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八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时间:2023-04-01 09:35:53 教案 我要投稿

湘教版八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美术可以培养学生以审美之心来观察事物,感受生活,看待社会。激起学生对学习的热爱,美术为学生提供了大胆畅想的平台,每个学生的创意都得可以用美术的语言展现,下面是整理的湘教版八年级美术下册教案,给大家学习。

湘教版八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一】湘教版八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八下05课《大提琴》教案 教学目标 能够把握乐器造型的特点,领悟造型的独特魅力。

  能够运用一定的造型表现方法绘制新奇的视觉形象,对抽象绘画技巧产生初步的认识。

  能够尝试运用抽象的绘画造型语言表达对音乐的理解与感受。

  教学重点:造型要素的运用 教学难点:从介绍大提琴的音色、造型特点入手,进而对乐器造型之美进行分析 一、导入 播放大提琴独奏曲《海顿主题变奏曲》,使学生进入一个提琴音乐的氛围,欣赏两分钟。

  提问:同学们听完这段大提琴演奏曲后,有什么感受?大提琴的音色特点有哪些? 同学们回答后进行总结:大提琴的音色悠扬,琴弦的音色含情,旋律动人。

  特别人性和自然, 能较好地反映人的情感。

  大提琴的四根琴弦,具有四种特点。

  第一根琴弦a 弦,发音华丽,富于歌唱性;第二根弦d 弦,音色朦胧;第三、第四根弦,G 音色低沉响亮。

  因此,大提琴是近代管弦乐队不可少的次中音和低音乐器。

  二、欣赏分析大提琴的构造和造型 利用电脑和大屏幕,欣赏大提琴的造型。

  让学生自由讨论后回答大提琴的特点有哪些?学生 回答后总结: (1)造型华丽高贵,大方适度,色彩漂亮雅致。

  (2)具有优美的曲线和弧面,造型显得柔美。

  (3)有粗细的直线,直线的琴杆和琴弦,使提琴的造型柔中有刚。

  (4)大提琴的比例感很适当,点、线、面均衡,显得造型完美,素有乐器中的美男子之称。

  三、解构艺术造型的特点 所谓的解构艺术造型,就是打破原有的形状和形体,然后重新组合,构成新的形状和形体。

  例如:1994 年中国北京举行一个盛大的文艺晚会,中央电视台实况转播,其中一个国外的 美术大师现场表演艺术创作>解构艺术造型,其特点就是打破陈规,不受原有形象的束缚, 重新组合形成新的形象。

  这种造型手法,具有很大的不可预测性,可以产生偶然性和新奇感。

  进行解构艺术造型训练,可以启发智慧,激发人的潜能,使艺术的思维更加活跃,使受训练 的学生思想解放和更加敏捷,会对日常生活中的艺术形式有更多的发现和创意。

  四、利用电脑展示解构艺术造型的作品 1.利用大提琴的造型,进行分解构成。

  图:《提琴时代》《花的旋律》 2.利用圆号的造型,进行分解构成。

  图《圆号新形象》《提琴与圆号》 3.利用蝴蝶的造型,进行分解构成。

  图:《蝴蝶新组合造型》 4.利用鱼的造型,进行分解构成。

  图:《多条鱼组合构成》 5.利用大提琴、圆号、蝴蝶、鱼的造型进行综合分解构成。

  图:《自然交响乐》《圆号梦想 曲》《一起为鱼儿伴奏》《大提琴时代的士高》 课堂练习 利用大提琴、圆号、鱼、蝴蝶的图案,进行分解构成练习。

  (每位学生发一份图案资料,学 生利用资料剪贴、拼接进行造型练习) 要求 一、分割的形状不能太碎,要尽可能保持大提琴、圆号、鱼、蝴蝶造型的特点。

  二、重新组合构成画面时,注意构图的均衡、大小、轻重感,点线面有机的结合。

  课堂上学生练习时,老师巡回指导,及时表扬有创意的学生,马上展示给全体同学看,会对 学生有很好的鼓励作用。

  八下06 课《驶向未来》教案 教学目标 1、能够认识交通工具在人类生活和科学技术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能够初步了解交通工具的功能、造型、制造要求以及相互之间的基本关系。

  3、能够想像人类未来生活中交通工具的造型特点及功能要求、 4、能够在模型设计制作过程中分析出现的各种问题.探究解决、 完善的方法,, 教学重点 了解最常见交通工具汽车的基本感念及其外形特点 教学难点 对个性化汽车外形的想像与设计 教学准备 教学辅助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直接进入课题《驶向未来》 二、学习新知 请学生讲讲自己与汽车之间的故事,并用一句话概括对汽车的感觉和理解小结(自古以来,人们就在寻找“以车代步”的最佳方案。

  每一个时代都涌现出许许多多不 同类型和不同需求的交通工具。

  人们为未来而发明,对未来世界的向往也为人类的创造提供 了巨大的想象空间。

  ) 对汽车下定义先由学生回答然后教师归纳并结合图片 对汽车外形结构的了解(通过图文形式进行了解) 两箱车两箱半车 三箱车 汽车发展的过程马车――简易汽车――甲虫型汽车――船型汽车――梭子型汽车 小结(经过漫长岁月的演绎,交通工具从功能,色彩到样式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马 车到火柴盒般的箱形汽车,再到很卡通的甲壳虫汽车�6�7�6�7作为现代重要的交通工具之一的汽 车,造型越来越具个性化。

  布置课堂作业设计一辆造型及具个性化的汽车并配上颜色 作业交流四、课堂小结 五、下课师生再见 八下08 课《红屋顶》教案 教学目标: 1、能够了解西方绘画的历史发展,对比传统与现代的西方绘画风格与技法。

