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识教育论文
伴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高速发展,将传统文化融合到教育结构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仅能为文化传承和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也能为教育结构和教育机制的改革提供有价值的教学依据。
【1】传统文化与大学通识教育的结合
【摘要】正是基于传统文化教育和通识教育之间的连接,文化和社会之间才能实现深度衔接和处理,确保整体教育结构在文化认同的基础上,获得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
本文从中国传统文化和大学通识教育的概念分析入手,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价值和优化诉求展开了研究,旨在为相关教育研究人员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建议。
【关键词】传统文化;大学通识教育;问题;对策
在大学通识教育中积极融合传统教育,能在建构系统管理机制的同时,提升整体教育的综合水平,保证文化传承和教育结构之间的协同效果,也为教育管理系统的升级奠定坚实基础。
一、概念分析
(一)传统文化的概念
在对教育体系进行深度分析的过程中,首先要对传统文化和大学通识教育的内涵进行集中的分析,建构系统化的教育结构合常识性教学理念。
我国传统文化是民族发展中重要思想理念的传承机制,是几千年沉淀下来的精神、制度以及物质生活,也是民众生活模式和价值系统的总和。
在传统文化中,民族物质以及民族品格等都是传统文化的思想指导,也是整体教育结构和教育模型中需要顺利传承和发展的。
我国历史悠久,传承文化理论的过程中,传统理念以及传统行为模式也在影响着现代人,只有建立健全完整的文化观念,才能保证文化发挥其自身的价值和意义。
(二)通识教育的概念
在教育理念和结构中,通识教育主要针对学校专业教育以及职业教育,更加强调专业性和教育针对性,要保证相关教育模式和教育机制贴合实际发展需求,其教育最终指向自由的发展理念,要求建构全面且个性化的理性教育框架。
也就是说,在通识教育中,主要目标是对共同科目学习过程以及教育理念结合在一起
二、中国传统文化与大学通识教育现实中存在的问题
在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在结合实际情况和具体发展现状的过程中,其显示的问题较为突出,究其原因,不仅由于我国教育体制的问题,也存在社会文化基准以及文化发展困境等问题,只有建构深度剖析的框架,才能进一步了解有效的信息和数据解构。
研究结果表示,传统文化的认同争议以及社会边界问题都是非常突显的问题。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结构无法统一
在研究我国传统文化的过程中,相应的问题较为明显,其中,传统文化的传承性以及传承机制都是需要社会深度思索并且从中总结相关经验。
由于环境的变迁,以及传承结构的断代,社会的动荡因素较多,加之文化发展趋势中,西方文化来势汹涌,也导致整体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无法实现有效传递。
另外,社会中宗法制度和农耕文化都是影响整个社会文化传递的原因,也会导致社会经济以及制度结构受到各方势力的挑战。
当社会传统文化在对比和冲突中行进时,就会有知识分子站在了批判的阵营中,而另一部分学者开始在文化和社会制度中开始反思以及检省,对比西方文化传承以及文化发展,往往能寻找到我国社会文化发展进程中的短板,这就会导致社会存在一边倒的局势,甚至出现了全盘否定以及全盘欧化的问题,导致传统文化传承成为了一种模棱两可的形式。
除此之外,在传统文化发展和传递过程中,也会存在与现代社会脱节的问题,若是和现代文明存在冲突,就会导致其传承效果和实际水平受到严重制约,特别是文化和经济发展结构出现排斥时,传统文化统统都要推被弱化。
传统文化的实现和推广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存在着推广普及结构较为模糊的问题,不仅仅是边界较为淡化,整体运行结构和运维模式也存在争议,相应的操作和实践不能得到有效管理和控制,传统文化就会存在无法界定的问题。
传统文化无法和社会体系相融合,特别是通识教育模式在传统文化中显得格格不入。
(二)中国通识教育实践存在缺失
通识教育针对的是专业化教育以及职业教育,主要是对专项学习能力的教育。
在我国上世纪80年代左右,高校开展的教育都是围绕文化探索以及素质教育,注重人人接受教育,并将通识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升级项目融合在一起,旨在为社会输送更多全能型学习人才,并且架构系统化的学习管控机制和管理模型,旨在为社会相关领域提供更加高素质且高专业度的人才。
