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饮食礼仪
中华饮食源远流长。在这自古为礼仪之邦,讲究民以食为天的国度里,小编特地为大家准备了一些饮食礼仪。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国的饮宴礼仪号称始于周公,千百年的演进,终于形成今天大家普遍接受的一套 饮食进餐礼仪,是古代饮食礼制的继承和发展。
饮食礼仪因宴席的性质、目的而不同;不同的地区,也是千差万别。
古代的饮食礼仪是按阶层划分:宫廷,官府,行帮,民间等。
而现代饮食礼仪则简化为:主人(东道),客人了。
作为客人,赴宴讲究仪容,根据关系亲疏决定是否携带小礼品或好酒。
赴宴守时守约。
抵达后,先根据认识与否自报家门,或由东道进行引见介绍,听从东道安排,然后入3COME文档频道座:这个“排座次”,是整个中国饮食礼仪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从古到今,因为桌具的演进,所以座位的排法也相应变化。
总的来讲,座次是“尚左尊东”、“面朝大门为尊”。
家宴首席为辈分最高的长者,末席为最低者。
家庭宴请,首席为地位最尊的客人,主人则居末席。
首席3COME文档频道未落座,其余都不能落座,首席未动手,大家都不能动手。
巡酒时自首席按顺序一路敬下。
若是圆桌,则正对大门的为主客,左手边依次为2、4、6……右手边依次为3、5、7……直至汇合。
若为八仙桌,如果有正对大门的座位,则正对大门一侧的右位为主客。
如果不正对大门,则面东的一侧右席为首席。
然后首席的左手边坐开去为2、4、6、8,右手边为3、5、7。
如果为大宴,桌与桌间的排列讲究首席居前居中,左边依次2、4、6席,右边为3、5、7席,根据主客身份、地位,亲疏分坐。
【饮食•文化】中国人的用餐礼仪【2】
华夏文明悠悠几千年,华夏儿女素来以“民以食为天”做为头等大事,餐桌上的礼仪那自然有着悠长的历史,虽然随着历史的变迁,
生活与观念有所改变,但是小编还是希望朋友们来了解一下我们中国人繁杂的餐桌礼仪,才能不愧于我们数千年的历史与文明,也不至于贻笑大方,失礼于人前。
圆形餐桌一直是中国人用餐时的首选。
因为可以坐更多人,而且大家可以面对面坐,一家之主的身份并不像西方长形餐桌上很清楚地通过他的座位而辨认。
客人应该等候主人邀请才可坐下。
主人需要注意不可让客人坐在靠近上菜的座位。
此为一大忌。
要等到所有人到齐后方可开始进餐--即使有人迟到也是需要等的。
一旦大家就位,主人家便可以做开场白了。
进餐期间,主人必须承担一个主动积极的角色--敦促客人尽情吃喝是完全合理的。
一张典型中式餐桌看上去相当空。
每张座位前可见放在盘上的一只碗,右面是一组筷子与汤匙,分别放在各自的座上。
在正式场合上,会出现餐巾,主要放在膝上。
在正式宴席上,菜式的吃法很像放映的幻灯片,每一次一道菜。
米饭一般不会与菜式同上,不过可以选择同吃。
由于菜式各有特色,应该个别品尝,而且一次只从碗中吃一种,不是混合品尝。
不可用盘子吃,只能用碗。
骨头和壳类放在骨盘中。
堆放的盘子如果骨头过多,必须及时用干净的盘子替换。
除了汤之外,席上一切食物都用筷子。
也有可能会提供刀叉,但身为中国人,最好用筷子。
筷子是进餐的工具,因此千万不可玩弄筷子--把它们当鼓槌是非常失礼的做法,更不可以用筷子向人指指点点或打手势示意。
当然,绝对不可吸吮筷子或把筷子插在米饭中,这是大忌--这正好像葬礼上的香烛,被认为是不吉利的。
再有,不可用筷子在一碟菜里不停翻动,应该先用眼睛看准你想取的食物。
当你用筷子去取一块食物时,尽量避免碰到其他食物。
可能的话,用旁边的公筷和汤匙。
吃完饭或取完食物后,将筷子放回筷子座上。
一席中式餐饮如果没有茶便称不上正式了。
为此,有关茶的问题,应该注意几件关键的事,先由最长者至最年青者,最后为自己斟。
当人家为你斟茶时,礼节上应该用手指轻敲桌子,这样做是对斟茶者表示感谢和敬意。
斟茶的顺序很讲究,先长后幼,先女后男。
中国人向来“以食为先”,饮食除了是满足人的基本需求,亦是秉承传统习俗,聚首饭桌前大快朵颐。
设宴的原因可以是庆贺,也可以是哀痛。
每逢农历新年、结婚、中国节日如中秋节等,中国人便会一家老少聚首饭桌前共贺佳节;但另方面,若有人离世,
丧家会在葬礼完成后设“解慰酒”,宴请出席葬礼的亲戚朋友,向他们表示谢意,可见中国人十分重视聚首饭桌前分享喜乐与悲哀。
【中国人的饮食礼仪】相关文章:
中国人的餐桌倒酒和敬酒礼仪-饮食礼仪08-24
中国人的饮食特点10-01
饮食的礼仪10-26
饮食礼仪10-26
饮食礼仪10-27
日本的饮食礼仪10-01
饮食的礼仪论文10-01
传统 饮食礼仪10-01
饮食礼仪趣谈10-01
礼貌礼仪饮食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