  2、能够初步尝试现代派绘画的表现形式,了解现代派绘画表现的基本特征。

  3、能够初步建立以发展和辨证的眼光认识、品评美术作品的审美观念。

  教学内容: 通过直接的体验,感受西方现代派绘画,激发对现代派绘画学习的兴趣,以红屋顶的相 关作品作媒介分析作者对表现相同作品的差异,对现代绘画形成初步印象,通过西方传统绘 画和现代绘画的对比欣赏中强化学生对现代派绘画的进一步认识,通过对现代派代表画家绘 画的讲解,增进对现代派的人文知识的了解,学生通过分析作品、体验绘画形成比较具体的 现代派概念和品评美术作品的审美观。

  教学重点:西方现代派绘画与传统绘画的区别及现代派绘画的艺术语言 教学难点:现代派绘画的表现语言如何表现对物象的感受 教学过程: 1、激趣导入:给程老师画幅创意肖像 下发图片 你能给我的五官变变形或尝试添加一些东西(如胡子等),使其更有趣吗? 分钟完成在大屏幕上展示学生的速写作品。

  “在现代西方艺术史上就有一位大胆创新的的现代派艺术家,在达芬奇的肖像名作上(印 刷品)进行改变,创造了一种新的形象。”我们今天就来感受现代派和现代派的作品。

  2、展示青岛古房子照片——红屋顶 展示不同表现红屋顶的作品 我们来比较一下画家是如何表现画面和给予画面丰富视觉感受的?进行作品的对比分析:西方现代派出现以前,绘画多以描绘客观对象为主,以照相式的方法 表达客观世界。

  现代派出现以后艺术表现形式变得空前多样化,并开始把艺术家的主观感受 强烈地融入到作品中,对客观的认识差异给予了绘画丰富的表现内涵。

  3、传统西方绘画和现代派绘画的对比欣赏 看看传统西方绘画 《墓地上空》列维坦《晨曲圣母》拉菲尔 看看现代派作品:并简介分析 印象派:《日出 印象》莫奈 《星月夜》凡高 未来主义:《下楼梯的女人》杜尚 立体主义:《亚威农少女》毕加索 野兽主义:《舞蹈》马蒂斯 从西方传统绘画和现代派绘画中你发现什么区别? 西方传统绘画比较真实的反映客观世界,而现代派绘画则与传统绘画分道扬镳,具有前卫特 4、小组比一比(分析评价现代派作品的绘画语言)小组以合作方式分析课本作品,看看哪组更能合理的对作品进行评价。

  第一组:《工厂》 用明暗突出物体的外形,以几何形概括房屋的结构,省略细节,注重块面秩序。

  第二组:《街》 用点、线、面和强烈的色彩对比来体现韵律和节奏感,房屋有如童话。

  第三组:《秋天的山村》 用线条构成画面,用平面处理物象,物体和谐共存,具有天真、稚气之美。

  第四组:《生动的风景》 用线、面的几何化来概括物体,色彩使用单纯,作品有一种装饰美感。

  5、学学现代派的表现方法 各小组同学可以借助现有的所有工具,用点、线、面、色等,临摹或改变四幅图片中的一座 房屋。

  教师辅导,展示学生作品,请同学自己分析作品,学生互评,教师总结。

  6、教学拓展: 请上网查查现代派代表画家及其作品。

  【二】 初中美术教案8 年级下:第1 五角星

  一、教材分析 现实生活中,我们有时竟会被一块几乎没有具象造型变化的树皮肌理打动;有时特别钟情于旧 街上那些特别富于色彩与肌理变化的破旧墙壁;突然发现一个锯掉的大树桩切面原来也很美丽

  ——我们还经常会出现一些“熟视无睹”的视觉现象,我们或许并不知道对象的结构到底是怎 样组织变化的,只有一个关于对象初步感知的整体印象

  —— 美术可以改变人感受世界的角度与方式,我们可以在似乎已经极其熟悉的器物上,重新以一种 绘画研究的眼光来尝试深入分析对象,发现物体产生某种视觉感受的原因,找出体现特定器物 质感的表现方法与技法要点。

  这是通过美术的学习锐化学生观察力、艺术表现力的一个重要方 面,更是学生深入观察、综合分析能力的一种有效手段。

  本课主要尝试从“肌理与质感的表现”这个角度来帮助学生了解绘画艺术表现的又一种视觉语 言体系。

  尝试运用明暗、笔触、线条、色彩等手段描绘物体的质感,学习肌理与质感的制作方 法与表现技巧,可以使学生获得新颖、有趣的艺术体验,并能初步理解美术作品中质感表现与 表达情感主题的关系。

  艺术家们充分表现质感可以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往往可以更好地为 表达情感主题服务。

  教材从认识质感的表现与主题表达的关系入手,展示了两幅作品:《五角星》和《钢水汗水》。

  《五角星》中碎铁皮拼接的逼真描绘,火迹斑斑、弹痕累累的细腻刻画,不仅给人以强大的视 觉冲击力,更使人联想到中国人民军队艰苦卓绝的斗争岁月。

  《钢水汗水》中对于汗珠的细 喊表现突出了工人劳动的辛苦.突出了“民族脊梁”的主题。

  作品赏析主要试图体现两个作用:一是帮助学生理解在某种特定的环境中物体质感的表现越逼 真,其作品的艺术表现力就越强;二是学生材质的意识,激发学生研究肌理与材质表现的学习 欲望。

  教材着重围绕不同材质的表现与同一材质的不同表现展开,通过讨论与交流,开展描绘 材质的肌理效果和针对实物质感进行写生的活动,丰富学生的艺术表现技巧,培养细致观察和 耐心描绘的良好习惯,提高其感受与表现质感美的。

