达了信息,形成标志。

  3、非机动车行驶:

  醒目的蓝白色,简化的自行车图案,“减”略却明确地传达了信息,形结论:运用减法,抓住事物的最基本最典型特征,简洁明了地传达信方法三:划等号除了“加法”和“减法”,要善于画“等号”,找到最契合表现主题的标志图案。

  加法,通过组合使得标志丰富内涵;减法,通过简略使得标志简洁明了。

  有了加法和减法,我们还要在设计中学会划“=”号,即标志图案和表现的主题一定要有关联与共性。

  教材实例:四个以脸形为创意的标志(设计机构财务公司学术机构幼儿用品),准确传达不同的行业特性。

  方法三“划等号”既是独立的设计手法,也对加法与减法的补充和丰富,因为在具体的设计环节中,有时往往先划“等号”,再做加减。

  (四)设计实践

  推导兼作业:也以脸形为创意,设计学校各环境和学科特性的标志。

  运用教材实例作为学生实践铺垫,有助于学生设计更具参考性和连贯性。

  (五)评价和小结

  1、根据三法进行评价:在作业实践中,运用好“加法”“减法”“等号”,通过最终的作业评比,总结出标志设计另一个重要的原则:独特(创意)新颖(美观)。

  符合了以上原则的标志,才能得到大众的认可,才有较长的时效性和适用性。

  注;教材实例(第七工作室标志设计手稿课作为学生设计实践的第一手参考)

  2、小结:复习板书内容,引导重温教材内容。完成标志的认识和标志设计的初步学习后,下一课时将学习标志在生活实际中的应用。

  根据教材课时设置,标志设计的应用放在第二课时,这样有助于学生的知识消化和技巧训练。

  初中美术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感受大自然丰富的色彩之美,初步了解自然色彩形成的原因与规律。

  2、学习写实绘画中色彩运用的基本方法,掌握一定的色彩工具性能与调和技巧。

  3、在临摹色彩练习中体现出一定的色彩空间关系。

  教学重点:

  1、学习写实绘画中色彩运用的基本方法,掌握一定的色彩工具性能与调和技巧。

  2、在临摹色彩练习中体现出一定的色彩空间关系。

  教学难点:

  1、学习写实绘画中色彩运用的基本方法,掌握一定的'色彩工具性能与调和技巧。

  2、在临摹色彩练习中体现出一定的色彩空间关系。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用具:

  图片、课件。

  学生用具:

  颜料、纸等。

  学生预习:

  课前自己收集的风景画作品及风景照片作品。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工具的准备情况。

  二、讲授新课。

  1、演示导入:让学生运用各种方式改变一个白纸盒的颜色。(光源色,环境色)

  2、师生共同总结:白色物体的受光面受光源色的影响,背光面受环境色的影响。

  3、提出问题:如果景物的固有色不是白色,而是其他颜色,它的色彩会发生变化吗?

  4、教师对风景画中同一景物的受光面,背光面和中间面的色彩分析并总结规律。

  受光面:固有色+光源色

  中间面:固有色为主

  背光面:固有色+环境色

  5、请同学上讲台演示水粉色彩调和的方法。

  6、学生练习调色,教师辅导。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工具的准备情况。

  二、讲授新课。

  1、欣赏油画《迷人的夏日》(总结:不同的色彩对比和笔触能体现作者的心境情绪,也能给观者带来不同的情感体验。)

  2、欣赏不同意境的画面,总结绘画步骤。

  A、安排构图。

  B、画出主要色块。

  C、适当补充和调整细节。

  3、学生选择图片,选择合适的构图方式,运用水粉工具绘制一幅色彩风景画。教师随堂辅导。

  4、学生互评,教师总结。

  5、展示学生作业。

  6、展示各个艺术流派的风景画,初步比较一下不同的表现手法,为《绚丽的阳光》一课做铺垫。

  初中美术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学生通过一系列教学活动理解材质的不同,美术可以分为许多不同的种类,并能够分析出各美术种类的特点,理解到美术并不等于是简单的画画概念,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综合学习能力。

