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毕业论文

纤维艺术的现代性与发展

时间:2022-10-05 21:34:55 硕士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纤维艺术的现代性与发展

  纤维艺术的现代性与发展【1】

纤维艺术的现代性与发展

  摘要 近年来,纤维艺术的发展在国内非常迅速,中国纤维艺术的创作已进入了一个新的高潮,很多艺术家开始投入到纤维艺术的创作中,涌现出风格各异的纤维艺术作品,对材料技法等方面的独特释义表达出现代纤维艺术的多元性发展趋势。

  但由于国内现代纤维艺术起步较晚,与国际纤维艺术的发展观念和意识脱节,使现代纤维艺术的发展进程中会出现各种问题,笔者试图通过对现代纤维艺术的发展进程进行研究,以期对纤维艺术在国内的教育、创作和艺术品市场方面能够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纤维艺术 材料 技法 发展进程 反思

  纤维的运用在中国由来已久,我们古老的祖先认识并利用纤维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旧石器时代,纤维具有天然的亲和性和保暖性,与人类的生存息息相关,在为人类提供基本的温暖保障之外,还传达着愉悦视觉感受和触觉感受。

  千百年来,人类在不知不觉纤维材料造物的过程中将纤维织物造就成了一个承载体,承载了不同国家的历史、文化,承载了不同民族的信仰和希望,将不同民族的情感织进了各类纤维实用品和艺术品中,并且与物质、精神、生活、艺术的经纬交织中融为一体,随着经济改革开放的到来,中国的纤维艺术在原有平面织造的基础上也迎来了新的创作高潮,众多画家、工艺美术家、艺术院校的师生积极参与到纤维艺术的创作中,多方面的国际学术交流也使中国现代纤维艺术步入了世界纤维艺术的行列,中国的纤维艺术进入了空前的多元的创新与探索时代。

  现代中国的纤维艺术经历了从临摹为主追求绘画真实效果到主观能动的追求对纤维肌理、材质、空间及观念的结合以及对立体形态表现的过程,然而,在中国现代纤维艺术积极发展的过程中有很多问题是值得艺术家们思考的。

  一 纤维艺术材料多样性而产生的艺术现状

  纤维艺术的材料的丰富性和制作手法的多样性,使得现代纤维艺术取得了相当程度的发展,但是由于中国近现代的纤维艺术早期脱胎于本土的绘画艺术临摹和地毯工艺,后期受国外纤维艺术选材和创作手法影响,中间没有有效的衔接过程,致使很多纤维艺术作品的创作没有体现出作者想表达的初衷,再加上选材和创作手法选择的不协调,观众也无法从艺术作品中感受到作品想表达的深刻内涵,感受到的仅仅是视觉效果上的不同而已。

  首先,不同纤维材料的选择与运用有利于表达艺术家的艺术思维和主题,但是从目前很多探索和实验性的纤维艺术作品来看,选择纤维材料的局面不容乐观,创作者虽然是从探索的目的出发来选择材料的,但是并没有将纤维材质本身的特点发挥出来,很多西方艺术家虽然选用多种不同纤维材料和多种表现形式来进行纤维艺术作品的创作和探索,但是其作品根源上并未脱离纤维“细”和“柔软”的特性,并且更多地选用天然纤维表达作品主题和内涵,这也是我们需要特别注意的,不能单纯为了表达作品的与众不同而抛开纤维材料所具有的最基本的特征。

  其次,一些纤维艺术作品除了不注重纤维艺术作品所具有的本质性特征外,单纯着重精神和内涵表现,这作为欣赏性的艺术作品也无不可,但是任何艺术作品的最终归宿不能在展览后就收归仓库,这也背离了纤维艺术作品所具有的“温暖”和“柔软”特性,这些特征是其他艺术作品所不能体现和替代的,因此,纤维艺术作品的创作除了在着重表达画面内涵外更应该注重与实际环境的契合,以此来达到装饰空间、温暖空间视觉效果的目的。

  再次,从创意入手,还原纤维艺术作品的手工性,但是保有纤维艺术手工性的艺术价值有一定的难度,尤其是现代装饰品市场上手工技艺的廉价性再次出现,市场上涌现大量廉价仿手工制品,从作品的选材到制作工艺和用途都毫无艺术性可言,只冠以纤维的名称进行极度市场化的翻版制作,失去了纤维艺术所具有的独特艺术语言和艺术魅力。