  课文以欣赏感受导入,逐步引导学生观察不同材质在轻重、刚柔、明暗以及光滑与粗糙等方面 存在的差异,通过讨论交流,引入制作不同的肌理效果及表现质感的方法。

  “活动一”主要是针对研究不同肌理的制作方法而设置的。

  为了强化学生对肌理的感知与运用 的,在活动中加入了分小组将各自表现的材质效果拼接成画的内容。

  “活动二”的指向是将绘画技法的学习落实到对某一物体质感的表现上。

  对于工具材料的选择, 虽以铅笔为主,但不应加以严格限制。

  教材中的学生作业和欣赏示范作品可作为学生的作业参 考,呈现的步骤图可帮助学生把握绘制各个阶段的要求及效果。

  “评价建议”一栏中,从笔触、轻重、刚柔、长短、疏密、明暗等方面着重提出了绩效测评的 评价建议,同时也给学生获取知识、技能提供了重要的方向性参考。

  “资料库”中介绍有关笔触与质地,高光、反光与质地的关系及其表现,供学生作业日寸、借 鉴使用。

  “学习大空间”主要介绍了获取特殊质感效果的特殊技巧,作为课内外参考运用。

  二、教学目标 能够运用压印或拓印等方法制作肌理效果,并运用制作的不同肌理效果组拼成画。

  能够运用一些表现物体质感的造型技巧,选择表现出器物某一局部质感的基本特点。

  能够初步体验绘画作品中肌理、质感表现与情感主题表达之间的内在关系。

  三、教学思路 首先,设置欣赏活动导入。

  以多媒体手段展示《钢水汗水》和《五角星》两幅画。

  也可用其 他质感强烈的优秀作品如《父亲》等,gl 导学生欣赏讨论。

  欣赏所选图片应清晰,特别要有 精彩的质感描绘的局部重点展示,考虑学生的充分参与交流,着重观察画面中质感是如何表现 的。

  这一环节主要是了解质感表现的重要性.激起学习的兴趣。

  然后,进入对材质美的观察、感受阶段,以获得初步的材质美感体验。

  引导学生对课前准备好 的各种材质进行观察、比较、触摸、搓捏等,感受不同材质在轻重、刚柔、光涩、明暗等方面 的差异,交流绘画表现的想法。

  这一环节要特别注意所选材质的典型性、多样化,可作压印或 拓印之用,为下一环节做好准备。

  接下来是学生制作肌理的创作活动,“活动一”的最终任务是加工,画出材质的肌理效果。

  这里有一点值得注意:不是所有制作的肌理都需要用笔绘制出来,只要各种制作方式制作的肌 理效果好,就可以直接作为拼接画面的组成部分,不需要再去另外绘制加工。

  只有用笔绘制才 能表现出比较明显的肌理效果时,才需要模仿肌理的造型特点动手绘制,或者在肌理制作的基 础上再加工、补充效果。

  从平面到平面,易于学生掌握,关键是探索制作肌理的各种方法。

  教师可先示范各种压印与拓 印的方法,注意纸张的厚薄、铅笔的软硬、所选材质纹理的清晰度、用墨的多少等问题。

  学生可以在尝试实践后,及时归纳拓印与压印的技术要点,并尝试总结:一种制作技巧可以通 过什么变化产生不同的肌理效果。

  然后,老师再鼓励学生积极探究其他制作肌理效果的技巧, 并就如何选材、如何制作肌理、画出肌理等问题展开讨论与交流,为作业做准备。

  作业的形式可多样化。

  第一课时制作肌理效果,以铅笔工具为主,既可参照肌理描画,也可在 制作的肌理效果上直接加工,并将各组制作的材质效果有机组合,剪贴拼接成画。

  第二课时对某一实物写生,教师可准备金属器皿、玻璃杯等质感特点强烈的物体,分几大组摆 放。

  强调表现质感而不限工具材料和表现手法,并可提供相关绘制步骤图及各对应物体质感描 绘的大幅范画供学生参考与学习。

  在学生练习过程中,根据作业情况,积极引导学生借鉴范画 中的表现技巧,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绘制表现器物的质感。

  作业评价可参照教材上的建议,一般采用互评、自评与教师点评的方法。

  作业展示在整个活动 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四、教学选择 第一课时的教学或许不必从教材上绘画作品质感的欣赏体验入手,因为学生平时相对感受、研 究肌理与质感的机会较少,审美体验比较贫乏。

  首先在学生没有获得新的教学引导与知识感受 之前,以此作为激起学生兴趣的教学意图难于达成,至于深入感受艺术作品中不同肌理、质感 对体现不同情感主体的重要作用,就更加难干在教学引入阶段达到目标了。

  作为另外的选择,质感表现的作品欣赏或许可以采用这样的方式:等到“活动一”作业完成后, 再引导学生感受肌理与质感的情感意义,这样一方面可以升华“活动一”的教学内容,也为活 动二的开展做了审美教育的教学铺垫。

  另外,此种欣赏体验甚至可以是在所有教学活动都展开完成的基础上,最后以学生自己为主, 谈出对艺术作品中情感与肌理、质感表现的内在联系。

  经过两个课时对于肌理与质感的学习与 研究,教师可以期待学生此时已经具有了自主欣赏体验作品的学习基础。

  与过去一味强调专业性的基础美术教学要求不同,教学在强化知识专业性与科学性学习的同 时,不要强求学生片面追求专业水准,更多值得的应是每个学生是否能够按照新的体验方、式 进入学习过程。

  不可强求每位同学的表现通过一次单元教学得到根本性的提高,我们可以期望 的是:通过教学,学生或许可以获得以前在其他学习中从来没有尝试过的观察方式与观察技能。

  临摹优秀绘画作品与实物写生一样,也是一种积极有效的写生训练。

  只不过实物写生是从立体 到平面的转化过程,临摹作品是一个从平面到平面的转化问题,已经包含了艺术家的处理与表 现技巧。

  对于学生普遍缺少写生经验与造型规律知识的情况,教师可以尝试一下先让学生从分 析作品造型规律入手,再到临摹作品的动手练习,通过教学讲评进一步巩固基本造型规律的知 识后,再引导学生过渡到实物的写生练习,初步其较为科学与写实的观察方法与表现。

  五、教学建议 可在下列程序中选择实施本单元的教学: 观察材质——交流感受——技法介绍——创作活动——赏析。

  赏析——交流感受——制作肌理——画肌理、表现质感。

  制作肌理——画肌理——交流感受——赏析——创作活动。

  当然,我们也不排除还有更好的单元教学设计和更为灵活的教学形式。

  课前可准备一定数量的各种材质压印、拓印用的工具。

  教师如有自己或学生的表现质感的美术作品展示,教学效果会更佳。

  运用多媒体手段或其他手段尽可能提供有关表现质感的图片、作品。

  甚至可以多展示一些质感 局部的特写图片 初中美术教案8 年级下:02 黑白世界[分析]教材分析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以“造型表现”为主,并结合作品欣赏的综合课型。

