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

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论文

时间:2022-11-16 08:16:07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论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说到论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通过论文写作可以培养我们的科学研究能力。相信写论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论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论文

  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论文 篇1

  1.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的关系

  其次理论基础相同,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都遵循生态经济理论,都强调资源的充分合理利用和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并将其作为衡量和评价经济发展状况的两个重要指标。

  最后技术手段相同,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都是依赖于工业技术以及环境技术的进步,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排放,尽量做到废弃物的无害化或危害最小化。

  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均是我国建设两型社会的重要内容,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环境友好是共同的追求,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最终目的。

  笔者认为,循环经济是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基础,尤其对于高碳能源而言,实现高碳能源低碳化利用,低碳经济是循环经济理念在能源领域的延伸,循环经济是实现低碳发展的重要途径,发展循环经济的结果必将推动整个社会的低碳经济发展,从现阶段我国实际出发,需要加快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循环经济是不可逾越的经济发展阶段。

  2.发展循环经济是煤炭企业实现低碳发展的必由之路

  2.1煤炭企业发展循环经济势在必行

  煤炭产业作为我国能源基础产业的地位难以改变,发展前景广阔,机遇与挑战并存。

  从我国能源资源条件看,在未来几十年内,煤炭仍将是我国的主要能源;从未来煤炭消费需求看,今后一个时期,煤炭需求总量仍将保持适度的增长。

  目前,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资源、能源投入巨大,原材料工业增长速度快,而且,随着经济持续快速发展,资源能源开发力度也将持续加大。

  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成为我国一项基本国策。

  我国将对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转型、调整,提倡节能减排,改善日益恶化的气候和环境。

  煤炭工业也应当着力推进创新和提升,紧跟低碳经济发展的步伐。

  然而,从我国的基本国情来看,稳步深入地发展循环经济是当下最现实的选择,也是发展低碳经济最基本的路径。

  因此,抢抓机遇,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积极推进低碳经济的建设,对于煤炭企业势在必行。

  2.2发展循环经济是煤炭企业实现低碳发展的有效途径

  煤炭企业要牢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精髓,坚持基本国策,从自身发展战略上高度重视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的规划与实施,积极推进节能减排。

  煤炭企业一方面要不断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另一方面需要在生产源头上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在矿井设计和生产设备选择方面要充分考虑资源充分利用和环境发展要求。

  煤炭企业发展循环经济是推进其低碳发展的有效途径,通过循环经济模式,实现煤炭资源的合理和充分利用,有效缓解煤炭企业对资源的过度依赖,转变企业经济增长方式,保证其可持续发展;通过循环经济模式,实现生态低碳矿山,为后代留下充足的发展空间和条件;

  通过循环经济模式,减少环境污染,形成生态系统和整个经济系统之间的良性循环,把煤炭企业建设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新型企业。

  2.3发展循环经济是煤炭企业应对行业危机实现低碳发展的必然选择

  20xx年下半年以来,由于国际经济形势发生变化,国内经济增速降低,我国煤炭市场出现了过剩的情况,煤炭企业利润下降甚至出现亏损。十年黄金发展期之后,煤炭行业目前面临着国内经济下行、煤炭产能超前、煤价下调等困难,企业经营压力不断加大。如何应对当前煤炭行业的危机,寻找危机下的发展路径是煤炭企业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行业危机是推动煤炭企业寻求转型的强大推动力,能有效促使煤炭行业进行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生产方法,淘汰落后产能。

  煤炭企业必须以此为契机,积极发展循环经济,顺应国家低碳发展的要求,实现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

  煤炭企业要坚持以煤为基础、多元化的战略方向,推进节能减排,遵循循环经济的“3R”原则,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和设备,通过物质在企业内部的循环流动,达到减量化投入生产资料、再利用中间产物、资源化废弃物,

  减少资源投入量,大幅度降低生产活动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大幅度提高资源回收率,用延伸产业链的办法挖掘煤炭资源中的“附加值”,提高煤炭资源的价值,实现行业危机下企业经济利润的持续增长。

