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谈银川产业集聚向产业集群的演化
每一个大学生都要经历撰写毕业论文的过程,毕业论文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毕业生们能否顺利毕业,所以还是要认真对待的。下面YJBYS提供经济管理毕业论文一篇,欢迎大家阅读思考!
内容摘要:产业集群超越了一般产业范围,形成特定地理范围内多个产业相互融合、众多类型机构相互联结的共生体,构成一定区域的竞争优势。产业集群发展状况已经成为考察一个经济体,或其中某个区域和地区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宁夏作为一个西部欠发达地区,其产业集群还处于起步阶段。如何尽快实现由产业的集聚向产业集群演变,将关系着宁夏经济竞争力的快速提升。本文以宁夏银川市工业园区为例,描述了银川市产业集聚、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发展产业集群的优势条件和问题,在此基础上试提出加快这个演变过程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产业集聚 产业集群 宁夏 竞争力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地理位置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要素似乎处于次要地位。而事实上,处在同一区域内的生产相同或相近产品的企业获得的好处要远远大于处在不同区域内的企业。这就是产业集群所带来的竞争优势。哈佛大学波特教授认为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中,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国际竞争力,关键取决于其产业集群的竞争力。以宁夏而言,要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增强区域产业的竞争力,就一定要有产业集群的理念,并有意识地使用产业集群战略发展区域经济,或许能形成后发优势,提升其核心竞争力。为此,本文提出宁夏加快由产业集聚向产业集群演变的对策建议。
产业集聚与产业集群的联系与区别
从各国产业演化的过程来看,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产业总是聚集在某一个特定的地区范围内发展和壮大,而不是在所有的地区均匀等比地发展。相关企业在一地聚集几乎都是在市场经济的作用下自发形成的。人们在考察和研究产业发展的地区集中化现象时,往往不加区分地使用产业集聚与产业集群两个术语。然而,产业集聚与产业集群间既有内在的联系又有本质的区别。判断一个地区的产业集群状况之前,必须先对相关的这两个概念要认识清楚。
产业集聚,是指在一个适当大的区域范围内,生产某种产品的若干同类企业或不同类产业及其在价值链上相关的支撑企业高密度地在一个地区集中与聚合。从国际范围看,产业集聚是工业化进程中的普遍现象。在工业发达国家,竞争力强的产业通常采取集聚的方式,某类产品与某个城市的名字联系在一起。如美国底特律的汽车,西雅图的飞机,硅谷的电子产品等等。
产业集群,则是指大量的相关企业按照一定的经济联系集中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形成一个类似生物有机体的产业群落。按照美国哈佛大学波特教授的观点,产业集群是指在某一特定领域内(通常以一个主导产业为核心),大量产业联系密切的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在空间上集聚,并形成强劲、持续竞争优势的现象。产业集群不仅包括相同产业的众多企业的集聚,而且还向上﹑下延伸包括相关产业的企业,并包括行业协会、培训机构、咨询公司、研究机构和政府等,各单位通过“扎堆”形成纵横交错的网络关系。
产业集聚和产业集群是有密切联系的。产业集聚和产业集群都是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空间集中化战略,属于集约经济。规模收益递增、可流动的生产要素、较低的运输成本是其发生的基本条件,缺少任何一方面,它们都不能自我发生、自我增强并持续下去,产业在空间上的集中只有通过规模经济和多样化经济才能提高效益降低成本,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因此在某一企业聚集的区域,相关产业或同类产业都具有纵向与横向的紧密联系。此外,传统产业、高新产业或资本与技术结合型产业都可以形成产业集聚或产业集群。
产业集群是特定的企业集聚现象。特定企业的集聚是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的基础,但并非任何企业集聚都能发展成为一个产业集群。产业集聚是因为某产业的有关企业集聚于某一经济区域而形成的一种聚集效应,它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当这些企业之间发生某些有目的的合作时,则产生联合行动效应。当政府有意识地参与其间时,就会出现制度效应。而这三种效应都是产业集群的效应。产业集群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高级阶段。两者的最大差别是:产业集聚区内企业之间的联系不是广泛存在的,未形成长期的信任和合作关系网络,导致这些产业在该地区是不稳定的、易移动的,是一种松散型工业;而产业集群内文化特征的根植性促进产业的加速粘合,加深产业对当地经济的影响,获得更强有力的竞争优势。
宁夏银川市产业集群的发展状况和问题
(一)宁夏银川市工业园内产业集聚与集群的状况
从目前经济发展状况看,宁夏的产业尚处于产业集聚阶段,很多产业并未形成网络或者并未根植于当地。产业集聚虽然拉动了地方经济的增长,推动了局部地区的农村工业化与城镇化进程,但是仍然还存在不少的问题,归结起来说就是“聚而不成群”。