  主要学习黑白木刻版画的基本制 作方法及表现技巧,并试图结合木刻形式的文学作品插图来深化教学,将木刻技巧与情感主题 的艺术表现有机结合。

  木刻是一个极其需要动手亲自实践才能有所收获的学习内容。

  考虑到与《方寸之间》篆刻艺术 学习的内在联系与教学支持,教材首先就突出了学生动手实践的学习。

  首先通过展示不同刀法效果的黑白木刻作品,让学生初步认识黑白木刻作品的形式特点与艺术 魅力;结合作品展示对应的刀法效果,引发学生对木刻不同刀法的更多关注。

  在学生对刀法尝试的基础上,教材设置了配合体验刀法的学习一。

  从提倡临摹优秀作品,到允许选择作品局部,编者的目的都是为了尽量学生体验刀法时遇到的难度, “活动一”的学习 指导强调的也是尝试制造疏密相间的黑白点线效果,把握不同刀法组织的韵律与节奏,没有对 刻制的图形提出特定难度要求,懂得这个编写意图,教师可以在实践中选择更加适合此种特定 学习情况的图形。

  教材以黑白木刻为教学内容,重点突出了木刻刀法及画面黑白处理的赏析,更强调了学生要在 动手制作实践中不断加深对木刻版画艺术的认识与体验。

  通过“一”刀法实践活动的学习,学生体验木刻黑白关系转化的“活动二”主要是对黑白木刻 形式技巧的认识与学习的过程。

  可以不再依托木刻工具、材料,直接用毛笔、黑色记号笔甚至 铅笔工具在画纸上实践。

  教材上呈现了一组不同木刻黑白转化效果的木刻小品,提示教师在教 学中积极引导学生体验对同一图形或者画面进行不同黑白处理的技巧,这是“活动二”帮助学 生掌握木刻黑白转化技巧的关键设计。

  教材中加入了文学插图的内容作为“三”,主要是借木刻版画的艺术表现形式让学生初步尝试 文学插图的创作,丰富插图艺术的表现方法与技巧。

  关键是引导学生探索运用黑白处理的手法 对应表达不同文学作品的情感与内容。

  强化黑白对比与互衬,弱化中间明暗层次,注意黑白体块的衔接与组合变化,等等,这些包含 在插图艺术作品中的技术要点,在欣赏优秀木刻插图艺术时应作为教师观察提示的要点,这样 可以帮助学生更有目的地观察、体会作品的形式表现技巧,初步形成运用黑白木刻版画表现技 巧进行插图创作的能力。

  “资料库”中关于黑白木刻版画刻制工序及相关印制技巧的介绍,可以帮助学生把握木刻版画 刻版、印制的基本程序和技巧。

  “学习大空间”中一方面强调了与九年级下册的历史教学对应及学科综合,另一方面提倡学生 运用学习的木刻版画知识,加深对各种版画艺术的了解及体验。

  二、教学目标 能够从临摹中初步学会木刻的一种刀法,进行基本的黑白木刻艺术实践。

  能够运用木刻版画的黑白表现形式,有意识地进行画面不同的黑白处理。

  尝试运用黑白木刻的表现技巧尝试绘制文学作品的简单插图。

  三、教学思路 实际教学中,第一课时可从把彩色的摄影作品转化成黑白木刻效果的方式入手,引导学生在对 比中感受黑白木刻的形式特点和艺术魅力,注意具有引导作用的摄影作品应该体块关系较为清 晰整体。

  然后出示一些相似表现题材的绘画作品,通过这些不同形式艺术作品的反复对比,加 强学生对黑白版画特定形式的认识与感受。

  教师结合教材上演示刻版的示范图片,当场演示木刻圆刀的使用方法与要领,再让学生自己尝 试利用圆刀工具练习单纯木刻线条的组织,构成一件独立的木刻小品。

  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先不 要考虑造型问题,只要刻制的线条具有一定组织与变化规律即可。

  教师统一拓印并展示学生的练习作业。

  请学生自己谈谈圆刀使用的技巧体会,师生一起总结不同形状、长短、粗细的线条刻制的感受 及把握工具使用特点的要领。

  教师结合具体木刻作品及局部放大的图片,提示木刻线条的基本组织方法,建议学生依托尽可 能简单的具象图形,运用圆刀进行刻制练习。

  然后,再请部分学生谈使用圆刀刻制的体会,教 师总结归纳、补充木刻工具使用的基本技巧。

  基于学生在两次木刻实践中积累了一些体会与感受,在接下来引导学生体验与感受圆刀和其他 刀具刻制线条时,教师可以制造机会让学生更多谈及自己的感受。

  教师结合拓印步骤,讲解拓印要点,示范拓印一幅优秀的学生木刻练习作业。

  学生尝试按照拓印步骤,拓印并展示自己的木刻作品,学生评价自己作品的成败。

  总结教学,并布置学生在课外使用圆刀工具,临摹刻制,独立完成一幅自己喜爱的优秀黑白木 刻小品或作品的局部。

  第二课时,先结合教材展现运用不同黑白处理方式刻制的木刻作品,师生共同分析总结木刻黑 白处理的特点。

  注意充分利用教材上董克俊的作品,还可以利用电脑图形软件,尝试改变原作 中的黑、白、灰关系,更加直观地比较黑白版画中黑、白、灰关系不同处理后的效果差异,提 示学生注意对比观察其中线条、疏密、节奏、明暗层次、线条组织的差异,以点带面地在教学 交流中加深学生对版画黑白处理技巧的认识与体验。

