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四年级下册古诗教案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古诗三首》教案
第一课时
独 坐 敬 亭 山
教学目标:
1、我会认识生字、会写生字。能正确读写词语。
2、我会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独坐敬亭山》。
3、我会通过看注解,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孤独寂寞之情。
教学重点:
重点品味诗句,背诵古诗,积累语言。体会诗人孤独寂寞之情。
知识链接:
《独坐敬亭山》这首诗是李白天宝十二年(公元753年)秋游安徽宣州时所作。当年,诗人被迫离开长安已整整十年,世态炎凉,长期的漂泊生活使他饱尝了人间心酸的滋味,孤舟之感倍生。诗人通过对敬亭山的描写,抒发了因怀才不遇而产生孤独寂寞的感情,也正是诗人投身到大自然怀抱,以山为伴,寻找安慰的真实写照。
预习任务:
1、释题,简介背景。
2、学会重点生字词。能正确读写。有感情的朗读古诗。
3、结合插图,根据注解逐句说说诗意。
4、吟读,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自主、合作、探究
1、释题,简介背景。
2、你学会了那些生字词?有哪些地方需要注意?
3、比一比,谁读得最好。
4、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大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吟读,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说说从哪些词语中可以体会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堂检测
1、比一比,再组词。
闲 ( ) 厌 ( ) 亭 ( )
闭( ) 庆 ( ) 亨 ( )
2、默写《独坐敬亭山》。
3、根据古诗内容填空。
(1)《独坐敬亭山》的诗人是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_。诗得前两句烘托了诗人心灵________________。诗的后两句运用的手法是_________,表达了诗人对___________的喜爱。
(2)《独坐敬亭山》题目中的“独”,不仅写山,也是写作者。这首诗里,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词、句也表现出孤独的意思。
学习收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链接
课外收集一些有关大自然美丽、神奇的图片,让我们做个有心人,发现自然界的美,懂得欣赏美并保护这些美。
第二课时
望 洞 庭
教学目标:
1、我会认识生字、会写生字。能正确读写词语。
2、我会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望洞庭》。
3、我会通过看注解,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以轻快的笔触,勾勒出一幅优美的洞庭秋月图。
教学重点:
重点品味诗句,背诵古诗,积累语言。体会诗人的描写方法。
知识链接:
《望洞庭》这首诗是刘禹锡所作。明月当空的夜晚,诗人经过洞庭湖,记下所见的景象。故名为“望洞庭”。
预习任务:
1、释题,简介背景。
2、学会重点生字词。能正确读写。有感情的朗读古诗。
3、结合插图,根据注解逐句说说诗意。
4、吟读,体会诗人的描写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1、释题,简介背景。
2、你学会了那些生字词?有哪些地方需要注意?
3、比一比,谁读得最好。
4、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大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吟读,体会诗人的描写方法。说说从哪些可以看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堂检测
1、比一比,再组词。
未 ( ) 摇 ( ) 庭 ( )
末( ) 遥 ( ) 挺 ( )
2、默写《望洞庭》
3、根据古诗内容填空。
(1)《望洞庭》是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_。遥望洞庭湖而写的风景诗。第一句从水光月色的交融不分写起,表现湖面的___________;第二句以___________作比喻表现夜晚湖面的_____________;第三句写_________湖中君山翠绿的色彩;第四句再用一个比喻,将浮在水中的君山比作_________________。
(2)《望洞庭》这一首诗“白银盘里一青螺”中的“白银盘”指的是_________,“青螺”指的是_________,这句诗形象写出了洞庭湖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习收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链接
课外收集一些有关大自然美丽、神奇的图片,让我们做个有心人,发现自然界的美,懂得欣赏美并保护这些美。
第三课时
忆 江 南
教学目标:
1、我会认识生字、会写生字。能正确读写词语。
2、我会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词,背诵古诗词,默写《忆江南》。
3、我会通过看注解,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体会作者对江南景色的无限赞叹和向往之情。
教学重点:
重点品味诗句,背诵古诗,积累语言。体会江南山水的特点,激发爱美的情趣。
知识链接:
《忆江南》这首词是白居易离开杭州,回到洛阳以后怀念杭州时写了三首《忆江南》中的第一首。“忆江南”,词牌名。词的内容也是回忆江南。白居易曾经当过杭州刺史。词中所回忆的是诗人曾经观光游览当地风景时所留下的印象。
预习任务:
1、释题,简介背景。
2、学会重点生字词。能正确读写。有感情的朗读古诗。
3、结合插图,根据注解逐句说说诗意。
4、吟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自主、合作、探究
1、释题,简介背景。
2、你学会了那些生字词?有哪些地方需要注意?
3、比一比,谁读得最好。
4、用自己的话说说诗词大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吟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堂检测
1、默写《忆江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诗句,解释字意,再写出诗句的意思。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谙:
3、根据古诗内容填空。
《忆江南》这首词的作者是_____代的________。“忆江南”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形象的比喻句,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一个反问句,抒发了作者对江南景色的____________________之情。
学习收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链接
课外收集另外两首《忆江南》。
【四年级下册《古诗》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四年级下册古诗教案03-29
古诗的教案11-21
五年级下册《古诗两首》教案10-09
古诗《草》教案02-01
大班古诗教案03-30
关于古诗教案03-10
语文古诗教案05-27
古诗的优秀教案11-05
古诗教学教案12-05
一年级下册古诗两首教学教案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