  3.以循环经济促进煤炭企业低碳发展的路径

  3.1以煤炭绿色生产技术研发作为煤炭企业发展低碳经济的支撑

  研究开发煤炭绿色生产技术,是煤炭企业能否顺利实现发展低碳经济的关键。

  通过具有煤炭产业特征的绿色生产技术的研究开发,不仅可以支撑煤炭企业发展低碳经济,同时也可以为煤炭企业寻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

  所谓绿色开采就是要求企业在煤炭资源开采的全过程中,最大程度地减少开采活动对环境的破坏,强调资源与环境的相互协调。

  该技术要求从业人员能正确认识和对待煤、瓦斯、水、土地等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通过开采全过程的有效控制,实现最佳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如冀中能源集团在多个煤矿试验成功巷道矸石充填技术、粉煤灰与矸石固体充填、矸石膏体充填和超高水材料充填等适应不同开采条件的成套充填采煤关键技术,并实现综合机械化充填采煤,从“三下”压煤中回收大量资源,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通过绿色开采技术的应用,达到矸石不升井、煤矿不建矸石山、矿井无废渣外排、矸石置换煤炭资源、减少地面塌陷的绿色环保目标。

  煤炭企业实现低碳发展,还必须重视高碳能源的低碳化利用,特别是要研发煤炭的清洁高效加工技术。

  一是煤炭提质加工技术。

  通过煤炭洗选,减少煤炭的灰分、硫分与矸石,减排二氧化硫,节省运力;通过低阶煤提质加工技术,降低煤炭水分,提高煤的发热量,减少碳排放。

  二是高效燃煤发电技术。

  通过超超临界燃煤、循环流化床燃烧、增压流化床燃烧联合循环等国际先进的燃煤发电技术,达到煤的清洁高效燃烧,提高煤的利用率,降低污染。

  三是新型煤化工技术。

  通过煤炭液化、煤制醇醚、烯烃、煤制天然气、煤基多联产等技术,实现煤炭利用碳排放减少,使得二氧化碳综合利用和埋藏成为可能,达到煤炭的高效低耗利用。

  此外,煤炭企业还需研发和利用煤层气的勘探开发治理技术、矿井水资源处理利用技术、煤矸石及其他伴生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等,这些绿色生产技术都可以为企业发展低碳经济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3.2以循环经济原理作为煤炭企业发展低碳经济的基础

  我国循环经济产业已初具规模,煤炭产业特点决定了在发展循环经济方面具有先天优势,煤炭企业要实现低碳发展,必须遵循循环经济的减量化、再利用和再循环理念。

  一要在煤炭开采、加工、利用过程中提高资源回采率和减少各种污染废弃物,推行清洁生产;

  二要对煤炭资源产品进行加工,循环高效利用,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

  三是要把煤炭、煤矸石一次使用后,再次变成可用的资源,而不是作为垃圾丢弃。也就是,通过循环经济的模式,使有限的煤炭资源得到最大限度、充分合理利用。

  例如,淮南矿业集团在2003年列为国家首批循环经济试点单位以来,先后投入数十亿元,致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资源消耗、合理利用能源、保护生态环境,下大力气发展循环经济,促进企业低碳转型。

  淮南矿业集团经过10年循环经济建设,到20xx年年抽采瓦斯5.9亿m3,建有瓦斯发电站9座,装机规模4.8732万kW,瓦斯储配站12座,瓦斯储备能力23.5万m3,瓦斯(燃气)民用用户达6.48万户,16座矿井水处理站全部投入使用,矿井水年利用达到2100万m3左右,选煤厂和电厂用水实现全循环、零排放,已建成和在建的煤矸石电厂规模120万kW。

  到20xx年淮南矿业集团治理塌陷区复垦面积达到76.8万m2左右。

  已消化利用全矿区历史上矸石存量的一半,达2000万t,基本消灭矸石山,预计到20xx年,塌陷区治理面积将要达2000万m2左右。

  全矿区循环经济的'建设已经显现出项目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总结淮南矿业集团发展循环经济的实践经验,笔者对煤炭企业循环经济产业链进行了改进和优化。

  煤炭企业发展循环经济要坚持把煤炭开采加工作为主业,在此基础上,大力发展并延伸煤炭产业链。

  煤矿开采产生的矸石、煤炭洗选产生的煤泥等废物用于煤矸石电厂发电;电厂生产产生的炉渣和粉煤灰等废弃物将考虑用于生产建材;

