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详说那些死于非命的北魏皇帝们
说起北魏,人们大都知道书法史的“魏碑”,佛教雕塑艺术--云冈石窟、龙门石窟以及贾思勰所着《齐民要术》等等。那下面我们详说那些死于非命的北魏皇帝们。
北魏(386年-534年)是南北朝时期北朝的第一个政权。
由鲜卑人拓跋圭所建立,定都平城(今大同市),早期国语为鲜卑语,魏太和十七年(493年)开始将汉语定为国语。
439年,统一华北。
493年起迁都洛阳,皇帝改元姓。
534年,分裂为东魏(定都邺城)与西魏(定都长安)。
东魏武定八年(550年),高洋废孝静帝,代东魏自立,建立北齐。
西魏于恭帝三年(557年)被权臣宇文护逼迫禅位于堂弟宇文觉,建立北周,北魏历史正式宣告结束。
拓跋氏自称是黄帝后裔,黄帝发源地为战国时魏国所在,“魏”又有美好之意,故以此名为国号。
以其领土位于中国北方,又是北朝的第一个政权,故史称“北魏”。
又以其王室姓拓跋,后改姓元,故又别称拓跋魏、元魏。
从386年道武帝拓跋珪重建代国至534年分裂为止,共148年。
北魏的皇帝比较复杂,有实际执政的皇帝,还有一些被追尊的皇帝,更有一些地方自立的皇帝。
皇位在北魏是一个高危职位,除去追尊的皇帝和自立者,实际执政的十五位皇帝中共有十一位皇帝被害,未得善终,比例高达73.3%。
北魏的这些皇帝皆短命,寿命最长者是太武帝拓跋焘,44岁;最短命者是幼主元钊,年仅3岁。
而且,北魏在长达约120年的时间里,实行“子贵母死制度”;北魏的这些皇帝们大多出生后,生母就被赐死了(这个题材是我另一篇长文的内容)。
鲜卑拓跋氏,一个充满野性的皇族。
下面我们来看看那些死于非命的北魏皇帝们。
下文中皇帝的顺位是我按照实际执政的皇帝时间先后排列的。
一、道武帝拓跋珪(371年-409年),北魏开国皇帝。
386年2月,15岁的拓跋珪即位为代王,年号登国。
拓跋珪任用贤能,励精图治,重兴代国。
即位不久,便移都代国原都盛乐,并推动农业,让人民休养生息。
同年四月,改称魏王,改国号为魏,史称北魏。
《魏书·卷二·帝纪第二》:"登国元年春正月戊申,帝即代王位,郊天,建元,大会于牛川。
....二月,幸定襄之盛乐。
息众课农。
....夏四月,改称魏王。"
北魏建立时四周有强敌环伺,北有贺兰部,南有独孤部,东有库莫奚部,西边在河套一带有匈奴铁弗部、阴山以北为柔然部和高车部,太行山以东为慕容垂建立的后燕及以西的慕容永统治的西燕。
拓跋珪南征北战,参合陂之战击败后燕,打败袁纥部灭西燕;击破刘显、库莫部高车诸部、舅氏贺兰部;攻灭刘卫辰,打败高车三十余部。
皇始元年(396)秋七月,右司马许谦上书劝拓跋珪进尊号,“帝始建天子旌旗,出入警跸,于是改元。”
皇始三年(398年),拓跋珪迁都平城,营建宫殿、宗庙、社稷。
同年十二月二日(399年1月24日),改元天兴,即皇帝位。
《魏书·卷二·帝纪第二》:(天兴元年)秋七月,迁都平城,始营宫室,建宗庙,立社稷。
....闰月,左丞相、骠骑大将军、卫王仪及诸王公卿士,诣阙上书曰:"臣等闻宸极居中,则列宿齐其晷;帝王顺天,则群后仰其度。
.....宜光崇圣烈,示轨宪于万世。
臣等谨昧死以闻。
"帝三让乃许之。
十有二月己丑,帝临天文殿,太尉、司徒进玺绶,百官咸称万岁。
大赦,改年。
拓跋珪晚年(所谓晚年也只是三十多岁)刚愎自用、猜忌多疑,随意诛杀大臣。