  二 传统与现代纤维艺术材质多样性的结合

  纤维历经千百年的变化,纤维材料大大丰富,用于纤维艺术创作的纤维材料从天然的棉纤维、麻纤维、丝纤维、毛纤维发展到现代的化学合成纤维、人造纤维,如锦纶、腈纶、氯纶、维纶、丙纶、涤纶等,甚至金属纤维也大量运用到纤维艺术的创作中,纤维艺术作品的创作形式和作品表现形式使艺术家的创作主旨表达得更为鲜明和充分。

  纵观中国现代纤维艺术展览和各大双年展上的纤维艺术作品,对纤维艺术材料语言的探索基本分为两类,一类是坚持选用传统纤维材料并根据材料的特点探索新的编织或表现形式和手法,另一类是选用现代特质的新型纤维材料,并根据新材料的光泽度、柔软度、韧性程度及绝缘、防腐、阻燃等特性,开发与之相适应的编织技法或表现形式,虽然两者选用的纤维材料不同。

  但是由于制作手段上的交叉应用,使得纤维艺术材料的选用和作品的面貌极具装饰个性,但是我们需要认识到的是,中国现代纤维艺术的进程近年来受国外艺术家的选材和表现形式的影响,虽然在纤维艺术选材上有较大的突破,但是从根本上来讲,用于现代纤维艺术创作的材料并不都适合于作品主旨的表达,对于选材和编织工艺的结合还存在一定的盲目性。

  虽然纤维都具备如下特质,轻薄感、厚重感、粗糙感、细腻感、柔软感、坚硬感、疏松感、紧密感等,但是这些独特的艺术视觉或触觉的心理感受,并不能被每一位艺术家游刃有余得体现到艺术作品中,因此,虽然现代新材料的出现有利于现代纤维艺术的创作表现,但我们还是建议在现代新纤维材料运用的基础上适当保有传统编织和纤维艺术的根源,让两者能够充分地融合,才能在此基础上更好地表达纤维艺术所具有的种种特质,这也是其他艺术形式所不具备的。

  三 民族元素和特征在纤维艺术中的体现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丝织大国,但是目前我们看到的各大纤维展览上,丝织材料和工艺几乎销声匿迹,大量新材料的选择和运用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充分展现了我国织造技术特点艺术作品除了少量传统的簇绒工艺外,其他制作形式和材料的作品则很难见到,因此,突出表达纤维艺术作品的本土特征也是一个难点,而其他国家的艺术作品我们却能感受到很鲜明的民族特色,我们应该意识到在纤维艺术的发展过程中,保留继承和发扬传统的纤维艺术内涵和意趣,也是发展我国纤维艺术值得探讨的问题。

  各国艺术家的材质选择和技法结合充分使人感受到本国纤维艺术的源流和历史,前苏联功勋艺术家基维堪达雷里,在艺术创作中一直使用古老的高比林技法来表现作品,如《山泉旁的歌声》通过高比林技法表现了格鲁吉亚高加索山民节日的欢乐场景,技法的怀旧性与民族性表现无疑;再如,日本著名纤维艺术家福本潮子的《夏夜》是用日本传统染色技艺来表现“海上生明月”的意境,也充分展现了具有日本传统特色和代表的染色工艺;又如,美国拼布,拼布历史在美国由来已久,艺术家充分运用此项技艺创作做艺术作品,充分表达作品的艺术内涵。

  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纤维艺术家们有着各自的文化背景、生活经历和体验,体现在作品上的是一种文化的蜕变,是与美国现代文化的融合,美国艺术家的思维极其活跃、大胆,然而现代观念并不影响他们学习传统和从世界各民族的传统文化汇总汲取营养,创造性地运用到了自己的作品中,因此他们的成就必然是多元化的。

  反观中国现代的纤维艺术作品对于中国传统元素和技艺表现者寥寥无几,而国外艺术家对此表现更为主观和生动,如挪威艺术家托娃佩德森的作品《上海巨轮下水典礼》大胆运用了中国民间的传统喜庆色彩和图案,运用中国四五十年代最具生活代表性的图案,如牡丹、彩带、红日等图案烘托巨轮在海面上的喜庆场景,表达作者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赞美。