银川市在近年来的工业园区的建设中,显著的成绩之一就是使一些通过招商引资来的企业在地理空间上集聚在各个工业园区中。而这些企业又以中小企业为主。从银川市内部来看,近年来,银川市中小企业蓬勃发展,但其中也存在着一些阻碍中小企业发展的自身缺陷和环境因素。而进一步促进银川市中小企业发展的途径有多种,“聚集成群”的产业集群战略应是中小企业发展的方向。在工业园区内,聚集起来的中小企业在发展中面临的一些固有问题和环境因素基本能够得到有效解决,中小企业不仅容易创立、生存,而且也容易成长。同时,银川市的七大工业园区经过几年来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和优势,他们为促进银川市的经济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但是,有的地方政府在选择入园企业时,只要是能招来的企业就可以入园,使得有的园区内企业之间缺少一定的产业联系,工业园区成为各类企业的简单扎堆。其结果是,一些入驻的企业利用工业园区提供的条件与优惠政策,获得了或多或少的发展,但工业园区本身并没有随着入驻企业的增加而产生某种聚集效应,也没有因企业集聚而形成可持续的发展能力。因此,银川市现有的工业园区还需要借助产业集群战略,取得较快的发展。
上述一切表明,把产业集群作为银川市经济发展的一种战略方式而全面实施,不仅是必要的、迫切的,而且也有一些发展产业集群的优势条件。
(二)宁夏银川市发展集群经济面临的问题
1.对产业集群的认识有待于提高。银川市近几年来才初步认识到产业集群这一独特的经济发展方式,无论是理论界还是实践者对产业集群的诸多特性尚未清醒地认识,对如何培育与发展产业集群仍然仅限于实践的摸索之中,理论更是滞后于实践,几乎没有这方面的研究成果。
2.规模小、档次低。银川市的产业集聚主要集中在与居民的日常生活用品有关的产业,这些产业对企业的规模、技术、劳动力的素质要求都不高,产业的进入壁垒低,在获得低成本优势的同时,由于缺少必要的规模,技术整体难以升级,只能生产这些低档产品,难以形成一定的品牌。在较低水平上重复的趋势,影响了初步形成产业集聚的产业向产业集群过渡的进程。
3.尚未形成真正意义上的集群效应。银川市的产业集群目前只是具备了集群的雏形,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产业集群。从目前的工业园区建设来看,主要是通过提供土地和优惠政策来吸引企业投资而形成产业聚集的,多数工业园区的技术创新水平不高、持续创新能力不强。这种聚集只是一种“地理”上的集中,而未形成以共同行动为主要集群效应具有产业竞争优势的经济群体,通常都只能获得经济外部性所产生的集聚效应。
4.缺乏完善的产业集群机制。一是相互支援、相互依存的专业化分工协作的产业协同网络尚未形成,企业间业务关联性较弱,中小企业为大企业提供专业化配套环节也较少;二是“产学研”合作机制不完善。三是政府与中介机构的作用未能得到良好发挥。
推进银川市产业集聚向产业集群演化的建议
目前及未来一段时间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要推进银川市的产业集聚向产业集群演化。为此,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政府加强对集群经济的引导。银川市应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提倡一园一业,提高产业集中度,对七大园区产业发展情况进行定期考核,对前三位产业占园区经济比重超过80%的工业园应给予表彰奖励。同时,要因势利导,因地制宜,推动不同形态产业集群的形成。利用本地的特色资源和既有的企业基础,有意识地培育和发展产业集群。除了少数资本、知识密集的地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外,还应立足发展传统产业的集群经济,通过对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和组织创新,提高产品、产业的档次和效益,并使之成为进行知识、资本积累的平台。
提高生产效率,形成产业群内的规模经济。许多产品的生产并不具有明显的内部规模经济,可通过中小企业的集聚获得外部规模经济效应。规模收益递增是某产业在一地区集中的基本条件,产业群内的企业可以共同利用地理上的优势,共同进行生产、销售等价值增值活动,在使原材料价格降低的同时,还可以节约单位运输成本,从而使平均成本明显降低。
建立区内相互依存的产业体系,形成集群效应。一个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应该兼顾到产业链中的每一个环节,基于外部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的产业集群中分工合作的深化,提高了企业间的相互依赖性,形成企业间的关联。而专业化分工合作还可以促进知识的生产、获取和利用。由于创新的系统和网络特性,令单个企业几乎不能完成创新活动,因此依靠企业多边合作与协作研究开发带来的集体效率,是产业集群生产知识、降低企业间交易成本、产生产业内企业间“1+1>2”效应的重要途径。从而对于产业集聚的发展要重视相关产业的网络体系的建立,努力形成大中小企业密切配合、专业分工与协作完善的网络体系,具有互补能力的企业合作形成相对完整的技术链和产品链是形成集群效应的重要条件。
完善区内服务体系,发挥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的作用。产业群集不是孤立地发展的,必须有一个完善的服务体系。包括各种规范的咨询和中介服务机构,如市场调查机构、技术咨询机构、知识产权事务中心、律师事务所、会计事务所等加强信息、技术的交流,此外还应该具有一定的教育培训体系,作为提供人才的保障。高新技术产业还应具备创业服务中心、科技成果交易中心等,为企业发展、创新提供条件。
积极实施人才战略,加强产学研相结合。人才,无论对于何种产业都是不可或缺的资源优势。产业集群应该积极吸引、引进、留住人才,发挥人力资源优势,因为对创新来说作为技术载体的人才相比资金更重要。此外还应制定系统推动产、学、研合作的政策,鼓励大学和科研院所的科技人员以各种形式直接参与产业群的创新活动,协调产、学、研结合,为产业集群创造源源不断的技术创新能力,营造区域的创新环境。在高新技术产业群内建造大学或科研机构,不仅能使企业不断学习、提高效率,还能促进科技的产业化,如此循环,就能在集群区内营造一种竞争合作、协同创新的氛围。
【谈银川产业集聚向产业集群的演化】相关文章:
谈西部地区产业集群的培育和发展10-26
建筑产业集聚模型建构探索论文10-08
河南产业集群发展的SWOT分析10-26
论区域产业集群中的技术学习和知识流动10-26
促进沈阳软件产业集聚发展的财税政策论文10-11
以循环经济理念发展珠三角产业集群研究论文10-09
长三角地区IT产业集聚度研究10-26
知识经济与银川市产业空间布局的调整论文10-11
产业实习报告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