  在第三课时课前,布置学生根据文学作品绘制一幅造型比较简洁概括的插图。

  然后要求学生根 据黑白木刻黑白处理的形式特点,整理加工这幅文学作品的画稿。

  为了适应黑白木刻的形式特 点与制作需要,教师应提示学生:在修改画稿过程中应特别注意构图中的形体关系,力求简练 与概括。

  这样可以促使学生不断针对黑白木刻的特点修整作品的黑白效果与造型处理,更关键 的是有利于学生在单位教学时间内较为从容地完成一件小作品的刻制与印稿。

  在教师提示木刻作品基本的制作步骤后,学生就可以动手刻制自己的作业了。

  提示学生可以在 动手刻制过程中灵活调整画面上黑、白、灰的处理与木刻线条的组织。

  学生制作进程中,教师应注意及时结合教学中的知识与技巧,对作业中出现的普遍性问题进行 对应的巩固与提示,灵活评价学生作业进展的具体情况,帮助更多的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师此时应当特别强调学生之间的协作与交流,鼓励学生在动手实践中不断巩固与学习知识。

  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印制他们完成的木刻作业并展示。

  进行作业完成后的整体评价是必要的,应当成为整个教学活动的又一高潮。

  教师应尽量鼓励学 生自己来谈,让学生针对最后的作业效果来谈刀具使用及黑白处理上的具体感受。

  但是,教师 应当积极承担帮助学生提升认识水平与实践能力的责任。

  师生共同评价与总结可以重点围绕这样的问题:如果需要进一步改进与提高现在作业的水平, 还应当在各个具体环节注意什么问题与要领. 四、教学选择 利用电脑,可以轻松完成从生活中五彩的形象向黑白木刻版画效果转化的过程。

  虽然不能完全 体现版画的效果,尤其是“刀味”的效果,但能给学生画面体块对比鲜明的感受。

  至于谈到版 画的不同黑白处理时,则必须针对具体的木刻作品进行探讨,就不宜再简单依赖电脑软件的处 理了。

  虽然在理论上应当让学生尽量接触更多的刻刀工具,但是从实践的角度来看,仅仅几个课时的木刻教学还是有限的。

  由于圆刀是木刻中最为常用的一种刀具,更由于圆刀是较易掌握的一种 木刻刀具,建议教师优先选择圆刀作为学生体验基本刻制效果的工具。

  选择尽可能简单的画面,甚至只是一个很简单的画面局部让学生进行刀具的尝试与临摹,这是 课堂教学获得成功的一个关键。

  从教学的角度看,由于木刻的制作时间较长,对于初次涉及的 学生来讲,画面制作难度越小,越能使学生及时获得成功的体验。

  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在初次体验刀具使用性能与刻制效果前,教师可提供给学生一些可供选择 的线条组合图形,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一些选择或加工。

  对于那些坚持自己绘制具象 画稿的学生,教师应当提示学生画稿时要尽量简洁。

  五、教学建议 课时安排建议为三课时,每个学习对应一个课时。

  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由于刀具的使用易于造成身体的划伤,因此,在学生独立使用刀具之前, 教师务必亲自演示并强调刀具使用的基本方法与安全保护要领:右手持刀柄向前下方向保持匀 速用力;刀具与刻板的夹角一般不要大于45。

  ;左手扶压在刀具上,协调右手,向前均匀用 力推进;注意双手手指在刻板上的支撑协调,帮助双手控制刀具的运动方向与刻制力度。

  让学生及时看到自己刻制的画面印制成作品是把教学引向高潮的关键。

  教学中如果能够在此基 础上进行评价,则可以达到促进学习的效果。

  建议多鼓励学生自己来谈,让学生针对自己最后 的拓印作品来谈刀具使用及黑白处理的具体感受。

  初中美术教案8 年级下:03 方寸之间[分析]教材分析一、教材分析 教材从篆刻的基本样式、写刻印的基本步骤、基本技法和章法等方面介绍了篆刻这门传统艺术, 目的是使学生对篆刻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和了解,在欣赏学习和动手尝试中感受中国民族传统艺 术文化的特殊魅力。

  本课的学习内容与编写方式和《黑白世界》一课有差异也有相似之处,可以相互借鉴、拓展。

  从教材呈现的编写思路分析,两课都是从强调对工具使用特性的把握入手,再强调形式美感处 理的技巧运用。

  形式上与第二课《黑白世界》具有颇多内在的联系,尤其是木刻刀具与篆刻刀 具的使用技巧上,即在篆刻艺术中,由于汉字独特的造型结构而有了字形、笔画及其间架结构 的千变万化,干方寸之间便可演绎出许多形式与内涵的精彩,表现出艺术家们别具一格的情趣 爱好与审美追求。

  通过比较印面呈现的不同风格,我们可以体会到其中文字内容与表现形式之 间的内在关系,感受艺术家的性情、胸怀与人格修养。

  教材从介绍朱文、白文与边款等篆刻表现形式和名章、闲章、肖形印等印章品类入手,再介绍 打磨石料、印石上稿、镌刻刀法以及治印的步骤。

  教材版面在呈现印章品类的位置编排秩序上 与这个内在的编写线索可能有一点阅读习惯上的差异。

  在教材引入部分,安排的是欣赏三方印章审美意境的小活动,在教学中,可以优先考虑让学生动手尝试肖形印的刻制,在对篆刻工具性能有所了解与把握的基础上,再来欣赏这三方篆刻作 品,这样可以增强对作品艺术处理的感受,同时也为“活动一”动手临刻自己喜爱的篆刻作品 起到铺垫作用。

  “活动一”的设置主要目的是体验篆刻的工具特性,并掌握篆刻治印与钤印基本步骤及其技术 要领。

  为了让学生了解得比较清楚,教材呈现了几组直接体现每个步骤技术要领的演示图片,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注意仔细观察,对照模仿,良好的工作习惯。

  在对篆刻工具、步骤有所把握的基础上,为了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篆刻艺术,教材列举了四组有 代表性的章法知识——平正端倪、虚实相间、刚柔巧拙、穿插离合,可以作为欣赏材料、引导 学生认识和感受篆刻艺术的表现方法,也可以作为学生模仿学习的摹本。

