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冀教版四年级上数学教案两篇
冀教版四年级上数学教案篇一:2014冀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第一单元:升和毫升
修订人:清华园学校杜珍
单元教材分析
一、单元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事例,了解容积的意义,认识“升”和“毫升”,知道1升=1000毫升,会用字母表示“升”和“毫升”。
2、通过实验操作等,感受“升”和“毫升”的实际意义,能表达实验的过程和结果。
3、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在实验操作的过程中,感受数学问题的探索性、挑战性,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二、教学内容:
本单元主要内容包括认识“升”和“毫升”,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共安排2课时:第1课时,认识“升”和“毫升”,第2课时,了解“升”和“毫升”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重点、难点:
1、认识“升”和“毫升”。
2、形成1升和1毫升的容积观念。
3、借助有关实物,直观认识各种容器的容量。
四、课时分析:
第一课时:认识“升”和“毫升”
教材设计了两个活动,一是比较两个杯子哪个装水多,使学生了解容量的概念。活动二是比较两瓶饮料的多少。教师在教学中,对于教材的所呈现的比较的方法,不要急于介绍,一定要让学生在讨论、交流的基础上充分动手操作,在汇报、展示的环节中还要注意学生的表达是否清晰、有条理,另外,如果学生说出了课本以外的方法,只要合理,也要给予肯定,让学生在充分的活动中学会比的方法。在此基础上,介绍用量杯和量筒可以测量液体的多少并认识量杯和量筒,然后说明,计量液体用“升”和“毫升”作单位,并认识字母L和mL,这里要注意让学生区分测量工具和测量单位两个概念,以免混淆。在课后练一练的习题中,注意第3题要让学生实际动手操作,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解决问题。另外,教师还可以课前准备生活中常见的液体物品,让学生练习认读液体的净含量。本课在学生“玩水”时,提醒学生注意,节约用水,不要弄湿其它物品,并随时提醒学生注意安全。
本课教学重点:1、理解容量的含义。
2、区分测量工具和计量单位。
3、学生学会看量杯和量筒上的刻度。
第二课时:了解“升”和“毫升”之间的关系
教学中在实验的环节上可以由教师演示,也可以让学生动手操作,但是一定要注意每次往量筒中装水100毫升要准确,这样才能保证实验的成功,另外要让学生观察1毫升水和1升水的多少,在练习中可以增加一些填单位的习题,以巩固对“升”和“毫升”的理解。
本课教学重点:1、注重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
2、注重教学与生活中的物品相结合。
第1课时:认识升和毫升
教学内容:教材第1——3页的内容及练一练。教学目标:
1.在实际操作活动中,经历了解容量概念和认识测量工具、以及认识“升”和“毫升”的过程。
2.了解容量的含义,认识“升”和“毫升”,了解升和毫升怎样用字母表示;会读量杯和量筒中液体的多少。
3.积极参与“玩水”实验活动,获得愉快的学习体验和数学活动经验。重点、难点
重点:使学生感知“升”和“毫升”这两个容量单位的大小,会读量杯和量筒上的刻度。
难点:理解容量的含义。
教学具准备:课件,水盆、杯子。
教学过程:
一、揭题示标。
1、设疑导入
师手拿两个杯子,提出问题:如果两个杯子都装满了水,哪个杯子装的水多呢?这里面隐藏着有趣的数学知识,谁来猜一猜是什么?(让生自由猜)
2、板书课题。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认识升和毫升”(板书课题)
3、出示目标
我们这节课要达到的目标是:(学生齐读)
1、知道“容量”的概念,认识容量单位“升”和“毫升”。
2、了解升和毫升怎样用字母表示;我会读量杯和量筒中液体的多少。
师:接下来就让我们带着目标根据自学指导的要求认真自学,相信每位同学都会有所收获。
二、学习指导。
认真看课本第1—2页的内容,然后动手试一试,比一比,思考:
1、哪个杯子装的水多?你是怎样比较的?