也就是说,通识教育是对文化素质教育的升级,真正实现了传统专业教育理念和模式的优化,并且进一步建构反思性社会发展领域。
细数我国通识教育的发展阶段,整体发展模型和发展机制在不断改变,教育模型和教育机制也实现了整体改革。
第一阶段,是在1987年到1994年,通识教育处于自我探索阶段,整个发展结构和发展状态都属于萌芽期,教育模型并没有得到有效的深化和反思,基础教育构造还较为简单。
第二阶段,是在1995年到2001年,通识教育处于起步探索阶段,不仅仅是本土学者的研究,在对国外教育经验的借鉴过程,也能实现整体教育结构和教育模式的改革。
第三阶段,是从2002年开始,我国通识教育开始自我反思,寻找相应的发展结构,并且在自我探索和提升的过程中,逐渐寻找自己的发展路径。
正是基于通识教育和实践教学的融合机制,在教育模型中,通识教育课程能做具体教育实施的基本,也初步实现了通识教育和基础教育之间的融合。
正是基于这种初步探索,通识教育的传递结构和发展进步也成为了社会教育的运行趋势,在积极推进通识教育结构方面做出了大胆探索。
除此之外,由于通识教育是横向移植的西方教育模型,也就是舶来品,在理念结构以及发展方向方面,都是来自于国外的相关运行维度。
发展进程中的一部分教学结构以及教学经验也是拿来主义,只是徒有通识教育其表,缺乏实际内涵,并且也没有建构本土化的运行机制,相应产生的教育效果和质量就无法得到保障[1]。
三、中国传统文化与大学通识教育结合的教育价值
在新时期,要积极落实大学通识教育和传统文化的融合,是顺应时代教育的根本趋势,也是整体教育机制和教育要求的必经之路,需要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关注,正对其运行机制提供有教育意义的管控方针,确保传统文化以及通识教育的融合机制,真正落实教育模型的完整度。
(一)中国传统文化和大学通识教育融合是大学教育需求
在大学教育机制建立过程中,积极落实传统文化和通识教育的融合,才能从根本上满足各方需求,确保整体教育机制和教育水平符合预期。
第一,中国传统文化和大学通识教育的融合是文化传承项目的需要。
对于人类发展进程来说,除了政治经济的运行和进步,文化传承也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意义,传统文化是人类文明智慧的结晶,是国家和民族文化传递的基本要素,也是不可获取的精神财富,需要相关教育工作研究人员结合实际需求,建构系统化发展运行机制。
大学生在学习相应文化知识的过程中,内化传统文化精髓也是必修课。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借助通识教育体系,积极传递传统文化的需求,保证民族利益和民族资源在大学生教育中得到沿袭。
第二,将传统文化和通识教育融合在一起,能从根本上实现教育机制的升级转型,也是教育积极落实和优化发展的需要。
正是基于大学教育的特殊性,将传统文化融合在通识教育模型中,能从根本上了解人才培养的重要指标以及重要运行方式。
在十八大的会议报告中,针对传统文化传承有着非常明确的规定,融合机制中,传统文化和教育系同的融合,需要教育工作人员对课程体系以及课程实际运行维度进行系统化分析和集中处理,在提高学生素质和学生道德意识的同事,保证了人格以及政治素养的建立健全。
另外,教育是文化复兴的重要支撑机制,而学校是传递这种机制的主要媒介,这就要相关教育部门结合实际需求,确保思想掉的教育水平能有所升级。
在弘扬传统美学理论和道德素质的同时,以品质为基础,实行校园文化结构和思想教育的同步。
第三,传统文化和通识教育机制的建立,也是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
正是基于当今社会中不同的诱惑和西方思潮,大学生只有建立具有针对性的判定依据,才能有效运行多元化以及各个式样的学习机制。
要保证价值观念符合实际社会发展需求,要对其变化模型和要求进行集中审定和综合处理。
新时期,价值选择的矛盾化以及价值追求的实用化,都会导致大学生出现严重的价值导向问题,这就需要相关教育结构结合实际需求,提升高职教育层级结构以及文化传承的水平,并且实现传统文化教育模型和教育结构之间的契合度。
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需要从思想教育层面提高整体教育效果,确保其能了解相应文化知识的基础上,也能对政治经济以及社会文化产生有效的影响和指导。
(二)中国传统文化和大学通识教育融合是大学教育精神
在传统文化和通识教育体系建立和维护过程中,要保证教育结构和教育框架之间的完整度,就要保证教育模型和教育理念之间的契合度,切实维护教育层级结构之间的关系。
通识教育在实际教学模型中,主要针对的就是全人类的发展和精神理念的升级,其思想文化离您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能寻找到本源。