  在此基础上设置的“活动二”,侧重帮助学生理解与运用篆刻布局章法的基本原则,同时也进 一步巩固与加深对篆刻工具性能及步骤要领的掌握程度。

  教材设置了欣赏分析作品、临摹、识篆、做印稿等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动手尝试和知识理解中 了解、认识、体验篆刻艺术。

  以格言、警句、成语或姓名为内容的治印作业为教学提出了综合 运用知识技能和艺术表现的较高要求。

  根据学生能力发展的需要,提倡重点从对知识的综合了解与灵活运用的角度来评价学生的学 习,学生理论水平与实践有机结合的具体表现是本课教学评价的核心,不可偏废。

  “资料库”介绍了有关篆刻的历史及材质使用方面的知识,并提供常见篆刻字典的参考书目。

  “学习大空间”就印章在绘画作品中的作用与篆刻章法中虚实、疏密关系以及空白的运用和中 国的传统书画艺术的共同之处做出提示,引发学生对传统艺术共性的思考。

  二、教学目标 能够在尝试治印的动手活动中掌握篆刻工具的基本使用技能。

  能够初步理解和运用篆刻章法的变化原则修改或者设计印稿。

  能够从篆刻的学习和实践中尝试体会中国传统艺术中的艺术共性。

  三、教学思路 教学活动是围绕尝试治印的技能学习展开的,安排两个课时,通过动手实践加深学生对篆刻艺 术的体验和了解。

  第一课时的教学引入首先可从强化学生的动手体验入手,让学生在动手篆刻过程中体验篆刻的 魅力,提高学生继续深入学习的兴趣。

  为了降低学习难度,首先从肖形印的刻制入手是一种积极可行的教学选择。

  因为肖形印对比文 字印而言,不必过于在乎形的整齐与规范,更不必借助文字工具书去查找那些对中学生来讲比 较艰深的篆刻文字,而且生肖图形比起文字而言,更加易于激起学生的好奇心。

  每个学生的生 肖年份都有对应的生肖图像。

  试想一下,学生如果能够亲手刻出一枚属于自己生肖的印章,会 有一种怎样的满足与成就呀! 为了调动学生的兴趣,教师可以在课前先刻出一方属于自己生肖的肖形印章,然后印在自己的 书籍上,或者印在自己制作的精美小书签上。

  在教学中可以给学生展示书籍,把这些自己制作 的小书签作为奖励学生的小礼物,告诉学生:谁的作业完成得好,老师就把自己的书签给谁留作纪念。

  篆刻是一门讲究步骤的艺术,为了避免学生学习治印时感到枯燥无味,教学在刻制肖形印的环 节可强化治印基本步骤的知识。

  教材在印稿上石这个步骤中有两种方式可以选择,教学实践证明:“直接反写”的效果较好。

  肖形印没有正反的明显区别,为学生练习直接上稿的方式提供了便利。

  教材上镌刻的方式有两种选择,实践证明:切刀的方式更加易于掌握,也更加具有安全保证。

  在学生初次尝试镌刻肖形印的练习中,提倡首先统一使用切刀法。

  为了保证刻制的安全与简便, 尝试刻制活动中使用的篆刻材料可先选择石膏材料。

  本课时的男一个学习内容是欣赏篆刻作品。

  引导学生在尝试和体验的基础上分析教材提供的篆 刻作品,结合不同的内容和形式交谈感受。

  注意引导学生联系印面文字内容所表达的意境体会 笔画线条产生的视觉效果,形容自己的感受。

  在欣赏与体验环节后,学生根据自己喜好自由选择名章、闲章威者肖形章进行正式的临刻。

  因 为有了刻制肖形印的尝试作为铺垫,“活动一”的可行性大大增强。

  在石膏材料的使用基础上, 此时可以考虑选择石材作为雕刻的材料,帮助学生更加深入体验篆刻工具与材料的特性。

  第二课时在章法举例的环节中,应把重点放在感受不同章法的虚实疏密对比所产生的效果上。

  根据教材归类,体会章法变化的规律。

  用讲解和提问的方法,借助优劣作品的直观对比,逐步 引导学生理解印面的布局原则。

  篆刻的章法贵在气、势、情、韵皆备,而最终落实在“和谐” “活动二”的开展有必要注意课堂教学的可行性,学生独立查找格言、警句、成语或者姓名的篆字,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工具书籍不易准备不讲,查找枯燥艰深不讲,许多字在一般的篆刻 工具书中还不易查到。

  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先规定学生根据篆刻章法布局的基本原则,修改教材上篆刻作品的文字布 局,这样就免去了临时查找篆字的麻烦,甚至可以只提供一两个篆刻文字统一作为学生课堂练 习使用的参考篆字,同样也能达到“活动二”的设置目的。

  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注意及时给予技术示范和辅导,随时展示制作过程中的学生作业,及时做 出评价,对学生作业的不同步骤的表现进行纠正或鼓励。

  四、教学选择 利用篆刻教学的影像资料辅助教学或邀请当地篆刻名家来学校表演和讲学可以作为一个重要 的教学环节,这样不但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也能有效利用多种教学资源。

  但是在实际教学 中必须注意:教师对于整个教学活动方向的把握与设计才是最重要的。

  “活动二”对教学对综合运用知识技能和艺术表现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完 成的难度较大。

  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在理解活动设置目的的基础上,可以采取降低难度的处理。

  篆刻的文字内容以姓名或成语为主,鼓励学生课外通过多种渠道查找所需的篆字,或推荐有关 字典,利用课外时间查找,从中可以感受到古代文字演化的过程与变化的魅力。

  由于篆刻艺术 与传统的书法艺术息息相关,在教学中可以适当引导学生结合篆刻艺术的学习了解书法艺术的 魅力。

  【三】初中美术备课(湘教版)

  八年级下册

  备课人: 备课时间 年月日

  课题

  1、文明之光

  授课时间

  第二周

  课型

  欣赏·评述

  课时

  总共3课时

  授课班级

  教学内容设计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能够联系时代及社会生活认识彩陶。

  方法与过程目标

  能够从时代、造型、纹饰、质地、工艺等方面描述彩陶的特点。

  情感与态度目标

  能够运用比较、归纳等方法分析彩陶,并运用相关美术知识和历史知识。

  本课难点

  通过对彩陶、青铜器、瓷器的欣赏,引导学生初步了解中国工艺美术发展不同时期的现象、历史源流以及审美特点,在学习活动中获得初步的审美经验和鉴赏能力;培养学生学习祖国传统文化艺术的兴趣,增强弘扬民族文化的意识。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视频、图片资料等。

  第1课时(彩陶)

  课堂教学设计过程

  教学程序

  教学过程

  媒体运用

  一、导入

  1.彩陶大致出现在什么时代?