  2、过程和方法目标:欣赏、感受、体验、参与、自主、探究。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通过对美术作品的材料和种类的认识,培养自己的审美兴趣,从而产生对美术文化的关注、欣赏与探索的热情。

  重点

  欣赏、感知、探索、理解不同种类的美术作品,引发学生对这些作品的兴趣,并进行制作材料的分析。

  难点

  学生能够独立、正确地从美术作品的材料的角度认识美术作品的门类。

  教学准备

  范作,美术作品工具材料。

  教学方法

  欣赏法,评述法、引导法等。

  板书设计

  在美术世界中遨游

  美术种类:油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等。

  《出水芙蓉图》佚名宋中国画

  《秋瑾》王公懿版画

  《父亲》罗中立油画

  《秦始皇兵马俑》秦朝

  艺术特色:--------。

  教学过程

  (一)、欣赏感受(看一看)

  1、引导学生回忆以前小学的美术学习。比如可以说说他们以前的美术课都有学习有哪些内容,都是怎样上的。

  2、欣赏范作,看后有什么感想?你们是不是认为上美术课就只是单纯的画画呢?(学生看着这些美术作品,显得非常兴奋,很好奇,很好地刺激了他们的求知欲。)

  3、思考、交流、讨论、发言。

  (二)、展示汇报,交流探讨(说一说)

  教师活动:

  1、让学生把他们喜欢的美术作品(可以是美术展室里的作品,也可以是自己寻得的)呈现出来,谈谈它们所具有的各种特点,教师适时进行引导。

  2、阅读课文,理解带蓝色圆点的美术门类及材料;比较欣赏,课文中哪些美术种类在刚刚同学们最喜欢作品中没涉及到的。

  3、观察自己的身边的都有哪些美术种类,列举一二。(比如是自己的日常用品,教室的桌椅等)

  学生活动:

  1、展示自己带来的美术作品,说出它们都具有哪些特性.

  2、阅读课文,弄清因为材质的不同,美术可以分为哪几种门类,与美术作品的零距离,充分刺激学生的视觉和触觉,加深对美术作品特点的认识。交流探究学习的'成果,感受自主学习的愉悦和成就。

  (三)、欣赏评述,拓展思维(赏一赏,辨一辨)

  教师活动:

  1、教师展示不同门类、不同材料的美术作品或图片,引导学生赏析各美术种类的特点,探索各种材料所体现的美感。学习美术作品所传递的美术文化。(对作品进行分析,比如创作背景,作者的思想、个性、经历等;材质的不同,美术作品所呈现的特点有哪些区别;中国画为何姓“中”,宣纸外国有生产吗?看到埃及的金字塔,又让我们想到什么?只是一建筑物吗?)

  2、展示美术作品或美术工具对学生进行竞猜,辨析各美术材料和种类。(提供美术作品或美术工具,让学生分组选择对猜。)

  学生活动:欣赏,竞猜。

  (四)、归纳感受,拓展探讨

  教师活动:

  1、请学生用一句话来表达,对这堂美术课的感受。

  2、引导学生发现、认识身边美术材料,巧用本土资源,引导学生注意环保,关注新兴的高科技材料。

  3、浅谈现代艺术与大自然的。(以罗伯特.史密斯的防波堤为例)

  学生活动:谈课堂感受,说身边可以用来创造美术作品的材料及由此带来的思考。

  设计意图:放飞学生的想象,关注身边生活,关注身边美术,让学生畅所欲言,成功展示自我,体验探究学习带来的快乐。

  教学反思

  本节课让学生关注身边生活,关注身边美术,让学生畅所欲言,体验探究学习带来的快乐。

  初中美术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何为一版多色版画以及一版多色版画的类型;

  2、使学生简单了解不同制版材料与不同印刷材料的一版多色版画的制作方法与过程;

  3、在学习制版与印刷的过程中,使学生对全局与局部关系的概念有所了解,培养学生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能力和锻炼动手的能力;

  4、让学生学习怎样在对画面色彩的概括上从大处着眼,规划,对版画局部色彩处理上,根据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及解决的方法。