天赐四年(407年)至天赐六年(409年)间,拓跋珪先后诛杀了和跋、奚牧、司空庾岳、北部大人贺狄干兄弟及高邑公莫题父子。
看看《魏书·列传第十六》的记载,司空庾岳是如何被诛杀的。
“岳(庾岳)为将有谋略,治军清整,常以少击多,士众服其智勇,名冠诸将。”“公廉平当,百姓称之。
旧有园池,时果初熟,丞吏送之,岳不受,曰:‘果未进御,吾何得先食?’其谨如此。”天赐四年,庾岳奉诏来到南宫。
候官告诉皇帝说庾岳衣服鲜丽,行止风采,都比照君主的仪仗。
太祖当时龙体欠安,由此不再信任庾岳,并厌恶他,最后终于诛杀之。
到了天赐六年(409),状况进一步恶化,拓跋珪由于病情加重,服食寒食散。
自太医令阴羌死后,药效发作日甚一日;忧懑不安,或者数日不食,或者通宵达旦不睡觉,喜怒无常。
追思既往成败得失,终日竟夜自言自语,好像在和身旁的鬼说话。
朝臣走到面前,或者是追究他们从前的过失而将他们杀害;或者由于他们脸色变化、喘息不调、行步乖节、言辞失措,太祖皆以为这些朝臣心怀不满,就亲自动手击杀他们,死者皆陈天安殿前。
大臣们大都惶恐度日,影响办事能力,以至偷窃等行为十分猖獗。
天赐六年(409年)十月十三日,道武帝次子清河王拓跋绍的母亲贺夫人因有过失,被囚禁在宫中,将要被处死。
由于天色已晚,道武帝的处死令未及执行。
贺夫人秘密派人让拓跋绍想办法救自己,当晚拓跋绍与宫中武士以及宦官等联络谋划,跳墙入宫,来到天安殿。
道武帝的侍卫高喊贼寇来了,帝惊醒起身,但尚未摸到弓箭腰刀,就被拓跋绍弑杀,享年三十九岁。
拓跋绍亦未善终。
道武帝死后长子拓跋嗣继位,诛杀了十六岁的弟弟拓跋绍。
《魏书·卷三·帝纪第三》记载:“天赐六年冬十月,清河王绍作逆,太祖崩。
帝入诛绍。”
二、太武帝拓跋焘(408年-452年),北魏第三位皇帝,明元帝拓跋嗣的长子。
423年--452年在位29年,享年44岁。
天赐五年,拓跋焘出生于东宫。
拓跋焘出生时,体态容貌与寻常婴儿大不相同。
《魏书·帝纪第四》:太祖(拓跋珪)奇而悦之,曰:“成吾业者,必此子也。”
423年15岁的拓跋焘登基为帝。
他自小就表现出过人的军事天赋,十二岁时就远赴河套抗击柔然,迫使柔然不敢入侵。
拓跋焘继位后亲率大军先后攻灭胡夏、北燕、北凉,伐柔然、征山胡,降鄯善,逐吐谷浑,取刘宋的虎牢(今河南荥阳汜水镇)、滑台(今河南滑县东)等地,统一了中国北方。
拓跋焘天生将才,为人勇健,善于指挥。
战阵亲犯矢石,神色自若,命将出师,违其节度者多败,因此将士畏服,为之尽力。
有知人之明,常从士伍中选拔人才。
赏不遗贱,罚不避贵,虽所爱之人亦不宽假。
他放弃父亲拓跋嗣筑边城防御柔然的政策,主动攻击柔然并获得成功。
他自奉俭朴,而赏赐功臣绝无吝惜,几乎把资源都用在主动出击的军功赏赐之上。
认为元老功臣勤劳日久,应让他们以爵归第,随时朝见饷宴,百官职务则可另简贤能。
这样就保证了行政效率,使政治能够健全发展。
他倚重汉人,李顺、崔浩、李孝伯等先后掌握朝权。
但其个性过于刚愎,在晚年刑罚过于残酷,诛戮过多,处死大臣后常懊悔自己动刀太快。
452年,拓跋焘被中常侍宗爱杀害。
宗爱因获罪而成为阉人,在太武帝时任中常侍,封秦郡公。
后与太子拓跋晃的属官不和,就罗织罪名在太武帝面前陷害、诋毁太子,致使拓跋晃忧愤而死。
拓跋晃死后,太武帝慢慢明白了太子是无辜的,非常怀念太子。
宗爱怕祸及自己,就弑杀了太武帝。