  井下排出的废水,经水处理站处理后用于地面生活用水、井下降尘用水和其他工业用水等;开采过程中抽采的瓦斯,用于锅炉、居民生活燃气和瓦斯电厂发电,电厂则可以为生产生活供热、供电;以煤炭为原料,以煤气化为龙头,其产生合成气,可制取醋酸、二甲醚、甲醇及合成氨等高附加值的化工产品。

  这样通过企业内部产品或废物的相互交换,形成煤炭企业循环经济产业链,矿区内的各种资源配置合理、有效利用了废物、降低了环境污染。

  煤炭企业内部的物料循环围绕着煤炭开采形成了6条循环产业链:第一条煤炭资源开发综合利用循环,原煤—煤炭洗选—洗矸、煤泥、洗中煤—综合利用电厂;

  第二条是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循环,煤矸石、电厂炉渣、粉煤灰—建材—制砖等;

  第三条是瓦斯资源化利用循环,瓦斯—工业锅炉、民用燃气、瓦斯电厂—电能、热能;

  第四条是矿井的水资源化利用循环,矿井水—地面水处理—生产生活供水;

  第五条是煤化工产业循环,原煤—煤气化—甲醇—丙烯、合成油等;

  第六条是塌陷区治理及生态建设,矸石—塌陷区充填—土地复垦、生态修复—耕地、水产养殖、生态园林、居住建设用地等。

  煤炭生产加工过程中,各个环节都会产生大量的多种废弃物,通过以上各产业链的循环运行,对废物资源加以利用,既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又充分利用了废弃物,非常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及环境效益。

  3.3以不断完善企业管理机制为推动煤炭企业低碳发展的保障

  推动煤炭企业持续发展,需要各级领导和员工高度重视发展循环经济,煤炭企业应从树立环境伦理理念、完善企业内部管理机制、建立激励和约束机制4个方面加强建设,打造“四位一体”的企业循环经济管理机制,为煤炭企业实现低碳发展的提供保障。

  (1)大力宣传循环经济理念,树立企业环境伦理。

  环境伦理是生态意识的核心,要深入发展循环经济,推动企业低碳发展要求企业通过各种行之有效的措施培养和提高人们的生态意识。

  煤炭企业可以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宣传作用,通过企业的电视台、报纸杂志、网络等各种传媒手段,积极开展企业发展形势教育,让循环经济理念、方法、目标深入人心。

  煤炭企业还应将循环经济理念植入企业文化,让循环经济理念渗透到员工心里、感染员工的思想、影响员工的行为,持续推进,整体提升。

  (2)完善煤炭企业内部管理机制,提供组织保障。

  首先,煤炭企业应成立专门负责发展循环经济的机构,指明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总体目标,明确相关机构及人员的工作任务和职责。

  该机构要负责制定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总体规划,包括资源综合利用规划、土地复垦生态建设规划、水处理及利用规划等专项规划,同时将规划的目标、任务、重点项目进行分解和细化,制订切实可行的年度实施计划加以落实。

  其次,建立评估机制,及时检查发展循环经济的进展情况,发现并解决发展循环经济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总结错误,推广经验,确保发展循环经济目标实现。

  再次,煤炭企业还可以建立灵活的发展机制,通过股份改造、引进资金等多种方式,加快循环经济发展。

  最后,煤炭企业必须加强与地方政府部门的沟通联系,获得地方政府的强力支持,在发展企业自身循环经济的同时,积极融入地方经济的转型发展,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外部环境,最终共同推进地方循环经济发展。

  (3)建立严格的考核制度,实行有效的激励约束。

  煤炭企业还需要通过构建激励约束机制来推进其循环低碳发展进程,通过完善的约束机制的设计和实施,对严格实施节能减排的部门和个人进行奖励。

  建立严格的问责制度,对生产上造成资源浪费及污染的现象进行处罚,真正将发展低碳循环经济落到实处。

  煤炭企业应对节能减排工作做出具体规定,明确总体目标,确定工作重点,完善保障措施,严格责任考核制度。

  企业应把电、油、煤等能源消耗指标和污染排放指标与年度经营目标相结合,与各单位及相关责任部门签订节能减排目标责任书;实行节能减排目标量化、细化,推行问责制及“一票否决”制;

