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

教育随笔:爱感化

时间:2023-05-16 08:08:08 随笔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教育随笔:爱感化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对随笔应该很熟悉吧?随笔是过去社会较为流行的一种文体,语言灵动,婉而多讽。什么样的随笔堪称经典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教育随笔:爱感化,欢迎阅读与收藏。

教育随笔:爱感化

教育随笔:爱感化1

  今年的小班不知道怎么?比以往都乖巧听话。从宝宝班到小二班最让我担心的是孩子们中午在幼儿园午睡这个环节,可是让我意想不到的是这些孩子都非常听话,,以前的小班中午睡觉中班大班的老师都要下来帮忙一个多周,今年就帮了两天,再就是我们班里的老师自己照顾,基本上每个孩子都能睡上一觉。只有怡然小朋友每天中午怎样的方式他就是不睡觉,而且因为一点点小事她就嚎嚎大哭,其他孩子都受影响。我就观察怡然,每次哭的时候嘴里不是说着:“我的小辫子没有了”“我流鼻子啦!我要纸擦一擦!”一会儿又会哭喊着:“我的裤子找不着了!”如果我们安慰她,让她别哭,她也会大声地哭喊着:“我不哭了”,可是哭声一点也没有小。每天中午都会因为小怡然其他孩子睡睡醒醒。

  怡然的这种哭,让我这个作为母亲的老师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于是我就想了一个办法,“我要走在怡然的前面。”就是在怡然哭之前,我要把他想说的,想要的提前帮他解决。又要到快上床的'时间了,我满怀细心的跟其他三位老师说:“今天我要用一个伟大母亲的爱来感化小怡然。”说完这句话,我们都笑了,其实当时我也没有把握会成功。其他老师都和以往一样组织孩子们上床,我呢,拿来一大包餐巾纸,抱着怡然来到小床边,帮她脱下小鞋子放到床下,帮他脱下外裤顺手叠整齐放到依然的小枕头边,帮她盖好被子就开始抚摸依然的头,边抚摸边说:“怡然乖,快睡觉,老师会一直在床边陪着你,还为你拿来了这么多的纸,留着给依然擦鼻子,小辫子老师也帮你保护着,不让它丢,放心吧,搂着你的小裤子睡觉吧。”说完这话,我就发现怡然没有前几天那么激动,慢慢的闭上眼睛。可是一会儿,猛的把眼一睁,刚要大哭的时候,我马上把餐巾纸递给她,帮她擦鼻子,并小声的说:“不怕怡然,老师在,老师帮你擦鼻子,你的小辫子还在这,裤子也在。”怡然好像找不出什么哭的理由,就又闭上眼睛了,这样反复了几次,我发现她睡着了,而且睡得很香。今天小二班的孩子们都在一个安静而温暖的环境里甜甜的睡着了。看到孩子们都睡得那么香,我心里不知道有多么的温暖和开心,就像看着自己孩子小时候睡觉一样。这一天也是我和孩子们升入小班最开心的一天,从哪以后我一直是这样做的,所以小二班都在一个安静温馨的教室里睡着甜甜的觉。

  案例分析:对于小班的幼儿来说,幼儿园是一个陌生的环境,老师也不太熟悉,没有安全感,和老师一起游戏玩耍还可以,要是在幼儿园睡觉,没有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可想而知心里会是什么样的感受?我问过怡然的妈妈,怡然在家必须有大人抱着、搂着睡觉。对于这样的孩子,我们老师一定要用十倍、百倍的细心、耐心、和爱心照顾他们,让他们感觉幼儿园就是他们的家,老师就是他们的妈妈。我爱这些孩子们。

教育随笔:爱感化2

  一个班里,总有比较特殊的孩子。在我们班,朱周翔算一个。

  朱周翔小朋友在班里是“老大”,因为他囊括了好几个“第一”:年龄第一,学龄第一(因为上了两年大班),个头第一,当然“调皮捣蛋”也是第一。总之,除了学习不是第一,其他各项都是第一。