《魏书·卷九十四·列传阉官第八十二》:“世祖追悼恭宗,爱惧诛,遂谋逆。
(正平)二年春,世祖暴崩,爱所为也。”
宗爱立太武帝幼子南安王拓跋余为帝。
三、拓跋余(?-452年),太武帝拓跋焘之子,北魏第四位皇帝,为中常侍宗爱所立,在位232天。
正平二年二月五日(452年3月11日),中常侍宗爱弑太武帝,矫诏皇太后令,杀东平王拓跋翰,迎立南安王拓跋余,改元承平(或作永平)。
拓跋余即位后即厚待群下以取悦众人,但他也彻夜畅饮,夜夜笙歌,很快即令国库空虚,又多次出猎,即使边境有事,亦不加理会,百姓皆愤怒,而他不作改变。
另外,宗爱自拓跋余登位后掌权日久,朝野内外皆忌惮他,而拓跋余则怀疑宗爱另有所图,密谋削夺宗爱权力,宗爱于是于十月一日(10月29日)弑杀拓跋余。
《魏书·卷九十四·列传阉官第八十二》曰:“爱既立余,位居元辅,录三省,兼总戎禁,坐召公卿,权恣日甚,内外惮之。
群情咸以为爱必有赵高、阎乐之祸,余疑之,遂谋夺其权。
爱愤怒,使小黄门贾周等夜杀余,事在《余传》。”
宗爱弑杀拓跋余之后,尚书陆丽等拥立拓跋濬,是为文成帝。
文成帝即位后,便诛杀了宗爱、贾周等,并夷其三族。
后来文成帝拓跋濬以王礼安葬拓跋余,谥为隐王。
四、献文帝拓跋弘(454年-476年),北魏的第六位皇帝,文成帝拓跋濬长子,465年-471年在位。
太安二年(456年)正月,两岁的拓跋弘被立为太子,生母李贵人按子贵母死制度被赐死。
《魏书·卷六·帝纪第六》:"显祖献文皇帝,讳弘,...聪睿机悟,幼而有济民神武之规,仁孝纯至,礼敬师友。"
和平六年(465年)五月十一日,文成帝拓跋濬去世。
五月十二日,皇太子拓跋弘继位,是为献文帝,尊奉文成文明皇后冯氏为皇太后。
献文帝崇文重教,兴学轻赋,喜玄好佛。
皇兴五年(471年)八月,献文帝不念情于世务,经常有出世之心,打算把皇位禅让给叔父京兆王拓跋子推,但遭到群臣坚决反对,献文帝只好作罢。
八月二十一日,献文帝下诏传位于年仅五岁的皇太子拓跋宏,群臣上奏以新帝拓跋宏年幼,不能处理朝政,让献文帝亲自处理朝政,并为献文帝上尊号为太上皇。
八月二十三日,献文帝迁居崇光宫,宫中设备简陋,国家大事都告知献文帝。
承明元年六月辛未日(476年7月20日),拓跋弘离奇死亡。
《魏书·卷六·帝纪第六》:“承明元年,年二十三,崩于永安殿。”其死因是由于杀了冯太后的内宠,被冯太后毒死。
《魏书·卷十三·皇后列传》记载:“太后行不正,内宠李弈。
显祖因事诛之,太后不得意。
显祖暴崩,时言太后为之也。”
五、孝明帝元诩(510年-528年),515年-528年在位,北魏的的第九皇帝。
宣武帝元恪第三子,母亲胡充华。
延昌四年(515年),宣武帝病逝,太子元诩继位,由太傅、侍中元怿辅政,奉嫡母皇后高氏为皇太后,生母胡充华为皇太妃(宣武帝元恪笃信佛教,未按子贵母死制度赐死胡充华)。
不久胡氏逼皇太后高氏到瑶光寺出家为尼,尊自己为皇太后。
胡太后和元怿有私情,常招元怿夜宿宫中。
孝明帝指使领军元义等密谋,将元怿杀害,又把胡太后幽禁在北宫的宣光殿。
胡太后又结识郑俨、李神轨、徐纥诸情人。
郑俨和徐纥把持内外,时称“徐郑”,朝政每况愈下。
武泰元年(528年),孝明帝妃潘外怜生一女,胡太后宣称生男孩,大赦天下。
二月二十五日郑俨率御林军来到显阳殿,将孝明帝毒死。
《资治通鉴卷152》记载:“俨、纥恐祸及己,阴与太后谋鸩帝。
癸丑,帝暴殂。”