  将节能减排指标纳入各部门单位的考核指标体系中,并与部门单位及个人的工作绩效和经济效益挂钩,充分发挥经济杠杆激励作用,节能减排目标完成好的给予奖励,节能减排目标未完成的追究责任并给予处罚。

  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论文 篇2

  一、引言

  我国政府针对目前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现状,将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极为重要的高度,通过大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着力打造“美丽中国”。

  在此背景下,煤炭企业实施循环经济势在必行。

  然而,价格作为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直接影响着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

  因此,循环经济在我国煤炭行业的普及与推广始终离不开价格理论的指导,笔者就如何通过资源价格机制促进煤炭行业循环经济发展深入探讨。

  二、煤炭行业循环经济实现过程与资源环境价格安排

  (一)煤炭行业循环经济的实现过程

  煤炭行业循环经济的实现过程主要分为纵向产业链构建以及横向耦合共生产业链构建两种方式,笔者以当前最具代表性的横向产业链构建为例,探讨煤炭行业循环经济的实现过程。

  这些产业链条按照顺序形成纵横交错、高效率的循环经济体系。

  该体系的特征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层面:其一,煤炭企业通过煤炭开采向社会输出资源的同时,向周边环境排放大量工业废物(煤矸石、矿井水、瓦斯等),随后采取绿色开采工艺和清洁生产技术在保证煤炭资源供给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工业废物向周边环境的输出量,如当前一些环保意识较强的煤炭企业积极研发保水开采、矸石充填开采等先进开采工艺,减少了矿井水与煤矸石的排放量,保障与维护了煤炭开采区域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该层面主要遵循“减量化”原则;

  其二,经济系统内部通过对废气、废水、废渣等各种废弃资源的综合利用,从而实现煤炭行业废弃物的资源化,例如在煤炭企业内部建立瓦斯发电站、矿井水处理厂、粉煤灰制砖厂等工业废物再利用部门将工业三废转化为电力、纯净水和建筑用砖等次生资源,该层面主要以“再利用与再循环”为原则。

  为了进一步阐明煤炭行业循环经济的实现过程,笔者假设R为一定时期内矿区煤炭资源总储量,Y表示从环境系统进入经济系统的原生资源(最终投入市场的原煤)总量,F表示煤炭开采和深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工业废物(如洗煤废水、瓦斯以及煤矸石等)总量,L表示煤炭加工或运输过程中因漏损而形成的污染物(如粉煤灰和煤泥等)总量,H表示煤炭行业对工业废物回收利用所形成的回收资源(如矸石发电厂回收的煤矸石)总量,则有F=L+H,R=Y+H。经济系统的循环程度与开采率Y/R成反比,与资源循环率H/R成正比。当煤炭开采率Y/R=0,而资源循环率H/R=100%时,则表明该经济系统循环经济的零开采、零排放原则得以实现。

  (二)资源环境价格对循环经济实现的推动作用

  煤炭价格的形成可以依靠物质与能量在经济系统内部交换得以实现,从而反映在煤炭和其他副产品的价值中。

  就目前我国资源环境产权市场现状来看,经济与环境系统的交换不能够形成充分的价格,这就造成环境外部成本难以内部化,矿区生态补偿机制难以最终实现,循环经济模式就难以推广。

  究其原因,还是当前资源环境价格制度不健全造成的,因为资源环境价值并未在传统价格体系中得以体现,相对于“环境友好型”煤炭企业而言,非循环型煤炭企业环境成本明显偏低,高额的利润会进一步刺激其对资源环境无序开发和利用,加剧环境恶化,绿色开采工艺和清洁生产技术难以在煤炭行业得到广泛推广和应用。

  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必须通过合理的定价策略将资源环境的真实价值在要素价值中得以反映,实现资源在循环型煤炭企业和传统型煤炭企业之间合理配置。

  然而,在煤炭行业内部实施循环经济,使资源得以循环利用是否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能够产生多少经济利益,除了会受到资源消耗总量的影响,同时还会受到资源与其替代要素价格差异程度的制约。