  而我们国内的艺术家在中国元素的运用上除了使用部分传统元素外,没有很好的和材料技法进行结合,画面效果无法使人产生强烈的共鸣。

  在国际国内纤维艺术大展上的中国元素体现也并不充分,除了早期梁绍基的《孙子兵法》以及施慧的《寿》作品均采用甲骨文的符号和象形文字组合画面,体现了中国古老的文字艺术和兵法理念的结合以及软雕的形式来表现作品外,近年来很难看到这样具有中国代表性元素的纤维艺术作品出现,因此,我们目前所欠缺的就是这种具有国家元素符号的表达,当然如果能够对不同地域的文化和特色进行体现,则更能充分体现我国五千年来的文明史和博大精深的织造技艺,如针对山东地区的孔子文化进行艺术表现,也可以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元素来进行创作。

  再如,对苏杭地区的丝纤维材质进行侧重表现,则更能体现这一地域秀美的人文气息等。

  四 纤维艺术创作与现代建筑空间的契合

  纤维艺术作品由于本身材质所具有的诸多特点,可以在空间环境中营造自然、丰富、温暖的视觉效果,缓冲现代水泥空间的冷硬感丰富空间视觉效应,既起到装饰空间的作用,也可以起到划分空间布局的作用,还可以起到缓解空间中人们紧张情绪的作用。

  但是,在纤维艺术作品的设计中需要找到纤维艺术语言与实用空间的契合点,不要盲目追求艺术效果而忽略在现实空间中的实用性,使纤维艺术作品的材料选择、色彩搭配、技法运用和肌理表现等与环境空间相融合,运用得当可以烘托出良好的环境氛围,增加环境空间的亲切感,使人感受到温馨自然的良好效果。

  如果在纤维艺术作品的设计中能注重环保材质的选择、和无污染的制作工艺,则对纤维艺术作品的内涵提升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当然在不同空间中如私人空间、公共空间等,运用不同材质和制作工艺来进行纤维艺术作品的创作,彰显不同空间的功能、文化等氛围的体现,也是设计者需要认真思考的。

  五 现代纤维艺术作品走向问题和市场开发

  中国现代纤维艺术作品形式越来越多元化,除传统形式的壁面装饰作品外,还有大量三维、四维作品以及运用现代声光电技术表现的艺术作品,当然我们对于纤维艺术作品探讨多元化表现方式和作品表达主题采用的多种有别于传统工艺形式无可厚非,但是我们应当充分考虑到纤维艺术作品在展览后的走向问题,和展览后的存放和配置问题。

  在强调环保和绿色设计的今天,大量平面、三维形式主题艺术作品相应有一定的装饰空间需求,但是大量探索性的和装置性的艺术作品在展览后大量闲置,这无疑是对纤维材料的一种浪费,而且在现代纤维艺术品市场还不够完善的状况下,我们还是该以绿色设计为前提和实用设计相结合,发挥纤维艺术作品最大的特性,使纤维艺术不脱离大众而成为不实用艺术或空置艺术。

  另外,现代纤维艺术在国内的发展时间还比较短,虽然各大艺术院校的教育重视和各类艺术家和设计人员的参与,但是纤维艺术品的市场还不够完善,我们应该更注重纤维艺术作品的市场开发,拓宽设计面和应用范围,使现代纤维艺术品市场繁荣。

  六 结语

  现代纤维艺术该如何发展是每一位纤维艺术创作者所必须面对的现实,它与现代环境相辅相成,承载着现代人的生活观念和审美观念,现代纤维艺术形式的多样化、多元化对纤维艺术的发展是有益的,但是纤维材料的界定应该有相应的范围的,纤维艺术的表达形式也需要一定的界定,以保持纤维艺术天然手工的原本性。

  现代纤维艺术正走向除壁面装饰、空间装饰之外的当代艺术,这种状况对于纤维是艺术的发展和纤维艺术内涵的提升是否有所帮助都是我们需要值得思考的问题,但是国内众多艺术家也应该注意到创作、展览与实用间的关系,使纤维艺术的艺术生命和艺术魅力长久持续。

  参考文献:

  [1] 张怡庄、蓝素明:《纤维艺术史》,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 林乐成、王凯:《纤维艺术》,上海画报出版社,2006年版。

  [3] 王凯:《创意与演进――纤维艺术新景观》,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年版。

  现代纤维艺术缘起与发展历程【2】

  摘 要:“纤维艺术”对于许多人来说是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名词。

  熟悉在于纤维是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材料,陌生则在于大多数人不了解被冠以“艺术”二字的纤维制品是何种表现形态。

  按照现行的高校专业教材《纤维艺术》一书中的定义:“纤维可分为天然动、植物纤维和人工合成纤维两类。纤维艺术即是用所有这些材料,以编织、环结、缠绕、缝缀等制作手段来塑造平面、立体、空间造型的一种艺术形式。”[1]可见“纤维艺术”这个名词虽然在二十世纪才出现,但其源头早已根植于世界各国各民族的工艺美术传统之中。