  教学重点:在了解了单色版画技法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如何使用色彩完成一版多色版画的创作

  教学难点:在学生制作一版多色版画时,如何引导学生设立画面的色调(如对比与协调),对作品色相设计、归纳、组合、、确定后,制版印制。

  教学材料:

  不同制版材料可选择木板、吹塑纸板、石膏板、胶皮扳、厚纸板等。

  不同印刷材料可选择水彩、水粉、丙烯、油墨等。

  (本课采用吹塑纸与水粉这两种材料进行一般多色版画制作)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大家还记得我们在第14册中学过的《单色版画》么?制作过程是怎样的呢?现在请大家回忆一下,哪位同学来说一下呢?

  学生回答,教师补充。

  好,通过刚才大家对单色版画制作方法的回忆和积极踊跃的回答,看得出来,大家对版画这种艺术形式很感兴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同学们喜欢版画这种艺术形式令老师很高兴!

  同学们,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五彩缤纷的世界,大家学过了单色版画的制作方法,那你们想不想用色彩版画的形式来绘制心中的魅力世界么?那么,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学习和探讨一版多色版画的知识和制作方法。

  二、一版多色版画的'含义

  与学生共同赏析一版多色版画的图例,得出:

  一版多色版画,顾名思义,就是利用一块版一次或多次在同一画面中印出多种色彩,并保持一致性的版画作品。

  三、色彩版画与色彩绘画的不同之处

  以学生小组讨论的形式,分析得出:

  色彩绘画,例如油画,水彩画,水粉画可以利用几个色相或十几个色相与其间色、混色来绘制,最终得到一幅千变万化、丰富多彩的绘画作品。

  色彩版画是在色彩绘画的基础上,根据版画画面效果的特殊要求对色彩进行归纳,化多为少,化小为大,化零为整。通过归纳后确定最终印刷的色相,通过制版印刷完成品面绘画作品。

  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应及时给予学生鼓励和表扬,采用“赏识教育”。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四、一版多色版画的分类

  教师讲解版画的制作方法,引导学生对制作版画的兴趣。同时向学生介绍一版多色版画的具体分类:

  一种是部分色彩法,就是在版上不同的部分涂染不同的色彩后,印染而得到。涂染色彩可以是一遍也可以使多遍,直到色彩效果满意为止。

  另一种是随刻随印法,即后面的色彩压前次的色彩,保留下来后刻处的原有色彩。

  五、吹塑纸水粉印制作

  由于教学实际情况的限制,在本节教学中采用吹塑纸和水粉这两种材料来进行一版多色版画的制作最为适宜。因此本课采用以吹塑纸水粉印为例,介绍一版多色版画印制的基本方法。

  首先,由教师演示吹塑纸水粉印的制作方法和过程。

  演示的同时要及时地向学生介绍制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二阶段,师生之间互相吹塑纸水粉印制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例如:画面色调要协调,印纸和吹塑纸板印刷过程中要固定在一起,印制时注意力度等等。

  第三阶段,由学生动手制作吹塑纸水粉印作品。

  教师在学生制作的时候要随时指导。

  六、作品展示

  点:造型是否新颖,色彩布局和搭配是否合理,制版印刷技法是否正确等

  初中美术教案 篇7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解构成中国画形式美的几方面内容,对中国画的形神、笔墨、色彩与形式有基本的了解。体会中国画的形式美感,感受其中所蕴含的精神内涵。

  【过程与方法目标】

  欣赏经典的中国画作品,与西方作品进行对比,突出强调中国画的特色。在欣赏过程中分析讲解作品在形神、笔墨、色彩与形制方面的相关知识,感受中国画在美术语言方面所体现的形式美感。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感悟中国画的形式美感,理解中国画的形式之美,提高对中国画的鉴赏能力。在欣赏过程中逐渐感悟中国文化,理解中国文化的内涵与价值,增强热爱民族文化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引导学生了解中国画在形神、笔墨、色彩与形制方面的表现特点和独特美感。

  【难点】

  引导学生了解蕴含在中国画形式美中深层次的传统文化,感受中国画作品的意境与情趣。

  三、教学用具

  课件、图片、画册、毛笔、墨汁、宣纸、报纸、国画资料及图片

  四、教学过程

  环节一:观看视频,导入新课

  教师播放视频《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引导学生赏析,并提问视频中讲述的是怎样的故事?视频中的画面运用了怎样的绘画形式来进行表现的?