例如,在我国孔子教育时代,孔子编撰六经,通晓六艺,在教育教学机制建立过程中,也践行的是专业化教育模型,不仅要集中提升弟子对礼法节度的认知,也对其进行典籍文化和逻辑思维的教育,其实质就是通识教育。
并且,在《中庸》中也有所标注,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是教育的终极追求,相关管理人员要针对具体问题进行集中处理和综合管控,确保管理模型和教育要求之间的贴合度,实现更加兼容以及开放式的教育机制,真正以教育目标为根本,落实教育发展方针。
(三)中国传统文化和大学通识教育融合是大学教育目标
通识教育结构中,最重要的基本教学目标就是要培养高素质人才,确保其专业能力和专业素质能得到有效深化,因此,在通识教育机制和传统教育向=相融合的过程中,也要积极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从根本上践行文化素质教育,利用不同的教育表达方式,在大学教育结构和教学模式中实现有效的传承。
第一,由于高校通识教育的国外特性,在实际应用和改良过程中,只有充分践行有效的管控机制和管理要求,才能保证相应管理模式和教育机制符合社会发展层级结构。
在教育结构融合的过程中,大学通识教育中存在的不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问题只有得到有效解决,才能真正建构切实有效的系统化管理模型,确保教育效果和教育水平符合实际。
通过研究我们不难发现,在教育结构建立过程中,充分发挥传统文化的教育意义,才能有效淡化通识教育和我国教育情况不符的问题,支撑本土化教育模型,保证整体教育层级系统和运维管控要求贴合实际。
在传统教育和通识教育结构融合的过程中,传统教育弱化通识教育的“水土不服”,通识教育能强化传统文化传承效果,形成有效的教育模型对接,在完善教育宗旨的基础上,真正落实了教育的契合度,保证教学内容和教学实际效果之间的融合机制切实有效[2]。
第二,大学通识教育和传统文化教育的本质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建构更加完整的教育目标和教育层级结构,确保教学机制以及教学理念得到优化,真正实现教育目标贴合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并且优化人才培养目标的落实程度,具有异曲同工的教育价值。
只有保证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有效融合,才能从根本上优化教育理念。
另外,在大学通识教育和传统文化教育融合后,理论指导来自于通识教育理论,实际教育模型贴合实际,建构具有地方文化特征的教育模型,能真正推进两者的共荣。
正是基于大学的特殊教育机制,担负着传统中华文明的重任,从思想教育的演变发展历史中能总结出社会教育的发展趋势,只有秉持教育的本质和思想文化的传递力量,才能真正减少功利性的教育要素,将民族使命和文化传承重任作为教育发展目标。
在教育机制建立时,大学本身要清晰认知自身的教育地位和价值,并且深度贯彻教育建设目标,落实文化传承和提升的发展趋势。
四、中国传统文化与大学通识教育结合的优化策略分析
(一)中国传统文化与大学通识教育结合优化之课程创新
要想进一步提升教育结构的转型,真正实现传统文化和大学通识教育的有机融合,就要针对实际问题建构系统化处理机制和教学措施,确保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贴合实际。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时代意义和教育价值,需要相关教育工作者结合通识教育的基本模型和教育理念,在大学开展融合式教学时,也要积极落实多元化教学模式,保证结合地区的特色,在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建构系统化学习理念和教育机制。
另外,在教学模型建构过程中,也要针对传统文化中的重要要素和代表性教育内容展开讨论,保证教学理念以及教学运维系统的完整度。
只有构建切实有效的社会实践活动,才能在理论联系实践教学的基础上,满足课程结构优化的需求。
在创设新型教育课堂的过程中,大学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确保文化课程和文化教学理念的完整度,也要对课程体系进行集中优化和综合分析,将提升学生素质为基本的教学目标。
大学要开设相关教育活动和课程,比如,诗词鉴赏、艺术欣赏、传统文化工艺赏析等等,建构养成化教育模型,运维有效的教育结构结合教育框架体系,保证学生在传统课程中能得到有效的引导和鼓励,真正完成相应的教学目标[3]。
高校的教育目标是为社会输送更多全方位人才,利用不同的教学机制和教学措施,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非常重要的社会意义。