2、你认为什么是容量?容量的单位有哪些?
3、升和毫升用字母怎样表示?
师:自学时,可以边看边动手做一做,重点的地方用笔画下来。
(自学时间5分钟,看书—思考—动手—交流—汇报)
三、自研共探
1、看一看(自学探究)
生认真看书自学,师巡视,督促人人认真地看书,也可参与学生的活动中。
2、议一议(对子交流,疑难问题小组讨论,整合答案)
针对自学探究中的问题先对子交流,还不能解决的问题可以小组讨论。
教师在学生合作交流时巡视,观察小组交流情况,对合作不太好的小组给以帮助和提醒,促使每个组及组员都能积极参与到合作交流活动中。
3。动手演示说一说(汇报展示)
师:同学们学的怎么样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检测一下大家的自学成果。以小组为单位由老师指定题目进行汇报,没有得到展示机会的小组可以在期间举手示意要求汇报,但只展示不同方式或质疑补充。各组展示后,可以自评,他评或老师评价。对疑难地方师及时点评讲解。
4。小结归纳
生说,师生共同总结:容器中所能装液体的多少,就是容器的容量。
常用的容量单位:升和毫升
四、学情展示。
1、课本第3页试一试。
2、练一练中的1题。
3、练一练中的第2题。
要求:
1、独立完成、对子交流。
学法指导:先自己独立完成题目,然后举手示意对子,待对子完成后小声讨论
2、组内讨论、整合答案。
学法指导:待组内成员全部完成后交流各自答案和理由,最终形成统一答案。
3、分工合作、板演展示。
学法指导:每两组展示一题,预展速度快的组先展示,另外一组只展示不同之处,或质疑补充评价。由组长分工:展示题1可板演口答,展示题2可以边演示边说明理由,展示题3可以口答。展示形式可以多样化。(预展时间:2分钟)
4、汇报讲解、补充评价。
学法指导:由一个小组做讲解展示,讲解时可以组内补充,也可其它组补充或质疑。展示后,其它组或教师给予评价。
5、操作指导:教师要在预展时巡视各小组,指导并帮助小组快速分工,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其中,做到人人有事做。
五、归纳总结
同学们,经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学到了哪些知识呢?你还存在什么疑惑?
教师可从以下几方面引导学生说一说:1、知识点(表格、知识树等)2、方法3、易混易错点4、疑惑5、学情。
六、巩固提升
1、在()内填入升或毫升。
(1)一瓶大瓶可乐的容量是2()
(2)一瓶牛奶的容量是250()
(3)一瓶眼药水的容量是5()
(4)一桶饮用水的容量是15()
(5)一瓶洗发水的容量是200()
2、课本练一练第3题。
3、拓展:课本第3页练一练的第4题。
板书设计:
认识升和毫升
容器中所能装液体的多少,就是容器的容量。
容量单位:升——L毫升——ml
课后反思:
第2课时:升和毫升的关系
教学内容:教材第4—5页的内容及练一练。
教学目标:
1、知道1升=1000毫升,或1L=1000ml,能解决生活中有关的实际问题。
2、通过实验,经历小组合作探索“升”和“毫升”之间换算关系的过程。
3、积极参与“玩水”的实验活动,获得愉快的学习体验和数学活动经验,体验“升”和“亳升”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重点、难点:
重点:知道“升”和“毫升”之间的换算关系。
难点:利用升和毫升之间换算关系解决生活中有关的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100毫升的量筒1000毫升的量杯一定量的水教学过程:
一、揭题示标。
1、激趣导入。
师:手拿100毫升的量筒和1000毫升的量杯,请同学们猜想一下:在100毫升的量筒中装满水倒入1000毫升的量杯中,几次才能倒满呢?(学生讨论,猜想)
2、板书课题。
师:升和毫升之间到底存在什么样的关系呢,相信学完这节课你们一定会清清楚楚。(板书课题:升和毫升的关系)
3、出示目标
我们这节课要达到的目标是:
1、知道“升”和“毫升”之间的换算关系,
2、利用升和毫升之间换算关系解决生活中有关的实际问题。(生齐读并默记心中)
师:心中有目标,学习有方向,要想达到这节课的目标,需要靠大家的认真自学,为了帮助你们尽快学有所获,老师为你们准备了学习小帮手!