六、幼主元钊(526年-528年),北魏第十位皇帝,临珧王元宝晖之子。
528年3月31日,孝明帝元诩突然去世,胡太后先是将孝明帝之幼女独女伪称为皇子拥立为帝,后发觉真相不可藏,又改立年仅3岁的元钊为帝,《资治通鉴卷152》:“钊始生三岁,太后欲久专政,故贪其幼而立之。”
天下因此震惊,认定太后害死孝明帝,将领尔朱荣遂带兵讨伐,15日后占领京师洛阳,元钊及灵太后被俘。
5月15日,尔朱荣另立元子攸即位,是为孝庄帝。
5月17日,尔朱荣将幼主元钊和灵太后押送至黄河。
灵太后在尔朱荣面前说了许多求情的话,尔朱荣不听,下令将幼主元钊和灵太后沉入黄河。
《资治通鉴卷一五二》:“庚子,荣遣骑执太后及幼主,送至河阴。
太后对荣多所陈说,荣拂衣而起,沉太后及幼主于河。”《魏书·卷九·帝纪第九》:“夏四月戊戌,尔朱荣济河。
庚子,皇太后、幼主崩。”
胡太后被沉河距她毒死亲生儿子只两个月。
接着尔朱荣请政府全体官员到郊外迎接新皇帝元子攸,把文武百官诱到河阴淘渚(今黄河小浪底)之后,用骑兵团团围住,宣布罪状说:“国家所以衰乱,你们应负责任。”下令屠杀,在骑兵蹂践下,包括北魏帝国第一奇富的宰相元雍在内,两千余高门第世家的高级贵族和官员,全被杀死和踏死,朝堂为之一空。
此谓“河阴之变”,尔朱氏心狠手辣若此。
七、孝庄帝元子攸(507年-531年),彭城王元勰(孝文帝元宏的弟弟)的嫡子,北魏的第十一位皇帝,在位528年—531年在位三年。
元子攸姿貌很俊美,有勇力。
528年5月15日,被尔朱荣拥立为皇帝,实际上是傀儡。
永安三年九月二十五日(530年11月1日),孝庄帝元子攸伏兵明光殿,声称皇后大尔朱氏生下了太子,派元徽向尔朱荣报喜。
尔朱荣跟元天穆一起入朝,光禄少卿鲁安、典御李侃曦从东厢门闯入行刺,尔朱荣扑向元子攸,元子攸用刀将之劈倒,鲁安等挥刀乱砍,杀尔朱荣与元天穆等人。
十二月三日(531年1月6日),尔朱荣的族人尔朱兆攻入洛阳,杀死孝庄帝在襁褓中的儿子,孝庄帝被俘。
十二月十三日(531年1月16日),尔朱兆绞杀孝庄帝。
《资治通鉴卷一五四》:“甲子,尔朱兆缢敬宗于晋阳三级佛寺,并杀陈留王宽。”
临终前孝庄帝向佛祖礼拜,发愿生生世世不做皇帝,并赋诗明志:“权去生道促,忧来死路长。
怀恨出国门,含悲入鬼乡。
隧门一时闭,幽庭岂复光。
思鸟吟青松,哀风吹白杨。
昔来闻死苦,何言身自当。”
八、元晔(?-532年),北魏的第十二位皇帝,530年-531年在位,元晔的曾祖父是太武帝拓跋焘的皇太子拓跋晃。
530年12月被尔朱兆与尔朱世隆拥立,《资治通鉴卷一五四》:“汾州刺史尔朱兆闻荣死,自汾州帅骑据晋阳;世隆至长子,兆来会之,壬申,共推太原太守、行并州事长广王晔即皇帝位,大赦,改元建明。”531年4月被废为东海王,次年12月26日被高欢把持的孝武帝赐死。
九、节闵帝元恭(498年-532年),531年-532年在位,北魏的第十三位皇帝。
广陵王元羽之子。
531年4月1日,尔朱荣堂弟尔朱世隆废元晔,立元恭为帝。
532年6月元恭被高欢所废。
6月21日(农历五月三日),被孝武帝元修毒死,《资治通鉴卷一五五》:“五月,丙申,魏主鸩节闵帝于门下外省,诏百司会丧,葬用殊礼。”谥号节闵帝,又称广陵王或前废帝。
2013年10月,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完成了衡山路北魏大墓的考古发掘工作,根据墓葬形制和规模,推断这座大墓为帝陵级别,并初步推测其墓主人为北魏节闵帝元恭。