除此之外,高校要积极创设更加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保证传统文化能利用新型的通识教育模式展示出来,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寻找教学素材和资源实例,确保教学价值能得到有效的升级。
值得注意的是,相关教育工作者也要积极应用新型教育平台,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以及数字化教学平台,提高在整体教育机制的运行水平,能实现多媒体化的教学要求,完善教育目标和教育效果,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构建更加丰富的课堂。
(二)中国传统文化与大学通识教育结合优化之模式创新
在开拓新型教育机制的过程中,要积极落实有效的教学经验和教学维度,确保教学框架结构贴合实际需求。
学校可以在融合传统文化和大学通识教育机制的基础上,对课程教育资源进行整合,并且创新教学模式,在日常教育中积极积累下相应的教学资源和相关要素。
只有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传统文化理念和学习观念,才能保证整体教学结构和教育模式切实可行。
基于此,教师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课堂的延伸教学,保证教育机制和教学模型的完整度。
第一,要强化传统美德教育的教学效果[4]。
教师要借助多元化教学路径,增大学生和传统文化教学常识的接触度,确保教师和学生之间能形成有效的教学互动关系,也要强化建立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的教育效果,并且从根本上弘扬中国传统美德,保证文明礼仪得到有效的传承。
只有将传统文化渗透到实际教育细节中能,才能真正提高整体教学教育活动的有效性。
第二,要想提高课堂延伸度,就要对学生的知识、技能等参数结构进行系统化分析和综合管控,确保文化教育理念能得到有效的落实,也要保证文化技能和情感体验得到双向升级。
第三,提高传统文化传承的直观化教育方式就是传统节日,高校在进行传统文化和大学通识教育融合的过程中,需要对传统节日进行细化研究和深度管理。
由于节日是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常规化方式以及重要载体,高校教师要充分把握其教育价值和实际意义,深度贯彻管控结构和管理要求,确保相应的节日能组织相关主体化教学活动,其中包括春节、元宵节、清明节、中秋节等,针对传统节日,高校要积极落实有效的教育活动,保证学生在感受教育理念和节日氛围的同时,更好的内化相关传统文化知识。
主要的方式包括开展传统文化经典知识讲座、传统文化故事演讲、传统文化知识竞猜等普及教育活动。
高校只有积极挖掘传统节日中的文化要点和德育元素,才能建立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切实维护教学机制和教学模型,保证突出传统文化的具体运行机制和基本内涵,落实教育层级结构和文化传承理念,充分展现和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5]。
(三)中国传统文化与大学通识教育结合优化之机制创新
在传统文化和大学通识教育机制融合的过程中,无论是学习者还是讲授者,都需要秉持现实态度,将传统文化教育模式和新型通识教育机制的教育交集作为教学切入点,保证教学结构和教学理念的稳定性,从而积极推进两者的运行效果,真正实现共同进步[6]。
另外,在教育融合机制开展过程中,要建立一种优化教育模式,保证教学维度和教学层级结构之间的稳定性和管控效果。
通识教育教学机制的完整度要依据实际教学效果进行评定,因此,需要对其本身的持续教育价值进行深度挖掘和处理,优化批判性思维的教学升级,并且保证优秀文化得到有效的落实和践行。
传统文化和通识教育的融合教育机制要从现实教学模型出发,和生活要素息息相关,并且着眼内在需求,落实理论和实践之间的融合度,也为通识教育的精细化发展提供有价值的教学指导。
从传统文化本身的特征分析,只有积极落实有效的教学引导措施,才能保证教学结构和教学理念的完整度[7]。
加之传统文化是连接现实与历史的重要媒介和载体,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以此为教育出发点和课程切入点,引导学生对文化的理念和发展脉络展开讨论和学习,从而一定程度上增强高校师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传统文化教育和大学通识教育的融合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相关教育工作者要结合实际需求和教育框架结构,保证管理理念和管理层级结构的完整度,并且积极落实教学教育的社会意义,真正实现兼容开放式的教育教学模型,确保教学中的思辨模型能符合实际,有效落实教育规律。