  关键词:纤维艺术 壁毯 手工艺

  人类以纤维原料制造生产生活用具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石器时代,由于动植物纤维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为其逐渐发展成一门手工艺艺术奠定了基础,也使后来经过漫长农业社会发展出来的纤维艺术具有了天然的实用性。

  因此,传统的纤维艺术在世界各民族都有其相对独立的起源和发展。

  但是要论及现代纤维艺术,其源头仍然是在欧洲。

  在中世纪,大型织毯就已成为欧洲许多教堂、城堡和军营的必备装饰。

  中世纪的欧洲建筑多为石造,潮湿阴冷,厚重的羊毛挂毯和地毯不仅装饰了室内空间,还具有防潮保暖这样的实用功能。

  中世纪是欧洲壁挂发展的鼎盛时期,手工羊毛织毯的传统贯穿整个农耕社会,直至十八世纪工业革命的到来。

  工业革命带动的机械化热潮,使大量廉价而粗制滥造的工业产品代替了精美的手工制品,这不仅打击了传统的手工艺行业,也使得许多技法复杂的手工艺技术面临失传。

  于是在十九世纪下半叶,英国爆发了“工艺美术运动”,运动的核心就是传统手工艺的复兴,其影响遍及整个欧洲。

  “工艺美术运动”的主要倡导人之一威廉莫里斯首先选择壁毯作为恢复传统手工艺的突破口。

  他亲自设计壁挂图案,开设手工羊毛毯厂,弘扬手工艺传统。

  莫里斯的壁毯风格,一方面延续了英国手织工艺的传统技法,一方面在纹样设计上进行革新。

  他所设计的图案采用植物的枝蔓和花卉变体,追求自然和不完全对称的布局,摆脱了中世纪以来形成的严谨精细却缺乏生气的图案传统,也受到了新的经济关系下城市中产阶级的欢迎。

  莫里斯的地毯厂不仅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其在艺术上追求清新自然风格的风格也影响了欧洲其他地区,新式地毯厂很快在法国、德国、比利时等地如雨后春笋般成立起来,为现代纤维艺术发展奠定了基础。

  1919年,德国包豪斯设计学院成立。

  普通人很容易单纯地认为它是一间建筑设计学院。

  而实际上,包豪斯的宗旨是探求艺术与技术新的统一,它是现代设计和设计教育的先驱。

  这里的学科内容除了让包豪斯引以为傲的建筑和工业设计,也开设有编织课程。

  在包豪斯的编织课堂上,传统手工壁毯艺人和前卫的抽象主义画家共聚一堂,使其壁毯风格完全颠覆了传统的样式和审美。

  包豪斯的壁毯创作注重材质和织法组合出的肌理特征,并将包豪斯的现代建筑造型理念贯穿其中,简洁抽象的几何图案取代了细腻传统的花纹,表达出工业时代倾向理性、冷静的风格。

  1962年,法国著名设计艺术家让吕尔萨的极力主张和推动下,“由瑞士洛桑政府、洛桑古代博物馆和法国文化部共同创建了瑞士洛桑‘国际古代和现代壁挂艺术中心’,次年创办了第一个向世界公开展示的国际壁挂双年展。从此,这个展览成为国际壁挂艺坛最著名、最享有权威性的展事。”[2]吕尔萨创办壁挂展的核心宗旨是要将壁挂艺术与现代设计思想结合,在这一思想的引导下,注定了壁挂艺术必然向着内涵和外延都更加广泛的纤维艺术蜕变。

  1969年的第四届洛桑壁挂双年展上,波兰艺术家阿巴卡诺维奇的《阿巴康》成为壁挂突破二维平面,走向三维立体雕塑的标志性的作品。

  此后不断有艺术家突破材料和形式的传统框架,以“软雕塑”这一全新的概念改造传统壁挂艺术。

  洛桑双年展也由最初的壁挂展更名为纤维艺术展。

  在洛桑双年展的前卫导向下,几十年中纤维艺术家们不但突破了壁挂艺术工艺上的局限,而且在各种现代艺术思潮的影响下,开始关注现代艺术理论和设计思想与传统手工艺的结合,使得纤维艺术从设计观念到表现形态趋向多元化和现代化。