  学生赏析回答,教师总结:画家运用水墨画的形式将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小故事演绎的活灵活现,使得内容与形式协调统一,体现了中国画独特的形式语言。从而引出课题——《中国画的形式美》。

  环节二:交流探讨,直观感知

  教师出示中国传统绘画作品并思考:大家根据以往学习的中国画,你认为中国画的形式美感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学生思考回答,教师总结:形神、笔墨、色彩、形制。

  环节三:对比欣赏,形式分析

  (一)形神之美

  1.教师展示《韩熙载夜宴图》局部,与学生赏析,并提问画面中表现了怎样的场景,人物形象有什么特点?

  学生赏析回答,教师总结:《韩熙载夜宴图》表现了古代仕女吹奏乐曲的形象。画面中的人物形象无论是从她们娴雅的风姿、自然的体态、专注的表情以及衣袂轻舒、乌云高耸的女性之美,都描绘得淋漓尽致。

  2.教师继续提问:顾闳中是如何通过“形”表现“神”的?根据人物形象分析一下这些人物的心理?

  学生分组讨论,回答问题,教师小结:画家通过对人物动态与表情、人物的疏密组合进行细致刻画,塑人物形象,来表现人物的神韵。画家在表现画中不同的人物时,根据他们不同的身份和年龄,刻画出他们各自不同的姿态、性格和表情,表达了他们的内心情感。

  (二)笔墨之美、色彩之美

  1.教师出示作品《露气》《春山积翠》引导学生欣赏并以中国画的形象之美为例,品读中国画的色彩之美分别美在什么地方?学生讨论,由小组代表回答问题:

  ①中国画的笔墨之美:运笔收放自如、大气磅礴,墨色浓淡变化丰富。花茎与水草用笔纤细而不柔弱,荷叶的结构则用大笔触表现。笔墨虚实相生,线条聚散疏密,运筹奇巧,耐人寻味,充分体现了笔墨之美。

  ②中国画的色彩之美:以画法分有白描、水墨淡彩、重彩、没骨、勾勒填彩、泼墨泼彩等,构成了中国画独特的民族特色。

  2.继续追问:笔墨对于作品有何意义?

  笔墨是中国画造型的基本语言,“笔为墨骨,墨为笔充”,表现了天地万物,抒发画家情感,给观者以审美享受。

  (三)形制之美

  1.展示装裱后的作品与未装裱的.作品,引导学生对比分析:装裱后的作品有什么感觉?

  教师总结:装裱后的作品不但挺括平整,而且美感倍增,气质超凡,彰显出中国画的形制之美。

  2.品读章法不同的国画作品《池趣》《碧桃图》《花鸟四条屏》

  教师提示学生研读教材,并提出问题:中国画的形制和布局分别是怎样的?你还知道哪些不同的装裱形制?

  学生阅读教材总结答案,了解中国画的章法之美:

  ①中国画的形制:扇面、册页、长卷、立轴、条屏、框裱等。

  ②中国画的布局:题款、印章、留白等。

  环节四:比较鉴赏,小结拓展

  1.教师展示中国画作品,学生自主选择喜欢的作品尝试从形式美的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2.师生通过问答方式回顾一节课的重点内容,并引导学生要热爱我民族文化艺术,提高美术素养。

  五、板书设计

  初中美术教案 篇8

  一、教学目标:

  通过立体组合的设计,理解和掌握立体构成的各种知识,激发学生的创造灵感,增强敢于创造的信心,体会创造的乐趣。

  二、教学重点:

  设计的美感。通过调研、研讨、设计、制作,去感受生活用品设计的美感。本课重点就是通过各种教学方法,使学生了解设计的.美感,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

  三、教学难点:

  立体设计。既要考虑生活用品的使用功能,又要使设计既美观又有新意,这些对学生来说确有一定的难度。设计中需要立体构成的知识、纸工制作的技法及色彩搭配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

  五、教学材料:

  色卡纸、剪子、胶水

  六、教学过程:

  (1)导入:

  生活中的一些日常用品有的我们会认为很精美,有的我们也非常熟悉如(台灯、茶壶、桌子、椅子、家具等)有没有同学想尝试着将这些物品自己设计制作出来呢?(出示作品激发学生的兴趣)

  (2)新授:

  应当首先选择一件自己感兴趣的生活中日用品如(台灯、餐桌、茶具等)对所选定的对象进行一下分析首先确定它是由几部分组成,想象一下每部分的展开图是什么构成例如台灯是由灯罩、灯架、灯座以及电线组成将每部分的展开图画在相应的卡纸上。然后,根据图纸进行剪裁和粘贴。

  (3)注意事项:

  所做物象为立体的画图纸时应考虑全面。

  (4)教师帮助指导学生

  七、小结:

  本课制作比较困难复杂,学生应有很强的立体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如何解决这个难点,需要我们探讨。可以进行尝试抓重点、缩小范围、降低难度、开阔学生得眼界等教学方法。

  八、作业:

  将所做物品各部分的平面展开图画在色卡纸上。

  初中美术教案 篇9

  一、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设计的概念,设计与生活的密切关系,熟知设计形态、功能等相关基本知识,并利用所学掌握设计的技能。

  2.在欣赏、分析、讨论中熟知相关设计基础知识,了解设计的形态、功能和原则。

  3.体验美术活动乐趣的过程中,提高对设计艺术的关注度,感受设计为生活服务的精神,培养创新意识,进而提高对世界多元化的认知和理解。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熟知设计形态、功能等相关基本知识,并掌握设计步骤。

  【难点】

  分析设计在形态与功能上的特点,独立完成创新型设计作品。

  三、教学用具

  形式各样的铅笔、设计家作品图片、多媒体演示设备等。

  四、教学过程

  活动一:导入新课

  教师多媒体播放各种造型各异的椅子组成的一组图片,引导学生观看并提出问题:这些椅子和我们平时坐的椅子有什么不同?

  学生各抒己见,教师总结:设计感强、造型新奇、制作材料各式各样、能满足不同人的需要。设计充满着我们生活,每天享受着设计提供给我们的舒适便捷、优美愉悦的生活,今天让我们一起变身设计师,踏上设计的旅程吧!引出课题《设计与生活》。

  活动二:直观感知

  1.教师展示丹麦设计师克里斯汀﹒维德尔作品图片《可调节儿童椅》,引导学生观看并提问:什么是设计?这个儿童椅在造型上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要这样设计?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设计是人类创造性的活动,是把某种计划、设想和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视觉语言传达出来的过程。图片中可调节儿童椅构造简单,符合人体结构特点,半圆形椅身的两侧有五个缝隙可以调节高度;这样设计可以避免对幼儿的磕碰,而且节省材料,体现出“经济、简单、实用”的设计理念。

  活动三:具体分析

  1.教师播放一组形态各异的铅笔图片,提问:相信大家都用过这些铅笔,谁能试着分析铅笔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学生思考回答,教师总结:圆形——出棱——加橡皮——自动——笔头扁平——橡胶铅笔;可以看出铅笔在发展过程中,从形态、功能、材料、色彩等方面都发生了变化。

  2.教师继续以铅笔为例,引导学生思考并提问:铅笔为什么要发生这些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铅笔的棱面可以防止手握时打滑;铅笔头添加橡皮,方便涂改;自动笔的特点是方便,还能避免铅芯折断;扁平的笔头方便考试时填涂机读卡;橡胶铅笔中装有软笔芯,可以卷折,非常时尚有趣。铅笔的发展给使用者带来了更多的方便。