二、学习指导
认真看课本第4页的内容,动手试一试,你发现:
1、你倒了几次才倒满的?
2、升和毫升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温馨提示:先看书,再小组动手操作,要记录下实验过程中的数据)(自学时间5分钟)
三、自研共探。
1、看一看(自学探究)
生认真地看书,小组合作操作,师巡视指导。
2、议一议(合作交流)
小组内交流小结本组操作过程和结论,教师在学生合作交流时巡视,观察小组交流情况,对合作不太好的小组给以帮助和提醒,促使每个组及组员都能积极参与到合作交流活动中。
3。说一说(汇报展示)
师:先讨论完的小组可以选派代表汇报展示,第一题可以边动手演示,边说明本组的想法和结论;第二题可以直接口头汇报(学生汇报时有不足或不准确的地方老师或其他成员可以及时给予补充,在各组展示之后,其他小组给与评价。)
4、小结归纳
1升=1000毫升1L=1000mL(多让生说一说,师板书)
四、学情展示。
1、课本第5页做一做。
2、填空我能行。
(1)计量液体,如汽油、饮料、药水等,用()和()作单位。
(2)1升=()毫升8000毫升=()升
(3)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1瓶酱油约800()一桶色拉油约5()
汽车油箱大约能装汽油50()
(4)装有2升的酸奶,倒了一半后还剩()毫升,再倒一半后还剩()毫升。
3、我是小法官。
(1)升用字母“ml”表示,毫升用字母“L”表示。()
(2)当比较两个不同大小的杯子中饮上料多少的时候,可以将饮料倒进两个一样大的杯子里。()
要求:
1、独立完成、对子讨论。
学法指导:先自己独立完成题目,然后举手示意对子,待对子完成后小声讨论。
2、组内交流、整合答案。
学法指导:待组内成员全部完成后交流各自答案和理由,最终形成统一答案。
3、分工合作、板演展示。
学法指导:每两组展示一题,预展速度快的组先展示,另一组只展示不同之处,或质疑评价。由组长分工:展示题1板演并讲解;展示题2板演口答即可;展示题3口答并说明理由。展示形式也可以多样化。(预展时间:2分钟)
4、汇报讲解、补充评价。
学法指导:由一个小组做讲解展示,讲解时可以组内补充,也可其它组补充或质疑。展示后,其它组或教师给予评价。
5、操作指导:教师要在预展时巡视各小组,指导并帮助小组快速分工,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其中,做到人人有事做。展示小组可根据时间轮流、抽签或指定。
五、归纳总结
同学们,经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学到了哪些知识呢?
教师可从以下几方面引导学生说一说:1、知识点(表格、知识树等)2、方法3、易混易错点4、疑惑5、学情。
冀教版四年级上数学教案篇二:冀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升和毫升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认识容量和升。
学情分析
这部分内容在以往教材中是安排在认识体积之后学习的,但在学生的生活中已被广泛运用,学生具有一定的感知。
教学要求
知识目标:使学生知道“容量”的概念,认识容量单位“升”,了解“一升”的实际意义,体会“容量”的含义,通过操作让学生体会采用统一的容量单位的必要性。能力目标:增强空间大小的量化观念,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和实际应用能力。情感目标:在操作活动中,感受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使学生认识“升”这个容量单位的大小,加深对“升”的认识。
主要教学方法
讲授法,操作法
教学组织形式
4人小组
教学准备
电脑课件
教学过程
一、认识容量:
1.出示两个茶杯:
2.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两个茶杯,谁来说出哪个杯子里盛水多?