  传统壁挂蜕变成现代纤维艺术的过程,也是二维平面的壁面艺术走向三度空间立体造型艺术的过程,是传统艺术融入当代艺术的过程。

  纤维艺术在中国同样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各地博物馆中都可以看到古人遗存下来的麻织、毛织、丝织和印染等精美的织物,由此可见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早已熟练掌握了多种材料与织造技术。

  发展到近代,传统的染织工艺在历代经验的积累上已经达到巅峰,但经历了同十八世纪欧洲手工业行业非常相似的状况――在近代工业的冲击下,传统手工艺行业面临濒临崩溃的局面,而文革,更使许多古老技艺彻底断代失传。

  改革开放之后,一方面国家对传统手艺和民间艺术进行了整理和保护;另一方面则是随着东西方文化交流频繁展开,西方现代纤维艺术的概念引进中国,这不但促进了中国传统染织工艺的发展,而且也拓宽了其涵盖的范围。

  八十年代以来,许多绘画、雕塑专业的艺术家纷纷跨行投身于纤维艺术领域,在传统织造工艺的基础上,他们借助自身专业优势开始将绘画、雕塑、摄影以及传统的陶艺、金银器加工工艺等融入到纤维艺术中,而电脑提花、激光烧灼等现代化高科技手段也被运用到作品创作上,使纤维艺术的表现形式愈发丰富和多样化,中国纤维艺术家的作品也开始频频登上国际纤维艺术展的舞台。

  在洛桑双年展终幕5年后,由清华大学林乐成教授发起的“从洛桑到北京国际纤维艺术双年展”,不仅成为世界各国纤维艺术家交流的新平台,也成为指引中国当代纤维艺术发展的新导向。

  纤维艺术是一门既传统又前卫的艺术:它根植于各国悠久的编织手工艺传统,同时又融合最前卫的当代艺术理念。

  从一些具有国际影响的展览中,如“从洛桑到北京”国际纤维艺术双年展,韩国青州国际工艺双年展,立陶宛考那斯国际织物艺术展等可以看出,各国艺术家都在不同程度上将各自民族中的编织传统与现代的艺术观念结合,创作出既能唤起人们传统情感又能凸显时代精神的作品,显示出纤维艺术独特的审美魅力。

  现代纤维艺术的发展【3】

  摘要:纤维艺术是一备受国内外艺术界广泛关注的既古老而又年轻的艺术门类之一,是一种以天然的动、植物纤维,如丝、毛、棉、麻或人工合成的纤维为材料来创造平面、立体形象的艺术。

  自20世纪上半叶以来,纤维艺术在不同国家、不同地域的文化背景下,经历着由传统文化至现代文化的传承、交融和演化,呈现出文化互动时代的繁荣景象。

  本文通过纤维艺术的表现形式及材料上的多样性来浅谈现代纤维艺术的发展。

  关键词:纤维;艺术;发展

  一、纤维艺术的传统性

  纤维艺术作为一个古老而又年轻的艺术品种,它的形成与发展几乎于人类各民族的发展同步。

  在理论中无从找其源头,但在各民族古代出土文物中都会找到纤维织物。

  纤维在各民族的理解和定位也是有所不同的,但都是用纤维编织手法形成的,所以在这点上又是相同的,这就使得现在的纤维艺术家在作品创作上能达成共视。

  纤维艺术是一个新生词,在以前各民族的叫法是不一样的。

  在中国通过织法和材料的不同把缂丝称之为“缂织(KO-SUU)”或称“丝织挂毯(SLIK TAPESTUY)”。

  在日本,缂织自唐代开始传入,被称为“缀织”、“缀锦”。

  世界古文明发源地之一埃及的可布特织物,以缂毛为主要特征,对整个欧洲影响深远。

  南美洲自秘鲁南部到智利中部之间太平洋沿岸的印地安织物中,缂毛织物被称之为“裂缝壁挂”。

  早期不论是欧洲还是亚洲纤维织物的形式比较单一,色彩和图案也比较简单,大多以几合纹为主。

  在欧洲以前建筑多是石头的,为了更温暖而出现了壁毯、地毯等,到后来发展不但要求温暖而且要美观。

  从中世纪到文艺复兴时期是壁挂艺术发展的黄金时期,最早以拉菲尔的编织作品和绘画一样有名。

  在其后鲁本斯、革雅等一大批艺术家都在从事纤维创作。

  当时的壁挂追求的是油画效果,绘画风格写实,多反映的是皇宫贵族和宗教信仰,许多作品规模巨大,既有装饰风格,又有绘画的表现力,还有纤维编织的独特表现力,而且其编织技艺实在让人叹为观止。

