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省级优秀教案我的母亲

时间:2022-10-07 21:52:45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省级优秀教案我的母亲

  省级优秀教案我的母亲【一】

  学习目标:

省级优秀教案我的母亲

  1.  掌握如何阅读写人散文。

  2.  把握母亲的人物形象,感受母亲对胡适成长的深远影响。

  3.  形成紧扣文本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 习胡适 先生的回忆性散文《我的母亲》,同学们都预习了吗?那我想问问同学们是如何预习的?预习时都做了些什么?

  学生可能会有的:1、字词。(直接讲,不上黑板。)2.人物形象。3.分几个部分。(本文的文眼。)4.作者对母亲的情感……

  师:很好。看来同学们对本文都做了很好的预习。那同学们阅读过程中有没有思考,并形成自己的问题?(学生可能有两种情况:1.有,那就请学生提问,仅限3位。2.没有,要求同学们以后阅读一定要带着思考、带着问题阅读,这样才更有阅读价值。)

  二、教师总结:从同学们预习反馈来看,如何阅读、预习写人散文的方法也就能得出:其实,总的归纳起来就是写了什么(1、2、3)?为什么写(4)?怎样写的(5、6)?其实这是读任何文章我们都需要思考的,只是不同的文章我们思考的具体问题不同罢了。当然,最根本的前提便是我们要思考。

  1 字词等基础知识。

  2 写了什么人?做了什么事?

  3人物的形象怎样?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有哪些?

  4写此人的目的是什么?

  5文章是如何安排结构和详略的?如此安排的原因是什么?

  6赏析文中的优美语句,或理解文中的疑难语句。

  三、老师问几个问题,看看能不能借此来解决同学们的问题,当然这些问题也夹杂了老师自己的理解,借此与大家共享。

  1.分别请学生读胡适的简介与最后一段:“我在我母亲的教训之下住了九年,受了她的极大极深的.影响。我十四岁便离开她了,在这广漠的人海里独自混了二十多年,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一胡适14岁就一个人在外闯荡,却成为近现代史举足轻重的大家,她的母亲功不可没,母亲究竟是如何影响他的? 请大家阅读文章,分条列出。注意在文中划出你的依据。(注意文中的修饰性词语:从不、轻轻地哭(效果)、请宗族本家)

  (1)谆谆教诲,不断反省自己。

  (2)严格督学。

  (3)保护孩子自尊心。

  (4)疼爱胡适。

  (4)温和、宽容、忍让、善良:对待大哥及其债主、处理与两位儿媳之间的矛盾。

  (5)坚持原则,正直刚烈,不受别人侮辱。

  投影课本中没有的母亲对胡适的帮助。

  2.从中可以看出,有的是母亲对作者刻意的教育,有的却是母亲平时的待人接物对胡适的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教育和影响。就是在这样的影响下,胡适一步步成长起来。从中也可以看出,母亲是一位怎样的人(投影):温和、宽容、忍让、善良、刚烈……

  3.我们再换个角度审视母亲,母亲还是一位不容易的人。文章中有一句直接体现母亲的不容易?痛苦。

  痛苦体现在何处?

  (1)寡妇、后母(2)胡适大哥赌钱欠钱,除夕在债主的吵骂声中度过有6、7次(3)两位媳妇喜欢摆脸色(最下流的事)(4)流言蜚语对母亲人格的中伤。

  投影课本中没有的有关母亲的介绍。

  思考:突出母亲的痛苦有何作用?

  (1)母亲生活的不易,更好地衬托了母亲温和、宽容、忍让、善良的精神品质。

  (2)注意那个时代。封建思想影响极其严重的时代。胡适的母亲23岁便成了寡妇,一位没了丈夫的寡妇在其所在的宗族中是很没有多少地位的,大家还记得《祝福》中的祥林嫂吗?他就是死了丈夫没了儿子没了地位而被赶出家门,所幸她还有胡适啊。这就是为什么她如此严格要求胡适的主要原因之一。母亲一方面要把胡适抚养成人,同时,作为后母后婆,她还要照管丈夫前妻留下的与自己年纪相仿的又不甚懂事的儿子儿媳,这就使得“母亲”的处境十分艰难和尴尬。而她的不露怒色、轻轻地哭泣、请族人评理其实也是母亲处事的智慧,她用她的品德与智慧,赢得了家人的尊重,让儿子走上了正轨。