3.说明:哪一个杯子盛的水多,我们就说它的容量大一些,盛水少的,我们就说它的容量小一些。(板书:容量)
4.出示两个水壶:
5.你知道哪一个水壶的容量大一些吗?(如果学生是通过观察得到的结果,可再提示可以怎样来证实)
6.你说举举例子来比较容量的大小吗?(如家中的热水壶跟水瓶比较)
7.请同学们观察在这个水壶中盛了多少水?
8.想一想,你能说出这个水壶的容量是多少吗?你是怎么想的?
9.我们可以把这壶水倒入杯中,看看可以盛多少杯。
10.小组活动,将一壶水分别倒入各自准备的水杯中。
11.谁来说一说,这壶水有几杯?
12.同学们说的都不太一样,大家觉得这样说科学吗?如果别人这样告诉你,你能知道这壶水的容量吗?
13.因此,人们就给容量定出了统一的单位。
二、认识升:
1.请同学们拿出从家中带来的各种容器。
2.请同学们分别在小组里交流一下你带来的容器上标明的容量是多少?
用的是什么单位?
3.指名两小组回答最大的容量和最小的容量。(板书:升或L)如果有毫升则向学生说明下面再来学习。(板书完整课题)
4.从同学们的回答中,我们可以知道,升是容量的单位之一,那么,你认为1升有多少呢?小组交流一下。
5.要想科学的认识升这个单位,我们先来认识这个量杯(出示量杯),量杯是用来测量液体的容量的工具,在量杯上有一些刻度,标着1的地方就表示容量是1升。
6.现在,老师将一个棱长是1分米的正方体中装满水,再将这些水倒入量杯中,你发现什么?
7.板书:棱长是1分米的正方体的容量正好是1升。
三、想想做做:
想想做做1:
1.实物投影出示想想做做第一幅图
2.图上的3个容器,哪个容量最小,最个容量最大?你有什么好办法比较吗?
3.指名生上台操作。
想想做做2
1.请每个小组将准备的杯子拿出来,先估计一下,哪个容量最大,哪个容量最小?
2.接下来,请每个小组像刚才一样实验一下,你估计对吗?
3.指各两小组回答:你们是怎样做的?
想想做做3
1.指名读题。
2.指名口答。
想想做做4
你能估计出下面哪些容器的容量比1升大吗?说说你的理由。
认识毫升(1课时)
学情分析
学生已能正确的认识容量的含义和升这个容量单位,同时,通过生活实际,一部分学生
已知道毫升这个单位,但对毫升具体含义以及升和毫升之间的关系不是很了解。
教学要求
1、使学生正确认识毫升,并形成1毫升的容量观念。
2、知道升和毫升之间的进率,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教学重点、难点
使学生正确认识升和毫升之间的进率,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主要教学方法
讲授法,实践法
教学组织形式
2人小组
教学准备
电脑课件
教学过程
一、认识毫升:
1.前面二节课,我们学习了容量的单位升,根据同学们的了解,在一般的容器上,除了用升做单位之外,还用什么做单位?
2.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毫升”
(板书课题:毫升)
3.请几位同学上台来展示一下你找到的用毫升做单位的容器。
4.大家觉得,用毫升做单位的容器和前面我们学习的用升做单位的容器有什么不同?
5.可见,毫升是在讲师比较少的液体时常用的单位。毫升也可以用“mL”或“ml”来表示。(板书:mL,ml)
6.师拿出装有1毫升水的量杯。这个量杯里的水大约是1毫升,谁来形容一下1毫升的水大约有多少?
7.接下来,我们来做一个实验,我用滴管向量杯里滴水,大家数一数,几滴水大约是1毫升。
8.通过这个实验,你对毫升有了什么认识?