  到20世纪,随着经济、政治、战争的进行,但纤维艺术一直延续着。

  如让吕尔萨在法国政府的资助下,在奥比尤圣开设了壁挂工厂,标志着现代壁挂艺术运动的开始。

  1961年,让吕尔萨与一批艺术家在瑞士洛桑创建了“国际传统与现代壁挂艺术中心”,创立了全球纤维艺术的展示舞台――洛桑国际纤维艺术双年展。

  从此,洛桑成了国际现代壁挂艺术的活动中心和展示舞台。

  而现在,在中国纤维艺术悠久的历史和民族民间普遍发展的厚重根基上,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林乐成教授分析当代世界现代纤维艺术的发展现状,顺时应势,勇敢并极具创造性的举办了“从洛桑到北京国际纤维艺术双年展”。

  二、形式的多样性

  与雕塑、绘画等传统艺术门类相比,纤维艺术就是用毛、麻、棉、丝等手段进行创造的艺术,最常见的形式就是挂毯,而现代的纤维艺术的艺术形式逐渐趋于多样化,出了传统的“地毯、壁挂”以外,立体软雕塑、空间装置也很常用。

  与传统纤维艺术相比,现代纤维艺术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它的雕塑性。

  传统的纤维艺术如地毯,壁挂,缂丝等作品主要是平面作品。

  自本世纪六十年代起,纤维艺术逐渐由平面到半浮雕,最后出现完全空间化的三维作品,“软雕塑”――具有柔韧性和弹性的雕塑。

  三、材料与手法的丰富性

  在纤维艺术中,无论是传统的平面作品,还是带有前卫观念的空间装置作品,都是将材料作为基本元素,利用不同的技法来表达观念和思想的,纤维艺术的无限开放性为艺术家探索多元的纤维材料、开拓新颖的艺术形式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纤维艺术”因其使用的材料――纤维而得名。

  这种称谓强调了材质的特殊性,给人以明确的概念和直观的印象。

  纤维材料有天然和人造两类,无论是哪一类,都具有其色彩、机理、质感的不同,不同的材料所创造出来的艺术作品给人的触觉和视觉也是不同的。

  材质的创新引发了越来越丰富的制作工艺。

  无论是运用传统材料还是现代新材料,不同的材料配合不同的工艺,都会产生不同的空间形态和视觉感受。

  作为纤维艺术其表现手法也是多样的,特别是现代纤维艺术的表现方式更是层出不穷,花样翻新。

  缂织、高比林是传统纤维艺术主要的表现手法,其追求绘画性,将一根根纤维仅仅作为勾形铺色之用的材料。

  而现在更多的材料,更多的表现手法都极大的丰富了现代纤维艺术的形式语言。

  例如,编织、环结、缠绕、缝缀、拼贴以及染、绘、喷、印等,而且许多艺术家还将科学技术引入到纤维艺术的创作领域中来。

  美国艺术家辛西亚的《奔流》、《湖雨》利用电脑织机为创作工具,使用三层经线的方式创造独特的空间效果,在织物的肌理和结构方面展现的无尽的想象力。

  不同种类和色彩的线叠加与覆盖,产生了传统工艺无法达到的多层次的微妙的变化。

  四、纤维艺术的发展趋势

  今天,所谓后信息时代,社会中的一切可谓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代纤维艺术的含义也随之发生了变化,这就无疑使现代纤维艺术设计的含义和诸多方面也得适应社会的变化。

  新技术、新思维、新材料等新东西层出不穷。

  现代纤维艺术家应该把握住时代的主旋律,仔细研究利用什么样的材料,什么样的技术手段去实现物质功能与精神功能的统一。

  因此,纤维材料的合理使用,装饰法则的合理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媒介的合理利用对现代纤维艺术家来说是重要的。

  参考文献:

  [1]林乐成,王凯.纤维艺术[M].上海:上海画报出版社,2006.

  [2]蔡从烈、秦栗、薛建新.纤维艺术设计[M].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2006.

【纤维艺术的现代性与发展】相关文章:

浅析从艺术现代性的角度看艺术观念的教育10-05

现代性美学民族声乐艺术论文10-08

现代纤维艺术与环境空间的关联10-05

浅谈现代性语境中的方言影像艺术论文03-24

关于纤维艺术美感的拓展论文03-24

浅析构架现代传媒展览中的艺术性与现代性论文09-26

电影艺术与技术的发展论文10-01

校园DV艺术发展论文10-08

室内设计中的纤维艺术论文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