  4.我们再换个角度,大家能不能从文章中挖掘胡适的精神品质。

  (1)在这广漠的人海里独自混了二十多年,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

  (2)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3)(提醒学生本文是怎样的语言风格?)整篇文章语言质朴、平和,未见一点矫揉造作、辞藻华丽之感,感情却极显真挚。(请同学们自己找一段自由朗读,体会质朴语言所带来的真挚的感情。)

  谦逊、不溢美、不自夸的品格,谦谦君子的风度。

  这样的品格是谁影响的?而这正是母亲潜移默化的结果,更能衬托其母亲的伟大。

  5.文章结构安排:课文标题为"我的母亲",而前三段只有一句提及母亲,似与主题无关,为何这样安排?(机动板块,如果来不及,可以做课后思考作业。)

  (1)这篇课文节选自胡适先生四十岁时所写的自传体散文《四十自述》,传主实际是作者本人,作者写母亲是把母亲作为自己人生成长道路上的第一位“恩师”来写的,所以开头就写了较多的自己童年的经历。(关注书下的的注释)

  (2)“但这九年的生活,除了读书看书之外,究竟给了我一点做人的训练,在这一点上,我的恩师便是我的慈母。”作者在前三段想表明他的童年生活,除了看书之外,是贫乏的,是有缺憾的,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是母亲“给了我做人的训练”,这不仅弥足珍贵,铭记永久,而且影响巨大。

  (3)这样看来,前三段实在不是闲笔,不仅为写母亲起到很好的铺垫作用,而且与文末写自己在母亲影响下的进步相呼应。

  6.回头看看同学们的问题有没解决完(相机而动)

  投影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1.掌握如何阅读写人散文。

  2.把握母亲的人物形象,感受母亲对胡适成长的深远影响。

  3.形成紧扣文本的意识。

  以上便是这节课我想与大家共同学习的内容,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最后让我们集体朗读文章最后一段,感受胡适对母爱的感激与怀念。集体朗读最后一段。

  结束本节课。

  省级优秀教案我的母亲【二】

  一、前期准备

  (一)教材分析

  《我的母亲》是新课标人教版实验教材《语文》(初一语文)第一单元第二课。原文选自《胡适自传》,标题是编者加的。它的体裁是传记,堪称文学的传记,传记的文学,既可供胡适研究者参考,具有史料价值,也可供文学喜好者欣赏、阅读,具有文学价值。文章内容翔实,饱含感情,既写出了母亲含辛茹苦教子成龙的追求,又写出在大家庭环境中作为后母维持家庭关系的不容易,表达了爱子对母亲的深深敬意和绵绵无尽的怀念。作者把自身的生长与母亲的教育紧紧联系在一起,着重写出母亲对自身的“做人的训练”,对自身少年时代乃至一生的重大影响,由此表达自身对母亲的理解与感激。从胡适一生的奋斗与追求,从他在学术史上的地位与成绩来看,母亲对他的影响是功不可没的。因此,教学本文应该从宏观上确立掌握好重点,解决好难点,同时还要注意拓展同学的视野,感悟胡适和其作品所包括的人文内涵。

  (二)教学设想

  鉴于上述考虑,本文教学时应从三个角度展开,也就是分三个环节进行:

  第一个环节,远处看课文,读标题,了解作者,对课文和作者作一般性的了解。

  第二个环节,立足课文,感知内容,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这是本文的教学重点所在,为训练语文能力打下扎实的基础。

  熟读全文,理解母亲对“我”的做人训练,感受作者对母亲的感情,成为本文的重点。

  第三个环节,立足课文向外看,拓展视野,增加见识,丰富语文素养。

  这三个环节的布置由易到难,由课文向课外拓展,主次分明,重点突出。第一个环节的设置,意在让同学从比较中了解本文在内容与写作方面的特点。第三环节是在第二环节进行语文能力训练的.基础上完成的,由胡适的作品延伸到他的学术成绩,由他对母亲的感情延和他的文化观。