二、升与毫升的进率:
1.请每个组长拿出课前老师发的量杯。请小组里的同学仔细观察量杯上的刻度,并依次指一指,100毫升,150毫升,250毫升,400毫升和500毫升各在什么地方。
2.接下来,请同学们将自制量器中的1升水倒入量杯中,看看可以倒几杯。
(提醒学生注意倒入量杯时到500毫升是就算一杯)
3.通过实验,请小组里的同学讨论,1升等于多少毫升。
4.指名回答后板书:1升=1000毫升,说明升与毫升的进率是1000。
三、想想做做:
想想做做1
1.指名读题后指名口答。全班集体订正。
2.再请同学们拿出你的容器,以毫升做单位,在小组里说一说它们的容量各是多少。想想做做3
1.指名分别说一说三种饮料的容量。
2.说一说,每一种饮料分别需要多少瓶才正好是1升?为什么?
想想做做4
1.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2.指名:为什么2000毫升是2升?
想想做做2、5课前完成,课上汇报结果。
四、你知道吗?
生自由阅读后交流感想。
教学反思
除法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除法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能应用所学知识主动探索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经历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笔算方法的探索过程,会进行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笔算。
能力目标
学习用类比、迁移的方法解决问题,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水平,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情感目标
学生在探究、讨论中感悟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在自评、互评、师评中获得成功体验,增强自信心。
教学重点
经历试商方法的探索过程,在理解算理的前提下熟练进行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商两位数的笔算。
教学过程
一、温故而知新。
1.
(1)697是由()个百()个十()个一组成,697是由()个十()个一组成。
(2)524是由()个十和()个一组成,612呢?
小结:同一个数,用不同的计数单位来表示,就有不同的看法。
2.问题情境一。
同学们,最近市二小正在开展“经言、名言”诵读活动,何老师也参加了这项活动,还去书店买了一本《名言集》有612页,老师想9天看完,请大家帮忙算一算平均每天看多少页?(出示)
(1)读题。请同学们自己读题。
(2)独立完成。会计算吗?谁想在黑板上做?(指名板演)其余做在练习本上。
(3)订正。采访板演生。为什么要用除法做?板演生讲计算过程。
请同桌互相检查。这是我们以前学习的三位数除以一位数,谁来说一说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怎样计算呢?生回答。
师小结: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我们先用除数去除被除数的前一位,如果不够除,就用除数去除被除数的前两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上,商就写在那一位上。这节课就用同学们掌握的这些知识来研究新知识。
二、探究新知。
1.
(1)出示问题情境二。
(出示)要往灾区运送250袋大米。
(2)指名读题,并让同学们观察图上的信息,了解到每辆车能装50袋。
(3)提数学问题,根据这两个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生答后(出示):需要几辆车才能一次运完?
(4)读题。请大家一起读题。怎样列式?
250÷50为什么用除法做?
(5)比较算式250÷5和250÷50有什么不同?
今天这节课就来学习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笔算。(板书课题)
2、独立探究
(1)三位数除以两位数怎样计算呢?请大家结合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想一想,计算250÷50,你怎样试商。老师相信凭着大家的聪明,一定能解决这个问题。好,自己在练习本上试着做一做。遇到困难时,可以问同桌,也可以问好朋友,更别忘了老师也在你身边。
(2)巡视,指名板演。
(3)板演生讲解计算过程。(多媒体演示)
(4)订正,自评。请大家对照屏幕自己检查。做对的同学表扬一下自己。
三、看书质疑。
刚才同学们通过独立思考,动手尝试,解决了250÷50,非常了不起。现在我们一起看看书上的小朋友是怎样做的。不过在看书时,老师有个要求。(出示)
【 冀教版四年级上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冀教版小学数学教学方案设计10-08
冀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01-13
冀教前后教案05-22
浅析冀教版小学数学的生活化教学的论文10-11
冀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因数》教学教案范文10-08
冀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优秀04-18
冀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01-03
冀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0-08
冀教版一年级上册《哪儿去了》教案设计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