十、后废帝元朗(513年-532年),在位531年-532年,北魏的第十四位皇帝,无庙号,史称废帝朗或后废帝。
其高祖父是太武帝拓跋焘的皇太子拓跋晃。
前废帝东海王元晔被废,531年10月30日,高欢拥立元晔的族子、章武王元融的儿子元朗继位为皇帝。
532年6月(农历四月)让位于孝武帝元修,12月26日被杀。
《资治通鉴卷一五五》:“冬,十一月,丁酉,日南至,魏主祀圜丘。
甲辰,魏杀安定王朗、东海王晔。”
十一、孝武帝元修(510年-534年),是北魏第十五位皇帝,也是最后一位皇帝,532年-535年在位。
他是广平武穆王元怀第三子,遍体有鳞文,好武术,性格强硬胆大,为人无礼。
官至侍中、尚书左仆射。
河阴之变后政局一片混乱,诸王大多各自逃生,元修逃亡民间,隐为乡农。
532年晋州刺史高欢击败尔朱氏,欲立元悦为帝,因无法服众,只得退而选择元修。
元修道:“这该不是把我出卖了吧?”高欢遂亲自前来表达诚意,泣下沾襟。
元修方才入京,四月廿五日(6月13日)即位。
《资治通鉴卷一五五》:“欢欲立之,使斛斯椿求之。
椿见修所亲员外散骑侍郎太原王思政,问王所在,思政曰:"须知问意。
"椿曰:"欲立为天子。
"思政乃言之。
椿从思政见修,修色变,谓思政曰:"得无卖我邪?"曰:"不也。
"曰:"敢保之乎?"曰:"变态百端,何可保也?"椿驰报欢。
欢遣四百骑迎修入毡帐,陈诚,泣下沾襟。”
元修即位后与高欢的长女结婚,夫妻彼此都没有感情。
元修与三个堂姊妹姘居,将她们都封为公主,《资治通鉴卷一五六》:“魏孝武帝闺门无礼,从妹不嫁者三人,皆封公主。”
534年元修与高欢决裂,高欢带兵从晋阳南下时,元修于七月廿八日(8月22日)率一部分兵众,偕同情妇元明月及元明月的哥哥元宝炬等入关中投奔其妹妹的未婚夫宇文泰。
同年十月十七日(11月8日),高欢以元修弃国逃跑为由,遥废其帝号,另立元善见为帝,十日后迁都邺。
《资治通鉴卷一五六》:“冬,十月,丞相欢至洛阳,又遣僧道荣奉表于孝武帝曰:‘陛下若远赐一制,许还京洛,臣当帅勒文武,式清宫禁。
若返正无日,则七庙不可无主,万国须有所归,臣宁负陛下,不负社稷。’帝亦不答。”高欢“遂立清河王世子善见为帝”。
闰十二月十五日(535年2月3日),宇文泰以元修淫及堂姊妹有伤风化为由,把元明月和元修都给杀死,《资治通鉴卷一五六》:“平原公主明月,南阳王宝炬之同产也,从帝入关,丞相泰使元氏诸王取明月杀之。
帝不悦,或时弯弓,或时椎案,由是复与泰有隙。
癸巳,帝饮酒,遇鸩而殂。”
宇文泰改立元宝炬为帝,《资治通鉴卷一五六》:“泰乃奉太宰南阳王宝炬而立之。”北魏从此正式分裂成东魏、西魏。
元修死后被宇文泰下令埋进草堂佛寺,十余年后才得正式落葬。
西魏上谥号为孝武皇帝,东魏则称他为出帝。
【详说那些死于非命的北魏皇帝们】相关文章:
感恩那些母亲们作文10-06
皇帝的新装说课教案10-08
盘点动物王国的那些怪咖们10-07
那些曾经耳熟能详的歇后语大全精选10-06
那些个性鲜明的男童鞋们小学作文10-08
北魏前期的经济文化政治形态研究论文10-08
关于经学的接受与北魏皇族的文学创作10-26
2016毕业时对同学们说的话05-18
校庆征文:忆八中的那些老师们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