  [3]因此,要想从根本上激励煤炭企业采取绿色开采、清洁生产、环保项目研发等环保行为,就要尽可能提高资源与环境的耗损价值,从而增大节约资源的边际效益。

  通过对资源环境的阶梯定价,对非循环型煤炭企业征收一定的环保税,补贴给那些开展循环经济的煤炭企业,既惩罚破坏生态环境的煤炭企业,又保证循环型煤炭企业获得正常利润的支持,最终在利益诱导下使煤炭企业实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三者相统一。

  三、煤炭行业循环经济背景下资源环境价格的安排

  (一)煤炭开采环节的价格安排

  企业在煤炭开采过程中,既可以采用传统开采方式,也可以采用绿色开采方式,开采方式不同就意味着生产要素也存在差异,两种开采方式的投入要素即为替代关系,直接影响着企业生产成本的高低。

  如图2所示,假设传统开采模式企业为A,煤炭售价为Px,绿色开采模式企业为B,煤炭售价为Py,煤炭需求企业为C。

  显然,当PxPy时,企业C会购买绿色开采企业供给的煤炭,从而不再考虑传统开采模式煤炭企业的产品。

  因此,资源价格在实施循环经济最初阶段的安排原则是环保型煤炭企业煤炭售价不高于传统企业煤炭售价,即Px>Py。

  此时,将之称为原则I。

  而实际情况恰好和理论假设相悖,具体表现在:

  (1)当Px定价较高时,由于受到高额利润的刺激,企业A必定会无序扩大开采规模,对煤炭资源和生态环境造成进一步破坏;

  (2)当Py定价较低时,企业B利润微薄甚至亏损,其采用绿色工艺及清洁生产的积极性就会受到影响。

  可见,上述两种情况均不利于煤炭企业循环经济的发展。

  为避免这两种情形的出现,首先在保障原则I的基础之上,政府必须采取相应的配套措施,进行有效干预:(1)提高企业A开采煤炭资源的使用者成本。

  此时,假设企业A开采煤炭资源的价格构成为:Px=Cp(生产成本)+Ct(运输成本)+R(利润)+T(资源税费),需要将T提高至T*,从而使R<(平均利润),以达到延缓煤炭资源耗竭的目的。

  (2)对于实施绿色开采工艺的企业B来说,应该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或价外补贴,使其能保证获取平均利润。

  同时针对企业C购进B企业的煤炭资源也要给予一定的价外补贴,鼓励企业C自愿购买企业B的“绿色煤炭”。

  (二)工业废弃物回收与利用环节的价格安排

  煤炭企业在煤炭开采、洗选加工过程中,既可以选择采取传统生产方式,也可以选择采取绿色开采、清洁生产方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清洁生产和传统生产就构成了煤炭企业生产方式的互替关系,而且二者对企业生产成本影响较大。

  [4]如表1所示,甲和乙分别代表两家不同的煤炭企业,其中甲企业采用循环经济模式,进行清洁生产,增加了一些环保工艺,其总成本除了煤炭生产成本C之外,还有绿色工艺成本E;而乙企业采用传统生产模式,工业废弃物直接向周边环境排放,企业总成本只包含生产成本C,却增加了环境外部成本W。

  当矿井水、粉煤灰等工业废物直接排放之后,会进一步产生间接的环境污染,从而增大了环境治理的难度,E>W,即企业乙的资源环境累计成本大于甲。

  因此,就煤炭企业而言,在企业内部处理和回收利用工业废物,将有助于减少环境外部成本,提高环境效益。

  在工业废弃物回收与利用阶段,资源环境价格安排的基本原则是通过外部成本内部化和内部成本外部化,使循环经济煤炭企业的成本低于传统煤炭企业的成本,此时的煤炭价格才能真正体现其开采成本。

  这可称之为原则II。

  政府机构可以采取下列价格策略来调整循环型煤炭企业与非循环型煤炭企业之间的相对比价:(1)对企业乙的环境破坏行为适当征收环境税费(Te),其征收标准为:EC+E>TC乙,从而实现环境外部成本内部化。

  (2)政府每年对煤炭行业污染物排放总量制定相应的标准,并将其分配给企业甲和企业乙,使企业甲、乙双方进行排污权交易,通过制定排污权价格Pw,迫使乙企业要么开展循环经济进行清洁生产,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要么以Pw的.价格水平向甲企业购买污染物排放配额差额,自愿选择罚款,从而实现资源环境的优化配置,间接促进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在煤炭行业的普及。