传统文化是我国几千年的思想沉淀,和大学通识教育融合后形成的新型教育模型,具有非常深远的教育意义和社会价值,值得相关教育工作者深度思考并积极实践。
参考文献:
[1]蒋肖云."学、思、读、演"四合一教学范式在传统文化通识课教学过程中的应用[J].青年文学家,2013,11(14):53-53,55.
[2]丛海霞.传承文化精粹、培养综合素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人文通识教育研究[J].大观,2016,29(11):181-182.
[3]肖群忠.促进学生道德成长与人格完善——大学通识课"中国传统道德智慧"的教学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15,11(04):44-47.
[4]一本写给普通大众的"国民读本"——《中国人的根与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识》专家赏析[J].今日海南,2016,29(11):63-64.
[5]江琴."经典精读型"通识教育模式探索——以《中国文化名著选读》课程教学为例[J].黑河学院学报,2013,03(03):63-65.
[6]万四华,李莉.通识教育如何进头脑——宜春学院传统文化通识课程的改革与实践[J].宜春学院学报,2014,34(07):133-136.
[7]王岩.国学内涵及现实行为修正意义甄探——以本科通识课教学为例[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5,32(07):89-92.
作者:魏玮 单位:陕西学前师范学院
【2】通识教育下复合型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摘要: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社会对英语人才的需求体现出复合型、深入化的趋势,以前英语教育模式下培养出来的人才已经很难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唯有借鉴通识教育思想,转变单一的人才培养方式,才能真正促进我国英语人才市场的发展。
在现代教育培养中,通识教育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在培养复合型英语人才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我国各大高等院校应注重通识教育模式,以此来培养出更多的复合型英语人才。
关键词:
通识教育;复合型英语;人才培养
近些年来,英语专业面临着很多挑战,想要促进社会的发展,应以培养复合型人才为主。
这就需要教育工作人员对英语专业学生开展通识教育,对课程设置合理调整,在英语专业课程中渗透通识教育。
尽可能地扩大教育范围,培养复合型英语人才的多方面能力,促进英语专业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但结合实际情况来讲,我国高校在培养英语复合型人才中还有很多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着复合型人才培养质量,如何解决好这些问题是我国各大高校应重点探讨的问题。
一、通识教育培养理念与专业教育二者的关系
1.通识教育的培养理念。
通识教育不但是大学的一种培养理念,而且也是一种培养人才的模式。
其目标是为了培养完整的人,在这里所谓完整的人,就是具有优美情感、远大眼光的人,而不是只拥有一门技能的人才。
在通识教育培养模式下,学生应对人类知识总体情况全方位、多层次的了解,在拥有知识与经验的前提下,对自身的专业方向理性选择。
学生灵活地应用学习方式,形成一个扎实、完善的知识和能力结构,并对当前一些重要社会课题有所认知,丰富自身的知识体系。
2.通识教育的专业理念。
在通识教育培养模式下,所培养出的学生既有一定的专长,而且在身心、智力方面上也能全面健康发展,同时还能积极、主动地参与一些社会公共事务中,成为一名关心国家大事、有责任心的社会公民。
简言之,通识教育注重将学生作为一个职业人进行培养。
3.对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三种观点。
在高等教育培养中,通识教育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部大学生都需要接受的教育。
强化通识教育已经成为改革当前高等教育的主要趋势,在现代科技朝着综合化的方向发展,很多交叉和边缘学科出现,社会需要适应能力强、反应能力强的人才,需要高等教育转变学生单一的知识结构,加大力度对学生进行通识教育。