  3.教师继续提出问题:大屏幕中这款旅行用品组合套装,是怎么解决旅行中携带洗漱用品问题的?这样的设计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在造型和结构设计上,将分装不同洗漱用品的小瓶组装成一个圆柱体,这样的设计方便携带,同时还节省了空间;这个是来自我们生活随处可见的`设计,恰好反映出设计是通过设计功能来满足人们需求的。这样的设计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方便实用、美观大方、操作简单。

  4.教师讲解:通过学习,我们发现设计就来源于生活,人们为了生存与生活,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需求。需求是设计的源泉,设计正是通过设计功能来满足人们的需求。接着提出问题:那设计的根本目的是什么?一个好的设计,它的评价标准是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设计的根本目的是为生活服务,为人服务的,人类通过设计活动创造或改变事物,实现为其所用的价值和目标。

  一个好的设计主要从两方面判断:实用功能和审美功能,只有将实用功能和审美功能高度统一,才能成就好的设计作品。

  活动四:拓展阶段

  1.课堂练习

  教师引导学生观看书包发展历程的视频及设计步骤,并提出要求:以“灯”为主题,进行设计创作。

  2.展示讲评

  交流想法,师生共同评述赏析作品的优缺点,总结出存在的共性的问题,提出改进的建议和方法。评价方式以学生自评与教师总结评价为主,评价标准以下列为准:

  ①是否运用课上所学知识进行创作;

  ②设计上是否兼顾实用性和美观性

  ③形式是否多样、美观大方、新颖独特。

  3.布置课后作业:

  收集自己最喜欢的生活设计作品图片,并附上简要的创意说明。

  初中美术教案 篇10

  教材分析

  《面具的设计与制作》一课是义务教育阶段七年级上的学习内容,课程目标要求利用简便易找、便于制作的材料,设计制作面具,将造型技法与色彩技法运用到面具的制作当中。

  学情分析

  1、学生开始逐步形成逻辑思维的'认识和思考方式,开始对事物的一般规律和内在关系产生兴趣,知识和规律的学习是引导学生产生持久兴趣的重要手段。

  2、学生认知能力有限,选定的教学内容对学生来说,概念能学懂但技巧难掌握。仅仅一节课,所以对学生掌握的程度不能预期太高。

  3、学生有较强的表现欲,所以,尝试后一部分学生能通过摸索掌握的内容,留给学生探究、总结和互相学习。通过体验自学的收获带来的乐趣,可以培养学生探究学习和交流学习的习惯。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材料和创作的关系,通过制作面具发现面具的造型、色彩、材质特征。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捕捉和发现材料美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艺术创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艺术创作灵感、艺术感受能力和艺术欣赏能力。能从多元(历史的、文化的)角度认识面具,尊重和保护人类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提升品德修养。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1.发现材料、认识材料、运用材料;

  2.了解面具的造型特点、表现形式和制作方法。

  教学难点:设计出具有新意、艺术效果独特并符合表演角色性格特征的面具。

  初中美术教案 篇11

  教学目标:

  1、学会捏小泥人的一般方法。

  2、培养动手能力与合作精神。

  3、体验学习活动的快乐,陶冶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操。

  教学重点:在活动中掌握捏小泥人的方法。

  教学难点:想象一定的情境,并根据情境做出各种造型有趣的.小泥人。

  教学准备:课件陶泥

  教学过程:

  一、走进教室看一看

  1、课件展示在教室里玩耍的小泥人的图片,提醒学生仔细观察。

  教师提问:你看到了什么?

  2、学生回答(引导学主回答出“什么人”、什么地方”、“在干什么”)

  教师小结并揭示课题。

  二、做个泥人试一试

  1、师生一起随意捏个外形。

  教师在视频展示台示范讲解。(强调“随意捏”,要大胆,可夸张一点)

  2、指名展示,师主共同调整。

  三、捏捏泥人动一动

  1、课件展示小泥人的不同动作,配欢快的音乐。

  2、师主同做“小泥人的体操”。

  3、教师提问:你是怎样让你的小泥人做不同的动作呢?