  四、循环经济背景下资源环境定价对策与建议

  (一)建立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和矿业权市场竞争机制

  首先,针对当前矿产资源开发垄断和市场分割的局面,资源价格改革要建立健全煤炭资源有偿开采和矿业权市场竞争机制。

  在煤炭行业内部推行“煤炭资源基准价格”制度,煤炭基准价格先是由专业评估机构对煤炭资源的探明储量和煤质优劣测算出基准价格,再通过拍卖或其他类似形式形成矿业开采权的市场交易价格,有助于建立公平、公正的采矿权市场竞争机制。

  其次,还要逐步完善与煤炭资源相关的财税制度,真正实现外部环境补偿价值的内在化。

  [5]在当前煤炭定价机制下,煤炭价格并未反映环境外部成本,煤炭企业生态修复、土地复垦、灾害防治等无法得以实现,开展循环经济积极性也不高。

  针对这一问题,政府应该建立类似于“循环经济发展专项基金”和“绿色矿山建设基金”等奖励性环保基金项目,用于资助那些实施环境保护的煤炭企业,缓解其环保投入的资金压力。

  (二)加大价格与税收政策调节力度,促进企业循环经济发展

  首先,政府应该通过价格干预手段,合理调节因生产方式不同而生产同一产品的价格差比价关系,具体到煤炭企业而言,要使开展循环经济实施绿色开采的企业通过价格调整,能够弥补资源再生过程中的高成本投入,还要使它们能够获得与市场其他生产企业大体相同的利润。

  [5]对工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的煤炭企业,要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而且要把优惠的范围扩大到环保设备的制造,环保工艺流程的设计、施工、安装以及矿山生态修复等领域,并对煤炭企业新产品、新技术的试制和研制以及消化吸收外来环保技术等给予更大优惠。

  而对于传统型煤炭企业的环境破坏行为,政府要尽快出台相关环境税法,对其征收一定的环境税。

  (三)推行清洁生产价格政策,促使煤炭企业加速转型

  煤炭企业在煤炭深加工与处理环节采用清洁生产方式,需要购置环保设备、加大生态治理修复技术的研发投入、招聘相应的环保人员,这些环保投入一方面可以减少社会环境治理成本,另一方面却大大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

  科学合理的价格政策就要通过外部环境成本内部化和内部成本外部化,使开展循环经济的成本不高于传统生产成本。

  具体而言,可以通过两种方法实现:

  一是对非循环型煤炭企业的污染行为征收较高额的环境税,迫使其采取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减少资源环境成本;

  二是推行煤炭企业绿色产品认证,政府对于煤炭企业通过废物利用生产的产品予以税收或其他方式的优惠,促使企业更多地节约资源,减少污染。

  (四)逐步降低政府定价的影响力

  实践证明,建立完善的矿产资源市场价格形成机制并非易事。

  20世纪末,我国政府在资源市场化配置方面作出了大胆探索,逐步放开统配煤矿的煤炭价格,但一直以来以政府为导向形成的合同价格和供需关系形成的市场价格构成的“价格双轨制”仍沿用至今。

  当前我国正在不断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步伐,为促进循环经济在煤炭行业的普及和推广,就要逐步减少政府对煤炭价格的干预,突显市场自身的调节作用。

  首先,为了不断扩展煤炭资源价值构成要素,完善煤炭资源价值构成体系,应将煤炭资源损耗成本、环境破坏成本、生态补偿成本在内的多种成本要素考虑在内,并按照科学的成本摊销方法进行摊销,使之在煤炭价格中得以体现。

  其次,在避免过快放开市场价格带来各种社会问题的前提下,适度增加煤炭的价格,充分利用煤炭市场中已形成的“倒逼机制”迫使煤炭企业加强环保意识,实施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论文】相关文章:

研究循环经济论文10-01

有关循环经济论文10-01

区域循环经济论文10-01

国际贸易低碳经济论文10-09

企业成本管理下低碳经济论文10-08

关于公众参与循环经济论文10-08

依靠科技发展循环经济论文10-08

煤炭循环经济论文范文10-08

浅谈循环经济论文2篇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