从通识与专业教育二者关系上来讲,当前有三种不一样的观点:一是通识教育是在补充和纠正专业教育,也就是学生在学习好自身专业知识基础上再学习一些其他专业的知识,在这里通识与专业教育是并列的。
二是通识教育是在深化和延伸专业教育,也就是专业教育通识化。
三是对于专业教育来讲,通识教育是其灵魂和统帅。
很多学者都认为,通识教育应对上述三种观点进行结合。
通识教育是一种培养人才的模式,既要求学生学习好自身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也要改造一些过分狭窄的专业教育。
从上面的分析中可见,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是互辅互成、密不可分的关系。
二、在通识教育视域下培养复合型人才的目标
1.培养具有远大战略目标的人才。
高等院校已经将通识教育模式广泛应用在复合型英语人才的培养中,并且也建立健全一整套的培养模式。
在通识教育培养视角下,高等院校培养出来的英语人才不但具有远大的战略目标,而且看问题还能够从整体上入手,有着远大的目光。
复合型英语人才还应该有高尚的人格素养,对各领域的英语知识都略知一二,能够充分借鉴其他方面的知识来解决自身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熟练掌握本专业知识,对本专业中的问题独立解决,同时还能清晰地认识到作为一名复合型英语人才需要具有哪些素质和技能,在找到自身不足的同时,及时完善不足,促使自身成为一名优秀的复合型人才。
2.具有扎实的英语理论知识基础。
在通识教育领域下,培养出来的复合型英语人才不但具有较强的英语能力,而且在德智体美方面上能够全面发展,既大大提高了自身专业能力,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应用所学的知识,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并且在态度和情感方面上有着极大的提高。
通识教育的教育培养理念就是教导学生先学会做人,有着做人的基本理念,秉持我国优良的传统,如乐于助人、好善乐施等,为促进社会的发展而贡献出自己更多的力量。
为了能够使学生树立起终身学习的意识,在工作后也能继续努力学习,通识教育主张在教会学生一些基本专业知识上,尽可能地了解其他专业方面的知识,并能够融会贯通各个专业的知识,进而提高自身多方面的能力。
3.具有多元化的知识结构。
通识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对各个专业的知识和思维方式有效掌握,在大学生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这无疑提高了复合型英语人才的竞争力,有利于学生毕业后找到自身称心如意的工作,并在实际工作中利用自身多样化的知识结构和思维方法,快速、完善地解决自身在工作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明显地提高自身工作适应力,特别是一些牵扯到专业知识的交叉学科中,如果通识教育能力较强的学生,那么他的竞争优势就会很明显,他们可以从各个角度看问题和思考问题,进而在最快的时间内完善解决问题。
这种利用多个专业知识创造性、有效性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其他普通学生很难做到的。
为了满足社会发展对复合型英语人才的需求,通识教育已经被我国很多高等院校重视起来,将来势必会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
三、通识教育视域下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架构
1.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目标。
在英语专业培养大纲中提出,对于复合型英语人才既需要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也需要有较强的专业素养。
也就是在学习好课本知识的同时,也要拓展人文学科与科技知识,明确掌握毕业后从事的工作所需的专业知识和专业素养,重视培养自身获取和理解知识的能力,引导自身建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与传统英语人才对比来讲,复合型人才应该是在道德情操、专业素质更加全面发展的人才。
所讲的复合型人才,就是具有两个专业基本知识和能力的人才。
其内涵包括如下两层面:第一,指的是各个学科与各个专业的复合;第二,指的是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复合。
通过分析和研究发现,复合型人才需具有如下几点特征:首先,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知识面广阔。