  (三)教学准备

  学好本文,需要同学做好如下准备工作:第一,搜集自身熟悉的抒写母亲的诗文或歌曲,掌握其主要内容;第二,查找资料,初步了解胡适和其他的家庭情况。

  教师课前需要阅读《胡适自传》,或者其中的《九年的家乡教育》和《先母行述》两篇,感悟母亲对儿子的深深关爱,以和胡适对母亲那种“生未能养,病未能传,毕世劬劳未能丝毫分任,生死永诀乃亦未能一面”的哀痛之情。

  (四)教学目标

  1.熟读全文,理解并掌握本课生字新词;

  2.理解文意,概括、提炼文中的母亲形象,从文章所写的具体事件中概括出母亲的品性、特点。

  3.了解胡适和其母亲身上代表的文化意义。

  (五)教学参考

  用3课时学习本文。前2课时学习课文,掌握文章内容,体会母子情深;后1课时举办主题讲座──胡适和他的《先母行述》,让同学了解母亲对儿子寄予的厚望,了解一个伟大的母亲对儿子爱的特殊方式,同时体会作者对母亲刻骨铭心的怀念以和“生未能养,病未能侍,毕世劬劳未能丝毫分任,生死永诀乃亦未能一面”的深深哀痛,以达到丰富同学情感、拓展文化视野的目的。

  二、互动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歌曲《烛光里的妈妈》。

  歌曲是如何歌颂母亲的?你还知道哪些抒写、歌颂母亲的作品?用一句话解读作品的主要内容或者思想感情。

  同学口头交流。

  母亲是我们人生的第一位老师。我们应该感激她。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胡适的《我的母亲》,了解他的母亲是一位怎样的母亲,作者对母亲感情怎样。

  (二)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默读提示和要求:

  ①抓住关键句、段。

  ②注意字词,读准字音,辨清字形。

  文绉绉穈翳龌龊

  ③读完后,用一句话总结全文。

  ④理清文章结构:

  (三)再读课文,注重自身的独特体验

  1.让同学提出自身在阅读中遇到的难题,或者值得考虑的问题,集中起来加以讨论。

  2.教师提出问题,一起研讨。

  ①用一句话概括母亲的形象特点。

  ──“我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

  ②为什么说她又是“严父”?插入胡适家庭背景资料介绍。

  ③课文写了母亲哪几件事?这些事情突出母亲的什么品性?

  课文写了母亲这样几件事情:

  A.叫我早起,聆听教诲,“催”去上学;

  B.我说了不该说的话,她重重责罚我;

  C.新年之际,债主来要债,她从不骂一声,脸上从不露出一点怒色;

  D.受了两个嫂子的气,她只忍耐着,忍到不可再忍时,悲哭一场,以解心中之苦;

  E.听了五叔的牢骚话,表示出刚气,不受一点人格上的侮辱。

  通过写这些事,表示母亲以下品性。

  她是一位恩师,对我谆谆教诲;对我要求严格,却从不拿小朋友出气;气量大,性情好,事事留心,事事格外容忍;待人仁慈、温和,从来没有一句伤人感情的话。

  ④请你就作者母亲的为人、教子方式,

  谈谈自身的理解与看法。

  (四)朗读下列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加点词语的含义(题目见课后研讨练习三)

  引导同学联系上下文细细体会品味语句中暗含的语意,以同学的理解为主,教师作必要的点拨、提示。

  (五)结合自身的实际谈谈学习本文的收获,说说自身在哪些方面受到母亲的影响,然后写在随笔本上。

  三、延伸拓展

  (一)主题讲座

  胡适和他的《先母行述》

  发放资料《先母行述》,对照文章学习,让同学比较充沛地了解胡适的生长经历,体会他对母亲的深厚感情,丰富同学的情感和文化素养,增加见识。

  (二)讲座内容

  1.胡适生平简介。

  2.解读《先母行述》,了解母亲,感悟作者对母亲的深厚感情。

  3.我们从中学习什么。

【省级优秀教案我的母亲】相关文章:

《我的母亲》胡适优秀教案(精选10篇)08-16

回忆我的母亲优秀教案(精选11篇)11-30

《我的母亲》的教案03-06

我的母亲老舍优秀教案(通用8篇)10-31

我的母亲作文【优秀】09-28

课文《回忆我的母亲》优秀教案(通用6篇)09-19

我的母亲教学教案10-07

怀念母亲优秀教学教案10-12

争创省级绿色学校总结优秀范文11-25

我的母亲优秀小学作文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