  教师小结捏泥人动态的要求。

  四、美化泥人乐一乐

  1、课件展示5张制作完整的小泥人图片。

  提问:你觉得他们美吗?美在哪里?你能看出是用什么方法做的?

  师生共同总结美化小泥人的方法。并用课件展示。

  2、师主共同美化自己的小泥人。

  3、指名展示,师主共同点评、调整。

  五、合做泥人玩一玩

  1、课件展示一组小泥人的图片。

  教师引导学生从泥人的动态、细节的美化以及组合几方面来欣赏。

  2、分组讨论:我们的小泥人在教室的哪个位置做游戏,做什么游戏。

  3、小组合作表现。

  六、展示泥人评一评

  初中美术教案 篇12

  教学目标

  1.认识三原色 红、黄、蓝;三间色橙、绿、紫。

  2.掌握用原色调配间色的技能。

  教学重点难点

  使学生认识色彩特性。

  掌握原色与间色的色彩关系,学会用原色调间色

  教具准备

  课件、幻灯片、三色轮、色彩方块、色圈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准备情况。

  二、"导入新课:

  1·放课件

  a.在电脑上展示的的色彩世界中,我们经常看到的颜色有哪些?

  (老师播放录像,学生观察。)

  b.看了录像,知道日常生活申色彩确实很多。

  提问刚看到的颜色有哪些?

  (红、黄、蓝、橙、绿、紫……,学生回答

  2.板书课题:

  画画离不开色彩,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最基本的色彩知识《三原色与三间色》。

  三,讲授新课

  (一)认识三原色与三间色。

  1·认识三原色:

  问:在这么多颜色当中,什么样的颜色称为原色?不能由其他颜色调合成的.颜色叫原色。(贴出定义)。

  b.观看电脑课件。

  师:哪几种颜色不能由其他颜色调合成?下面大家来看一组画面。

  学生回答,红、黄、蓝。

  得出定义:不能由别的颜色调合成的颜色是原色,红、黄、蓝不能由别的颜色调合成,那么,红、黄、蓝就是原色。因为是三种颜色,所以我们称它们为三原色。

  三间色:

  a.观看幻灯,让学生观察三原色相加能否变化出别的颜色。

  出示三色轮,分析三原色相加变化哪三种颜色。

  问:色圈红色和黄色重叠的部分是什么色?

  色圈黄色和蓝色重叠的部分是什么色?

  色圈蓝色和红色重叠的部分是什么色?

  (让学生细致观察后回答。)

  师小结:用色块表示。

  红+黄=橙

  黄+蓝=绿

  蓝+红=紫

  师演示:为了证实三原色相加是否产生了橙、绿、紫,准备三个水杯,先从红、黄两杯色水中各倒一部分渗合,大家看看渗合后变成什么色?(师边说边做)。

  生:橙色。

  让学生上台继续进行黄、蓝相加,蓝、红相加,分别变为绿和紫的色水实验。

  师小结:通过色水实验,我们进一步证实了这三个公式是正确的。说明了三原色相加会产生新的颜色橙、绿、紫。 (师生互动)

  师:通过刚才的讲解、实验。我们发现这三种色里面,不管哪种色,都是由两种原色相加产生的。根据这点,我们也给间色下定义。用两种原色调合成的颜色叫间色

  老师示范三原色调配三间色,,

  四、课堂练习

  1·用圆、方、三角形等几何图形,自己设计不同的组合图形,形成新图形,分别进行填色练习。

  2·作业 要求:

  自己设计图形填色。

  调色时注意水份的掌握。

  平涂着色。3·学生作业 ,教师巡视指导4·讲评作业 。

【初中美术教案】相关文章:

初中美术教案11-10

初中美术教学教案10-07

初中美术画梅教案10-07

初中美术教案:触摸美丽10-07

初中美术教案长河漫步10-07

初中美术《中国民间美术》教案10-07

初中美术优秀教案(精选15篇)02-20

初中美术《让人们的生活更美好》教案10-07

走进微观世界初中美术教案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