  记得刚开学的那一天,归老师打电话叫和我搭班的张老师去抽签,说是上一届有几个孩子没达到年龄被退回幼儿园的。我当时觉得好笑,干嘛要抽签,后来才知道,因为退下来的几个孩子中有几个特别调皮,没有老师肯要,所以要抽签。很不幸运,张老师抽中了朱周翔这个小朋友,他在上一届大班里就曾是一个很令老师头大的孩子。

  在和他接触的日子里,更是让我见识了他的“与众不同”,不知道什么叫坐,也不知道什么是站,睡觉跟刺猬一个形式,蜷缩着身子,吃饭偏食,所有常规一塌糊涂,最严重的嘴巴特老,不管上课还是下课,时常听到他喊着告状,谁、谁、谁不乖了。你对他严厉一点吧,他就在那边哇哇哭个不停,真拿他没有办法。我也想过对他和蔼一点,试图跟他做朋友,他不理你,冷处理吧,他调皮得更加厉害。而让我意想不到的,也是改变朱周翔的竟然源于我跟他的“悄悄话”。

  一次户外活动的时间,所有的孩子都兴致很高、三五成群地玩着,只有他,因为捣蛋,没有合怍的伙伴。我便悄悄地过去拉起他的手,他没有拒绝我,我跟他说:”朱周翔,你跟老师一块玩吧。”他生硬地回了我一句:“为什么?”我蹲下来,俯在他耳边,对他说:“因为我喜欢你啊!”然后,我俩便疯狂地玩了起来,没想到,却把其他所有孩子都吸引了过来。等我悄然退出他门的游戏后,朱周翔很自然地成了孩子们的领导者和组织者。就这样,朱周翔融入到了孩子们中去,有了自己的好朋友,有了自己的小天地,他的转变让我的期待也终于变成了现实。

  孩子终究是孩子,不能用成人的标准和观点去要求他们,但孩子又不是孩子,他们同成人一样,有自己的思想,同样想得到应有的尊重。

  往往听到教师和家长抱怨自己的孩子这样不行,那样不行。其实,不是孩子不行,是我们大人不行,是我们急于求成和拔苗助长的心态在作怪,总是用放大镜去看孩子的缺点,用显微镜对待孩子的优点。

  对于班里的“特殊孩子”,有人给他们冠予了“坏孩子”的称号,因为别人说他们坏,他们也“一坏再坏”。其实,我更喜欢把他们叫做“与众不同”的孩子。“人之初,性本善”,孩子的本质都是好的,没有好坏之分,只是有些孩子的精力更加旺盛,他们的思维更加活跃,他们更加有个性,所以说他们是“与众不同”的,我想,这样称呼对他们更公平。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所以也不可能有一样的孩子,这就要求我们要因材施教,对于不同的幼儿要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从而让每个孩子在原有的'水平上获得不同的发展。“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我想,无论是怎样的孩子,总有一种教育方法适合他。教育是一门科学,同时也是一种艺术。

  跟朱周翔相处的过程中,没有刻意的教育方法,只是一句俯在他耳边的悄悄话,只是一个大手拉小手的小游戏,我们也许只是转变了一个孩子,而孩子赢得的却是他的一生。

  放下老师的架子吧,要想教育好祖国的下一代,就赶快用我们博大无私的爱教会孩子们如何做人,学会感恩,培养他们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吧。要想成为孩子们的好老师,就要首先成为他们的好朋友,允许他们的“没大没小”,允许他们对你“直呼其名”,像对待自己的孩子那样去拥抱他们,亲吻他们,敞开心扉容纳他们的同时,你也已经走入了他们的心中。

  “适度的爱”是教育学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请用爱感化祖国的下一代吧!

【教育随笔:爱感化】相关文章:

爱的教育随笔08-12

教育随笔:与爱同行08-05

教育随笔:特别爱05-15

教育随笔:特殊爱05-15

爱的教育随笔精选15篇02-11

爱的教育随笔(精选15篇)02-10

爱的教育随笔(15篇)02-10

爱的教育随笔15篇02-10

爱的教育随笔(汇编15篇)02-11