  2.你能描述那个时代人们的生活场景吗?

  3.彩陶艺术记录了我们祖先的生产生活,也体现了他们的精神价值审美趣味。

  4.关于彩陶的联想,想象舞蹈纹盆中这组人物的装扮,说明他们为什么跳舞。

  5.这个彩陶罐的装饰纹样会让你联想到什么?

  6.你能尝试根据彩陶器物的造型和纹样装饰推断其用途,并由此想想、象原始人类的生活情景吗?

  媒体运用:彩陶纹盆;船形网纹瓶

  二、思考练习:

  1.说一说人面纹盆是由哪几种图形构成的。

  2.据学者考证人面鱼纹盆是一个小孩葬具的盖。

  据此你能推断人面鱼纹的用意吗?

  3.分析彩陶中具象纹样与抽象纹样的联系。

  彩陶纹样有具象纹样与抽象纹样之分,两者之间又有着紧密的联系

  1.辨识具象纹样表现的内容。

  2.分析抽象纹样表现的内容(鱼纹、鸟纹)。

  3.归纳:从具象纹样到抽象纹样都有哪些改变?鱼纹、鸟纹的变化都有哪些共同规律?

  4.感受:谈谈具象与抽象的彩陶装饰纹样给你的不同视觉感受。

  媒体运用:具象纹样与抽象纹样的彩陶装饰;鱼纹具象、抽象变化;鸟纹具象、抽象变化。

  三、尝试

  以彩陶蛙纹为参照,用抽象的方式设计两个与之不同的蛙纹图形。

  四、总结

  通过学习活动我们对彩陶艺术有了什么新的了解和认识。

  彩陶与我们今天的生活用品的造型装饰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通过对古代工艺美术继续深入的了解,我们还会有更多新的发现。

  作业与课堂评价

  建议按照不同时期、不同题材收集、归类整理彩陶纹样。

  板书设计

  第一课:《文明之光》

  彩陶的联想

  思考练习

  分析彩陶中具象纹样与抽象纹样的联系。

  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

  教学

  回顾

  与

  反思

  初中美术备课(湘教版)

  八年级下册

  备课人:金锦达备课时间 2015年月日

  课题

  1、文明之光

  授课时间

  第三周

  课型

  欣赏·评述

  课时

  总共3课时

  授课班级

  教学内容设计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能够辨识青铜器的主要纹饰。

  方法与过程目标

  能够联系时代与社会生活,运用相关美术知识和历史知识赏析青铜器。

  情感与态度目标

  能够比较、归纳青铜器纹饰的特点,并大胆表述自己的感受。

  本课难点

  通过对彩陶、青铜器、瓷器的欣赏,引导学生初步了解中国工艺美术发展不同时期的现象、历史源流以及审美特点,在学习活动中获得初步的审美经验和鉴赏能力;培养学生学习祖国传统文化艺术的兴趣,增强弘扬民族文化的意识。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视频、图片资料等。

  第 2 课时(青铜器)

  课堂教学设计过程

  教学程序

  教学过程

  媒体运用

  一、导入

  依据或引用历史资料介绍青铜器。

  青铜是红铜加锡或铅制作的合金,色相为青,故称青铜。

  早在夏初,华夏先民就开始制作青铜器,进入中国历史上长达16个世纪的青铜时代。

  青铜器的造型、纹饰、铭文体现了高度的艺术成就。

  二、赏析:

  赏析:后母戊方鼎。

  用途猜想

  赏析:四羊方尊青铜器的主要纹饰收集资料方法讨论

  简要介绍:后母戊方鼎是中国商代后期王室祭祀用的青铜方鼎,因其腹部著有"后母戊"三字而得名,是商王为祭祀其母"戊"所铸。

  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

  后母戊方鼎器型高大厚重,是中国目前已发现的最重的青铜器,表明商代冶金技术已达到很高的水平。

  用途:煮或盛放鱼肉用,也作为祭祀用的礼器。

  "鼎"

  的结构部位:口、腹、耳、足。

  造型感受:方正、厚重、庄严。

  装饰规律:龙纹组成的兽面纹(饕餮纹)、鼎耳双虎纹饰均为对称图形。

  四羊方尊

  (商代)器身腹部的四羊圆雕与綫刻纹饰和谐地结为一体形成丰富精细的视觉效果。

  器物的造型十分生动。

  边缘棱脊的粗线条增强了器物造型的气势。

  利簋(音轨)利簋内底部4行32字铭文记载了武王伐纣“牧野之战”的具体时间。

  云雷纹为地。

  分别再饰兽面纹夔纹双兽头耳;夔纹组成的兽面文;方座饰兽面纹。

  媒体运用:

  视频短片。

  三、青铜器的主要纹饰:

  1青铜器的主要纹饰。

  2尝试描述兽面纹、夔纹、龙纹、凤纹的造型特点。

  3云雷纹、蟠蝙纹作为底纹使器物形成怎样的效果?