复合型人才至少要了解和掌握两个专业以上的知识,所以应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基础,进而为多学科知识的融合奠定坚实的基础。
其次,知识的交融性。
复合型人才通晓很多学科的知识,但需要明确的是,这些知识并不是松散存在,而是互相融合和交叉的,在融合和交叉下,形成了新的知识点,既能够解决本学科和本专业中存在的问题,也有利于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
可以说,是否能够融合学科知识是判断复合型人才的标准。
最后,能力的创新性。
宽厚的基础再加上交融多学科知识有助于形成一种新的能力,但这种能力并不是简单相加各个学科,而是在实践中发挥各个学科知识的作用,进而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并在融合各学科知识下来实现超越原来知识的目的,用新的思维、新的想法来解决自身在实际生活和工作遇到的种种问题。
2.培养具有英语特色复合应用型人才。
高等院校作为开展教育培养的主要场所,其自身具有显著的教育培养特色,同时语言专业又具有一定的应用性,重视在社会实践中具体应用,这就要求高等院校开设的语言专业应与社会需求相符。
当前,世界各个国家联系越发密切,在语言交流中,不仅使用英语一种语言,具有小语种复合型英语人才常常是供不应求,这样就促使很多高等院校开设了小语种专业,掌握一种或者多种小语种的人才也成为了高等院校开展通识教育的主要趋势。
同时,高等院校各个专业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都需要与其他国家进行交流与合作,各个国家的交流和合作已经成为了促进社会快速发展的主要因素,在交流与合作中,语言沟通问题是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掌握多种语种的复合型英语人才也就有了施展才能的地方。
如当前社会上快速发展起来的生物医学发展了生物医学英语专业,也带动了很多生物医学英语专业学生的就业。
社会的发展需要逐渐建立起一些专业,并且一些已经饱和的专业正在逐渐退出高等院校的课程安排中,如商务英语专业,通过前几年的大规模招生,当前我国社会上根本不需要商务英语专业的人才,并且此专业的人员都是很年轻的,在近十年内社会都不会需求此专业的人才。
所以,这种实用性较低的专业应退出高等院校英语教育培养的课程,开设一些社会发展需求的专业,以此来促进我国社会取得更好的发展。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各个国家的交流和合作越来越频繁。
想要在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应结合通识教育理念,全方位、多层次地反思英语专业建设理论,从师资力量、培养模式、课程总结等各个方面上来探索,致力于培养出适合时代发展需求的复合型英语人才,以此来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
但想要做到这一点,只靠高等院校一方主体的努力是不够的,还需要我国政府、社会组织等主体积极配合,唯有多方主体的共同努力,才能在通识教育视域下培养出更多的复合型英语人才。
参考文献:
[1]伍艳萍.广西高职高专复合型英语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析[J].高教论坛,2014,(9).
[2]左靖.培养复合型英语人才,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J].企业导报,2013,(16).
[3]邱志华.边疆地区复合型英语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云南省保山学院为例[J].保山学院学报,2012,(3).
[4]吴舒涵,牟辉,林美萍.互联网环境下校企合作课程改革路径探索[J].中国高校科技,2016,(Z1).
[5]张宁光.涉海专业复合型英语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思考[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7).
[6]程航,王显志.高校复合型英语人才培养模式之难点探究[J].安顺学院学报,2011,(2).
作者:王晓茹 单位:咸阳师范学院
【通识教育论文】相关文章:
大学通识教育论文10-01
教学通识教育论文10-01
大学通识教育分析论文10-01
大学通识教育教学论文10-01
高校通识教育理念论文10-01
通识教育改革论文10-01
大学教学通识教育论文10-01
通识教育课程论文10-01
高校通识实践教育论文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