  莲鹤方壶:识别蟠躏纹:传说中的一种没有角的龙,张口、卷尾、蟠曲。

  连续排列纹样,一般都作主纹应用,盛行于春秋战国时期。

  赏析引导:壶身腹部至颈部逐渐收紧,在口部花瓣处展开,烘托立鹤;怪兽、飞龙攀缘向上,形成轻盈升腾的势态。

  后母戊方鼎与莲鹤方壶比较两件器物,归纳其不同特点和感受。

  提示:分别从时代、器形、纹饰和对比感受几个方面人手。

  收集资料方法讨论:如果你要了解青铜器风格的发展变化,需要查阅、收集青铜器的资料,你会怎么做?

  提示:

  按时代、类型、器物名称、尺寸、出土地点、收藏者(单位)等等。

  四、总结与思考

  你对青铜器有什么新的了解?

  青铜器的出现为社会进步带来了哪些变化?

  为瓷器欣赏作课前准备,通过博物馆网站收集你喜爱的瓷器资料(图片、介绍文字),分小组按不同时代各选一件,或者发到老师的邮箱。

  作业与课堂评价

  尝试用几何形绘制或对折剪贴兽面纹图形。

  小组或个人为校园网站编辑介绍青铜器的网页。

  板书设计

  第一课:《文明之光》

  青铜器时代

  赏析《后母戊方鼎》

  赏析《四羊方尊》

  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

  教学

  回顾

  与

  反思

  初中美术备课(湘教版)

  八年级下册

  备课人:金锦达备课时间 2015年月日

  课题

  1、文明之光

  授课时间

  第四周

  课型

  欣赏·评述

  课时

  总共3课时

  授课班级

  教学内容设计

  知识与能力目标

  了解中国瓷器发展的基本情况,能够大致说出瓷器的种类以及特点。

  方法与过程目标

  学习欣赏瓷器艺术的基本方法,能够从器形、袖色以及装饰等方面进行赏析和描述。

  情感与态度目标

  能够运用比较、归纳等方法分析彩陶,青铜器,瓷器并运用相关美术知识和历史知识。

  本课难点

  通过对彩陶、青铜器、瓷器的欣赏,引导学生初步了解中国工艺美术发展不同时期的现象、历史源流以及审美特点,在学习活动中获得初步的审美经验和鉴赏能力;培养学生学习祖国传统文化艺术的兴趣,增强弘扬民族文化的意识。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视频、图片资料等。

  第3课时(瓷器)

  课堂教学设计过程

  教学程序

  教学过程

  媒体运用

  :欣赏活动在学生收集资料的基础上选出要点以议论、交流为主要方式,以学生讲解为主。

  同学们收集了许多关于瓷器的资料,下面请两位同学向大家介绍两个有关瓷器的基本知识:

  1.瓷器是由陶器发展而来,瓷器和陶器有什么不同?

  2.瓷器有哪些种类?它们分别产生于什么时代?

  举例对学生的发言作出评价和补充。

  这节课,我们通过欣赏活动进一步了解中国瓷器,感受瓷器的美,感受中国文化的魅力。

  二、欣赏:

  青花瓷:欣赏、分析与总结归纳斗彩有条件的去博物馆欣赏实物。

  青轴弦纹瓷尊商代瓷器出现的时代;瓷器与陶器的区别;原始瓷给你的印象和感受。

  青瓷:我国著名传统瓷器的一种,在坯体上施以青袖烧制而成。

  引导学生从器形、装饰、袖色等方面进行描述。

  长沙窑执壶唐代釉下彩瓷的发源;贴近百姓生活的功用和装饰;商业出口,吸收外域文化。

  宋代的五大名窑即官窑、哥窑、汝窑、定窑、钧窑。

  l景德镇窑青花萧何月下追韩信图瓶元代景德镇窑青花折枝花果,纹带盖梅瓶明代,成化斗彩三秋杯明代,青花五彩云龙纹盖罐明代。

  ·青花瓷:青花瓷又称白地青花瓷常简称青花,是中国瓷器的主流品种之一,属釉下彩瓷。

  青花瓷是用含氧化钻的钻矿为原料,在陶瓷坯体上描绘纹饰,再罩上一层透明袖,经高温一次烧成。

  钻料烧成后呈蓝色,具有着色力强、发色鲜艳、烧成率高、呈色稳定的特点。

  青花瓷于唐宋已见端倪,成熟的青花瓷则出现在元代景德镇的湖田窑。

  明代青花成为瓷器的主流。

  清康熙时发展到了顶峰。

  ·斗彩、五彩在青花的基础上发展丰富。

  斗彩指袖下青花和轴上彩色相结合的彩瓷工艺。

  五彩是瓷器袖上彩的一种。

  五彩瓷在明清两代逐渐发展、兴盛,其配方经过不断的创新,并进行了多次重大的改革之后,才出现以红、黄、绿、蓝、黑、紫等为主的彩瓷。

  媒体运用:

  图片欣赏

  欣赏、分析与总结归纳

  三、尝试

  以彩陶蛙纹为参照,用抽象的方式设计两个与之不同的蛙纹图形。

  四、总结

  中国古代工艺美术权淀着丰厚的文化信息,我们在赞叹它们精美的造型和巧夺天工的技艺的同时,还能够直接感触到一个伟大民族的情感和智慧。

  各地的博物馆都有大量的古代瓷器,我们可以从中感受到精美的造型和温润质地的光彩,了解各个历史时期人们的生活情趣。

  通过对工艺美术知识的广泛涉猎,我们还能够了解更多的文化现象,以此丰富我们的文化知识和精神生活。

  作业与课堂评价

  各地的博物馆都有大量的古代瓷器,我们可以从中感受到精美的造型和温润质地的光彩,了解各个历史时期人们的生活情趣。

  通过对工艺美术知识的广泛涉猎,我们还能够了解更多的文化现象,以此丰富我们的文化知识和精神生活。

  板书设计

  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

【八年级美术下册教案】相关文章:

湘教版中学八年级下册美术教案10-07

江西版八年级美术下册教案10-01

湘版八年级美术下册教案10-01

苏教版八年级美术下册教案(通用8篇)10-16

新人教版八年级美术下册教案(通用12篇)02-27

苏少版八年级美术下册全册的教案(精选11篇)02-20

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05-25

八年级下册地理教案10-08

八年级下册背影教案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